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平淡为官-第4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享受到古色古香的风格。

    同时单单古色古香也不行,在高大建筑不能修建的同时,对于西湖周围的街道和店铺,居民区进行修缮,原本中国城市里大多数的道路都是土路,即便是大城市也是如此,绝对不像电视剧里一样,要么青砖铺地,要么就是黄土开道,大多数的道路其实就是泥巴路,大概也就只有首都几条重要的街道会用青砖来搭建道路,许多地方是没有的。

    那么为了生活上的便利,这些地方自然要铺设新的道路,然后对于周围的街边小铺和居民生活区进行一定的改善,太过于狭小的生活空间要改变,同时一些比较破败的地方进行维修,下水道要从地表埋到地下,总而言之,建筑要继续保留,但现代社会的一切东西都必须要通进去。

    这就有点像是北京的四合院一样,外面是古老的建筑,里面则是现代的居住环境,毕竟你不可能要求这些现代人继续去适应古代人的生活环境,通水通电是最起码的要求,所这些建筑都是需要改造的,同时许多破败的建筑则需要进行维修,维修的材料自然需要用新型的材料,而不可能去用那些木头。

    要知道,古代社会并没有你想象的这么好,或许富裕阶级住的跟电视剧里差不多,雕梁画栋的,但大多数穷人住的就是茅草房,好一点的用木头搭个房子,大概也就是如此了,这些建筑自然没有保存的必要,也没人想住,所以这些房子都需要进行拆除,然后把那些富人们住的房子样式进行拆分,选择几十种出来,定制出不一样的房子,然后再进行建设。

    在材料选择上,也会用更加现代化的材料,但在建筑上则保持古代建筑的风格,其中一部分的钱由朝廷来出,剩下的一部分钱由住户来出,如果不愿意出,那么当地衙门就把这笔钱给他,他想住哪就住哪,朝廷把这些工程包给建筑公司,修缮完毕之后,再进行售卖,通过这种方法,将西湖周围的房子,慢慢都换成这种既符合西湖整体风格,不会让人觉得突兀的同时,又能够改善当地民众的居住环境。

    这样修建起来,没有了古代社会的粗矿和肮脏,也让城市真的变得漂亮起来,整个杭州城的老城区都在进行这样的改造,毕竟整个杭州,能够让现代人满意的建筑大概不到二十分之一,大多数人住的就是土坯房,这就是现实,即便是在北京城也是如此,能够住得起四合院的也是少数人,大部分人住在皇城外的乡村,那就是破房子,谁也不愿意保留,保留了也不好看。

    而对于那些十分有特色的民居,则不进行拆除,直接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善,因为有一些小镇,在古代开始经济上就十分繁荣,所以许多民居也修建的十分漂亮,只不过这些建筑虽然好看,但内部居住空间却太小了,往往一个人只能住几平米的地,像这种情况就需要进行改善,比如说把这些建筑进行合并,交给一个人来住,而剩下的人,则可以领取衙门的补贴,让他们去其他地方买房住,新修建的房屋自然也是按照原有的样子来进行修建,然后在外面再修建一些新建筑,让住户们进行选择。

    通过这种方式,许多优美的民居就得以保存下来,要知道现代人十分推崇的四合院,在刚建国的时候,往往一个四合院里要住下七八户人家,是一点也不舒服的,等到改革开放以后,很多有钱人把一整个四合院买下来,这才算是住的舒服,古建筑也是如此,他虽然很漂亮,但若是一群人住在里面,再漂亮也是不舒服的,所以需要进行拆分和整合,从而让这些建筑得以保存,里面的住户也可以住的舒服,这就需要朝廷去解决这些问题。

    而解决问题,自然意味着需要花很多的钱,毕竟搬迁费绝对不是小数目,尤其是城市人口的搬迁,就更是需要花费大量的金钱,不过还好,如今宋朝采取的是承包制度,由衙门出钱来进行土地的收购,然后再把土地卖出去,让建筑商们来建设,从而能够通过卖地,把损失掉的钱成倍的赚回来,倒是没有什么太大的损失。

