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平淡为官-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斯文不斯文了,直接用手把信封给拆了开来,倒过来抖了抖,一共五张纸便掉在了欧阳修的手掌心中。

    欧阳修赶忙把信展开,一目十行的把信给看了一遍,他这激动的心情也是越来越高涨,他是真没想到自己这个老朋友竟然敢一下子得罪那么多的官僚,把他们的家底都给抄了,这可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吧,而且随后的以工代赈,下水道系统,人工湖泊之法,看的欧阳修是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心中都不由得升起了一股疑惑。

    这徐清怎么这么聪明了?在欧阳修的记忆里,徐清虽然持身甚正,可是在为人处世上却甚是呆板,说的难听点,也就是有些迂腐,不懂变通,而现在信中所说的方法,起码欧阳修可从来都没有在哪个人那里听说过,也就是说,这些方法全部都是徐清自己想出来的,除此之外,没有其他更合理的解释了。

    这就让欧阳修更是想不通了,一个不懂变通的人是怎么能够想到那么多听都没听说过的方法的?这显然是有些难度的事情,欧阳修甚至还几次把那放在最下面的信封拿上来看一看,等确定这上面的名字真的是徐清,徐岂弟之后,欧阳修心里这才有些相信了。

    “真是想不到,岂弟竟然进步如此神速。“欧阳修感叹了一句,倒也没多想徐清是不是假的,在这个时代,不乏一朝顿悟之类的传奇事件,对于徐清突然之间的聪明,欧阳修也只是把他当做基层工作锻炼人而已,并没有往其他方面去想,等再看到徐清的求救时,欧阳修那点疑惑也就彻底烟消云散了。

    “这帮贪官污吏,平日搜刮民脂民膏也就算了,现在竟然还想发国难财,是可忍,孰不可忍,我非得参他们一本,以还岂弟公道!“

    欧阳修是真的生气了,原本在做官之前,欧阳修还以为世界上所有的官都应该像自己的父亲欧阳观那样,秉公执法,勤政为民才是,后来考中了进士,成了一名士大夫了,欧阳修便开始慢慢对着大宋朝失望起来,直到现在,看到这些官吏竟然如此视百姓性命与无物,将百姓的性命放的比粮食还要低,这简直就是心肝肺都被利益给熏黑了!

    欧阳修是个直脾气,下定了决心便立马就去做了,身为谏官,拥有直接给皇帝呈送报表的资格,欧阳修正在气头之上,这替人解困的思路是没有,可要说这骂人的思路,却是多得很,不到一会儿,一封规整的万言书就写完了。

    欧阳修想了想,还把徐清的那张纸也拿了上来,自己誊抄了一遍,没办法,徐清的字实在是有些难看,对此欧阳修也很是疑惑,不过后来想了想要想做好县令也确实挺忙的,没工夫练字,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便也没过多计较,最后将这两份文件全部交给了杂役,让他去官署拿去官署投递,在那里自有宫中的人会来拿到官家的面前。

    (本章完)
………………………………

第83章 83。平阳县事

    浙东路,平阳县,大雨,已经停了半旬时日,烈阳当空,一派加州阳光。

    此刻的平阳县,相比起往日多了些轻松和惬意,在雨停之后,许多人纷纷上山打猎,采摘雨后的新鲜野菜来进行充饥,还有更多的人则是在官府的组织下,组成了一支支捕捞队,进入到了近海开始打捞修养了一个月的海鱼,平阳县所有的海滩上,无一不支起了一个又一个竹竿和帐篷,来晾晒那些抓到的海鱼,还有的则是直接烤了吃,一派渔家乐土。

    而在整个平阳县,现在每天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能够闻到鱼的腥气和野菜的芬芳,让人一离开自己的家门,就像是来到了原始森林一般,不过并没有人讨厌这股味道,长久的饥饿让人们对于食物的渴望达到了最**,即便是那难吃的野菜,现在在众人的最终都犹如珍馐一般。

    因为食物的充沛,让老百姓脱离了死亡的恐惧,许多戏楼,青楼,饭店也都陆续开张营业,农田也得到了有效的梳理,城内的不少下水道也都已经建设完毕,其中主干道上的下水道更是已经连接到了城外的污水池中,开始为平阳百姓服务了,不得不说,雨水的退却带给了平阳百姓以新生,他们的日子相比往常,应该会更好。

