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平淡为官-第4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他们在,那些反叛者是很难对宋朝形成大规模的冲击呢,窝里斗就足以消耗掉这个国家的元气了,另一边宋朝再对这些国家施以小恩小惠,不需要多长的时间,这些国家就会慢慢向宋朝靠拢的,因为宋朝的文化十分具有包容性,这是宋朝殖民最大的优点,因为具有包容性,所以宋朝人在和这些殖民地人相处的时候,也会更能体量他们,而不是像欧洲人那样野蛮。
宋朝人虽然也野蛮,但那野蛮是包裹在温和之下的,他不会直接展示出来,这就是中华文明先进的地方,当然,即便如此,依旧会有许多民族主义者反抗宋朝的统治,比如说东南地区,以及波斯地区,这些都是反抗最为紧要的地方,他们拥有悠久的历史,同时还拥有巨大的人口以及繁荣的文化,对于宋朝文化的接受程度,东南亚虽然很高,但是因为各种生活习俗毕竟不相同,再加上多为岛屿,叛军逃窜很快,想要抓住他们十分困难,因此会给宋朝带来巨大的麻烦。
至于波斯,则是历史太过于悠久的缘故,想要完全掌控他们,是需要一丁点时间的,也是宋朝所有租界中最难掌管的一处,因此布置了大量的军队,每年的军费开支都十分的高昂,但宋朝依旧需要这一处地方作为自己的军港,因为这里距离波斯湾近在咫尺,未来的石油贸易,这里就是中转站,无论如何也不能放弃,所以宋朝即便付出再大的代价,也不会放弃的。
至于其他地方则要好得多,新大陆,非洲,印度这些地区,要么实力太差,要么性格温和,对于宋朝的殖民并没有产生太大的抵触兴趣,宋朝也尊重当地的一些习俗,当然,胡乱杀人的情况也会有,偶尔也会激起民变,但并不致命,毕竟想要彻底排除这种状况,着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对于军人们来说,在他们眼中,弱者就是被宰割的命,想要让他们控制住自己,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虽然军法也在不停的严格,大规模的屠杀已经越来越少,但是小规模的杀戮依旧存在,有些也很难去彻查,毕竟都发生在荒郊僻壤的地区,除非当地大规模的造反,不然租界上也很难得知消息的。
………………………………
833
当然除了这些大事之外,杂七杂八的事情也不少,比如说就在这个月,甘肃地区发生了第一起妇女上诉法院离婚案件,这种事情在昆山,汴京等发达地区来说,实在是稀松平常的事情,毕竟随着社会物质的发达,女性思想的崛起,离婚这一事情逐渐开始在人们的思想中改变了观念。
在以前的人眼中,离婚是一件不好的事情,甚至根本没有离婚这一说,在古代,只有男人有休妻的能力,而女人是没有的,即便是宋朝顶级的文化人李清照,想要跟自己的第二任丈夫离婚,也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最后甚至需要坐牢,差点就被关进去,最后还是靠整个文化界自发的声援,这才算是离婚了,也算是古代社会中,离婚的经典案例了,而李清照可是上流社会的人,一名上流社会的女士,为了离婚,尚且费尽心思,甚至还要冒着坐牢的风险,最终依靠整个文化界的帮助,这才能够撼动人们的价值观成功离婚,普通人那是根本不用想了,这完全是一个男权社会的状态。
而到了工业时代之后,女性也拥有了离婚的权利,但一般人总是认为,离婚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尤其是对于女性来说,周围的人会认为这个女性是一个性格张扬,不好相处的人,而男性一般也会阻止自己的妻子跟自己离婚,因为他们会被认为是没有能力的人,周围的人会嘲笑他们,会认为他们没有本事,或者是做出了什么丢脸的事情,自己的妻子才会跑掉。
