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奴家不是祸水:褒姒传-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与后宫一干女人们为敌了?”
“我家主子千不该、万不该,就不该是郑伯的妹妹!别人纵然可以看着不管不顾,你不行!”秀秀看着廿七说道,一句话堵得她憋得满面通红,竟然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半晌才咬咬牙站了起来,双手插在腰上,不去看地上跪着的秀秀,心中却喃喃腹诽着,刚刚郑夫人才威胁着要她竖着嫁入郑家、横着死出来,现在她凭什么要去管这个女人的死活?
“这件事情我想想办法,你去和你家主子说,眼下大王有要事在身,华辰殿不过是个屏障,这要事如今关系着整个郑家的兴衰荣辱,他日分娩,大王一定会去的。”褒姒看着秀秀交代道,这叫秀秀十分好奇的看着褒姒问道,“大王是有什么要事在身?”
“撒谎你不会吗?”褒姒看着秀秀呵斥道。
秀秀立刻闭上了嘴,抿了抿唇,“那么娘娘说你会想想办法,也是撒谎吗?为了将我打发了去,实际上,娘娘和后宫一众女人都一样想看着我家主子去送死?”
“你家主子想得到今日,就不该有当初。”褒姒说道。
“娘娘果然还在记恨郑伯一事,郑伯离世,大王却连消息都不让夫人知道,她想去凭吊却没有资格。郑伯在世之时,最宠我家主子,她犯的过错一律不予追究,夫人的性子便越来越张扬跋扈,得罪了郑家里的不少人。大少爷天性宽厚,如水温润,对待下人也好、对待夫人也好,都是怀着一种温柔的宽容之情。二少爷郑启之,天性聪慧、睿智,公私分明,自小与夫人不对付,常常将夫人任性骄纵一事告之郑伯,郑伯与大少爷却又总是还护着夫人。”秀秀说道这里轻声的笑了笑,“许多人常说郑伯是害了夫人,可是夫人也说,人生百年,如是而已,何必处处要取悦于人,牺牲自己呢?”
“你家夫人倒是当真聪明!”褒姒轻声说道。
“夫人当初想借娘娘的嘴,捅破郑伯这层窗户纸,至少叫大王准许娘娘在宫中凭吊。也是因着夫人知道大王对娘娘宠爱有加,可惜……”秀秀叹了口气,“赌错了这个盘,连累了娘娘。”
“我答应过郑伯要照料郑夫人,”褒姒轻轻的点了点头,“就不会食言。”
“希望娘娘能记住您的许诺,”秀秀跪在地上,对褒姒磕了三个头,站起身走出了琼台殿,看着她的背影,廿七说道,“这郑夫人倒是聪明的很,人活一世,何必取悦于别人,说的真好!”她脸上的笑意明媚,转而看向褒姒。
“若人人都这么想,谁也真正开心不起来。”褒姒说道,一个人的快乐无虞,是有多少人在她的身后护着,郑启之若是成为了郑伯,郑夫人的未来就十分堪忧了,是不是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姬宫湦才不等郑启之得胜还朝,就已经封了郑伯友为郑伯?
……
星辰布满夜色,在天空闪烁。苍穹华贵,世间惨淡,褒姒一声素色在夜幕之下格外耀眼,从琼台殿一路穿梭行至太宰宫。她没有带廿七在身边,孤身一人而已,太宰宫那几位侍卫看见是娘娘过来,纷纷作揖行礼,然后说道,“大人回来了,我们给他转达了娘娘的话,如今正在大殿里候着呢!”
褒姒微微点了点头,跨步走进了太宰宫中,一位侍卫在前面带路,将她带入了太宰宫的正殿,平日里赵叔带就是在这儿处理举国政务。太宰宫上卿,地位之重,关于国计民生。赵叔带听见脚步声,放下手中卷册,抬起头看见褒姒走了进来,他立刻站起身走到褒姒面前说了句,“娘娘。”
“舅舅。”褒姒说道。
“你们先下去吧。”赵叔带挥了挥手,几位侍卫和悉人都退出了太宰宫的正殿,只剩下了褒姒与赵叔带二人,褒姒上下将自己这位舅舅打量了一个遍,然后才问道,“舅舅晒黑了?”
“这些日子政务繁忙,东奔西跑,黑了也不意外。”赵叔带说道。
“仗难打,兵难带。”褒姒看着赵叔带说道,这句话叫他的面上露出了讶异的神色,不知道褒姒究竟知道整件事情的多少,不免皱了皱眉头,硬下心问了句,“赵某不知娘娘在说些什么?”