    只不过百姓的日子是好过了,可是此时府衙之中的气氛,却是凝重到了极点,徐清坐在主位上,张合和李琦则是分坐两旁,整个客厅之中除了他们三个,再无别人,所有的仆役都被徐清给赶了出去,张合看着徐清,说道:“岂弟,有欧阳大人保你,不会出事的,别太小题大做了。”

    徐清听了张合的劝慰,很是艰难的笑了笑,虽然他也觉得自己没错,而且写给欧阳修的信也应该寄到了,根据张合和李琦等人所说,欧阳修也应该会帮自己的忙,可是现在,随着钦差已经抵达温州府的消息传来,徐清还是不可避免的有些惶恐。

    尤其是当徐清说要到温州府跟知府一起迎接钦差,却被知府拒绝的时候,徐清就更加不安了。

    毕竟得罪了太多的人了,而且这些人大多身居高位,对于整个大宋朝,有着非同一般的影响力,一个欧阳修能够挡得住这些人吗?这个时代的皇帝又能否保护自己?在这个人治的时代,徐清可不相信法治和真相的力量。

    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就是这个道理了。

    “好了,不说这些了,李大人,难民纾解的情况,怎么样了?“

    张合见徐清脸色难看,知道徐清的心情也只能等钦差来了之后才能有变化,现在再怎么安慰也是无济于事,所以便岔开话题,跟旁边的李琦谈起了逃难到平阳的难民,返乡的问题来。

    李琦听到张合提起难民,脸上就颇是有了些难色,看了看徐清,见他也在看向自己,知道徐清还是非常重视这些难民的,李琦就对着徐清和张合说道:“不太好,许多人不愿意回去。“

    “不愿意回去,为何啊?“徐清抢先问道,中国人不是最重视故土难离的么?每年的春运绝对称得上是世界上最为盛大的人口迁徙活动,这可还是在现代,就已经达到了如此规模,充分说明了中国人对于故乡的眷恋,怎么到了古代,这些人反倒是不愿意回去了呢?

    李琦看着徐清,很是尴尬的咳凑了两声,有些不太好意思开口,对于自己那些同行的所作所为,若是放在平时,李琦也是视若无睹,毕竟要是放在他身上他也会这么做,可是跟着徐清久了,见惯了他为百姓做事的样子,现在再回过头来看看自己的那些同僚,李琦实在是说不出来他们现在是做了什么事情,到最后,还是张合开口把事情的原因告诉给了徐清。

    “岂弟啊,你有所不知,那些家有余财之人,早就都已经返程回往故地了,现在留下的这些这些可怜人家,逃难之人,大多都是农民出生,全家死活都是依靠着自己家的一亩二分田来过活的,一年下来,也存不下来多少的钱粮,而逃难,是需要钱的…“

    张合说到这里,便不再继续往下说了,因为他知道,徐清已经明白了。

    徐清确实是明白,这还能不明白吗,那些贪官污吏,奸商劣绅,联合在一起,趁着国难当头大发国难财,利用百姓想要卖地攒逃难钱的心理,以极低的价格收购了这些农民的土地,现在这城市二十多万百姓,与其说是农民,倒不如说是流民了。

    这是**裸的圈地啊,这是**裸的要把这些老百姓给逼死啊。

    怪不得他们不愿意离开平阳了,这留在平阳,还是多活几日,这要是离开了平阳,走到半道也能被饿死,就算活了下来,那也是只能给地主们打长工,做别人家农庄的奴隶,所有所得都归地主所有,这样的日子,不到最后一刻,谁都不想过的。

    “这些混蛋!“徐清气的一巴掌拍在了桌子上,气鼓鼓的看向李琦和张合,要不是那些贪官不归他管,徐清绝对要把那些人渣一个个抓出来,活活打死在这客厅之上,让他们也尝尝,什么叫做鱼肉百姓的下场。

    “岂弟,息怒吧,世事多如此,我等可奈何?唉“张合轻声的劝道,对于那些人,张合也是痛恨之急,恨不得生吞其肉,可是这大宋朝就是如此,强者生存,弱者臣服,除此之外,别无他法,自己一个小小的八品主簿,又哪能给这浑浊世界开出一方清平天地呢?

