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叛逆枭雄-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伙计,请把你们掌柜的找来!”店小二闻听一愣惊慌道:“先生,小的不知道什么地方做错了?”“小兄弟误解了,我是一名客商,人生地不熟,我想找你们掌柜的了解一下情况!”侍卫顺势塞给店小二一块银元。不一会儿店小二陪着店掌柜走了进来,一见面店掌柜大吃一惊道:“葛先生,怎么是你?”当着店小二的面,店掌柜只好称呼先生。
“韩掌柜,别来无恙,一向可好?”“好好!买卖兴隆!”店掌柜有些慌乱。此人叫韩庆生,年龄40多岁,是早期招远金矿护矿队的兵丁。韩庆生把店小二打发走道:“督军,你吓了我一跳,怎么到哈尔滨来了?”“我去了一趟齐齐哈尔,差事办完后返程,故来此一游。”韩庆生闻听松了一口气,至于葛云飞去齐齐哈尔干什么,他没有权利询问。
“既然督军来哈尔滨游玩,属下就陪督军好好游玩一番。”“你来哈尔滨几年了,有4个年头了。全凭督军提携,属下感恩不尽。”“行了别肉麻了。成回家了吗?”“没有想到40岁还能娶一个黄花大闺女,我儿子已经3岁了。我的宅院隔一条街,是否去家里做客?”“我的身份需要保密明白吗!”“督军,属下一高兴把这茬给忘了。”
“买卖情况怎么样?”“根据年掌柜吩咐,除了这家客栈,还有一座饭庄、一间皮货店、利润年年增长。年底要开一间布庄,铺面已经选好了正在装修。”“很好,明天你陪我到处走走,看看东方小巴黎魅力何在。”“督军,时间不早了,我们去饭庄吃饭,属下为督军接风洗尘。”“饭庄我就不去了,你把酒菜送到客栈来。”葛云飞不想抛头露面,免得暴露自己的行踪。
一夜无话,次日早晨用过早餐,韩掌柜雇了一辆西洋马车开始游览哈尔滨。马车来到一座孤零零的小站,钢轨在阳光的反射下,发出亮眼的光芒,几名巡道工正在敲打道钉巡视。葛云飞心里清楚,这座小站就是香坊车站,时下人烟稀少、荒凉。“督军,根据年掌柜吩咐,这两年我们陆续购买小站周围的土地,目前为止土地面积已达2000亩。”
葛云飞点点头很满意,“督军,属下斗胆询问,购买这么多土地是否要建厂?”“在铁路线附近购买土地,自然是要建厂。明年初,大华集团要来此地筹建一座机械加工厂。”时下大华集团已经具备扩张能力,目前总部已经搬到青岛。大华集团主要以轻纺为龙头。为了打造集团航母,下一步要在重工业领域异军突起。
发展重工业,哈尔滨无疑是最佳地点。哈尔滨的区位优势明显,铁路交通、资源、相对安全的环境,远离国内矛盾中心,都是首选之一。哈尔滨虽然被俄国人控制,但可以利用俄国人的庇护掩人耳目,随着俄国人在远东实力的衰弱,完全可以达成自己的战略目的。明年在哈尔滨筹建机械加工厂,早期为油田和钢铁厂服务。
葛云飞的目的有两个,其一:利用机械加工,保证鞍山钢铁厂和萨尔图油田的顺利发展,反过来利用钢铁和石油便利条件,在哈尔滨发展汽车工业,争取在10年之内把哈尔滨打造成远东最大的汽车城。如果自己能成功拖垮日本,哪么未来东北的发展就会遵循“原有“的历史轨迹,成为重工业基地,而在东北发展重工业必不可少的钢铁、煤炭、石油,得天独厚。
其二,利用张作霖逐渐获得黑龙江的控制权(军事控制),这是未来的趋势。因为袁世凯死后,中国进入军阀割据不可避免。对日作战最后是什么样的结果,势必会改变中国乃至远东的发展轨迹。至于出现什么样的变化,自己无从知晓,因为那是一个全新的历史。全力对付日本是他的终极目标,其他的是长远战略,无论自己成败与否,为国家留下一笔宝贵的财富,培养一批专业人才,也是他的职责。
