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牙痕记-第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太好笑了,一个公主会去陪我当压寨夫人,这话说起来谁信呀。”
“只要你能帮我除去成吉思汗,你让我干什么都行。”
“你这小妮子,总是诱惑我。别看我只有一只眼,看女人的心准着哩。我知道,你是说我帮着你除掉那个大老粗,你就会随我去当压寨夫人的。”
“是这样的。”
“你的武功不怎么样,跟谁学的?”
“还是别说这些了吧。”
“觉得有辱师门,是吧。”
“嗯。”夏雪点一下头,她觉得没有必要给这个独眼人说自己的师傅是雪莲圣母,也没有必要说自己是偷偷下山打出山门时被看山的弟子打成了内伤,只是觉得自己现在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尽快除去成吉思汗。她还记起少庄主下山时,自己一直把少庄主送到山门外,她说,如果你一定要走,我怎么能把你挽留,即使把你留住,也留不住心头的清愁。就让记忆随风而去,情爱已空。眼看着少庄主打出山门,她有些急了,也想尽快下山。但雪莲圣母的弟子从来都是要打出山门的。她知道自己的功力是打不出山门的,一个人呆在山上的日子里,春花怕赋咏,秋月怕留情,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记。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想象着和少庄主在一起习文练武的日子,她惆怅而独悲。少庄主早已离去,为了不再让自己无法自拔,她把泪咽在心里。夏国公主没有下山的时候就知道成吉思汗有灭亡夏国的意图,她上山学艺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要赶在成吉思汗进攻夏国之前把他杀掉。她知道成吉思汗生于蒙古贵族世家,幼时父亲去世,过着穷苦的生活,少年时期的艰险经历,培养了他坚毅勇敢的素质。长大以后,他统一了蒙古各部,在斡难河召开忽里台大会号成吉思汗。在这次西征之前,成吉思汗曾三次大举入侵夏国。当时,西夏抵挡不住被迫求和。夏国公主知道,当时国王李安全是献女求和,成吉思汗才率领大军南下攻金的。现在蒙古军占领中都,在辽西消灭金守军,攻占北京,又灭西辽率20万大军西征,他的杀性是难改的。夏国主想到成吉思汗还要对她的国家不利,便心急如焚,匆忙地打向山门。毕竟是功力不够,负伤后被李师傅救起,在李师傅的护佑下恢复了身体,她又按计划悄悄地接近了成吉思汗,眼看成功在望,没有想到功败垂成。
“怎么会跟那个姓李的学那样的三脚毛的功夫,如果跟着我,也许能学到一些上乘的功法。”
“李师傅不是我真正的武功师傅,他只是救过我。”
“他是哪里人,什么来头?”
“是宋人,听他说好象是从临安来的。”
“知道了,还号称什么江湖五虎将,看来功夫不过尔尔。我让他去见我师傅,如果他和师傅有缘,也许师傅会收他为徒的。”
果然象独眼上说的那样,李将军在山东昆嵛山见到丘处机后,看到丘处机一派仙风道骨的样子,当下纳头便拜。
“真的想认我当师傅?”丘处机拉起李将军,“你也是国家栋梁,如今却要遁入空门,不会是一时冲动吧。”
“不会的。”李将军喟然长叹,“报国无门,算了,以后,徒弟愿意跟随师傅四海为家。”
“你是说成吉思汗又开了杀戒?”丘处机眼望西方叹息一声,“看来,为师还是要去见他一下的。”
“师傅,路挺远的,你这么大年纪,能行吗?”李将军觉得丘处机象在说梦说,心想,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了,还要西行玉龙雪山去见成吉思汗,就怕他走不到地方人就要死了。
“你是担心我活不到和成吉思汗见面,是吧。”丘处机哈哈大笑起来,“走吧,我心里有数,没有什么事的。我一定要去见一见这个大老粗,说好的放下屠刀,他怎么又开杀戒了。”
“师傅,我陪你去吧。”李将军从内心里钦佩丘处机为天下苍生,愿意舍弃自己性命的大爱,他很想跟随丘处机能鞍前马后的照顾他一二,但丘处机却摇晃一下脑袋。
“你不要去了。”丘处机用手指了一下,“这十八名弟子都是护我闭关的贴身徒儿,有他们跟着就行了。”
“那我呢?”李将军有些不甘心,他很想跟随丘处机身边。“师傅,我刚认了你当徒弟,还没有学你一招半式呢。”
“这有一套长春剑谱,你先在昆嵛山慢慢参悟吧。”丘处机扔给李将军一本剑谱,带着十八名弟子上路了。
第九十章
         在成吉思汗帅营内,众将俱在,忽兰听到窝阔台的叙述,叹道:“你说那女子真是好生厉害,竟令纳牙阿也无可奈何!”纳牙阿正担心忽兰皇后知道此事,只低头不语。耶律楚材看到纳牙阿已有羞愧之感,便开脱到:“依我看纳牙阿已是尽了力的,要不然,不知道要有多少将士白丢了性命。”纳牙阿很感激地看耶律楚材一眼,他觉得让刺客如此接近成吉思汗,自己是有责任的。如何处理自己的罪过,忽兰一时左右为难。他见忽兰沉呤半晌,便上前道:“末将有罪,愿意受到惩罚。”窝阔台脸色铁青道:“也罢。纳牙阿,你已经尽力了。眼下玉龙杰赤久攻不下,此事端的非同小可,我们还是想一下如何拿下玉龙杰赤吧。”
“是的,窝阔台,你大哥和二哥对玉龙杰赤久攻无功,眼下,就看你的了。”成吉思汗看窝阔台一眼,“你想出办法了吗?”
