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平淡为官-第1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这次谈判中,辽金宋三国都将占有君士坦丁堡的一部分作为租界,其中金国的租界区最大,金国第二,宋国最后,三国的租界都靠近沿海,依次排开,个租界内实施各自国家的法律,也可以拥有各自的军队和港口,当地国家不能插手,三国互相之间也不能插手,在这次协议中,君士坦丁堡全程没有任何参与的能力,只能在旁边等着被瓜分,不过这也是十分正常的事情,东罗马的皇帝虽然感到很是悲哀,但却也只能如此,除非他不想当了,这个傀儡有的是人想当,并不缺人。

    除此之外,东罗马帝国这个称呼自然也不能再用了,皇帝这个称呼也必须要换,这天底下只能有一人做皇帝,怎么可以有第二个呢,所以在君士坦丁堡中还专门举办了一个仪式,将代表东罗马皇帝的凯撒称号送给了赵昕,然后自己则称呼为国公,这便是东罗马帝国的新称号,而赵昕那巨长的称号之中也增加了一个新的,东罗马帝国皇帝的称号。

    之所以会把这些征服土地的称号加在自己的头上,并不是因为名号长显得酷炫,而是为了让被殖民的国家在听到皇帝的称号时有一些亲切感而已,毕竟若是赵昕只有一个头衔叫做大宋天子,那么印度的老百姓听到之后只会觉得赵昕是宋朝人的天子,并不是自己的。

    而若是在赵昕的名号后头再加上一个印度次大陆的皇帝这么一个称号,虽然本质并没有变,但是普通老百姓听起来就会觉得赵昕是站在他们这一边的,这就是称号的作用,并不像有些人想的那样华而不实,实际上是起到了一个团结凝聚全体国民这么一个作用,所以就必须要做那么一件事。

    君士坦丁堡归属权事宜处理完毕,这么一场战争也总算消失于无形了,接下来三国都纷纷派出了自己的团队进入君士坦丁堡,划定租界,但因为君士坦丁堡毕竟是一座人口大城,大多数的海岸线上已然是充满了建筑物,若想要建造租界,就必须得把这些人给弄走,其人数三块租界区加起来,起码有十几万人之多,这实在是有些劳师动众了。

    辽国和金国对此倒是无所谓,毕竟在他们看来,这些君士坦丁堡的百姓只不过是被征服区的人而已,根本就不值得保护,把他们赶走就赶走了又能怎样,反正这些人也跟老鼠一样,就算把他们赶到了绝路也依旧能够活下来,根本就不用自己操心。

    但宋朝毕竟要文明了许多,虽然文明程度的提高,即便是再铁石心肠的人,让他们就这么离开自己住了几十年的家背井离乡,这些人因为失去了地产,很有可能就会彻底变成赤贫也说不定,这杀孽实在是太重了,更为关键的是在整个谈判过程中,君士坦丁堡都十分的听话,从来没有一刻反抗过,既然如此,还那么对待其中的百姓那就有些过分了。

    赏罚是要分明的,若是随便统治者的喜好来做事,那么一个国家就会没有威信,而对于一个诚心投靠的国家,若是这么对待他们,必然使其余国家心寒,那么这些国家中的百姓对于宋朝的好感也就会大幅度的下降,这是宋朝君臣都不希望见到的,他们希望建立的是一个不需要打仗的殖民体系,而不是一个不停打仗的殖民体系,那就相当于是一个死人坑,会越陷越深的。

    所以在确定了当地的实际情况之后,抵达君士坦丁堡的宋朝官员并没有立即让跟着自己来的士兵们动手,而是立刻写了一封信让一艘船送回去,然后自己带着士兵去找了金国和辽国的士兵,让他们暂时先不要赶人,金国和辽国的士兵又岂会听,但宋朝的官员也有办法,这些人不在乎当地老百姓的死活,但在乎自己的钱啊。

    这位宋朝的官员便对辽国和金国的官员讲道:“你看,若是要把这片地方变成租界区,首先要把老百姓赶走吧,到时候一定会有冲突,有流血吧,这是必然的,战争都结束了还要再斗殴,这是不是很烦心的一件事情?肯定是的,所以还不如换一处地方呢。

    再来,就算把这里的老百姓全部赶走了,那么在建之前还得先拆呐?君士坦丁堡的建筑物虽然美轮美奂,可并不符合现代建筑的样子啊,既没有完全的下水道,也没有宽阔的马路,更加没有什么绿化,这样一座城市,让辽金宋三国的商人怎么愿意住呢?所以还得把这里的房子先给拆了,这是不是更加浪费时间呢?

