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奴妃难驯:枭皇请慎宠-第1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姒琅淡淡道:“那便是战家自取灭亡,我绝对不会勉强。”
一号便不再多说:“我现在就去办。”
他走出书房,看了看天空,暗道:战家真是欠了他家头儿天大的人情,如果战为君辜负了头儿的努力,他会亲自杀了战为君!
就那份诏书的事情,如果头儿将战为君送给景辉,简直是废物的景辉便能登基,到时,要么景辉与景立天之间会出现一场争夺实权的大战,要么就是景辉难以服众又才能不足,两种情况都足以引发皇室、朝廷的内乱,如此,头儿便有更大的机会扳倒景立天和景氏一族。
但头儿还是决定保住战为君和战家,为此选择了先扳倒景辉,从而给了景立天喘息的机会,这说明,头儿虽然想灭了景氏一族,却还是没有将私人恩怨上升到灭掉晴国的程度。
头儿能做出这样的抉择,胸怀不可谓不大。
头儿做这一切,既有尽力守住横岭防线、维护晴国大局的目的,也是想收买和拉拢战家一起对抗景立天,但战家是否识趣,主要就看战为君的意思了。
战为君,最终会站在哪一边?
他自认有识人之力,但对战为君这样的顽固老将,他不好说。
………………………………
第433章 太子秘信,请战家交人
在这一天,姒琅的人利用一切手段散布景辉如何觊觎、压榨柳家,而景辉也从这一天开始全力运转长期闲置的脑子。
他从宫里回到府里的第一件事,就是将亲信和心腹都召集起来,开会讨论如何找到战为君。
讨论到晚上以后,过度开动脑子的景辉疲惫不堪的去睡了,他的亲信和心腹则开始忙起来。
有人去找柳府商谈如何解决昨晚的事情,努力去挽回太子的形象与名声。
有人去拜访大大小小的官员与权贵,努力为太子笼络人心,壮大势力。
有人准备明天将要发布全城的战为君重金悬赏令以及悬赏金。
有人去招揽和安排人手,准备大规模的在全城打探和调查战为君的消息。
……
忙忙碌碌却有条不紊,景辉认真用脑子的时候,也还是能想到办法的。
不过,这些手段中,真正重要的只有一条,那就是,说服战家供出战为君的下落或交出战为君――景辉及其亲信、心腹都认定,战家一定知道战为君的下落。
所以,次日凌晨,城门刚刚打开,景辉的心腹就骑着最好的千里马,全力往北部奔去。
只有三个月的时间!所以他们要以最快的速度联系战家和说服战家。
按照正常的速度,轻装骑马也要一个多月才能抵达横岭,但若是连续换马和换人、日夜赶路的话,半个月就能抵达横岭,何况现在是春夏之交,天气不冷不热,而且昼长夜短、晚上的星光和月光也比较多,很适合远行,景辉的人有把握用半个月的时间赶到横岭。
事实上,景辉的人也做到了。
景辉的人并不只待在京城,从晴州到横岭的这一条线上,安插有景辉的人或景辉心腹培养的人,如此,奉命去联络战家的人,跑累了以后就把景辉的命令传达给下一个人,下一个人换马上路……
如此,一连换了二十匹马和八个人以后,景辉的人终于顺利抵达横岭。
此时,战家已经通过飞鸽传书,先于横岭的百姓知道了那道诏书的事情。
收到消息后,一众将领已经不知道说什么了。
“竟然要太子拿将军换取皇位?”一名老将领沉默良久以后,长长的叹气,“战家已经交出了横岭城印,皇上,却还是要将将军往死里逼,皇上的心真是好狠……”
“是啊,”其他人连愤怒都无力了,“皇上只要将横岭城印交给乌蒙人,相信将军的事情就能大事化小,皇上到底为了什么,要做得这么绝呢?”
“我越来越替将军不值了,死了那么多家人和兄弟,却换了这样的下场……”
……
说什么的都有。
诸葛军师还是一如既往的先不说话,等所有人都说完了、发泄完了,才平静的道:“皇上认定他这么对待战家,战家一定会心怀不满,所以,他不会让战家这个隐患存在。”
“老诸,听你的意思,皇上不会将战家都给……灭了吧?”