“父汗,办法是有的,只是有些冒险。”窝阔台走近成吉思汗低语几句,“看来只有这样了。”
“行,你回去安排一下吧。”成吉思汗挥一下手,拥着呼兰回帐休息去了。
回到住处,躺在床上,呼兰见成吉思汗面色有异,忙问道:“大汗,三王子给你说了什么,他想出攻城的办法了吗,都和你说了些什么?”成吉思汗道:“也没什么,只是想派人潜到玉龙杰赤城内。此事派纳牙阿去最合适。只是我觉得纳牙阿现在很自责,如果他再完不成任务会越发的难安,这要如何是好?”呼兰道:“你不要再为此事操心,军事有窝阔台自会处理。大汗,近日你休息不好,身体不如从前了。”呼兰说着禁不住眼圈一红,哽咽难言。
呼兰一夜难以成眠,天快亮时便起身来到外面。只见盈月如盘,繁星闪耀,空气中充满了冬的凉意。她取了柄剑出来,单臂一振,舞将起来。月光如纱剑如雪,露水似珠泪似雨。剑在挥霍,那象雪浪般飞腾的剑光,仿佛是心灵的颤抖。只见剑光愈来愈乱,浑如一团纠缠不清的乱麻。雪花又落了下来,呼兰觉得心中惆怅万分,她低吟到,烽火起,燃断鸿雁传径。花间双蝶双宿飞,思君两行泪。呼兰剑身霍地一颤,手中长剑一道光环将自身裹住,娇躯翩跹之际,剑环似抽丝剥茧般往外飞,一道快似一道,剑法气势凌人,超凡脱俗。一套如此精妙的剑路,是她用心用情用爱用泪倾注全部的感情舞出来的。
“情有许多种,用剑法之真意,舞出情与剑合,真是举世罕见的。”纳牙阿走近呼兰,“皇后,真的没有想到你的剑会舞这么好。”
“玉龙杰赤久攻不下,大汗有意派你潜入城内,你知道了吧。”呼兰收住剑,她看一眼纳牙阿,“此去凶多吉少。”
“我知道的,皇后。”纳牙阿微笑一下,“皇后,三王子已经对我说了。”
呼兰仰望雪花飘飘的天空,叹嗟吟咏到,问莲根有丝多少,莲心知为谁苦。双花脉脉娇相向,只是旧家儿女。天已许,甚不教、白头生死鸳鸯浦。夕阳无语。算谢客烟中,湘妃江上,未是断肠处。香奁梦,好在灵芝瑞露。人间俯仰今古。海枯石烂情缘在,幽恨不埋黄土。相思树,流年度,无端又被西风误。兰舟少住。怕载酒重来,红衣半落,狼藉卧风雨。呼兰感受着自己内心深处那一根情丝的颤动,很奇妙,也很令她兴奋。同样的世界,同样的人生,但对于不同的人意义并不一样。在自己的生活中,她如何去选择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她无法无法逃避的,为了族人她的父亲把他送给了成吉思汗,没有人能体味她所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真实情怀。在夜深人静之时,独自一人她会寻找自己的情感空间。很难想象她如何才能去获取一份自己想要的情爱,在跟随雪莲圣母习武时,那是她人生中最灿烂的最富有梦想的年龄。而悲剧在于她为了族人要用自己的青春去获得百姓的安宁,为了让成吉思汗少些杀戮,她把青春与梦想一同被时间埋藏。无尽的黑夜,还是白天,在天天的杀声中,她将自己沉没在没有情爱和女人的海洋之中。一边是海水,一边是黑夜,还有一个孤独的灵魂,没有人理解她,她只有自己学会坚强。纳牙阿是她的知音,只有他知道自己是外表坚强但内心很脆弱。成吉思汗永远也不知道她为什么不会轻易掉眼泪。因为她自己知道,自己一但眼泪掉下来了,她与纳牙阿的一段感情也就结束了。成吉思汗曾经怀疑过她与纳牙阿的清白,但只有她知道,她和纳牙阿没有肉体上的接触,但她和他是最能谈得来的知心朋友。忆起他们过去美好的时光,以此来寻求心理的平衡。纳牙阿会在她一个人的时候对她嘘寒问暖。她宁愿自己受到伤害,也不愿意看到自己哭泣。很多的时候她只能在思念中度过,她不愿意看到纳牙阿被别人瞧不起。纳牙阿愣在那里,泪水沿着他的脸颊淌下。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二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大赢若绌。燥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纳牙阿对呼兰的爱,从来没有在世人面前表示过。他只是尽一个小卒的责任,尽一个怯薛副统领的责任。