    不过也有不好的后果,那就是许多地方的地价开始猛涨,而朝廷为了制止这种事情,只能在卖地的时候也限制价格,从而让建筑商们不至于把房子卖的太贵,从而让老百姓根本就买不起房。


………………………………

869

    如今大宋朝的房价,两极分化的状况是十分严重的,首先是大城市和小城市之间的差别,小城市的房价基本保持不变,增长的人口与城市的扩张同时进行,并没有人口的增长超过城市负荷的状况出现,而大城市则不同了,许多乡村的人为了赚到更多的钱,往往会前往大城市打工。

    毕竟对于他们来说,既然已经选择出来工作赚钱了,那么在自己家门口打工还是在稍微远一点的地方打工,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区别,毕竟在这个没有城乡交通工具的年代,即便就是自己附近乡下的城市,想要回去一趟,也往往需要一整天的时间,去大城市其实也不差这几天的时间。

    而这么多的人涌入城市,城市的建设却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增长上来,全国的建设队就这么多,同时朝廷还高标准严要求,不准建筑公司胡乱建一些不符合标准的建筑出来,因此许多设计团队就必须要设计的十分严谨,这自然就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同时设计完了还不算完。

    这些设计的图纸都要宋朝城市开发局去研究,要保证这些建筑建设出来之后,不会对城市的美观和文化底蕴形成破坏,反而是要对城市有增色的效果,因此在建设上,相比起现代要慢得多,而人口的增长却是不会慢的,无数乡村甚至是小城市的人每天都在不断的涌入这些大城市中,城市人口增长与建筑速度之间的不匹配,是这些地方房价上涨的一个原因,但并不是主要原因。

    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一些人在故意哄抬房价的缘故,这些人拿手中的钱去购买好几套房子,甚至是一片片的买,然后互相炒作,最后将房价哄抬到一个十分高的价格,再把房子卖掉,从而赚取巨额暴利,这种炒房团自然也在宋朝的各大城市遍地开花,他们对于大城市的房价上涨,有着很重要的原因。

    而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市场竞争的原因,大城市的房价贵这是十分正常的,所有人都想要来这儿住,房价自然就会涨,尤其是在城市的市中心,这里的生活十分方便,周围的教育资源也好,医疗资源也好,都十分的聚集,同时在城市建设上,市中心自然也是衙门最为重点照顾的地方,所以在市中心,往往到处都是精心搭建出来的漂亮景观,生活质量是没的说。

    而这自然造成这里的房价居高不下,但郊区的房价也很贵,这就跟炒房有着很大的原因了,像这样的城市群,郊区和市中心的房价是不可能都这么高的,而其中自然有其他因素在干扰,这也使得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城市之后,出现了买不到房的情况。

    他们的工资还追不上城市房价上涨的速度,这自然需要朝廷来进行疏导,至于小城市自然没有这个问题,许多小城市的房价甚至十年都没有起伏这都是十分正常的事情,当然,市中心的房价自然也会上涨,毕竟城市的总人口在增加,而城市中的大多数人都自然希望住在城市的中心,生活便利,交通便捷,但周围的房子显然就不会有那么的贵,所以整体来说,房价是恒定没有什么太大变化的,也不需要朝廷去调控。

    而大城市则不一样,许多利益因素在其中起着很大的因素,而面对这种情况,朝廷主要进行了三项改革,第一项就是添加房产税,针对拥有多套房子的人进行加税,在朝廷看来,房子是用来住的,而不是用来炒的,买这么多的房,屯在手里,彼此之间互相炒作,最后将房价炒到一般老百姓都要买不起的程度,制造恐慌情绪,从而谋取利益,这无疑是不道德的事情。

    而房产税就是专门来治这些人的,根据规定,拥有一套以上,两套房产的人,每年就需要缴纳房子价格的千分之二作为房产税,如果有第二套,那就缴纳千分之五,第三套则千分之七,以此类推,多一套涨千分之二。

    可别小看只有千分之几的税,但有些人可是拥有上百套的房子,如此一来,到最后他们每年一套房子要缴的税就要十分之一左右的房子钱,整个税交下来,便是买一套新房都足够了,这样的税,自然会让许多人开始抛售自己手中的房子,如此一来,一些比较偏僻的地方房子价格就会下降,市中心也会略微下降。

