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后宫升级攻略-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朝臣们原本听说皇帝因为二皇子的诞生要大赦天下,都准备了一肚子的话准备上疏反对,结果皇帝把大皇子也拉下水,说这也是为了给生病中的皇长子祈福。
  皇长子在朝臣们心中的地位很特殊,因为皇后无子,所以大家都默认这位长子也许将来就是储君,所以皇帝的这个决定,倒也让所有人无话可说。
  只是这道旨意能骗骗大多数人,却瞒不过明眼人,大家都知道,这道大赦天下的旨意其实是皇帝为了二皇子才下的,大皇子不过是顺带而已,否则为什么没有在大皇子生病的时候就下,非得等到二皇子出生?
  也不知道有多少女人对卫贵妃抱着又羡慕又嫉妒的心理,卫贵妃这三个字,在后宫已经成为盛宠的代名词。也许皇帝喜欢许多美人,也许皇帝并没有为了卫贵妃而摒弃六宫粉黛,但是这个女人在他心目中,毫无疑问有着特殊的位置,许多人更是暗自揣测,也许皇帝之所以一直没有册封大皇子为太子,为的就是等卫贵妃这个儿子出世。
  这个女人有着最传奇的经历,她的出身卑贱,原本可能一辈子都在社会的底层打滚,但她偶然得到了一个机会,进入尚乐府,成为一名官妓,又成功博得了当时还是太子的皇帝的注意,成为东宫的女人。
  可如果仅仅是这样也就罢了,向来红颜未老恩先断,男人的新鲜感总是三分钟热度,卫氏的出身是一个谁也抹不去的污点,凭她这种身份,在皇帝登基之后,能够册封为嫔,就已经是天大的恩典了。可她偏偏有那个能力,让皇帝对她念念不忘,而且将她册封为四妃之首,连出身世家的郭德妃等人,也要俯首称一声姐姐。
  她虽然没有强大的家世背景,却做到了许多女人一辈子都做不到的事情,如今居然还诞下了儿子,凭着她的气焰和皇帝的宠爱,还不翘到天上去,还有其他女人的活路吗?指不定连皇后都要退避三舍了。
  从皇帝大赦天下的那道旨意开始,许多人都有种隐隐的预感,也许一场不亚于巫蛊案的惊涛骇浪即将掀开。
  不过他们猜到了结果,却没有猜到开头。
  四月刚过不久,就在一个看似寻常,阴雨连绵的日子,刘海月正在给刚采摘下来的青梅倒入糖和酒腌制时,宫中传来一个消息,皇长子病重不治,于昨夜里去了。
  乍然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刘海月手一抖,差点往装青梅的瓮里多加了一大勺酒,不掩脸上的吃惊神色,她问杜鹃:“什么时候的事?”
  “据说是夜里寅时的时候,一连烧了许多天,退不下去。”杜鹃的脸色也不大好看,她见过皇长子,那是个很调皮的孩子,自幼被众星捧月,所以性情骄纵,但那毕竟也是曾经活蹦乱跳的一条人命。
  刘海月把勺子放回去,把酒瓮封装起来,让翠雀埋到前院的梅花树下去。
  外头细雨绵绵,带了一股清冷之意,但植物似乎却很享受这种雨水,各种花草树木摆脱了冬日的严寒,纷纷疯长起来,粉色的白色的黄色的花朵在雨中轻轻摇曳,娇嫩欲滴,草木清香透过细密的雨帘传入鼻息,让人心旷神怡。
  但对于郭德妃来说,这个日子只怕她此生难忘。
  刘海月蹙着秀眉,皇宫里的生活让她习惯性把每一件事都往复杂里想,皇长子的身体一贯健康,却因为刺客的事情受了惊吓,一病不起,甚至夭折。他虽然还是个孩子,可是重要性不言而喻,就算现在皇次子出生,也有着皇帝的偏爱,可地位仍旧不能跟长子相比,不管是在皇室还是民间,长子都有着当之无愧的继承权。所以这一次,究竟是真的病死了,还是另有阴谋?
