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平淡为官-第2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市拔地而起,这种快速的工业化,跟如今的宋朝几乎没有任何的差别,这就说明这套制度在新大陆是行之有效的。
既然如此又为什么要换一套制度呢?是这套制度可以让新大陆更上一层楼,还是说这套制度可以让新大陆的环境变得更好?显然两者都做不到,前者本土使用的便是这样一套制度,最后确实产生了很好的效果,但是这样的效果在如今的新大陆也已经通过其他的方式做到了,这便是事实,至于让新大陆的环境变好,这其实跟制度没有关系,而跟投入的资金有关系。
就像当今的中国雾霾缠身,这是因为中国制度的原因么?显然不是,而是为了经济发展,环境就必须让道,印度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不也同样是雾霾缠身么,而那些已然是发达国家的英国和美国,在他们大发展的过程中,也同样有过环境污染的问题,最后能够治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资金的投入,就像现在的中国,也开始大力整治污染,关闭超标的工厂,到如今空气质量确实有了显著的上升,而作为民主国家的印度,雾霾的严重程度却是与日俱增,这便是两者之间的差距,差距不是因为制度,而是因为金钱。
再来便是新大陆被长久诟病的盗匪问题,这些强盗严重危害到了新大陆的居民安全,这也是皇帝提议改制的原因,但这其实也跟改制没有什么关系,作为中央王朝,中国历史上也爆发过无数次的农民起义,包括黄巾起义,黄巢起义,陈胜吴广起义,这些也都是同样的起义,至于平日里,水浒传中也记载了当时宋朝的盗匪情况,虽然这是一本小说,但是故事中却是有原形的,从这一个角度来看,集权与否,并不能把治安变得更好。
要想治安变好,依旧还是需要资金的投入,培养更加专业的警察,提供更加紧密的甄别仪器,把法律制定的更加完善,然后壮大警察的队伍,面对那些大型的盗贼团,则要增加军费的预算,保证军队的战斗力,让他们可以时刻抵挡盗贼团,甚至消灭掉他们,另外还要投资让老百姓可以过上更好的日子,同时建立工厂减少失业率,以此来减少盗贼的来源人口。
除此之外,还要加大教育,让孩子们尊重生命,以及普及财产私有的理念,让孩子们知书达理,这些才是减少犯罪,减少屠杀和冲突的办法,而这些办法,同样跟制度无关,需要的还是资金的投入而已,那么现在新大陆的制度框架下,这些事情可以做么?
答案当然是可以的,只需要资金投入就可以了,既然如此,宋朝只需要给资金下去就行了,又何必还要花费那么多的钱去进行改制呢?这显然是多此一举,这无疑是徐清这一方反驳徐安的论点,而对于这样的论点,徐安也立刻进行了反驳。
首先便是有关资金投资便可以解决所有问题这一点,徐安这一方提出了一个疑问,那就是这样的资金投入,相比起改制的投入,到底谁大的问题,这一点是关键,虽然从数据上来看,改制所需要花费的金钱要远远超过改革的投入,毕竟若是要改制,除了官员上任所需要花费的钱,还需要派出更多的军队,同时由宋朝来给他们建立健全的法治,这些都需要无数的金钱。
但是从长期来看,无疑是改制所花费的钱更少,而盈利更多,至于其中的原因,便是新大陆如今所使用的制度有一个巨大的问题,那就是上下沟通,邻居沟通有着很大的困难,新大陆的所有官员并不是上级指派的,而是由当地居民自己选拔出来的,这就有了一个巨大的问题,那就是他们官员的合法性是来自于老百姓的,皇帝对他们的任命,只是一种名义上的任命而已,他们的合法性来自于选区之中的百姓,这就是一个巨大的问题了。
比如说新大陆要发展,那就势必要修建铁路吧,既然要修建铁路,自然就需要大量的土地,当年美国人之所以能够在整个美国修建那么多的铁路,其主要原因是当时的美国还没有怎么发展,沿路的人口都非常少,所以可以很快修建起贯通东西的大铁路。
但这一点对于宋朝来说是不适用的,因为宋朝的人口要远远超出美国的殖民者英国人,再加上其所拥有的殖民地和仆从国,这让新大陆的人口是在以飞速增长的,而这就带来了一个巨大的问题,那就是铁路在经过的地方是有着很多城市和村庄的,而根据朝廷的规定,这些村庄周围的土地全部都是农民们的土地,那么修建这条铁路的时候,当地的农民便可以伸手要钱了,这就是一笔巨大的投资。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乡村并不想要铁路,那么到时候铁路难道要为了一个村庄改道么?这放在本土是不可能的,中央必然会让地方衙门立刻解决这件事情无论是金钱还是威逼利诱,但在新大陆,这就很困难了,因为当地的镇长、市长全部都是由民选而来,那么若是民意不愿意修建,官员是绝对不可能反水的,不然他就下台了,在这种制度下,修建一条铁路的成本跟本土会一样么?
