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清年华-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从皇太后逝世之前开始,一共经过了两个多月,康熙老爷子的身体终于在食疗和中药的双重调养下恢复了健康。老爷子刚一恢复,马上如雷霆闪电一般的展开了一场大的清理。这一段时间里,谁跳的最欢,受到的惩罚也就最重。
其中,翰林院检讨朱天保最为愚蠢,竟然真的以为老爷子即将撒手西去。他上疏请复立胤礽为皇太子,想要趁着老爷子神智模糊的时刻,大打感情牌。老爷子见了折子直接大骂,说他是“知而违旨上奏,实乃不忠不孝之人”,直接命人诛之。
至于一直在联络自己幕僚和簇拥的老三和老八,老爷子只是平淡的把他们叫到眼前闲聊了几句,却是并没有降下什么惩罚。老爷子毕竟还是惦念父子之情,若非必要,实在不忍心对自己的儿子下毒手。
康熙老爷子的处理态度,让老三和老八又彻底的迷糊了起来。老爷子明知道他们在为夺位做准备,甚至根本就没有把他的安危放在心上。可是,老爷子却没有责怪自己,甚至连一句重话都没有,难道这又暗示着什么?
老三偷偷在心里感慨:老四倒是狗屎运,竟然压对了宝,天天去照顾陪伴皇阿玛。可惜的是是,皇阿玛的身体康复了之后,也并没有对老四另眼相看。相反,对老四竟然越发的不冷不热起来。也不知道老四究竟怎么不入他老人家的法眼,这么献殷勤竟然也没有打动他。
老三性子略显浮躁,他明显没有老八沉稳,下朝之后多次表面亲和话里带刺的嘲讽胤禛。甚至大胆的讽刺胤禛是出力还不讨好,长着一张黑脸,再怎么去讨好,皇阿玛也是不会喜欢他的。
老八倒是沉稳,甚至还拍了拍胤禛的肩膀,笑着说道:“四哥,你果然还是不凡。兄弟们倒是小看你了。有空到我的府里来喝酒,大家乐呵乐呵。”也许是觉得自己胜券在握,老八最近的行事光明磊落了许多。
朝廷上这一波的夺嫡风波算是又被压了下去。之后的两个月里,朝廷上下一片忙碌,大家都小心的准备着皇太后的葬礼。最终康熙老爷子颁旨,上大行皇后谥号为孝惠仁宪端懿纯德顺天翊圣章皇后,葬于孝东陵。
皇太后的葬礼之后,朝廷的局势似乎越来越紧张,仿佛暴风雨之前的宁静,静的让人心惊。连天气仿佛也看透了人心,云层也跟着厚了起来。
厚厚的乌云,斜挂在低空,好像让人一伸手就能触摸的到乌云的边角。乌云的里头闪着一缕一缕的雷电,一下一下跳着炸开,还有那雷声,也是一阵紧过一阵。这样的感觉,让人压抑,仿佛世界末日要来了一般。
一场春雨就这样声势浩大的下了下来,一扫京城里沉闷的气氛,连空气都活泼了许多。雨后,胤禛突然奉召于畅春园见驾。
胤禛收拾了一下自己的衣装,很快就来到畅春园。这才几日的光景,老爷子的头发已经全部都白了。若不是老爷子的身上穿着九五龙袍,还真的看不出一点的帝王气派。看样子这一场大病,虽说是撑过去了,可是老爷子的精气神儿却耗费了不知凡几。
“皇太后大葬之前,朕就收到了拉藏汗的奏疏,疏中报告了准噶尔进扰西藏的情况,请求朝廷发兵援助。朕当时召集议政大臣会议,而后派色楞和额伦特两军先后渡过木鲁乌苏河(即金沙江上游之通天河),分道前进。”
“色楞主张迅速进军,拒绝额伦特诱敌之计,结坚果轻敌冒进,孤军深入。朕收到战报,总觉得此战危险,这色楞不适合率领此次的行军。所以朕招你过来商议一番,可有合适的将军人选?”康熙老爷子也不废话,直接就点明了此次招胤禛过来的原因。
胤禛心里是一肚子的疑惑,不过他却强忍了下来。选大将军啊,不应该是召集大臣议事才对吗?皇阿玛怎么会只召见了自己一人呢?难不成皇阿玛准备让自己带兵挂帅,亲赴战场?
