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人神-第1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叶君生做过去,自有李家小厮送上点燃着的三炷香。
  捻着香火,拱手俯身。作揖祷告。
  就在这一瞬间,叶君生霍然感觉到,高坛上的圣像仿佛活过来一般,浑身激发出一股难以言喻的气息来。拂在身上。一如chūn风沐人。
  他暗自一惊。
  换了旁人,自然会以为是错觉。可叶君生不同。他深知某些玄奥:最大的可能是,这尊圣像屹立百年,经受无数人的香火祷告,乃至于开灵,具备了神一般的光环。
  什么是神?
  ——这个世界本没有神,可拜的人多了,便有了神。
  可见,神的本质就是民心民意所凝聚出来的存在。
  道家、释家、魔门都有神祗。那么读书人的神祗,便是古代圣贤。大家信奉的东西不同,可本质上却都是一样的。
  读书人,学派众多。其中最为人接受,以及从不怀疑地去学习的,学派祖师自然最容易成神。
  莫名地,叶君生jīng神一振,抖擞起来。
  环观别人,他们却没有如此感觉。
  这时候,有专职官员大声吆喝,维持秩序,让士子们排起队伍,正式开始进场了。
  挥手与李黄二老告别,叶君生排进队伍了,缓慢前进了十余步后,若有所觉,霍然回首张望——
  在一瞬间,他竟看到高坛上圣像的视线发生了转移,挪移过来,灼灼地关注着自己。
  这,不是幻觉,更不是错觉。
  在jīng神层面,属于非常真实的一次对视。
  穿越千百年,彼此相见。
  在叶君生眼中,圣贤彻底的活了过来,化身为一个须发雪白的老头子,看着自己,面露微笑。
  他忽地也笑了。
  ……
  乡试开考,京师百态纷呈。
  在一间并不起眼的酒楼中,厢房内。
  砰!
  摔杯盏的声音狂暴而粗鲁。
  店小二很想进去看个究竟,可房门外把守着两名彪形大汉,眼睛一瞪,煞气腾腾。
  小二被吓得不轻,赶紧一溜烟跑去禀告给掌柜知晓。
  掌柜低声道:“包房的大爷一出手就是十两银子,你管那么多作甚,莫说摔杯盏,只要有钱给,拆了房间我们都要扮作不知。来福,招子放亮点,有些人,是我们不可能惹得起的。”
  小二闻言,一个劲点头,再不敢过去张望了。
  “楚云羽,你办的好差事!”
  厢房内,乔装出行的太子赵匡启咬牙切齿,非常愤怒。
  地上,楚云羽跪着,一声不敢出。他侍候殿下久已,从未见过对方发这么大的火气。
  一切的缘由,都在于“叶君生”。
  当初太子下死命令,让楚云羽下手,想尽一切办法,不准让叶君生参加乡试。
  楚云羽领命后,立刻派遣最得力的虎狼卫出马,要击杀叶君生。然而一大队虎狼卫,出去执行命令,便奇怪消失——消失的意思,应该就是被歼灭了。
  这让楚云羽大吃一惊,后面接连又派出不少人手去,但最终的结果一样,犹如泥牛入海,一点波澜不起。
  该做的事情都做完了,叶君生依然好好的。
  整件事情,充斥着诡异的氛围。想不明白,难以解释。
  赵匡启火气难消地问:“楚云羽,你倒是说话,究竟是怎么回事?”
  楚云羽身子一颤:“回禀殿下,前面几次行动的详情,我都上书陈述过了。好几拨人手,前赴后继,都已失手,而且无一人逃得回来。”
  “你的意思是,这小子身边有高人保护着?”
  “十有仈jiǔ。”
  “那依照你的分析,会不会是老二那边的手脚?我可得知,这两三天,他们活动很频繁。”
  楚云羽摇摇头:“殿下,这个老臣真得看不透。”
  “好了,你先起来吧。”
  赵匡启道:“就算让那小子进了科举院,也不一定就没办法。本太子早有预算,安排了棋子。现在,该是这棋子发生作用的时候了。”
  
第两百八十五章:作弊
      入场检查,颇费功夫,每一位士子,都要耗费一刻钟左右。(文 學馆w wW。w xGuan。c oM)望着排在前面的一溜儿人员,叶君生摸了摸鼻子:看来还要等一阵子……
  干脆闭目养神。
  排在他身后的士子,衣着朴素,上了年纪,下巴一撮山羊胡须都斑白了。
  “走呀,还不走!”
