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平淡为官-第2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而鼓点音乐又赶上了一个好时代,那就是互联网时代,在此之前,鼓点音乐或许很厉害,但还有乡村音乐、蓝调、放克可以与之匹敌,但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的碎片化是一个十分明显的标志,人们在听歌的时候,更加喜欢那些能够让人们跟随着律动起来的音乐,而不再是那些听起来有点意思的歌了,这一点从如今美国的音乐排行榜上,嘻哈和摇滚占据主要榜单就可以看得出来,这就是音乐的大势,而那时的中国也基本上是如此。
在八九十年代,你很少能够听到什么节奏性强的音乐,即便有也肯定不活,而随着时代进入到二十一世纪,尤其是2010年后,我们就经常可以听得到一些节奏感非洲强的音乐开始进入人们的耳朵,这便是音乐的趋势,但如今这个时代,并不是一个节奏为王的时代,所以西洋音乐相比起非洲的鼓点音乐来说要更加的受欢迎一些,而这些东西在经过本土的艺人加工之后,就会成为自己的东西,然后流传下来,这也是赵昕和赵祯可以谈论的东西。
作为皇室成员,同时也是前后两任皇帝,他们当然都有机会聆听这两种音乐的美妙,甚至不同流派的音乐种类,他们也听过很多中不同的大师们来演绎,这无疑是十分让人羡慕的事情,毕竟这个时代没有电视和电影,想要看一场演唱会,就要真的出钱来看,并且没有回放,只能保留在自己的记忆之中。
不过对于赵祯和赵昕来说,这却不是一个问题,虽然他们权利再大,也确实不能回放,可他们能让歌手、乐手们再演绎一遍啊,一遍听不够还能再听一遍,并且还是独享的,不会有人来打扰他们欣赏音乐,这样一来,虽然赵祯和赵昕都不是音乐界的翘楚,但聊起这个话题来,却根本就不会有任何的障碍。
而其他领域自然也是如此,艺术对于普通人来说,无疑是高大上的东西,他涉及了人类的美学,一个文明的文化,还有欣赏观点,喜欢浮夸的就不会喜欢宋朝的装饰,而是对巴洛克,洛可可这样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情有独钟,这便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中国自古以来便是一个内敛的民族,所以在中国,你很少在正统建筑上看到像欧洲建筑那样极尽奢华之能事,恨不得将这世界上所有的黄金都放在一座宫殿之中。
到处都是壁画和雕刻,喷泉、公园鳞次栉比,美丽非凡,这种东西你在中国的皇家宫廷之中是很少见到的,但这并不代表中国的皇宫就不奢华,只是奢华的点不一样,欧洲人认为用黄金来搭配大理石便是世界上财富的象征,而在中国人看来,一块小小的和田玉便抵得上一座城池的价格了,但它看上去是那么的平淡无奇,甚至是一块用来压纸的木块,其价值也远远不是常人可及的,但在欧洲人看来,这或许就是一块普通的木头而已,压根不值钱也说不定。
这便是一个国家对于一种东西欣赏的不同才产生的价值偏差,就像欧洲人喜欢黄金,而中国人更加喜欢玉一样,在欧洲人看来,那些东西不过就是漂亮的石头而已,即便他很值钱,就哪里需要花这么多的钱去买呢,但对于中国人来说,玉却并不仅仅是财富的象征,他更代表着一个人的品行,孔子讲,君子如玉,也应该要常带玉,把玉比作君子,这给了玉不同的意境,这玉的价值,百分之九十便在这意境之中了,不了解中国文化,就不能理解为什么在中国的价值体系中,玉器的价值会那么昂贵的原因。
由此可见,艺术这门学问到底有多么的复杂,尤其是对于那些底层老百姓来说,就更是天方夜谭一般的存在了,毕竟他们也真的没有钱去收藏这些东西,即便自己有兴趣,在大城市还好一些,艺术家们定期会举办免费的展览,你还能通过眼睛看到这些艺术品,以此来了解当今艺术领域的发展。
可要是生活在小城市中,那可就真的与世隔绝了,接触到的艺术品可以说是非常稀少了,且全部都是一些十分粗略的制造品,他们勉强可以超脱出工业品的范畴,但距离真正的艺术品却还有着很大的差距,是一种十分不完美的东西,在这种地方要想去搞艺术自然是不可能的。
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在现代能够崛起的原因,就是因为中国穷,孩子们根本就不能像发达国家的那些孩子们一样,去学习文史哲之类的课程,因为这些门类,你即便学了,除非到顶尖,不然连找工作都很难,因此大多数中国人在当时都会选择工科,这种毕业以后最好找工作的门类来学习,就是因为实在是没有钱去学习艺术,或者是物理、化学之类一听就非常烧钱的门类,唯有工科,只有毕业,就能立马找到工作,然后给自己的家庭带来收入,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的大学里,工科生最多的原因。