    毕竟市中心的房子始终是很抢手的,在这里,不愁没有买家来买,而对于市中心城区的房价,朝廷也不会进行太大的改革,毕竟这些地方本就不是给一般人住的,能够住在这里的人,也大多都是一些成功人士,因此朝廷也不会管,尊重市场规律,朝廷主要做的,就是让那些买不起房的人能够买房,而不是让那些本来就买得起房的人享受什么实惠。

    因此所有的政策导向都是最终让乡村的人能够在城市落户,尽可能的保证他们的生活需要,为此,除了房产税之外,另外一项政策就是卫星城计划,在老城区,为了要保护原来的文化和风格,朝廷是不允许建设筒子楼之类过于难看的建筑的,甚至连新潮的建筑也不准建设,也就是所谓的高楼大厦,害怕破坏了城市的建筑。

    至于城市周围的新城区,虽然相比起老城区来说在外观上要现代化一些,但依旧还是追求与整座城市要相当程度的容纳,在前世徐清去过许多的古镇,这些古镇大多数并不大,然后在他们的外面,就是新的小镇,高楼大厦鳞次栉比,给人一种很假的感觉。

    就感觉自己不是在一个古镇,而是在一个影城一样的感觉,这种感觉很不好,起码徐清很不喜欢,因此新城区虽然会有一些现代建筑,但是在建筑风格上,还是与老城区持平的,而同时新城区的街道建设更加合理,交通系统也很好,因此自然成为了城市的第二中心,许多有钱人会在这里买房住下来,既能享受文化上的熏陶,相比起老城区,在交通上又更加便捷,自然房价也不会太低,这也是市场导向,你很难去改变。

    因此新城区的放假想要降低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故而朝廷又想出了一种新的办法,那就是卫星城计划,相比起新城区来说,卫星城要离主城区更远一些,往往中间还会有农田相互之间隔离,然后在主次上,自然也与新城区不能相提并论,但卫星城计划有一个好处,就是土地十分便宜,朝廷可以以十分低廉的价格卖给建筑商,从而房价自然不会特别的贵。

    且卫星城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这些城市距离主城区比较远,因此在风格上不需要跟主城区保持一致,完全可以快速建造一些筒子楼公寓出来,这些楼房搭建速度快,同时价格也更加便宜,毕竟这些住宅楼可以搭建的很高,一栋楼就可以住下一百户人家,相比起那些中心城区和小城区只有两三层高的房屋,最多也不过十几层的楼房,自然是更好不过的。

    这两招几乎就能够解决农民进入城市之后的住房问题,除此之外,第三点就是开通买房贷款,允许私立银行和公力银行开展房贷业务,由朝廷规定一个最高上限,然后银行们自己竞争,从而寻找到一个合适的贷款利率,通过这三点,房价的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而卫星城的出现也开始使得大城市们开始朝着产业分化的方向前进。

    前世中国的很多城市,往往所有的东西都在主城区,人住在主城区,工业生产厂也在主城区,政府办公机构在主城区,大学城也在主城区,整个主城区什么东西都有,人来人往,也是乌七八糟,尤其是工业区在主城区,这是十分危险的事情。

    在宋朝城市刚刚发展的时候也是如此,毕竟那时的人们还没什么城市规划的经验,并不觉得这么做有什么不对,工厂修建在郊外,招工都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所以当时的人,往往会把工厂直接修建在城市里,招工方便,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可随着城市的人口逐渐增加,中产阶级开始出现,进而快速庞大,他们的工作与工业生产并没有太大的关系,但他们却要同样呼吸着工业生产的废气,这自然引来了许多的不满,许多地方政府也纷纷开始对工厂进行搬迁,但效果并不是特别的好,毕竟这些工厂都是私人资本的,你想要搬迁他们,往往需要能够说动他们才行,而单单凭借地方衙门,想要搞定这些跨国集团显然是很难的,唯有朝廷利用国家权力才能解决这些问题。