“不知便不知了,”褒姒的音调温婉,看着赵叔带,“我今日前来,也不是要管舅舅在做什么,只是如今秦伯遇刺,秦夫人将所有的医官都调离了太医院,这多少是个问题,他日谁要是有个病、有个灾,可如何是好?”
“娘娘又病了?”赵叔带看着褒姒,做了一个请上座的动作,“赵某为娘娘号号脉?”
“不必了,不是我,”褒姒退了一步,“我是说郑夫人。”
“郑夫人?”赵叔带摇了摇头,看着褒姒的眼神还有些狐疑,“你关心她?”
“不该吗?”褒姒问道。
“我以为你和她不对付。”赵叔带回话道,对这件事情似乎并不上心。
“我自入宫以来,就没有想过要与谁结仇,只是人生在世,多少有些生不由己。如今郑夫人临盆在即,只剩下半月的时间,秦夫人若是执意如此,郑夫人的处境则十分危险。”褒姒说道,看着赵叔带的脸色。
“当日大王为郑夫人苛责于你,你竟然全不怪她?”赵叔带有些吃惊的问道,这个外甥女的心性已经超过了当初他的预期,他以为褒姒至多是不去踩别人一脚——因为不屑,却绝想不到她会拉别人一把。
“我为何要怪她?”褒姒问道,“大王爱谁我便怪谁,如此又如何在这后宫之中安身立命?”
“你相不相信,若是有朝一日事情反过来,郑夫人绝对不肯出手帮你。”赵叔带问道。
“舅舅,”褒姒看着赵叔带,“我今日前来不是问你该如何邀宠的,也不是问你大王的事情,只是想知道太医院一事当如何处理?”
“你愿意帮郑夫人只能说明一个问题,”赵叔带丝毫没有受到褒姒的影响,将他的见解继续说了下去,“那就是……你不爱大王!”
“太医院一事当如何处理?”褒姒执拗的看着赵叔带又问了一句,两人如此对峙良久,一个不肯解释、一个不肯解决,不知道过去了多久,桌面上油灯的烛火不停的跳跃,最终赵叔带叹了口气,“宫中产婆都在,还有半月时间,若是秦夫人执意不肯放医官回来,我就要去秦伯府上走一遭了!”
“如此,褒姒就放心了,”褒姒说道,“褒姒先告辞了,舅舅继续。”
“你为何不问一问大王的境况?如今他将自己锁在华辰殿中,你就一点也不担心?”赵叔带忍不住看着褒姒的背影问道,褒姒已经走到了门口,忽然停了下来,“我只知道,若是郑夫人和那腹中的孩子有个三长两短,他一定会痛苦不堪。如今国难当头,他已经够累了,我说过会等他,就一定会等下去,就算他真的是个昏君、真的暴虐无道、真的荒淫无度,此一生,这琼台之主的命,我也认了。”说罢这话,褒姒迈步跨门而出,朝着远方走去。
不知何时,这太宰宫内,忽然多了一人,摇了摇头。
………………………………
第130章 不能错的局
赵叔带桌案上的油灯仍旧忽闪忽闪,发出了忽明忽暗的火光,映衬在墙壁上的人影不断地跳动,忽大忽小、忽远忽近。
姬宫湦看了看赵叔带没有说话,赵叔带反观姬宫湦也是同样的相对无语。
姬宫湦在赵叔带的桌案前坐下,从桌面上抽出了一卷卷的竹简一行行草草的阅览,心思并不全在这件事情上,时不时的总是漏看些。
郑启之带兵越过两国边境,朝着东夷进攻,看似是求胜心切,其实不然。
桌上这一摞竹简就是东夷的行军布阵的详细记录,一一说之于姬宫湦,连东夷每位将军的情况,擅长的作战手段都详细的表述。郑启之不断的拿着自己手中的军队,去试探东夷的底线,这种试是一种赌博,一种将全部身家性命都压在上面的赌博。
月余,齐伯便已经抵达齐国,而郑启之的行军却是越来越没有章法可言——心狠、歹毒、不择手段,每过东夷一村就会尽数屠村,所到之处血流成河,惨绝人寰,不忍直视。
如此血腥的场面令人心生恐惧,不少随军的大小官员三番四次上书劝谏,却毫无效果。他们继而上书姬宫湦弹劾郑启之,最终这些文书流入镐京城也只是泥牛入海,不知去向。
此刻齐伯能到,大家俱是长舒了口气。
齐伯请郑启之交还兵权,郑启之却傲慢的冷哼一声,连一个正眼都没有丢给齐伯,“大王命我率兵至此,想要褫夺我的军权,还是让大王来同我谈一谈吧!你?”他上上下下地将齐伯打量了一个遍,然后丢了句,“还不够资格!”说完这话,郑启之就伸手将齐伯推到一旁,他踉跄两步,几乎跌到,只能看着郑启之迈着大步企图离开了军营。