“督军,想什么那如此专注?“韩庆生见葛云飞神色恍惚忍不住询问。葛云飞醒悟笑道:”有些想入非非,走,我们到别处看看。“来到江边码头,望着空空如也的江面葛云飞询问:”哈尔滨没有一家船运公司吗?“”没有,偶尔有俄国人的小伙轮驶来。“”江边有造船厂吗?“”有,大都制造木船。“”韩掌柜,我购买几台蒸汽锅炉运来。“
“你成立一家内河运输公司,先造两艘木制蒸汽客货轮,在松花江开辟一条航线搞运输。这是一条黄金水道,我们必须觅得先机。日后你要买下一家船厂,造钢铁船。“督军,属下一直做小买卖,恐怕难以负重。”“韩掌柜,我问你饭庄是如何经营的?”“我聘用二掌柜搭理饭庄。”“建造船厂搞运输于经营饭庄是一个道理。”
“督军,这样的干才我去那里寻找?”“可以公开招聘,我给你权力放心大胆干吧!”“督军如此器重,属下定肝脑涂地。”葛云飞在哈尔滨逗留了5天。这5天对于韩庆生来说,是脱胎换骨的5天。葛云飞的“商业天才”,如同天神下凡让他彻底开拓眼界。比如:葛云飞说哈尔滨已经成为国际商埠,要把眼光盯在洋人口袋上,赚洋人的钱。
葛云飞建议,可以把饭庄改造成洋式酒楼,聘请洋人掌柜搭理,用洋人厨师、洋人侍者等等,他的身份只需幕后操纵即可。葛云飞一番深入浅出谋划,让韩庆生茅塞顿开。葛云飞离开哈尔滨时,告知5年之内,韩庆生不用上缴利润,全力打造自己的商业集团。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人人都懂的这个道理,但不见得人人会用。
………………………………
第125章拜访孟恩远
列车在原野上奔驰,铁路两侧裸露出黑色的田地,庄稼已经颗粒归仓,呈现出一片丰收的景象。葛云飞望着黑黝黝的土地,脑海中浮现出孟恩远的形象。在京时身为吉林护军使的孟恩远,有一次来袁府拜访,袁世凯设宴招待客人。当时客人很多,葛云飞于孟恩远相识,但没有什么交集。袁世凯任命孟恩远为吉林督军并兼任23师师长,显然是防范张作霖。
葛云飞拜访孟恩远,是来东北重要的一环。虽然孟恩远善于溜须拍马口碑不太好,但他是一名爱**人。后世宽城子长春事件,孟恩远面对奉军南北夹击,形势岌岌可危的情况下,据然敢对日军守备队开战。当时一名日籍铁路员工在火车站附近穿越吉林军队的防区,与士兵发生冲突,日军铁路守备队闻讯赶到,双方爆发枪战,日方伤亡36人,史称宽城子事件。
孟恩远口碑不好的缘由,是在小站练兵时曾巴结慈禧太后,后来又支持张勋复辟,但是此人在民族气节、反日问题上旗帜鲜明。因此葛云飞必须与此人搞好关系,日后争取结成抗日同盟。
列车到达宽城子车站,葛云飞携两名侍卫下车后直奔孟府。孟恩远惊闻葛云飞来拜访,急忙出来见客。孟恩远神采奕奕、有些秃顶,四方脸圆润,只是眉毛和眼睛距离很近,影响了脸部的整体协调,但看不出是年近六旬的老人。
“老夫没有想到葛将军突然来拜访,真是喜鹊登枝呀!”孟恩远惊喜交加。“孟将军,在下是随盛宣怀来鞍山经办铁矿,闲暇之时,故来拜访孟将军,在下唐突请多多包涵!“”此言差矣,葛将军前来拜访,乃荣幸之至,在下求之不得,请葛将军入府叙谈。”宾主进入府内客厅落座,孟恩远吩咐上茶。他红光满面格外高兴,一举一动丝毫不做作,彰显军人的直率。
孟恩远如此这般,于葛云飞的卓尔不凡有直接关系。原因有三:其一,作为年轻才俊,深受袁世凯器重前途无量。其二,葛云飞目前在北洋军事体系中是最有钱的住,富可敌国。尤其是捞钱本事诡异,在京城大显神威一炮走红,北洋各将官私底下对他佩服的五体投地,曹锟就是例子。其三,山东面临德国人欺压,吉林面临俄国人和日本人的双重压榨,有同病相怜的感觉,因而见到葛云飞格外亲切。
时下,张作霖也好、孟恩远也罢,如果自身没有强大的势力,即便巧如舌簧、才华横溢,也不会招人待见,百无一用是书生呀!这个时代其特点尤为明显。“孟将军,京城我等见面仓促,在下深表遗憾,此番前来拜访,祈求再续前缘!”“葛将军客气了,在下何德何能,让葛将军垂青,在下惭愧。”“孟将军折煞在下,实不相瞒,在下能有今天,全凭袁大人提携。”