但对于赵祯和赵昕来说,却根本就没有这一个问题,甚至可以说,他们的生活便是艺术本身,这句话是完全成立的,因为他们使用的物品,即便是一只碗,那都是世界上最好的艺术品,至于那些笔墨纸砚,衣食住行,更是无一不精,全部达到了艺术品的境界,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生活中的一草一木,全部都是由大师们精心修剪过的,在这样一个世界之下,他们的艺术造诣自然不低。
毕竟就算是把一个农村的孩子送到皇宫里来,让他住上一年,什么都不用教他,他都能在一年之后知道什么东西是好东西,什么东西又是不好的东西,因为这整座皇宫,便是艺术的殿堂,每一块砖头,甚至都有自己的学问,这便是赵祯和赵昕的底蕴,这是一般人所不可能得到的底蕴,唯有帝王之家,才能把天下名品尽收囊中,时时观看,这样培养出来的人,只要脑子没有问题,在艺术鉴赏上,是绝对不会出现太大偏差的。
(本章完)
………………………………
第471章 471。上流社会的斗争
所以两个人聊起艺术来自然也是十分的得心应手,一聊便是整整一天的时间,到最后正事倒是只聊了几句,反倒是艺术的话讲的更多一些,这或许也是如今皇帝空闲时间比较多的原因,自从徐清上位以来,作为皇帝的尊荣非但没有下降,反倒越来越高,但是权力却是越来越少了,这自然让赵昕很不满,可是徐清为官二十余年,自然明白一个人的心理变化到底有多么的曲折。
所以凡是到赵昕感觉到自己的权利被眼中削弱的时候,徐清就开始给赵昕造声势,比如说在教育之中添加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让学生们每天都要对赵昕的御像鞠躬,以此来让赵昕知道,只要政治制度继续随着徐清的安排改变下去,那么他的地位将会随着宋朝的强大而逐渐进入到整个地球所有百姓的心中,而不单单仅仅是一部分人心中的皇帝,他将真正的成为这个国家精神上的领袖,为所有百姓们真心爱戴。
这种感觉对于赵昕来说自然是极为美妙的,每一次离开皇宫,乘坐架撵走在御街上,周围的百姓都会发自真心的拥戴他这位帝王,这是以前任何一任帝王都很难享受到的待遇,此刻的他就仿佛是这个国家的神一般被人民所真心爱戴,这种感觉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绝对是一种从外到内的享受,不是一般人所能控制的了得。
也正因为如此,赵昕虽然感觉到自己的权利正在丢失,但是因为徐清让他的威望和声名不停的在百姓们之中攀升,再加上如今新势力的崛起,正在快速的吞噬着他们应该得到的那一切,这让赵昕也渐渐有了顾虑,像这样当一位没什么太大权利的皇帝还可以坐山观虎斗,可要是真的掌握了全部的权利,那么只要一个不测,便会粉身碎骨,甚至改朝换代,这一点,赵昕看的十分清楚。
尤其是在新资本主义的新贵们,和儒家培养出来的传统士大夫之间的矛盾尤为深刻,这种对抗是无形的,他不像底层百姓的工人运动,也不像中产阶级的男女对抗那样激烈,闹得整个社会都是腥风血雨,被报纸和媒体所刊登,转载,然后成为热门话题被人们所谈论,最后搞得是轰轰烈烈,甚至还要惊动整个社会,资本主义的新贵们和士大夫之间的矛盾从表面上看,是不显山不露水的,你甚至根本无法察觉到其中的矛盾。
以一个外人的角度去看,你真的会觉得官商勾结,士大夫和商人们的关系是非常好的,他们联合在一起,然后赚老百姓的钱,丰富自己的腰包,这是许多人心中的想法,至于说资本家们正在对抗士大夫,这在许多人的心中是根本无法想象的,毕竟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官本位的思想,民不与官斗这是古人传下来的名言警句,话糙理不糙,官员们掌握着权利,而资本家们仅仅只是掌握着钱财而已,有钱固然能够让你过上好的生活,也可以让你在百姓面前耀武扬威,可面对权利,依然是无计可施的,商人又怎么会有这个胆子去对抗官府呢,这是根本不可能想象的事情。
但事实却是底层的工人运动,和中产阶级平权运动的残酷性与前者比起来根本就不在一个层次上,而普通老百姓认为官商勾结,官员和商人之间和和气气的想法,也是非常的单纯幼稚,事情其实根本就不是这样的,老百姓所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而已,要说官商勾结有没有?
