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风起云涌之武林榜-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人家不成?”他想着,复又摇头付道:“不对不对!师父说过,一品箫是终南无忧子的传人,而师祖却是讳号天仇,代隐王屋,天仇与无忧,王屋与终南,这之间实在相差得太远了。”

  那么,师父会不会是金判呢?师父说,他能断人生死。

  这“断人生死”四个字,颇似取义于“一笔阴阳”。是的,他也曾这样想过但那是在他没有见到过金判本人之前而现在,这四个字似乎仅可视为师父对本身武功成就的自豪,除此而外,毫无其他意义。

  “我也真笨!”最后他想:“胡思乱想做什么呢?这就下去想方法向一对宝货套问套问不就得了么?”抬头再看下面空地上那对宝货时,黑无常正愤怒地迎风扬散着不知道是第几把绞断了的头发。白无常拢手闭目,脸如米饼,似为研究去留问题而陷入另一度长考。

  武维之不再犹疑,放好书箱,理好面纱,深深吸进一口清气,一式“牧野鹰扬”,于崖顶拔起三丈来高,然后半空中一个美妙回旋,轻飘飘地落在黑白无常面前。事出意外,黑白无常双双一噫,齐齐退出三步。武维之深知这一对宝货智力不高,唯恐因误会而无法达到自己的目的,是以落地后,随即朗声喊道:“黑白双侠果是信人,在下这厢恭候多时了。”

  黑白无常对望了一眼,黑无常面有喜色地对白无常问道:“老白,听到了没有?他说什么黑白双侠?有没有搞错?”

  武维之暗暗发笑,心想:被人喊做“双侠”大概尚是有生以来的第一次吧?他心中思忖,却不敢错过这个机会,紧接着朗声又道:“在下武维之,系本山主人唯一门下。家师因故外出,不克亲迎双侠虎驾,在下仅此致歉,尚祈双侠见谅则个!”他拱手一躬,声浪略提,接着说道:“家师交代在下说,双侠此行,仅为取得上次约定之回音,由于留柬上并未说明一定要他老人家亲口答复,所以家师在临行之前,业已指令在下全权处理。现在在下这厢恭候双侠吩咐。”

  白无常闭目不语,脸像米饼,似在想什么。黑无常性子急,容得武维之将话说完,立即一翻白眼,尖声道:“师父、师徒都一样,说!咱们何处可以找到一品箫?”

  武维之稍稍有点明白过来,原来黑无常在向他师父打听一品箫的下落!心中迅忖着,口中却镇定地答道:“家师说,他老人家要双侠先说出会见一品箫的用意何在。”

  黑无常怒吼道:“他不知道?”

  武维之暗道一声糟,他知道自己太冒失了。关于黑白无常为什么要找一品箫,师父当然不会不知道。他这样问,全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事先并未多加思考。不过事已至此,悔也无用。于是定着心神,故意沉下声调道:“家师的意思是说,除了以前哪件事,双侠要找一品箫有无其他原因?”

  他这番话又是摸着说的,一点把握也没有,字句均是模棱两可。但黑无常居然没听出破绽,这时顿足失声怒吼道:“别的什么也没有,还是那笔老账!”

  武维之暗道:“老账?什么老账呢?只有天知道!他如以为他不说我也应该知道的话,那就真的要糟透了。”哪知道他竟是白愁了一场。原来黑无常顿了一顿,接着又吼道:“咱们兄弟要找那个姓武的问个清楚,十年前第二届武林大会上,他姓武的在出场之前,当他听到咱们兄弟商量着要不要出场时,他先朝咱们兄弟瞟了一眼,接着又轻轻一哼那算什么意思?”

  武维之听得一愕。什么?古人云睚眦必报,不过是对心胸狭隘之人的一种夸张形容而已,难道黑白无常苦苦寻访一品箫,十年如一日,真的就只为了这么一点点?他想着,不禁暗叹道:“这样说来,做人,尤其是做个武林人物、也实在太难了!

  “姓武的一天不提出解释”黑无常怪吼着道:“咱们兄弟就一天与他没完!”

  武维之暗忖道:“这可叫我如何回答呢?怪不得师父说:你可以迳自离开,不必理睬他们。”他正自为难之际,沉思如睡的白无常,忽然睁眼向黑无常道:“且慢!老黑,问题来了,先让咱盘问盘问这小子。”说着,脸一抬,转向武维之,慢吞吞地问道:“咱问你,前面那座石室是你炸掉的么?”

