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叛逆枭雄-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再看看自己的属下郁闷道:“月笙,当初你投奔我的门下,我就没有看错你,真是后生可畏呀!”“前辈,晚辈不知哪辈子修来的福气,全凭贵人相助。”

    “月笙,老夫以后就依仗你了!”“前辈在上,晚辈怎敢越俎代庖。今后晚辈有的前辈也有,晚辈孝顺前辈理所应当。”陈世昌可不相信杜月笙的话,可这匪夷所思的变故,活生生的出现在眼前,可谓是羡慕嫉妒恨。

    此时,在小东门城墙上,顏家康、单峰和从老家赶回来的胡伯庸伫立。三人所处的位置能看见杜月笙新宅子拆迁的情况,胡伯庸放下望远镜道:“大人,你在他身上赌注过大,我担心事与愿违?”

    “胡先生,下多大的赌注,一定会有多大的回报,我断定他是一个混世魔王。”“胡先生,杜月笙能力不可小视,短短几天,通达货栈积压的纺线和花布已经打开销路,目前货栈客商如织!”“胡先生,我们该启程了!单兄,接下来你要单独行动,祝你好运!”“谁让咱的命苦那,预祝你们一路顺风!”
………………………………

第72章招贤纳士

    三月下旬,江南景色美如画。温暖的春风吹拂,令人十分惬意。

    由于单峰在上海组建情报网,要继续留在上海。顏家康、胡伯庸二人乘坐篷车直奔杭州,他们去杭州干什么?答案自然会揭晓。“大人,这个叫蒋方震的到底是什么人物,如此大费周折?”颠簸的篷车上,胡伯庸打开话匣子。胡伯庸此番回家省亲,顏家康让他顺路到海宁州查找一个叫蒋方震人。

    顏家康不能确定蒋方震是否在家,也许冥冥之中有此缘分,年初蒋方震从德国留学回来。由于朝廷正在全力筹办慈禧太后的葬礼蒋方震作为公派德国的留学生,回国后无人问津,只好暂时回家闲赋。顏家康闻听蒋方震在家大喜,立即决定前去拜访。

    篷车前后布帘卷起、通透,视野极好。面对胡伯庸询问,顏家康收回望景的目光,略微沉思了一下道。

    “据我所知,光绪28年1902年,蒋方震公派日本陆军学校就读,光绪三十一年,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步科第三期毕业。蒋方震在校期间成绩优秀,据说综合考评曾获得第一名。由于成绩优秀,光绪三十二年被公派德国研讨军事,此人有军事才干。”“如果老夫没有猜错,大人想聘请蒋方震,扩大讲武堂规模。”“你猜对了一半。”

    “本官不能小富即安,要陆续网络军事人才,为我所用。根据我掌握的情况,光绪28年,留日学生已达3000多人,就读日本士官学校的留学生就有上百人。经过几年积累,毕业于日本士官学校的留学生以有几百人。日后对付日本人,他们都是可用的军事人才。”“大人,他们毕竟是日本人教出来的胜算几何?”“胡先生,何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放心他们日后会成为日本人的噩梦。”

    “大人,你对蒋方震为何了解这般详细?”“这就是情报的作用,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顏家康诳语脱口而出,脸不红心不跳。

    两日后二人到达海州府硖石镇,远远望去,树荫遮蔽的村落,白墙灰瓦时隐时现,透露着古色古香。江浙的富足天下闻名,尽管蒋方震家境贫寒,但是窥视宅院并不寒酸。游客突然来访,蒋方震身着一身布衣出来迎接。

    他中等身材、面相英俊,腰板挺直,一看就是经过军事训练才独有的风姿。“二位先生面生,请问从何而来?鄙人不曾于二位先生相识!”蒋方震抱拳见礼,脸上显露出迷惑。“蒋先生,鄙人是山东淄博府周村县令葛云飞,这是我的师爷。鄙人前往上海公干,得知蒋先生在家闲居,故前来拜访!”

