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唐永宁-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房玄龄看着永宁惊讶的表情,脸色不由得缓和了一分,沉着声问道:“我来问你,你那日在东宫,曾与太子殿下独处过大半个时辰,你都与太子殿下说了些什么?”

永宁回忆了一下,然后见屋内服侍的下人都已经被遣走了,只剩了他们父女四人,便也没有避讳,将那日的事详细地重复了一遍。

房玄龄听完后,忍不住又是一声长叹。他一辈子谨慎,可是偏偏在这件事上疏忽了那么一下,结果就出了这么大的漏子。那日他原本是惦记着要找机会问永宁详情的,可是后来杂事一多,又兼着永宁住在乾元观,他便给忙忘了,若是他早些知道了,唉!算了,他便是早些知道了又能如何?从永宁对着太子说出了那些话以后,如今这个局面便已经是可以预见的了……太子的这个性子哟!

“爹爹,这事,这事跟你不让我回家有关?”永宁皱着眉头,觉得事情应该不仅仅是房玄龄说的这样,应该还有下文。

果然,房玄龄又是狠狠地瞪了永宁一眼,然后一挥袖子,冷哼了一声,说道:“让二郎说给你听!”

永宁与房遗直的目光都聚焦在了房遗爱身上,倒让房遗爱有些不习惯地揉了揉鼻子,干咳了两声,才开口说道:“那个,高阳公主近午时分又派人送了消息过来,说是皇后将此事的首尾算到了小妹的头上……那长孙婧在立政殿一个劲的哭诉,要让皇后为她做主,如果不是皇上及时赶到,怕是懿旨早就到了乾元观了……不过皇上这次的反应倒是有些奇怪,从以往的那些事情来看,皇上素来都是护着皇后与长孙家的,怎么这次倒是护上了永宁?据说为此皇上还与皇后起了争执,最后竟不顾皇后有恙在身,气冲冲地离开了立政殿……”

永宁听了房遗爱的话,先是冷哼了一声,然后撇了撇嘴,说道:“皇上护着的哪里是我呀,只看今日在乾元观他那举止,便该知道他是不愿与师傅的宗门起了冲突……哼!果然这实话是不能说的,只是有时候我真不明白,在皇后心里究竟是自己的子女亲近?还是娘家亲近!”

“胡闹!”房玄龄本来就没压下去多少的火气被永宁的几句话又勾了起来,用力拍了榻上的小几一巴掌,说道:“这话也是你能说的!但凡你安分守己些,哪里能惹来这样多的事端?你不知悔改也就罢了,如今居然还张狂上了,你凭借的是什么?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宾,莫非王臣!你难道真以为一个星衍宗便能护得住你?再说了,你又凭什么以为星衍宗一定会护着你?你就真的这样重要?!哼!早晚有一天,待你吃到了苦头,才会真的明白什么叫做天威难犯!”

永宁被房玄龄的话激得脸色一白,只垂着头,不再说话。她心里一直都知道,她的凭借无非就是,真到了那么一天,她便逃得远远儿的,什么都不管不问,找处深山大川,自得逍遥……不过,她很清楚,如果真走到了这一步,那房家多半已经不在了……

房遗直与房遗爱素来疼宠永宁,见她被房玄龄说得不敢吭声,兄弟俩连忙上前两步,缓言相解。房遗爱更是伸手将永宁拉到了身后,护了起来。

房玄龄揉了揉眉头,心乱如麻,可是在他们兄妹跟前,有些话却是不好明说的,他长叹了一声,无奈地挥了挥手,对房遗爱说道:“罢了罢了,二郎你且送她回乾元观去吧,到了乾元观,记得去与袁天师见礼,顺便告诉袁天师,这些日子都不要让永宁再回房府来了……”其实他心里也明白,皇帝这次把这事轻拿轻放,不往永宁身上牵,确实是看在袁天罡背后的星衍宗的份上,既是如此,那么永宁呆在乾元观,才算安全……

房遗爱一听房玄龄的话,立刻拉紧了永宁的胳膊,并不给她再开口说话的机会,便拽着她辞了出来。直到坐上了马车,房遗爱才一脸鬼笑地凑到永宁耳边,悄声问道:“好妹子,你那日在东宫,真的只和太子殿下说了那些话?就没再说些别的?”