这种思想在当时占据主流,但随着人们思想的觉醒,这里不仅仅是女性的思想觉醒,也是男性思想的觉醒,男性尊重女性权力的同时,也开始正视自己的权利,就因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或者是一纸婚约,自己就要跟一个不爱的女人过上一辈子,这着实是一件可怕的事情,所以慢慢的,在发达地区,离婚开始被人们视为一件正常的事情。
就是两个人过日子觉得不舒坦了,而不是其他的事情性格的不合,生活习惯的不理解,成为了离婚的主要原因,而不再是像以前一样,只有男性犯了极大的错,或者是女性犯了极大的错才会离婚,如今的大城市中,有些年轻人离婚的原因或许就是自己不想当一个丈夫,或者是跟自己的妻子处不来。
这或许是没有责任的体现,但这无疑体现了人的个性和自由,所以在大城市之中,离婚的男人和女人都很多,且再婚也没有人纠结,思想的开放使得离婚只是变成了一件遗憾的事情,而不是什么禁忌。
但在内地的偏远地区则不同,虽然法律赋予了公民离婚的权利,但因为生产力的落后,以及思想的保守,许多人不到最后一刻,是绝对不会离婚的,甚至离婚依旧被当做是一件有辱家门的事情,所以大多数家庭都不会选择离婚,而这也造成了许多的悲剧男人不幸福,女人也不幸福,他们都在忍受着一段糟糕的婚姻,至于他们的孩子,当然更不幸福,要么家里总是打架,要么就是男女各玩各的,把这个家当做是一个睡觉的地方,彼此之间都有新欢,这种关系自然也不正常。
但这还是城市,作为城市,依旧有不少人会选择离婚,来结束这段糟糕的关系,至于农村,就更是愚昧和落后了,有些女性提出离婚,甚至会被丈夫家的人用非法的手段控制起来,让她不能离开监控范围之外,这无疑已经伤害到了女性的自由,甚至还有杀人的情况发生,所以虽然法律赋予了男女合法离婚的权力,但在西北的农村,却从来没有人用过,而这一次,却是第一次。
据女方说,他之所以要离婚,是因为自己的丈夫家暴她,她的丈夫常年酗酒,而只要酒喝多了,就会打人,而她深受其害,孩子们也是经常被自己的父亲打骂,这位妻子忍受了六年的时间,如今终于无法忍受,便提出要离婚,最开始由私了所进行私了,希望能够通过谈判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最终并没有成功。
男方为了自己的面子,和给女方一个教训,就把自己的妻子给关了起来,限制她的行动,逼迫她放弃这个念头,而这位女性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念头,她找到了一个机会,让自己的孩子离开了村子,前往自己父母的村子去寻找救援她必须要离开这个家。
孩子从小跟母亲一起长大,对于父亲,简直就犹如仇人一般,在他的童年里,母亲始终在照顾他,保护他,因此小孩儿接受了母亲的提议,当时的他只有五岁而已,母亲原本也不愿意这么做,可在这个家里,能够相信的人,却只有自己的孩子而已,其他的人,包括这个家里的女人,对于自己的遭遇都视若无睹,甚至讽刺她,认为她是没事找事干。
而这些女人,也无一不受到这些男人们的伤害,但她们却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在这些女人的价值观里,男人就是自己的天,小的时候父亲是天,长大之后丈夫是天,老了之后儿子是天,这种思想让她们根本不敢反抗自己的丈夫,她们也被自己的丈夫暴力对待,但他们却选择和光同尘,一起堕落,甚至对于自己勇敢站出来嗤之以鼻。
这个世界有着太多这种思想的人,明明自己也在这泥沼之中挣扎,也对这个世道不满,可看到别人准备脱离这黑暗的世道,逃出去的时候,她们想的不是一起逃出去,而是把对方拉回来,踩上一万只脚,让他永世不得翻身才好,这就是那些女人们的想法,所以她不敢相信他们,最终只能把自己的希望放在了自己的孩子上。
一个五岁的孩子,长途跋涉十几公里的路,最终到达自己母亲出生的村庄时,已经是累的筋疲力尽了,他从来没有来过自己外公的家,作为男方的孩子,他不被允许知道自己的外公,他从出生开始,所接触到的都是男方的家长,以此来让这个孩子打上属于自己的烙印,但男孩儿并没有放弃,他一家一家的问,还好他知道自己母亲的名字,那是母亲临走前告诉他的。
