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平淡为官-第2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娱乐设施虽然不如大城市丰富,但对于这些印第安人和殖民地人来说,已然是足够了,更弥足珍贵的是,这些城市中往往汇聚着来自不同地方各色各样的人物,所以在这些城市里,也能感受到各自不一样的风格,吃到各种不同地区的美食,便是一个啤酒,便有各种各样不同的调制方法。

    想想看,这对于殖民地人和印第安人来说,无疑是巨大的诱惑,在这些城市之中,他们将汇入全球化的大潮流之中,成为其中的一份子,而在自己的部落里,他们则只能被时代越抛越远,最后等到时代来到自己面前的时候,那么一切也就都晚了,与其到那时再接受,还不如主动去拥抱时代呢。

    这就像现代为什么这么多人要去北上广,不仅仅因为那里机会多,更重要的是,在那里,拥有着大量的国际企业,拥有着世界上最为先进的研究机构,拥有许多重要的大学,人们在那里,可以接触到这个世界上最前沿的思想和思维,还有科学,这才是这些城市的核心竞争力,而进入到这些城市,走的越近,便越靠近全球化的脉搏,这对于许多人来说,是无法挣脱的诱惑。

    谁都不想落后于这个时代,尤其是年轻人,他们渴望追逐更新,更独特的东西,而进入城市,则是必须的,如果你一直待在小城市或者是乡下,你的见识也就只有这么一点而已,在没有互联网的当今就更是如此,光靠报纸是不行的,毕竟传输速度有限,如果你想贴近全球化的脉搏,贴近时代的变革,最需要去的地方,便是汴京城,犹如现代的纽约城一样,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时代最为真切的变革。

    但印第安人显然无法去到那么远的地方,而进入这些小城市,开始发展便是他们的第一部,所以在这些小城市的诱惑之下,许多印第安的年轻人们,纷纷放弃了先祖坚持上千年的生活方式,开始跟每一个市民一样,学习拥抱城市,习惯城市的生活,而不再像以前那样,过着原始的生活,他们开始穿上宋朝的衣服,开始学习宋朝的语言,慢慢开始变得像一个宋朝人。

    这也是新大陆与其他殖民地不同的地方,在其他大陆,因为人口稠密的关系,且宋朝人口过少,所以除了租界的官方语言是汉语之外,其他地方则还是遵从当地语言为主,老百姓可以自主学习,但官方并不过度干涉。

    而在新大陆则不同,因为印第安人口稀少,且宋朝是把新大陆当做本土对待的,所以在新大陆,官方语言便是汉语,所有媒体和报纸,全部都用汉语书写,而移民们也必须去学习汉语,且因为新大陆的城市比较富裕,所以工人们也有余力让孩子们就读正规的学校去学习汉语,如此一来,虽然父母不会讲汉语,但等到孩子这一代,就必然会讲了,这也是为了融合各族的一项政策,不然在新大陆这样的地方,百族之众,若是每一个族群都讲自己的语言,而没有一个官方语言,那么地方上不得乱套了。

    所以还不如趁人口尚且不多的时候,便将官方语言定下来,如此以后,随着新大陆的人口日渐增多,后来人也就只能适应汉语了,就像现代,无数人移民美国,美国也是一个移民大国,可官方语言却只能是英语,无论和等人,来到美国,就必须学习英文,虽然最近几年好几种第二语言有崛起的势头,但毕竟英文还是美国的国语,这都是最开始打下的基础。

    至于那些非洲国家和亚洲国家就很难做到这一点了,非洲还要好一点,因为他们本身就是部落,文明极度落后,面对现代化的工业和辞藻丰富的汉语,他们就必须学习汉语,才能融入到这个世界中来,所以非洲国家大体也慢慢开始学习中文了,这就有点像现代,因为自身的文明太过落后,只能借用其他国家的文字来进行补充,就像日本和朝鲜在古代使用中国的文字是一样的。

    而相比起来,亚洲的那些国家就要困难的多,他们大多数都是文明古国,这一个身份给他们留下了丰富的词汇人,让他们可以很容易从已有的文字或者是单词中找出适合工业新的产品的词汇,所以他们对于中文的依赖也就没有那么深厚了。

