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平淡为官-第1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是这种自由在明天之后便会消失,从明天开始,他便要离开汴京去往全国各地进行巡查,巡查的目的包括检测各地的铁路网以及商业模式,还有就是带着三司使的人马到各地的商业区去看一看,寻找一些良好的工作方式和盈利模式进行推广,还有对于当地的农业水平进行一个摸底,这些都需要他亲自去看,而除了他之外,韩琦、欧阳修等人也会纷纷到各地去,随着国家事务越来越烦杂,他们这些人也是越来越忙。

    尤其水在前年作为大宋宰相的陈执中告老还乡之后,他们这些人就更加忙了,本来赵祯便打算扩大一下宰相集团的人员,可因为各大派系矛盾虽然不大,可却非常的多,对于那多余出来的位置便也不好分配,这一拖便拖到了今年,范仲淹作为现任的宰相也是不停的召集朝中的大佬们开会,总算是在今年搞定了朝廷之中的诸多派系,决定增加三位参知政事作为副宰相,然后把计相和枢密使的地位提高到参知政事之上。

    整个国家的中央决策机构将从原本的一宰相,三参知政事,一枢密使,一计相变成一宰相,计相、枢密使、六参知政事的顺序进行排列,同时将朝廷大权进行划分,宰相及参知政事将控制行政、法律,枢密使和殿前指挥司负责军事,而计相则负责国家金融、经济、产业开发等工作,将十部分别归属到三个不同的部门中去,以扩大枢密使和三司使的权利,降低宰相的权利。

    这样做自然是为了抬高军人的地位以及商人的地位,这也无疑是符合宋朝社会进展的一步,而随着社会的不停发展,宋朝的法律也是越来越多,这次新增加的参知政事中,便有一位专门负责制定法律一事,已让整个社会有所钳制,不至于让宵小之徒肆无忌惮。

    “老爷,外面有人想要见您?”就在徐家人正在享受着天伦之乐的时候,守门的童子突然走了进来,悄悄的爬到徐清的身边俯身说道,徐清看着那年轻人皱着眉头说道:“今日是除夕,何人在此时登门?”

    “不知,那人只说是老爷故人,还让小人把‘秦州一别十二载,明月可曾圆,兜兜转转千万里,姊妹共归还’这句话带给老爷,老爷便会见他们了。“那看门童子低声说道,作为徐家的门童,自然也得有些文墨,那人说的话虽只听了一遍,小童子倒也记得十分清楚。

    (本章完)
………………………………

第303章 303。陶家姐妹的遭遇

    “来者可还在门外?“徐清听到这两句话,不知为何,蓦然想起了当年在凤阳碰到的那对姐妹花来,想当初秦州一别之后,便再无音讯,徐清虽然在来到汴京之后也曾让人在底下寻找过,可却从来没有找到过,徐清一直以为那两人是打算隐世不出了,却没想到现在竟然找上了门,此刻徐清的心中没有诧异,只有一些些的怀念。

    “还在门外,老爷,要让他们进来么?“童子小声说道,徐清赶忙阻止了小童,他有些心虚的看了一眼徐王氏,然后说道:”不用了,过年时节还是不要迎新客了,我去看看就是了,让夫人和少爷们好好玩乐。“

    徐清找了个借口便跟着童子一起走了出来,十年前的**一刻对于徐清来说,好似一场亦真亦假的美梦,随时时间的更迭,早已经被收藏进了记忆的扉页之中,变得昏黄了起来,可如今听到这句念白,却蓦然让徐清脑海中关于陶敏清、陶敏平的记忆一一涌现了出来,真不知道十年的时间到底让这两位美人儿变成了如何模样?

    想到这里,徐清的脚步突然停顿了一下,是啊,十年的时间过去了,她们现在还会如同十年前那般美艳动人么?还是人老珠黄,成了昨日黄花,这一刻,徐清忽然有些不太想见她们了,她们在徐清的心中一直是美艳的代名词,如今人儿迫近,徐清却有种近乡情怯的感觉,不过这感觉只存在了几秒钟,徐清便重新迈动了步子向着门外走去。

    他终究还是期待见到她们的,无论是身体上,还是情感上,这毕竟是他为数不多曾经在他最迷茫的一段时间里陪伴过他的人,尽管他们不如徐王氏在他的心目中地位重要,可是也在徐清的心中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见他们一面,徐清并没有任何的理由拒绝。

