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未来接收器-第2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这些人中,孟娇恩无疑是最为引人关注的一个,她非常骄傲的宣布她今年暑假不回家,而是要到银河实业,参加由银河实业总部组织的大学生实习活动,全世界一共一百个名额,她是其中的一个。
自从银河实业准备组织中学生夏令营和大学生实习活动以后,单单提出申请的大学生,就将近七百万人。而银河实业提供的实习名额一共只有一百个”孟娇恩能够得到一个名额,可以说是非常非常不容易的,也难怪她宣布这个消息的时候,语气那么的骄傲,旁边学生投向她的目光。也多是羡慕和嫉妒。
能够到银河实业实习的,需要符合很多个条件,不会因为你是燕京大学或者水木大学的学生,就可以直接获得实习的资格。今天在场的人。有一半多点,向银河实业提出了电子申请,但是只有孟娇恩一个人中选,其难度就可见一斑。
刘士卿他们也不动声色,听着周围的同龄人是怎么评价的。这种活动。自然是有人说好,有人说不好。但是总体来讲,还是称赞的居多。那些说不好的,也主要集中在银河实业提供的名额有限,还有什么参加活动,费用自理不好等等之类的话,也有说银河实业这次筛选,有可能存在暗箱操作的问题,倒是没有人说银河实业搞这种活动不好的。做为大学生来讲,还是希望国内能够有更多的企业,向银河实业这样,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好让他们能够尽快的熟悉社会。
吃完饭后,刘士卿就和同学、校友们告辞了。孟娇恩再三炼嘱刘士卿。汽蚓刃班这学期结束的时候。打算搞一个集体活动,请刘士卿这个大班长务必要参加。
刘士卿问了一下时间,大概在“提取大气中二氧化碳”科研工程取得了关键性成果之后,也就答应了下来。
考完试了,也吃饱了喝足了。刘士卿却没有办法休息,他要做的,还是继续搞他的科研工程。现在,科研工程在实验室阶段。已经到了收尾的时候,再有两三天时间,就可以开机做实验了。这次的开机关系重大,前期的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投入,是否没有白白投入,马上就要见分晓了。(未完待续)
第615章成功
票票呀!。旧年6月刀日,这一天距离香港回归十七周年纪念日,还有三天的时间,距离莫斯科世界气候大会召开,还有整整十天的时间。这一天,对很多国人来讲。都没有太多的实际意义,但是自从力旧年之后这一天的意义就变得不一样起来。
经过两个多月的奋战,两亿多资金的投入,包括刘士卿、卢永祥等人在内的上千国内顶尖科研工作者,牺牲了节假日和每天的睡眠时间。终于在实验室内,组建了一个小型的实验装置。这个装置是刘士卿经过复杂的计算后,把他所知的那条干冰生产线,进行了相应缩小之后的产物。这条小型的实验装置,如果一天开机二十四小时,满负荷运转的话,每天可以生产一点五吨的干冰,一年也就是五百多吨的样子。这么一点生产能力,对于全世界每年高达**十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来讲,一年仅仅将五百多吨二氧化碳转化成干冰,无疑是杯水车薪。不过如果试验成功了,就表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问题,将在某种程度上得到缓解。
万日下午三点钟左右,实验装置进行了开机之前的最后一次检验,刘士卿亲自带队进行检测,不肯放过任何一个有可能出问题的地方。在这次检验前,已经进行了三次检验了,都发现了一些问题,谁也不敢马虎。第四次检验,非常的不错。刘士卿这个总工程师兼总设计师,一点毛病都没有查出来。
刘士卿站在高台上,高声道:“验收合格
围在周围的数百人,一起欢呼了起来。两个多月的辛苦,终于获得了初步的认同。
卢永祥走到刘士卿身边,“刘总,今天时间还早,我看咱们不妨开一下机。让它运转一下,看看它是不是能够达到我们的设计要求?如果运转正常的话,咱们就可以向中央首长报告这个好消息了。”
