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叛逆枭雄-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山东宣布脱离清廷、独立次日,省府召开了各界“代表”大会。孙宝琦代表省府颁布了新政府一系列政策,原有的衙门功能职责不变,但是被新的名称取代。原有的衙门警卫力量和城防营合二为一,经过改编精简变为警察局。增加税务局和教育局,保留省、市、县三级管理。随后葛云飞代表省府宣讲了推翻满清,建立新中华的誓言。
大会结束后,葛云飞、孙宝琦、宋时远等,破天荒举行记着招待会,接受中外记者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记者招待会上完全是葛云飞唱独角戏,其犀利、睿智、高屋建瓦的回答,博得中外记者点赞。最后葛云飞、孙宝琦、宋时远被镁光灯包裹,毫无疑问他们新的尊荣和风貌,将展现在世人面前,须臾之间,山东的反清浪潮似乎走在全国前列。
当天下午,副省长宋时远准备出行,葛云飞和孙宝琦送行。省政府门前(原巡抚衙门),大约一个连的骑兵部队整装待发,这支部队是宋时远的警卫部队。宋时远此行的第一站是聊城,尔后是菏泽、济宁、枣庄、临沂、日照。他的任务是迅速改组当地政府,组建新的政权,让山东全境的权力机构尽快良性运转起来,这也是葛云飞计划里的一部分。
“宋兄,任重道远拜托了!”“宋兄,一路顺利!”葛云飞、孙宝琦抱拳相送。“葛将军、孙大人,在下肩负安定山东使命,必全力以赴,告辞!”宋时远上马并在警卫部队护送下出城。目送宋时远走远孙宝琦道:“葛将军,我要面见各界代表,商讨省府议员事宜,阁下是否有兴趣?”“一群老朽,嗡嗡乱叫让人受不了,我就不去了!”
葛云飞似乎想起什么,上了轿车直奔监狱。监狱门前参谋长蒋方震正在等候,“督军,他们等候多时了!”蒋方震改变称呼。走进监狱会客室,只见第5镇统制张友山,标统徐洪斌、上官建勋等官佐就做。“葛将军,眨眼之间山东变天,令人佩服。20多天过去了,是杀是剐来个痛快,我等失去自由比死了还难受。”张有山大概知道性命无忧彰显硬汉形象。
“张统制,尔等在这里是否慢待?”“那倒未必,我等是军人,早已对生死置之度外。好吃好喝,如同醉生梦死,这是军人的耻辱!”张友山振振有词“很好,既然如此,本督军就给各位一个明确答复。如今南方已经成立独立政府,大局不可逆转。清廷百般无奈启用袁大人,目前袁大人已经就任内阁总理大臣。在下所有的举措就是助袁大人掌控大局,逼迫满清下台,建立一个新政府!”
张有山吃惊询问:“葛将军,莫非你是袁大人的人?”“我待各位为上宾,这还用问吗?常言道:识时务者为俊杰,诸位意下如何?”张有山犹豫,徐洪斌和上官建勋神情一爽相互看了一眼站起来道:“葛将军,下官愿效犬马之劳!”“很好,目前所部已经改编完毕,徐洪斌!”“到!”“本督军任命你为山东独立师第1旅第3团团长!”“属下遵令!”