  武维之不明对方用意何在,只好点点头。白无常先朝黑无常瞥了一眼,那意思似乎说:

  咱说问题来了,你说如何?黑无常点头不语,脸露钦佩之色。

  白无常得意地干咳一声,又调脸向武维之冷笑道:“哼!咱早瞧出你小子是冒牌货

  这里主人,眼高过顶,狂气凌云,一生中任谁也没放在眼里过,你小子斯斯文文的,会是他的徒弟?”这种演绎法,简直莫名其妙。黑无常却听得大点其头,好像说:对,对,咱可没想到这个。

  “这是第一点,”白无常晃着脑袋又道:“第二,像你小子这种斯文气质,这里主人根本不会收你做徒弟!”

  黑无常大声赞道:“有道理,有道理!”

  原来这是第二点,真是要命。武维之听得又好气又好笑。白无常继续说道:“第三点,也是最后一点,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你为什么要炸毁石室!”

  武维之本想大声告诉对方这是师父交代,但转念一想,算了!这对宝货头脑简单,说了他们也绝不会相信,等于白费唇舌。他忖道:“看样子我的计划无法实现了。”

  他所谋不成,正拟一走了之。忽听黑无常大声道:“要不是你老白精明,咱可几乎受骗。老白,咱们现在怎么办,你说?”

  “别无他策,拿他下来。”

  “你动手?我动手?”

  “关于拿人,当然你老黑行。”

  “咱老黑就佩服你老白这份知人之明。”

  武维之被这对宝货的一拉一唱弄得满头是火,心想:“拿?拿谁?小爷好不好欺侮,上来试试看吧!”他目注黑无常,凝神端立,静待对方出手。

  黑无常似乎对打斗特别感到兴趣,这时怪声一笑,右手一扬,侧身欺近,其疾无比地朝武维之左肩抓来。武维之识得这一招叫“五鬼拘魂”,理应以“韦驮献杵”迎架。但他刚才见到过黑无常惊人内力,不敢轻试,是以左肩一偏,脚踏九宫连环步,飘身同开。

  一抓未中,黑无常勃然大怒。双臂齐扬,招变“双龙抢珠”,腾跃空中朝武维之搂头扑下。武维之一声清啸,双臂一合一分,便以武当大罗掌法中的“天府迎仙”朝黑无常前胸迎去。这一招,招中套招,双臂化解来势,同时十指却分别点向对方胸前中庭、鸠尾、分水、阴交、气海、丹白、关元、中极八大要穴。黑无常一声噫,收势暴退。

  黑无常这一退,武维之勇气大增。得理不让人,一招连一招,就像他今年春天横扫千树桃花时一样,不假思索是运用的哪门哪派招式,只一味地随势变化,任意攻出。黑无常也许是当初估计错误,一着失先,竟被逼得手忙脚乱,一身浑厚内力,毫无发挥机会。

  武维之迅忖道:“似此情形,我若将本门大罗神功于进招时发出,要毙死了这黑无常岂不是易如反掌么?”他这样想,但并没有这样做。他告诉自己:一个人如有自尊心,纵坏也绝不会坏到哪里去。这对宝货虽是生相难看,头脑简单,心胸狭厌,可是这并不代表着罪恶。如果他们是万恶不赦之徒,师父可能早就将他们除掉了。

  “我还没使用本门无坚不摧的神功,已将功力惊人的黑无常退居下风,真是出人意料之外。”他兴奋地想:“现在,我既问不出什么名堂来,又不想取他们的性命,天都快亮了,我还缠斗个什么呢?”他想着,蓦地收招后退,高喝道:“且慢,小爷有话说!”

  黑无常怒发飞扬,势如恶鬼,武维之紧接着道:“小爷的绝学是剑法,剑在上面没拿下来。你两位有胆就等一等,小爷有了剑,你们两位可以一齐上。”

  黑无常拼命绞着头发,白无常的脸也更白了,武维之知道这一对宝货已被他激住。他冷冷一笑,然后飞身上崖,一把提起书箱,打峰后一条仅有他们师徒知道的秘道,怀着满腔的信心、豪气和希望,飞步奔出王屋山。

  炫87book。сοм书网



第十一章
更新时间:2009…12…12 10:10:54 字数:4414


  深秋,洛阳华林园,九花丛殿上。一位看上去年约十八岁左右,身穿黑绸长衫,手提长形书箱,面如冠玉,五官英秀的少年书生,正在殿上黯然徘徊。
  “园破、人老,秋亦堪怜……”