    李琦在一旁听着,并没有说话,世事维艰,李琦心想,若不是平阳县有徐清果断的下达收粮的命令,此刻的平阳百姓,或许也已经成了这逃难百姓中的一群了,他们又哪里有机会去可怜那城外的数十万百姓呢,看向徐清,李琦的眼光中,更是有些钦佩了。

    (本章完)
………………………………

第84章 84。何为禁军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方才是君子所为,我等岂可坐以待毙。“对于张合这种消极的态度,徐清很是不满,若是天下官僚都是一副世事多艰,为之奈何的态度,奈苍生何?这样的人与其来当官,还不如去修道呢,起码犯了错也只是害了自己,不会连累天下苍生。

    张合见徐清发了脾气,又扯出了圣人的言论,顿时闭上嘴不说话了,只不过在心里却暗自有些腹诽,这孔夫子虽然说了这个话,可那是圣人,世间能有多少个圣人呢?起码张合自己觉得自己不是,能不随波逐流就不错了,激流勇进?他还没这点本事。

    徐清见张合一脸不赞同自己的样子,也没多加指责,他信奉的是尽人事听天命,若是要逆天,徐清自己也不干,这不是他逃避责任,而是他知道自己有多少的斤两,看着张合,徐清说道:“再说,事情还未到不可收拾之地步,或还有转机,若是他县不收,衍之,我平阳可为之安置多少人口?“

    张合就知道徐清要自己来安置这些人,倒是早就做好了打算,他虽然对这件事保持着悲观的态度,可是该做的事情却一件也没落下,听徐清一问,便立马说道:

    “大人,我平阳乃是小县,境内多山多水,良田多为有主之地,实难添丁进口,若是安排渔业,或许可行,不过二十万人,数量实在是太过庞大,即便是穷尽平阳之力,也不可能全部安置,至于其他各行各业,或许可行,只不过灾民之中,大多数都是农人,并无杂技可供专职,此间转折或有难度啊。“

    徐清一听皱了皱眉头,张合说的确实是事实,这只是一个赤县而已,大宋太平盛世几近百年,人口却一直没有大幅度的增长过,到现在,阖县户数也不过一万五千户,大约八万多不到九万的人口,由此可见,这平阳也确实没有什么发展的余地,要安排下那么多人,确实是异想天开了。

    “唉,我们就尽己所能吧,至于其他事宜,也只得听天由命了。”徐清无奈的说道,这个世界终究不是后世以工业立国的世界,除了农业之外,再难有其他行业可以安置下如此庞大的人口了,徐清只能暗叹自己手中的权利太小,不能去查处那些贪赃枉法之人。

    “大人也不必太过悲观,这些灾民,朝廷自有法度安置。”张合见徐清有些难过,作为从政十多年的老官僚,张合很清楚一个人的力量没有任何作用的时候是种什么样的感受,所以对徐清的难过,倒是深有同感,就开口劝慰道。

    “朝廷能有什么法度去照顾那么多的难民,是移民?还是把他们扔到蛮荒之地自生自灭?”徐清讥笑着说道,重生之后,一路以来,徐清见多了这个时代贪官们的嘴脸了,一个狗仗人势的粮店掌柜都能作威作福,这个世界如何,徐清心中自有定论,朝廷能怎么样安置这些难民,徐清不得不怀疑。

    “岂弟,朝廷每到灾年过去之后都会将灾民收入禁军充当部曲啊,以此来保证难民的生计,这不是朝廷惯例嘛,你怎么会说道移民和自生自灭上去了呢?陛下有好生之德,怎会行此下策?”

    张合看向徐清,眼神之中有些奇怪的意味,这大宋朝招纳难民入禁军这是古之旧法,相比起古代每到灾年便尸横遍野的景象来说,也是时之良法,就算不是读书人,也都知道这道办法,徐清不知道,这实在是很值得让人怀疑。

    对于张合的这个回答,徐清很是意外,他倒是没想到这个烂透了的朝廷竟然还能做这么好的事,白养着一群吃干饭的难民?后来一想,徐清倒是隐约记起了曾经在课本上学到过的宋朝三大弊端,即所谓冗官、冗兵、冗费,就是官多,兵多,还有政府开支多。

    原本徐清在读到这些的时候还疑惑呢,这官多倒是好理解,北宋文化昌明,读书人多嘛,自然当官的也就多了,三年复三年,日积月累之下,不多才怪呢,可这兵多,徐清却是一直没理解,现在这么一想,徐清倒是有些明白了,原来这朝廷是把难民给征召入伍了啊,怪不得兵多呢,一次灾害就招一次,后代子孙也都做兵,日积月累之下,自然庞大了。

