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门女首富:归园小田居-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感觉身后的穆铮那像动了一下,僵着身子不敢乱动,就怕他知道自己醒了。
穆铮瞅了她一眼看小身子绷得那么紧,耳朵那么红,不由得好笑,现在才知道害羞紧张是不是太迟了点儿?
不过他也没打算为难顾小桑,也不想让她知道他几乎一夜没睡。
他伸了个懒腰假装刚刚睡醒,然后起身下了床。
感觉背后的人已离开,她紧绷的身体才放松下来。
妈呀,吓死了!她紧张地差点连呼吸都忘了。
等了好一会儿,她才慢慢转过身上睁开眼睛。
“早啊。”顾小桑假装什么也没发生,什么也不知道向他甜甜问了声早。
穆铮也不揭穿她,点头回应了一句:“早。”
“我下去让小二准备早餐,你梳洗好后就下来。”
“好。”顾小桑发现他还挺体贴,知道他在房里她不好梳洗换衣服,所以说个理由出去。
她今天挑了一套粉红色的衣服,当她下楼梯时夜枭上前一步在凑到穆铮耳边说:“主子,你有没有觉得今天顾姑娘好像朵含苞待放的桃花?”“
“主子,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啊。”他这句话说得特别有深意。
“你离京一个月,这段时间辛苦了,我已经传书让昼鸢让他过来,你回京吧。”
哼,敢挤兑主子,找死!
“不辛苦,一点也不辛苦。”夜枭连忙摇手,他不要回京啊,难道看到自家王爷不为人知的一面,他才不要走把这个机会留给的昼鸢那家伙,况且他还要留在这里助攻不是?
没有他藏在窗上,穆铮又怎有借口让你顾小桑枕他的手呢。
这时候顾小桑已经快走到桌前了,夜枭只好把想说的话吞进肚子里,双手有气无力地垂在身前,向后退了一步。不方便说话能用眼睛可怜巴巴地望着穆铮,让他收回成命。
“谁欺负你了?”顾小桑一来就发现夜枭这个小可怜。
“如果不是什么杀人放火的大错,看在我的面子上能不能饶他一回?这段时间多亏有他保护我。”如果没有夜枭,她很可能已经被王志远害了。
如果没有夜枭她也不可能安全地走出顾家老屋。
“既然你替他求情,那就算了。”
夜枭一听如释重负,太好了,又可以趴墙角看他家王爷撩妹了。
顾小桑要是知道他是这个想法,一准儿让他滚回京城去。
吃连早饭,上了马车,夜枭驾着马车沿河走,顾小桑以为他们是巡查河堤,没想到走着走着居然将马车停在了一座山脚下。
“这里是缈云山。”穆铮指着前面半隐在云雾中的高山说。
缈云山是锦州府最有名的山,高一千丈也就是三千多米,常年云雾环绕,传说有仙人从这里飞升,是人杰地灵的仙山。
顾小桑听过缈云山的大名,还没来游玩过。
“我觉得你不像是执行任务,更像是来玩儿的。”除了昨天下午她午休的时候,出去了一趟,其他时间都是在吃喝游玩儿,悠闲得很。
夜枭在驾车位上偷笑,她大概还不知道自己一语道出了真相吧。
他家王爷可不就是来玩儿的么,巡查这种事已经全权交给了二皇子穆延廷。
为了陪她散心,他家王爷也算用心良苦啊。
“你留在山下看车。”穆铮给夜枭分配好任务后从他手上提过食盒,带着顾小桑上山。
夜枭苦哈哈地坐在马车上,伸手扯过一片树叶含在嘴里。
马车可以寄放在山下人家里,根本不需要照看,说白了穆铮就是想和顾小桑独处,不想他跟去。
因为是名山,山上有诸多道观和寺庙,山路都是由石阶铺成,并不难走。
山里很凉快,空气很润,四处都能听到鸟雀和知了的叫声。
山上的空气特别清新,顾小桑深吸了几口。
顾小桑和穆铮并排而走,遇到风景优美的地方停下来仔细观看。她前世爱旅游,只是到大齐后,因为交通等诸多方面的限制,没有再出去过。
沿途遇到了不少来游玩避暑的人,有上山的,有下山的,也有在小溪里捞鱼,竹林里野餐的。
一个十五六岁的小胖子从后面跑上来,汗像水一样不停地往下流,后面的衣服已经全部打湿了,顾小桑以为到凉亭他会休息一下,没想到反而跑得更快了。
一边跑还一边冲后面喊:“快点,快点,再不快点就赶不上灵泉寺的斋饭了。”
寺院的斋饭都是在正午,过了点就没有了。
一听到有吃的,顾小桑两眼放光,大声问那小胖子:“灵泉寺的斋饭好吃吗?”