  少年仁立瞑目,仿佛在谤听着一个熟悉而苍老的吟哦,和一声低沉深远的叹息。他受惊般睁开了眼,一片落叶从他身前飘过啊!原来只是一阵秋风。

  “我能在这儿再获得些什么呢?”他喃喃自语道:“过去了,像一阵风一样,过去的都已过去了。”

  日影西斜,少年茫然步出古园。在洛阳北街的正阳楼前,他跨上一辆马车。

  车夫吃惊地望了少年一眼,张口说不出话来。那意思好似表示:都这么晚了,少爷,你还准备到哪儿去呀?

  少年挥挥手道:“赴临汝,日夜兼程,车资加倍支付。”话说完,人已进入车厢。车夫摇摇头,又好奇又兴奋地扬起马鞭。

  十天之后,临汝县的一个偏僻荒凉的小村里,忽然夜半出现了一个脸垂黑纱的黑衣少年。少年好像对这一带的地形十分熟悉,入村后,一劲奔往村北的一座荒坟。

  身形尚离荒坟十丈远近,他忽发一声轻噫;纱孔中目光如电,遏然止步,他目光直直的望着坟旁的一间草棚,草棚内隐隐透出一线灯光。他忖道:“那是谁在里面?以前没有这间草棚啊!”

  黑衣少年悄没声息地掩至棚前,自门缝中向内窥去,一个衣衫槛楼的老人正伏在一张破桌上打盹,头前放着一把酒壶。“咦!”少年失声低喊道:“是丁大爹么?”

  打盹的老人吃惊抬头,朝门外哺哺说道:“小武哥,是你?你,你真的回来了?”

  少年推门进入棚内,一手扯去面纱,上前一把抱住那位喊作丁大爹的老人,老人腾手揉眼,口中啊啊呓语,少年亦是咽不能成声。老少相拥啼嘘良久,黑衣少年方始挣扎着颤声问道:“丁大爹!这,这是怎么回事啊?”

  “唉唉!”老人泪眼婆姿地道:“小武地,你长得像个大人啦!”一阵哽咽,底下的话竟说不出来。他感慨万千地叹了一口气,颤巍巍地走到屋角,从稻草堆下掏出一个破纸包;走回塞在少年手中,嘴唇牵动了两下,比了个要少年自己去看的手势;然后便仿佛交卸了一件重任般地又嘘出一口气,挟起那把破酒壶,拭着眼角,瞒珊地朝屋外走去。

  少年的目光,呆呆地注定着纸包上的四个字:“书留维之”。这四个字,是师父的笔迹。他慌忙掩好草门,挑亮油灯,对门而坐;于灯下拆开纸包,展开一张信笺。

  “维之:师父知道,你离开王屋山后,这儿将是你第一个要到的地方。孝为百善之先,这封信如果你能读到,师父将会感到无限的安慰。孩子,师父为什么会跑到这里来,你一定觉得非常奇怪吧?好了,你现在可以知道了,那便是有关于你的身世问题。

  现在,师父首先赠你一项光华四射的王冠武林第二届盟主、一品萧白衣儒侠武品修,他,才是你的父亲!没有什么值得惊奇的,孩子!这次师父不过是小心地加以证实了一番而已,其实这事师父早就知道了。

  记得么?孩子,当年洛阳华林国中,师父说你姓武,你果然姓武。师父一猜便中,你难道以为师父真的是神仙么?

  唉!孩子,有人告诉师父啦!谁人呢?它便是你身上的那支萧。记得么?孩子,当你说你平日乞食时一直将萧插在腰间,师父几乎吓坏了,那是什么缘故知道吗?唉!孩子,那支策就是一品萧啊!说到这里,你一定要问了:师父,那么养我长大的那人是谁呢?师父回答你,他是你们武家的一位可敬的忠心家人,你一定又要问了:那么,我父亲现下在哪里呢?

  师父的回答是不知道!不过,且别伤心。孩子,师父可以提前安慰你一点:你父亲仍在人世。虽然师父目前也不知道他在哪里,但师父坚信他一定活得很好,孩子,相信师父吧!