“袁大人是慧眼识星,发现了葛将军的才华。葛将军如此年轻,日后必前途无量。”孟恩远一个劲儿的赞扬,似乎是自然流露,可以看出其溜须拍马的功夫上乘,是有意巴结还是想寻求帮助,葛云飞一时吃不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孟恩远或许有求于自己。“葛将军远道而来,在下略备薄酒,咱们哥俩好好喝一顿。”不久,二人推杯换盏,喝到高兴处孟恩远问道。
“葛将军于德国人关系密切,在下直言,想购买几门德国火炮可否有门路?葛将军有所不知,所部是新整编的部队,有几门火炮都老掉牙了仅是摆设而已。“”孟将军,我知道你的难处。在哈尔滨上车前我给济南发报,估计2门德产76毫米山炮和400发炮弹,已经在蓬莱上船。这两门火炮和炮弹,就是在下送给将军的见面礼,请务必笑纳!“
“都说葛将军仗义,果然名不虚传,在下就不客气了。不过两门火炮太少,我想再采购几门如何?“孟恩远闻听大喜,一出手就送给两门火炮,对方如此财大气粗便又趁机提出要求。
葛云飞笑道:”孟将军,你是有钱花不出去呀!我给你透露一个消息。陆军部在济南筹建了一座大炮工厂,明年中旬就会大规模投产。我通过陆军部获得消息,由于边境的重要,东北各部优先提供大炮。“”这消息准确吗?“”这座炮厂是在下助袁大总统筹建的,怎会有假?“
“哈哈,这是一个好消息,不过烦请葛将军在大总统面前多多美言,还需特别关照。“”孟将军,眼下东北是边防重地,此番来东北游玩,就是准备给袁大总统提交一份东北防务报告,陈述厉害。“”看得出葛将军的忧国情怀,你我乃同病相怜。在山东你面临德国人的压力。在下在吉林面临俄国人、日本人的压力,我等重任在肩呀!“
“其实孟将军的压力更大、责任更重。德国人在山东是为了商业利益,而俄国人、日本人是想夺取我们的领土,后者是最可怕的。目前俄国国力日渐衰弱,日俄之战,俄国在远东的实力锐减。尤其是俄国国内情况持续恶化,沙俄政府债台高筑、民不聊生。俄国境内已经出现战乱的端倪。在下判断,未来十几年俄国在远东将会停止扩张脚步,苟延残喘。”
“而未来对我们威胁最大的是日本人,乌泰叛乱表面看是俄国人支持蒙古让其脱离民国政府,控制整个蒙古。其实真正的后台是日本人,因为日本人谋划的是满**立,意在东北。”“葛将军说的没有错,日本人的狼子野心天下皆知,可是日本强我们弱,只能忍气吞声。时下袁大总统依靠英美德俄制衡日本,让日本人不敢肆无忌惮。”“盟将军,袁大总统出此下策是无奈之举,只能是权宜之计。求人不如求己,只要我们众志成城,小日本的阴谋就不会得逞。”
“孟将军,你我都是军人,保家卫国是我们的神圣职责,我想知道你对日本乃至日军了解多少?”“葛将军,在下惭愧,我知道日军海军称霸远东,日本陆军作战勇敢、强悍,在远东没有对手。”“孟将军,在我眼里日本帝国,日本军队不过是貌似强大。日本虽然有强大的舰队,但是战舰不会登上陆地,决定一场战争胜利的是陆军。”
“根据我的了解和分析,日本作为一个岛国,海洋战略尤为重要。明治维新以后日本重点发展海军,陆军发展相对迟后,因此日本陆军建军思想走的是精兵路线。日军士兵作战勇敢不怕死、纪律严明,是日本人从小就灌输武士道精神所致。日本的悲哀就在于国土面积狭小、资源贫瘠。自古战争打的就是国力,意思是说你有多少家底可以支撑。”
孟恩远似乎听傻了,如此深奥的见解他是第一次耳闻,深深被吸引。葛云飞继续侃侃而谈。“以甲午战争为例,海战我们输了,可是陆战也输了。陆战输了不是日军多么强悍,是满清政府太无能,士兵死战,而军官贪生怕死率先逃跑,可以说甲午战败完全是**所致。如果这场战争再打半年,结局就会是另外一个样子。”“葛将军的意思是说,日军的战争准备无法支撑下去?”