    走到大门口,一辆马车此时正停靠在徐府的大门之外,因为夺回了燕云并且将西夏变成了自己的附属国,宋朝的马自然也就不再像以前那般急缺,如今汴京城中到处都能看到奔驰的马车,不像以前那样牛车遍地了。

    徐清走近马车边上,马车外头站着好几个仆人打扮的姑娘,其中一个徐清看的很是眼熟,那人见徐清走了出来,立刻便认出了徐清,三步两步便走上前来对着徐清说道:“老爷,您来了。“

    “恩,我认得你,你是海棠的贴身丫鬟吧?“对于眼前姑娘的名字,徐清早已忘记,可是眼前人的长相徐清还是记得十分清楚的,当时跟随这海棠身边的丫鬟不过十四五岁,如今十二年转瞬即过,这丫鬟也不过才二十六七而已,长相上并没有太大的变化,所以徐清还算能认得出来,至于其他人,徐清便认不出来了。

    “是,奴婢名叫清茗,是海棠姑娘的贴身丫鬟。“听到徐清还认得自己,清茗顿时激动了起来,十多年的时间,两人的地位也已然是天差地别,可徐清却还能认出自己来,这让清茗很是感动,尤其是从徐清的嘴中听到了自己主人的名字,这让清茗不由得流出了两行眼泪来。

    “怎么哭了?清茗,你们家娘子呢?在轿子里吗?“见眼前的丫鬟哭了,徐清一时之间也有些摸不着头脑,难不成海棠和芍药在外面受委屈了?可也不至于见到自己就哭吧,一旁的清茗见徐清问话,总算是收起了啜泣,低声将海棠和芍药的死讯告诉给了徐清。

    原来海棠和芍药在与徐清春风一度之后,便也明白了徐清的心意,知道他这辈子是不会跟他们两姐妹在一起过日子的,便一夜之间离开了秦州城,之后两人便带着自己的丫鬟和身家到了江南地界买下房子过起了隐居的生活,可却没想到,那一夜春风之后,海棠和芍药却双双怀孕,这让海棠和芍药自然惊喜不已。

    他们原本还以为自己这辈子除了姐妹相伴之外便再也没有其余人可陪在身边了,却没想到上天竟然还给他们送来两个小天使陪伴在他们的左右,就这样在辛苦一年之后,很是顺利的诞下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海棠和芍药自然很是兴奋,再加上徐清给他们的钱足够他们开些店铺富足一生的了,所以两个女人养着两个孩子倒是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就这样过了十年左右,期间海棠和芍药偶尔也会想起徐清来,可却始终没有鼓起勇气到汴京来找她,直到十年之后,一场突变却将这两个小女子彻底埋没在了黄土之下。

    那是在四个月前,因为瓢泼的大雨导致附近的山石出现了动摇,随后一场泥石流彻底将这个小镇变成了平地,据后来的调查,是因为附近的石头开采场将山中的巨石全部都挖了出来改成了宫殿和房屋,只剩下松散的石头和泥巴在山上堆积,这才导致这座上百年来从没有发生过泥石流的地方发生了这样的事情,最终导致上百号人全部被活活淹死,而清茗和其余人等之所以还活着,则是因为要陪两位公子去读书,所以才幸免于难。

    而在活下来之后,众人立刻便陷入了迷茫,失去了海棠和芍药之后,他们除了身上带着的银子之外,便再也没有多余的东西了,那些店铺全部都是听从海棠的安排,现如今姑娘死了,那些铺子很快便被那些掌柜们所吞并,走投无路之下清茗只好带着众人北上投奔徐清来了。

    听完清茗的描述,徐清的心里无疑是翻江倒海的,他是真没想到陶敏平和陶敏清竟然死在了泥石流中,而这泥石流还跟自己所主导的工业化有关,真不知道是宿命还是巧合,徐清的心中很是悲伤,他看着清茗说道:“那车子里是两个孩子么?我的孩子?“

    “是,男孩叫徐思清,乃是芍药娘子所生,女孩叫徐念清,乃是海棠娘子所生,今年刚满十一岁,具是大人的骨血。“清茗立刻回答道,在这个问题上,男人都是十分敏感的,这一点清茗自然清楚,现如今能够照顾这两个孩子的人只有徐清,若是招惹了他,这两个孩子的前途也就真的没有了。

