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平淡为官-第3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有了城墙,一个新的问题就出来了,那就是原本没有城墙的时候,老百姓住在哪里都无所谓,因为反正住哪里都是住在城下町而已,而如今却不同了,有了城墙之后,住在城墙里面的便是江户城的市民,而住在外面的人则变成了乡民,且德川幕府虽然是一个统一的时代,但毕竟还有盗匪,没有城墙的保护,人的安全和财产随时都处在危机的边缘。
人们有了这个想法,只要有能力的人自然都想要住在城市里了,就像现代,有能力的人自然想要去北上广,或者是去外国的国际大都市,而不会想要蜗居在二三线小城市之中了,良禽择木而息,良臣择主而事,这是人本应该去做的事情,所以当城墙出现以后,不可避免的,大量的人就会想要住进城市,而城市也不可避免的就会越来越拥挤,放到现代也是这个道理,只不过现代的建筑大多都是钢筋水泥建造出来的,所以火灾的问题并不严重,但也会带来很多的问题,比如说交通问题,汽车尾气问题,住房问题,医疗保障问题,还有环境问题,这些都是问题。
而火灾便是古代的城市病,因为大量的人拥挤进入城市生活,而古代城市又没有什么城市规划,武士和大名们的房子或许还能够好好规划一番,但平民们住的房子,大多就是随便搭建一下而已,根本就不会考虑到火灾的问题,所以为了节省土地,屋子大多数时候都是连着搭建的,所以只要有那么一丁点的火星,就会立刻燃烧成一大片,最后整个都城也就毁于一旦了。
汴京城自然也是如此了,更何况当年宋朝的汴京城的人口更是远远超出了江户城的人口,火灾的问题自然是更加的严重,这一点也困扰着开封府的大人们,毕竟这里可是天下首善之地,是天子的居所,虽然大火不可能烧到皇帝,但大臣们也是惜命的,要是烧死一个两个国家重臣,那么对于整个国家来说都是一种损失。
所以在当时的汴京城,便设立了一支灭火队,专门负责整个城市的防火灭火,而其中便有一样道具,便是灭火器,那个年代的灭火器和现代喷出泡沫的灭火器不同,那种灭火器有点像是现代的打气筒,只不过打的不是气,而是水,通过这种灭火器,可以把水洒上高处,从而灭掉高一点建筑物的火,而这种灭火器,跟喷火器其实在原理上是相同的。
所以宋朝人本来就有这种构思,只不过相比起拜占庭人把这种想法用在了喷火上,而宋朝人则是用在了灭火上,但如今既然有了这种想法想要改造就自然不是一件难事了,再加上如今的工业技术,早就已经突破了拜占庭那种落后的技术了,在拜占庭一支喷火器所能装载的油不过一升,两升而已,往往装载喷火器中使用。
而宋朝则是可以直接打造一个密闭的铁箱子,然后将油装在其中,一次性便可以装载二十升,如此一来喷火的时间就更加长了,至于喷火器的材质则是用钢铁打造而成,再使用橡胶绝热,比起拜占庭的喷火器自然是更加先进。
而对于油的使用,拜占庭使用的往往是石油,或者是在罗马尼亚采用的没有经过提炼的石油,这种油燃烧效率并不高,而宋朝所采用的油,则是直接从中东提炼出来的油,石油在这个世界上也是分等级的,像罗马尼亚的油就属于轻度油,而委内瑞拉的油就算是重度油,油越轻便代表越纯,就越容易使用,而阿拉伯的油则是最纯净的,即便是现代的跑车,便是直接从油井里拿一桶油装进去,车子立刻就能开,而且不会坏,若是装进委内瑞拉的油,车子不需要跑几公里便会立刻趴窝,因为其中的杂质太多了,汽车的内燃机是根本不可能吃得消的。
通过对石油的提炼,材质的改造以及装载的扩容,这些喷火器的威力要远远超过了拜占庭的喷火器,更为关键的是,拜占庭的喷火器因为完全采用人手的动力去挤压内部的石油,所以发射的范围并不远,大概也就五六米的距离而已,而宋朝的这一套设备,在管道内装载了好几个轴承,虽然也是用手来推拉的,但其所产生的效率要高得多,所发射的火焰也能达到十几米左右,可别小看这么一点距离,在战场上他足以致命了。