“如果战家表露出半点不满和反抗的意思,那皇上就一定会这么做。如果战家表现得顺从和忠诚,那么,战家也许能通过放弃兵权而保住一族的性命。”
众人:“……”
有人拍桌子:“这日子,还怎么过啊?老诸你就说吧,咱们该怎么办。”
诸葛军师摇头:“我们现在什么都不能做,而且做什么都没有用。”
“老诸你什么意思?难道咱们就袖手旁观将军有难?”
“我们只能相信救了将军的人会全力保护将军,不会让太子找到。”诸葛军师平静的道,“如果我们现在轻举妄动,只会加重皇上的猜忌,给自己招来大祸。我们现在只能等,等局势更加清晰,等将军做出决断。”
他们已经收到了战越勇送来的信,信上说他已经顺利抵达京城和见到了将军,将军一切安好,但具体情况他暂时不能说明,日后再联系。
他们心里明白,救了将军的人一定监视着将军爷孙,不会让这爷俩透露己方的消息,他们对于救了将军的人也不敢再有什么要求,便也没有去追查将军的下落。
“唉――”众将领都叹气,心里满是有力无处使的无奈。
气氛,一时间又沉默下来。
诸葛军师刚想让众人散去,忽然外人有亲兵敲门:“诸葛大人,京城有人来访。”
诸葛军师走过去,开门:“何人?何事?”
亲兵低声道:“太子的人,说有要事相商。”
会聚在这里的将领,都是战家和战家军的核心,没有什么需要隐瞒的,所以,所有人都听到这话,心里都是“咯噔”一下。
善者不来,来者不善啊。
诸葛军师沉默了一下后,对众人道:“你们都躲进秘室,只管听我和来人谈话就好。”
众将领于是打开秘门,躲进书房设置的秘室里。
诸葛军师而后对亲兵道:“让人进来。”
很快,亲兵领着一人进来,奉上茶后出去了。
诸葛军师跟对方作揖:“敝人诸葛纳川,乃是横岭守军的第一军师。”
对方也回礼:“敝人李师,乃是太子的幕僚,奉太子之命来与诸葛军师一谈。”
诸葛军师虽然不是战家人,却是战为君几十年的老搭档,深得战家人和军中上下信任和敬重,如果说战为君是战家军的“头”,诸葛军师就是战家军的“脑子”,战为君不在的情况下,诸葛军师基本上可以代替战为君做决定。
诸葛军师道:“李先生请坐。”
双方落坐后,李师拿出太子所写的书信,客客气气的放在诸葛军师的面前:“这是太子亲笔写给战家和您的信,请您务必亲阅。”
诸葛军师当场拆开信封,当场浏览。
而后陷入沉默中。
李师也不催他,慢慢的喝茶,耐心的等着他的回复。
“我不知道太子殿下为何会如此提议。”诸葛军师并没有沉默太久,目光真诚得没有半丝杂质,“但是,我们真不知道是何人救走的战将军,也不知道战将军的下落,所以,即使我们想得到太子殿下的信任,也无法提供战将军的下落或交出战将军。”
躲在秘室里的那些将领都听到了他的话,也立刻明白了那封信上大概写的是什么,当下一个个恨得牙痒痒。
太子殿下果然是想要战家交出战将军?并许诺给战家某些好处?
太子也忒小看战家了!
如果战家是这种势利贪婪之徒,还能成为乌蒙人的眼中钉和横岭的路障?
“这么说吧,”李师并不生气,沉吟了片刻后,道,“太子殿下也好,皇上也好,都知道战为君的孙子战越勇已经进京寻找战为君去了,而且两人一定已经见面了。所以,战家一定知道战为君的下落。”
………………………………
第434章 巨大的诱惑,变节的人心
秘室里的众人听得大惊。
诸葛军师却还是平静:“既然如此,皇上何不向战家问罪?”