  似乎觉得叶君生动作太慢了,于是伸手去推搡了一把。
  “老爷,这家伙有问题。”
  猪妖的提醒声适时响起。
  它呆在乾坤空间,可特地开了禁制阵法,所以对于外界动静,有所觉察。
  叶君生道:“我知道了。”
  刚才这厮从身后推搡之际,明显有多余动作,把一卷素纸悄悄塞进自己腰带里。
  这动作,倒说不上多娴熟,显得生疏。换了寻常士子,不多留一个心眼的话,岂会料到彼此素昧平生,竟会出手加害?
  应该是受人指使。
  叶君生嘴角浮现一丝冷笑:自己参加一次乡试,还真得波折重重,不得安心。
  约莫半个时辰后,终于轮到叶君生了,他刚踏前一步。身后那士子就嚷嚷道:“执事大人,我要检举!”
  负责搜身的官员喝道:“你要检举谁人?”
  “就是他,我检举他夹带藏私,意图作弊。”
  指着叶君生,振振有词。
  官员哦了声,目光严厉地盯住叶君生。
  士子继续道:“我亲眼所见,他把一卷素纸藏于腰带内。”
  官员看过叶君生的文书凭证,有些意外地问:“你就是冀州叶君生?”
  “不错。”
  闻言,周围的士子顿时哗地惊叹起来。
  “冀州叶君生,可不就是“天下第一才子”吗?真是年轻。”
  “他怎么会夹带作弊?”
  “真是的话,那简直就是惊天大丑闻。”
  诸多心思念头。在众人脑海掠过。饶有兴趣地观望着事态发展,想看个究竟。
  确认身份后,官员颇是客气地道:“叶公子,有人检举,请你过来这边检查一番。”
  叶君生不慌不忙:“敢问大人,若小生是清白的,那诬告者会如何处置?”
  官员朗声道:“根据科举律令,有考生作弊,将会驱逐出场。并追加处罚。三届乡试不得参加。情节严重者,直接革除秀才功名。而有诬告造谣者,惩戒同上,以儆效尤。”
  这些律令,耳熟能详。赶考的士子都是知道的。
  “那好。”
  叶君生处之泰然,很配合体检。一双眸子,间或冷冷地在那士子脸上扫过。
  对方冷哼一声,斜着眼睛,那意思似乎在说:等搜到纸张,有你好看。天下第一才子又如何,爬得高。跌不死你!
  这一圈动静,仍然留在外围不肯离去的家眷亲朋们很快得到消息,为之哗然。
  李逸风一拍大腿,失声道:“不好。”
  黄元启也是急了:“好卑劣的手段。下作。”
  他们都是老江湖,目光毒辣,立刻想清楚个中厉害。
  科举考试,自古严谨。被视为国之大事,章法非常严厉。一旦有作jiān犯科者。下场将无比凄惨。逐出考场都算最轻的,几届乡试不能再参加,也不至于绝望,最不可接受的便是革除功名,永不录用。
  这一招,直接打死。
  等闲读书人,穷经皓首,所为不过“功名”二字。若被拉了黑名单,那还有什么前途可言?被公文张榜出去,天下皆知,更无颜回去面对江东父老。
  物质jīng神双重打击,等于宣布了死刑。
  好狠!
  李逸风立刻想到很可能是太子那边的手脚,买通了某些科举无望的士子,插赃嫁祸,泼污水。
  如此手段,卑鄙而有效。一不小心中招的话,跳进黄河都洗不清了。
  这可怎么办?
  李逸风和黄元启面面相觑,露出担忧的神sè——叶君生这一趟乡试,可真是多灾多难。
  他们倒很想过去看,无奈检查进场,有官兵维持秩序,闲杂人根本无法靠近。莽撞行事,不但帮不上忙,己身都会被抓起来,关进大牢。
  科举威严,不可冒犯。
  接下来的一刻钟,是两老最难熬的一刻钟。
  一刻钟后,执事官员已将叶君生全身上下搜寻个遍,重点在于腰带部分,更是翻来覆去检查了好几次,一无所获。
  毫无疑问,叶君生是清白的。
  执事官员忙道:“叶公子,多有冒犯,现在,你可以进场了。”
  其实就算没有检举,该做的检查同样会做。只是出现了这一插曲,加上他知道叶君生身份非同小可,所以才彬彬有礼。
  请叶君生进去后,官员双目一瞪,喝道:“左右,将此子拿下。你这士子,枉读圣贤书,血口喷人。暂且打入大牢,rì后审讯后再做发落。”
  检查叶君生的时候,那士子双眼睁得大大的,眨都不眨一下。当看到搜到腰带之时,更是血液加快,兴奋不已。
  然而,接下来事态的发展完全偏离了预期,那本来应该会被搜出的纸张,居然无影无踪。
  这是怎么回事?