刘士卿想了想,也就点头同意了。他这两个多月也累水了,也盼着能够早点结束这个项目。只要这次的实验成功了,刘士卿就可以从这个项目抽身了。有了这两个多月的实践,华夏科学院的这帮人基本上已经掌握了流水线的制作方法。如何大型化。对他们来讲,根本就不是什么难题。何况,他们要是有什么不懂得。照样可以向刘士卿请教,他又不是说完全不管“提取大气中二氧化碳。科研工程了。
“同志们,都静一静。刚才我和刘总商量了一下。决定现在就开机进行一下实验。赶快通知档案室,让他们派人带着摄像机、照相机过来。把这个值得纪念的时刻记录下来。”卢永祥吩咐道。
不大一会儿,就有人把摄像机、照相机拿来了。卢永祥还想让刘士卿摁启动按扭,刘士卿摆了摆手,把这个光荣的时刻交给了卢永祥。
卢永祥很激动,站在了总开关的旁边。刘士卿站在摄像机的镜头外面发号施令。“接通电源。机器余热。”
有人把电源的总开关打开。电流传输到了机器之中,这条小型的流水生产线上,有多处传来了轰鸣声,机器开始预热。
五分钟之后,刘士卿开始倒计时,“十、九、八、七、六动”。
卢永祥的大拇指稳稳的摁了一下,一声更大的轰鸣声穿了起来,启动开关旁边的绿色警灯也闪烁了起来。
流水生产线的进风口处,开始从周围抽取大量的空气,然后进入到了设备的塔楼之中,对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反复的提纯,等到了一定浓度后。进入到了下一道工序。这里将对进入的气体进行不断的降温。把那些和二氧化碳混合在一起的其他气体,冷却液化,只剩下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到下一道工序。这里就是二氧化碳的冷却室,二氧化碳将会在这里冷却成干冰。
干冰将随着生产线的运动,进入到下一个环节。就是由机械手。将干冰收集起来,装入专门的超低温保温箱中,将干冰存储起来。干冰是个很危险的东西,由于它的固化温度很低。只有零下乃5摄氏度,一旦将之暴露在大气中,它就会在一眨眼间,迅速的气化。如果此时它被放置在一个密闭的空间的时候。很有可能要发生爆炸,非常的危险。所以干冰的保存,需要非常的注意,首先就是保存环境一定要足够低。其次,就是尽量把它放在一个体积比较大的容器之中,如果可以的话,也尽量不要选择那些密封性能特别好的容器,以免发生意外。
整条生产线,有很多地方都是特制的,像机械手的电机,就是采购的那种可以耐极低温的电动机。材料也是用的耐低温的材料。毕竟零下乃5摄氏度。就连南极也很难会有这么低的温度。而在南极,很多机械设备都是没有办法运转的。
当第一块干冰被机械手收集起来,装入到超低温保温箱中的时候,所有的人都沸腾了,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成功了,成功了有不少人一边喊着,一边流出眼泪来。
长期以来,干冰的制作,都是采用一种很常态的做法。就是先用经济的方法,例如殿烧石灰石。把二氧化碳生产出来,之后把这些二氧化碳收集起来,将之制成干冰。这种方法,无形之中。是在增加大气中所含的二氧化碳。
相形之下,利用“提取大气中二氧化碳。科研工程,干冰的来源是大气中本身就含有的二氧化碳。即便是制成的二氧化碳全部挥发掉。也不会增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此外,如果这条生产线大型化之后,势必大幅度提升干冰的产量。在满足工农业领域对干冰的需求之余。还可以将一部分多余的干冰储藏起来,变相的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减弱大气的温室效应。
有这么大的作汇,:急而知。“提取大与中二氧化碳”科研程的意义钥口刚大就在今天,这个对全人类意义非凡的发明,由华夏人率先实现了。而他们,就是亲手把这个,科研工程,变成了现实。凡是参与其中的每一个人。又有哪个能够不激动呀?
