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气运神朝-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天穹江将人族整个一份为二,同时也造就了南北两朝大晋与大梁。而两国交战的战场便在秦岭山脉一代,那里四面环山,唯有天穹江将其一分为二。秦岭山脉无边无际连绵以前多公里,将大晋与大梁清晰的分割开来。
陕西凤县一个偏僻的县城,但因其距离双方战场最近,因此大晋朝的部队主力便驻扎于此。凤县县衙早已经成为了主帅的驻地。
此时王明阳从未蒙面的大皇子,与前线主帅卫国公邓谢安对立而坐。“大皇子,此事确实与本帅无关,不过事关这前线十几万将士的身价性命,老夫恳求大皇子以大局为重”。
大皇子苦笑,事到如今还能如何。大皇子在前线两年有余,自知这些将领手低不干净。但没想到会闹到如此地步,这么重要的账本,竟然会由一个参将传出,可恶的是那参将竟然同样不知所宗。
至于大梁的动态,大皇子从未放在眼中,大晋朝十几万大军可不是吃素的。大梁人想靠这五万大军突破防线,那也太不把自己放在眼里。
“邓国公事到如今,本皇子也就不藏着掖着,此事最关键的先找到那账本。那张本一旦见光,所引起的滔天巨浪我想不用我来说吧”!
邓国公认同的点了点头,“王爷请放心,此时我已经在派人追查”。
此事感觉像是一场阴谋,一开始大皇子怀疑是兵部,在暗中查询武将贪墨的证据。假借兵部发函之际,将账本直接送往兵部。但没想到却被截胡,如今闹得尽人皆知。
一般发往兵部的信函,有专门的通道。事关两军交战,那更是一刻耽误不得。那封密函是大皇子与邓国公在一起所著,连夜送出知道此事之人并不多。竟然有人能在其中夹带,并且还有人会去截胡。若说这里面没有鬼,大皇子自己都不信。
如今大皇子都在思考,这其中到底有几股势力参与其中,也许自己也只是被充当了一次邮差。
悄然间已经没有人在关心那前线大梁的动静,反正有十几万大军驻扎在那里,大梁想动动手脚也要看自己够不够强壮。反而那本账册牵动着各方势力的心。皆因谁也不知道那账本里有什么,混迹官场哪有清者。要是上面有个蛛丝马迹,对一些人而言可就是滔天大祸。
很快朝廷便有了决策,“命前线密切注意大梁动作,准许大皇子司机而动的全力。同时命兵部、户部全力配合前线将士不得有误”。整个圣旨上只字未提账本之事,表面上朝廷一片和谐,但内部却风起云涌。
圣旨随着传旨太监而去,而诸位大臣除了那些清白之人外,有人已经连觉都睡不好了。
这两日因边境不宁,导致魏帝十分的烦脑,以至于每月的家宴上,诸位皇子与娘娘均是小心翼翼的看着魏帝脸色,生怕哪句话触怒龙颜。
王明阳吃的道士开心,对于他而言此时吃好、睡好便足矣,至于什么皇位都没在他考虑范围内。此时正在猛吃的王明阳便有些显得十分突兀。
终于魏帝面无表情的看了看众人,最后坚目光注视到了王明阳的身上。正在猛吃的王明阳忽然感到四周目光汇聚,不好意思的讪讪的笑了笑。“大家怎么都不吃啊”!
“这个很好吃的”
几位妃子只是浅浅一笑,“七朗好胃口”。至于太子自然小声的暗骂了句蠢货。
“朕观仁儿胃口很好,可惜朕想在寝食难安啊,此物虽美却如同爵蜡”!
锦妃轻抚魏帝的身子,“最近国事艰难,陛下您千万别累坏了身子。整个大晋朝可还指着您呢”!王明阳此时只能尴尬的应和着,“父皇保重身体”。
忽然魏帝问道:“你们几个想来也听说朝廷之事,朕只想看看你们几人的看法”。
几位皇子迅速将目光注视到了太子身上,太子眼神看着众人,那意思“你们都看我作甚”?
“你是太子,此事不该由你先说嘛”!
“哼,这时候想起我是太子来了”。太子沉吟了一会,“儿臣以为,此事定是那些贪腐的蛀虫所致,儿臣以为派大臣彻查此事,该抓的抓该杀的杀,一个不留”,太子意识到自己话可能有些偏激,急忙补充到,“当然对那些主动承认的可以网开一面”。
魏帝点了点头,“老三你有何看法”?