“纳牙阿,要是没有战争多好呀。”
“三王子能让我担当此任,我很感激的。”纳牙阿仰天喟叹,“如果此役中我死去,还请皇后自己多保重身体。”
“纳牙阿,你要好好活着。”呼兰也流泪了。呼兰知道,当一个男人不爱自己的时候,无论过去他是否爱过后来却忘了,又或者是否是从未爱过,当她无法成为他心里的那个人的时候,他的心便不会记得自己。虽然她知道纳牙阿深爱自己,但她宁可选择装作是不知道。更多时候,她只是淡淡地安慰纳牙阿几句,也仅此而已。她知道纳牙阿的心意,但她对自己说这时千万不要当真,不要骗自己。她不过是希望让彼此更熟悉一些。但纳牙阿似乎无暇更是没有兴趣去了解她,关于她的生活和她的过去,纳牙阿似乎从来不想听。她觉得自己即使讲了,他也很快会忘记的,没有爱,注定挤不进他的生命。即使只是一个很小很小的角落。当他在她的面前流眼泪,她至多是同情一下。她知道纳牙阿是把对自己的爱藏在心里了。这样的时候,她不想放弃本来属于她的骄傲。她不想去计算自己的付出,不要希望有什么回报。爱着在心里爱自己的人,本身便是没有回报的。不要计较对与错,能两个人静静地呆在一起,记住两个人在一起的快乐,记住与他之间的爱,哪怕是单方面的,她从不怪他。爱一个人对一个人好本来就是一种本能。呼兰觉得自己喜欢纳牙阿并非他的优秀,而只是一种感觉。是他让自己有这样的感觉。见纳牙爱对天长叹,自己只是淡淡地微笑一下。“纳牙阿,为了我,你要好好活着回来。”
“嗯。”纳牙阿点一下头,他觉得呼兰的笑是异样甜美的。他在心里祝福着呼兰。有了爱,便不该有恨。爱是美好的,纳牙阿不想破坏自己在呼兰心目中美好的形象。他恨丑陋,心想,何必让生命中最美好的东西化作丑恶呢。他知道这一次独身前往玉龙杰赤不公平,如果自己死去,他失去的是一个爱他的人,如果活下来,自己以后会得到一个重新生活,也许以后还会有重新去爱的机会。他对呼兰此刻深爱,慢慢闭上眼睛,静静地回想着曾经轻轻拥抱呼兰的时刻,回忆里的温暖,轻柔地凝视凋谢的温柔。在他和呼兰的情爱路上,铺满了爱的花蕾,那是他最刻骨铭心的情与爱。那一种感觉很甜蜜,在他一个人过去的日日夜夜里,他总觉得身边有一个人陪,自己不再孤单,至少有一个人想着,恋着,不论做什么事情,他都能感觉到有一个人在一起,那是他人生最美好的时光。“皇后,我走了,要在天亮之前潜进玉龙杰赤。”
“去吧,保重。”呼兰见纳牙阿渐渐消失在雪野深处,便折身回帐了。
第九十一章
         人生的转变总是那么地突如其来,不给人一点喘息的机会。那只操纵命运的手,推着你往前走,而那些拼了命想去留住的,却象流水一样,在生命的缝隙中消失得无影无踪,留下的只有不堪回首的回忆。纳牙阿在完成他的使命前这样想着,这一生有了呼兰皇后,有了这样一个女人在心中并成为他的至爱,他觉得自己已经很满足了。玉龙赤赤的粮仓燃烧起来了,望着冲天的烈火,身负重伤的纳牙阿静静地躺在城墙一隅,慢慢地闭上了眼睛。
窝阔台见城内火光四起,他知道纳牙阿成功了,于是,便号令部队开始攻城。耶律楚材是把纳牙阿当作朋友的,他知道朋友是一种相遇,大千世界,滚滚红尘,于芸芸众生茫茫人海中,朋友能够彼此遇到,走到一起,彼此相互认识,相互了解,相互走近,实在是一种缘份。在金莲川时,纳牙阿奉成吉思汗之命在那些看护自己的日子里,耶律楚材知道纳牙阿是个值得信任的朋友。在人来人往,聚散分离的人生旅途中,在各自不同的生命轨迹上,在不同经历的心海中,能够彼此相遇相聚相逢,得遇朋友之缘应该珍惜的。耶律楚材知道纳牙阿凶多吉少,他特别嘱托窝阔台一定要找到纳牙阿。