看着一块又一块的干冰被收集了起来,卢永祥热泪盈眶,“打电话,给中央首长打电话,报喜,就说试验成功了
刘士卿忙道:“卢院长,先别着急。咱们先让生产线运行一个晚上。如果一晚上都没有问题的话。明天上午再给中央首长们打电话。要不然的话,首长们过来视察的时候,这条生产线要是撂挑子了,乐子可就大了
声永祥一听也是这个意思,便同意明天再打电话报喜。
刘士卿挥了挥手,“卢院长。现在没有我什么事情了。这段时间可把我累水了,我先回去好好休息休息,有什么事再叫我吧。”卢永祥很不想让刘士卿走。他知道刘士卿这一走,估计就很难再到华夏科学院来了。卢永祥还琢磨着怎么样和刘士卿加强合作,搞出更多的科研项目来。另外。“提取大气中二氧化碳。科研工程的产业化、规模化。也是急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这些都需要刘士卿能够留下来,“刘总,找什么急呀?一次性试机成功,无论如何,都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情。别走,等会儿,我请客,咱们好好的喝一杯,聊聊天,增加一下感情
刘士卿笑道:“行了,卢院长,咱们俩的感情已经够深的了,再加深。成何体统?就这样吧,我是真的累了,回头,回头,等我有时间,我请你喝酒,喝我自己酿造的葡萄酒。”
卢永祥的两只眼睛登时亮了起来,“你可是说真的,要请我喝你酿造的葡萄酒?”
刘士卿点了点头,“我说话还能有假不成?”
当初华粮酒业可是花了几个亿的代给,才从刘士卿的手中,把配方买走。不过很多喝过刘士卿亲自酿造的葡萄酒的人都说,华粮酒业的酒没有刘士卿自己酿制的地道。不过每年,刘士卿都不会酿造太多的葡萄酒,也就是两三百斤的样子。其中有一多半都是要送人的,像当初帮过刘士卿的品酒师崔浩南,前国家体育总局局长、银河实业的顾问崔宪甫等人,每年都可以从刘士卿这里得到三五十斤的葡萄酒。
有人为了送礼,曾经出十万块钱一斤的价格,求购刘士卿酿造的葡萄酒。没有收到,后来一直涨到了二十万块钱一斤,才有人卖了半瓶给他。这个价格,也就成了黑市上,刘士卿亲自酿造的萄萄酒的标准价格。而且这个价格还有稳中上升的趋势。
酿造葡萄酒,对刘士卿来讲。只不是是个兴趣,同时也是为了他当初给崔浩南、崔宪甫等人的承诺。反正酿造葡荀酒,对他来讲,只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不费太大的工夫。
卢永祥早就知道刘士卿酿的一手好酒,只是刘士卿每年就酿造那么一点,一部分送人,剩下的都自己喝了。能够流传到外面。少之又少。声永祥早就想亲口品尝一下了。只是一直不好意思开口。这次刘士卿主动提到,他当然要把这件事情敲死了。
刘士卿回到燕京大学的专家楼,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躺在床上,呼呼大睡起来。这一觉就睡到了第二天早上,卢永祥给他打电话,说经过一晚上的开机测试。生产线运转正常,生产出来的干冰,也符合原先的设计。甚至是略有超出。
唯一的问题,就是能源消耗的有点多。如果单纯从干冰这个角度来讲,不够经济,投入产出比有点低。
不过卢永祥也知道二氧化碳的提纯,是不能够仅仅用干冰的价值多少来衡量的。整条生产线,有很多处的技术是非常先进的,消化一下,就可以运用到其他的领域。更不耍说这个科研工程所蕴含的社会意义和环保意义了。
卢永祥还告诉刘士卿,他已经向中央首长做了一个简单的汇报。今天下午,总理将会第一个。前来视察情况。卢永祥让刘士卿务必到场。
刘士卿正好也想和总理见一面,他之所以要搞“提取大气中二氧化碳。科研工程,主要还是因为总理提出的要求,现在总理的要求获得了圆满解决,他总算是可以交差了。国务院首席科技顾问算是没有白当。