    “葛大人,草民见礼,请里面叙谈。”蒋方震客气礼让,宾主进入客厅落座,一名丫鬟漆上茶水退下。

    蒋方震望着风流倜傥、气度不凡、如此年轻的县令暗自吃惊道:“葛大人登门拜访乃荣幸之至,草民不解,请直言不讳!”“恕鄙人直言,据我了解,蒋先生于光绪28年入日本士官学校,光绪31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是年,官派德国研习军事,成为兴登堡下面的连长,我说的没有错吧!”“大人说的没有错,位卑不敢忘国忧,在下也有一个报国之心。”

    “说得好,有道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本官不才,但报国之心不可有一丝懈怠,实不相瞒,本官是求才若渴呀!”“谢大人抬爱,在下受宠若惊。在下只是略懂军事,恐让大人失望了!”“蒋先生,实不相瞒,本官筹建了一座讲武堂,已经初具规模。时下我大清新军缺少现代军事人才,本官愿尽绵薄之力,恳请蒋先生屈身担任讲武堂总教习!”

    蒋方震闻听眼睛一亮随即暗淡道:“葛大人的美意确实让我心动,但是我已经接受了京城禁卫军管带之衔,实难从命。”顏家康笑道:“人各有志,我不勉强。不过本官想在府上叨扰几日,是否唐突。”“大人是贵客,能屈就寒舍乃蓬荜生辉。”“蒋先生,我是真心想结交你这个朋友,得知家境不宽裕,请接受本官的诚意。”

    胡伯庸掏出一张千两银票放在桌子上,“葛大人,这可使不得,无功不受绿,切莫羞煞在下。”“蒋先生,你认我这个朋友吗?”“大人年轻有位,谈吐不凡,前途无量,在下求之不得。”“既然我们是朋友,就请收下朋友的馈赠,否则視尔没有诚意。”“大人话都说到这份上,在下再矫情不成体统。权当在下借的日后必奉还!”“一言为定!”

    诚意见真情,双方的感情迅速拉近。蒋方震27岁、顏家康25岁,岁数相仿便于双方沟通。席间,几杯酒下肚,顏家康有意道:“蒋先生是科班出身,本官对于军事非常感兴趣,最近几年潜心间研究德军和日军的武备小有心得。本官今日大言不惭,想班门弄斧?”“大人见识不凡,在下洗耳恭听。”顏家康起身在地上度步,思考了一番道。

    “日本自明治维新后,经济和军事开始崛起。甲午战争和日俄之战后,让日军成为世界上强大的军队。日本人自知是一个小国,国土面积不大,资源贫瘠,由此铸就了民族危机感。世界崇尚丛林法则,日本人深谙此道,因此他们自强不息、苦练内功,成为当今世界军事强国,这一点举世公认。日军训练出来的军官,其纪律性、服从性、忠诚无与伦比。”

    “大人所言精辟,在下在日本士官学校时深有感触。面对日本军队大清军队一触即溃、正是如此。且不说士兵的战斗意志,军官的战斗素养、就战场指挥能力根根不在一个档次,这就是我前往日本学习军事的原因。”“是的,落后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思进取。日军好的方面我们必须虚心学习,但是不好的一面也要坚决剔除。”

    “不好的一面指什么?在下洗耳恭听。”蒋方震眼睛一亮。“日军的长处有目共睹,可是短处没有人去关注。比如:日军的盲目服从,下级对于上级的指令不加思索、不领会其意,一味的机械执行。比如:作战时一味的按照教科书方式执行,不知道变通。常言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兵者诡道也。日军作战在战术上无可挑剔,但是在战略上目光短视。”

    蒋方震闻听明显有些激动站起来道:“大人身为文官乃军事眼光犀利,精辟说出了日军的优缺点。但在下依然不明白,日军在战略上为何目光短视?”“这是岛国的狭隘性,假如日本于大陆相连,今天的日本有可能是华夏一个省,正因为日本四面环海,避免了被外族侵略,这是日本人幸运的一面。相反,日本狭窄的地域,其爆发战争的规模小时间短。”

    “纵观日本历史,几万人规模作战已经非常了不起,而且敌我作战时间非常短。以甲午战争为例,如果大清军队在朝鲜半岛节节抵抗,日军士兵再勇敢,其战争潜力只能支撑半年,如果大清军队在朝鲜挡住了日军,甲午战争的历史就会从新改写。至于说甲午海战,号称亚洲最强大的北洋水师惨败原因就一点,日本是以举国之力,对付一支北洋势力。”

    “如果北洋水师和南洋水师形成合力,结果肯定不一样。这里的原因很多,说白了日本发动甲午战争,完全是一场赌博,但是日本人赌赢了,中国战败是中国人自己打败了自己。另外,说到日俄战争,日军是占着天时地利人和,而俄军面临漫长的补给线,其实在开战之前,日俄之战的输赢已经注定。”