显然是会要高出许多,这是对投资建设的反驳,再来要维持治安,如果变成本土制度,由中央朝廷直接管控,那么一切的警务人员,都将被朝廷统一调派,但在如今的制度之下,朝廷能做的只是把钱给每一个行政区而已,那到时候怎么协调这笔钱,朝廷是很难做到实施监管的,并且到时候有的城市有钱,便可以多雇佣一部分人,而有的村庄穷,所有雇佣警察的费用将全部由宋朝承担,这对于宋朝的压力来说,未免也太大了。
同时给钱容易,但什么时候能够不给了呢?现在说说容易,等他们发展起来以后就可以不给了,可事实确实如此么,城市是会发展,但是这笔钱能停止,让他们自负盈亏么,答案是不可能的,毕竟他们已经习惯了治安费用由本土承担一部分,然后剩下的钱再由自己本地支付,如果朝廷冒然终止了这一笔钱的发放,必然会引发整个新大陆的不满,到时候致使新大陆和本土离心离德,这样难道是一件好事么?
而且,新大陆虽然会因为改制而变成本土的一部分,但是殖民地的属性依旧不变,吃下新大陆,最主要的目的还是让他变成宋朝的农业基地,以及原材料基地,这才是最主要的目的,然后便是用新大陆的赋税来繁荣宋朝的市场,搭建基础设施等,所以总的来说,是应该要新大陆来养育本土的。
可若是按照徐清等人的意见,那就完全是本土倒贴钱给新大陆发展,新大陆反倒成为了累赘,这难道是一件好事么?所以为了照顾新大陆上越来越多的本土居民,将其制度改变,彻底使其变成宋朝的附庸,这显然要比单纯的给钱要好得多,毕竟唯有改制才能掌握主动性,若是单单给钱,那么主动性便在新大陆居民的手中,这对于本土来说只有损害没有利益,这便是徐安提出的反驳理由。
而这样的理由也立刻获得了百姓的认可,对于百姓来说,什么民主,未来道路的选择之一,这些东西是不存在的能够让他们看重的唯有利益而已,并且是眼前的利益,若是支持新大陆如今的政策,要多花钱,那么他们便反对,而若是能少花钱,自然也就是他们更加支持的政策。
而对于徐安方面提出的反驳,徐清这一方面自然也大力加以驳斥,首先便是反对徐安提出的单纯给钱不掌握主动性这一点,在徐安看来,如今新大陆所执行的制度无疑是一种没有什么效率的制度,他不像本土的制度一样可以得到从上而下的贯彻,是一种不完美的制度,是一种不应该存在的制度,这是徐安的理解,也正因为基于这一点理论,他得出不改制,要更加花钱的结论。
但立刻有人反驳了这一点,他们认为,如今新大陆的制度相比起如今本土的制度来说,要更加有效率,尤其是在一个小的范围里面,他的效率要远远超过本土,这主要是因为新大陆如今所执行的制度,是一种从下往上的制度,这种制度刚刚好与本土的制度相反,相比起国家的大方针战略,这种制度更加注重底层的眼前生活,比如说国家要想在一个乡村修一条路,就必须经过层层审批才可以,但在新大陆,只要这个村子的人想要修,就可以去修,只需要这个村子里一半的人同意就可以了,这种小范围的效率,要远远超过中央集权的本土。
因为本土虽然自上而下,非常有前瞻性,但也正因为他庞大的政府机构,导致他的办事效率非常的低下,一件事情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去审批,就比如修建火车轨道,除了地方进行调研之外,还需要中央的审批,一来一回的折腾,光是法律程序就需要足足一两年的时间才具备施工的条件,而在新大陆,却远远没有那么麻烦,这里是一个自下而上的社会,它审批的速度非常快,只需要搞定地方,便可以直接开工,没有中央横加干涉,减少了一层审批程序,这无疑是提高效率的事情。