想到这里,胤禛心里也是冷汗直冒。他早就过了那种热血沸腾的年纪,自己有个几斤几两还是清楚的。若说亲自带兵打仗,那绝对是他弱项!
第一百二十七章 十三爷潜龙出水
“你个没出息的,朕又没说让你去带兵,你紧张个什么劲儿!”康熙老爷子对着胤禛吹胡子瞪眼。也不知道是不是被胤禛哄的喝汤喝多了,他每次看见胤禛就会想起汤来,烦躁起来也就没有个什么好脸色。
胤禛被老爷子骂的莫名其妙,偷偷的瞄了老爷子两眼。只见老爷子正捋着自己的胡须,平静的喝着茶,等待着自己的回答,哪里还有半点生气的模样。
“这个……儿臣一时半会儿确实想不出个合适的人选来。不知皇阿玛心里可有什么待选之人 ?'炫书…fsktxt'”胤禛脑子急转,可是这么大的事情怎么可能草率的回答。更何况他对兵部的了解也并不深,万一推荐了个草包,那这仗还怎么打!
“待选之人朕心里倒也没有。算了,此事虽大,但也急不得,你回去也好生想想便是。”说完此事之后,康熙脸上略显疲态,便打发了胤禛回去。
胤禛揣着一肚子的心事回了雍王府。大将军的位置可是非常敏感的,领兵十万,怎么说都不是小事了。若是被八爷一党得去,那可就真的是让敌人如虎添翼了,到时候京师和边陲遥相呼应,自己的位子可就别想坐稳了。
胤禛一直犹豫到用过晚膳,这才忍不住把事情同小蝶讲了一遍,并且同小蝶讲了自己的想法:“若是实在没有人选,逼不得,爷就把亮工(年羹尧的字)派过去领兵。亮工的本事爷是知晓的,对他也放心,他断然不会吃了败仗回来。”
小蝶无奈的扯了扯自己的两颊,翻了翻白眼,无声的叹息。她很早就已经把自己能想起的,胤禛的心腹手下名字全部都告诉了胤禛。可是,那些在小说里经常出现的、能翻云覆雨的、胤禛的心腹幕僚们竟然根本就不存在!
田文镜现在还只是个侍讲学士;戴铎竟然是个自以为是,自诩聪明的小人;邬思道还没露出踪影;隆科多根本就是康熙老爷子的心腹;只有李卫倒真的是个不错的帮手。小蝶都不知道如果自己没有穿越,胤禛究竟是怎么才能登上帝位的。
小蝶低头想了想,有些迟疑的说道:“历史上的大将军王是十四爷,我猜老爷子现在圣心默定的一定也是十四爷。十四爷理掌兵部多年,无论何人都难以替代。与其让他留在京师成为八爷的助力,倒不如把他远远的派将出去。”
胤禛略一沉吟,紧接着不住摇头道:“这是万万不可的,老八在京师已经是威望高重,若是再有十四弟掌十万雄兵在外,內策外应之下,爷即便有遗诏恐怕也是无济于事的。所以军权是一定不能旁落他人之手的。”
小蝶何尝不明白胤禛的顾虑,只是她的思维总被后世的记忆左右着。特别是经历了洛洛出事之后,她总觉得历史记载的大事是难以更改的。所以,十四爷被封大将军王,然后领兵打败外敌,这些在她看来都是理所当然之事。