    清茗可不知道徐清的心中如何想的,她只觉得若是孩子不是徐清的,徐清便必然不会抚养这两个孩子,毕竟不是自己的孩子又为什么要倾注心血去养呢,殊不知海棠和芍药在徐清心中的地位十分的高,他也不会因为孩子不是自己的而丢到一边,让他们自生自灭,问这一句,只是想确定这两个孩子的血缘而已,是自己的当然高兴,不是自己的也没关系,就当是为朋友照顾孩子了呗。

    听到两个孩子就在车里,徐清不由向着马车的方向张望了几眼,心中徒增了几分喜悦之情,跟着清茗走到马车边上,缓缓打开车门,里面两个小孩儿应声向着车厢里面缩了一下,这个小动作立刻被徐清注意到了,他赶紧把手放回到了车厢之外,站在车厢之外看着里面,脸上带着讨好的笑容,两个孩子畏畏缩缩的看着他,也不知道他是谁,徐清看着这两个孩子也不知道说什么好,虽然自己是他们的父亲,可从生下来以后自己也是一天都没待在他们的身边过,短时间内还真没什么感情。

    可想到这两个孩子一个叫徐思清,一个叫徐念清,徐清的心中便柔软了下来,这是那两个姑娘的孩子啊,也是自己的孩子,既然不熟,就多给他们一些时间吧,徐清把门轻轻关上,转头对着身旁的清茗说道:

    “现在时间也不早了,你们就先竟然休息吧,明日一早,我便带你们去汴京新城,那里有我买下的一套房舍,一直以来也没有人住,到时候你们便住那就是了,一切事物若是有差错,便跟房舍中的老仆说就是了,他会满足你们要求的,现在就先进来吧。“

    “是,老爷。”清茗感激的看了一眼徐清,随后便带着人马绕道后门进了院落之中,看着马车的灯火缓缓消失在自己的眼前,徐清的心中又渐渐被陶家姐妹的离去所产生的悲伤所裹挟,江南所发生的泥石流,他也时有耳闻,当时甚至还上报到了中央之上,他当时只觉得天灾**,感叹一声而已,却没想到那一次泥石流中竟然就将自己很是重要的两人埋葬了下黄土之下。

    工业化所带来的悲痛,徐清算是彻头彻尾的感觉到了,这让他的心中猛然紧张了起来,既然泥石流会发生,就说明其他的诸多时间也会随着工业化的进展慢慢发生,十九世纪的英国曾经因为雾霾的问题造成整个伦敦每个月因为呼吸道问题死亡上万人,现如今的汴京尽管没有到达这种地步,可是前车之鉴,已然不远了啊。

    除此之外,随着工业化的进展,许多化工业产品开始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而那些奸商,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竟然把化工业产品掺到食品中去当做添加剂来使用,让那些食品即便放着一两个月的时间,也不会有任何的变质,比如在牛奶中添加汞离子以让牛奶产生分离,分离之后便会诞生汞离子牛奶和汞离子奶酪,这些牛奶和奶酪,味道相比起普通牛奶来说更加香醇,可若长久使用,便会让人慢行中毒,伤害胃部,直至死亡为止。

    除此之外在茶叶中掺铜绿,在面包中家明矾,在香肠中天下木屑石粉以减少肉类的使用,还有往牛奶中添加汞盐,这种物质可以让牛奶几十年都不会变质,并且还会让牛奶的色泽变得十分白净,吃下去之后,死不死那些奸商可不会管。

    这些东西,当年大英帝国崛起的时候便曾经发生过,而现如今宋朝开始工业化之后便又一次发生,不得不说,人类的劣根性无论是黄种人还是白种人都不能免俗,只要是能够赚钱的事情,无论如何人们都会去干,虽然如今食品保障法案已经出台,可是短时间内却无法遏制住这样的问题。

    除此之外,肆无忌惮的采矿也让许多旷工深埋在了矿山之下,无休止的砍伐林木则让许多地方开始出现了沙漠化,还有冶金厂的污水排放造成了大规模的树木枯死以及许多村庄的人均寿命开始大幅度下滑,种种工业化带来的弊病影响着许多人的生活,诸多报纸中关于工业化的贬斥言论也越来越多,显然这些问题正在逐渐浮出水面,就像历史中那样,对此徐清虽然有历史可以借鉴,但是历史也并不是万能的,毕竟环境污染的问题,即便是到了现代,也并没有得到最为根本的解决,甚至人类连遏制的能力也很缺乏,只能通过减排的方式来让地球得到一定的舒缓,可是污染依旧继续存在,并且不可避免。