    这就有点像现代,比如说英文单词inteet,中文可以翻译成互联网,而日语则只能翻译成因特网了,就是因为语言的缺失,最后导致自己的文化在文字领域上便被攻占了,而一般有文明底蕴的国家,想要做到这一点就比较困难了。

    所以亚洲国家,除了极少数精英分子,和被朝廷选中可以免费读书的那一帮极少数人之外,大部分人是不学习中文的,仅仅只会一些基本的口语而已,比如说你好,再见之类的词汇,唯有那些国家栋梁,精英,才知道若想要了解这个世界,就必须要了解中文,就像现代,几乎所有的科学前沿都是英文发表的,如果你想追逐这些科学前沿,就必须要会懂英文。

    而很多的学科,因为国内太过于落后,所以就必须买外国的教科书,而这些教科书大多都是英文的,甚至有很多词汇在中文里面并没有对照的词语,这些都让人们必须要学会英语,才能更好的与世界进行沟通。

    而如今,世界上最重要的科研所几乎全部都在宋朝,而商贸往来之中,宋朝也独占天下接近八成左右的贸易,这样的体量,自然让世界各国都必须要学习汉语,即便是辽国和金国也不外如是,他们的皇族学习汉语是必修课,汉文造诣甚至不下于宋朝的皇室,这都体现着文字的重要性,所以即便是亚洲的文明古国,他们的精英还是会学习汉字的,至于底层平民,就没有这么大的必要了,他们只需要学习精英们翻译好的文章就可以了,至于学习汉语,这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需要投入的金钱,也远远不是平民可以支撑的,自然也就没有这个必要了。

    (本章完)
………………………………

623

    而这也是新大陆的一个巨大优势,新大陆与本土之间可以完全人才互相流通,这对于许多本土人才来说,无疑是一个好去处,如今宋朝的基层研究人员需求量非常的大,但顶尖的科学家却有些过剩了。

    这个过剩并不是说,嫌弃科学家太多,而是国家的能力,所能全力供养的科学家一共就只能有那么多,而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各个学科不断蔓延,如今的顶尖科学家数量是越来越多,研究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泛,但宋朝毕竟只是一个国家而已,每年的科研经费有限,所能支持的科学家也有限,所以许多顶尖科学家只能共处与一个研究所之内,共同研究。

    这对于许多有野心的科学家来说,自然是不满意的,他们渴望拥有自己独立的研究所,从事单独的研发,而不是跟在那些前辈身后,充当着副手的身份,这不是他们想要的,而如果想要得到更多的研究经费,要么他们能比得过前辈,要么就只能另寻出路。

    这并不是说这些年轻的科学家不行,而是宋朝如今的科学家,厉害的实在是太多了,如今的科学界,就像是一个刚刚搭建出来的房屋一般,里面什么东西都没有,正等着人们去填充,所以此刻的科学界,可谓是牛人辈出,经常每隔三五年的时间,便会有一个新的领域和科学前沿被众人发现,至于那些新奇的领域,近乎于每天一个的速度在传播,发展着。

    在这种情况之下,科学家们只能前往其他更适合的地方发展,而在这些地方之中,新大陆无疑是最为合适的,因为他们也是讲中文的地区,不像辽金,或者是殖民地,底层平民大量是用当地语言进行交流的,在新大陆,无论是底层还是社会的上流,全部使用中文,这就让许多宋朝的人才,对于移民的首选,便是新大陆,这是一个巨大的优势,所以新大陆的发展,可以说是当今除了本土之外最好的了。

    因为他承接了从本土流出的大量宋朝人才,而依靠着这些人才,新大陆的科学界也慢慢开始兴起,从而一些大学也慢慢开始建立起来,这些都是新大陆的优势,教育的崛起,工业化的开展,则让许多本土的中产阶级们,也慢慢开始对新大陆产生了额向往,有一些人也慢慢开始构思移民新大陆。