而在这样底层的效率下,他们的自卫能力其实并不弱,许多新大陆的老百姓甚至都会自己使用火枪,而这样的事情在本土是很难发生的,在宋朝本土,大部分人是不会用枪的,所以在更多的情况下需要依靠警察和军队来保护,而在新大陆,当地村子里的农民完全可以拿起长枪来保护自己。
(本章完)
………………………………
第519章 520。报纸上的战争
在这个方面,资金的投入远远不会像徐安所说的那样耸人听闻,而减少了警察这边的经费负担,剩下的军队则要好办很多,大不了就再派一部分军队驻扎新大陆就是了,而且随着移民人口逐渐增加,城市人口也会越来越多,而随着人口的增长,土匪的生存空间也会被严重挤压,到时候这些土匪要么落网被宰杀,要么最终弃恶从善,这是他们唯一的选择,从这个方面来说,也花不了多少的钱。
徐清方面强有力的反击,再次让徐安这一方陷入了被动,不过徐安这边也不是吃素的,既然准备好了反击,自然也早已经炮制好了反驳的文章,所以等徐清这边的文章一发出来,徐安这边的文章也立刻在各大报纸上刊登。
其中反驳最为厉害的,便是有关于徐清认为随着移民增长新大陆安全性会越来越高这个论点,在徐安的看法中,这无疑是在欺骗广大的民众,人多了就一定会治安上升,这其实是一个伪证,不然印度殖民地的人口也那么多,为什么每年发生的恶性伤人事件却不见得减少呢?
不过在这个问题上去争论,着实没有什么意思,毕竟新大陆的安全与否,大部分宋朝人是不在乎的,因为他们其中大多数人,一辈子有可能都不会去一趟新大陆,只有少数准备离开本土前往新大陆的人才在乎,可这部分人的数量实在是有些少,虽然占据几百万左右,但放在如今宋朝整个大背景之下,这些人就显得非常少了。
所以在这个问题上纠结,只会对徐安不利,毕竟他是攻击方,而徐清则是反击方,现在被徐清把话题带进这种毫无意义的墙角之中,只会拖延时间,消耗百姓对于此事的关切度,而作为在朝廷之中弱势的一方,获得百姓的支持是徐安作为迫切的,不然光是凭借自己的力量去跟徐清所统治的官僚集团作对,根本没有赢的可能。
这一点,徐安几乎是以很快的速度便想明白了,与其去纠结这样一个影响少数人的问题,还不如抛弃这个问题,去思考一个更大的问题,基于这一点,徐安方面的写手开始主攻新大陆的政治态度问题,而这一点,可谓是一击命中要害了。
在徐清的话语中,保留新大陆现有的制度,似乎对于旧世界不会有任何的影响,那里只是一片试验场,好似那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一般,但现实却是,随着新大陆的这套制度越来越完善,他确实威胁到了本土力量的发展,其中最为显著的例子,便是在过去的两年间,移民新大陆的大学生、硕士、博士以及科学家的人数开始越来越多了。
这对于本土来说绝对不是一个好现象,宋朝的大学本来就十分稀少,招生名额更是不多,这全是因为宋朝的大学制度,跟现代中国的普招不同,采取的是完全的精英制度,是只有整个国家读书最厉害的百分之十的孩子才能够进入大学,而像现在的大学,基本高中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孩子能够进入大学是完全不同的,这虽然让宋朝的大学毕业率非常低下,但能够从大学毕业的孩子,几乎全部都是人中龙凤。
而这样的人才移民前往新大陆,这对于宋朝来说绝对是巨大的损失,更何况还有硕士和博士这样顶尖的人才,要是偶尔移民一个倒也没什么问题,可这些人却几乎是成群结队的前往新大陆,这就不得不让人警惕了,作为世界上最顶尖的学者,不好好的待在本土而是选择前往新大陆,这其中到底有什么原因呢?