  是的,孩子!当年在华林园中,当师父看到了你怀中的那支一品萧后,除了猜到你可能是老友之子外,确曾在心底这样悲叹过:完了,一品萧完了!师父有那种想法的原因有三:

  第一,人情之亲:莫若父子;他活着,你就不至于沦为乞儿;第二,一品萧是他成名至宝,平时未尝一刻离手;第三,这是最重要的一点,他是个一诺千金的信人。那天,师父之所以会跑去华林园,便是去赴他的约会。唉唉!那真是可怕的一刹那,师父至今想起来犹有余悸。但是很快地,师父便想通了,结论是:你父亲没有死。

  关于这一点,师父认为,这可能是因为你父亲自当选第二届盟主之后,一直在过着一种与死神挣扎的生活;所以他抛下你,跟你断绝父子关系,让你变成一个与武事绝缘的平凡人;甚至沦为乞儿也好,只要你知道你姓武便行,唯有如此,方能为你们武家留下一脉香火。

  关于第二点,那更简单,他交出一品策,乃是为了取信于那位一直被你喊做父亲的受托者。你父亲当初定有严令交代,一品策不准转交你手。这从你父亲临终时什么也不肯说、最后却咬牙甘冒遗恨九泉之憾将那支萧交给你的一点上可以想见。

  至于第三点,师父目前正在着手追查,唉!现在可明白了吧!孩子!师父当日吹奏那曲《燕去雁回》,心情实在是够沉痛的啊!师父以唐代隐士君之敬自拟,正满以为与尔父再无相见之前呢!

  现在,师父歇笔后,即往终南,找你父亲是师父的事,你不必操心,在未见到师父或你父亲之前,你也不可让人知道你是一品萧之子,同时不可说你在什么地方见到过金判。

  师父跟他们二人渊源很深,现在让你知道。这就是师父暂时不让你直接施展师门武功以及明白师门派别的原因。

  养、育之恩相同,看完信后烧掉,然后去坟上拜奠一番,以后别再来。在外诸事谨慎小心,为你父亲、为师父、为你自己,多多保重。

  师父草留”

  武维之看完信,想起前情后景,有如做了一场春梦,“怪不得师父不许我用萧,原来那就是一品萧啊!”他含泪喃喃道:“我,我要去找父亲,我要父亲。找着他老人家之后,再找师父和金判,大家住在一起,维之愿意伺候他们三位老人家一辈子。”

  一叠信纸化成一群火蝶,然后一条黑影穿山草棚,奔向一座荒坟。

  武维之拭泪离开这座小村时,天约四更将尽。踏上官道不久,他就似乎感觉到有人跟在身后。由于心情紊乱,也懒得查看。到城内时天已微亮,他仍自后院翻入栈房,并未遭遇任何骚扰,还以为自己在路上听错,是以宽心入房和衣睡下。

  他睁开眼时,已是翌日午牌时分。他拥被发楞,忖道:“人海苍茫,到哪儿去找父亲和师父呢?”他懒懒地理好书箱,走向前厅,准备用点东西后便结帐离开。哪知一脚跨入厅内,目光扫瞥之下,忽然怔住了,原来他的目光被大厅一角的另一双目光粘住了,那双目光发自一位紫衣少女。

  那位紫衣少女,年可二八,柳眉杏眼,姿色至佳。这时正含情脉脉地望着他,似有意似无意地朝他颌首而笑。武维之微—征神,暗付:“你认识我?我可不认识你啊!”旋又讨道:“一定是的,她认错了人。”

  虽然那位紫衣少女可能认错了人,但武维之知道自己绝没有看错,对方确是在对着他笑,他无可奈何地也只好报以一笑;同时点了点头,这是做人应有的一种礼貌,他似乎无法不这样做。仅仅如此,武维之已是脸红心跳,感到异常窘迫。

  为免误会加深,他于点头示意后,立即移开目光,明白表示着:抱歉得很,你看错人了,我记不起曾在什么地方见过你。

  他就近找了一张桌子坐下,叫了一碗面,以手支额,背向紫衣少女。饶是这样,他心情却仍很紧张,一直在警觉着身后。由于紫衣少女那瞥目光大不平常,他仿佛有种预感:事情似乎透着蹊跷,不像自己想像的那样简单,紫衣少女可能还有举动。

  果然被他料着了。身后响起一阵沙沙衣声,同时传来一阵清香。用不着回头,他也知道来的是谁。他装做没有觉察到,依然静坐如故。就在这时候,一阵银铃般的笑语,脆生生地在他耳边轻响起来:”小女子紫燕十三妹不敢请问少侠尊姓大名?”