    而朝廷对于这件事情也知道必须要改,但到底如何改,始终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有的人认为应该把这些污染产业放到殖民地去,后来也确实是这么做的,但如今尚且还没有到后现代,大多数即便是最先进的产业,,污染也是不低的,这些产业自然不能转移,他们必须留在中国本土,才能保证最先进的技术始终被宋朝所掌握,而这些产业不能搬,就需要找一个地方进行安置。

    如何安置,这就是一个巨大的问题,背后牵扯的关系也十分的复杂,毕竟这些掌握有最先进科技的公司,其来头都不小,背后也都是士族在幕后掌管着,想让他们搬,但也必须要征得他们的同意才行,首先他们的利益不能受损,第二招工要方便,这些都是朝廷需要去做的,但对此朝廷也是争论不休,而卫星城的计划则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这些卫星城距离城市有一段距离,这就保障了这里的土地价格不会很贵,工厂搬迁到这里来,价格就不会特别的高,二来随着宋朝大力推行卫星城,这些工业卫星城就会涌入一大批的工人,这些工人住在这里,自然就可以为工厂服务,在附近就可以找到工作,对于工人来说也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不然想要找一份工作,就得去市中心,那这房子买在郊区自然也很不方便,让他们可以就近工作,在附近生活,同时能够给他们一个稍微舒适一些的环境,这无疑是朝廷需要去做的。

    在这里,他们可以拥有一个一百平米的屋子,不再需要住在狭窄的棚屋里,虽然会有污染,但本来也就有,倒也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而另一方面,这些卫星城距离主城区又不会特别的远,进行运输也十分的方便,来回路程相比起城市里的地价来说,要便宜的多,同时污染也不会在城市里直接排放,对于城市的卫生来说,也有了极大的提高,因此卫星城计划,在工业领域上自然得以通过,而其他领域自然也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毕竟这些产业相比起重工业来说,其背后的势力都不是特别的大,想要动他们并不是一件太困难的事情。

    因此卫星城计划,等同于是产业分工计划,像昆山初步规划有两座工业城,一座大学城,一座从事科学研究的卫星城,三座农业城,一座文化产业城,一座休闲度假城,这些城市让昆山的产业得以互相分开,而不在联络在一起,形成一种互相之间彼此密切联系的状态,有助于产业的改善和从业人员分布的调整,也可以给中心城区解套。

    中心城区的放假之所以高,便是因为所有优秀的人都想要住在那里,那里有最好的教育资源,医疗资源,而如今,将这些资源都分出一部分去成立一个专门的城市,自然也就为中心城区解套,虽然依旧会十分的堵,因为城市的重要结构依旧在这里,衙门,经济,金融,火车站,港口,这些都是一座城市的命脉,而他们始终是建立在城市中心的,因此虽然人口会下降,房价会降低的,但相比起其他地方来说,依旧会高的离谱。


………………………………

870

    如今宋朝的城市,大体上与工业时代下的发达国家差不多,烟囱林立,环境很差,唯一不同的就是高楼大厦很少,看看伦敦,到处都是那个时代的高楼大厦,而宋朝的高楼大厦几乎都建设在新区或者是卫星城中,原本的街道依旧保留有原来的模样,这是最大的不同,这可以说是徐清的执念,不过作为首相,他的执念自然也变成了宋朝城市治理的理念。

    不过即便再怎么保护,城市也依旧会被时代所波及受到影响,旧城改造就是如此,原本许多破烂的建筑物自然不可能存在,徐清想要保留的是这个时代文化上的瑰丽建筑上的奇观,以及古色古香建筑,可不是那些茅草屋,展瓦房,那些东西没有任何值得保存的地方,自然是要全部淘汰,而一系列新建筑的出现,也都会破坏城市原本的样貌,所以徐清也只能退而求其次,要求神似而形似则被放到了一边。

    不然旧城区永远只能保持古代的样子,那么最终他们必然会衰落,毕竟没有人愿意在新时代依旧住在新时代的地方,最后他们就会变成旅游景点,而不是一座城市的中心,因此旧城区自然是需要进行改变的,许多重要机构也才能继续留在这里,旧城区也依旧是整座城市的中心。