    这与刚开始贫民的移民有着本质的不同,中产阶级的流动,将带动新大陆更快的向前发展,尤其是一大批拥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到达新大陆,新大陆的发展也将开始迅速崛起,这些人中有工程师,有金融专家,有法律人才,还有作坊主,依靠着他们,新大陆的产业将逐步完善起来,也将慢慢脱离现在农业为主的状态,这对于新大陆的工业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新大陆的发展飞快,对于宋朝本土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结果,如今宋朝承受着巨大的人口压力,这对于整个国家来说,都是一件非常难办的事情,毕竟人口多了是好事,但人口太多的话,就不是一件好事了,比如说人均居住面积的缩小,以及城市过大所导致的拥堵,这对于人类来说,着实是一个巨大的问题。

    而现在,随着新大陆被开发出来,越来越多的宋朝人开始向着新大陆移民,这让国家的情况开始慢慢好转,尤其是对于环境的改善,因为工业化,宋朝的环境变得非常差,就像现代的中国和十九世纪的伦敦一样,天天空气之中漂浮着工业的颗粒,一年到头见不到几次太阳光,在这样的世界里,人民的健康水准不停的下降,每年死于肺病的人数超过数十万人以上。

    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虽然经过了一部分产业转移,但大部分都是轻工业,毕竟重工业的转移,对于宋朝来说也是一件需要慎重的事情,那些租界之中军队数量不多,很多时候,就会被当地的叛军所占领,到那个时候,这些重工业机器就会被那些叛军拿到手,这对于宋朝来说是相当危险的事情,所以如今的宋朝,对于所有重工业的转移,都是非常严格的,只有那些十年保持良好记录的国家,才能够承接一部分宋朝的工业设备,但这还远远不够。

    随着工业化的进度越来越快,人们对于钢铁、水泥、玻璃以及一切工业材料的需求是越来越大的,并不会越来越小,所以如今宋朝即便是转移了部分的产业,但大量的产业却是无法转移的,而这无疑就是新大陆的机会。

    因为新大陆居住着大量的宋朝人,且虽然在打仗,但战事并没有扩散到全州,而整个新大陆的教育水平,也是除了宋朝本土之外最高的,这也意味着,新大陆有大量接受过教育的普通老百姓能够在接受简单的训练之后,立刻成为工人,这是十分重要的事情。

    就像一个合格的农民也是需要进行训练的,一个工人就更是如此,尤其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对于工人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了,一般没读过书的人,想要就任一名合格的工人,一般需要培训两三个月的时间,而一个度过小学的人,只需要培训一两个星期就够了,教育并不仅仅只是教人读书写字,更重要的还是教给孩子们一种正确的思维方式,这才是最为重要的。

    当你掌握了这种思维方式,你就可以更快的学习到新的技能,从而比别人更加有竞争力,这才是教育的目的,并不仅仅只是识字而已,而在这方面,新大陆有着天然的优势,毕竟这里大多数都是宋朝人,或者是接受儒家教育的朝鲜、越南和日本人,都有着极强的接受教育的想法,这跟许多殖民地人的想法是不同的,所以在接受教育的程度上,新大陆要比其他地方好得多,这也让他可以尽快的承载大量的工厂进行搬迁。

    当然还有更重要的一个原因,那就是新大陆地大物博,且人口增加速度迅速,在富饶的土地上,新大陆的中产阶级们正在快速崛起,这本身就将会变成一个巨大的市场,如今宋朝最大的计划,便是对新大陆进行开发,每年必然要消耗掉无数的工业资源,这些都将使大量的钢筋水泥工厂前往新大陆。

    同时工业化的新大陆,将会吸引更多的人来到这里,这些工厂此刻搬迁,不禁能够享受朝廷的优惠政策,同时土地的价格也十分低廉,而承接下宋朝本土的大量工业,也让新大陆的发展日益繁荣起来。

    许多小城市慢慢开始蜕变,中型城市开始出现在新大陆这片土地上,而在这个过程中,张青北裹挟民意,终于完成了对于五大陆的选举,成为了五大行省第一位总督,而他下达的第一条命令,就是修建纵贯整个五大陆的铁路。