“上官建勋!“”到!”“任命你为独立师第4旅第12团团长!”“属下遵令”二人闻听大喜。“张统制身心疲惫、暂时在家中修养!”张友山闻听表情木然追悔莫及。
葛云飞智取济南,秘而不宣期间,完成了部队改编。第1旅旅长王解放,所部下辖三个团,补充大批清兵总兵力为4000人。第4旅旅长李忠,所部下辖3个团,补充兵力后到达3000人。
第2旅旅长何智,所部拉到潍坊改编,下辖3个团,补充兵力后达到3500人。第3旅王坤担任旅长,所部在临沂完成改编,下辖4个团,总兵力4000人。组建炮兵团,团长朱明,兵力为2400人,组建辎重团,兵力为1200人。葛云飞继续担任师长,蒋方震担任副师长兼参谋长。
一行人从监狱出来不久,进入兵营。部队接到命令立即集合,葛云飞要当众宣布对徐洪斌和上官建勋的任命,完成部队整编。
二人的部队基本上是原班人马,此举是为了便于指挥。坦率说北洋军士兵的素质还是不错的,士兵除了赌博以外,基本上没有大的不良嗜好。当初北洋军在选拔兵员时就严格把关,其兵员素质在当下中国是最高的。
宣布完任命,葛云飞当众做了激情飞扬的讲话。部队刚解散,情报头子单峰匆匆到来,他在葛云飞耳边低估了几句,几位主官便急匆匆赶往省府。
………………………………
第101章迎敌
寒风肆掠、由蒙古高原南下的冷空气,在京城的大街小巷乱窜,一股寒意侵蚀人们的肌肤,空阔的大街失去往日的喧嚣。寒潮来势如此迅猛,也预示着满清王朝寒冬的到来。此时,总理衙门内,军机首席大臣奕劻,一身官服神情萎靡坐在椅子上。他的脸颊塌陷,眼袋肿胀、双眼无神,花白的胡子,预示着老唉。也难怪一个古稀老人,在独木支撑大清江山。
那桐、徐世昌等大臣在一旁站立,他们脸色昏暗、六神无主。“摄政王到!”伴随喊声,年轻的载丰走进来。贵为少壮派应该英姿勃发,而可的神情确老气横秋。山东突然宣布独立,顿时引起满朝文武恐慌。如今南方军情紧急,北洋第3镇、第4镇已经调往武汉前线,眼下镇守京师的只有新组建的禁卫军,京师外围只有北洋第1镇、第2镇。
山东乃拱卫京师的战略要地,距离如此之近,若是让叛军势力做大,京师危在旦夕。本来宣布袁世凯出山担任内阁总理大臣,满朝文武可以喘口气,可是袁世凯在途中还没有到达京城,山东确反了,简直是雪上加霜。奕劻召集大臣紧急商议,决定电告袁世凯。“王爷,袁世凯来电了,建议第一镇火速出动,趁着叛军立足未稳全力绞杀。”
奕劻接过电报看了一眼诧异道:“为什么不让第2镇出动?”“王爷,袁大人此举正确,第2镇乃常备军,要随时支援前线作战,还担负京师外围防御,因此第2镇不能动。现在唯有第1镇可用,况且山东叛军乃乌合之众,出动第1镇绞杀必一击必得!”徐世昌建言。他站在袁世凯角度分析,认为此举可行。事不迟疑,奕劻来了精神头,立即下令良弼率领所部乘坐火车,立即前往山东。
时下,京蒲铁路已经铺设到济南,但是德州至济南有很多善后工作没有完成,因此德州至京城的火车提前贯通。由于德州位于河北于山东的交界,目前还被朝廷控制,因此陆军部下令第一镇火速前往德州,继而向济南发起攻击。良弼接到命令,立即率部蹬车。三列军列一字长龙,浩浩荡荡上路。
列车高速前进,在中部列车一车厢内,良弼着一身笔挺的将官服趾高气扬,于几名属下站在地图前商议军情。瞧他的派头,此番出征必得胜而归。
良弼何许人也?此君今年33岁。于光绪25年1899年东渡日本,进入日本陆军步兵学校学习。光绪29年毕业回国。他作为旗人是满清贵族重点培养的军事干才,必精心呵护。尔后他得到铁良的赏识,不断擢升。由于军谘大臣载涛载丰之弟不谙军事,便让良弼协助其弟编练禁卫军,其实幕后“主谋”是良弼。
皇家禁卫军编练成军后,良弼实际上掌握了兵权。由于北洋第一镇绝大多数士兵是旗人,因此让铁良挂帅第一镇出征是不二人选。时下第一镇统制凤山虽是旗人,但绿绿无能。选择良弼担任主官,显然是看中了他的军事才干。列车经过一天一夜狂奔到达德州,顿时德州成为人满为患的兵营。良弼年轻气盛,立即排兵布阵,他要一战建立功勋。
这厢,单峰接到京城电报立即禀报葛云飞。省府内一间密室,几人进入后单峰道:“是否通知孙宝琦?”“他是一个胆小之人,暂时不要告诉他。”“督军,良弼率领第一镇出征,根据敌军的速度,我们来不及调兵遣将,只能固守城池。”蒋方震建言。“清廷出兵我想到了,固守城池不是上策,我们要主动迎敌。单峰!““属下在!””命令何智部,立即出动。”