    可尽管如此,徐清也必须得着手处理这些问题,无论是林业法案的颁布,还是污水排放条例,这些方案的建立都在一定的程度上控制了不少污染,除此之外,加大执法力量,增强捕快的工种及技能也是徐清所需要做的,以前一个县里只需要二十个捕快就够了,现如今一个十万人口规模的县,最起码需要一百个以上的捕快才能把事情给管好。

    管理成本的加大,让朝廷的收入开始出现了盈余减少的状况,除此之外,徐清还要大幅度增加每个城市的管理成本,以及医疗条件,以让百姓的寿命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在这个过程中医院的建立自然是必不可少的,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产妇生孩子这种死亡率极高的事情开始慢慢减少,剖腹产的案例开始慢慢增多,被徐清扶持了十二年之久的医学总算开始给宋朝人有了一点点的贡献,许多外科手术开始得以实施,这在某种程度上确实大幅度的提高了人民的寿命。

    而这或许也是一个国家的宿命,收入增大,福利增加,随后收入再增大,然后福利再增大,投入也越大,这是一个良好的循环,徐清就必须要维持住这个好循环,不让他往坏的地方而去。

    (本章完)
………………………………

第304章 304。发展问题

    新年刚过,徐清便立刻带着自己的属下乘坐火车离开了汴京,此时的火车尽管没有在全国范围内铺开,几段铁路之间还偶尔需要通过轮渡来解决河流之间的阻隔,可是在华北地区,铁路的建设规模还是最为庞大的,且经过十年的发展,火车的行进速度也从原本的二三十公里,达到了五六十公里左右,从这里乘坐火车,显然是最为便捷的交通工具,而徐清便乘坐火车从汴京离开,一路沿经河南、山东、江苏、湖北、安徽等地,对当地的自然环境,经济开发等状况进行了仔细的视察,对于其中胡乱开发的行为则做出了严厉的批评。

    陶敏清姐妹的死亡让徐清对于环境的破坏产生了刻骨铭心的仇恨,在到了地方之后,看见那些备受环境污染所折磨的孩子、老人们瘦骨嶙峋的样子,徐清心中的恨意便也越来越浓,在巡视的过程中,徐清几乎到一个地方便把当地治理环境的主官给骂上一通,不过谩骂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大工业化的时代,环境就是会开始恶化,然后等环境恶化到富人也受不了的时候,等到富人的餐桌上也已经全部都是工业产品的时候,环境污染的问题才能被解决。

    而现在宋朝的工业化只是让底层的老百姓不能吃东西了而已,至于顶层的人民依旧享受着健康自然的产品,而那些雾霾和恶劣天气的影响也并没有那么快出现,在这个时候想要让富人停止创造财富的脚步,徐清无疑是挡在大车面前的那只螳螂,没有任何的用处。

    对此徐清也很是无奈,支持他的人实在是太少了,对于他所描绘出的恐怖未来,所有人也根本无法理解,在他们看来,现在的宋朝无疑是天底下最好的时代,他们没有了草原上的敌人,他们的富裕程度远超历史上所有王朝的总和,天下百国向他们俯首称臣,海外还有八百多万平方公里的独有商业贸易圈,生活在这个时代的宋人,又怎么会面对如此困难的未来呢?

    这种想法无疑是这个时代宋朝人的普遍想法,原本敬畏大自然,崇拜神明的古老思想被快速的替代,人定胜天的思潮开始成为宋人的主流思潮,人们纷纷开始变着法子的想要挑战大自然,有很多造船厂开始不再用木头来做船只,而是采取蒸汽机和钢铁结合的钢铁船作为自己船厂的目标。

    还有很多渴望飞翔的人开始将蒸汽机安装在木头做成的机身上,妄图想用机械的力量把自己载入天空之上,还有的人则开始想要改变农作物的生长模式,妄图想要让农产品的产量得到飞跃性的提升,宋朝人前所未有的好奇心正在不断的探索着地球的边界,同时也在这个过程中,不停的摧毁着地球原本的生态,此时的宋人无疑觉得自己是万物灵长,可是他们却恰恰不知道,在这个没有敌人的世界中,恰恰自己,便是最为恐怖的敌人。