当然有,但这还是在资本主义的初级阶段会有的情况,那个时候商人们大多依附于官僚,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的生意做大,不然只要一有什么事情,官府随便找一个什么名义,就能把一个商人直接搞破产,在这种状态,商人们想要独立发展,是根本不可能的,官商勾结,是唯一发展自己产品和销售渠道的能力。
但这只是刚刚开始的时候而已,随着工业社会的到来,再加上殖民时代的到来,商人的脚步已经不仅仅停留在宋朝这一个国家,而是产业遍布所有的国家和殖民地了,也就是现代所谓的跨国企业了,他们的组织非常的庞大,生产链条也不仅仅只是在中国一个国家,他们在全球设立了许多分厂来生产成品,这种生产方式的背后,就是大量各个民族的工人们支撑起来的。
这些工人与农民不同,他们守纪律,拥有良好的知识水平,并且掌握着一项工业手段,在这些跨过大公司中,一个公司拥有五到十万名员工无疑是非常正常的事情,而这样的规模在古代是根本不可能的,根据梦溪笔谈中记录的画面,一个作坊能够有一千人就已经非常了不起了,而五万到十万人规模的大型工业集团,在如今的宋朝没有一万个也得有几千个左右。
这样的大集团,首先朝廷不到逼不得已的时候就不会动他,因为只要一动他,这几万人同时下岗,对于社会的影响无疑是极坏的,要知道这个时代的各种保险还不健全,什么失业保险是根本没有的,在这样一个时代,下岗就等于失业,而五万到十万人规模的下岗,这会带来多大的影响,根本就不是一个地方衙门能够承担的起的,到时候这些工人们光是站在衙门口就能够让衙门瘫痪了,至于驱赶他们,这无疑是一项极为麻烦的事情,毕竟他们都是工人,组织纪律是非常强的,不像小作坊和农民们,挑拨起来非常容易,在经过了工业时代长期的训练之后,一般每一个工厂都会有工会,这些工会平时负责和企业主进行谈判,以此来商议工人们的待遇问题,而等到公司出了问题之后,这些工会就会组织起工人来跟衙门进行对抗,所以他们在组织上是非常严密的,一般的衙门卫队是根本不可能跟这些大厂工人们进行对抗的,而只要一对抗,以如今官府的消息渠道,必然会很快传达至中央,到时候地方上的打压自然也会因为这样的举动而消失,所以在地方上,如今商人们和官员们之间的状态已然不再是一方是另外一方的附庸这种状态了,而是更像合作伙伴。
这是在发达地区的情况,在这种地方,官员与商人之间更像是合作伙伴,而在许多欠发达地区,那么官员的地位甚至要在这些跨过大总裁之下了,因为如今的宋朝,评定官员能力上,放在第一位的便是经济发展,这一点最为重要,而要发展经济,单单依靠官府断然是不行的,必须要有这些大企业入住,才能带动当地的发展,提高就业率,然后吸引周边的老百姓来到城市里来打工,在这个时候,那些大资本家们就成为了人们竞相争取的目标了,而在这种地方,资本家的地位无疑是要比官员们高得多的,毕竟一个地方的经济要是发展不好,他想要继续往上爬,即便有靠山也非常的难,在这个时候若是不跟本土的和外来的资本家们搞好关系,到时候人家一撤资,经济水平直线下滑,那就不仅仅是爬不上去的问题,甚至还会从现在的位置上下来也说不定。
从这个角度来看,地方衙门和资本家之间的地位已然是非常平衡的了,但是这对于资本家们来说却远远不够,与地方衙门虽然可以平起平坐,可是对朝廷,却必须还是要卑躬屈膝,但这是已经被养出了尊严的资本家们所无法接受的。
对于他们来说,既然地方衙门能够被自己征服,变成平等的一方,那为什么朝廷就不可以呢?相比起地方衙门,朝廷不过是更大一些而已,只要自己的力量继续凝聚,为什么会做不到呢?