就如同现代,虽然食人族部落的村庄中还有不少民众正在逃跑和寻找安全的地点,但只有这两台喷火器冲进去,对着那些还没燃烧的房屋狂喷一通,不需要多久,整个村子的活人,要么被烧死,要么就被活活熏死,根本是留不下什么活口的,这种战法虽然残忍但也最为轻松,可以一次性解决掉所有的隐患,不需要宋朝士兵进入以身社险。
对此徐启明也没有强求,毕竟他虽然对这些食人族文化很感兴趣,但前提却是要保证战争的绝对胜利为基准,宋朝人可不是那些残暴的统治者,他们对于殖民地的土著或许残暴,但对于自己的百姓,却并不会残暴对待,虽然以徐启明的地位,这些士兵在他的眼中,不过只是小兵而已,若是本土的富二代,或许会瞧不起他们,但徐启明既然能够闯荡大海,自然不是单纯的纨绔子弟,对于这些生与死中依旧还能活着的士兵,他是十分敬佩的。
更何况即便是纨绔子弟,对于这些士兵也不敢怎么样,再别说,如今随着各种人权学说在本土兴起,对于人的尊严这种概念也是越来越被人所接受,当然,这种接受范围仅仅限于宋朝本土的人,对于殖民地人,他们是没有丝毫尊重的心思,或许千年前的管子说的便是对的。
衣食足而知荣辱,仓禀实而知礼节,如今的宋朝,人们越来越富,对于道德也是越来越看重了,穷**计,富长良心,这话并不是百分百对,但也倒是有些道理,所以纵然在宋朝权贵会看不起平民子弟,但是直接杀伤平民子弟的事情,近些年来已经很少了,唯有在一些乡间僻壤之所才会偶尔发生,但在城市中,已经不曾听闻过这种仗势欺人的事情了。
(本章完)
………………………………
683
更何况苏拉威西的宋朝人本就少得可怜,若是多死几个,那么宋朝在苏拉威西的统治力就会大范围的下降,毕竟这里可不是美洲,印度这样的好地方,每年都会有成千上万的人离开本土,前往这些地方去寻找自己发财的机会。
在苏拉威西,除了运送橡胶和生活物资的帆船会来到这里之外,每年移民进入苏拉威西的人口不超过五十人左右,因为这里的环境实在太恶劣了,宋朝人总体而言还是更加喜欢温带地区,毕竟本土也就是在温带左右,看看后世中国人移民的地方,大多数都是在温带国家,即便是东南亚,华人最多的地方也是在距离北温带很近的地方,至于印尼这样的地方,华人移民是相对来说比较少的。
之所以后来会那么多,主要是因为当时的航海条件落后,所以大多数华人移民只能前往这些地方,而等到后来工业革命之后,中国的有钱人们往往更喜欢移民到欧美国家,而前往东南亚的,大抵都是一些穷人,这不仅仅是因为欧美国家发达,所以人们喜欢去,更加因为欧美等发达国家几乎全部都是在温带地区,气温与中国本土差不多,人总是喜欢前往与自己当地气候差不多的地方,这是人的本性。
而苏拉威西对于宋朝人来说,无疑是一处环境十分恶劣的地方,更何况这里能够用来贸易的也只有橡胶而已,如今橡胶生意虽然越来越火爆,但毕竟橡胶还没有到大规模运用的时候,像什么汽车轮胎,阀门,手套以及无数的橡胶制品,此时还并没有成熟,汽车轮胎也因为汽车的销量很低,所以全国的橡胶还没有到市场井喷的时候,所以在苏拉威西,基本上没有人种橡胶树,所有的橡胶都来源于野生的橡胶树,就是因为现在这个时候,根本不需要提高橡胶的产量,就已经足够应对整个世界的需求了。
就像如今石油第一大进口国的中国,曾几何时还是一个石油出口国呢,这并不是代表中国人的石油变少了,而是代表中国使用汽油的地方变多了,所以只能不停的从海外进口了,苏拉威西也是如此,橡胶贸易还没有真正成熟,距离东南亚的春天还早得很,更何况在印尼的岛屿上,生产橡胶的地方也并不仅仅只有一个苏拉威西而已。
每年来往于印尼岛屿的船只,往往会到周围许多岛屿去收集当地采集的橡胶,苏拉威西只是其中一个地点罢了,虽然产量多,但并不会吸引大量的移民,更何况如今这个世界,对于宋人来说机会实在太多了,斯里兰卡的蓝宝石,越南的翡翠和燕窝,旧金山,澳大利亚,南非的黄金,印度的钻石,中非的象牙,南美洲的犀牛角,以及西伯利亚的熊皮,这些货物的价格可丝毫不比橡胶来的便宜,反倒是更加值钱。