    就像汴京城一样,绝大多数人都希望住进中心城区,这里所说的中心城区并不是市中心,汴京的市中心被士族的官邸,豪宅,庄园以及皇宫所瓜分,普通人是不能进去的,所以西城区便是大众心目中的中心城区,这里到处都是繁华的闹市区,所有最重要的公司总部,组织都在这里设立,自然是最繁华的地方。

    但这里与宋朝传统的建筑也有着很大的区别,首先是房屋建筑的材料就改变了,原本中国人很喜欢拿木头造房子,可木头造房子注定了房子造不高,同时内部空间也比较小,看看欧洲的宫殿,往往内部空间要比中国宫殿大得多,中国宫殿往往是样子很大,但里面的空间其实并不是特别的大。

    我们在电视剧里常常看到太和殿,保和殿,里面的空间似乎大的惊人,但你若是真的走进故宫里,就能看到其实真正的宫殿,里面的空间并不是特别的大,也难怪古代皇帝们上朝的时候,整个宫殿里面只有三品以上的官员能够站在里面,其余的官员都要站在外面等待皇帝的接见,不是不想站,而是里面的空间太小实在是站不下去。

    这就是木质结构房屋不好的地方,而工业革命之后,钢筋水泥混凝土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建筑物内部的空间自然变得很大,而相对于狭窄的房间,这些新建筑无疑更加受到人们的喜爱,毕竟内部空间大的同时,通风和采光都要好很多,不像中国古代的房子,采光往往是软肋,一般屋子里都很黑,这些都是木质结构房屋的坏处。

    同时木质结构的房屋也不好保存,去欧洲旅游,往往能够看到上千年的古建筑,罗马斗兽场,雅典卫城,都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而中国同时代的长乐宫,未央宫,长安城,早已经变成了一抔黄土了,这就是木质结构不好的地方,中国最古老的木质结构是唐朝的,大多数都必须要小心维护才行,随时有倒塌的危险。

    而欧洲的建筑都是石头搭建起来的,所以即便欧洲的战乱更加频繁,但大多数建筑都得以保存,一直留到今天,这就是建筑材料的重要性,当然,中国的建筑也有许多很优秀的地方,比如说造型十分优美,相比起欧洲建筑的宏大来说,中国建筑物往往在细微处能够见到许多别样的色彩。

    这主要是因为在欧洲,能够建筑宏大建筑的大概只有教会和皇族,其他人是很难建设什么宫殿的,不像古代的中国,读书人们往往会自己买下一块地,然后建设一座园子来作为自己读书养老的地方,正因为这种士大夫的文化,使得中国的建筑物,不仅仅有皇宫这样宏大的题材,也有读书人这种类似于精英阶级的建筑风格存在。

    而欧洲则不同了,所有石头建筑几乎都是以教堂为中心,因此教堂虽然漂亮,但因为题材的限制,大多数都是森严宏大,很难有其他的风格,而中国因为士大夫阶级的存在,以及中国古代的富裕,导致建筑不仅仅向着宏大发展,也向着小瞧玲珑,精致发展,产生了多样的格局,这是中国建筑最大的优点。

    第二个优点就是中国的古代建筑特别重视建筑与自然之间的和谐,这与中国人传统的思想观念有关,儒道释三家,无论是哪一家,都带有这些思想,尤其是道家,特别注重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因此中国的建筑物也往往是将景和物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使得这些建筑物充满了瑰丽的色彩同时,也与周边的景色相互融合,不会突兀,建筑物仿佛天然就应该出现在那儿似得。

    这一点与欧洲有很大的不同,欧洲的建筑物往往鹤立鸡群,凸显神明至高的地位,许多建筑物在自然之中,也会有突兀的感觉,这与他们人是上帝的宠儿,上帝保护人类的思想有着很大的关系,他们认为人是万物灵长,是地球上理所应当的统治者,因此在建造景物的时候,往往不会考虑建筑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只是想建就建了而已。

    而中国读书人在这方面显然表现十分优异,其中最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