小蝶苦笑了一下,无奈的叹道:“其实倒也无妨,即便十四爷领兵,但是有年羹尧镇守中原,他一时半刻是打不进来的。爷只要掌握了粮饷,就不用怕他不肯乖乖就范。”
听了小蝶的话之后,胤禛一下子怔住了,显然他有些认同了小蝶的说法。
胤禛沉默良久,这才缓缓的抬起头来,目光坚定,口气冷峻的像结了冰:“不行,爷不能冒这个险。爷倒是觉得可以把老十三给放出来。老十三也是带过兵的,带兵打仗的本事怎么也不会弱于十四。”
小蝶刚穿来的那两年确实不了解局势,靠着穿越者的先知给胤禛出谋划策。可是现在有粘杆处的情报,她对这天下大势也算是有了几分了解。说起来,她这个不怎么称职的幕僚,竟然也成长了许多。
小蝶先是点了点头,继而摇了摇头:“十三爷确实不错,将来也是爷最大的助力。可是,老爷子防备着八爷的同时,未尝不是也防备着爷。若是十三爷领兵在外,再与四爷遥相呼应,那才真的是內策外应,甚至直接逼宫造反都不是难事。老爷子怎么会放心的下,若是再怀疑爷的用心,爷之前做的一切就都白费了!”
胤禛被小蝶说的毛骨悚然,越发觉得这个人选不能轻易推荐,于是说道:“反正此事不急,爷要再多想想,多想想。万不能因小失大,万劫不复。”
胤禛这么一顾虑,此事就彻底拖了下去。老爷子一直没提,他也不主动提起,只等着战报不断的传来。若是色楞、额伦特打赢了这一仗,也就不必再派什么大将军王,他也就不必再过于纠结。
这一拖就到了八月。色楞、额伦特两军在喀喇河(即黑河)北岸会合准备抢先渡河占领狼拉岭。不料准噶尔军已派精兵据守河口,阻挡清军渡河。准军自清军入藏之日,即佯装屡败,诱敌深入,而以精兵埋伏在喀喇乌苏严阵以待。
同时,准军在喀喇河口与清军对峙过程中,还分兵潜往清军背后,堵截清军饷道。清军遇准噶尔伏兵后,突围不成,相持一月有余,最后终因弹尽粮绝而全军覆没。整整六万大军几乎全部战死!只有十几个幸存的逃到了西宁!
战报传来,老爷子差点背过气儿去!他倒是猜到这个色楞会吃个败仗。可是他怎么也想不到,这一仗竟然会败的这么彻底!他这一生的英明啊,断不能因为这次的败仗而抹上污点!
此事一出,众位阿哥再也坐不住了,有事没事就往老爷子的眼前钻,都盼望着这个差事能落到自己的身上。可是胤禛,为了逃避举荐之事,不仅不往老爷子眼前钻了,甚至连入宫的次数都少了起来。
可惜啊,有的事情逃避是逃不过去的。胤禛怎么也没有想到,老爷子竟然又一次微服出宫,来到了雍王府里。此次虽说是微服,可是老爷子做的却有点大张旗鼓,甚至还提前派人到雍王府通知了一声。
御驾还没到雍王府的门口,胤禛就已经带着福晋那拉氏,还有小蝶和钮祜禄氏等等在朱门外等候迎驾。胤禛的眉头一直紧皱,他怎么也想不明白老爷子这是唱的哪一出戏,这不是故意给自己找麻烦吗!