  自己明明塞进到叶君生腰带里的,期间也不见叶君生察觉,丢弃。
  惊诧之后,便是不可抑止的恐慌。
  如此一来,自己便成为诬告者,会被关进大牢。再说,事情没有办成,那回头怎么向人交代?
  他年过半百,考了六届乡试,届届名落孙山。不用说,今年这一次,十有仈jiǔ,也是空手而归。
  仕途无望,黯然**,不曾想却被人找上门来,许以重金,还有一顶九品乌纱帽,要他嫁祸叶君生。
  左右衡量,他答应下来了。
  此前一直顺顺利利,最为关键的塞纸条成功,可谓成功了一大半,只等收网。哪里想到,那写满了圣贤注疏的纸条,居然不翼而飞,没有从叶君生身上搜出来。
  难道说,掉到地上了?
  他赶紧去找寻。
  两名甲卫,一左一右,将他卡住,架起便走。
  士子大声道:“我是冤枉的,我是冤枉……”只是任他叫破喉咙,也是无用。
  被押送至大牢后,他犹自不甘心,大声吼叫着。猛地感到一阵头晕目眩,腹如刀绞。
  哇!
  一口黑sè的鲜血吐出来,溅在地上,触目惊心。
  毒!
  我什么时候中了毒?
  士子死不瞑目。
  
第两百八十六章:开卷
      本书科举制度与历史有所不同,请勿对号入座!)
  科举院,别名“贡院”,占地相当大。里面早布置好了格局,一排排的。每一排都相差无几,当中一条过道,左右两边则是一间挨着一间的号舍。
  根据统计,这号舍总数量达到了千间之多。
  后面还有各种其他用房上百间,连绵成一大片,形成辉煌的建筑群。就算在京师,都蔚然可观,属于地标般的存在。
  号舍门楣上,挂有相对应考生的名牌,士子们入场后,就得对号入座,端坐进狭小的号舍之中。
  乡试,为期三天。
  在这三天内,任何考生都不得离开号舍,吃喝拉撒,都在里面。可以说,这科举考试,考得不仅仅是士子的才华,还有非同一般的耐心。
  不过天下读书人,能冲锋陷阵杀进乡试这一关的,哪一个不身经百考?诸多阵仗都见得多了。对于乡试的环境,也一早适应,并无不妥。
  叶君生应该是个例外,但他身为术士,静坐三天也不算啥。只是觉得,这古代的读书人,委实太狠了。
  都说青灯古佛,寂寞无限。读书人在未取得功名之前,所忍受的那一份孤寂未必就差了,甚至胜之。
  又联想到“悬梁刺股”之类的历史典故,诚不欺我也。
  也正因为如此,刻苦能使人心静,心静而致远。
  约莫半个时辰后,所有的士子考生都各自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号舍,坐了进去。
  这一坐,立刻鸦雀无声,偌大的考场一片静谧。
  很快,有各sè官员上场。主考、监事、巡察、提调执事等。一个个,身形昂藏。面sè郑重,非常严肃。
  官员们各就各位,先有人照本宣科地念读条例纪律,念完之后,又有太监出场,宣读圣旨。
  这圣旨,是圣上特地写的。主题自是勉励各位考生士子,要认真写文章,发挥出水平云云。
  听完圣旨,一众士子无比慷慨激昂。士气振奋。
  前面各种流程走完,到正式开卷的时间,主考官便取出考题来。
  这考题。盖了朱印封条,严严实实密封好。此刻在众人目光的注视下,开封取题。
  很快,四书义三道题目公布出来了。
  紧接着,是五经义四道的题目。
  两者一起。共要写七篇文章,一起组成了乡试第一天第一场的考试项目内容。
  七篇文章,每一篇最低字数三百,一般控制在千字以内,加起来,最低也得三四千字上下。并不算少。
  这年代的字jīng贵得很,加上用毛笔来写,更增加难度。绝不同后世。键盘敲动,莫说几千字,某些抽风手,一天两三万都毫无压力。
  题目公布,正式开始计时。
  不约而同地。所有的考生都开始对着题目冥思起来。
  先构思,后落笔。还会打一篇草稿,仔细推敲过没有问题后,才进行工工整整的抄写。在抄写过程中,书法要端正清晰,必须用楷书体,容不得半点含糊,如果笔尖抖了,溅出墨汁。毫无疑问,这一篇作废,需要重新抄过。
  如此,耗费的jīng力功夫相当折磨人,时间更是紧迫。
  第一天第一场,七篇文章,只要有一篇发挥失常,那么也就意味着出局,不可能再扳得回来了。
  取长补短之类的事情,在科举中几乎没有可能发生。
  考生们眉头紧锁,各具情态。负责巡察监督的官员则时不时在过道上走一趟,目光锐利地巡视着。
  “嗯?”
