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女帝的大内总管-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无责怪,也无怀疑,她只是没懂周安所说之事的用意,更不理解,周安怎么敢当着康隆基的面,说出这种话来?
先不说将康隆基身体有恙之事说出去的其他后果,就说对康隆基而言,这绝不是好事!
康隆基身为天罡境大宗师,实力绝强,是目前东乾皇族以及东乾江山稳定的定海神针!而他年纪太大了,谁都明白,康隆基一旦身体出问题,就离死不远了。
如果让外面知道了这件事,那么康隆基这个人,就很可能被针对行事,之前没人敢这么做,吴绪宽都不敢,因为康隆基太强,但现在康隆基要不行了,吴绪宽自然敢做。
他甚至敢派人刺杀康隆基,不求杀死康隆基,只求试一试康隆基实力减退了多少,或是对康隆基造成一些伤害,加快他的死亡速度,也是好的。
大殿内寂静无声。
女帝看着周安沉吟,却又回头,望了一眼康隆基。
康隆基神色淡漠,毫无波澜。
“小安子!”女帝又望向周安,问道:“你这话,是何用意?”
“禀圣上,奴才知道,太公爷身体有恙之事,本该尽力隐瞒,因太公爷是镇国重器,少了太公爷,那吴绪宽必然更加猖狂,定会进一步逼迫圣上……反过来说,太公爷对吴绪宽来说,是一种牵制,奴才说一句不敬的话,吴绪宽希望太公爷死!”
周安说到这,抬头望向女帝双眼:“而假若太公爷身体有恙之事传出去,吴绪宽若知道,他必然欣喜若狂,他甚至会为此改变自己原本的计划,会等太公爷逝世!吴绪宽是在神都皇帝重病初期时,才露出反意的,到如今也有四五年了,他四五年都等了,肯定不在乎再等几个月……”
“也就是说,消息传出去,可以达到拖延的效果,足以拖住吴绪宽,让其放缓自己的计划,吴绪宽肯定会等待,等待太公爷离世后再行事,这对他来说也是危险性最低的,也是最好的计划!”
“而且,吴绪宽肯定害怕,害怕太公爷在逝世前找他拼命,他也因此会变得更谨慎,甚至可以说,他会变得更加隐忍!会暂时收起自己的獠牙,哪怕圣上在此期间进一步蚕食吴绪宽之势,吴绪宽也都可能忍了!”
“奴才之所以如此建议,便是因此。”周安说着,声音缓了缓,才道,“而这,只是其一,还有其二!”
“对外透露太公爷身体有恙,不仅仅能拖住吴绪宽,还可制造假象,隐瞒关于破断丹之事。”周安又连道。
“奴才炼制破断丹,目前来说,成功率还不高,奴才需要不断的炼制,越发纯熟,才能进行大批量炼丹,这其中花费,可谓极大,而炼制破断丹所用的多种名贵药材,内府中所存的并不多,必然是需要向外采购……而且是大量采购。”
“所以,奴才炼丹之事,是瞒不住的,只要大量采购名贵药材,以吴绪宽的人脉眼线,必然能查到些什么,但绝不能让吴绪宽查到天策军与破断丹之内幕……因此,就需要转移吴绪宽的调查方向。”
“透露太公爷之事,便可达到转移其追查方向的目的,放出消息,吴绪宽知道太公爷命不久矣,他再知道奴才炼丹之事,必然是会以为,奴才炼丹,是为了救太公爷!是想要为太公爷续命,这会使得一切都变得合情合理,如此,便可将破断丹之事,彻底隐瞒不被人知。”
周安看着女帝,最后道:“圣上您现在非常需要时间,就算奴才将丹方交给他人,与一众炼丹师一同炼丹,想要炼制出几千颗丹,也需要花费极长的时间,甚至能否在短时间里采购到足够的名贵药材,都不一定……而放出太公爷身体有恙的消息,也是在为圣上争取足够的时间,此为上上策!”
周安说完了。
他说的一点问题都没有!