李师直视他:“因为皇上要给战家面子和机会。战家于国有功,皇上希望战家能够知错,主动交出犯人,莫要因为感情用事而犯下不可挽回的大错。”
“那么,我就说实话吧。”诸葛军师道,“战家根本没有那么大的本事派人去京城救将军,将军也命令我们不得插手这事,我们并不知道将军获救的经过。只是,我们曾经收到一封秘信,说将军已经获救,让我们不必担心。”
说着他站起来,走到书架前,从一格小抽屉里取出两封信,放在李师面前:“就是这两封信,请李先生过目。”
李师拆信一看,陷入沉思。
这信上就写了战为君于何时获救、请战家莫要担心、战家若是派人去京城找战为君时该如何接头等几行字,此外没有其它情报。
另外一封信则是战越勇写来的,只说已经与爷爷见面、一切安好,此外没有别的线索。
“我们不知是何人救了将军,为何救将军,将军现在何处。”诸葛军师道,“所以我们才派人去京城一探究竟。我认为,是京城的某个大人物出于利益,暗中救了将军并囚禁起来,以待日后要挟战家或收买战家。”
李师道:“那么,战越勇是知道战为君现在何处了,你们可以联系战越勇。”
“联系不到。”诸葛军师道,“战越勇就来了这么一封信,信上已经说清楚了,他暂时不能与我们联系,也不能说出其它情报。太子殿下想找到将军,应该从京城入手,而不是从横岭入手。”
李师道:“但是,你们迟早会与战越勇联系得上,也迟早会知道战为君的下落。”
“是的。”诸葛军师完全不否认,“如果太子殿下给我们足够时间的话。”
换李师沉默了。
从太子派人从京城出发开始到现在,已经过了半个月,也就是说,太子只有两个半月的时间找到战为君,而战家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联系到战越勇,太子能等吗?
沉默。
良久之后,李师道:“尽管如此,我还是认为战家有办法联系上战越勇。”
诸葛军师轻叹:“如果事情发生在横岭,我一定有办法找到任何人,但,战家在京城实在是没有人脉和势力,根本插手不了京城的事情,李先生是聪明人,一定知道这一点。另外,李先生也能想象,救走将军的人一定是了不得的人物,连皇上都找不到人,难道战家还能在京城做到连皇上都做不到的事情吗?”
确实如此。战家若是在京城也有那么大的势力和本事,皇上早就除掉战家了,还能让战家坐拥兵权到现在?
李师又沉默。
半晌之后,李师道:“诸葛先生的话,是说服了我,但是,我还是要提醒诸葛先生好好考虑战家令太子殿下失望的结果。”
“我明白。”诸葛军师平静的道,“我只能保证,如果我们收到京城的消息,知道将军的下落,一定会告诉太子殿下。”
李师道:“嗯,我相信诸葛先生。另外,我还是要再次强调,只要战家或者任何人提供战为君的线索,那便立下从龙之功,将来太子殿下登基,至少也是三品以上大员或王侯之爵,还请诸葛先生告诉所有人这一点。”
诸葛军师点头:“我一定会告知所有人。”
李师打了个呵欠:“我赶了整整两日的路,现在已是疲惫不堪,可否请诸葛先生给我安排住宿,让我歇上一两日?”
“这是当然的。”诸葛军师站起来,走到门边,开门,吩咐亲兵,“立刻领李先生去最好的客房,为李先生安排饭菜和沐浴,务必招待好李先生。”
“是。”亲兵对李师恭敬的道,“李先生请随我来。”
李师谢过之后,跟亲兵走了。
秘室的那堆人也跑出来,围着诸葛军师说个不停。
诸葛军师将太子的信递给他们:“你们自己看吧。”
众人仔细看后,无不咋舌:“乖乖,太子给的条件还真是厉害啊!”
太子在信上说,如果战家帮他找到战为君,他登基之后就封战家家主为“镇北王”,并从战氏一族的女子中选一人当贵妃、从女娃儿中挑一人与他的嫡长子订亲,另外还会帮助战家铲除军中的政敌,确保战氏一族在晴国北部的压倒性势力。
“又封王又联姻的,太子还真是大方,我差一点都动心了,可惜我也不知道将军现在何处,太子白白耗费心机喽……”
“太子的算盘打得还真是精明,想拉拢战家呢,呸,咱们战家军有这么孬种吗……”
……
诸葛军师摇着羽扇,不说话。
待众人说得差不多后,他拿回信纸:“你们都知道太子给咱们写这封信的事情若是传出去,会有什么结果吧?”