  “三娘,您在想什么?”杜鹃的声音拉回她的思绪。
  “没什么,”刘海月摇摇头,“这宫里怕又要不平静了,最近没事少出去。”
  “诶。”杜鹃和翠雀都答应了一声,脸上不掩忧虑,连向来活泼的翠雀,似乎都嗅到了不寻常的气息。
  兴庆宫内,郭德妃面无表情地坐在床边,纤云和弄巧低声啜泣着,她充耳不闻。
  有点调皮但是很听母亲话的皇长子赵与安,此刻静静地躺在床上,小脸苍白,已经没了呼吸。
  张太后坐在一旁的太师椅上,神色惨淡,唉声叹气,心痛之情不比郭德妃少,大皇子对于她来说意义十分特殊,这是她的第一个孙子,也是她看着从一个小小的粉团子长大到一个会跑会跳的孩子,他会奶声奶气地喊“皇祖母”,会拉着她的袖口撒娇,会因为不想被母妃训斥偷偷跑到明光宫去找祖母的庇护。
  可是现在这样一个可爱的孩子,说没就没了。
  皇帝得到消息,顾不得上了一半的早朝,匆匆就赶了过来,他看到了床上已经没了声气的长子,再看看跪在地上的太医,捺下震惊与痛心,厉声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安儿不是前几天刚刚好转吗!”
  “启禀陛下,皇,皇长子这是受了惊厥之后又被燥热之气侵袭,导致热症不消……”负责昨夜给皇长子看病的太医声音发抖,不掩惊惧。
  这真是一个高风险的职业,不管出了什么事,上位者第一个要怪罪的肯定就是太医们。
  好在他们现在伺候的这位皇帝不是昏君,不会有那种动不动就拉出去砍头杀人全家的嗜好。
  其实在大皇子一病不起,日渐虚弱的时候,众人内心隐隐就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了,小孩子体弱,就连先帝的三十个儿女里,最后也不过剩下十几个能够长大成人,夭折率之高可见一斑,只不过在二皇子出生之前,赵容熙仅此一子,所以大家潜意识里都不愿意去想有这种可能性,太医为了避免自己事后被追究责任,已经给郭德妃和太后她们打过好几次预防针,提醒大皇子的情况“十分不好”,但谁也没有想到,这个结局来得如此之快。
  见那个太医连话都说不好,一旁的太医院院正站出来说话了。
  “陛下,娘娘,大皇子先前确实已有好转,不知道是不是前夜又受了寒,这才加重病情?”
  太医院院正虽然没比普通太医高级多少,寻常也是受气的活儿,不过这位金院正有点特殊,他德高望重,曾经在民间活人无数,被誉为活菩萨,后来被先帝征召入宫,他与先帝立下约定,只在宫中待十年,十年期满即出宫,而且因为他的身份超然,兼且医术高明,可以自由出入宫廷,所以他经常会出宫去给老百姓看病诊治,宫里头寻常一点头疼脑热也用不着他出马,这次大皇子受了惊,一开始并没有被视为绝症,大家也就没想过把金院正叫回来,直到前几日郭德妃觉得儿子的病情实在拖得久了些,便求皇帝将金院正找回来,谁知道却已经太迟了。
  金院正须发发白,面容慈祥,是真真正正的医者仁心,皇帝对他也很敬重,眼下虽然气氛压抑,纤云还是恭恭敬敬地回了话。
  “回老太医的话,前几日德妃娘娘娘家的人入宫来探望皇长子,当时郭小少爷提议要到花园去玩,皇长子便也想跟着,刚好他已经退烧了,娘娘拗不过,就依了他,但还是很小心,命奴婢将毯子把皇长子裹起来,只能待在椅子上,不许下地。”
  金院正紧紧皱眉,没有说话。
  几双眼睛都落在金院正身上,皇帝忍不住问:“金老太医,可是有什么不妥?”
  金院正道:“臣不敢妄言,还请让纤云姑娘把大皇子这些日子用的药材和膳食'免费小说'整 理一份单子出来,待臣仔细查看之后再行定论。”
  皇帝点头首肯,示意纤云去做。
  郭德妃只是木然看着他们在说话,丝毫没有开口的意思,不管金太医得出来的结论是什么,自己的儿子已经死了,这是无法挽回的悲剧,在这个孩子身上,她几乎倾注了所有的爱,也正因为有这个孩子的存在,她在后宫才会有一席之地,得以处于超然的地位,只要守护好这个孩子,不被宵小手段所趁,让他能够平平安安长大,那么不管将来他会不会被册封为太子,他都是皇上的长子,自己的地位和生活不会有什么动摇。
  但是现在,被自己的手包裹着的那只小小的冰凉的手,他甚至还没能来得及长大……
  郭德妃再也忍不住,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似的滑落下来,一滴接着一滴,没有啜泣,没有痛哭,就这么静静地流着泪。
  张太后上了年纪,不耐久坐和悲伤,皇帝已经把她劝回去休息了,此时见郭德妃伤心至此,也觉得不忍,走过来拍拍她的肩膀。
  “安儿既然已经去了,你就不要让他走得不安心了。”
  他对这个儿子同样爱重,但是男人和女人毕竟不同,就算此刻再悲伤,也不会像郭德妃这样失态。
  郭德妃泣道:“昨日我来看他的时候,他还喊我娘,跟我说要吃饴糖,可是我没让,现在我好后悔,我好后悔……!”