攻占玉龙杰赤之后,窝阔台没有忘记耶律楚材的话,他派兵士四下寻找,终于在城墙一隅发现了奄奄一息的纳牙阿。
“只要他还活着,是可以慢慢医治的。”耶律楚材跟万松学过医术,他把了一下纳牙阿的脉说,“无性命之忧,只是要好生调养身体。”
“我没有事的。”纳牙阿艰难地睁开眼睛,“我一直有一个信念,就是要看到大军攻占玉龙杰赤。现在,我们攻占了城头,我知道,自己没有辱使命。耶律先生,我知道你结我好,以后,纳牙阿会报答你的。”
“将军好生调养吧。”耶律楚材不让纳牙阿再多说什么,他开始调整一些药方,并亲自给纳牙阿煎药喂药。纳牙阿看着耶律师楚材,突然哑然失笑了。“你笑什么?”
“耶律先生,你怎么留这么长的胡子?”
耶律楚材听纳牙阿如此一说,自己也纵声笑了起来。他自号湛然居士,出身于契丹贵族家庭,生长于燕京世居金中都,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九世孙。耶律阿保机十二世孙,辽东丹王突欲八世孙。其父耶律履以学行事金世宗,官至尚书右丞。三岁失父,由母杨氏负责教育,博极群书。因宰相子例试补省椽,历任开州同知左右司员外郎。后随太祖成吉思汗征战,大宗窝阔台即位后,欲图南征军资,他奏立燕京等十路征收课税使,凡长贰悉用儒士。建议访求孔子后裔,得五十一代孙孔元措,奏袭纣衍圣公,付以林庙地。于太常属下置札乐生。召名儒梁涉、王万庆、赵著等,使直释《九经》,进讲东宫。其父耶律履,六十得子,感慨地对人说,吾六十而得此子,吾家千里驹也,他日必成伟器,且当为异国用。他借用《左传》中楚国虽有人才,但被晋国所用的典故,为其子取名耶律楚材。真是一个有预见的人。耶律楚材受了母亲的影响,他的汉学根基极深,是一位循循儒者,他精通经学、佛理、天算、医学,又通晓契丹、女真、蒙古语文,还会写一手好诗。成吉思汗久闻大名,特别召见。一见之下,发现耶律楚材身长八尺,美髯当胸,声如洪钟,仪表非凡,立刻豪气万千地说:“辽金世仇,我今天为你雪耻。”成吉思汗认为耶律楚材光明磊落,十分欣赏,吾图撒合黑意思是美髯公。从此,耶律楚材就一直跟着西征。1218年,耶律楚材经过自己对金朝、南宋、蒙古汗国三方面的分析,认为蒙古汗国能把自己的才能发挥出来,愿意跟随成吉思汗。成吉思汗所统率的蒙古军队横扫欧亚,攻无不克,他一再告诫属下,战时击敌,当如饥饿的鸽搏取猎物。蒙古军队采用恐怖战略,敌人望风投降者,可以放他一马,稍微有抵抗的,则在城陷之日,尽量屠杀,形成一股剽悍的狂风暴雨。耶律楚材是辽朝的宗室,他的父亲名叫耶律履,为金章宗所器重做到宰相并在六十岁才生下楚材,在他三岁时父亲过世,因此,耶律楚材性情有些古怪,他喜欢钻研一些天象和医道及玄学。打到玉龙杰赤时,忽然刮大风又飘大雪,成吉思汗好惊奇,耶律楚材说,玄冥之气,见于盛夏,是克敌的象征也。成吉思汗最重视技术人才,尤其是擅长于制造武器,以及工程建设的人,所以他虽然屠城掠地,遇有这类人才,总是一律留用不杀。他在攻下灵武以后,众人忙着抢金帛子女,只有耶律楚材找了许多大黄。大黄是一种中药,根部可以做特效止泻药。后来,士卒遇到瘟疫,一万多人都在闹肚子,幸亏服了大黄才痊愈。由于耶律楚材有这等本事,所以他劝阻成吉思汗减少杀戮,颇有效果,成吉思对太宗窝阔台说,此人是天赐我家,以后军国庶政,都可以委托于他。成吉思汗逐渐地重视接受汉人文化,在屠杀之中,能粗枝大叶创立行政系统,多得益于耶律楚材。