这不,老爷子刚到雍王府,其他几位阿哥就都得到了线人的汇报,然后一个个的都巴巴的赶了过来。借口也都是五花八门,说谁什么的都有。最强悍的是八阿哥,竟然说自己是来看望小嫂子(年氏)的,让胤禛的醋坛子差点都打翻在他的脑门子上。
这下子,雍王府里也算是开PARTY了,而且还是承接康熙老爷子的家庭派对!这是多大的一个活动啊!小蝶不知道自己该是个什么反应,福晋倒是很得体的招呼着老爷子和胤禛的弟兄们,也很好的彰显出她的雍容大方。
老爷子好像早就料到大家会齐聚一堂,坐下之后悠闲的喝了口热茶,这才开口说道:“朕知道你们都是为了那个大将军王的位置来的。这是好事,起码朕的儿子们都愿意守卫大清的江山。朕也很是欣慰。”
儿子们面面相觑,谁也猜不透老爷子是个什么意思。老十四见哥哥们都不说话,便赔笑道:“我朝自有明君猛将,保疆卫国不在话下。儿子们也只是想要替皇阿玛分忧,不忍让皇阿玛忧心。”
康熙老爷子只是冲着十四嘲讽的冷笑:“朕知道你们都孝顺。年前的时候朕病了,你们竟然都肯抽出空进宫来看望,朕也甚是欣慰。老四公事最是闲散,整天屁事不做!竟然天天有空进宫陪朕说话,就怕朕觉得孤单,这些朕都知道。”
老爷子说着说着眼圈都红了,声音也都哽咽了起来:“朕平日里对你们严格苛刻,为的是什么?还不是这大清的江山?还不是为了你们这群不成器的东西?朕就怕自己百年之后,你们守不住这祖宗的基业,连小命都葬送在自己的手里!”
阿哥们被老爷子的质问吓的一颤,全都小心翼翼的跪了下去。
康熙老爷子连看都不看他们,阴沉沉的说道:“可你们……朕还没死呢!一个个就都盯着朕的位子!你们就只会窝里反,整天盘算着怎么对付自己的兄弟!你们闹啊,朕倒要看看你们能闹到什么时候?是割据朝堂,还是干脆闹到被汉人赶回满洲?”
说着说着,老爷子已经是面白气弱,几年来郁结在心里的气、悲、苦、恨一齐的涌上心头。这些个儿子,他都给予了厚望,却没想到,到最后自己会落得这样孤苦的下场。若不是还有个胤禛,他都不敢想象。
儿子们见老爷子发怒,一个个都低着头,谁也不敢搭腔。
老爷子喘息了一会儿之后,失望的摇了摇头,然后叹息道:“这次西征之事,朕心意已定。就让老十三做大将军,十四为副手从旁协助,老四你掌管粮饷的调度。你们兄弟几人就齐心协力一次,给朕打个大胜仗回来!”
正文 第一百二十八章 出笼
第一百二十八章 出笼
老爷子此言一出,四下哗然,没有一个人能想到老爷子会做出这等决定。此事说起来受益最多的就是胤禛了,可是此时,就连胤禛都惊愕当场。他心里不住的呢喃:老爷子一定是疯了,真的是疯了。
康熙老爷子此时却已经平静如常,仿佛刚刚悲痛的喘不上气的人并不是他。他低头摆弄着手里的茶杯,任由自己的儿子们在下面表演。惊愕的有,不甘心的也有,甚至连眼露凶光的都有。
康熙老爷子也不在意,神情渐渐的松弛了下来,两眼迷茫望着前方,仿佛看透了亘古。眼前闪烁的也不知道究竟是火光还是泪光,晶莹的,仿佛触手可及,却又遥在天边。许久许久,老爷子才叹出一口气,声音柔和了起来:
“老四,一会儿朕回宫之后,你就去十三的府上传了朕的旨意。他已经在府里反省了这么久,也该是足够了,是时候为祖宗的基业做出点贡献了。至于十四,你也早些回去,做好出征的准备。这一仗,朕要你们一定给朕打的漂亮!”