“回禀父皇,儿臣以为当以大局为重,目前大梁虎视眈眈,咱们完全可以做出既往不咎。只要他们能打好此战,便可网开一面”。三皇子主张怀柔一面,不过两人说的都有些道理。
至于魏邦依然装作自己不善动脑,憨厚的摸了摸自己的脑袋,“父皇您就别问我了,我这脑子可一向不灵光,我哪有什么好主意,要是让我上战场杀敌倒还尚可,不如让七弟试试吧”!
“咳咳”,“魏邦你这混蛋,怎么将问题推给了我”!
自知躲不过的王明阳,便不再低调,“我在回答父皇问题之前,想先问一个问题,诸位可知如今之际是查账本重要还是防备大梁重要,诸位有没有想过这里会不会有大梁的动作,目的便是为了牵制住我们,好掩饰他们内部的行动”。
(本章完)
………………………………
第190章 抽丝剥茧(第五更)
王明阳正了正嗓子,继续说道:“仔细想想大家会发现,无论咱们如何去做,做什么。咱们的目光都已经被集中到了那本账册上,到底有没有那本账册,你知道吗”?王明阳看向了太子。
太子翻着白眼,“我哪里知道,远在千里之外的事,我怎么会知道”。
“好,既然大家都不知道,那可以任凭造谣,甚至说那账本上有宰相大人的贪腐证据也未可知”。
“胡说,宰相大人怎么会贪腐,你在污蔑”,太子顿时脱口而去,不过看到周围之人的反应,明白自己多言。
“好了,不要在意那些细节,最重要是这件事成功的吸引住了我们所有人的目光。那此事又为了掩盖何事呢”。
王明阳端过一杯茶水猛灌了一口,“所以说,去查查大梁最近有什么动作,便知道谁才是真正的凶手。至于那账本没有便罢了,有岂不是也能震慑下百官”。
王明阳忽然捂着嘴,“哦,貌似我说多了,你们什么没有没听到”。
众人集体翻着白眼,“你都说了这么多,还让我们装作不知道”。
魏帝满意的看着王明阳,王明阳所说与自己猜测的一致。这些魏帝早已经让李兴去查了,相信很快就会有结果。
太子脸色难看的看着王明阳,“真该死又被这家伙抢了风头”。三皇子倒是没有多余的想法,只是对此事略有所思,他在想自己的父皇在其中扮演者什么角色。他可不相信自己的父皇会毫无动作,就像当年那是一样。三皇子无意间发现了自己父皇一些了不得的事。
“仁儿说的不错,那大梁此举分明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策,只是朕至今也查不出他们到底有何目的。不过朕知道那些跳梁小丑,终究上不得台面”。
你们几个的表现朕很满意,“身为皇者,就要有皇者的大格局。也许你们现在体量不出其中的意义,但将来定会明白其中的含义”。
第二日早朝,一如既往有本早奏无本退朝。见众臣工无本后,魏帝轻哼了一声,“诸位臣工,那信函被截一事,至今以过去数日,目前信函仍不知去向,朕思虑着派遣一钦差全权办理此事”。
众臣你看我,我看看你。魏帝提出的很是突然,不知为何会有此议。
这时工部尚书出列,仿佛早知如此。“陛下此时事关重大,非要一老成持重之人不可。此时由兵部而且,不如由兵部解决,臣推举兵部右侍郎刘大夏前往”。
此时马文升因出世妖族有功,刚刚调往兵部担任左侍郎,很明显魏帝的意图便是由马文升接替兵部尚书一位。身为兵部尚书的余子俊自然要提把自己的人,刘大厦便是其推举出的人选”。而此事不宜由自己提出,于是余子俊便找了工部尚书。
此话一出,众臣顿时心中衡量此事的得失。这明显是几位与陛下演的戏,恐怕早已经定好了人选。
“宰相可有异议”?魏帝看着低头不语的宰相,好奇的问道。
宰相躬身行礼,“臣觉得此事可行,只有这人选吗,倒是有待斟酌,不如在派一人同往以视监督之意”。
十日前,本来在刘大厦一系列的暗访下,终于找到了前方贪墨军响的蛛丝马迹。就在其准备细查时,大梁军队突然调动,致使此事被迫中断。
后来那人答应戴罪立功,只求朝廷能宽大处理。于是一次夹带证据账册的信函,便从前线发往了兵部。可惜他们没料到那账册会被人半路劫走,而且将此事闹得沸沸扬扬。兵部发函历来有专门的途径,沿路会几经转手甩开那些探子,没想到账册还是被截。
后来余子俊与刘大厦一商量,干脆由暗转明。直接明察此事,以堵住天下人的口。
魏帝点了点头,“此事宰相说的有理,不过此时兹事体大,一般的官员与地方纠缠太多。很难将案子查下去,朕决定派一名皇子同往”。
顿时百官心中明白,这位陛下是信不过臣子,很担心出现官官相护之境地。一时间人中人人自危,难道陛下要大查下去,千万别牵连到自己头上吧。
“不知陛下中意那位皇子前往”?