许多资本家开始在心里有了这样一个念头,又因为宋朝议事厅的存在,许多资本家开始动用自己的经济资源开始给自己身上套上一个政治家的光环,如此一来,他们便可以堂而皇之的参与到政事的讨论中,但他们跟一般的议员不一样,一般的议员都是自己一个人,凭借着自己的学识来成为的议员,但是学识即便再身后,他最多也只能精通一个方面的事情,不可能对所有政事都发表十分中肯的意见,而除了这些有知识的人之外,还有一些就是地方上的工人代表,农民代表,这些人大部分都睡各个地方选出来,表示一下朝廷对于他们的尊重而已,在正式发言场合偶尔发言一番而已,面对具体的事宜,基本都是采取静默的态度,所以不需要考虑他们的想法。
除了以上两种之外,另外一种就是退休官员或者是那些德高望重的人,老乡绅,老员外之类的人物,他们在政治上的经验十分丰富,但是具体事务的处理有着很大的问题,并且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儒学的拥趸,思想比较保守,且君子朋而不党,所以大部分都是自己一个人来决定事宜,有的时候就是也会有不周到的地方。
总的来说,这些人便是构成议事厅的主要人物,这些人物也大多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大多都是只有自己一个人,最多也就是有一两个幕僚而已,但这些资本家们则不同,他们自己一个人成为了议员,便可以用金钱招募起一大批人来为自己工作,因为他们有的是钱,完全可以用十分高昂的薪水去雇佣别人来作为自己的智囊团。
依靠着这些人,其他人又怎么可能比得过他们,所以这些议员们说的话,几乎都是百发百中,许多提出的意见也都要比别人更加周全,在这种状态下,再加上他们有钱,议事厅的主流声音便慢慢开始从原本的知识分子开始变成了资本家的天下,在到达一个适合的气氛以后,资本家们便会开始培养一整个团队进入到议事厅中,扩大自己的能力。
在这个阶段,大量不合格的议员会被开除出去,然后大量由资本家们所支持的专业议员开始进入到议事厅中,这对于资本家来说其实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毕竟要成为议员,只需要满足几个要求之中的几个就行了,比如说学历够高,达到硕士级别,就可以天然成为一个地方的议员,还有就是声望高,在老百姓心目中有地位也可以成为议员,还有就是势力大,比如说那些地主们,乡绅们,都可以去当议员,至于那些工人和农民,则是通过其他渠道固定选择的,想要从这里面下手,并不容易。
而在这三方面,声望这一点无疑是最容易搞定的,对于资本家们来说,声望只需要撒钱就行了,把那些属于自己派系的人送到地方上去,然后给他们一笔钱,让他们去做慈善,然后天天演讲,很快便能聚集起人气,到时候只需要随便一选,就能够上来,这是地主所不能够比拟的,毕竟要比钱,他们又怎么可能比得过资本家们呢,所以很快,议事厅中开始组建起了一个个资本家们的团体,通过这些团体,资本家们在议事厅中的地位便会巩固,而上层议事厅的人选则是通过底层议事厅选拔上去的。
这样一来,很多资本家们便通过这种方法开始从县级别的议事厅来到了道级别的议事厅,这样一来便是相当于省级别的议员了,在这个阶段,能够进入其中的,全部都是人中龙凤,但他们同样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没有资本去进行运营,这样一来,许多问题就很难解决了。