  武维之听了又是一愕:“少侠?她已看出我会武功?那么,她一定也会武功了?还有紫燕十三妹,听来不像名字,当然是她的侠号了。按武林规矩,只报字号不报名的人,多半表示着他对自己字号的自信和自豪。她这语气,就像紫燕十三妹几个字说出来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一样。天下有名门派,我差不多十九都听师父说过了,可没听说有什么叫做紫燕十三妹的啊?”

  他心中疑忖着,同时旋正身躯,抬头正视,这时方看到少女衣襟上绣着一只栩栩欲活的五彩飞燕,心念一动,忽然暗惊道:“啊!难道这就是师父所说的‘身上有颜色’的人么?”

  这样一想,警戒之心顿起。

  紫衣少女见他迟迟不答,掩口格格一笑,又道:“假如少侠说话不方便,我可以立即吩咐茶房送上纸笔来。”又笑着追问道:“如何?”

  武维之暗忖道:“哼,你以为我怕了不成?”昂然一笑道:“贱姓武,匪号维之。”接着反问道:“姑娘呢?该不会姓紫燕,名十三妹吧?”

  紫衣少女脱口而笑道:“武是文武的武?”

  武维之朗声道:“是的!”

  紫衣少女又笑道:“那么维之呢?”

  武维之振声吟道:“蛰之维之,以永今夕。”

  紫衣少女闻言哦了一声,似甚惊异地望了武维之一眼;跟着又秋波一转,格格地掩口轻笑起来。她笑了一阵,娇声赞道:“好句!好句!美极了!”

  武维之先是一怔,略一回味,俊脸顿即大红。原来他念的这两句,乃是出自《诗经》白驹篇。系《诗经》作者赵讽咏一匹良马,暗寓韶华如白驹过隙,挽留友人共渡良宵之意。他一时没注意,竟脱口吟了出来。

  他着急地忖道:“要是对方误会我轻薄地,该怎么办?”心中一急,额上已有汗意。哪知紫衣少女竟含情脉脉地瞥了他一眼,轻轻别脸转去,幽幽地低声道:“可惜小奴有事在身,要辜负你的盛情了。”

  武维之汗出如豆,跺足叹道:“唉唉!姑娘,我,我”

  我了半天,却没有我出个所以然来。紫衣少女抿唇一笑,又微嗔地飞了他一眼,意似说:“别说啦!我都知道。这里只我们两个,我又没怪你,你还辩什么?”飞过一眼,使拧身走向后院。

  紫衣少女一走,武维之始感一宽。他试着汗,不解地忖道:“我是无心,她却似乎有意。她连诗经都熟,应该是良家闺秀,怎会有这种态度的呢?”

  武维之想不透,却知道一件事该做:那便是立即离开这里。他招来小二,问了店帐,丢下一块碎银;才待移步离去时,紫衣少女像紫云天降,一阵风似地又到了他身边。武维之只觉手心一暖,又是一凉;原来紫衣少女以左手拉着他的左手,迅速地以右手在他掌心里塞了一样东西。

  武维之未及有所举动,紫衣少女已附耳娇声道:“今天是九月初一;下个月的今天,十月初一,你去终南阻天峰下。我等在那里为你接引。”话说完,俏皮地朝武维之耳孔吹了一口气。武维之陡感一阵奇痒,连忙用手去揉,紫衣少女回眸朝他脉脉一瞥,人已出了店外。

  武维之茫然发了一阵楞,低头展掌一看,顿又不禁呆住。

  原来他掌心此刻所托着的,竟是一面制作精巧的银牌,这块银牌长约两寸,宽约半寸,厚约三分,顶端有一小孔。

  现在,他看到的这一面,上方横镌着两个隶体字:“风云”。字周纹路起伏袅绕,作风吹浮云状。风云两字下面是个数字:壹拾伍号,再下去是个人名:武维之。“武维之”三个字,字体娟秀端正,纹路鲜明;显然即系那紫衣少女刚用什么锐锥之物,镌上去似乎没有多久。人名之下,又是两个满镌隶书:虎坛。翻过来再看另一面:正中顶端一只五色彩凤。

  彩凤之下,左镌金龙,右镌白虎。金龙下镌两字:金判。白虎下面则是三个字:一品萧。

  武维之看罢,心头突突狂跳,一声低呼,猛向门外奔去。

  可是,太迟了!紫衣少女这时业已踪影全无了。风云?龙?虎?彩凤?武维之脑中一团混乱。他跨上一辆马车,放下车帘,随便指了个方向,便瞑目思想起来。

  炫87book。сοм书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