    所以,还不如另外换一块地方重新开始修建,这样一来,首先可以让君士坦丁堡的百姓们对三国留下一个好印象,再来再来君士坦丁堡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海岸线上更是充斥着不少十分漂亮的建筑,虽然十分老旧,但也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这个时候要是捣毁了的话,实在是对于人类文明来说是一种损失,因此搬迁到其他地方去,另外规划租界显然是更好的办法。“

    宋朝官员的劝说词有理有据,令人信服,辽金两国的官员虽然听不懂那些人类文明之类的东西,但是换一块地方建设租界要便宜一点,这句话他们还是听得懂的,所以他们便让宋朝官员想出另外一处地方来,这个地方倒也不难找,宋朝官员向着海岸线的另一边一指,说道:“我们就在君士坦丁堡的对岸建设租界就行了。”

    这种方法显然要比直接在当地建设要方便的多,就像当年英国人在中国建立了香港租界,葡萄牙人在中国建立了澳门租界一样,他们所选择的地方都是交通要道然后人迹罕至的地方,为的就是不要太过于影响当地,在海峡对岸去修建一座新的城市,这显然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到时候只要这座城市建设的好,君士坦丁堡的人也会过来,充实人口,又何乐而不为呢?

    三位官员的意见很快便传达到了各自君主那一边,宋朝赵昕的态度很简单,他十分同意派遣官员的做法,尽量不干涉当地,尊重当地风俗文化,这是宋朝殖民最基本的一个道理,只有这样,殖民地百姓的反抗意识才会下降,让当地百姓尽量减少租界对于他们的影响,这显然是一件好事情。

    赵昕没有不同意的理由。

    (本章完)
………………………………

第414章 414。新移民抵达

    而对于辽国和金国来说,搬不搬其实无所谓,他们的思维依旧停留在十分原始的时代,所以君士坦丁堡人在他们眼中,有的时候其实并不像人,更像是牲畜,为了让自己生活的舒适一些,干嘛要搬到对岸去呢,那里可是荒郊野岭,如果在那里驻扎的话,要是想找点乐子还得跨越波尔慕斯海峡才可以到城里来玩,这哪里比得上直接在城里来的快意。

    再加上直接在君士坦丁堡内建立租界,便能把租界中生产的工业品尽快的卖给君士坦丁堡的百姓,在对岸就会慢那么一步,而商业上,有的时候就是这么一步,便会让人死无葬身之地,所以最后经过协商,金国和辽国并没有同意宋朝的意见,很是蛮横的直接将租界建立在了君士坦丁堡,见此,宋朝的官员也不打算再劝,只得自己带着人马到了对岸去。

    对此,君士坦丁堡的百姓们也对辽宋金三国有了截然不同的风评,每每提到宋朝时,许多人的眼中都透露着羡艳的目光,而提到辽国和金国的时候,双眼之中往往在羡慕的同时还会带着那么一丝丝的仇恨,这种态度的不同,让三国在接下来的贸易战中有了截然不同的结果,当然,此时的三国并不知道,建立租界才是他们现在最先要完成的任务。

    事情到了这一步,大体形势也就已经确定了下来,宋朝君臣的注意力也就不再继续放在这个上面,而是转到了其他事情上去,此时第一批登陆美洲的老百姓终于成功抵达了东海舰队的驻扎地,此时的毛戡鉴等人已经在这片土地上待了差不多半年的时间左右,临时驻地也已经真正搭建起来,从远处看就像是一个小镇一般。

    不过等走到近处再一看,那就能发现这个小镇与普通小镇之间的区别,城市之中绝大多数的建筑都是木制结构的房屋,唯有一些堡垒和碉堡是用钢筋混泥土搭建而成的,这些混泥土数量并不多,且全部被用来变成了防御工事,可想而知这座小镇在这半年的时间里,到底遭遇了多少的军事冲突,才会让毛戡鉴不得不把珍贵的建筑材料全部用来搭建这些防御工事去了。

