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女帝的大内总管-第1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周安跟着女帝走下台阶,突然停下脚步回头看那几个老臣,喝道:“休得放肆!”

    那几个老臣顿时没了动静,气氛骤然凝固。

    周安扫视他们,又扫视所有朝臣,嘴角缓缓勾起了意义不明的笑容,非常渗人……当初周安就对吴绪宽这么笑,现在吴绪宽尸体都已经凉透了。

    “哼!”周安又冷哼一声,甩袖而去,跟上了女帝。

    李广山与贾临博都为对此发表过任何意见,两人对视了一眼,依旧没有任何言语。

    因为碍于身份,两人不能够轻易表态。

    一个文官之首。

    一个武将之首。

    两人说的任何话,都将代表着群体意志,而两人都是极为成熟的“政治家”,他们都明白,就算反对,也不能在早朝上让女帝下不来台。

    两人若表态,满朝文武都将因此跟随表态,到时候将不可挽回。

    真把女帝逼急了,对谁都没好处。

    直到周安跟着女帝一同离开奉天殿,寂静的大殿内才又响起哗然之声,炸锅了一般。

    “怎能如此?怎能如此啊?!”一老臣痛心疾首跺脚高呼。

    “阁老,您说句话呀,您倒是说句话呀!”

    “老帅,您为何不阻止圣上?”

    大殿里乱了,持续了很久。

    ……

    回内廷的路上,周安小步跟在龙辇旁。

    龙辇中的女帝至始至终都一言不发,幔帐随风起伏着,周安能看到女帝的脸色,他看得出来,女帝很不平静。

    这自然是平静不了。

    其实现在女帝也不知道,自己走出这一步,究竟是对是错,这一步,又将为这个传承了三百多年的王朝,带来什么?

    她不知道。

    周安没有去打扰女帝。

    早上的时候,女帝还对周安发火来着,不让周安吃饭,而后便让周安拟旨,晋封他为一等贵亲王,女人心海底针,现在的女帝,可以说是喜怒无常了。

    虽然“大局已定”,变数不多,但越是临近“翻身”,周安表现的越是谨慎。

    一路无言。

    一直回到乾元殿。

    女帝入殿后,便屏退了其他人,只有周安跟随女帝一同入殿。

    “小安子,你满意了?”女帝终于开口,扭身坐在了龙椅上,显得甚是疲惫。

    “圣上隆恩,奴才没齿难忘,奴才定当竭力辅佐圣上,肃清天下不臣,还东乾一个太平盛世,朗朗乾坤!”周安躬身道,依旧如常的拍马屁表忠心。

    “哦。”女帝回应的很平淡。

    她的目光有些出神,好一阵没说话,才又看向周安。

    “小安子。”

    “奴才在呢。”

    “如今你贵为一等贵亲王,还自称奴才?”女帝看着周安问。

    周安一愣。

    唉?

    对啊!

    奴才是宦官,是内侍的自称,意思是皇家的家奴。但周安已经封王,而且是最高级的一等贵亲王,并且可以入朝议政……虽然他依旧是大内总管,但他也具备了臣子的身份。

    双重身份。

    他自称奴才,不能说是错的,但达到亲王这个级别,以一等贵亲王的身份自称奴才,是不对劲的。

    “臣,谢圣上。”周安称臣了。

    他猛然惊觉,称臣的必要性!

    因为奴才的身份,位面太“低贱”了一些,配不上女帝!

    女帝用心良苦啊!

    “小安子……”女帝又开口,说着便停下了,她似乎是觉得,自己也得改口,小安子是对奴才的叫法。

    “圣上,臣永远是您的小安子,您就这样叫,叫着亲切。”周安连忙道,免得女帝在那里纠结。

    “嗯……”女帝应了一个鼻音,又道:“小安子,先前朕封赏于你,诸位老臣的反应你也看到了,想来他们是不会善罢甘休,朕封赏了你,朕不想被他们以死相逼,此事……你得给朕办好!朝廷不能再有乱子。”

    周安明白女帝的意思。

    女帝该做的都已经做了,剩下的就交给周安,必须得给整的明明白白,绝不能出乱子。

    “圣上您放心,奴才已有对策。”周安恭敬道。

    “哦?”女帝颇为惊讶,没想到周安如此有自信,“有何对策?”