先前齐伯本打算好言相劝,诱导他主动交出兵权。所以三番四次的请郑启之前往齐伯府上相叙,却始终不见郑启之前来,不得已走了这一遭,直接就请郑启之将兵权交出,由齐国人自行了却此事,请郑国的军队原路折返。
“你如此凶残屠村,一定会有报应的!”齐伯指着郑启之大声说道,如今他才当真是骑虎难下,先前与东夷联手,此事尚未提上日程,东夷就与齐国起了兵患,此刻齐伯已经被郑启之逼上了绝路,想要和东夷缓和是绝无可能了,但是倘若叫齐伯拿到了军权,他还是相信只要表示诚意,东夷就愿意给齐国时间。
“有本事就去向大王弹劾我!”郑启之甩了甩自己的袖子走到门口又猛的站住,背对着齐伯说了句,“哦,对了,忘了说了,我来齐国也有些时日了,有些事情本来也不该我知道,偏偏有些人的嘴就缺个看门的。这东夷百姓的惨死,这笔账不该算在我头上,齐伯心里应该有数!”扔下这句话,郑启之冷哼一声出去了。
齐伯在屋内,心中却充斥着恐惧和愤怒,这是一种伪善的面具被拆穿之后的心虚所带来的勃然大怒,他恨不得直接拔剑而起将文弱的郑启之直接斩杀于帐下。却在最后一刻,理智还是占了上风,想硬生生的把那股冲动给按压了下去,要在自己的地盘上将一个不得人心的将军害死,这绝非难事,不必非要用如此手段。
齐伯回到齐国第一件事便是下令去调查为何东夷与齐国会有战事挑起,按照当时齐伯的打算,今年齐国河水泛滥,他向周王启禀黄河泛滥、百姓遭殃,按照以往的惯例,此事肯定会被虢石父挡下来,姬宫湦最终会对此事不作为。
如此一来,齐伯就可以以大王失德,残害百姓为由效仿当年文王振臂而呼,起兵谋事。外引东夷相助,答应一旦攻进镐京城便与东夷平分天下。
可是,这一切的如意算盘最终却没能达成。申侯辞官之后,赵叔带成为朝中诸侯派的代表。赵叔带其人与其他人等很是不同,他因为多年来在仕途上并不得志,便四处游历,不同于以往政治贵族的交际圈狭隘,他算得上是博学广闻。赵叔带的言路甚广,对天下时局熟稔于心。齐国水患一事虽被虢石父拦截,却仍旧能够被赵叔带在朝堂之中提出,姬宫湦又被群臣逼迫,不得不派出赵叔带前去解困。
这看似被动的局面,确实赵叔带和姬宫湦花费了多年的心思布了一局,才让所有人在看见这件事情的结局之后大为惊讶。
事情最终脱离了齐伯的控制,到最后他惊讶的发现局面竟然落入了这位从不被他们放在眼里的大王这边,让人甚为恼火。
而眼下宫中的局面也十分混乱,让人眼花缭乱的不知道每个人想做什么?秦伯是否伤重至今都没有消息传来,但是眼看着郑夫人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紧张,宫里的产婆已经开始随时待命,搬去显德殿居住了。
到这个时候,郑夫人当年小产只是个障眼法已经人尽皆知了,而姬宫湦仍旧蛰伏于华辰殿,拒不出来,对外面发生的一切不闻不问,像是个人生受挫寻求释放的人,倒是合情合理。让人找不出破绽。
因此,申后三不五时走回前往琼台殿走一遭,希望褒姒能够出面说服姬宫湦,她已经按照褒姒的法子,将齐国与东夷的战乱宣称为国难了,东夷已经被描绘为虎狼之心,企图窃取周国天下,郑国郑启之愤怒之下率兵赶赴边关支援势单力薄的齐国,天下有识之士此刻均应以报国为己任。
此事宣扬开来倒是叫秦国难做了,秦夫人这两日的脸色比起前些日子更加难看了,若是此刻再有人落井下石,将秦国拒绝出兵的消息给捅出去,不管是真是假,秦夫人在这宫里都没有立足之地了。
申后这一招,为她召回了不少后宫威望,这几日去东宫拜谒的人渐渐多了起来,而在秦夫人身边转悠的却渐渐少了下去。就像是褒姒当时所说,人心易得。
说来也巧,还有一个惊人的巧合:楚国发兵支援齐国与东夷之战,天下民心亢奋。
只可惜,齐伯丝毫不觉得这是个好消息。
秀秀每日都会去琼台殿走一趟,向褒姒打听如今太医院的下落,褒姒在大殿之内来回的踱步,她也开始急了,不知道此时此刻该怎么办才好?自小到大,褒姒从未遇到过如此紧张的时局,她额头已经布满了细细密密的汗水,像是个举棋不定的人,看着棋盘上的局面,丝毫也看不透。她上下打量了一遍秀秀,张了张嘴,又闭了起来,皱了皱眉头又开口问道,“郑夫人怎么说?”