    可是此时这个敌人却并不强大,甚至还十分弱小,弱小到压根就没有人在意过它,汴京城的上空是有雾霾,可是出现的时间非常的少,还有人确实受到了食物的干扰,可是这种人只处在最底层而已,他们在这个社会上根本就没有发言权,而且这些食物虽然有毒,可是这些人也没有钱去看病,并且他们的寿命在工业化和医学发展之下,从原本的二十多岁到现在接近三十多岁,寿命的增加让他们根本就没有想象过自己的身体正在遭受着工业用品的侵蚀,除了像徐清这样的人可以预知到这件事之外,能够看透的人真是少之又少。

    面对这样的情况,徐清唯一的能做的事情便只有在报纸上呼吁各地开发不要过于泛滥而已,除此之外,他几乎做不到任何的事情,林业法、环境法的实施情况并不好,因为此时的人根本就不会在乎到环境的影响对于他们到底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就像前文说的一样,此时的宋人虽然觉得自己已然是万物灵长了,可是他们的思维却依旧停留在旧时代,而旧时代思维的主体便是人类是弱小的,人类对于大自然的改变是微乎其微的,即便上百万人一起工作,最后能够留存在世间的也只有一个小小的金字塔或者一条崎岖的长城而已,对于地球来说,这简直比纤芥还要微小,人类显然不太明白此时的他们到底掌握着多么恐怖的力量,也因此他们会做出种种毁坏自己环境的事情来还一副狂妄自大的样子了。

    所以在后期的巡视中,徐清也渐渐麻木了,对于环境问题也就只是拿出来提一提而已,而把经济问题放在了主位上,随着科技的不断进展,现如今整个宋国大地上,几乎每个地方都会有工厂在忙忙碌碌,尤其是一些大城市,那更是工厂无数,上千人的工厂也比比皆是,而这些工厂每天所需要花费的煤炭便是一个天文数字,而在宋朝所统治的领土下,很多地方无疑是极度缺乏煤炭的,又因为山重峻险,山西的煤想要运往全国各地也是十分的困难,所以很多地方的发展便大大滞后了。

    这些地方徐清自然需要关注,无论是发展旅游业也好,还是发展当地的农业产品也好,徐清便跟当地的路级官员们一起商量,督促他们尽可能的让当地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同时还专门申请了一笔款项拨给那些贫困的县镇,以方便他们尽快脱贫。

    对此,那些贫困县区的百姓自然是感恩戴德,徐清也是一路探访一路总结经验,从华北走到华东,然后从华东走到华南,一路直到广州,在琼州海峡边上望着对面的海南岛,这一趟旅程才算是彻底结束,路上所用的时间,足足四个月左右,途径一百多个县镇,接见人数更是超过上万,这些人来自社会的各个阶层,有商人、有手工业主,也有饭店的业者,还有当地的学生,乡党、士绅,徐清都一一见过,回到汴京之后,便整理这一趟巡视所得到的结果,向内阁做了一个冗长详细的报告。

    在报告中,徐清对于各地区的发展不平衡做了一个详细的报道,在他的观察中,现如今的宋朝,沿海地区基本已经达到了温饱的阶段,即便是冬天,也很少能够看到有人冻死了,当然,在这其中必然还是有人冻死,可是这个比例,无疑是非常非常低的了,大量的高档建筑和奢侈品充斥在大街小巷中,贫富差距扩大的非常快,中产阶级的崛起则正在弥补这一差距,而在内陆地区则并没有得到大范围的改变,其中以汴京为中心的华北地区发展较为良好,而西北地区和东南地区则落后许多,工业水平也十分低下,工业铁路的数量十分稀少,大量的人口依旧被束缚在土地上,而没有进入到城市中,这一点也可以通过突破百万人口的城市数量来发现。

    在宋朝突破百万人口的城市中,六座位于沿海,其余四座则是汴京、大同府、徽州,以及大名府,全部都是在华北地区和东部地区,西北和东南是一座都没有,这自然跟人口比例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对此徐清也提出了自己的解决办法,那就是在这些区域里大肆修建铁路,以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