最终总算是找到了自己外公这一家,看到自己的小外孙,老人喜不自胜,他这辈子就属儿子多,总共有五个,而女儿却只有这一个,从出生的那一天开始,就很是疼爱,原本老人是打算让女儿嫁给本村人的,如此一来也可以就近照看。
可那段时间正好有朝廷的相关科普,说是同村的人相处时间比较长,彼此之间都有血缘关系,所以最好不要同一个村子的人互相结婚,以避免血脉上的重叠,这种说法,对于村子里的人并不陌生,只是以前是亲兄妹,表兄妹不行,而现在则是整个村子的人不能一起结婚,而这一点也确实被证实了。
以前村子中就有很多妇人,生出来的孩子,畸形和遗传病的问题十分严重,即便是正常的孩子,也多有体弱的毛病,所以在朝廷提出这些建议之后,很多村子之间便开始彼此互相联姻,如此一来,孩子的死亡率确实极大的下降了,所以为了自己的女儿不要遭受那些女人所遭受过的痛苦,便把自己的女儿嫁到了邻村,谁能想到,这原本看好的姑夫,却足足六年没有带着媳妇登门,总是自己去找他们,才能缓解心中的相思之苦,老人心中也是尤为后悔,对于女儿的亲家也是十分不满,但为了女儿的幸福,便一直憋着,总想着别给自己的女儿找麻烦。
如今看到外孙来,自然是喜不自胜,但却发觉小孙子的身后并没有大人的身影,活了大半辈子的老人立刻有些不详的预感,果然外孙一见到自己,立刻就认出了这个慈眉善目的老人,他曾经见过他几次,虽然没什么印象,但老人的长相与母亲有些相似,且骨子里头的血缘,便让小孩儿感受到了亲切,他立刻向自己的外公讲述了自己母亲的遭遇,听过之后,老人勃然大怒,之前他就不满这亲家,只不过为了女儿的幸福,这才一直忍着,却没想到女儿所遭遇的伤害远远比别人更多,这让他十分的生气,立刻便带着自己的外孙回家,然后将家里的男人都召集起来,说是要去邻村讨一个公道,把自己的女儿要回来。
听到老爷子的话语,四儿子开口说道:“爸,我们得先说清楚,这次去,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是把女儿要回来,还是让亲家给我们小妹道歉,又或者是真的离婚啊?”这个问题一下子难住了家里的所有人。
是啊,如果只是道歉,那好办,一家人过去讨一个公道并不难,至于要把女儿要回来,这就有些困难了,至于离婚,那恐怕就会触犯众怒,那时候可就不仅仅是两户人家的事情,而是一个村子的人,恐怕都得戳着他们一家人的脊梁骨骂了。
“俗话说得好,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小妹既然嫁了人,那就是他们家的人了,我们能劝,咋能说把小妹带走呢,至于离婚,那是城里人才会干出来的事情,俗话又说得好,宁拆一座庙,不毁一桩婚啊,爹,您拿个主意吧。“
两个儿子接连的劝说让老爷子也有些拿不定主意,在这个年头,离婚,那是遥不可及的事情,他甚至连想都没想过,这让他心中不由打定了主意,把女儿先带回来再说,反正是不能再待下去了,连囚禁都能做出来,若是继续留在那儿,说不定哪天死了都不一样,他正准备说话,小孩儿突然大声喊了起来。
“我娘说了,离婚,就是离婚,其他什么都不要,他不想再在那过了。“小孩儿的声音十分刺耳,也吓到了在场的众人,对于他们来说,离婚这两个字,太过于可怕了,甚至比死刑还来的吓人。
四叔立刻说道:“你这个小娃娃,你娘这么说,不代表就能这么做,你知道离婚意味着什么吗?意味着他将失去一切经济来源,意味着她将会被整个村子里的人看不起,她是一个自家男人都不要的女人你知不知道,你娘那只是气话,要真这么做,你妈非得恨死你不可!“
“我娘说什么就是什么,离婚就是离婚!“小孩儿倔强的说道,他的眼眶中泪水夺目而出,但眼神之中却满是倔强,大叔不由说道:”嘿,你这小孩儿怎么这么倔啊,我们这是为你母亲好,她是你的母亲,也是我们的小妹,我们难道就不爱她么,可要真是离婚,她在这儿,怎么做人!怎么活,怎么养你?!