  赵容熙轻轻拍着她的背,心下惨然,一时无言。
  “你还年轻,而且,……不管如何,朕会保你一世无忧……”
  空旷的大殿,闲杂人等已经退下,赵容熙安慰着她。
  但郭德妃似乎没有在听,她只是一遍又一遍眷恋地看着赵与安安静沉睡的小脸,用目光送自己的儿子最后一程。
  所有人,包括郭德妃在内,都以为这只是赵与安时运不济,刚好撞上了刺客事件,才会引发后来一连串的悲剧,但是三天之后,金院正的一个结论却推翻了所有人的想法。
  “这盒药丸,娘娘是怎么得来的?”金院正道。
  这是一盒安神补脑丸,当初于淑妃当着皇帝的面送给郭德妃的,郭德妃当时并没有用,后来赵与安总是整夜整夜地做噩梦,她就将这盒安神补脑丸拿去给太医检查,太医的检查结果都是此物安全,她甚至还谨慎地先让宫女先行试用,也没有出现任何问题,这才用在了大皇子身上。
  此刻听到金院正的问题,郭德妃原本就苍白委顿的脸色越发苍白了。“这药丸有什么问题?”
  金院正道:“这药丸本身没有问题,确实适合睡眠不好的人吃,只是里面有一味药,是天山雪莲。”
  “天山雪莲不是很名贵的药材么?”纤云插嘴问道。
  “不错,天山雪莲只生长在常年冰封的悬崖峭壁之上,生长期极长,采摘也十分困难,所以本身是极珍贵罕见的药材,有温肾助阳,祛风胜湿,通经活血的功效,但它也有两个忌讳,孕妇与性燥者忌食。大皇子因受惊得病,体内火气积郁未去,此事只能用温和之药徐徐调理,任何过凉或过燥的药材于他都不适合,雪莲虽好,也不是人人都适用,像大皇子这种情况,想必是原本就体内积火,雪莲又加重火气,如果仅仅是这样也就罢了,偏偏又受了寒,冷热交替,无法调适,加上稚儿体弱,这才……”金院正叹息不已。
  郭德妃的手微微颤抖,一时说不出话。
  不管于淑妃是有意还是无心,她的儿子终究还是死了……
  让纤云将金院正送出去,郭德妃怔怔得坐在那里,脸色变幻不定,眼神逐渐由悲痛苍凉转而为沉寂晦暗。
  郭德妃很明白,单凭这盒放了天山雪莲的安神补脑丸和金院正的那些话,就算她告到太后皇上面前,也没法拿于淑妃怎么样,毕竟天山雪莲根本不是毒药,以往也没有这样的例子,所有人都会觉得于淑妃只是好心办了坏事,至多不过是不痛不痒的小惩一番。
  但是这笔账……
  待得纤云回来,便瞧见郭德妃冷冷一笑,那笑容冰寒刺骨,让人不寒而栗。
  长乐宫内,孙皇后手里握着散发着温热的茶盅,有点心不在焉。
  “娘娘,轮到您了。”莲心提醒道。
  孙皇后像是才刚刚回过神来,茫然地看了一眼棋盘,竟然忘了自己要下哪一步棋了,又往大殿门口看了一眼,拈起一枚棋子随意地放下。
  “孙嬷嬷呢?”
  莲心自然也看出主子的状态,轻声道:“孙嬷嬷今日出宫去了,娘娘恩准的。”
  这是孙皇后今天第三次问的一样的问题了。
  孙皇后显然有些失望,又道:“她什么时候回来?”