魏帝大笑,“昨日家宴,朕问几位皇子对此事有何看法,最后还是朕的好仁儿深得朕心”。
宰相点了点头,“陛下圣明”!“七皇子年纪真是合适人选,与各方势力纠缠最小,不过此事可是个泥潭,一不小心便会为自己树立大批的敌人”。
忽然有御史出列,“陛下不可”?
“哦,为何不可”?
那人自知自己多言,急忙改口,“微臣是想着,七皇子刚刚从妖族回来。在去前线是否有些不妥”。
“为朝廷办事,岂能计较个人得失,朕相信仁儿会明白其中的含义的”。
后宫内得到消息的王明阳直拍自己的嘴巴,“我这张臭嘴,昨晚上出什么风头。一魏帝那老奸巨猾定有其他的想法”。
不过听闻此次出使又刘大厦同行,“又是一个历史名臣,先前老马被自己感染。也不知这个刘大厦会怎么样”!
王明阳感叹道:“我真是个劳碌命,这些事情傻子都知道会惹得一身骚。咋就掉到了我的身上呢”!自己可以想象魏邦那同情的眼神。
此事就在王明阳不情不愿中定了下来,为了能体现王明阳的身份,本来应在成年才进行封王。提前了一年便特旨封王,说道封王的好处当然由很多,自己不用再住在皇宫之中,可以有自己的行宫。还可以每年领到一笔不小的俸禄。为此王明阳好好高兴了一场。
因事情紧紧,封王所有的礼仪要到回来后方能进行,现在王明阳只能先得到一个“瑞王”的称号。
三皇子、五皇子至今尚未封王,反而年纪最小的老七先封王了,看来这个老七本是不小啊。而太子三皇子不屑的摇了摇头,看来我也要在其中周旋一二了。
今天最后一更了,从早上起来便开始码字,码到现在浑身酸痛,头晕脑胀。本来周六是个休息日,比上班还累!最后求订阅
(本章完)
………………………………
第191章 刘大厦
第三日天刚刚蒙蒙亮,王明阳便被打包送到了宫门外,坐在马车内,王明阳无精打采的打着哈欠。而身后跟着刘大厦的马车,两人带着钦差仪仗,缓缓的向前线进发。按照他么此行的速度,大概十多日后达到秦岭山脉附近。
不知不觉中王明阳睡着了,他真的太困了。至于小白那家伙此时乖乖的趴在他的腿上,虽然众人奇怪为何要带着一只小白狗,不过人家是王爷想带什么就带什么。
为此在刘大厦的第一印象中便没留下好结果。再加上马文升与此人亲近,刘大厦自然面上要嘲讽下。
其实刘大厦与马文升同为史上名臣,其实私下私交还好。并没有到如此地步势同水火的地步,可惜身在官场,很多事身不由己,自然面上要做些事来。
于是王明阳与历史名臣刘大厦的第一次见面不欢而散。在刘大厦看来外界那些传言定是为了推崇这位小王爷,哪里有钦差带只狗,虽然那狗长的确实可爱些。
小白粉红色的小舌头舔着嘴,嘴角还留着口水,因为小白发现了比胡萝卜更美味的东西,‘鱼’。
“你是只狗好吗,无论胡萝卜还是鱼都不应该是你喜欢的东西吧”!