    等到这第一批公民抵达美洲的时候,毛戡鉴着实松了一口气,因为这一万名新移民之中,并不仅仅只有一些赤贫百姓,除了他们之外,朝廷还专门派了一支工程师团队过来,除此之外还有二十艘船上放着工业生产所需要的机器,有了这些机器,他们便能在美洲自己取材然后生产工业品,不需要再坐吃山空了。

    这怎么能让毛戡鉴不开心呢,在这里的半年时间里,除了探索这块大陆的极限以及各项数据之外,几乎每天都没有一刻是能够让他休息的,那些印第安人为了拔掉这座城市,几乎每两天的时间便会发动一次袭击,虽然对于小镇本身并不会有什么影响,但是那些观察哨和远离小镇的碉堡却会时不时的被偷袭一下,这些印第安人极其的狡猾,他们经常会用火烧或者是放暗箭之类的方法给宋军的士兵带来杀伤,除此之外,这些印第安人还喜欢在他们饮用的河水源头投毒,因为这一招,有不少人在这种投毒事件中死去,到后来逼得毛戡鉴不得不在小镇的四周打地下井,规定士兵只能喝井水,这才成功避免了不断到来的伤亡。

    但是虽然小镇本身没事了,但是派出去的采集部队却遇到了很大的危险,他们这支舰队来到这里,所携带的食物堪堪够一万名士兵食用一个月的而已,想要在这里长久驻扎,就必须要有另外的食物来源,所以毛戡鉴就必须每天都要派出不少的人去内陆采集食物,或者是猎杀当地的动物来充饥,刚开始的时候这一招并没有什么问题,美洲大陆上印第安人的数量并不多,土地却出奇的广阔,并且非常的肥沃,这样一来动物的数量自然也不少,所以宋军士兵们只需要出门转遛一圈,便可以带回大量的食物供整个军队吃。

    但到了后来,宋军从外寻求补给的方式便被印第安人发现了,他们便开始利用这些野生动物群体,开始针对性的对宋军实施了游击战,在没有了碉堡和火炮的支援之后,宋军战士虽然依旧拥有武器上的优势,但比起原来的样子,确实要弱了不少,而在野外作战,宋军又怎么可能是生于斯长于斯的印第安人的对手呢?

    对于宋军来说,这片大陆上的地形是十分陌生的,哪里有丘陵,哪里有森林,哪里又是湖泊,哪里又是大河,这些东西他们都不知道,而印第安人你却十分清楚这一带的地形状况,这样一来,印第安人便成功有效的对宋军形成了一定的杀伤,更为关键的是,因为这样大规模的杀伤,宋军手中的火枪有不少都流入了印第安人的手中,虽然他们没有办法生产子弹,即便得到了一杆枪,只要把携带的子弹全部射完,这么一杆枪也就变成了一根火棍,可拥有了枪的印第安人比起以前来说,战斗力可以说是增长迅猛。

    虽然只有三百多把枪,但是印第安人靠着人多势众,完全就把毛戡鉴的军队压制在了小镇周围不到三十公里左右的地方,只要一走出这个范围,就会被印第安人攻击,这也让毛戡鉴等人的日常生活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民以食为天,这些印第安人截断了他们获取食物的通道,这自然让他们很痛苦,所以在接下来的三个月时间里,毛戡鉴只能让自己的士兵尽量节省,再也不能大鱼大肉那么吃。

    不过还好,陆上的食物获取通道虽然被截断了,但海洋的通道并没有被截断,印第安人虽然也有船,可那些小帆船在宋朝的铁甲战舰的面前简直就是小儿科了,并且在这大洋之上,更有上百艘护卫艇在旁游弋,其结构虽然跟普通帆船没什么两样的,但是这些护卫艇上大多都携带着一门火炮,这样一来其战斗力比起印第安人的小帆船来说,自然是要强悍许多,凭借着这些船只,宋军牢牢的掌控了制海权,也因为如此,才没有让这一万多人到挨饿的地步。

    但尽管如此,日子也绝对不好过,这些宋军都是来自天南地北的,若是沿海的士兵天天吃鱼倒也没什么,毕竟在自己家里也是天天吃海鲜的,在这里,吃着更为丰美的海鲜,日子别提多舒服了,可是这军队之中还有大量的人来自内地的,平日里的食物通常以鸡鸭牛羊猪为主食,现在天天让他们吃海鲜,又哪里受得了。