  莲心道:“应该傍晚就能回来了。”
  她又起身给孙皇后换了一壶新茶。
  孙皇后显然没有把心事告诉莲心的打算,只是接过莲心的茶,继续在那里沉吟不语,连棋也不下了。
  主子不发话,做奴婢的自然也不能主动去问,莲心又让人上了几样点心,就在旁边安静地伺候着。
  孙皇后这种心事重重的模样一直持续到夕阳西下,外头宫人来禀报孙嬷嬷回来的时候。
  “快让孙嬷嬷进来!”她精神一振,疾声吩咐道。
  看着孙嬷嬷走进来的身影,孙皇后甚至按捺不住地站起来。
  莲心有点吃惊,在她的印象里,除了几近被废的那一次,孙皇后几乎没有这么失态过。
  “娘娘,奴婢回来了。”孙嬷嬷向孙皇后行礼。
  “莲心,你去小厨房看看有没有百合莲子汤,顺便把门关上。”
  莲心知道孙皇后这是不想让她旁听的意思,便应声离去。
  “娘娘……?”孙嬷嬷对她支开莲心的做法也有点奇怪。
  孙皇后蓦地沉下脸色:“孙嬷嬷,我有事问你,你要如实回答。”
  孙嬷嬷见她如此严肃,不由也正了脸色。“是,娘娘请讲。”
  “大皇子的死,跟你有没有关系?”内殿的隔间不大,但此刻只有皇后与孙嬷嬷二人,在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孙皇后依然不由自主放轻了声音。
  孙嬷嬷的脸色微微一变。
  孙皇后瞬间已经知道答案了。
  她也跟着愀然变色:“真的是你……”又压低了声音:“你可知道此事若是被发现,有什么后果!”
  “娘娘不必担心。”孙嬷嬷道,“这件事情奴婢做得天衣无缝,就算郭德妃觉得事有蹊跷,也只会以为是于淑妃干的。”
  孙皇后紧张得咬着下唇:“你到底做了什么?”
  “那盒安神补脑丸,奴婢找了人送去给于淑妃,于淑妃自作聪明,想要在皇上面前卖好,顺便让郭德妃欠她的人情,却没想到问题出在那里。”孙嬷嬷笑了,“娘娘放心,那个人已经让奴婢给处理了,送药给于淑妃的则是李太医,李太医夫人的表姐嫁给了于淑妃的堂兄,所以这件事无论如何也不会怀疑到娘娘身上来的。”
  孙皇后沉默不语。
  孙嬷嬷道:“如今一举两得,皇长子死了,郭德妃也让于淑妃起了疑心,以她的为人,一定会找于淑妃算账的,咱们正好坐山观虎斗。”
  孙皇后叹了口气:“孙嬷嬷,我知道你是为了我……可你想过没有,没了赵与安,现在还有个赵与雍,也许皇上将来还会有别的皇子出生,咱们拦得了初一,拦不了十五!”
  孙嬷嬷撇撇嘴:“以卫贵妃的出身,除非皇上甘冒天下之大不韪,否则赵与雍是绝对不能被封为太子的!”
  孙皇后皱眉,没法否则孙嬷嬷的话,从身份上来看,卫贵妃确实有着先天的缺陷,但那个孩子刚出生,就能让皇上为了他而大赦天下……
  “总而言之,这件事你知我知,连莲心都不要提起。”不是她不信任莲心,多一个人知道就多一份危险,这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奴婢明白。”孙嬷嬷很赞同。
  大皇子的死像一阵凛冽的狂风,吹过之后很快就恢复了平静,随着岁月的流逝,除了少数几个人,更多的人会逐渐遗忘这个曾经被视为准储君的孩子。
  因为死的时候年纪太小,属于早夭,赵与安甚至没有自己的谥号和陵墓,最后还是皇帝格外开恩,赐封号隐王,葬在望江园——望江园是大梁的皇家陵寝,用于埋葬那些未成年没有封地就夭折的皇子和公主们。
  但见新人笑,不见旧人哭,皇宫里从来都不缺新人,到了五月初夏时节,传出三个好消息,于淑妃,刘海珠和姜佳儿先后怀孕了。


☆、安慰德妃

  刘海珠如今已经是正二品昭媛,九嫔之一,在四妃之下,位份最高的就是她了,按照规制,早在晋封的时候,她就已经搬出掖庭宫的千秋阁,入主未央宫,真正成为一宫主位。
  但是最让人佩服和羡慕的是她的怀孕能力,在小产之后不过一个多月的时间,居然又怀上了,旁人如周明霜等人怎么努力都得不来的机会,就这么轻轻松松地得到了,刘海珠深知自己这一胎得来不易,更是小心翼翼,轻易不出未央宫,就怕又出个什么事件,一不小心就重蹈覆辙。
  刘海月最近忙一件事情,绘制各种各样的首饰花样。
  不可否认,古代的首饰工艺本身就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掐丝,点翠,烧蓝,蒙镶,錾花,还有许多已经失传了的技术,在后世根本已经不得而见,但在古代,不仅仅是贵族女子,就连民间老百姓也有那么一两件精致的压箱底首饰。
  在宫里的生活是漫长而寂寞的,一群如花似玉的女子终日不得自由,只能对着一个男人和一群不能人道的宦官,所以,也不能怪她们成天勾心斗角,除了勾心斗角还能干嘛?