“要求何智所部,一律轻装、秘密行军,务必于3日后到达陵县安德镇西北方向,隐蔽待命!”“是!”单峰得令而去。“督军,你想在陵县阻击敌军,可是时间来不及!”“时间来得及!参加长,你马上去兵营命令王旅长,先出动一个团在陵县设防阻击敌军,今天晚上我等率领主力部队秘密出发!”“是!”蒋方震得令而去。不一会儿单峰回来道。
“电报发往潍坊,何智回电天黑后立即秘密西进!”“很好,我带兵走后,你指挥炮兵团担任城内警戒,要严守机密!”“是!”“孙宝琦正在和老朽们商谈,我去露一下脸,你去忙吧!”葛云飞心里清楚,时下北洋军正规作战也许能打的有模有样,但是面对突袭、尤其是运动战,肯定难以适应。况且,第一镇绝大多数士兵是八旗子弟,双方胜负高下立判。
第1旅第1团团长林敬尧接到命令,立即率部轻装出城。林敬尧是原一团3营长,部队扩编成旅后,王解放升任旅长,原1营长周涛擢升副旅长,原二营长何英升任旅参谋长。原3营长林敬尧担任一团长,原4营长郭炳晖担任2团长,原清军标统徐洪斌担任3团长。一个团出城动静不大,没有引起特别关注。部队出城后,沿着铁路线直奔陵县。
何智接到奔袭命令神情大振,立即命令部队准备。天黑后部队从潍坊娘庙兵营悄然出发,直奔德州方向。
月朗星稀,寒风肆掠。黑暗中何智骑着马,看不清他的表情。“旅长,今天夜里急行军要达到150里,新加入的清军士兵恐怕跟不上。”参谋长有些担心。“就是拿鞭子驱赶,也要让他们跟上,我们必须在三天时间赶到隐蔽地点。能不能消灭第一镇,关键要看我们能不能准时到达。”
11月下旬,山东中部地域以接近零度,士兵们身穿棉军服,因而增加了行军难度。虽然是轻装前进,但是每名士兵携带步枪、弹药加上四枚手榴弹,还有6天的干粮,负重也有20多斤。行军难度的增加,对于那些经过常年艰苦训练士兵来说,似乎问题不大,但对于“新加入”士兵来说体力明显不支。
前面出现一条小河,部队涉水过河。黑暗中一名廋小的战士身形踉跄,眼瞅就要栽倒,后面一位身材高大的士兵出手极快扶住。“班长,我实在走不动了。”“把步枪和手榴弹给我,一定要坚持下去,兄弟,咬咬牙坚持到天亮,我们就可以休息了。”“弟兄们,新加入的兄弟没有经过残酷的越野行军训练,大家都伸出手来相帮。”
一支部队能有这般兄弟情谊,让那些新加入部队的士兵,身心受到极大鼓舞,同时也增添了无穷的力量。方才的情景,在行军部队里比比皆是,到处洋溢着兄弟般的情谊,这支部队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可想而知。由于战友之间相帮,部队的完整性没要遭到破坏,天亮后他们进入一座林子里休息。这一夜部队行军了145里,比原计划少了5里,较出色的完成了行军任务。
天黑后,部队秘密出济南城。为了不惊动市民,所有马匹和车辆在天亮前分批拉到城外。西侧城门外,葛云飞和蒋方震骑着战马,注视着出城的部队。“报告督军,最后面是4旅第3团!”一名属下上前禀报。“我们走吧!”葛云飞抖了一下缰绳,战马迈开小碎步融入行军的队列中。部队沿着铁路线两侧成两路纵队前行,形成长长的队列。
葛云飞于蒋方震并驾而驱,默默地走了一段距离葛云飞打破沉默问道:“参谋长,你对良弼熟悉吗?”“听说过此人但不熟悉,他应该算我的学长,虽然我们都在日本陆军学校学习,但不在一个学校他先于我毕业。”“我来说说良弼的情况,此人今年33岁,生于满族镶黄旗人。光绪25年被省选赴日本留学。”
“督军,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没有想到你对良弼如此了解。”蒋方震点赞。“这就是情报的力量,如果敌我双方力量势均力敌,准确无误的情报将决定着一场战争或者一场战役的胜利。”“难怪你组建情报局,我听说情报局的规模已经渗透到南方。”“不仅如此,日后我们的情报还要向国外拓展,我要建立一个庞大的情报网。”