    张青北十分清楚,随着战事的停止,一轮大发展必然将随即到来,在这轮发展之中,如果想要抓住这个机会,交通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关键,谁能拥有更好的交通环境,谁就能够发展起来,这是十分关键的一点,而五大陆本身土地面积就要超过西大陆,在人口上也有着不小的优势,若是能够在交通上,超过超过西大陆,其吸引能力,便不会比新世界城更加小,要想富,先修路,对于这一点,张青北十分清楚。

    而在此之前,他本来就有对整个新大陆的规划,如今不过是把西大陆和中大陆去掉了而已,所以立刻能够执行,在中央政府的调控下,大铁路修建计划便正式开始了,而另一边的赵曙,自然也不会放过这个时机来修建铁路的。

    更何况他们的位置本身要比张青北好得多,紧邻太平洋,对面便是本土,所以产业转移,往往会优先来到西大陆,而不是遥远的东大陆,只要赵曙能够修建起高速公路和铁路,就必然能够承接更多的工业。

    这跟地理位置有着很大的关系,就像现代美国最先发达起来的地方是纽约一样,就是因为纽约靠近大西洋,而在大西洋的对面,便是人口繁密的欧洲大陆,而另一侧的加州,则要等到西部大开发之后,以及太平洋对岸的亚洲等国强大起来,才慢慢开始发达起来,这其中便又地缘效应的作用。

    这一点是张青北无法抗衡的,在吸引工业上,他的地盘确实不比赵曙那么的好,地理位置基本没有任何的优势,所以张青北也只能更加依赖于欧洲、非洲的殖民地人了,至于高端人才和工业,则需要利用政策和理念来吸引,比如说更加自由的研究氛围,更加自由的招工方式。

    通过这种方式,来让五大陆在争夺工业的过程中,获得胜利,第二点便是重视教育,张青北担任总督之后,立刻便宣布将一部分钱拿出来,修缮学校,帮助基础学校建立起更加完善的规章制度,保证老师的工资和学生读书,而对于高等教育,则采取补贴的方式。

    补贴的原则是,只要大学之中有一个本土重点大学的硕士,那么该学校每年就能得到政府给予的五十万贯教育补贴,而硕士本人,则将得到二十万贯的初期研究经费,如果研究有成果,则可以视情况继续增加。

    至于如果有本土重点大学的博士,则将给予一百万的教育补贴,博士本人则得到五十万贯的科研经费,同样可以随意使用,政府只需要一份简单的报告就行了,不会进行任何的干涉,只需要博士带一带学校之中的学生,作为研究生就可以了。

    至于如果能够招募到重点大学的教授,也就是科研院的人物,那么该大学将直接得到三百万贯的教育经费,至于教授本人的经费,则接近于无限,视其研究项目而定,通过这种方式,来吸引那些高级知识分子来到东大陆发展,这是张青北需要做的,既然工业很难在短时间内创作出超过西大陆的势头,那么在科研上如果能够超过,那么东大陆的各行省就能获得一些高科技领域的投资也说不定。

    无法攻占工业,那么试着攻占一下高科技领域,这也未尝不可,尤其是在科研人员过剩的情况下,如果吸引更多的人才,来到自己的地盘上工作,从事研究,这一点非常的重要,张青北的经历让他能够明白,什么东西对于一片土地来说最为重要,科学无疑是第一生产力,而对于这一点的理解,赵曙显然没有张青北那么透彻,他就像是鸦片战争之后的中国人一般。

    只觉得工业化很厉害,但对于工业化为什么厉害却没有任何的想法,而张青北不同,他等于是看着工业化在自己面前发展的,所以他十分清楚的知道,工业化之所以能够发动生产力,其内核便是因为他的科技含量是农业社会,农耕时代所远远不能比拟的,而这正是工业化的力量。

    所以,如果想要发展新大陆,想要使新大陆更加强大,就必须发展科技,不然若是一直承接本土的落后工业,那么新大陆也只不过是本土的附庸而已,并不可能真正成长为一个独当一面的势力。