且贸易量巨大,毕竟如今宋朝的发展太快,导致奢侈品行业的收入是越来越高,对于宝石,珍珠,黄金,玛瑙,钻石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大,而宋朝的产出是很少的,宋朝既不是产金国,也不是产银国,宋朝最多的是铜,铁,煤这些东西,这些东西是工业的重要原料,但不是奢侈品的重要原料。
以前宋朝的奢侈品只有官员们和贵族们才用得起,所以不需要那么大的产量,可如今宋朝用得起珍珠翡翠玛瑙的人是远超数百万之众,这其中的销量,可谓是十分惊人的,而大量的移民和探险家们,自然更加愿意去赚这笔钱,而不是去收割什么橡胶,并且还要与可怕的食人族作战。
因为这种种的原因,所以苏拉威西的移民数量是非常少的,建立殖民地以来总计五年的时间里,整个望加锡城的人口亦不过六百多人而已,其中大部分还是李珍的士兵家属和徐启明带来的佣人以及家属,真正移民过来的人数,不超过两百人左右,在这个人口基数下,自然是每一个人都要十分珍惜的,所以既然李珍不愿意冒险,那么徐启明虽然心中对于食人族的文明和文化很感兴趣,但也只能听从了李珍的意见。
“若是有活口可以留,还请李老爷万万留下几个。”徐启明说道,在保证士兵们没有危险,而食人族已经放弃抵抗的基础下,李珍答应了徐启明的条件,只不过眼前这浓浓大火又有几个人能够活下来呢?
最后这场大火一直烧到天亮也没有停止,周围不少的森林也遭了秧,不过这种情况并没有持续多久,如今是热带的雨季,下雨是一件十分正常的事情,并且一下就是暴雨,等到第二天中午的时候,一场大雨便已经倾盆而下,很快就将食人族部落已经周围森林的火焰全部浇灭,李珍立刻派人进入食人族部落的残骸,看看其中有没有什么宝物之类的,然后进行亡者的清点,以及对于死者的埋葬。
这些人的死亡虽然对李珍没什么影响,这里又是蛮荒地带,交通不便,即便这些尸体被丢在这里腐烂也不会有什么问题,但李珍行军多年,习惯早已经养成,面对尸体,他是很谨慎的,毕竟在这种热带地区,只需要放上两天的时间,这些尸体就会开始腐烂,然后释放尸气,苏拉威西的蠹虫又是出了名的多,若是与尸体交叉感染,产生严重的疫病,那么对整个苏拉威西来说都是巨大的灾难。
毕竟交通虽然困难,可以阻挡人类的步伐,但动物们在这片森林中可是畅通无阻的,谁知道这些动物会不会吃了这些腐肉,从而感染了病源,所以对于这些尸体,是一定要尽快掩埋的,或者干脆烧成灰烬,也好过就这么放着,如今的苏拉威西已经不是以前那个苏拉威西了,以前的苏拉威西,各个部落之间,或许只有临近的部落会互相交流,其他部落之间是彼此都不认识的。
但随着宋朝殖民者的到来,各个部落之间的交流明显开始加快,甚至在各个部落之间也开始出现了集市,毕竟苏拉威西可不小,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近一些的部落或许只需要走上半天就可以抵达望加锡了,但许多部落想要抵达望加锡,往往需要十几天的时间,因为这个岛太大了,再加上道路不通,所以赶路的商队往往会在路上度过漫长的岁月。
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便需要在路上过夜,而森林是没有人想住的,这里是原始森林,即便是一支商队,在夜晚面对整个黑暗的森林,除非他们有宋朝这么先进的武器,不然是根本无法阻挡猛兽的进攻的。
所以为了保证商队的安全,到了晚上自然需要找一些地方睡觉休息,而那些沿路的部落自然是最佳地点了,有一些部落或许因为保守,不愿意让村外的人来入住,但还有更多的部落则是被这项生意给打动了。
要知道那些在交通节点的部落,仅仅因为收容这些商队便可以赚取到不低于橡胶的收入,等于是额外赚取了大量的金钱,并且这种赚取金钱的方式甚至要比去割取橡胶还要赚钱,所以虽然刚开始愿意那么做的人不多,但慢慢这种愿意开放的部落就越来越多了。