    “此事,只需……”

    周安话没说完,便扭头向大门口看。

    吱呀!

    门开了,乾武宫总管张公公在门外躬身道:“圣上,内阁首辅贾临博、中州军大元帅李广山求见。”

    女帝皱眉,没有马上说话,她知道麻烦来了。

    最麻烦的就是他们,一个为官数十年几经沉浮门生遍天下的内阁首辅,一个战功赫赫彪炳史册被誉为军神的大元帅。

    这两人都“不好惹”。

    而在这个节骨眼上,两人一同来,自然是来劝女帝收回成命的。

    除非是与周安私交极好甚至可以不问是非的人,否则,哪怕是李广山,在这件事上,也不会站在周安这边。

    且不说周安是否会乱国。

    但是此例一开后患无穷这一点,就足以让两位老臣来劝女帝。

    康隆基又如何?他也只是在死后封了国公,或者的时候,最高也就是个侯爵。

    更何况,周安的功劳并没有那么大,差的太远太远。

    “对策来了。”周安却道。

    女帝瞥向周安,不明所以。

    “圣上,容臣前去,先与两位老大人说和。”周安躬身道。

    女帝不知道周安心里在想什么,也没细问,没时间,外面等着呢,她点了点头。

    周安向外匆匆走去。

    ……

    乾元殿外,李广山与贾临博并肩站在台阶下,贾林梅皱着眉,李广山则神情肃穆,两人都没说话。

    显然来的路上已经交流过了,无需再说什么。

    大殿的门半开着,突然全开了……周安阔步而出,匆匆走下台阶,对两位老大人抱拳拱手:“老帅,阁老!”

    “见过周总管。”

    “大总管。”

    两人都以总管相称,可以说是很刻意了,非常生疏的客套。


………………………………

第四百九十五章 我长出来了

    其实,如果严格来说,现在两人见了周安,都是需要行礼的。

    因为周安这一等贵亲王,是超一品!

    李广山虽然已经封王了,却也只是一个郡王,连亲王都不是,与周安差的远,不过话说回来,以周安与他们的关系,倒是不需要如此严格。

    更何况,两人现在并不认可周安这一等贵亲王的身份。

    “老帅,阁老……”周安又对两人拱了拱手,满面笑容道,“圣上甚是疲乏,稍后才能见两位……这边请……”

    周安一副有话要与两人单独说的样子。

    两人虽然都不愿意跟周安单独谈这事,因为没意义,万一吵起来,与周安直接交恶也没好处。

    但这里是内廷。

    周安是大内总管。

    说极端一些,周安甚至可以直接叫人将他们乱棍打出去。

    周安要跟他们谈,他们不想谈是不行的。

    何况也无需那般固执。

    周安引着他们,三人一同向乾武宫东边走,也没多远,便是四下无人的湖边,周安让离得近的小太监都滚远了。

    三人停下,一同望着风景。

    “唉!”背着手有些佝偻腰的贾临博叹了口气,看向周安先开口,“周总管,老夫有句话不知当说不当说……”

    “您请!”周安道。

    “不知您可看过景朝史?”

    “自然看过。”

    “景朝一百一十八年,景都发生‘春园之变’,景哀宗遇刺驾崩,大将军马封起兵造反……”

    “阁老,咱家知道你想说什么。”周安打断了贾临博的话,连道:“春园之变,皆因阉党势大,景哀宗六岁继位,便是受阉党扶持,十六岁遇刺驾崩,也是因阉党欲废其位,扶持新帝,大太监李生玉权倾朝野近二十年,从景厉宗到景哀宗,历两朝……他玩脱了,最终被义子马封所杀……”

    “知道就好。”贾临博又叹了一声,望着湖面沉吟了一下,再叹:“以史为鉴!阉党误国之事,历朝历代皆有之!周总管你不可能不懂其中利害。”