我跟你说,到时候我们去把你母亲和你接过来,养你们的钱,我们五个哥哥来出,绝对没有问题,但这婚绝对不能离,离了这婚,不仅仅你娘声名受损,我们全家都要被戳着脊梁骨骂,到时候你让你外公怎么办?你让你的这些兄弟姐妹们怎么办?他们未来还得娶媳妇,嫁人呢,要是有你娘做标准,以后谁还敢进我们家的门,谁还敢娶我们家的姑娘,你想过这些问题没有?“
大叔的这番话显然是极了,对一个成年人说,或许能够让他停下来思考一下,但对于一个小孩子,他只觉得无比的委屈,他啜泣着说道:“娘让我来,请你们去救她,我走了两天的路,她说了,她要离婚,你们不是她的哥哥吗?为什么不去救她,为什么?“
说着小孩儿再也忍不住内心的委屈,放声痛哭起来,老人不由沉沉的叹了口气,大叔的理由没有劝服小孩儿,但却成功说服了他,是啊,离婚,这不是一个人的事情,也不是一两个人的事情,而是事关这个人家,十几口人的事情啊。
看着孩子,老人在心中不由给自己找了无数的借口,小姑糯也是急切了一些,到时候先把她接回来再说,说不定过几天两人的关系就好了,也不用离婚了,自己这么做是为了她好啊,老人不停地给自己找着理由,而就在此时,一直沉默不语的二叔突然开口说道:“小孩儿,我支持你,离婚就离婚,怕个什么?“
………………………………
834
“老二,你这是在说什么风凉话,跟个小孩子你支持什么!”大叔开口斥责到,眼神之中满是警告,但二叔却像是没有看到似得,他对着自己的哥哥说道:“哥,我是认真的,妹妹是什么样的人你不了解,当年我们还小的时候,妹妹跟我们干一样的农活她可曾抱怨过一句,后来家里穷,没钱让大家读书,她是第一个放弃读书资格的人,你觉得,小妹会是随口胡咧咧的人吗?”
二叔的这番话让大叔一时之间有些哑口无言,但想要让他认同,可还不容易,二叔继续说道:“既然小妹提出来了,那就肯定代表对方的行为已经让她无法忍受了,她是女人,她比我们更加清楚,离婚代表了什么,她不是小孩儿,这也不是什么任性的决定,一个五岁的孩子,小妹就让她来了,这是任性的人能够做出的决定吗?她这是拼死也要离婚的架势,我们是她的兄弟,如今她让自己的孩子来求我们,我们还在这儿担忧这,担忧那的,难不成,小妹离婚了,我们的日子是要比她更难过不成!”
这二叔与家里人都不同,相比起从来没有见过大世界的其他人,那时的他在村子的教书先生那里读书,教书先生觉得这是一个可造之材,便跟二叔的父亲说,这样的孩子不应该埋没在农村,而应该去城市里面,去正儿八经的学校里读书。
父亲听过之后很是开心,当时家里虽然穷,但难得出了一个读书的苗子,也确实是一件难得的事情,所以最后老人还是选择拿出家里不多的积蓄把二叔送进了学校,开始读书,当时的小学还不是义务制教育,才刚刚开始普及,所以需要一些钱才能就读,虽然不多,但对于农民来说,这笔钱还是很多的,在大城市中,二叔在学校里总共度过了九个念头,他不仅仅读完了小学,还考上了当地的初中,这对于一个农民的儿子来说,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情。
但在中考的过程中失败,不过即便是初衷毕业,在当地也已经能够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了,所以当时的二叔就留在了城市里,并在一家国有银行里当了一名业务员,开始上班,为此,老人十分的得意,二叔也算是他在自己的人生中,最为光辉灿烂的一笔,而如今,二叔早已经是该家银行在该地区一家支行的总经理,名副其实的中产阶级,之所以如今在农村,只是在度假而已,所以二叔一说话,便是大叔也没有了反驳的理由。
这人的阶级不一样,能够讲出来的道理自然也不同,作为大哥,他虽然在年纪上比二弟大一些,但在人生经验上是完全不同的,他自己去过的最远城市,就是甘肃的省府兰州府,这还是最近几年火车通了之后,他才去过一次,玩了几天,简直是刘姥姥见大观园了,至于省外,他可从来没去过,而二叔则不同,作为支行的总经理,他一直在城市中生活,自然能够接触到更加广阔的世界,除此之外,他还有许多的会议,兰州他自然去过,除此之外,周围几个大城市也都留下过他的足迹,便是汴京城,他也曾经去过,所以对于整个世界,他有着更加深刻的了解。