“为了让孟将军更直观的了解真相,以日俄战争为例更清楚的说明问题。当时俄国人口1亿4千万,常备兵力370万人。俄国的重心在西部,百分之90的军队部署在西方,远东兵力只有10万人。而日本情况则不同,人口4千7百万人。可以调动的兵力大约200万人。开战时日军可动用兵力仅为37万人,对外作战只有25万人。两国无论如何对比,日军都处于下风。”
“双方交战后,俄军陆续在远东增加兵力达100万人,日军后续动员投入作战兵力120万人。日军之所以敢于在东北于俄军较量,就是考量到了俄军在远东军事实力的薄弱,战时补给的困难。此战,日本几乎使出吃奶得劲儿,虽然战胜俄国,但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25万人伤亡。还有一点,日俄交战是在中国的土地上,当时民众是倾向日本人,这也是日军取胜的原因之一。”
“日俄战争,日本是纯粹的赌博。日军战胜俄国后,当时日军大将乃木希典率部凯旋归国,曾在船上迎风洒泪赋诗曰:皇师百万征强虏,野战攻城尸做山,愧我何颜见父老,凯歌今日几人还。”当时迎接的民众哭声一片,可见人力损失巨大。然而,对于经济基础薄弱的日本来说,战争造成的消耗难以承受,战争结束日本共消耗军费15亿日元,15亿日元对于日本来说是天文数字。”
“这场战争带来的负面影响是,造成日本经济发展放缓,到现在还没有喘过气来。俄国战败后,日本曾要求俄国赔款30亿日元,结果被沙皇一口回绝,只同意拿远东的利益交换,否则就再打一仗。于是精疲力竭的日本人只能见好就收,以此可以证明,日本现在的能力,根本无法保证大规模战争的消耗,说白了现代战争打的是钱。”
“葛将军不愧是年轻才俊,分析的面面俱到、丝丝入扣。原来小日本是外强中干,我华夏大地4万万人口,地大物博,怎能容忍小日本蹂躏。如果有一天对小日本开战,孟某决不退缩。”
二人谈得很投机,酣畅淋漓一直喝到深夜方才罢休。葛云飞的目的达到了,日后对付日军或许能多一个盟友,哪怕这个盟友不敢公开支持自己,也会暗中相助。扫清不利因素,团结可以相助之人,是他首先要做的。
………………………………
第·126章做媒
10月中旬,葛云飞完成东北之旅回到济南。返程时出于安全考虑,他给单峰发报让他一个人来接站。轿车回到督军府直接进入情报局院子,葛云飞于单峰进入一间密室。落座后葛云飞询问:“说说上海的情况!”“根据你的吩咐,杨瑞清作为大华公司代表于美国花旗银号洽谈。洽谈很顺利,我回来前杨瑞清已经于花旗银行签订合同,并预交了百分之十的定金。”
“美国来的钻井队和工程技术人员,什么时候能到达大连?”“美方说最快要明年1月中旬到达大连,”葛云飞满意的点点头。“督军,杜月笙已经成功入住招商银行,并占有2成股份,开业那天我参加了剪彩仪式。另外陈寿亭已经接管盛华纺织厂,目前正在改造。据陈寿亭讲,明年中旬盛华纺织厂会投入生产,织机增加了一倍。督军,如果没有什么大事,我准备到各地看看警察部队的情况。”
“警察部队是重中之重,年底前一定要完成扩编!”“视察完我会提供一份详细的报告。督军,赶紧回家吧,大太太从天津回来就没有看见你,恐怕急坏了。”葛云飞走进房间,文青正在记账。见葛云飞突然现身不由一愣,随即一反常态跑过来扑进他的怀抱。“从天津回来后听说你去东北了,一去就杳无音信,你若是有个三长两短,我可怎么办?”文青眼圈有些发红。
“我去东北是秘密公干,知道的人越少才安全明白吗!”“我知道你的行踪保密,可是不知什么原因,民国了反而更害怕你出事。”“妇人之见,就是自己吓唬自己。邱英那,怎么没见她的影子?”“我回来后她就回娘家了,听说她怀孕了。唉!瞧我这肚子也不争气!”文青脸上流露出嫉妒的表情,而模样显露出别样的美。”葛云飞燥热冲动,顺势抱起文青。