    这是张青北所不满足的,他之所以要站出来反对赵曙,就是想要把自己的思想通过新大陆宣扬出去,这个世界上,本不应该只有一种制度,既然如此,那么新大陆就绝对不能成为本土的帮佣,而是应该另辟蹊径,而这个方法,就是尊重科学,发展科技,这就是张青北的想法,所以对于各大学,他等于是开出了最为优厚的待遇,让他们去招揽科学家,至于结果如何,这就只能看天意了,而此时整个新大陆的局势也渐渐趋于平缓,一轮新的发展,即将到来,至于谁能在这次发展中独占鳌头,就各凭本事了。

    (本章完)
………………………………

624

    人类文明的昌盛,与工业化密不可分,在工业化之前,人类纵然已经是地球上唯一的霸主,但所能统治的范围,也只不过是陆地而已,而随着工业化的发生,人类的统治领域渐渐从陆地开始向着海洋和天空蔓延,在未来,人类所能主导的领域也将越来越多,外太空,微观世界以及宏观世界,这一切都与工业化密不可分。

    不得不说人类是幸运的,从诞生文明到工业化,不过短短的几十万年,便完成了这个蜕变,而占领地球长达数亿年的恐龙,却始终没有走出这一步,这也是为什么爱因斯坦会说,科学的发明是一个偶然,而不是必然。

    或许冥冥之中真的有天意,在前世,工业化的开端便来自于欧洲,这其中到底是为什么,无数的学者给了无数的理由,用各种方法来论证,为什么欧洲可以诞生科学,而其他地方,却依旧被蒙昧所笼罩,有的说是商业,有的说是契约精神,有的说是基督的力量,但总而言之,不外乎还是运气罢了。

    而如今随着徐清的穿越,世界线也随之改变,但欧洲似乎并没有失去上帝的眷顾,在空前绝后的大战之后,欧洲相比起世界其他地区,快速的建立起了战后的新秩序,他们仿照着宋朝的一切,开始重新搭建自己的国家,速度之快,远远超出了宋朝的想象,而这个时候,战争还没有完全结束,但各个战胜国对于自身国家的搭建已经慢慢完成,而那些战败国则沦为了他们的殖民地,最为原始的工业开始在欧洲大陆上慢慢发展,学校和卫生体系开始建立,文官制度在战火中成长起来。

    新一代的青年接受着宋朝传播而来的新式教育,宗教被各个国家的领袖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成为了精神上的依托,但在政治上,已经慢慢开始边缘化了,人们开始从礼拜和宗教的思想束缚中慢慢挣脱出来,世俗化开始在这些欧洲国家慢慢出现。

    虽然他们是接触宋朝世俗化最晚的国家,但相比起其他国家依旧把神明尊重超过世俗,欧洲的转变无疑是非常快速的,这种快速,甚至超过了宋朝文臣对于欧洲的设想,在宋朝殖民国的若干国家之中,往往那些宗教国家,融入工业化会慢得多,而那些世俗化国家则要快许多。

    而在其中,往往越是宗教国家,就越不容易被世俗化所感染,成为世俗国家,而这些国家往往也是最乱的,但欧洲却反其道而行,他在十年前,还是一个所有艺术都献给宗教,人们的生活,文化,思想也全部围绕宗教的国度,转眼之间,欧洲各国便开始解放人性中的天性,开始把思想和创作,都从宗教,转向了文化。

    光凭这一点,就很不容易,而这一点想来,其实跟文艺复兴非常的相像,在文艺复兴之前,欧洲的整体思想被宗教所笼罩,而在文艺复兴之后,短短数十年的时间,欧洲人便解放了思想,开始把人性提高,而降低了对于神性的渴求,这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是非常不容易的,便是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依旧有很多民族和国家没有从宗教这个泥沼中挣脱出来,而欧洲和宋朝以及东亚地区,则很早便从这泥沼之中挣脱出来,也因此,工业化才能茁壮发展。

    可以说工业化的前提,便是世俗化,这一点非常重要,试看当今世界的所有工业强国,几乎全部都是世俗国家,而没有什么宗教国家,这就是因为世俗化,让人们更加注重自身的生活,而非所谓的神明,但一个人的思想从来生变成了今生的生活后,人们便渴望自己的生活能够越来越好,而这,正是工业化所需要的。

    而那些宗教国家则不同,宗教是统治工具,他们并不希望自己的人民渴望过上好的生活,因为在古代社会,开源是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