“好吃。”回答顾小桑的并不是小胖子,而是他的小伙伴年纪和小胖子差不多,不过比他瘦多了。
“瞧,前面那位都想吃想疯了!”他把手双手撑在膝盖上休息,他这一休息小胖子不乐意了,不停地催促:“快点儿,快点儿。”
“催命啦!“小瘦子吼了一声,调整一下呼吸追了上去。
“老爷我们也去灵泉寺吧。”顾小桑双眼晶晶亮,一脸期待地看着穆铮。
这丫头听不得有好吃的,穆铮心底好笑,点了点头表示同意了。
顾小桑欢呼一声,追着小胖子去了。
追得太急不小心踩在青苔上差点摔跤,幸好穆铮在后面扶了她一把。
“小心点,不着急。”他说。
又走了十多分钟,终于看到了灵泉寺。
从寺中传来的饭菜香,让她咽了咽口水。
………………………………
第175章女施主,留步
第175章女施主,留步
斋饭不能见荤腥,不仅鱼肉算荤腥,葱、洋葱、韭菜、大蒜、鸡蛋等也算。比如顾小桑的泉水豆花饭,虽然豆花是素的,但蘸水里有葱,也不能算斋菜。
顾小桑跟着小胖子一路来到灵泉寺的斋堂,斋堂里是那种长条的桌子,顾小桑数了数,能容纳一百人共同就餐,里面已经坐了不少人,空位已经不多。
看来这灵泉寺的斋饭确实很受欢迎,灵泉寺离县城的距离和她的农家乐差不多。
斋堂里有一个香火钱箱,顾小桑见小胖子数了四十文在里面,然后招呼小伙伴坐下了。
看了这四十便是二人饭资。
两人四十文,一人二十文,有些小贵。
不过顾小桑转念一想,她一份泉水豆花饭就卖三十八文,有什么资格嫌别人贵,只希望这里的斋饭能对得起它的价钱。
“我请你吃斋饭。”顾小桑笑着对穆铮说,然后也依样画葫芦数了四十枚铜钱放进香火钱箱。
顾小桑找好了位置坐下,穆铮坐在她的左手边,而右手正好是那小瘦子,那小瘦子看到她对她笑了笑。
“姐姐,你们也来啦。”
呃……什么眼神,她看起来很大吗?
“是啊。”顾小桑尴尬地笑笑。
好生气哦,可是还是要保持微笑怎么办?
而且这小子一点眼色也没有,居然还“姐姐”“姐姐”叫个不停。
穆铮在一旁暗笑。
“铛!”正午的钟声想起,寺里和和尚端着斋饭进来了。每人的菜都是一样的,一共是五样菜,四菜一汤。
顾小桑一人一份最多两样,没想到居然是四菜一汤。虽然每样的分量都不多,但是菜式多嘛。
不仅菜式多,装盘也很有禅意,看得出来这个间有品味的寺院。
汤是南瓜汤,菜有一份凉拌木耳,一份青菜,一份素烧鸡还有一份素肉丸子。素肉丸子看上去和顾小桑做的豆渣丸子很相似,只是顾小桑的豆渣丸子里面有香菇和碎肉,这个是纯豆渣。
顾小桑先喝了一口南瓜汤,汤是橙黄色,南瓜煮烂和汤融为一体,汤很甜,很香,浓浓的南瓜味。
喝了汤她又尝尝木耳,木耳选的是山上野生的小木耳,口感很脆,用温水泡发以后,应该还放在山泉水里冰镇过才会吃起来这么脆,菜里面除了木耳以外还有干笋丝。
菜是用熟菜油凉拌,除了菜油以外还加了几滴芝麻油提升香味,里面还有些许酸味,吃起来不像是醋,带点果香又不是柠檬的味道,会是什么呢?
她在寺外看到了许多青梅树,莫非是青梅做的梅醋?
她又细细品尝了一下,果然有青梅的味道。
青梅不仅生津止渴还有解热、防风寒的功效,夏天食用非常好。
“这菜讲究。”顾小桑心中欢喜,以前吃用柠檬调味的菜比较多,她还是第一次吃到用青梅调味的菜。
小胖子也是个极爱吃的人,听到顾小桑的话,看着装木耳的盘子纳闷道:“不就是凉拌黑木耳吗?哪里讲究了?”