  这官员忽而看到一名考生居然没有动笔,而是径直躺在号舍的小床上,呼呼大睡起来。
  “好家伙,这是什么来头?”
  其监考多年,阅人无数,什么样的考生都见过,可就是没有见过这样的。一大早进入号舍,竟然睡起觉来。
  难道,是一个自暴自弃的家伙?
  可不对,即使毫无把握的考生,都会作答一番,碰碰运气,绝不可能一开考就自动放弃了的。这样的话,还不如不进场呢。
  又或者,此子倒霉生病了?
  大有可能。
  考生背负压力太大,经常会熬夜挑灯苦读,熬出病来的例子常有发生。
  病分大小轻重,普通伤风感冒,只能干耗着。如果实在支撑不住,可叫人送出去医治——当然,这一出去,就无法再回来继续考试的了。
  所以说这考试,真是如同“烧烤”,无论身体心理,皆备受煎熬。
  “叶君生,挺熟悉的名字。”
  官员看过号舍上的名讳,脑海灵光一闪,顿时想起来了:叶君生,不就是那个天下第一才子嘛。
  真没想到,此子刚进场就倒在床上睡觉,这是啥节奏?
  狂生?
  对了,他在扬州得了第一,却不来面圣,领取奖励牌匾。当其时就被不少人视为狂生,受到许多苛责。眼下一见,果然如此。
  所谓“狂生”,自古有之。行为癫狂张扬,愤世嫉俗,总会做出某些不被人理解的行径。
  比如,现在叶君生在考场上睡觉。
  或为自信,或为对抗,或为表现叛逆,不一而足。
  官员眉头一皱,不予理会,迈着步子离开,继续巡视。
  考生在号舍里睡觉,属于他们的zì yóu。只要不鼻鼾,不干扰到别的考生,那么监考官员便无权干涉。
  爱咋滴咋滴,反正最后结果如何,也只有考生自己承担。
  叶君生确实在睡觉,不过与狂生无关。他的jīng神状态,真是疲倦不堪。
  ——被人设伏,动了手脚。导致南柯一梦,梦里经历无数,对于jīng神上的耗损相当不菲。换了普通人,只怕早瘫软如泥,连科举院都爬不来了。
  叶君生坚持入场,记录了七道考题。但他明白不宜此刻动笔,免得各种纰漏,反而yù速则不达。于是干脆和衣躺下来,先睡一觉,养jīng蓄锐再说。
  这一睡,便是一个多时辰。
  已是中午时分,考场有人挨个号舍送饭。
  声音把叶君生惊醒,他坐起身来,先领取了饭食。却粗陋得很,一罐清水,两张干烙饼。
  这般配送,亦有预防作弊的因素。简简单单,一目了然。
  吃一口饼,喝一口水,不用多久,便对付了一顿。
  叶君生吐一口气,神态端正起来,磨墨、执笔、开卷!
  
第两百八十七章:帷幕
      (祝各位书友七夕快乐,有情人终成眷属!)