蒙古军队采用恐怖战略,敌人望风投降者,可以放他一马,稍微有抵抗的,则在城陷之日,尽量屠杀,形成一股剽悍的狂风暴雨。耶律楚材身材高大,满面胡须,当时有长髯人之称。后来,成吉思汗的儿子窝阔台、乃马真皇后先后当政,军政大事均交由耶律楚材管理。元朝的典章制度,基本上都是耶律楚材制定的。治天下匠的耶律楚材精通汉族文化,他从小博览群书,天文、地理、历法、数学、医学,三教九流,无不精通,他会星象占卜,预言常常应验,耶律楚材在改变蒙古国的统治方式和剥削方式上发挥了更大的作用。蒙古国虽然有贵贱尊卑之分,但是从来没有象中原地区封建王朝那样有严格的君臣之别。后来,窝阔台被选为大汗之后,耶律楚材对察合台说你虽然是大汗的哥哥,但是从地位上讲,你是臣子,应当对大汗行跪拜礼。你带头下跪了,就没有人敢不拜。于是,察合台就率领黄金家族和各级长官向大汗窝阔台下拜。从此,蒙古国有了尊汗的下拜礼。蒙古建国之初,实行军政合一制度,只有万户、千户、百户等统率军队的长官,没有治理政事的长官。耶律楚材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提出地方上应设置官吏统治老百姓,另设万户总管军队,使军政互相遏制,防止独断独行。窝阔台采纳了。窝阔台还根据他的建议,在中央设立了最高行政机构中书省,任命耶律楚材为中书令。蒙古军队侵略亚欧各国和征服国内各民族的时候,曾有这样的规定:凡是进攻敌人的城镇,只要对方进行抵抗,一旦攻克,不问老幼、贫富、逆顺,除工匠外,大部分杀戮,少数妇女和儿童成为奴隶。耶律楚材建议凡是很巧的工匠,拥有财富的大户,都集中在汴京城里,这些人一概不能杀。窝阔台觉得有道理,采纳了耶律楚材的建议。从此,蒙古军队屠城的事渐渐减少了。蒙古国原来并没有制定完整的法律。耶律楚材便提出便宜十八事作为临时法律,严禁地方官擅自滥杀老百姓,不准商人财主贪污公物,打击地痞流氓杀人盗窃,禁止地主富豪夺取农民田地,这样,社会秩序就渐渐安定下来。此外,耶律楚材还主张用孔孟之道作为治国治民的准则,选用儒生来担任各级官吏。耶律楚材为蒙古国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在窝阔台汗时期长参与议论军国大事,为窝阔台定君臣礼仪,立课税制度,使蒙古国粗有仪制和法制、国用充足。废屠城旧制,保全攻占诸地人民。设编修所、经籍所、印儒家经典,开科取士,渐兴文教,召用儒者。官至中书令。他说,先帝把军国大事都托付给我了,事情如果合情合理,我自然会同意;如果不合情理,我必定坚决反对。他博学多才,思路敏捷,下笔成文,一挥而就。历、医卜、杂算、音律、儒、释、异国之书,无不通究。他勇略过人,正直廉洁,在朝廷内外威信很高。朝内的一些重要典章制度,大都出自耶律楚材之手。他是契丹族,字晋卿,在金贞三年归顺后便参加西征,以善长医卜、律历等,深受成吉思汗信用。他并多次谏阻蒙古军屠城,阻止蒙古贵族改农田为牧场的企图。在他的建议下,中原设立十路课税所,实行赋税制。他说,制利器必用良工,守成者必用儒臣。奏行科举取士,尊孔重儒,设置编行儒学经籍的经籍所、编修所等措施,对恢复和发展中原文化卓有贡献。他推行赋税制,阻止蒙古贵族改农田为牧场,建议把奴隶、农奴和驱口收为国家编户,反对大规模屠城和蒙古贵族横征暴敛。还奏置编修所于燕京、经籍所于平阳,编印儒学书籍,保护请用儒术举士。西征时他长期掌管文书,为用兵西域统一北方出谋划策,引导蒙古走向汉化,建立各种规章制度起过不少积极的作用。他父亲在有他为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