    这些还算好的,其中那些海鲜过敏的就更惨了,整天只能以干粮配合蔬菜度日,可以说是度秒如年了,在这种状况下,补给船的到来自然让人们无比的欢欣雀跃了,首先在这支船队中,就携带了鸡鸭牛羊猪各上百头,他们将被就地圈养然后繁殖,成为他们的口粮,除此之外,这一万人中,有八千人都是农民出生,他们可以立即化整为零,在这片小镇周围三十公里的范围内铺展开来,进行农业工作。

    这样一来,粮食在明年之后就基本可以保障了,而还有两千人,便是各种各样的手工业人才了,他们有的会冶炼,还有的会纺织,木匠、铁匠,应有尽有,虽然水平不高,可有了这些人的存在,士兵们的生活可以说要好上许多了,并且因为他们的到来,城市之中也总算是有了些烟火气,不再到处都是士兵,等到了晚上的时候,不少临时搭建的木头房子里已然传来了歌舞之声,给这座军事化小镇,凭空增添了一些些和平的气氛。

    而在获得了这些人口之后,毛戡鉴的底气也足了很多,原来只有士兵,想要把这片土地看守好,非常的难,虽然只有九十平方公里左右的土地,但单单依靠这些士兵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们不能像这些农民一样,化整为零,那些印第安人经常会趁着夜色而来,若是看到士兵们化整为零,那么就会各个击破,这样的战术印第安人使用的很是熟练,他们虽然在武器上比宋军落后不少,但是在战斗才能上也并不是笨蛋。

    但有了这些农民之后就不一样了,在毛戡鉴规划下,这些农民以每四十户为一个村落的方式开始前往小镇外围地区开始划分土地,每一个人都可以在自己的家门口划出二十亩左右的地,来到这里的人,很多都是一个人自己来的,拖家带口的并不多,所以四十户人并不会像在宋朝那样有两百多的人口,在这里,四十户左右的一个村子,大概也就五六十号人而已,这么点人驻扎一个营地或许不够,但单独成为一个村子还是绰绰有余的。

    整整八千人,在毛戡鉴和他的参谋谋划下,总共划分出了大约一百二十个左右的村子,这些村子遍布在整个小镇周围九十平方公里左右的土地里,然后以这些农村为基础,每十个农村便安排一支五百人的军队驻扎,这样一来,六千名士兵便成建制的在当地驻扎下来,还有四千人则分成两个部分,其中两千人留在小镇保护这座城市的安全,还有两千人则分散在了三十平方公里的战线上,以二十人为一个小组守护一座堡垒。

    此时最外围的堡垒虽然还是木头结构的,但这并不要紧,在这一段时间里,地质学家们早就在这片大陆上找到了用来制作水泥的材料,只需要把运来的机器拼接起来,然后把物料放入其中,便可以生产出水泥了,而只要有了大量的水泥,这座城市将会很快发生脱变,到时候他的面积也会扩展很大,而当把所有的物品全部从船上卸下来之后,船队便离开了港口,向着本土而去,这一次他们将会携带更多的人口来到大陆。

    不得不说,宋朝的殖民要比英国人容易得多,人多力量大这句话也是一点错都没有,当年英国人在北美进行殖民的时候,三十年的时间,整个北美十三州的人口一万两千人而已,增长速度之缓慢简直让人感到惊讶。

    而宋朝则不同了,凭借着庞大的人口规模,以及国家意志,他可以很轻松的就把当地老百姓组织起来,然后一起运送到新大陆去,仅仅一年的时间,新大陆上的宋人规模就达到了两万人左右,并且这个数字将会继续增加,直到让宋朝满意为止。

    而在得到了这一部分人口之后,毛戡鉴也立刻开始组织起了耕种计划,如此多的土地,都需要农民来耕种,现在农民来了,耕种的计划自然也就要开始了,毕竟肉虽好吃,但终归是不稳的食材,要想没有后顾之忧,还得种粮食才能保证殖民地的百姓可以吃得饱饭,在这一过程中,随着船队而来的木匠、铁匠们便也有了用武之地,他们砍下当地的树木制作农具,铁匠则是拿起铁矿石开始冶炼金属,制作铁器来制作农用家具,当然还有一些厨房用品,总之一座城镇便在众人的努力下开始越来越兴盛。