老十四原本正在愤愤不平。听了老爷子的话之后,他还想要辩解些什么,却被老八拉住了。老十四几度的张了张嘴,最后还是打了千,行了礼,然后不甘心的退了下去。
十四爷这么一走,其他的阿哥们就纷纷的找了理由,行了礼告辞而去。老爷子这都已经变相的在下逐客令了,难道他们还敢再多做停留?虽然都是满腹的心不甘情不愿,但是老爷子积威已久,谁也不敢在这个时候触老爷子的霉头。
福晋这边才刚刚带着丫鬟们把糕点端到厅里,却见一屋子的人走的只剩下胤禛和康熙。福晋倒也机灵,假装什么都没有发生一般,殷勤的把厨房准备的各色糕点摆到了小几上,然后告罪一声,又贤淑大方的退了下去。
人都出去之后,康熙这才睁开了深邃的双眼,满含深意的看着胤禛。见胤禛还是呆呆的发愣,这才问道:“怎么不说话?你现在不是有一肚子的疑问吗?”
胤禛想了许久,依旧不敢相信自己的猜测,他勉强的笑道:“皇阿玛的心思那就是天心和天意,儿子猜测不出实在是自己的智慧不够,万分不及皇阿玛的学识和见识。还请皇阿玛为儿臣解惑。”
老爷子只是眯着眼睛,不置可否的笑了笑,也不再开口。他起身带着自己的贴身的太监,就那么慢悠悠的出了门,上了轿子晃晃悠悠的离开了。留下胤禛跪送在门口,依旧是一脸的迷茫。
康熙老爷子走后,福晋、钮祜禄氏和小蝶就一起来到了正厅里。小蝶才刚刚小心翼翼的把胤禛搀扶起来,福晋就迫不及待的开口询问:“爷,皇上怎么突然就来咱们府里了?难道朝廷最近又有什么大事发生?”
胤禛冲着福晋温和的笑了笑,让她可以放下心来。在胤禛的眼里,那拉氏倒称得上是个识大体的。虽然平日里争风吃醋的事情没有少做,可是如今到了关键时刻,却能放下自己的私怨,和小蝶还有钮祜禄氏一起,把个后院整治的一片安宁。只这一点,她就比李氏要强了很多。
“没事,你马上让人给爷准备行装,爷现在就要去十三弟的府里传旨。皇阿玛刚刚已经赦免了十三弟,而且封十三为大将军王,带十万雄兵出师青海。”胤禛一边说着,一边拿眼角瞟了小蝶的脸色。
果不其然的,小蝶的嘴巴马上就张的巨大,放进一只鸭蛋那是根本就没有任何的问题的。天呐,历史已经不仅仅是发生改变了!它竟然在自己不经意之间,连这么大的事情都偏离了轨道。
难道,如今量变已经足够多,要引起质变的过程了?那自己原本所知道的那些历史,是不是也就完全没有了用处呢!要知道,原本老十三是要等康熙驾崩才能被释放出来的,可是现在却提前了这么多年。
没有时间再探讨些什么,胤禛刚一换好衣服,马上就心急火燎的坐着马车往胤祥的府里驶去。在众多的兄弟之中,他和老十三的关系最好。后来胤祥被圈禁,他着实花费了不少的心思。可惜那,时候他做什么都无法挽回老爷子的决定,所以此事竟一直拖到了现在!
胤祥此时已经被圈禁了多年,每日里读书、下棋、练字、逗逗鹦鹉,甚至养花、种草、垂钓,只为了打发悠长的时间,度过这无聊的时日。他其实早已经绝了被释放的念头,甚至安下心来,准备就这么老死在自己的府里。
看到胤禛风风火火的跑了进来,胤祥不禁一怔,他已经好几年没有见到自己的四哥了。圈禁的日子,连外界的消息都不让知道,更别说是来人探望了。想到这里,胤祥浑身被电击了一般的颤了一下,颤抖这嘴唇,却什么话也没有说出来。他甚至连想都不敢想,猜都不敢猜。自由离他是那么的遥不可及。
半响,胤祥才醒过神来,涨红着脸,结结巴巴的说道:“四哥,可是有什么消息了?难道皇阿玛要赦免我了?”