他看顾小桑的穿着打扮出身富贵应该吃过不少好东西才对。
“对啊,哪里讲究了?”小瘦子也问。
“看在你们给我带路,让我吃到这么好吃的菜,姐姐我就给你们讲讲。”当顾小桑说到菜里的酸味是来自青梅时,四周响起一片惊叹声:“青梅?青梅还能用来做菜?”
“噫,你这么一说还真有梅子的味道。”小胖子尝了一口。
“难怪我怎么做都做不出这个味道,看来关键就出在这青梅上。”在顾小桑身后一个五十多岁的男子说,这男子居然是廊桥酒家的大厨。
大厨吃过了这道菜之后,回去也试做过,可做了很多次依旧没能做出这个味道,他换了十几种不同产地,不同味道的醋,没想到用的竟然不是醋而是青梅。
“果然讲究,姐姐你真会吃。”小胖子夸赞道。
他这句看似普通却是对吃货最大的褒奖。
“那是,也不看姐姐是谁。”顾小桑颇为自得。
穆铮摇头,刚刚不是嫌弃别人把她老了吗?现在怎么又自称“姐姐”,女人果然善变。
不过她真的很会吃,他只吃出来酸味比较特别,却没吃出来那是青梅的味道。
凉拌木耳给了顾小桑惊喜,她开始尝素烧鸡。素烧鸡是比较常见的斋菜,越常见的菜越考厨师的功底。
素烧鸡的做法有很多种,有的用千层豆腐皮里面没有馅,有的是用豆腐皮里面包馅儿,馅儿也有很多种,各地的作法都不一样。
灵泉寺的素烧鸡有馅儿,顾小桑吃到了冬菇、青菜、榨菜还有土豆的味道。
土豆是土豆泥,顾小桑吃了一口,便大致猜出了这道菜的作法。
将冬茹泡软切成末,青菜焯水和榨菜一起切成末,土豆煮熟碾成泥,将切好的冬茹、青菜、榨菜肉末倒入土豆泥中加入凉开水调好后,倒入铺好的豆腐皮上。
豆腐皮裹成卷,放入油锅里微微炸一下,捞起后再在锅里倒入锅里进行焖烧,等汁收干以后起锅。
冷却之后切块装盘,虽然只是一道斋菜,工序却相当繁琐。
这道菜最关键的地方是土豆泥稀稠,太稀不成形,太干则硬。
“讲究!”顾小桑忍不住又赞了一声。
大家怀疑他们和顾小桑吃的是不是同一道菜,为什么她每次都说讲究,而他们除了味道好以外什么都吃不出来。
“姐姐,这道又哪里讲究了?”小胖子忍不住问了一句。
四周的人不约而地抬起头看着她,想跟着长长见识。
只见她翩然一笑,眼中闪过一丝狡黠:“不告诉你。”
嗯,又调皮了!
相比凉拌木耳和素烧鸡豆渣丸子作法就比较普通,没有让她惊艳的地方。不过总的来说,这里的斋饭非常不错,值得起二十文。
四菜一汤她吃得很满足。
吃完饭以后,顾小桑和穆铮离开了斋堂,本想在寺里转转拜拜佛进进香,谁知一出斋堂就被人叫住。
“女施主请留步。”
………………………………
第176章以厨论道
第176章以厨论道
谁在叫她?
顾小桑回过头发现身后有一位四十来岁穿着棕色僧袍的圆脸僧人,他不仅脸圆,眼睛也很圆,他的眼好像广袤无边的海洋,容纳无穷智慧,他笑起来给人的感觉很亲切,如沐春风,好像家人一般。
这是一位高僧。
顾小桑神情肃然,连忙双手合十回道:“敢问大和尚有何指教?”
那高僧回礼说:“贫僧法号慧圆是灵泉寺的典座。”他的声音平和,语速不疾不慢,给人的感觉很舒服。
典座是伙堂和斋堂的负责人,莫非今天吃到的斋饭就是此人所做?