这确实是上上策。
但,这涉及到了康隆基的安危。
大殿内又归于寂静。
周安垂着头,等女帝答复。
说真的,周安今天能说出这话,不是为了自己,而真是为了东乾江山,如果他为了自己,定是不可能说出这种会让康隆基可能心有芥蒂的话。
他不说,就不会犯错,这是他第一次在女帝面前主动“犯错”。
女帝久久无言。
她也没回头去看康隆基,因为她不想去逼康隆基,康隆基将自己一生都奉献给了朝廷,女帝她能顺利登基,也是靠康隆基全力扶持,是康隆基护着女帝走到今天,康隆基对女帝来说不是奴才,而是一个智者,一个长者,一个可以依靠,一个守护神!
也是一个绝不能让他心寒的人。
康隆基一直在教导女帝,不可感情用事。
女帝也一直是如此。
但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这事关乎康隆基安危,女帝又怎么可能完全理性?
“圣上。”站在后面的康隆基突然开口了,他很平静,“老奴觉得,小安子说的在理……”
“康公……”女帝猛然回身。
“就这么定了吧。”康隆基看着女帝道,他从未当众代替过女帝发号施令,虽然他以前也会替女帝决定一些大事,但那是女帝也点头的事,而最终说出决定的,肯定是女帝。
这是第一次,可能也是最后一次。
女帝抿嘴,无言。
“都散了吧。”康隆基又淡淡说了一声。
“末将告退!”
“奴才告退!”
周安、高宏等人皆躬身领命,一个个全都退了出去。
很快人便都出去了,大殿内除了一些小太监小宫女,就仅剩下康隆基与女帝。
……
乾元殿外,周安扶栏而望,凛冽的寒风打在他脸上,他满脸惆怅。
他不知道自己今天说这些究竟对不对。
从大义上来说,他无错。
但总感觉,有些对不起康隆基,今日之后,身体已经不行了的康隆基,就有了被刺杀的风险,虽然这情况出现的概率很低,但如果康隆基真因此出了什么意外,周安不知自己该如何赎罪。
对康隆基,周安是极为敬重的,他也感激康隆基的提携之恩,他明白,若无康隆基认可,自己是不可能有今日之权势的,根本就不可能在今时今日,就走到这个位置上。
而明里暗里,康隆基都已经视他为接班人。
所以……
“唉!”周安叹了口气。
啪!
一直大手按在了周安肩膀上,周安扭头一看,是高宏。
高宏看着周安,捏了捏周安肩膀,又轻轻拍了两下,好似安抚,却没说什么,转身便走了。
周安无言,又望向栏外。
等了约盏茶的功夫,乾元殿的大门便又开了。
周安回身看去,见是康隆基出来了,马上快步过去,唤道:“太公爷……”
………………………………
第一百二十四章 江山社稷为重,其他皆要轻之!
周安快步走到康隆基身前,却见康隆基抬了下手,示意周安别说话。
他又抓住了周安的手,顺着廊道向东走,没走几步又略微回头说了一句,道:“不用你们跟着。”
“是,太公爷。”后面跟着的几个小太监,同时领命。
康隆基是手背向上,拉着周安的手。
周安便顺势搀扶着他,躬身小步跟在他身边。
“太公爷,小的……”周安又忍不住开口。
“小安子啊,你的心,咱家懂……”康隆基打断了周安的话,感叹着道,“咱家希望你将来,也能如今日一样,以江山社稷为重,其他皆要轻之,其实……咱家很庆幸,你今日说所说做之事,让咱家安心了不少,有你在,等咱家去了,圣上这边的压力,也能轻一些……”
周安能明白康隆基这段话的意思,他不仅仅没怪罪周安,反而……似乎更欣慰。
江山社稷为重,其他皆轻。
周安做到了。
康隆基希望,周安将来也如此。
周安却并不欣喜。
心里反而不是滋味。
他觉得自己愧对了康隆基,愧对了这个老人,他只是在大义上没错,其他,皆错了,不该这样对康隆基,就算康隆基为了东乾江山肯于付出,那得应该是他主动,而不是周安突然提起。
“咱家幼时便净身入宫,到如今,也有九十余年了,曾是明宗皇帝的伴读,明宗皇帝登基后,咱家便成了总管,明宗皇帝是英年早逝,四十有余便去了,之后是宣宗皇帝登基,其实咱家当年并不喜欢宣宗皇帝,他是明君,却过于古板了些,但咱家是做奴才的,咱家不能以个人喜好而决定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康隆基拉着周安的手,一直在走,一直在说。