    “大人真乃军事奇才,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属下改变主意,决定赴周村讲武堂。”“蒋兄!”顏家康伸出手,“葛兄!”双方的手紧紧握在一起。“蒋先生,周村讲武堂的军事教材,是葛大人鉴戒德军、日军、英军所长编撰的,葛大人称为军事奇才不为过。”“葛兄,请你详细说一下。”“蒋兄,来日方长,这个问题我们有的是时间探讨。”

    顏家康转移话题道:“蒋兄,依你之见,当下西方列强对我大清威胁最大的是谁?”“毫无疑问是英法俄德,他们每时每刻都在蚕食华夏的土地。”“蒋兄,此言差矣,英法俄德四国,俄国人对我领土威胁最大,但时下不足为惧。日俄战争就是范本,俄国人无法在东北与我爆发大规模战争。英法德的野心只是贪婪赚取在华利益,本官以为日本人是最可怕的敌人。”

    “日本人?他们从其量跟在西方列强后面摇旗呐喊而已!”“错也,甲午战争,日本占领了台湾,控制了朝鲜半岛。日俄之战,日本人窃取了俄国人的南满利益,下一步日本人的目标是满蒙,即东北和蒙古。据我所知,日本人已经出台了满蒙计划!”“日本人居然有这么大的胃口””是的,现在日本人做不到,但是他在积蓄力量,或者说等待机会。”

    “卧榻之下岂容他人鼾睡,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等作为军人一旦国家有难必挺身而出!”“你我的力量卑微,如果有千千万万志同道合之人形成合力,国家有难时才能以力拒之,这就是我经办讲武堂的宗旨。”

    顏家康在蒋宅盘桓几日,二人谈古论今甚是投机,尤其是顏家康的博学,让蒋方震佩服的五体投地。由于顏家康有事要办,不能马上回周村,便修书一封让蒋方震自己前往周村讲武堂。
………………………………

第73章物色帮手

    顏家康和胡伯庸辞别蒋方震,乘坐篷车直奔太湖方向。二人的最终目标是经南京、长江直奔武汉。这是一次有目的的旅游,以后恐怕没有这样的机会,此番是计划好的。其实此计划,顏家康是根据实际情况顺势而为。

    驿道上马铃声有节奏的鸣响,江南迷人的景致让顏家康痴恋,可是胡伯庸似乎司空见惯,他心里的迷惑纠结伴随旅途的延伸需要答案、需要合理的解释。见顏家康神采奕奕,精神状态特佳,胡伯庸忍不住发出询问。

    “大人,老夫孤陋寡,这个杨度是什么人物,从来没有听说过。”“胡先生,不要自以为是,什么叫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对天下的认知,我等好比世外桃源,见识好比井底之蛙。胡先生,能入本官法眼的人,必然是人之蛟龙。此人有大才,只不过没有施展的平台。此人现在没有名气,并不代表日后没有作为。“

    “杨度今年38岁,正是叱咤风云年龄。他是湖南湘潭人,生于人杰地灵。杨度曾考中秀才、举人。光绪二十年、二十一年,杨度参加甲午科、乙末科会试均落榜。但杨度在科考期间认识了梁启超、袁世凯、徐世昌。尤其是杨度于袁世凯的私交不错。尤其是这些显赫的人物,对杨度赞赏有加。”

    “大人,老夫断定吗,你是为袁世凯日后再出山做准备?”“这还用问吗,记住机会是为有准备人预留的。杨度曾在王辏г嗣畔卵叭辏畹猛蹶'运赏识,并对帝王之术谙熟。后来杨度对新学感兴趣,开始鼓吹光绪皇帝的新政。光绪28年,杨度自费去日本留学,期间认识了兴中会骨干黄兴等人,思想日趋激进。”

    “光绪二十九年,杨度被保举参加经济特科进士考试,并获得一等第二名,一等第一名是梁士诒。说起来蛮有意思,由于梁士诒的名字被说成梁头康尾,康梁因为戊戌变法被慈禧所恨,梁士诒受到牵连被除名。杨度于梁士诒同为湖南师范生,且在日本期间攻击朝廷,策论中有不满朝廷的言论,被疑为革命党而除名,随即遭到通缉。”