秀秀摇了摇头,“还没敢告诉郑夫人整件事情,都是依着您那日教的,先撒了个谎瞒了过去。”
“只怕也未必瞒得住,郑夫人在大王身边这许多日,总归是了解他的。”褒姒觉得十分揪心,终于能够明白一个孩子对于后宫的女人意味着什么了,这就是龙门,跃过去飞身成龙,过不去便是万丈深渊。
秀秀叹了口气,“郑夫人便是知道了,也只能接受,在后宫的女人有几个能真的脆弱到不堪一击的?”
“如果实在……”褒姒决定走一步险棋,可是话还没有说完,廿七就急匆匆的冲进来,双手扶住自己的大腿,大喘着气,“呼哧呼哧”的说道,“不好了,不好了,大事不好了,刚刚我听到有消息送进了宫里,说是查出来东东夷与齐国的战事是郑国一手挑起的,郑司徒,哦不,是郑伯的随性护卫前往东夷挑衅而引发了战争。现在大家都在议论这件事情,要大王给个说法,华辰殿里三层外三层的被围了个水泄不通!”
“舅舅呢?”褒姒问道,不自觉的用手抓住了自己的裙子。
“还在太宰宫里稳定局面,”廿七慌乱的说道,“申后在和秦夫人对峙,秦夫人也趁火打劫,想要去找大王给秦伯的事情要个说法,她人被申后挡住了,如今……”她说着咽了一口口水,“虢石父正拦着这些人,可是看样子也撑不了太久,不知道大王如何打算?”
“糟了,”秀秀看着褒姒投去的无助的眼神,“这件事情如果蔓延下去,夫人肯定会被牵连其中的!”
“你先回去,稳住郑夫人,我们做好最坏的打算,就是请镐京城中的郎中!”褒姒说道,秀秀点了点头,快步的跑出了琼台殿,褒姒又转向廿七,“任何人来琼台殿找我,就说是不知道我去了什么地方。”
“是,娘娘,”廿七点了点头,她没有问褒姒要去哪里,只知道眼下的局面已经失去了控制,这一次任何人,包括郑夫人,包括秀秀,包括了她自己,包括了褒姒,也同样包括姬宫湦,申后,还有秦夫人。只要有一个人稍微出点状况,这个时局就会变成一个无法逆转的死局,不论当初你的棋眼放在了哪里。
………………………………
第131章 与秦府的对峙
褒姒步履匆匆行至太宰宫钱,在门外的侍卫们看见她纷纷作揖行礼,口中叫道“娘娘”。有几个大臣被挡在太宰宫外,赵叔带宣称今日要闭门谢客,所有求见的大臣一律请回,偏偏大臣们不死心,非要在门外等一等。
褒姒要进入太宰宫,却没有人阻拦她,就好像她是这太宰宫的主子一般,大家目送着她踏入了太宰宫,竟然无人提出异议。
听见门外传来的脚步声,赵叔带咳嗽了一二,然后问道,“来者何人?”他没有抬头,声音中充斥着一种苍老的腔调,而面容则十分严峻,对于门外的客人显示出了十二分的不满。
“舅舅?”褒姒叫道。
“娘娘?”赵叔带赶紧放下了手中的卷轴,站起身对褒姒行礼,“可是为了郑伯之事前来的?”