    不过对此,徐清倒是觉得挺不错的,虽然政府开支是高了,财政压力也大了,可这些人总算还是有条活路,以后若是有能臣在位,还能对他们进行再次安置,若是放着不管,可真就十不存一了,对于这一点,徐清倒是对这个朝廷多了些好感。

    当然,也只是多了那么一丢丢罢了。

    想透了这一点,徐清这才看向一直盯着他的张合看去,发现张合看向自己的眼神中带着些莫名的光彩,心里突突了一下,知道自己这是引起怀疑了,不过徐清倒是挺淡定的,来这个世界久了,徐清的演技也提高了,悄悄的深吸一口气,便笑着把话题给带了过去,说道:“唉,不想朝廷多负累,奈何我等非能臣啊。”

    听到这句话,张合的眼神再次发生了变化,不过这次是充满了钦佩,而对于自己刚才的疑惑则是充满了自责,是啊,大人久居京师,怎会不知道禁军之策呢,果然是因为不想让朝廷多增加负担啊,看着徐清,张合诚心诚意的说道:“大人高义,余,惭愧。”

    “哈哈,愧不敢当,愧不敢当啊。”徐清在心里悄悄的抹了把汗,爽朗的笑道,一旁的李琦见两人气氛缓和了下来,便插话说道:“大人唯民是从,我等楷模啊。”

    几人一番互相吹捧之后,一个人看着一个人,几人眼中都是欣赏的目光,仿佛在座的不是他徐清、张合、李琦,而是颜回、子贡、公西华了。

    不过这样的气氛没有持续多久,一个捕快冲进了客厅之中,打破了众人愉悦的氛围。

    “所为何事?”徐清看着抱拳之人,见他身穿皂衣,一身的捕快打扮便也没有问其姓名,而是直接问道所为何来,那捕快见徐清问询,立刻答道:“大人,钦差已到城外五里。”

    “啊!”张合、徐清、李琦三人不约而同的叫出了声。

    (本章完)
………………………………

第85章 85。圣旨到

    平阳城外,徐清和张合还有李琦站在正中,周围是一溜烟的捕快和兵丁,站成一排,守立在城门口上,徐清站在中间,不停的向外张望,除了看到远处尽头那地与天相连的风景之外,便再无余物了,回过头来,对着李琦说道:“林中官还有多久才能到啊。”

    “大概也快了吧,大人请放宽心,我们的人就在中官大人身边,一有消息,必然快马加鞭回来告知你我。”李琦也伸长个脖子不停的向前张望着,这次能够见到中官,对于徐清来说,是福是祸无人知晓,对于张合和李琦来说,也是忐忑的很,只觉得那中官应该快些来,又觉得那中官最好不要来,态度很复杂,不过徐清一问,李琦还是很快答复了。

    “恩,那就好。”徐清点点头,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心里不停的安慰自己,反正自己是什么都做了,也没有什么遗憾了,到时候要是来抓自己的,那我也算是没对不起这二十多万百姓了,这条命,也值了。

    另一边张合的动作跟李琦和徐清差不多,也是伸长脖子不停的看着,这时见两人聊了起来,便插嘴嘱咐道:“李大人,灾民们暂时都安置好了吗?林中官是宫里来的,受不了这么多人围着,到时候可别唐突了中官大人啊。”张合说的很是忧心,这话虽然是对李琦说的,可却是说给徐清听的。

    此刻城外依旧还有数万百姓在生活着,徐清并没有赶他们走,张合实在是怕到时候那中官嫌弃他们这些人瞧不起他,给自己使绊子,这倒不是张合瞧不起宦官,而是这些宦官大抵如此,对于他人的尊敬,非常的重视,有的时候甚至比钱都看得重,所以张合还是希望徐清能够尽量让李琦把这些难民清一清,便再次问道,希望能够让徐清改变一下注意。

    “这就不必了,难民流落与此本就是事实,遮遮掩掩反倒不美,还是让中官大人也看看吧,林中官乃是宫廷中人,也是贫苦出身,见此情景,若是心生悲悯之情了,还可向管家建言两三句,到时候也是这满城百姓之福了。”