    “此后,杨度被迫再次前往日本躲避,期间他开始热衷宪政,反对孙文采用暴政流血等手段,并成为坚定的保皇派,极力推行君主立宪。光绪三十三年,他担任了湖南宪政会长,极力宣扬君主立宪。去年袁世凯、张之洞举荐杨度为京城宪政编查馆提调,候补四品。年初,袁大人被罢官后,载丰清洗一脉,他受到牵连。目前杨度在武汉闲居,这是从京城获得的消息。”

    “大人,经你介绍这个人物不简单,日后袁世凯若是出山必重用此人,大人举措老夫佩服。可是杨度是保皇派,于大人的想法似乎背道而驰。”“胡先生,人都是可以改变的。但是我看中的是杨度有一颗爱国之心,日后必能祝我一臂之力,此番去拜访就是联络感情,为日后腾挪创造条件。本官为了达到目的,无所不及,凡是可能利用之人,都是我的盘中餐。“胡伯庸闻听惊诧。

    二人在六朝古都盘恒了两日,然后逆水行舟到达武汉。顏家康站在武汉码头,举目远眺,望着九省通衢的古城心生感慨。“胡先生,其实我来武汉还有另外一个目的,”“什么目的?”“瞧,对面的汉阳兵工厂,我要招募懂得兵器制造的技术工人。胡先生,兵分两路你去汉阳。”随后顏家康只身来到武汉宪政会馆。

    伫立在会馆门前张望,顏家康心猿意马,大概他是迟留时间过长,引起里面人注意。“这位官爷可是找人?”一名门丁出来询问。顏家康定晴一看发现一位老者出来,显然是把门的。“老伯,鄙人是从北方来的,专程来拜访杨先生。”“官爷于杨先生是故交?”“在下是慕名来拜访。”“杨先生刚从京城回来不久,心情不佳,请官爷报上名讳待我去通报。”老者见顏家康面相英俊、气度不凡客气道。

    “老伯,请转告杨先生,在下是山东周村县令葛云飞。此番路过武汉专程来拜访!”老伯进去不久,出来一名30多岁的男人。此人风度翩翩,气宇宣扬,一张国字脸棱角分明。顏家康抱拳上前道:“山东周村县令葛云飞路过武汉,专程来拜访杨先生,在下唐突请海涵!”杨度有些惊诧随即淡定道:“听说周村出了一个年轻县令,才华横溢,英俊潇洒,今日相见果然名不虚传,请!”

    宾主在客厅落座,下人漆上茶水退下后杨度上下打量道:“如今周村名噪山东,商贸极其繁荣,葛县令这是何意?”“杨先生,时下周村商贸繁荣,实业工厂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经办实业需要大量机器,可时下懂机器的人不多。下官此番出行目的是为实业工厂招募技术工匠。张大人在武汉经办实业多年,此地沉淀数量不菲专业人才。”

    “杨先生,下官经办实业步履艰难,感觉人才是何等重要,万般无奈,故前来武汉招募工匠。下官曾拜读过先生的大作倍感鼓舞,得知先生恰好在武汉,故唐突而来。”“哈哈!果然是年轻才俊,难怪袁大人对你赞赏有加。来人!摆放酒菜,我要于葛兄煮酒论英雄。”杨度似乎遇到知音。

    看到杨度心花怒放的表情,顏家康心里清楚,时下杨度对君主立宪痴迷,肯定要灌输君主立宪的思想,时下他是不遗余力。杨度作为文人对商贸是不感兴趣的,顏家康有意投其所好。

    果不其然,杨度侃侃而谈:“葛兄,大清的革新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如今采用暴力变革的思潮甚嚣尘上,大有燎原之势,如此激进的变革思潮,势必让黎民百姓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欧美的君主立宪包括日本图新,都是成功的范例。”杨度借着酒兴大谈君主立宪,且头头是道、口如悬河,颜家康只好做忠实的听众,杨度的口才的确不同凡响。

    “葛兄,你对君主立宪怎么看?”“杨先生大才,醍醐灌顶,可下官愚钝对上层建筑看不透。方才听先生的宏篇大论依然不求甚解,让先生见笑了。”“无妨,葛兄毕竟涉世不深。实业救国固然可喜,但是没有一块滋生土壤什么都是浮云。”“先生言之有理,时下满清权贵专权,他们骨子里是不愿意变革的,先生的理念恐怕是空中楼阁!”