甚至到后来,许多交通节点的部落民纷纷开始不再收割橡胶,而是专职做旅店生意了,慢慢的,这些交通节点的部落便开始壮大,出现了集镇,以及城市,如今的苏拉威西,人口超过五千人的小镇数量已经有二十个左右,至于人口上万的城市也有四个,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已然不像是原来蛮荒时代那样,老死不相往来了。
在这种情况下,疾病的传播将会十分迅速,这些部落民们可是橡胶的主要来源,部落民们死,徐启明不心疼,但是橡胶产量减少他可是会心疼死的,所以为了保证苏拉威西岛上的人口,李珍必须要把这些尸体都给掩埋了,顺便也搜刮一下这个部落,看看有没有什么好东西。
而让李珍和徐启明意外的是,这个食人族部落的好东西倒是真的不少,这些好东西倒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珍珠宝石,毕竟苏拉威西并不出产黄金钻石之类的奢侈品,但在这个部落之中倒确实有一些很新奇的东西,那就是兽骨。
可别小瞧兽骨了,大象的牙齿在宋朝可以变成精美的筷子,奢侈的装饰品,犀牛角可以变成奢侈品,宋朝人对于这些动物骨头的喜爱可是十分狂热的,虽然这不符合动物保护法,但这个时代,也没有什么动物保护法,而这些食人族部落的人,或许是因为经常吃人的缘故,对于骨头的处理十分精巧,所有的兽骨都可以拼合,尤其是对于头骨的处理,李珍就看到一些大羚羊的头骨,十分威武雄壮,根本就像是没有撬开过一样。
这些头骨若是送到宋朝去卖,一个便是上百贯的价格了,而在这些部落之中,像这样的头骨总计有上千个,可是值不少钱的,而且食人族们显然也知道这些东西的珍贵,所以这些东西都是放在了地下室里面,损毁的数量并不多,大多数都保存的十分完好,显然光是依靠这些骨骸,便足以抵得上这次出兵的花费了。
而整个村落倒也还真的有些活口,只不过这些活口并不是地上,而是在地下,在意识到进攻的那一刻,也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不少部落民们被塞进了藏有宝物的地下室中,其中大多数是孩子,但也有不少的女人,当他们发现打开地窖大门的人不是族人而是穿着衣服的宋朝人时,不少人都拿着匕首直接冲了过来,还有不少人则是被吓倒在了地上。
这一波攻击倒是让宋朝人没有预料到,有好几个都被捅伤了,甚至还当场有两个人被命中要害,直接血流不止,死在了地窖的入口,不过宋朝士兵毕竟久经考验,立刻反应过来,他们的手上拿着的是长刀,远远不是匕首的长度可以比的,人还没冲过来,便已经被砍死了,几个女人见状,纷纷把手中的匕首向着士兵们投掷出去,但他们心中本来就肝胆俱裂,又怎么可能投中呢。
更何况此时宋朝的士兵早已经反映过来,根本就没给这些女人机会,在他们投掷的当口,轻声躲避之后,向前一冲,便直接把这几个女人的头颅给砍了下来,血流如注,原本还十分干净的地窖之中立刻弥漫起一股血腥味,紧接这便是一阵尿骚味。
士兵们见自己的兄弟被砍倒在地,很是愤怒的抓着几个女人,甚至是孩子便用刀戳死,根本没有任何的慈悲之心,在他们看来,自己的兄弟被这些人杀死了,虽然跟这些没有反抗的人无关,但就是他们的族人杀死了自己的兄弟,自然是要杀了他们来泄愤的,直等到上面传来了李珍的命令这才停止,一个个从地窖中走出来,不少人眼睛都红了,身上全部都是血,犹如地狱里走出来的修罗。
对于他们的行为,李珍也没有批评,杀俘不祥,但这些人可不是俘虏,而是试着抵抗,甚至杀死了两个士兵,那么士兵们反手屠杀他们也是合理的事情,至于杀死小孩儿,这根本就不在李珍的考虑范围内,因为他们也没把部落民当成是跟宋朝平等的种族,就像一个成年人若是杀死一个孩子,那么他应该判死刑,但一个成年人杀死一只小羊羔,你又能判他什么刑罚呢?