自然也知道,在那些大城市里,离婚并不是一件多么稀奇的事情,同时对于自己的妹妹,敢于对世俗勇敢的说不,这是让他十分高兴的一件事情,在先进的地方待得时间越长,他就越觉得自己的兄弟过于愚昧,遵守着古老农村中,十分奇怪而又不合理的习俗,这在他眼里无疑是十分愚蠢的,若不是父亲和母亲不愿意去城市居住,他宁愿以后再也不回来的,而他的妹妹竟然能够在如此黑暗,封锁的环境中,提出要离婚,这让他十分的高兴,也很支持这种行为。
“二哥,你这么说就不对,这天底下都是劝和不劝离的,你怎么一副巴不得他们离婚的样子。”见大哥不说话了,四叔不由着急起来,作为最小的一个男孩儿,他在家里自然是最得宠的那一个,所以也养出了他不爱劳作的恶习,如今家里四个兄弟,老二在城里有一份好工作,同时也说过,家里的家产他是一分钱也不会要,由剩下的三个兄弟自己分就是了,这对于四叔来说当然是一件好事。
他们家原本也算不上多么的富裕,但自从二哥当上总经理之后,家里就宽裕了很多,再加上许多年轻人携家带口去城市生活,这村子里的土地也是越来越便宜,他们家便靠着二叔的钱,购买了很多的土地,虽然称不上是本村的首富,但也绝对是乡绅级别的,手底下几百亩的土地,足以让他们吃喝不愁。
这也是为什么小妹的丈夫只敢把自己的女人监禁起来,而不敢杀死她的缘故,在这种封闭的村子里,男人打死自己老婆的事情可谓不少,也没有人会报官,大多就是草席子卷一卷,找个地方埋了便是,至于男人,则会继续娶下一个女人当老婆,然后生孩子,这就是他们的生活,所有人都已经习惯的生活。
但二叔的出现让他们家有了忌惮,在结婚之前,二叔只是一个业务员,无权无势,自然是做不了什么主,这小妹的丈夫一家也不怕他,但现在他可是银行的总经理了,虽然在当地算不上是鼎鼎有名的人物,但对于这些小村庄里的人来说,那已经是手眼通天,了不得的人了,这才会有所忌惮,不然面对这么‘不听话’的媳妇,他们早就动手了也说不定。
而这么一份家财,三个人分,他怎么说也能分得到两百亩的土地,有了这笔土地,他就可以雇佣别人来耕作,自己就可以当一个小地主,享受悠闲的生活了,这正是他想要的,而若是小妹回来了,以父亲的脾气,必然会分一部分家产给她,到时候自己所能得到的必然减少,这就是他死命拒绝小妹离婚的原因。
在如今宋朝的法度里,家产的继承是男女平等,嫡庶平等,也就是说,无论男女,也无论是妻子生的,还是妾生的,在财产继承的时候,只要没有立遗嘱,那彼此之间分到的是一样的,至于立遗嘱的,则按照遗嘱来算,而在这之中,出嫁的女儿是不能得到遗产的,因为在宋朝的法律里,出嫁之后就不再算是这户人家的人了,姓氏要更改,财产也跟他没关系,但若是寡妇,或者是离婚的妇女,那么就算是重新回到了家庭,那么在财产分配的时候,必须要有一部分属于她的,这是大宋律明明白白的规定,也正因为如此,四叔才会在这个时候还要反驳一下二哥。
二叔听过之后笑了一声,他自然知道自己这弟弟到底在想些什么,不过以他的格局,实在懒得理这腌臜心思,只是对着父亲说道:“爸,小妹自小就有自己的主见,她既然已经下了决心,作为家人,那我们就应该支持她,至于离婚会带来什么影响,你们不要担心,现在的世界早已经于以前不同,在发达城市,许多女性都曾经离过婚,也还再嫁,并不会有人嫌弃她们,也不会有人认为她们是不洁的,小妹走出这一步,不会给我们家丢脸的,至于家里的问题,都由我来解决就是了,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支持她。”
二叔的话让老人下定了决心,在他的心里,自己这二儿子的意见比所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