“是呀,情报的重要性此番显出高效。第一镇在京城一出动,我们就获得准确消息,避免了被动,为迅速排兵布阵赢取了时间。不过我有一个疑问?”“什么疑问?”“你让第2旅在陵县西侧隐蔽待命,分明是想吃掉第1镇。可是第一镇有12000多人,我们的总兵力才一万零头,击溃敌军尚可,吃掉敌军兵力远远不够。”
“何谓出奇制胜,此番我要让你见识一番防御作战和运动作战相结合的妙处。你在日本学习的是教科书的战争模式,但是战争不会按照教科书写的那样。战术可以按部就班,而战场形式多样有很多不确定性。如何利用战场的形势,抓住有利时机,就能做到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兵者,诡道也,我们老祖宗的军事思想才是王道。”
………………………………
第102章交战
良弼率领第一镇,在德州迟留了一天。制定进攻济南计划后,便命令马队抢占陵县战略要点,大部队随后跟进。由于主力部队配置炮队,大队人马行军速度迟缓。
德州地域属于山东鲁西北平原地带,此乃京津的门户,而陵县是德州通往济南的要冲,就局部而言其战略价值十分重要。为了快速抢占陵县安德镇要点,达到阻击清军的目的,葛云飞命令1旅1团,避实就虚,以训练为由白天出发。
林敬尧率领一团,经过一天一夜急行军于次日早晨到达安德镇。安德镇虽然是一座古老的城镇,但是围墙并不高,可以说是袖珍版的城池。从济南出发前,旅长王解放特别嘱咐林敬尧,说陵县安德镇是战略要冲,如果发现敌人务必阻击,坚守到大部队到达。大约中午,他接到侦查部队禀报,发现敌军骑兵,林敬尧闻讯火速赶到西门。
西侧城墙上,部队已经进入战斗准备,“报告团长、我部侦察部队在西侧10公里外发现敌军骑兵部队,可以断定是第一镇的马队!”一营营长禀报。林敬尧看了一眼怀表道:“敌人来的好快呀,我们到此仅4个小时,敌人就出动了骑兵。督军果然神机妙算让我们率先出发。如果安德镇被敌军占领,若想夺回来必然要付出惨重的代价。”“团长,敌人骑兵出现了!”一名属下呼喊。
林敬尧举起望远镜查看,果然大路上出现了敌军骑兵的身影。“团长,敌军好像没有察觉,瞧,他们马队的队形凌乱,枪还背在肩上。”一名属下禀报。“打他一个措手不及,重机枪是如何布置的。”“报告团长,南北间隔60米,分别设置3挺重机枪,并形成交叉火力!”“很好,传令下去,没有我的命令不许开枪。”
敌军骑兵越来越近,各个趾高气扬,牛逼哄哄,似乎拿出王者之师的派头入无人之境。先头马队进入一百米内,林敬尧大手一挥下令开火。顿时3挺重机枪喷出火蛇,士兵手里的步枪开始射击,密集的弹雨扫向清军骑兵。清军骑兵没有任何思想准备,走在前面的骑兵被打的人仰马翻,马上的士兵如同下饺子似得栽下。伴随战马的嘶鸣,清军骑兵狼狈奔逃。
很快清军骑兵逃出射程以外,“停止射击!妈的,简直是一群废物,这般不经打。瞧,躺在地上的清兵还有能动的,立即出动一个排,把伤兵抬回来。”林敬尧似乎不过瘾,挥舞着手枪。“团长,清军骑兵跑没影了,估计是向主子禀报去了。”“敌人的主力部队肯定在后面,让弟兄们做好准备。”林敬尧心里清楚,督军率领主力部队最快也要明天中午赶到,他们必须在安德镇坚守20个小时。
清军骑兵突然遭到猛烈打击,尤其是重机枪的怒吼,让马队标统意识到安德镇出现了叛军的主力部队。马队狂逃20公里,迎面撞上了大队人马。中军队列里,良弼听到马队标统添油加醋的禀报,并没有过分责备。毕竟骑兵不善于攻城作战,撤下来无可厚非。良弼命令部队加速前进,他心里清楚,必须尽快拿下安德镇,若真是叛军主力,就在安德镇与叛军决战。
下午3时,良弼率领大队人马到达进攻区域,立即召开作战会议。一顶军用帐篷内,众将官围在沙盘前。“诸位,叛军如此神速在安德镇布局,说明此要点的重要性。安德镇至济南除了黄河以外几乎无险可守,只要我们拿下安德镇,便可推进到黄河岸边。现在是冬季,黄河很快就会封冻,对于我们进攻影响甚微。另外,安德镇出现的叛军若是主力,对于我们来说是福音。”
良弼意气风发接道:“只要我等拿下安德镇,打败敌军主力,济南城指日可待。诸位,在王朝危难之时,我等满清儿郎,要一马当先,为挽救王朝危机哪怕马革裹尸、血染沙场也在所不惜。”良大人在上,属下定全力冲锋陷阵消灭叛军。“众将官一口同声、气势恢宏。”命令炮队准备,4时整发动攻击!“良弼要依靠强大的炮火震慑敌军,他心里清楚,叛军匆忙之间,来不及安德镇布置炮火。