众人脸色凝重,纷纷点头。
事情若是传出去,就相当于太子与晴国最大、最强的兵力结成同盟,皇上晚上还能睡得着?皇上还不得不择手段,不惜代价,也把战家给诛九族了?
“所以,你们忘了这回事,回去吧。”
众人点点头,纷纷离开。
诸葛军师待所有人都离开后,轻叹,喃喃:“太子开出的条件实在太诱人,能抗得住吗?咱们这些人,都能抗得住吗?”
他信任和重视这些同僚、同伴,但是,世上最难猜测和最难把握的就是人心,他做不到洞悉所有人的心思。
这些出生入死、同甘共苦的伙伴们,谁能靠得住?谁又靠不住?
在诸葛军师的忧虑中,两天过去了。
五更时分,天色灰朦,恢复大半元气的李师踏上了回去的路程。
快马疾弛。
天色将明未明的时候,他停下来,让坐骑在溪边喝水歇息,自己也拿出水囊喝了几口。
忽然,一人从旁边的大树后面转出来,对他道:“李先生,我有重要的情报要告诉你,请你务必传达给太子殿下。”
李师先是一惊,而后看清了来人,微微一笑:“很好,我等你这样的聪明人,已经等了很久。”
那人走到他的面前,抱了抱拳:“我是悄悄跑出来的,还要赶回去,就不啰嗦了。”
李师道:“好,请说。”
那人道:“我并不知道将军的下落,整个战家确实都没有人知道。”
李师失望不已,正在心里骂这人没用,哪料对方话锋一转:“但我知道战家另外一个重大的机密,这个机密若是传到皇上耳里,足以令战氏一族死无葬身之地。”
李师心里一惊:“什么秘密。”
那人慢慢的吐出声音:“战家交给朝廷的横岭城印,是假的。”
………………………………
第435章 秘密外泄,与神秘人接头的办法
李师倒抽两口冷气,连声音都变了:“此话当真?”
那人道:“战家交给朝廷的假城印,比真正的城印厚了五分之一寸,短了五分之一寸,轻了三分之一两。太子殿下只要拿到朝廷铸造城印时的原始资料,与假城印进行核对,便知城印真假。”
他不知道真正的城印是在诸葛军师的手里还是在战家代家主的手里,他也不可能拿到真假城印进行对比,他现在告诉李师的,是他当日亲耳听诸葛军师告诉众人的秘密。
李师盯着他:“战家这么做可是公然抗旨,加上战家的地位与权力,一旦被皇上知晓,就是诛九族的大罪。战家为何要这么冒险?”
那人沉默,久久不语。
李师道:“太子殿下急需人才,尤其是军中的人才,而且绝对不会亏待效忠自己的人才,所以,你知道什么尽管直说,你说的越多,越是能得到太子殿下的信任,立下的功劳也越大。”
那人这才道:“是京城那边,救了将军的神秘人物,指点战家这么做的……”
他将那一日战家先收到皇上命令战家交出城印的圣旨、后诸葛军师收到一只神秘木盒的事情,以及他所知道的关于救走战为君的神秘人物的情报,一五一十的、详详细细的告诉了李师。
李师是景辉设在横岭城一带的、负责打探情报、拉拢和收买人心的负责人,也是景辉不为人知的心腹兼幕僚,颇有几分实实在在的才能。
他听到那人的说法,脸色全变了:“按你的说法,那个神秘人物岂不是神机妙算,预测到了皇上和战家的行动,并未雨绸缪,事先就准备好了如何应对所有的变化与发展?”
“听起来是这样的。”
李师呆住了。好一会儿才喃喃:“真是好厉害的人物。京城何时出了这样的人物,太子也好,皇上也好,对这人竟然没有任何察觉和防备?”