    贾临博一开口就受不住了。

    就差指着周安鼻子骂了。

    他的口气倒是平和的很。

    这老头脾气就真硬,毕竟当初怼过康隆基,明里暗里不知道骂过康隆基多少次,不过,他却也在康隆基死后放下了恩怨,前去吊唁了。

    “周总管还年轻,圣上也还年轻,不出意外,今后几十年,皆是由你扶持圣上治理江山,以你之才学,应该懂得,你若参政,阉党之势,必将迅速蚕食朝野……此为祸根!就算你德正清廉,又怎能担保下面的人,不会弄权祸害朝堂?你站的太高,又怎能将一切都看的通透……东厂又如何?这不过才半年,便屡生恶事,你又知晓几何?”

    贾临博可以说是对周安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了。

    他很聪明。

    将周安摘出去说,不说周安乱国,就说阉党势大的危害,他甚至给周安戴高帽,认可周安的品性,却又说,周安根本控制不好下面。

    一个“小小”的东厂现在都出了问题。

    更不要说将来,贾临博所描述的阉党。

    任何一个势力当大到一定程度之后,都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最高统治者,是无法面面俱到兼顾一切的。

    就如现在的朝廷一样,女帝心都操碎了,又如何?

    其实,如果从理性的角度来看,假若周安是一个权力**极大,直白说就是意图权倾天下的人,那么贾临博说再多都没用。

    而且很不幸,周安就是这样的人!

    不过,实际情况跟贾临博想象的是不同的,阉党不会因此做大,甚至在未来会被周安所打压。

    贾临博也是“先礼后兵”,先跟周安讲道理。

    假若说不通,那么之后,周安会获得跟当初康隆基一样的待遇,贾临博怼的动就怼,怼不动……他肯定就撂挑子不干了!

    就现在的朝堂局势,以及满朝文武的想法来看,贾临博若是带头撂挑子,这朝堂八成是要废的,不知道多少重臣会上奏致仕。

    “阁老,您说的咱家都明白,但是……”周安说了但是,就等于贾临博的话并没有任何效果。

    “周兄弟!”李广山开口,打断了周安的话。

    他已经很久没叫周安周兄弟了。

    现在叫,自然是想要放下官职爵位与周安说话,也可以说是拉近关系,套近乎。

    当然李广山套近乎不是为了自己,以他今时今日的地位,不需要对任何人阿谀奉承,毕竟,他是手握数十万兵马的中州军大元帅。

    “老帅您说。”周安略微侧身,看向李广山。

    “老夫不知道,圣上为何如此莽撞,圣上登基不过一年,尚且年少,心性不稳,难免意气用事。”李广山连道,“吾等臣子,既食君之禄,便当用心辅佐,补偏救弊……”

    李广山看着周安:“圣上封你为一等贵亲王,若仅如此,老夫以为,虽是冒失,却未必不可,但……入朝议政,其中利害,贾阁老已经言明,老夫便不再赘述。”

    “圣上糊涂,你又怎能糊涂?以武道而言,你乃天纵奇才,以才智而言,你更是人中翘楚,老夫知你对圣上之忠心,既是忠,便当行与国有益,与圣上有益之事,圣上错了,你怎能让圣上一错再错?”

    李广山话说的比贾临博直接,性格使然。

    而且周安感觉,他应该是跟贾临博商量好的。

    贾临博是从权势角度谈,若周安应了他,他该推了这一等贵亲王之位。

    见说不通。

    李广山便发言,直接让步,封周安一等贵亲王,可以,入朝议政,不行!

    他们很可能是将对女帝的说词,稍微变了变,便跟周安说了。

    文武之首都是这态度,估计换成康隆基的话,康隆基都会让步,毕竟现在跟十多年前不同,朝廷不能再废了。

    “老帅,其实我……”周安一副想解释的口气。

    “你已权倾朝野,何须再进一步?”李广山又质问周安。

    很有道理!

    其实女帝不封赏周安,周安依旧已经权倾朝野,只要不是引起满朝文武都反对的原则性问题,李广山与贾临博都不敢跟周安对着干,那代价太大,得不偿失。

    而再进一步,会使阉党权势急剧膨胀,以至失控。

    “其实我……”

    “你若能让圣上收回成命,必将名传千古……”

    “老帅你总得让我说话吧?”周安都无奈了。

    “你说!”李广山道。

    李广山与贾临博似乎都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周安已经开始在两人面前,自称我!