4时整一声令下,几十门火炮开火,炮弹铺天盖地砸向城墙,爆炸的硝烟迅速笼罩防守阵地。其实良弼不了解情况,若是知道安德镇只有一个团,完全可以采用包围战术,迅速拿下安德镇。良弼无法确定叛军有多少兵力,采用包围战术自己的兵力远远不够。为了防止敌军在侧翼偷袭,他把马队一分为二,担任两翼警戒,确保正面进攻不受干扰。
猛烈的炮火砸在城墙上,硝烟弥漫。士兵们埋伏在城墙里侧下,躲避炮火轰击,避免无谓的伤亡。“报告团长,6号、8号观察哨阵亡。“一名属下急报。”立即派人补充!“林敬尧冷静下达命令。20分钟炮击后,清军发起攻击。前沿攻击阵地上,良弼拿着望远镜向前方查看,这家伙出现在最前沿意图明显。作为满清将官身先士卒寻常少见,他的出现自然鼓舞了官兵的斗志。
“大人,如此猛烈的炮火,估计叛军胆怯已经逃跑了!”一名属下喜滋滋道。“出动500人,发动佯攻,试探叛军火力。”一声令下,500士兵呐喊着发起攻击。其实良弼是想试探敌军有没有火炮,这一点尤为重要。叛军开火,猛烈的弹雨横扫。冲锋的士兵被打倒在地。良弼似乎无动于衷,见对方迟迟没有炮火支援,他心里有底了。
“命令炮队继续炮击,没有我的命令不许停止!”良弼冷酷下令。“大人,我的攻击部队还在前面,这样炮击会炸到自己人的!”担任攻击的标统大吃一惊。“命令你标全部投入攻击!”良弼无动于衷。
通过第一波攻击,他看出来对方训练有素,八成是第5镇的叛军主力,趁着叛军没有炮火支援,他要迅速摧垮叛军的抵抗意志。至于己方攻击部队有可能被自己的炮火击伤,在他冷酷的潜意识中无所谓。关键是叛军没有火炮,固守低矮的城墙,无疑是以卵击石。
这厢,林敬尧指挥部队疯狂射击,冲锋的敌军成片的被打倒,士兵们越战越勇。突然敌人火炮开火,炮弹铺天盖地而来。“他妈的,敌人炮击居然连自己的士兵安危都不顾,这是不要命的打法!”一名属下吃惊喊道。“命令弟兄们坚守阵地,不许后退!”敌军炮火的准确律极差,似乎就是无差别的攻击,不少炮弹落到自己人头上。
敌人的炮弹虽然落到自己士兵头上,同样也落到防守阵地上。仅仅10分钟炮击,由于无法躲到里侧城墙下面,第一团很快付出了200多人的伤亡代价。炮火延伸,满清士兵便发动潮水般的进攻,清兵突击到城墙下。突然铺天盖地的手榴弹从天而降,冲锋的士兵被爆炸的硝烟弥漫,狼狈的退下去。撤退的士兵未等进入安全区域,第一镇炮队又开始加大炮击,自己人又遭到轰炸。
现在战争是残酷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热兵器首次对决,尤其是火炮、手榴弹、重机枪的出现,战场上造成士兵大规模阵亡。下面我们通过第一、第二此世界大战,军人阵亡不包括平民数字的对比便可以看出端倪。一战协约国士兵阵亡大约5497600人,同盟国阵亡士兵3382500人,参战国为24个,双方阵亡合计为8880100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远远超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其中苏俄士兵阵亡890万人,德国士兵阵亡550万人,中国士兵阵亡148万人,日本士兵阵亡190万人。美军38万人、英军38万人,其他参战国大约战死军人50万人,总计为1906万人。二战参战国为57个。纸面上看一战士兵伤亡数字照比二战少了一倍半,但二者无法相提并论。
且不说一战的参战国少了一半还多,在时间上、战争的规模上一战于二战都无法比拟。一战的战场基本上是在欧洲,历史上也称为“欧战”。二战除了美洲大陆幸免于难外,所有的大洲都被卷入战火之中,而且在广袤的陆地、辽阔的海洋、无际的天空,全方位的立体作战,说二战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大战,乃恰如其分。
根据比较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