“你要干什么?”文青吓了一跳。“干什么,造小人呗!”文青闻听脸色通红,把头埋进丈夫怀里。一帆**过后,葛云飞由于旅途疲劳进入梦乡。一觉醒来已近黄昏,感觉肚子饿了走进客厅。见一名漂亮的姑娘坐在桌前,面如桃花笑吟吟望着自己。葛云飞有些诧异问道:“这位姑娘你是谁?”“你猜猜我是谁?”姑娘调皮反问,葛云飞迷惑。
这时文青走进来嗔怪道:“文雅,没礼貌快拜见姐夫!”“拜见姐夫大人,小妹这厢有礼了。”姑娘调皮的做了一个万福。“云飞,这是我妹妹文雅,调皮得很。文雅今年从天津女子师专毕业,非要跟我来看你长得什么样子。”“姐夫比相片更英俊,姐姐你好福气。”文雅伶牙俐齿似乎毫不认生。“文雅也是一个大美人,你比姐姐还漂亮!”葛云飞来了兴致调侃。
“姐夫,我姐姐才是大美人那,口是心非!”“文雅,你阳光、有朝气,洋溢着青春之美!”“姐夫真会说话,难怪姐姐对你这般痴迷。”吃完饭,丫鬟陪着文雅去逛夜市,兴高采烈走了。葛云飞望着文雅的背影若有所思,文青不满道:“云飞,不要打歪主意!”“文雅今年多大了?”“十八了,你想干什么?”“我想给文雅做媒?”“嫁给军人,我不同意!”文青一口回绝。
“军人怎么了,我也是军人!”“军人随时会上战场,我不想让文雅变成寡妇!”“文青,你看这样好不好,把决定权交给文雅?”“我想知道你给谁做媒!”“何智,他今年27岁,长相英俊、高大威猛,我看二人很般配!”“何智没有成亲?”“没有!”“何智确实不错,你有他的相片吗!”“有他的相片但不是独照,是几位旅长与我的合照!”
葛云飞在公文包内莫索了一会儿,拿出一张照片递给文清。“云飞,咱可说好了,如果文雅不同意,你就不要再干涉她的婚姻!”“一言为定,我去老夫子那里看看。”葛云飞故意躲避抬腿去了智囊团院落,进入研究所所长胡伯庸的房间。目前智囊团成员已经达到50余人,几乎囊括了绍兴师爷的精华。这些人年龄大都在40岁到60岁之间,处于人生阅历的顶峰。
葛云飞为了照顾各位,让他们把家眷接来。由于他们年岁大了,家眷在老家都有孙男滴女不愿意来。相反这些人远离家乡、漂泊在外习惯了,倒也其乐融融。这么多人为一个“主子”服务,免除了勾心斗角形成了合力,避免了决策失误。葛云飞走进屋子,胡伯庸正在整理材料。“督军回来了,什么时候到家的?“胡伯庸脸上露出了惊喜的目光。“我是下午回来的。”
“督军,东北之行顺利吗?“胡伯庸的意思是说智囊团的建议是否有纰漏。”智囊团的判断,基本上正确。此番东北之行,你们功不可没。“葛云飞东北之行,除了油田这等机密以外,其他的事情智囊团几乎都想到了,这让葛云飞深感意外,不得不承认,绍兴师爷在官场上积累的经验和锻炼的智慧的确超群
”督军,你临走前,让我们研究安徽战略,目前已经有了初步建议。这是我整理的材料,请你过目!“这时隔壁客厅传来笑声,“材料我明天再看,你陪我和大家见面。”
葛云飞组建智囊团,是他的得意之作。就拿这次东北之行考量,计划是自己制定的,可是很多细节和不利因素,智囊团想到了,这就为葛云飞应对复杂的人和事,提供了应对之策。仅仅知道历史的变迁是远远不够的,这些精英成为自己的大脑,尤如虎添翼,面对复杂的变局应对起来更加游刃有余。
夜深,葛云飞回到寝室,见文青坐在桌子前记账显然是在等他。“文雅同意了吗”文青瞪了丈夫一眼叹了一口气道:”文雅看了相片没说同意也没有反对!“矜持,这是女人的天性,说明文雅要见面看一看!”文青郁闷道:“我真后悔把文雅带来。”“文青,文雅嫁给一名少将旅长,是两全其美的好事。自古美女配英雄,你不也如此吗?”“巧如舌簧,就你会说!”
这天早晨,德州第5师、第17旅旅长何智,于麾下参加完晨练刚进入旅部属下禀报:“报告旅长,督军打来电话,让你火速回济南。经过德州的火车7点40分到站,现在是6点50分!”何智不敢怠慢立即更衣前往车站,早饭只能去车站吃了。大约10时左右,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