絮絮叨叨的,他在说一些曾经的事。
甚至一些不能说的事,他也说了,比如,他从一开始便不喜欢很有能力的宣宗皇帝。
“咱家也曾做过错事,宣宗驾崩后,本应该是由云盛太子继任皇位,作为宣宗皇帝的长子,云盛太子自出生,便被立为皇太子,足足有近五十年……但他并不好学,甚至犯下过大错,那些丑事咱家便不说了,咱家不喜欢他,也不觉得,他会是一个好皇帝……比起他来,孝敦皇后极具才能,宣宗皇帝在晚年时,已经没精力处理国事了,是孝敦皇后代其操持……她有帝王之相!所以,咱家便辅佐她登基为帝……”
“所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咱家却辜负了宣宗皇帝所托,咱家知道自己错了,但咱家无愧于心……”
康隆基现在真是什么都敢说。
或许是因为,他命不久矣,他想要倾诉。
一些事在他心里憋了一辈子,他想要说出来。
周安一直都在听康隆基说,始终未插言。
两人一直走到乾武宫最东边的一座小湖边,此时是寒冬,那湖自然是冻住了,康隆基依旧在与周安说曾经的一些事。
他说到了明宗皇帝。
说到了宣宗皇帝。
也说了神都女帝。
最后,又说起了现在的神昭女帝。
他还提起了前太子武云德因造反被杀的内幕,那是三年前的事,女帝重病已有一年,但还没到将死的地步,武云德本可再等几年,等女帝病故,便可继任皇位。
但当时,因种种原因,重病的神都女帝有了废太子的心思,这与康隆基有极大的关系,是康隆基一手开创了女子为帝的先例,他能做一次,就可能做第二次。
而武云德,并无才能,神都女帝立他为太子,也是一种无奈。
因为她与宣宗皇帝一共就五个子女,三男两女,她最初立自己长子武云庄为太子,武云庄也确实是有才能,但因其牵扯了八年前轰动天下的“白玉案”,所以被废了。
神都女帝二子武云照则是一心向佛,甚至在武云庄被废之后,便出家为僧。
她的三个儿子里,只剩下武云德。
神都女帝当初立他为太子,也有为稳定朝政的心思。
可当女帝重病之后,她又有些后悔了,因为武云德实在是没什么长进,反而越发放肆,当时神都女帝知道自己撑不了几年,吴绪宽更是已掌握大权,有了反意,她已无力在死前扫清吴绪宽,所以很担心,自己死后,这江山就断送了。
再加上女帝并无继任者一定是儿子的心思,因为她自己是女人,所以她当时就已经有想法,再废太子,立长女武云依为太公主。
神都女帝知道,自己的三儿子,是绝对压不住吴绪宽的,其学问才能远不如自幼聪颖勤奋好学的长女。
正是因为女帝的这种心思,再加上康隆基的影响。
当时的太子武云德便已经失宠了,有了被废的可能。
神都女帝本还在犹豫,却是没想到,武云德竟敢造反……所以他便死了。
******
湖边,康隆基与周安说了足足有一个时辰,说了很多很多。
周安也渐渐明白了,康隆基说这些的意义。
他是在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告诉自己,一切……皆以江山社稷为重!无论是康隆基曾经犯下的错,还是神都女帝晚年的抉择,都是在映衬康隆基最初的那句话,以江山社稷为重,其他皆要轻之!
康隆基似乎是想将自己的意志,传承给周安。
周安感觉到了。
“咱们是做奴才的,是阉人,但咱们不能自贱,若有能者,便当力所能及,匡扶社稷,只为求国泰民安,天下太平!小安子……咱家说的,你可明白?”康隆基扭头看向周安问。
“小的明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阉人也可为大丈夫!”周安直接跪在了康隆基脚边,叩首道,“小的定不负太公爷所托!”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说的好!”康隆基感叹了一声,未再看周安,抬了抬手道:“行了,你且去吧!”