    “心有灵犀,葛兄说的不错。袁大人若是在位会鼎力相助,可是没有想到被摄政王罢官,君主立宪恐怕昙花一现,杨某苦于报国无门。”“先生没有必要杞人忧天,下官以为,不经历风雨,哪看见彩虹,只要先生认为是正确的就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英国文学家狄更斯曾形象的比喻:世界多姿多彩,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位洋人文豪说的精辟,可有下文?”杨度竖起耳朵。

    ”下官深有感触,狄更斯的下文是: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各种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说的恰如其分,这个时代的特点正是如此。葛兄,狄更斯的大作叫什么名字?“

    ”杨先生,这本书叫双城记,时下没有译本,我是通过德文版阅览的。“”你懂德文?“”下官是在德国教会长大的,学了德文。“”莫非这段话是你翻译的!“”下官不才,在先生面前献丑了!“颜家康大言不惭承认。”葛兄不凡,日后必前途无量。杨某欣慰,尔等年轻才俊可谓是凤毛麟角,日后必然成为大清的栋梁。“”先生过誉,下官不才,某立志于实业救国,此生不渝。“

    ”葛兄志向远大,杨某支持你。“颜家康就是来联络感情的,君主立宪等国策纯属扯淡,但他在杨度面前不能有丝毫反对的意思。点到为止,颜家康开始转移话题。二人谈古论今,奇闻趣事倒也不亦乐乎甚是投机。时辰将晚,颜家康告辞,杨度再三挽留,直到承诺次日再来杨度才罢休。回到下榻的客栈,胡伯庸早已回来。

    ”大人,见着杨先生了?“胡伯庸询问。”见过了,杨先生果然名不虚传,我们谈的很投机。他热情留宿,我没有答应,说说的你的情况。“

    ”今天我去兵器厂和铁厂转了一圈,根据你的要求,只能从这两处选人。不过他们都拖家带口,难度很大。“”这好办举家乔迁,为了表达诚意,先把银子给他们,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几天我还要去杨先生居所做客,你就全权经办不用再征询我的意见。“

    颜家康在武汉迟留了10天,杨度陪着他游山玩水不亦乐乎,二人的感情由越加深厚。期间,胡伯庸聘请了10工匠包括他们的家属几十口子被送往周村。4月上旬,顏家康辞别杨度登上卢汉铁路火车(京汉铁路)北上。此番顏家康在武汉最大的收获是于杨度相识,这对日后的腾挪埋下了伏笔。

    二人相处期间,顏家康有意表露对“帝王之术”的愚钝,对“上层建筑”的无知,且表演的惟妙惟肖,没有露出任何破绽。顏家康大谈实业救国、幼稚的思想表露无遗,此举,在杨度这等政治精英眼睛里不足为惧,日后杨度作为袁世凯的高级幕僚,他对顏家康的评价尤为重要。

    “
………………………………

第74章北上

    列车沿着江汉平原一路北上,沿途的风光尽收眼底。春色妖娆、景色宜人。列车摩擦产生的音响,钢轨于车轮产生的音响,形成特殊的交响乐,令人陶醉其间。

    1887年至1906年,京汉铁路历时9年,终于磕磕绊绊艰难建成通车。仅仅过去3年,这条铁路大动脉尽管质量不好、速度较慢,但是对于沿途经济拉动可谓是井喷。尤其是武汉作为九省通衢的重要商埠,京汉铁路的贯通,改变了武汉在中国近代的格局,武汉不再是充当长江流域横向传导的角色。

    南北纵向铁路线贯通,在缩短了时间和距离的前提下,还有成千上万的运力,这更加有力的推动了汉口商贸的发展和繁荣。当时,一名到过汉口的英国人曾感叹:中国内地商人很快的利用起这一改善了的交通条件,通过汉口把湖南、湖北、河南等省的农产品迅速散往各地,短短3年,汉口商贸的枢纽功能几乎翻了几倍,极大的促进了物流、人流的大迁徙。

    包厢内,顏家康望着窗外迷人的景色,盘算唐突去见袁世凯的结果,这个决定在周村出发时就拟定了。时下袁世凯“解甲归田”,时机恰到好处。此番除了表达衷心以外,一定要让袁世凯对铁路“情有独钟”,彻底改变其想法。

    “大人,十几年前老夫曾来过汉口,当时汉口利用长江黄金水道凸显繁华,没有想到平汉铁路通车仅过去3年,汉口几乎大变样。要想富先修路,大人的言讳精辟!”胡伯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