  刘海月努力把这些时间转换成自己的兴趣,比如说看看书,种种花,养养鱼,在绘制皇宫各处景致告一段落之后,她最近又发掘出新的兴趣,那就是绘制一些首饰花样,融入自己的创意,然后找杜鹃和翠雀两丫头当评判,三个人都觉得好看的,就送出宫让母亲找人去打制。
  创作无疑比临摹更让人能够找到乐趣,宫廷里的首饰远比民间的要更加精致,不过受时代和审美观所限,女子的钗、簪、步摇等等头面,要么是花卉鱼虫,要么是福禄寿祥云,很难跑得出这几样,刘海月在古典样式的基础上,又加入了后世流行的一些元素,譬如迥异于东方对称美的西方不规则流线形图案等,这一来二去,倒也让她折腾出几套首饰头面,虽然说不上比宫廷出品的要高端多少,但胜在样式有新意,刘海月看着自己出自自己手笔的这几套颇有后世首饰风格的饰品,颇有点爱不释手的架势。
  大梁承袭唐朝而立,除了官制超前,反倒跟明朝相似之外,其余民俗风物一应与唐朝差不多,包括唐朝妇女不戴耳环的习惯也被沿用过来,所以这次刘海月让林氏帮忙打制的首饰里头也包括了耳环。
  相较于她充实的生活,郭德妃只觉得度日如年。
  对于一个失去了儿子的女人来说,时间快慢与否对她来说已经完全失去了意义。
  兴庆宫内一片惨淡,郭德妃静静地坐在内殿,不言不语,宫女内宦们都不约而同放轻了脚步,恨不得连呼吸都放轻,唯恐惊扰了主子。
  葬礼已经由礼部去料理了,未成年皇子早夭是十分常见的事情,兴庆宫这边其实也没什么需要做的,纤云和弄巧默默地收拾着大皇子生前的随身物事,以免德妃睹物伤情。
  郭德妃看着眼前的粉彩织金百子衣,这是去年赵与安生辰时,她特地命人赶出来的生辰礼物之一,此时睹物思人,眼前仿佛还能看见赵与安穿上这件衣服的情景。
  她闭上眼,手指抓紧衣服,微微颤抖。
  “娘娘,刘才人在外面求见。”纤云的声音打断了她的哀思。
  郭德妃睁开眼睛,皱起眉头,片刻之后才反应过来。
  “不见。”她淡淡道。
  纤云柔声劝道:“娘娘,您已经十数天没有出去走走了,刘才人与您关系素来不错,与她聊一聊也能纾解心情。”
  关系不错?郭德妃嗤笑,后宫所有女人之间的关系,哪个不是建立在利益至上的,何曾有过什么真正的友谊!
  “娘娘……”纤云不忍见她如此自伤,锲而不舍地想劝。
  郭德妃叹了口气:“请她进来罢。”
  “是。”纤云应声到外面去请人。
  刘海月刚走进兴庆宫,就觉得里面的氛围有别于外头温暖的阳光,清冷阴凉,以至于有点阴森森的感觉。
  “德妃姐姐安好。”刘海月问候道,并没有因为郭德妃骤失爱子地位一落千丈而怠慢,纵然之前郭德妃曾与她说过两人私下不必拘礼,她依然是恭恭敬敬见了礼。
  “妹妹免礼,请坐。”郭德妃微微抬手,刘海月发现她面色苍白,连嘴唇也殊无血色,整个人显得神色萎靡,仿佛大病初愈。
  弄巧已经伶俐地奉上两盅热茶。
  “妹妹听说姐姐身体不豫,特来探望,姐姐如今觉得如何了?”
  “还能如何,不好不坏活着便是了。”郭德妃淡淡道,换了从前,她语气和善,是绝不会如此说话的。
  刘海月温声道:“姐姐节哀,想必大皇子在天有灵,也不愿见到娘娘如此哀伤自毁。”
  郭德妃定定看了她一会儿,眉眼柔和了一些:“自安儿下葬之后,宫中便少有人来探我,人人都道我没了儿子,又不受皇上宠爱,这兴庆宫日后定然与冷宫无异,却没想到你是第一个来探我的。”
  这话不太好接,刘海月只能笑了笑,转而道:“日子都是过出来的,高兴是一天,伤心也是一天,姐姐还是振作一些的好,就算不为别的,也为了关心姐姐的人,方才进来的时候,我瞧纤云和弄巧就对您关心得紧。”
  郭德妃看了纤云她们一眼,叹道:“她们倒确实是忠心耿耿,多谢你一番好意,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