时间还早,刘士卿此时什么都不想干,只想好好的大吃大喝一顿,搞劳一下自己。他拉着郭倩蓉、杨诺婷他们,又打电话,把王馥佳、夏康甜、郑立、康永恒、毛思娴等人叫来,在燕京大学附近找了一个上档次的饭馆,要了一个包间。点了满满一桌子菜,吃了起来。
康永恒和毛思娴都很奇怪,不知道刘士卿今天为什么这么高兴。杨诺婷笑着把好消息说了出来。众人这才知道是怎么回事,也都欢呼了起来。要不是下午的时候,刘士卿还要和总理见面,估计康永恒他们非得用酒把刘士卿给灌趴下。
“老板,你马上就要放暑假了吧?”夏康甜坐在刘士卿的对面。美眸一眨不眨的看着刘士卿。
刘士卿点了点头,“是呀,今年上半年。是我有生以来,最忙的一段时间了,我打算利用这个,暑假的时间,好好的休息一下。说不定,我还要去英国一趟
“去英国?老板,带上我吧夏康甜眼睛一亮,英国可以说是她的成名之地,也是她最开始直接感受到刘士卿魅力的地方。她很希望。在两年之后,能够再次陪伴在刘士卿的身边,跟着他一起去英国。
毛思娴道:“甜甜,你添什么乱呢?你别忘了下个月,你还有一部电视剧要拍。你是一号女主角。你跟着士卿去了英国,电视剧怎么办?。
感谢“我不是客人”的打赏。谢谢。(未完待续)
第616章 怎么奖励
比,敲锣打鼓庆祝总字数过两百万。有票票的赶快打赏给骑兵吧,好让骑兵有更大的动力。向三百子字大关迈进。
“毛总,电视剧可以押后再拍,大不了我跟着老板去了英国回来后,我加班加点的赶工就是了。你要知道,电视剧没了还可以再拍,老板可是难得出去一次,要是错过了,下次机会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呢。”夏康甜自有一套逻辑。毛思娴还想再说夏康甜两年,她也是过来人了,又怎么可能看不出来夏康甜在想什么。不管是出于维护刘士卿的角度,还是为了爱护夏康甜,她都觉得有必要让夏康甜打消某些念头。毕竟有些事情做起来,太危险了,夏康甜卷入到刘士卿和郭倩蓉之间,在她看来,太不明智了。
刘士卿摆了摆手,“我这次到底要不要去英国,还没有想好,你们谁也不用争着抢着跟我去。我这次就算是去,也只带蓉蓉和杨姐去。”
夏康甜大失所望,不依的道:“老板。你,”
“就这么说定了刘士卿不给夏康甜分辨的机会。
夏康甜顿时撅起嘴来,跟个闹脾气的孩子一样,王馥佳一双美眸之中也流露出黯然神伤的眼神。唯有郑立笑着说道:“士卿哥哥,那我就提前祝你们旅途愉快。还有啊,你们俩从英国回来后,一定要给我买礼物呀。”
由于“提取大气中二氧化碳”科研工程比预料的时间,提前了好几天有了一个,好的结果。燕京大学本学期的科目已经全部考完,水木大学的考试又不着急,刘士卿从现在开始,就有了大把的时间。
毛思娴希望刘士卿这个大老板,有时间的话,能够到银河演艺转一。康永恒也希望大老板能够到工地视察一番。两个总公司副总经理级别的人物的想法是一致的,一方面是想向刘士卿汇报一下工作,另一方面则是希望能够让刘士卿看看他们的工作成果,同时鼓舞一下公司员工的士气。
刘士卿暂时也没有什么事情,是必须耍在最近几天要做的,想了想,也就在饭桌上答应了下来。另外,刘士卿让杨诺婷帮他制定一个视察的时间表出来,他不但要巡视银河演艺和银河实业高新技术实验园建设工地,同时还要看一下银河实业在燕京的其他子公司、分公司和入股公司。
截止到目前,燕京汇聚的银河实业子分公司数量,已经逼近了武灵市的子公司数量,位居全国第二个,包含有银河演艺、银河化工、银河软件、银河实业燕京分公司,银河实业高新技术实验园。燕京友协化工等等。刘士卿还从来没有认真的、系统的看看自己在燕京的产业,正好趁着这次机会,好好的看一看,做到心中有数。
众人一边吃一边聊,时间很快就到了中午十二点。刘士卿下午还要去华夏科学院,便和毛思娴他们分开了。今天下午之后,他就能够迎来一段比较长时间的空闲时间了,渡过了两个多月日夜不分的日子,刘士卿还是很期望接下来的暑期生活的。
刘士卿他们感到华夏科学院的时候,卢永祥正带着人忙里忙外的进行布置。