也许是对这样的猜测,连自己都不敢相信。胤祥紧张的搓了搓手,尴尬的说道:“……你瞧,这才几年不见,我都成什么模样了!我是该先给四哥请安的!竟然连这都忘记了!”说着一个千儿就准备打下去。
胤禛也是激动的连一句囫囵话都说不出口。他紧紧的搀扶着老十三,面皮激动的抖了几抖,然后才声音颤抖的说道:“我的好兄弟啊……见你可真是不容易啊!这才几年不见,你竟然会白了头发!不过,你的苦日子终于熬到头了!”
胤祥根本不敢打断胤禛的话,他只是握着胤禛的双手,努力的抑制着自己身体的颤抖。四哥说他的苦日子熬到头了,他终于熬到头了!
胤禛也是太激动了,半天竟然也没有说道重点。还好老十三的性子已经磨练了出来,否则非急出心脏病不可!胤禛给了老十三一个熊抱,缓和了一下自己的情绪。然后才简洁明了的把康熙老爷子的旨意传达了,还挑着重点把这几年朝廷里发生的几件大事也大概的说了一遍。
胤祥先是呆愣住了,而后突然大笑,狂乱的喊着笑着,状若疯癫。才笑了没有多久,却又“呜”的一声抱头痛哭,仿佛受了天大的委屈,捶胸顿足。此时的胤祥完全没有了顾忌,他只是本能的想要把这几年来一直郁结在心里的闷气发泄出去。
胤禛被他惊的脸色发白,生怕老十三受不了这种大起大落,就此疯魔,再也清醒不过来了。还好,胤祥发作了一阵子之后,自己终于清醒了过来。
平静下来的老十三,冲着胤禛苦笑连连:“四哥,这些年,我过的好苦啊!就好像一只原本飞的好好的小鸟,突然被人关在了笼子里,然后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做不了,活着竟然和死了没有多大的差别。”
胤禛本来是憋了一肚子的心事,准备和老十三好好的聊聊。可是看到了眼前这种情况,他不得不压下自己的心思,耐着性子听着老十三喋喋不休的抱怨。说起来老十三的性子就已经够好的了,这样的折磨都没有让他迷失了自我。若是换一个人来,还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子!
胤祥喋喋不休了半天之后,终于停了下来,他“咕噜咕噜”的喝了一大杯茶水。此时胤祥心里的郁结已经发泄的差不多了,他连面色都平静了下来。只有那还不住颤抖的双手,偷偷的出卖了自己主人内心的激动。
胤禛眼见老十三此刻仿佛已然平静,便直欲起身告辞。可是初获自由的胤祥还沉浸在巨大的兴奋里,哪里还有往日的豪情侠义。他一把拉住胤禛的袖子,准备干脆跟着胤禛一起去雍王府。如今既然自由了,那不如马上就去四哥的府里坐一会儿吧。
本来以为康熙老爷子和众位阿哥要在府里用膳,于是小蝶就吩咐厨房多准备了许多菜肴。原本小蝶还以为这些菜肴要浪费掉了,如今用来招待胤祥就再合适不过了。
这么多年了,也难得的胤禛和福晋还有小蝶以及钮祜禄氏能凑在一个餐桌上用膳。虽然还多了一个胤祥,不过也算是一家的团圆饭了。一顿饭吃的和和气气,胤禛和胤祥也许是心情的缘故,都喝了个酩酊大醉。
用过晚膳之后,已经醉的迷糊了的胤祥依旧固执的赖在府里不肯离去。小蝶恶意的猜测,他恐怕只是不想再回到那个关了自己那么多年的笼子里。这来之不易的自由啊,让胤祥怎么都享受不够。
拗不过他,于是福晋只好命人收拾了个院子,做为临时的客房,把胤祥安置了下来。关于带兵打仗的一切,都要等胤禛和胤祥醒来之后再做决定。还有老十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