    但这并不是毛戡鉴现在所能够满足的,如今他们所占的地盘并不大,尤其是放在整个新大陆的规模上来看,简直小的可怜,在地图上甚至都根本找不到,在这种状况下,毛戡鉴自然要扩张更多的土地,不然等到下一批船队来临的时候,毛戡鉴将面临无地可种的尴尬场面,所以他立刻把自己的部队组织起来,建立起了一支三千人的部队,同时又从农民之中抽调了两千人,组建了一支联合作战部队,用来对外进行作战。

    至于这些农民有没有作战的能力,毛戡鉴并不担心,愿意来到这片大陆上的人,都是抱着不怕死的精神来的,就算不会用枪,但只要随便学一学也就能上了,再加上这次船队也带来了充足的武器,在足够火力的掩护下,毛戡鉴并不觉得自己会输。

    (本章完)
………………………………

第415章 415。联合离间

    只不过战争并不像毛戡鉴想象的那么简单,自从宋朝的大军将印第安人一举歼灭之后,印第安人便学聪明了,此时早已经不再跟宋军进行大规模的作战,而是化成为零,零散的分布在了美洲西部的大平原上了,这就让毛戡鉴等人犯了难,要端掉一窝老鼠,并不算难,可要端掉一只只的老鼠,那可就困难了。

    不过还好,随着宋朝人的到来,陌生的病毒和细菌开始在美洲大陆上蔓延,这直接导致许多印第安人就这么不明不白的死去,相比起原本大约五千万左右的人口,如今应该也只剩下四千多万左右了,并且这个数字还在快速的持续下降,如果按照历史上的时间来推断,大概二十年之后,这个数字就会下降到两千万左右,这还只是病毒和细菌带来的危害而已,若是再加上宋朝百姓的屠杀,那么这个数字大概会下降到一千万不到。

    也正因为如此,其实印第安人除了要对付毛戡鉴的船队之外,他们自己部落也面临着非常大的问题,如今的印第安人,并不像欧洲登陆者来临的时候那般,已经建立起了类似帝国的国家体制,此时的印第安人,因为文明尚且还没有开化,便是玛雅文明都还处在十分原始的状态,整片大陆上,大多数的印第安人都处于部落制度的时代,每一个部落大概只有那么几千人而已,多一点的也就几万人,彼此各自分属于不同的阵营,互相之间并不往来。

    而还有一些印第安人则是形成了类似周天子那样的制度,也就是所谓的国家联盟制度,所有人奉一个人为天子,作为这个国家的象征,但是国家内部却彼此各自为政,只有在遇到统一目标的时候才会团结起来,这两种制度,经过制度学家的分析之后,被确认为如今美洲大陆上最为主流的两种制度,而利用这一点,毛戡鉴很快便改变了自己的作战风格。

    强攻显然是不适应这个时代的,也是被毛戡鉴最先放弃的,印第安人就算再少,也有四千万左右的人口,并且因为科技落后,他们的身体素质就非常的强悍,这也可以很容易的理解,有了强大的武器之后,身体的素质在野外也就没有那么重要了,而武器若是太差,那么就代表一个人在野外十分的危险,这个时候身体的素质就非常重要了,如果身体素质太差,也就会死的很惨,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中国历史上都比北方的游牧民族更有文化,武器上也更加快速的进化到火器的时代,就算是铁器,也要比那些游牧民族先进很多,但是只要开战,输的却总是中国这个农业民族。

    这其中的道理与之十分相似,就是因为北方的草原环境太过恶劣,导致一个人若是没有优秀的身体素质,根本就活不过幼年时期,在这种状态下,优胜劣汰的速度便会比农业王朝快得多,其人的力量和身体素质,自然也不是农业时代的人可以比拟的。

    在这种状况下,武器的优势虽然很大,但也不像毛戡鉴想象中的那般巨大,在这种时候,若蛮横的使用武力与印第安人作对的话,那么将会激起更多印第安部落对这些外来者的不满,到时候敌人越打越多,这显然不利于当地的发展建设。

    毕竟他们来到这里可不是为了屠杀印第安人的,而是为了安排更多的人来到美洲,建设美洲,减缓国内人口膨胀压力的,若是天天打仗,并且还是打大仗,那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