那人不说话。
李师喃喃一会后,又追问:“你们真的对那位神秘人物的身份没有任何头绪?”
“没有。”
“连一点猜测都没有?”
那人沉默了一下,才道:“几位军师怀疑那人是皇室中人,或者是与皇室中人有勾结的身边人,至少是了解皇上、手握大权的大人物。”
听到这话的瞬间,李师的脑子立刻“嗖嗖嗖”的闪过几个名字,心里不禁一骇。
“还有一事,可能不那么重要,但我还是想告诉太子殿下。”那人看了看天色,脸上现出几分焦躁,似乎急着赶回去,便把所知道的秘密全都倒了出来。
“皇上下旨要求战家交出横岭城印的时候,还让人带了一道口谕给战家,让战家交出乌蒙特使秘密带给战将军的圣旨……”
李师听后又倒抽冷气:“战家私藏那道圣旨,分明就是想着以后以此挟制皇上啊!”
那人沉默。
他只管通风报信,但不想发表评论,免得说错话,让新投的主子对他心生什么不好的想法。
李师喃喃两句后,对他道:“你告诉我的这些情报非常重要,可谓是立下了大功,我一定会将你的忠心与才能原原本本的告诉太子殿下,你一定能得到相应的回报。”
那人面露微喜,冲他抱了抱拳:“多谢李大人。”
李师顿了顿,又问:“你可还知晓其它情报?”
那人摇头:“我所知,已经全部告诉李大人了。”
李师凑过头去,低声道:“以后你有什么情报,就去……”
他将双方日后的秘密联络地点、联络方式告诉了那人,那人点头:“我都记住了,就此告辞。”
那人说完之后就退回树林之中,不见了,李师则牵过坐骑,翻身上马,快速离开。
晚上,李师返回一处秘密地点,奋笔疾书,用只有特定人员才能看得懂的暗号写了一封长长的秘信,交给手下。
他的手下将秘信绑在信鸽的腿上,于次日凌晨天色泛白时放飞了这只信鸽。
同时,李师继续派人带上同样的秘信,快马加鞭的赶往京城。
双管齐下,才能保证消息的传送万无一失。
约莫十来日后,景辉收到了飞鸽捎来的秘信,他的亲信当着他的面,将那封秘信翻译成正常书信,念给他听。
景辉听得大为震惊。
震惊到好久都没有说出话来。
待他说出话来时,第一句话就是:“去去去,赶紧把十二罗汉叫来。”
所谓的十二罗汉,是他给自己的十二名亲信、心腹的所起的统称。
没过太久,十二罗汉中的七人赶到,在他的卧室外间相会,十二罗汉中的另外五人在外办事,要么通知不到,要么赶不过来。
景辉将李师写来的秘信交给众人:“你们好好看看,然后说说接下来本宫该怎么办。”
七人看过之后,哪怕是最冷静的人,也不禁五官皱紧。
“说,要怎么做才是最好的。”景辉激动得声音都在颤抖。
“小的认为,眼下最好的做法是联系上救走战为君的人,与他结成同盟,如此,殿下便什么都不怕了。”有人率先说出这么一句,赢来无数人的附和。
救走战为君的人看来很不得了,若是能将其招为己用,便能弥补太子殿下因为长期闲置而变得迟钝的脑子,如此,太子便有能力与皇上抗衡了。
另外,太子殿下此时已经掌握了战家抗旨、心怀异心的证据,利用这些证据便能控制战家,如此,太子手中就握有了兵权,还怕皇上作甚?
“好,说得好,本宫也是这么想的!”景辉兴奋得满脸通红,“你们赶紧去联系救走战为君的人,不管付出多少代价,都要说服他加下本宫的麾下!”
他这么说的时候,已经看到了自己穿着龙袍、走向龙椅、身后万民跪拜的场景。
七罗汉面面相觑,脸上的神情相当复杂:太子的脑子才好了那么几天,这么快又出故障了?
找到战为君的救命恩人,一定比找到战为君难多了,他们现在连战为君在哪里不知道,又要去哪里找战为君的救命恩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