    对此,徐清确实有不同的意见,一来呢是时间上实在是来不及了,根据前方的探马来报,那林太监还有大约二十多分钟的时间就到了,这么点时间想要把这两万多人给搬走,还真是挺不现实的,毕竟这些留下来的人,大多都是一些老弱病残,没有工作能力的人,让他们去干体力活,到时候在倒下几个,那可就罪过大了,徐清可付不起这个责任。

    二来呢,也确实是想让那位林太监看看自己的政绩,这么多的流民自己是怎么安置的,又是怎么帮助他们获得出路的,到时候要是能给这位公公留下个好印象,自己能好好活下来的几率便也大一些,本着人之初,性本善的精神,所以徐清还是选择了固执己见,将这些人留了下来,只是交待他们不要大声喧哗,以及清理好这片灾区的环境,并没有让他们离开。

    徐清说了这番话,张合也就不再辩驳了,这个时候吵架,是最为不明智的,三个人便就此沉默了下来,此刻的天气早已经恢复晴朗,天上的太阳是又毒又辣,虽然没有温度计,可是通过自己衣服的外表,徐清敢肯定这室温绝对是有三十摄氏度了,一群人站在一起,一个个都不由的开始往后缩,向着门洞里钻,那里有墙体保护,太阳不算太毒,到最后所有人便都钻了进来,挤得整个门洞里是又闷又热,最后就在这样嘈杂的环境之下,远方一匹快马,带来了林中官到来的消息。

    徐清等人赶忙从门洞中钻了出来,把队形给重新恢复成原本的样子,一个个脸上都带着迎接领导一般的笑容,等过了几分钟一顶轿子连着二十多匹快马,一个三十人组成的队伍出现在徐清等人视线中后,由徐清带头如同博物馆里解放军会师图中的表扬一样,带着那灿烂的笑容便迎了上去。

    几步快走,那轿子也向着徐清等人的方向而来,没过多久,两队人马便撞在了一起,那林中官的队伍停了下来,徐清便也停了下来,站在那顶轿子的正对面,等着那轿子的门帘打开,周围一圈人跟着徐清的步伐也走到了这支队伍的旁边,士兵们赶紧把所有人给围了起来加以保护,就在这时,那轿子中传来了一道声音。

    “怎么停了,这时到了吗?“

    这声音不同于一般的太监,听起来虽然有些女人的尖利,不过还是能够听得出来,这时一个男人该有的声音,而且语调平和,听上去根本不像徐清曾经看过的电视剧里出现的太监那样尖利造作,反倒像是个文人的强调,听起来很舒服,这让徐清那颗吊起来的心不由得松了松,这时那轿子旁边的小厮便说道:“公公,有人从城里出来,迎咱们了。“

    见那小厮提到了自己,徐清也不管那林公公有没有看见了,赶紧就对着轿子深深一鞠躬,用自己小学时上讲台读课文一般的声音对着那轿子里说道:“在下平阳县令徐清,特来拜见林大人。“徐清也不知道这些宦官喜不喜欢别人叫他太监,或者是公公之类的词汇,便干脆直接叫大人了。

    轿子里面沉默了一下,紧接着一道不缓不快的声音便传了出来,随之而来的是一双白净的手从轿子里伸了出来,一撩帘子,那声音带着人影便出现在了徐清还有众人的面前。

    “哈哈,咱家不过是陛下身边人罢了,当不得林大人如此抬爱。“

    这声音听起来与刚才相比,虽然依旧是敦厚老实人的声音,可徐清却从中听出了一点点的愉快,即使这林公公脸上的表情没有任何变化,可是徐清却知道,自己刚才那“大人“称呼,还是挺让这林公公满意的,见这中年模样,须发接黑,身材挺拔的公公从中走了出来,徐清赶忙上前去准备搀扶,却被那林公公给挡了下来,徐清也不恼,继续说道:

    “陛下乃是圣人,身边人自然都是君子,大人既然身为君子,我等门生自然得躬扶尽心才是啊。“

    论起拍马屁这门功夫,徐清可不差,只不过是平时不屑罢了,现在眼前这人将会决定自己的生死,就算是自己被判了刑,只要他能对自己有好感,倒是回去汇报之时向皇帝讲几句好话,自己便能起死回生了,这样的人物,徐清当然就舍得下脸拍马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