在李珍的眼中,这些人活着的唯一原因,是因为李珍心中的慈悲心,就像人们看到小狗小猫流落街头会感到一丝丝的不忍,但这一丝丝的慈悲心,随时会被他自己放弃,只要这些小猫小狗流露出一丝要伤人的可能,那么李珍会毫不犹豫下达屠杀的命令,这站在他的心中,没有任何可以犹豫的地方。
(本章完)
………………………………
684
不过在那些部落民们被杀光之后,其余的老弱妇孺们并没有再轻举妄动,而是嘴里喊着些什么,然后跪倒在地上,显然是放弃了抵抗的样子,前面的士兵们拿着手中的长刀对准他们,并没有立刻杀死他们,用火烧死这些村民,是因为在远距离,即便烧死了,也根本看不见那凄惨的形象。
而如今,让这些大男人们冲上去杀死这些孩子和女人,大多数人还是做不到的,更何况这些人已经放弃了抵抗,所以他们只是拿着刀,喘着粗气,并没有立刻动手,此时李珍也已经进入了村子,他对着地窖外的士兵喊道:“里面还有没有活口。”
“回禀将军,还有几十个女人和几十个孩子。”站在门外的士兵立刻将李珍的话传递到了里面去,里面的人稍微看了一眼,立刻把其中的情况告诉给了上面的李珍,李珍想了想,觉得既然徐启明拜托了,还是应该在可行的范围内,实现他的要求便对着里面喊道:“如果底下的人没有反抗,就把他们带上来,放到笼子里,给他们点吃的,让他们冷静冷静。”
“是,属下立刻就去办。”几个人冲入人群之中,那些部落民们此时已经没有了抵抗的勇气,他们纷纷大叫,孩子们更是缩在母亲的怀抱里一个劲儿的哭,今天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如同末日的一天。
仅仅一天的功夫,他们的家园便被一群莫名的来客烧成了灰烬,自己的父母亲人也大半死在了这场战斗之中,自己没有了家,没有了父母,这种感觉大多数人都不会懂,因为他们还小,但他们也知道,自己即将面临什么,死亡,无疑是他们最终的归宿。
看着这些大小便失禁的俘虏,一旁的士兵不由吐了一口痰说道:“呵,在你们屠杀其他村庄的时候,就应该料想到有一天这场屠杀会降临在你们的头上,早就应该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有这个觉悟才对,现在还哭,什么食人族部落,我看也不够是土鸡瓦狗,尔尔罢了。”
只不过话虽然这么说,但手上的力气却小了许多,没有再像刚才那样,如同拖死猪一般,直接把人给弄倒在地上,活生生拖在地上,一层层的台阶拖上去,而是把人提起来,一个个拎上去,村庄之中虽然被烧毁了大半,但还是有一些屋子幸存,当然,这些屋子是不可能给俘虏住的,李珍等人经过了一夜的激战,士兵们早已经疲惫不堪,李珍便下令,让三分之一的士兵先行进入屋子中休息,其余士兵则保持警戒,然后轮番休息。
之所以要这样,是因为如今战争虽然结束了,但依旧有几十名食人族逃离了这片土地,谁也不知道他们会不会回来,所以必须要留下一些人来作为警戒,二来如今的宋朝士兵虚弱的很,而这场大战不仅仅使用了火枪,还使用了炮兵,这些火器所发出的声响,必然会惊动临近的部落。
李珍可没法保证,那些部落民们在看到虚弱的宋朝士兵后不会有其他的想法,毕竟宋朝人在这片土地上占据着绝对的人口少数,若是在这里杀死这两百多宋朝人,然后再回到望加锡杀掉其余的宋朝人,那么宋朝所遗留下来的一切珍宝就可以都归这个部落所有了,这样的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不大,但李珍却不敢保证一定不会发生。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更何况李珍天天想着怎么害人,自然更要为了自身的安危和城市的存亡去思考,所以即便士兵们已经很累了,但李珍依旧下令留下三分之一的人负责警戒,剩下三分之一则是在广场集结,若是出现异动,则可以随时支援,一支五十人的部队,足以让周围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