“小的告退。”周安对再次叩首,这才起身,退走了。
等周安走远了。
康隆基依旧站在湖边,望着冻结的湖面,久久未动,久久无言。
………………………………
第一百二十五章 八百里加急
冬月二十七这天下午,关于康隆基身体有恙的消息,便不胫而走。
而几乎在同时,东乾内廷也开始着手秘密采购大量名贵药材之事,虽是秘密,但这种事根本就瞒不住人,毕竟内廷要在民间收药,这要涉及到太多人,也涉及到太多钱,不可能瞒住,其实也没打算瞒住。
所谓秘密收药,只是装作很秘密的样子罢了。
接下来几日,消息便算是彻底传开了,各种流言蜚语也应运而生。
甚至连周安被任命为天策军监军,也有了合理的解释。
在传言中,周安之所以被任命为天策军监军,其源头因素,便是在出在康隆基身体有恙上,正因为康隆基要不行了,可能活不过这个冬季,女帝是慌了,她在为康隆基死后做准备,为了能更好的控制军队,将权利都握在手里,所以才任命周安为天策军监军。
一切都在按周安设想的那样发展。
而这几日来,周安也没闲着,忙的脚打后脑勺。
他是在每天上午时,在重重护卫下去东厂衙门办差,他已经在人东厂番子们着手进行一些秘密监视、调查活动,只是还未发动事端。
而只要到了晌午,周安必然返回宫内。
他不仅仅要炼丹,还要培养炼丹师,教他们炼制破断丹。
为此,女帝秘密召了一大批炼丹师入宫,这些炼丹师入宫后,便彻底与外界断了联系,可以让外界知道,女帝在让炼丹师炼丹,但决不能让人知道,炼的是什么丹。
各种流言蜚语都指向康隆基,也是刻意放出流言,刻意引导的结果。
而实际上,这些炼丹师,也不知道周安教他们炼的,究竟是什么丹。
他们从入宫后,连睡觉、厕所都是有人盯着的,炼成一炉丹后,丹药马上就会被收走,他们自然是不可能知道,自己炼出丹药的效用。
破断丹是绝不能从宫内流传出去的,一颗都不行。
转眼,时间到了腊月初一。
这日晌午。
乾武宫,乾元殿。
“……如果圣上愿意,奴才今日就可发动,吴绪宽现在已经收敛,他在等太公爷逝世,所以他一定会让步,只要能逼得他们重新上朝,圣上便可重掌朝政,虽然要与吴绪宽扯皮,但也要比现在的局面,好得多。”
周安已经从东厂回来有一阵了,正躬身站在女帝身边,向女帝汇报近几日安排之事。
东厂与锦衣卫现在要做的,并不是单纯的抓贪腐,打击奸党之势,虽然锦衣卫这几天也没闲着,抓了不少人,但都是小官小吏。
重臣轻易不能抓,动了吴绪宽的实权心腹,吴绪宽会炸的。
女帝现在对抗吴绪宽是越来越有底气,正因如此,她也变得谨慎了许多,不愿与吴绪宽鱼死网破。
所以,在抓人这件事上,就得变通着来。
吴绪宽手下那些心腹重臣,终究是要动一动的。
若全都以贪腐之罪抓人,那就没有回旋余地了,要么给人家定罪,抄家砍头,要么就放了人家,说抓错了……前者太过火,吴绪宽可能炸,后者则可能让女帝背上昏君污名。
所以,能否以其他名义抓人,抓了人是否有回旋余地,便是关键。
而目前还有一件事非常重要。
那就是满朝重臣,十之八九不上朝。
这事儿时间短还成,时间长了可是会有大问题的,时间越长,女帝与朝堂的沟通便越少,就会越来越让朝廷与女帝离心离德,他们也会越来越不在乎女帝,甚至会造成下面只知吴绪宽,而不知她神昭女帝的局面。
而且!多少军国大事都无法商议,也会变得不好办,政令不通等等问题,这不仅仅对女帝极为不利,对这天下更是不利。
因此,必须得逼他们重新上朝。
这事是由东厂负责办的。
周安全权负责,而他是已将抓人,逼他们上朝这两件事合为一件事来办,且布局多日,就等发动。