    “我长出来了。”周安道。

    “什么?”李广山没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什么长出来了?“

    “就是长出来了,我恢复男儿身了,我不是太监!”周安道。

    原本他本只是想要暗示两人,但两人太能说,他索性直接说了。


………………………………

第四百九十六章 后宫不得干政?

    李广山与贾临博,都明显的呆了一下。

    好一阵才回过神来。

    长出来了?!!

    那他娘的还能长出来?!!

    “天罡法体!天罡法体么?”李广山这话问的眉头没问的,什么天罡法体么?但周安理解他的意思。

    “嗯!天罡法体!”周安点了点头。

    因为掌握天罡法体神通,才长出来的。

    李广山望着周安,缓了缓神,一时之间竟不知道说什么好,其实他还是没缓过来,周安长出来,是会从根源上改变一些问题的,很多猜测,以及对未来的推断,都会被彻底推翻。

    “男儿身……”贾临博念叨了一句,心思起伏。

    不对,不对劲!

    说的是周安封一等贵亲王,以及入朝议政的事,这跟周安长没长出来,不存在必要的逻辑关系,因为……周安被封一等贵亲王,本就是不对劲的。

    太让人匪夷所思了!

    周安就不该被封为一等贵亲王!

    可女帝偏偏封了他。

    “你既然恢复了男儿身,那便该……”贾临博想说什么,但没说出来,因为怎么想都不对劲。

    周安恢复男儿身,应该由女帝诏告天下。

    而周安也该因此离开内廷,卸任大总管之位,入朝为官。这是最最正常的流程,虽然会因此引发一系列的问题,比如东厂权利的过度,但这对周安来说,未必是坏事。

    对太监而言,有比恢复男儿身,让天下人都知道自己是个男人,而不是一个阉人,更好的事吗?

    女帝却是将事情处置的极为古怪。

    “你是何时掌握天罡法体的?”贾临博话音一转问。

    “外修入天罡时。”周安实话实说。

    这更不对了!

    贾临博紧皱眉头。

    周安外修入天罡,可是一个多月前的事,周安既然将情况告诉了他们,那肯定没瞒着女帝。

    一个多月了,这么长时间,周安依旧占着大内总管之位!

    他秘密离京南下越州,办了大事,又从越州归来,之后,女帝还不宣布周安恢复男儿身之事,周安竟还是大内总管,女帝甚至还突然封他为一等贵亲王,准他入朝议政。

    何不公开呢?

    公开后,周安可名正言顺入朝为官,甚至直入内阁都不是问题,都不需要女帝特别允许,入朝为官了,自然而然就有议政的权利。

    封王也不是问题,一等贵亲王虽然太高了一些,但不涉及到宦官掌权的问题,以周安现在的权势,基本不会有人反对。

    女帝为什么冒着如此巨大的风险,让周安保留宦官的身份,却给予无上权势?

    没道理啊!

    再说……周安已恢复男儿身,他留在内廷是不合适的,内廷女眷太多,宣宗皇帝的诸多妃子都还活着呢,这事现在不公开,等着被人发现?

    那不是让皇家蒙羞吗?

    贾临博越想越懵,太不合逻辑了,无法自洽。

    李广山则一直盯着周安看,变颜变色的。

    周安是不能说,女帝为什么封自己一等贵亲王的,因为女帝从未告诉过他为什么,只是两人心知肚明而已,没在明面上说过。

    女帝没说过,周安就不能乱说。

    但可以让他们猜啊!

    无论猜对猜错,还是将来出了什么变故,也不是周安的责任。

    李广山好像是想通了,看周安的眼神,可以说是意味深长。

    贾临博想不通。

    但他能想通,却是因为,李广山复出的时间长,他与女帝以及周安,相处的时间足够长,所以他能感觉到一些特别的东西,能够去下意识的想其他人不会去想的事。

    “圣上……”李广山突然开口,负手叹道,“年纪不小了啊。”

    “嗯?”贾临博猛的抬头看向李广山,他知道李广山此刻不会说莫名其妙的话。

    什么年纪不小了?