  七道题目,早了然于胸,略略在心中打好腹稿,便笔走龙蛇地写起来,毫无阻滞之感。◎文學館 Ww.XgUAN.O◎
  前身书痴之才,基础踏实,穿越之后,成为术士,但也没有放下文章功课。一路以来,皆勤读诗书,jīng工细雕。
  百千用功,检验成败,尽在此刻。
  聚jīng会神,脑海澄明一片,不生杂念,全副状态,尽皆凝聚在笔尖之下。
  一行行标准到仿佛用尺子量过的字体出现,串联成句、成段落、成篇幅。
  当成文章时,叶君生只觉得心旷神怡,隐隐有气息在体内流转,竟像是涓涓细流,所到之处,无一处不舒坦。
  别的士子考生,绞尽脑汁,写出文章,整个人都会萎缩,jīng气神减弱。而叶君生不然,反而像得到了滋补,魂神茁壮。
  他与其他人,果然是不同的。
  稍稍停顿,吹干墨汁,放在一边,开始写下一篇文章。
  时间在笔尖流淌中悄无声息地掠过,到了傍晚时分,天sè昏暗下来。
  这个时候,号舍内便要点灯起来了。
  晚饭送到,和中午的时候差不多,只是多了一张饼,清水,换成了一碗面汤。
  吃过晚饭,叶君生没有即时做题,而是盘坐着,闭目养神。至于其他的考生,大多抓紧时间,完成文章。
  ……
  夜幕下的京师,万家灯火,繁花似锦。远远看上去,颇具几分现代大都市的规模景象。
  紫禁城,更是璀璨无比,成为京城中最为耀眼的一颗明珠。
  皇宫。养心殿。
  当今圣上身穿一袭宽大的龙袍,坐在龙椅上,手捧一卷书,正看得入神。
  华明帝。
  他年约六旬,面皮淡黄,双眼凹了下去,显得有几分苍老之sè——毫无疑问,经过前些时候的那一场大病,即使吃下丹药。圣体康复过来,但在jīng神上,始终留下了难以平息的创伤。
  是药三分毒,纵然出自三十三天,也没有起死回生。长生不死的神丹妙药。有的话,术士们早吃了,何必苦苦去做那神仙,依靠民心民意,香火念力来增加修为?
  而一国之君,身系天下气运,更加讲究。
  读了几行书。心绪不宁,华明帝把书卷放下,沉声道:“来人。”
  当即有太监进来,跪倒在地听命。
  “去峨眉殿。请小公主过来。”
  “是。”
  太监得令,赶紧出去了。
  峨眉殿,早早挑起了灯火。
  一身白衣的赵峨眉站在院中,举首眺望。沉吟不语。
  她刚沐浴过,长发随意地用一根黄绸布束起。身上衣袍不依宫制,依然是道门装束,腰带一匝,显得纤腰盈盈一握,身形妖娆。
  双目微微眯着,有玄奥的光芒流转。
  在她眼中,可见满城苍生,可视漫天血气、又有文气锦绣。
  视线扭转,落在紫禁城中,就见到一条龙气盘桓不定。然而这道龙气,现在萎靡不振,颇有rì落西山之意。
  “父皇,时rì无多矣。”
  赵峨眉黯然一叹。
  她自幼上峨眉山学道,超然身外,不过血脉之情,如何能泯灭,不闻不问?
  “九公主,圣上有请。”
  那太监来到后,赶紧施礼参拜,态度恭敬。
  皇帝之下,权势最为炙热的首推太子。但赵峨眉身份特殊,却不容小视。在紫禁城内,从文武百官,到皇后妃嫔,都不敢给她脸sè看。
  赵峨眉随着太监,来到养心殿,面见圣上。
  “见过父皇。”
  华明帝笑呵呵道:“媚儿不必多礼。”
  赵峨眉,rǔ名“媚儿”。然她觉得此名太过娇气,后来才改名“峨眉”。
  “不知父皇召唤孩儿来,有甚吩咐?”
  华明帝目光灼灼:“媚儿,你变了。我记得你以前说话,从不称孩儿。好,真好。”
  赵峨眉怔了怔,垂首不语。
  华明帝又道:“你选择留下来,朕极为欣慰。你是朕最为宠爱的孩子,真不愿彼此相隔,不得相见。”
  赵峨眉幽幽一叹:“我迟早还是会走的。”
  华明帝笑道:“那有如何?到那时候,恐怕我已化作一坏黄土了。”
  赵峨眉面sè一变。
  华明帝淡然道:“生死有命,我早看开了。所放不下的,只是这个江山而已,要交给最适当的人打理。”
  赵峨眉道:“国之气运,犹在。”
  华明帝摆一摆手:“所谓气运,皆人为。朕纵横一生,南征北战,有些东西,岂能左右这个天下?”
  赵峨眉道:“既然父皇早已有预见,为何不痛下决心?”
  “哪里这么容易……我只希望,天下太平,昌盛荣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