对此很多上流社会的达官贵族都很是不解,在他们看来,宋朝有着最先进的科研设备,也有着最佳的研究环境,投资人更是拿着钱随时准备提供给科学家们进行科学研究,在这种条件下,是什么原因让这些顶尖人才放弃了优渥的待遇选择前往新大陆去过新的生活,这一点,真的让许多人很是不解。
而后来,一个说法开始慢慢从各大校园之中传了出来,众人这才知道,那些人之所以会离开本土,而选择前往新大陆,正是因为新大陆的自由,而舍弃了本土的一切,选择去那里做实验,其中最多的便是人体实验,也就是医科的学生和老师们。
拿人体做实验,这一点在宋朝是全面禁止的,即便是死者的尸体也不可以,这当然不是徐清的意见,而是这个时代,讲究的就是死者为大,入土为安,在这个世界的人看来,遗体捐献简直就是大逆不道,人都死了还不让埋,而且还要交给十几二十岁的小伙子练习解剖,这在大多数这个时代的人都是受不了的。
而在新大陆则不一样了,首先便是可以进行人体解剖了,毕竟这里有一个十分庞大的种族,也就是印第安,他们对于死者本来也就挺残酷的,每每举行献祭仪式的时候,更是活着就将人解剖了,在这种情况下,对于肉体的重视程度,印第安人当然是不可能有宋朝人来的高,所以从印第安人这里,可以获得大量的尸体用来进行解剖练习,这对于许多医生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好处。
作为一个医生,无论是内科还是外科,无论是脑科还是内脏科,又或者是耳鼻喉,妇科,儿科,只要是做手术,就必须要有经验才行,而一个医生,总不可能一开始拿活人实验吧,那也太危险了,对于病人来说也是很不道德的事情,所以在全世界所有医科大学里,都有拿尸体做实验的,为的就是提高手术的操作能力,等到日后实习以后再与现实情况相结合,如此一来,医生才能慢慢开始培养出专业的技能来,这就是解剖的重要性。
不然一个医生整天只知道看书,等哪一天实习了,在手术台上看到肚子被划拉开就晕了过去,那还治什么病呢?所以对于医生来说,解剖尸体的数量和熟练程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数据和指标,甚至能用来评价一个医生的优秀程度,而在本土,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虽然徐清在本土大力提倡外科和手术,但更多的人看病依旧还是愿意相信中医,即便中医更擅长的明明是调理,对于盲肠炎之类的毛病根本束手无策,最后却也只能服从社会的基本价值观。
而在新大陆就完全没有这个问题了,除此之外,许多生物学家也非常喜欢新大陆的一切,毕竟相比起已经开发长达数千年时间之久的旧世界,美洲和非洲这片地区对于人类来说,还是未开发的处女地,其中的动植物自然让人们很有兴趣,不过这部分人终究是少数,还有许多人,则单纯的只是为了新大陆自由的气氛而已,其中包括很多文学家,在这里写作,可以很少的受到宋朝的监管。
如今宋朝的监管虽然不是特别的严格,但还是有一定的规矩的,比如反国家、反社会、反伦理的事情可以写,但绝对不能写成正面形象,从事这些行业或者干出这种事情的人,最后也必须以悲剧收场,这就是宋朝出版业里的规矩,看上去不言,但是这些规矩全部都是模棱两可的存在,定的并不严格,这就产生了贪污和潜规则。
潜规则这种东西之所以会出现,便是因为规矩有漏洞,这才出现的,就像情色交易,若是一方愿意一方不愿意,那就强奸,强暴,若是双方你情我愿,这便是正常的男女关系,这之间如何去界定,其实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书本出版也同样如此,在一个编辑看来这本书毫无问题可以出版,但在另外一位编辑的眼中这本书就戳中了社会的敏感点,便不能出版,这种事情在如今的宋朝出版业中常有发生,自然也引得许多作者非常不满。