“嗯……小安子,你办事朕放心,既然你说行了,那便在今夜……”女帝思量着点了点头道。
“是!”周安领命。
“丹药之事,进行的如何了?”女帝又问起了破断丹之事。
“回圣上,近几日那些炼丹师进步不小,已经能达到炼两炉,废一炉成一炉的地步,不过他们炼成的丹药成色,还有待提高。”周安恭敬连道,“目前储备的破断丹,刚刚百余颗,炼丹所需的名贵药材,内府中的已经耗尽,需向民间采购,奴才已差人去办……圣上,这事急不来的,还需很长时日。”
“嗯。”女帝点了点头。
她自然是理解,破断丹养兵之事,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
炼丹师的数量,与炼丹的成品率是一方面,最大的掣肘,还是在炼丹的原料上面。
破断丹丹方中几味主药,皆是名贵药材,内府里虽然存的不少,但很快便用完了,这就需要向民间采买,这是需要时间的,而且这东西不是说你要买多少,人家就有多少,需要去联络,需要沟通,甚至需要调查搜寻,才可能买得到,越往后越是如此,越往后采买所需时间便越长。
而正因为内廷要大量采买几种名贵药材,这几种药材的价格,必然会上涨,这也会促使每炉丹的成本提高。
这事真的急不来。
“小安子,可吃午膳了?”女帝问道,她同时抬手,闭着眼睛,揉了揉自己的额侧。
“还没呢。”周安回了一句。
等女帝放下手,一旁的周安便主动伸手,帮女帝按头。
女帝依旧有头疼的毛病,上次吃了超品九转大还丹,也没好多少,不是丹药效果不行,而是女帝现在头疼并非身体原因,她是忧思过度,这是心病引起的。
女帝依旧闭着眼睛,周安给她按头,她便向后靠了靠,似乎舒坦了不少。
“朕已经叫人备了午膳,你既没吃呢,便留下一同用膳吧,等过些时候,云景也会过来……”女帝闭着眼睛淡声道。
“是。”周安应了一声。
大殿内归于安静。
周安在给女帝按头,女帝不说话,周安也没说,自然就没人再说话。
过了好一阵后。
啪哒哒……啪哒哒……
马蹄声突然出现。
开始还很远,但越来越近,似乎是直奔着乾元殿来了。
女帝猛然睁开眼睛。
怎么可能有马蹄声?
皇宫大内是禁止策马狂奔的,何人敢如此做?云景公主虽然调皮了一些,但她也只敢在自己的宫苑里骑马,可不敢骑到乾武宫来。
乾武宫守卫森严,又有谁能将马骑进来?
“何人策马?去给朕看看!!”女帝豁然起身,叱喝道。
“是!”门外传来应喝声。
“报!!!”外面已经传来嘶喊声,越来越近。
“八百里加急!御赐金牌!阻者死!逆者亡!都闪开!报!!!”
马蹄声几息之后便到了乾元殿大门外,竟没被拦住。
哗啦!
乾元殿大门被猛的打开了,门外已经站了一群武功甚高的老太监,他们平常都跟着女帝,女帝若在东暖阁,他们便在东暖阁旁的厢房里守着,若是在乾元殿,他们便守在乾元殿偏殿里。
而一旦有乱事,他们都会第一时间出现。
现在他们出现了,却没阻拦来人,只是守在门两侧,还打开了乾元殿的门。
门外来人身穿军甲,背后背着八杆龙旗,满身尘沙,脸色僵红,嘴唇干裂,似乎是从极远的地方赶来的。
他一直策马狂奔到大殿门外,翻身跳下马,一个滚地轱辘便跪在了大殿门口,嗓音极为嘶哑气喘如牛的嘶喊道:“八百里加急,禀圣上,边关告急!北戎国额图鲁部起兵六万,夜破岐山关,一连攻破北疆三州十八郡……噗……”
他一口气急急的说完话,便一口血喷了出来,一头栽倒,却又撑着爬起来,从怀里掏出一信笺,手抬着很是吃力的颤抖着向前递。
……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