而资本家不同,他们不但有钱,还有一个圆滑的头脑,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才能八面逢源赚到钱,所以在许多事情上,他们都可以跟许多人谈得拢,并且可以成为一种类似润滑剂的东西,这种人在一个庞大的社会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也会拥有很强大的力量,再加上有钱,就等于拥有资源,到时候如果需要出钱的时候,他们无疑是最大方的那一个,所以很快便能获得一批拥趸,再加上如今对于议事厅的管理并不严格,许多议事厅中都没有法律可以管理他们,所以资本家们便可以利用手头上的金钱,来直接用金元攻击他们,让他们变成自己集团中的一部分,通过这种方式,许多大资本家便从道这个级别的议员进入到了全国级别的议员,到了这个时候,一名议员的影响力就变得非常大了,虽然还没有实权,可是他们的建议,朝廷一般都是会十分重视的,这也让资本家们第一次获得了与朝廷正面对话的权利,从此之后,资本家掌握了对抗士大夫的工具,与士大夫之间的矛盾由此激化,便开始了漫长的官商斗争。
(本章完)
………………………………
第472章 472。商人的攀登
议事厅这个机构,其实并不掌握实权,拥有的只有建议权而已,他们甚至连监督的权利都没有,所以当这个职位掌握在一群退休官员和知识分子手中的时候,这个职位根本发挥不出来任何的力量,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钱财去发酵这份影响力,也没有足够的能力去获取到自己需要的情报,这便让他们即便获得了这份权力,也做不了什么事情,可以说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东西了。
所以议事厅也开始慢慢变成了一个养老的机构,许多高级官员年纪大了以后,开始不再能够胜任朝廷上实权的高官了,但直接让他们去养老送终呢,又会让这些人情绪上出现问题,毕竟人走茶凉这种事情,对于他们来说实在是很大的痛苦,对此朝廷也深刻的知道这一点,便把许多年纪大的老人家都送到了议事厅来,让他们当主席和副主席之类的职务,这样的职务地位高,工资高,福利好,就是没什么权利,也不需要去管什么事情,每天就开开茶话会就行了,所以那些退休官员们也都很喜欢朝廷这样安排他们。
毕竟议事厅的官虽然没什么权利,但好歹也是官啊,手底下还是能管几个人的,平日里每过几天还能主持召开一个会议,重新体验一下当领导的滋味,这样的职务自然是十分乐意去当的了,所以到现在为止,整个国家议事厅中,主席依旧只有一个,但副主席却足足有三十七个,这些人都是退休官员,所以整个议事厅便也被称为退休官员活动所,这个名称也正是由此而来的。
至于那些生下来的大科学家们,大多仅仅只是站着一个名分而已,绝大多数情况下,并不直接参与进日常事务的处理中,这就给了资本家们很大的周旋余地,首先就是他们有钱,然后在地方上有人,因为他们这些人是通过地方选举一步步攀爬上来的,凡是能够走到这一步的人,基本上都已经培养出了一个议员团队,在县级,道级都有人支持着自己,再加上他们拥有庞大的资金,如此一来,对于自己地区的消息,通过这些议员和大量的金钱,他们便能获得一手的消息。
而这些消息握在手中之后,这些大资本家们还拥有庞大的媒体产业,如今的媒体产业十分发达,光是全国性质的报纸就是三十几份,至于那些全国性质的月刊则是有将近一千份以上,地方上的报纸数量则是根本无法计算,大概有上万之数,媒体可谓是极度发达了,但发达的媒体便会导致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每一家报纸的内容相似度都开始越来越高了。
尤其是社会类的报纸,像一般小说类的,财经类的,还有文学类的报纸,他们大多都有签约的写手或者是专家、诗人专门来写,所以重合度并不会特别的高,但是社会性报纸并不一样,国家就算有再多的事情,也不可能每天都要发生几件惊天动地的事情,而全国报纸那么多,能够报道的事情就有限,即便同一个事情,报纸内容的态度并不相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