为此小白鄙视的看着王明阳,“我是只有追求的狗,我的狗生要与众不同,我要有远大的目标,远大的狗生”。
也不知是巧合还是故意安排,一路护送钦差的士兵中,竟有好几位都是跟随王明阳到妖族的士兵。他们知道王明阳的手段,自然对其心悦诚服。对王明阳的命令更是不打丝毫折扣。
刘大厦原历史中乡试第一登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后授兵部职职方司主事,开始了兵部一生。后接任马文升为兵部尚书。可谓是能臣之一,当然在如今的时空中,能否做到此位置尚未可知,但其确实是能臣。
篝火前,王明阳坐在准备好的垫子上,小白趴在一旁啃着一条烤鱼,而刘大厦面无表情的坐在对面。两人吃着秦晖正在制作的烤鱼,在刘大厦的眼中这位小王爷根本与其岳父福王无异,福王如果说是为了避嫌装疯卖傻,那这位就是不求上进。才十几岁的年纪竟然过上了这种的生活。要是老夫的子女,非要打的他生活不能自理。
“刘大人,怎么不吃东西,这个很好吃的”!王明阳笑哈哈的问道。
“老夫自理”。刘大厦冰冷的回答自然引起了王明阳的感叹,“奇怪的老头,我又没惹你,一路上对我不冷不热的。真是没趣”!
过了一会也许气氛太过尴尬,王明阳终于轻声问道:“不知刘大人可有计策,咱们从哪里开始查起”?
刘大厦看了眼王明阳,“小王爷路上一切听老夫的即可,而你的任务只要照顾好你的那只狗即可”。
“嗯,这是在鄙视我吗?难道我在你眼中就是那种逗鸟遛狗的纨绔子弟”。王明阳顿时愤怒了,为了表示自己的愤怒,他决定充分当好一个纨绔。“啊,既然这样太好了,我还怕刘大人凡事让我做主,我可没有那才能。既然这样,我就放心了,那我便去休息了”。
看着王明阳抱着小白离去,刘大厦满肚子的怒气不知与谁发泄。最后只能将怒气对准了手中的烤鱼,这鱼自然是王明阳带出来的,在王明阳指导下秦晖做的。此次出行王明阳只带了秦晖因为这小子更会伺候人。
生气的刘大厦猛啃了一口鱼,不过他不得不承认,这鱼的味道确实不错。于是忍不住多吃了两口。
王明阳有时也不得不承认,一年前若是让他选择回到前世还是留在这个世界,他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回到前世。但如今在问同样的问题,他会犹豫。人都会改变的,他已经再也不是前世那个为了生活而努力拼搏的年轻人。他更加享受这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生气有人自动送上脸庞的生活。
因今夜只能在这官道上过夜,士兵自然加强守卫,而王明阳乘坐的马车只比皇帝出行的马车规格略低一等,毕竟他可是王爷,而且是钦差。
当然此行王明阳除了带上阎君这个打手兼保镖兼跑腿之人外,还带上了一人,那就是王吏。王明阳要告诉世人王吏是自己的人。
虽然此时王吏还没有官职,但谁都知道此人是这位王爷的代理人,因此一路上无人敢对其不敬,当然刘大厦除外。
王明阳有时怀疑,自己这个王爷太没地位了,一个侍郎都敢对自己冷嘲热讽,难道我是这么好说话的人。
“都走了两天了,前方都快到淮南了,想来当地的官员已经做好了准备。到时候王爷可以休息些了”,秦晖一边为王明阳整理好被子,一边说着体己的话。
“秦晖你说这一路上会不会有拦驾告状的,我听闻会有一些有屈不能伸的百姓,沿路拦截钦差”。
秦晖脸角抽搐,“王爷,你说的那时戏文中,在在咋们大晋朝,拦截钦差仪仗犹如亵渎皇权,那时要杀头的。谁会冒着必死的危险去拦截钦差仪仗。再说您说的那些平苦百姓连城门都出不去吧”!