从昨天下午三点多开机,到现在,时间已经过去了二十多个小时了,流水线运转十分的平稳、正常,期间华夏科学院、华夏工程院在燕京的院士闻讯之后,纷纷过来参观。卢永祥生怕出意外。专门请驻守在华夏科学院大院的武警中队,派人守着这条流水线,只允许人们在三米之外的个置观看,不准接近。半上午的时候,因为总理下午要来视察,中央警卫局派了十几个人过来,警戒的力度进一步加强。此时,除了少部分人之外,任何人都没有办法接近这条流水线了。
不过即便是这样,过来看新鲜的院士、科研人员还是络绎不绝。
这条流水线的正式名称叫做“大气中二氧化碳制干冰流水线。”名字有点长有点拗口。不过这挡不住善于创造的华夏人。不知道是谁挑的头,把那串拗口的名字浓缩了一下,改成了“大气干冰机”。这个名字迅速的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认同,并且迅速的取代了原来的名字,成为了这种机器的常用名字。
卢永祥见刘士卿过来,连忙拉着他,进了安置大气干冰机的仓库,此时机器还在运转之中,在流水线的末端,放置着很多超低温保温箱,里面装的都是成品干冰。
“刘总,这些干冰怎么处理?还有啊。这条大气干冰机的所有权算是谁的?”卢永祥想赶在总理来之前,把一些事情敲定,免得以后和刘士卿发生不必要的纠葛。很多时候,账目理的越清,合
刘士卿皱了皱眉头,他对这条大气干冰机没有太大的兴趣,不过要是白送给华夏科学院,他还是觉得有点亏的,毕竟为了这条生产线,他先后砸到了里面两个多亿,另外还有他也付出了相当大的劳动。“这样吧,卢院长,这台大气干冰机算是你们的。不过我公司的那些员工,还得请华夏科学院的朋友们,带一带。把他们在这台大气干冰机制作过程中,所获得经验,传授给我的那些员工。时间吗?至少也要带到明年春节后。你看怎么样?”
卢永祥还真的不舍得把大气干冰机给刘士卿,一听刘士卿只是提出这么简单一个要求,忙不迭的说道:“咱就这么说定了
刘士卿哈哈一笑,“卢院长,你还怕我反悔不成?”
人才的培养是相当麻烦的,刘士卿根本没有时间,去给成百上千的员工上课,做培,而华夏科学院是国内最具有这个条件的科研机构了。
他相信卢永祥一定会明白双方合作的基础是什么,在培银河实业的员工的时候,不至于去藏私。可以让那些已经对大气干冰机有所了解的员工们,学到更多更深入的东西。
大气干冰机给华夏科学院就给了,只要能够把人手培养出来,刘士卿就可以制造更好更多的大气干冰机,到时候,刘士卿就可以发展他的大气产业链了。刘士卿
卢永祥笑道:“我最不怕的就是你反悔。你要是反悔了,我就更有理由拉你到华夏科学院给大家伙上课了。呵呵,对了,刘总,你还没说这些干冰怎么处理呢?”
刘士卿看了看那些超低温保温箱,“卢院长,我都把这台大气干冰机白送给你了,你还问我怎么处理这些干冰呀?你自己看着办吧干冰又不是完全无用的东西,要么存放起来,要么谁需要就卖给他
卢永祥点了点头,“嗯,这个主意不错。看来很有必要成立一家由科学院控股的干冰公司了。刘总,你有没有兴趣入股?”
刘士卿摇了摇头,“算了,你们别找我入股,我暂时还没有打算做干冰生意,要做也是明年之后的事情了
卢永祥不免有些失望,他可知道刘士卿是个大财主,有钱又有技术,如果能拉着刘士卿入股,想不发财都难。只是现在看来,刘士卿更愿意自己干。
这时候,郭仕错也赶了过来,这位科学院的副院长拥有的权力还是挺大的,至少他有资格通过武警和中央警卫局设立的两道警戒线,走到刘士卿和卢永祥的身边。
“老郭,你怎么现在才来呀?”卢永祥有些不满的看着姗姗来迟的郭仕错,“在京的院士,差不多就属你来的最慢了
郭仕错先是走到距离大气干冰机比较近的位置,详细的查看了一番,又走到生产线的末端,看着机械手把干冰收集起来,装到超低温保温箱中。连连点头,“不错,不错。这可是全世界环保事业的一个重大突破呀
“这还用你说嘛?老郭,以前做这台大气干冰机之前,我还觉得自己还年轻,还能够为国家的科研事业,做出不少的贡献。可是做了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