顾小桑一脸欣喜,双眼越来越亮,她本想着游览完寺庙寻个机会看看能不能会会做斋饭的人,没想到对方先找来了。
慧圆似乎猜到了她的想法,笑着说:“施主想得没错,今日的斋饭正是贫僧所做。贫僧掌管伙房五年有余,施主是第一位吃出凉拌木耳用青梅调味的人。”
别人只知道好吃,却不知道好吃在哪里。
“不瞒典座小女子自幼爱吃,比较常人爱琢磨。”
“爱吃之人都爱做,想必施主厨艺了得。”
“确实会做几样菜,比不得典座。”顾小桑自谦道。
“施主自谦了。”
“施主觉得小僧今日做得菜如何?”慧圆问道。
顾小桑将那几样菜的优缺点一一列了出来,每一句都说到了点子上,听得慧圆连连点头。
两人开始交流厨艺心得,越说越投机,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慧圆在素食上的造诣很深,很多意想不到的搭配,给了顾小桑很多启发。
瑞王大人很心塞,两人聊得那么高兴,他在旁边却插不进去半句话。
心塞归心塞,穆铮并没有打断两人,听二人论厨颇些听高僧论道的感觉,颇为有趣。
不知不觉两人已经聊了半个时辰,还有没有聊尽兴,顾小桑觉得慧圆给了她不少启发,慧圆又何尝不是如此,越聊慧圆越惊讶。
顾小桑年纪并不大,对吃的研究却深得惊人。
光聊两人已经觉得不过瘾,决定上手论论。
慧圆带顾小桑到了伙房,伙房里有三个打杂的灰衣小和尚,见到慧圆都停下手上的事向他行礼神情语言甚是恭敬:“典座。”
“这是顾施主,厨道高手,我与她聊得十分投机,约好在此以厨论道。”向小和尚介绍完顾小桑后,又对她说:“顾施主,若需要他们打杂尽管吩咐,我们就地取材,限时一个时辰做四道菜如何?”
“好。”顾小桑点头。
开始之前她先打量一下伙房里的食材,食材还是比较多,有玉米、有干笋、有冬菇、山药、莴笋、南瓜、藕等等。
看完食材她又看了调味料,最后来到装水的大水缸前,舀了一瓢水尝尝。
缸里的水很好,是上好的山泉水,甘甜醇厚,味道悠长。
慧圆看她尝水,赞赏地点了点头,做菜离不开水,水非常重要。
“敝寺有一口灵泉,缸中便是灵泉水。”慧圆说。
“好泉。”顾小桑赞叹一句,虽然比系统赠送给她清水泉稍差一些,但也是难得的好泉,难怪此寺会叫灵泉寺。
一个是时辰,两个小时,做四道菜时间还是有些紧。
看过食材后,她心中已经有了想法。
首先取了玉米面和面粉加水和在一起揉,做玉米窝头,她力气小揉出来的面不劲道便向一旁穆铮挥了挥手:“老爷麻烦帮我揉面。”
穆铮走上前在她的小脑袋瓜上敲了一下:“这会儿倒是想起我来了。”
顾小桑吐了吐舌头。
穆铮揉面的同时,顾小桑拿了几个番茄用温水烫了一下,撕掉皮去掉里面的籽然后切成小块用勺子碾碎。
碾碎之后将番茄到入锅中加入冰糖熬,等水熬干以后,一碗蕃茄酱就出锅了。
番茄酱熬好之后面也揉好了。
她将揉好的面搓成长条,去掉头尾,切成大相小等的小块,将小块撮成圆圆的团子。在中间按一个洞,拇指在内食在外将洞慢慢扩大。
里面要装东西,所里洞捏得比一般窝窝头大。
捏的同时小和尚帮她将南瓜和山药去皮切成块。
捏好以后,上锅蒸,切好的南瓜和山药也一起蒸。
她选了几根莴笋只取尾端,洗干净之后,切成十公分长的小段,改刀后放入盐水中浸泡。待十分钟后捞起来整齐地摆放在盘中,在上面淋上一层芝麻酱。
第一道冷菜麻酱凤尾就做好了。
接下来将豆腐切成半公分厚,五公分长三公分长的小块,放入油锅中煎,煎至两面金黄后色捞起来备用。
然后将泡好的冬菇、黄花菜、切成小丁,马蹄也去皮切成丁。
这时窝头、南瓜和山药也蒸好了。
将南瓜和山药取出来,分别用勺子碾成泥,山药本身没有味道,顾小桑加了些蜂蜜在里面。