“是吗,真是失望,本王还想坐一会为民做主的钦差大臣,看来是没有希望了”。
秦晖小心的看了看外面,“王爷您这种想法,千万别被刘大人听到,说不定刘大人会上书参您一本”。
王明阳不耐烦的摆了摆手,“知道了,知道了”。
可惜注定要让王明阳失望了,车队还是一路无事缓缓的驶入淮南。一入淮南境内,当地的县衙人便等在官道的入口处,此时虽然尚未进入夏季,但正午的阳光仍然晒的人脸色发涨。
寿县县丞乃是魏帝三年乡试举人,但因一直无法高中进士,便熄了科举的心,在吏部的安排下,到此当了个县丞。而那倒霉的知县此时被玄罗卫请去喝茶了,这不过这过程不太愉快。
(本章完)
………………………………
第192章 抢人(第二更)
寿县县丞已年过四十,是个长相有些微胖的中年人,此时带着县衙的主簿、典史,还有衙役十几人站在官道上。
已经热出汗的主簿看了看远方,“县丞大人,你确定钦差是今日抵达”?
“老李,你说我骗你作甚,钱大人被玄罗卫的带走至今生死不知,钱大人对老吴我可不薄。现在也只有这钦差能够把钱大人带出来,但愿这位钦差大人敢做事吧”。
“不是听说钦差除了兵部刘大人,还有一位皇子吗”。
“刘大人还好说,那为皇子怎么样谁知道,兴许与玄罗卫沆瀣一气也未可知”。
在几人聊天之际,钦差的行辕缓缓的驶入众人的视线内,“有人激动的大喊一声,“来了”。所有人立刻两旁恭敬的站好,等待钦差的到来。
刘大厦先下了马车,同样王明阳紧随其后,“吾等见过钦差大人”。
“起来吧,谁是寿县县令”。刘大厦最后将目光集中到了县丞身上。
见钦差看向自己,吴县丞急忙回禀,“启禀大人,本县钱县令有事缠身,目前不能前来迎接钦差”。
“哼,何事会比此等大事更加重要,难道他不想要头顶上的乌纱帽了吗”?
吴县丞苦笑,“大人,非是钱大人不想来,而是钱大人真的来不了了,恐怕此事已经凶多吉少”。
“哦,此话怎讲”?刘大厦奇怪了,难道还有人敢随意杀害朝廷县令不成。
吴县丞正要说话,一旁的李主簿急忙搭言,“钦差大人,此处不是说话的好地方,请随下官到县衙内休息片刻”。
刘大厦与王明阳两人被吴县丞同李主簿带到了后衙。
“扑通一声”,两人跪倒在地,“钦差大人,求求你们救救钱知县吧,他快没命了”!
王明阳好奇的看着两人,“奇怪,这钱知县到底有何冤屈,貌似朝廷并未给其定罪吧”。
“大人,是那玄罗卫假借查找账本的名义,到我这寿县索要钱银,钱知县距绝了他们的无理要求,他们竟然直接借着查案之名,来县衙带走了钱知县”。
“此事你们可以让知府去要人,我想这玄罗卫不会连知府的面子都不给吧”。王明阳奇怪的问道。
反倒是刘大厦一目了然,“不用说了,肯定是知府不敢惹这麻烦”。
两人认同的点了点头,“可不是吗,如今钱知县已经被抓走几日了,也不知是生是死,我听闻那种地方,进入了就没有完好出来的”。
……
“玄罗卫欺人太甚,老夫要上书参他们”。刘大厦脸色铁青,显然玄罗卫与大晋官员之间的争斗由来已久。玄罗卫相当于前世的锦衣卫,是所有读书人的公敌。
仍然跪在地上的吴县丞满脸带泪的说道:“大人,求求你们速速救救钱大人吧”!
刘大厦刚才的义愤填膺顿时吸了火,刘大厦此行有其他的目的,至于玄罗卫为虎作伥之事,恐怕自己不能插手,最重要是同是朝廷派来查询信涵被劫一事,自己也没权利直接要人吧。
见刘大厦面露难色,吴县丞失落的瘫坐在地上,“钱大人,老吴对不起你啊”。
这时一直未说话的王明阳好奇的问了句,“玄罗卫能直接给一个七品知县定罪的权利吗”?
“自是不能,玄罗卫只有侦查职权,虽可以命各地官员配合,但没有定罪的权利,更何况一个堂堂的进士知县,必须要上报朝廷方可”。
王明阳表示明白,“那就是说只要你们那位钱知县不松口,那些玄罗卫便不敢要了钱知县的命”。
“可是这样还是不能救出那位钱知县,除非有证据证明其与信涵一事无关”。
王明阳看着众人,“既然没证据,那说明谁都没有,那么咱们软的不行,那只能来硬的了”!
“来硬的,如何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