    女帝今年也才十八岁而已,而且还没过寿的,严格来说都不到十八岁。

    这年纪很大吗?

    虽然在民间,十八岁的女子基本都已经婚配了几年,生儿育女当娘了,可她是皇帝……她……嗯?!!

    贾临博猛然反应了过来,又呆住了。

    身为内阁首辅他,今天受的刺激,比之前几十年都多,都猛!因为就没如此刺激过!

    圣上要招周安为婿?

    贾临博想到了这一点。

    所有混乱的思绪,在这一刻都被梳理打通了!所有匪夷所思,所有不合理,都会因为这一种可能,而变得合理!

    周安恢复男儿身,女帝却将周安留在内廷。

    东厂制霸朝野,满朝文武无不胆寒,女帝不管!

    周安逼死八大重臣,权势过盛,功高震主,女帝还不管!

    女帝甚至还在进一步提升周安之权势,册封其为一等贵亲王,准其入朝议政!

    这一切都不正常!

    但,假若女帝招周安为夫婿,周安就算现在不封一等贵亲王,之后也会直接成为一等贵亲王。

    东厂之势,将不再是危害,而是女帝控制朝野的武器!

    周安那极致权势,也不会在是威胁皇权可能颠覆江山的祸根,因为一旦周安成为“皇夫”,那他的权利,本身就是皇权的一部分。

    甚至,一旦女帝为周安诞下子嗣,无论男女,都将在将来继承大统。

    这孩子武氏血脉,流淌着皇族的血,却也是周安的血脉。

    也就是说,周安将再无可能危害东乾,因为将来坐天下,是他的儿女!

    贾临博与李广山对视,确认过眼神。

    “咱家恢复男儿身之事,还请两位老大人保密。”周安连道,“此事,还不宜公开,东厂在我手中,才能发挥足够效用,如今天下已生乱象,朝廷不可再有动荡,因此还请两位老大人维持,不必张扬,也不比透露其中内幕,暗中行事便可。”

    周安跳过了之前的所有话题,直接告诉李广山与贾临博,该怎么做。

    “此事,老夫会竭尽全力。”李广山道,没废话。

    已经明白究竟是什么情况,那就一点问题都没有了,女帝的安排并无不妥。

    贾临博也点了点头,还一副思绪万千的样子,他又沉吟了一下,而后开口:“大总管,有句话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讲。”周安道。

    “后宫不得干政,此乃……”贾临博的角度犀利了。

    周安嘴角一抽,这是什么脑回路?

    “贾大人!此言差矣。”未等贾临博说完,李广山便拦了一句。


………………………………

第四百九十七章 请圣上解惑

    李广山与贾临博显然是两种人。

    贾临博虽然称不上迂腐,却也守旧,就如同他当初一只视康隆基为敌人一样,太监干政,他看不过去,而现在,后宫干政,他又有些看不过去。

    李广山则要纯粹的多,他没读过那么多书,虽也有学识,却没贾临博那么守旧。

    更何况,周安的情况,是大大不同的。

    贾临博见李广山出言阻止,便望向李广山。

    “贾大人以为,后宫干政究竟有何害?”李广山直接问。

    “外戚弄权。”贾临博意简言骇。

    说的一针见血!

    以史为鉴,在历朝历代都曾出过极为相似的情况,后宫干政使得外戚势力做大,轻则把持朝政残害忠良,重则谋害帝王谋朝篡位。

    无论是皇后干政还是太后干政,受益的多是其家族,因为后宫多无学识才干,女人更不能轻易抛头露面,所以只能依仗其家族。

    两者既是一体,也是互利互惠的合作关系,外戚势力越大,后宫地位越稳,后宫地位越稳,参与到政治中,就能帮其家族进一步做大。

    贾临博说完“外戚弄权”这四个字,便觉得跟周安说后宫不得干政,确实是有些糊涂了。

    且不说周安有没有家族,就算有,他是男儿,更有才干,无需依仗家族办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