她在伙房里找了一下并没有找到干净的细布帕,便从怀里将自己的手绢拿出来用清水干净后折成三角形,将调了蜂蜜的山药泥包在里面,将下面剪出一个小口,从山药泥从里面挤出来。
她也不是随意挤,而是将它挤成花瓣的形状,没一会儿,一朵白色的山药莲花便做好了。
挤完山药后,又将南瓜泥以同样的方法挤在上面,形成一朵橙色的莲花。紧接着从荷花池里取了一片荷叶,切了几片摆盘,第二道甜点,南瓜山药莲花便做好了。
接下来便是两道热菜了。
顾小桑将番茄酱倒入锅中,加入盐调味,然后将煎好的豆腐放入锅中,等汁水收干,豆腐变成红色入味之后,将豆腐夹起来竖着一块块铺在盘中,远远看去好像红色的袈裟。
最后一道菜,将冬菇、黄花菜、马蹄丁,倒入锅中炒,炒好之后起摆成佛头剪形的形状,然后把玉米窝头,放在佛头的头顶,如果佛祖头上的佛螺髻发。
四道菜做完,不多不少正好一个时辰。
慧圆也做好了,他走过来看顾小桑做得怎么样了,当看到她盘中的菜,再也移不开眼睛。
………………………………
第177章小娘子,给我揉揉
第177章小娘子,给我揉揉
慧圆看到了莲花,看到了袈裟,看到了佛头,心中有佛,处处皆佛。
“阿弥陀佛。”慧圆颂了一声佛号,道了声“善。”
“典座尝尝。”顾小桑双手将筷子递给慧圆。
“好。”慧圆先吃麻酱凤尾,凤尾多用来炝炒和焯水后凉拌,慧圆还是第一次吃到生的凤尾,原本担心涩苦的味道会影响口感,但是没想到的是香浓的麻酱正好将苦涩的味道中和掉。
凤尾有种特别的清香,生吃将它完整地保留下来,而且咬起来很脆很爽口,特别适合夏天吃,再多也不会腻。
最可贵的是这道菜一点也不难,只要有麻酱和凤尾谁都可以做,他有预感这道菜很快会风靡全国出现在千家万户的饭桌上。
第二道是南瓜山药莲花,伙房里的南瓜是寺里自己种的特别软糯特别甜,所以顾小桑并没有调味而是保留了它原有的味道。而山药没有味道,她才用了蜂蜜调味。
蜂蜜的量把握得很好,少一分太淡,多一分则太甜。
挤出来莲花栩栩如生,看得出来她有不浅的绘画功底,即使慧圆自己也不见得能比她挤得好。
“善。”慧圆又赞了一声。
第三道是茄汁豆腐,酸酸甜甜的番茄汁完全被吸收进豆腐中,一口下去,汁水从豆腐眼里飚出来,满口都是,这道菜特别开胃。
“善。”
慧圆拿起了玉米窝头,在顾小桑的指导下将炒好的冬菇丁等装入洞中,然后连窝头和馅儿一起咬。
玉米窝头揉得非常劲道,配合着馅儿吃,越嚼越香。
“善。”吃了四道菜,慧圆连说了四个“善”。
顾小桑做的菜不仅味道好,摆盘精致,而且极富创意,这几道都慧圆第一次吃到。
伙房里的小和尚看顾小桑人立刻变得不一样,慧圆与不少人以厨论道过,其中不乏各地名厨,廊桥酒家的大厨赵和裕和都县聚福楼的大厨邵献都与他论过厨,但是能让他每道菜皆称善的只有这位女施主。
“听施主的口音不是惠县人吧?”慧圆放下筷子后问她。
“不瞒典座,我是都县人。”
“哦?”慧圆听她说是都县人,沉吟了片刻似乎想到了什么。
“听闻都县有一家名为‘啥玩意儿’的农家乐,里面的泉水豆花儿饭最是出名,不知施主可曾听过?”
“那正是小女子的店。”
“施主就是赢了邵献的顾小桑?”
“正是,典座也知道我?”顾小桑没想到居然慧圆居然知道她。
听到她的话,慧圆笑了笑,“前几日有几位都县的施主来吃斋,那日贫僧正好做的是豆花饭,便听到他们在议论。”
顾小桑又想到了昨天在廊桥酒家发生的一幕,他说得那几位不会就是在廊桥酒家遇到的吧?
顾小桑尴尬得笑笑:“不管他们说了什么,还请典座不要放在心上。”
慧圆摇手表示自己不会在意,“日后若贫僧化缘至施主的农家乐,施主是否能给贫僧一碗泉水豆花饭?”
“典座来必盛情款待。”
顾小桑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