褒姒摇了摇头,“我想去秦伯府上,想请舅舅一同前往。”
“去秦伯府?”赵叔带有些吃惊,看着褒姒十分不解,当初姬宫湦启用赵叔带前往齐国治水,借了郑伯友身边的一路近身侍卫,挑起东夷与齐国的两国争端,目的就是为了防止日后事情水落石出的时候,怀疑到赵叔带或者姬宫湦的头上。更有甚至,一箭双雕的是,还能够栽赃嫁祸给郑伯友,方便将郑启之推到郑伯之位上,但是计划,总归是赶不上变化来的快。
这件事情别人虽然不知,但是赵叔带猜测褒姒一定会清楚。他并不确定姬宫湦与褒姒说了多少,也不清楚郑伯友和褒姒透露过多少,更不知道褒姒能够看明白多少,但是不知从何时开始,他已经将褒姒与姬宫湦看做是能够心意相通的一对情深伉俪,很多事情已经无需赘言了。
就像是那日在灯火的映衬之下,读卷的姬宫湦那含着笑意的表情,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温暖之情,让赵叔带觉得十分宽慰。
“去请宫中的医官,如今对郑国的事情还没有一个定论,请秦府放人还有一线希望,若是郑伯友挑起战事的罪名落实了,只怕是更加无人去管郑夫人一事了。”褒姒说道,十分紧张,眼下时局紧张,千变万化,谁也无法预料下一秒钟会发生什么事情,只能在此时此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我和你去!”赵叔带想了想,点了点头,转身将桌上的东西收拾干净,大跨步的朝着门外走去,叫了一队的侍卫随行,顾不得门口那些神情诧异的百官,很匆忙的朝秦府赶去,路上赵叔带忽然想起了什么话题,“倘若有朝一日我遇见什么困局,你可会如此帮我?”
“倘若连舅舅都如此困窘,我也只怕是自顾不暇了。”褒姒抬眼看着赵叔带说道,声音轻缓而笃定。
“你可有抱怨被送入这宫中?”赵叔带问道。
“不来这里,又能去哪里呢?”褒姒仰头看了老天,摇了摇头,此时此刻她反而有些感谢命运,她在这里就能帮得上忙,哪怕这只是微乎其微的小事。
太宰宫的侍卫们将秦伯府团团围住,赵叔带居中站立,吩咐身边悉人前去叫门,“哐哐”几声巨响,大门才被缓缓拉开,门内透出了一张谨小慎微的面孔,畏畏缩缩的看着门外的人,露出了满含精光的眼神,“来者何人?”
“太宰宫赵叔带!”赵叔带一字一顿的说道。
“原来是赵上卿,”门内的人将门拉开了一条缝,然后从里面挤了出来,又赶紧把门关上,“上卿远道而来,不知有何贵干?”
“太医院的医官如今都被秦夫人借走,放在秦府上,赵某前来询问一番可是可以归还了?”赵叔带正色道。
“如今秦伯重伤未愈,生死未卜,太医院的医官们若是离开了,秦伯又恰好在这个时候有个三长两短,这责任你是负不负得起?”秦府的人问道,丝毫没有将眼前的赵叔带放在眼中,目中无人的厉害。
赵叔带小声咕哝着,都半个月有余了,还生死未卜!倒是不如赶紧死了,还能一了百了,面上赵叔带只得正了正颜色,“秦伯如今重伤不愈,只怕是也不需要整个太医院的医官留下吧?我们带走三五个,其余的如今继续留下诊治秦伯伤势如何?”他好言相劝,不行在这个节骨眼上引发任何的争端。
“那些庸医远不及我们秦国医者,留下一个半个,稍有不妥这责任算谁的?”秦府的人回话。
“那么如今郑夫人临盆在即,宫中没有医官,稍有不妥又算是谁的?你们秦府上下是不是能付得起这个责任!”褒姒双手叠放,昂首挺胸的站立在赵叔带身侧,看着来人冷冰冰的问道,赵叔带不想惹是生非,但是她可以,所以不等对方答话,她已经开口说道,“给我进去,带医官们出来,谁若阻拦格杀勿论!”
“你敢!”秦府的人已经拔刀看着褒姒了,褒姒却淡淡的别过脸去,“秦伯若是有个三长两短,这责任我负,给我把所有医官都带走!”褒姒代替赵叔带下达了命令,太宰宫的侍卫得到了褒姒的包票,也都壮起了胆子,准备朝秦府之中强攻,秦府的门再次豁然被打开,里面慢慢走出了一位绿衣男子,身材修长,站在那里就显出气宇轩昂,比之赵叔带还要高出一个头,除却浑身上下的气质,肌肤则有些泛黑,这是久经日晒之后的样子。
“多年不见,别来无恙,赢某参见娘娘!”绿衣男子话音中带着明显的戏谑之情,看着褒姒嘴角挑起了一个邪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