同时还有一些作者,他的道德观是站在被侵略者一方的,也就是说他认为自己的同胞,宋朝人去殖民是一种侵略的行为,这种书在宋朝也是不能出版的,因为他政治不正确,这样的书若是看得人多了,就必然会有认同的人,那么宋朝殖民其他土地的法理基础也就没有了,这对于宋朝的统治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关于这一点,你当然不能说宋朝的出版业管的太严,任何国家的出版业,首先都要保证不触犯国家利益,这是必然的,而宋朝如今的繁荣富强,很大程度上是靠着辽阔的殖民地所提供的廉价劳动力以及丰富的矿产支撑起来的,在这种情况下,宣扬宋朝是侵略者,殖民地的百姓是受害者,先不论对于宋朝的老百姓会不会产生颠覆性的思维。
光是殖民地老百姓若是看见了,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就够让人烦恼的了,遥想前世的美国,多么的新闻自由,但是在面对种族主义、男女平权等问题上,也并不能很自由的发表意见,若是有歧视性的言论出现,更是会受到十分严厉的处罚,言论自由,是表示言论无罪还是有限的言论自由。
而有限的,不伤害他人的言论自由,到底算不算言论自由,这其实一直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从现代环境来看,显然人们所理解的言论自由是不伤及他人的言论自由才叫做言论自由,在这种情况下,遵守政治正确就是所有人都必须要做的了,但是许多作家对此却并不是特别的满意,他们更加喜欢站在殖民地人民的角度思考问题,这也是他们的自由,但宋朝却剥夺了他们这一种自由,这其中便有很多人去了新大陆,进行创作,在新大陆,基本没有任何的监管,想写什么就可以写什么,完全没有任何的问题。
当然这一点,在其他租界地区也都可以做到,但其他租界终究不像新大陆,拥有庞大的人口,作为一个作者,最重要的事情便是让自己的作品能够被更多人看到,而宋朝的作者除了会用中文写之外,其他的文字是一概不会的,所以自然要去往汉人最多的地方了,而新大陆显然是一个很好的选择,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人则是单纯的追求自由了,不过这一部分人很少,但把所有人加起来,这个数字还是十分可观的。
根据科学院的报告,如今宋朝每年外流的人才,其中大约百分之六十都前往了新大陆,这样一个数据无疑值得人们警惕,这代表着这种制度是有生命力的,现在虽然能够控制住它,因为它还弱小,那么等他长大了呢?到时候还会不会听从中央朝廷的命令,这是一个巨大的问题。
别说是汉人便不会想要独立出去,人家当年美国还都是英国人呢,不也独立了,人种在有的时候会成为团结的工具,但是在利益面前,则一文不值,宋朝既然把新大陆当成了殖民地,自然是要从这片土地上剥削一切可以剥削的东西拿回本土的,这是必然的,不然就不是殖民地,而是真正的本土了,而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就会伤害到当地汉人的利益,到时候这些汉人会忍受大洋彼岸汉人的剥削么?
这恐怕很难保证的回答,若是在这个时候爆出一个宋朝版的波士顿倾茶事件,那可就真的要让宋朝头疼了,毕竟宋朝不像其他殖民地,都是土著,杀起来根本没有什么同情心,但新大陆可都是汉人,其比例能够占到百分之七十五左右,在这种情况下,两方开战,双方都是自己人,这种感觉可就不好受了。
就算战争不爆发,随着新大陆的人口增长,其影响力也必然会进一步扩张,到时候难免会动摇殖民地国家的统治基础,若是他们选择了新大陆的民主制度作为自己的国家政体,那对于宋朝来说,又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本章完)
………………………………
第520章 521。老调重弹
这对于宋朝来说才是灾难性的问题,其他人习不习惯如今宋朝本土的集权制度,徐安并不在乎,宋朝人也不在乎,他们在乎的是自己的生活不要受到任何的干扰,这才是他们最为在意的,而现在这种集权制度的生活方式,早已经在中华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