“别的?什么别的?我与他还能说些什么?”永宁不解地看向了房遗爱,深觉他话里有话。

房遗爱挑了挑眉,说道:“那珠兰回来传话的时候说,那长孙婧口口声声地说是你在太子跟前挑拨离间,才让太子与长孙家起了龌龊……言之凿凿的,好像有什么证据似的……高阳特意嘱咐珠兰告诉我,这些话不许我告诉父亲,生怕他气恼之下,对你不好……”

永宁是知道珠兰的,那是高阳公主身边的一个小宫女,虽然平时高阳公主并不用她贴身侍候,但是传话之类的事倒是经常让她去做,显然也是极得高阳公主信任的。这样的人是断不会传错话的,那么……永宁对于长孙婧,或者说是长孙家的意图倒是可以理解的,突然吃了这么大一个亏,若是不报复回来,那长孙无忌也就不是长孙无忌,长孙婧也不是长孙婧了……

但是,永宁细想了一下,这事做得这样粗糙,虽然隐隐带着长孙无忌的影子,却不像是他一手操控的。如果是长孙无忌一手操控的,布局是不会这么容易被击溃的。那么长孙无忌想做什么?或者说,他想试探什么?试探的是皇帝的底线?还是房家的?

永宁皱着眉头,心情愈发的烦乱了起来。

========

没有关注会死星人今天快急吐血了。。。码好字了,死活打不开网页。。。折腾到现在才能上传。。。。等传完了,俺可趴到旁边喘口气去。。。快憋死了。。。。

第二卷 豆蔻梢头 第一一零章礼物

第一一零章礼物

房遗爱送了永宁回到乾元观后,并没有见到袁天罡,他和松明子师傅都被皇帝陛下请进宫里去了。永宁也没有留房遗爱,只是交待他每天巳时派人过来取药给卢夫人服用,依着卢夫人的症状看,少说也要连续吃上三天的魔药,才能真正缓解她的症状。

房遗爱对于永宁的话倒是将信将疑,虽然点头应下,却还是暗自决定,带卢夫人过去孙思邈坐诊的那家药铺看看,让孙神医给开个方子才好。

永宁自然没想到房遗爱会做此打算,她的心思这会儿也没放在房遗爱身上,匆忙地将房遗爱送走后,她一个人回到自己的静室里,沏了杯茶,然后安静地坐在那里细想今天发生的事。可是她越想,就越是头疼,她是真的讨厌这样说一句话、走一步路都要想前想后的日子,心里真是巴不得明天便能跟着松明子他们一起离开长安。

永宁发觉自己最近情绪起伏似乎很大,连带的体内魔力也有些动荡,于是那口味独特的魔药她一灌就是一整支,比起卢夫人那稀释后的一滴,味道绝对是不可同日而语。

既然已经定下要离开长安,永宁就不得不尽早开始为以后做准备。虽然她是有走了就不回来的想法,可是心里却很明白,这并不现实。就冲袁天罡费这么大事儿把她弄了来,就该知道他是绝对不会这么轻易的放过她的。既然以后有很大的可能还是要回来的,而且如果回来后更有很大的可能会跟李治一辈子绑在一块,那么有些事她的确是需要从现在开始筹划的。

永宁细细地回想与李治之间的交往,然后精心地准备了一箱子的礼物。这些礼物很驳杂,给人的感觉绝对不是一时一刻之间能准备好的,反倒像是经年累月收集起来的,很是耗费了些时间精力的样子。永宁将东西准备好之后,又再仔细地翻检了一遍,确认没有什么纰漏后,才又回到云床上坐下。

她手中摩挲着李治送的那枚牛骨骰子,又看了看手边放着的她特意请袁天罡画的那道平安符,咬了咬牙、狠了狠心,从储物手链里取出了个两指宽、一个手掌长短的银质坠饰。

这个坠饰中间是空的,可以打开置放照片之类的东西,放上那张平安符,倒也正合适。坠饰的外面用赤金描绘着魔纹,魔纹连接处用的都是殷红的宝石,虽然这些宝石都只有米粒大小,但是衬在银白与赤金之间,却显得格外显眼。这个坠饰是当年魔法学院的情侣之间很流行的一种小道具,如果用自己的头发掺上普通丝线编织起来配在坠饰上,那佩带这个坠饰的人只要思想放松,送坠饰的人就会出现在他的脑海里……

永宁以前虽然没有情人,但是她曾经出于对坠饰上的魔纹感兴趣的原因,买了一对回来做研究,其中一个已经在她的研究过程中报废了,而现存的这个是她原本准备留做纪念的。

既然她觉得自己很可能要一辈子都要跟李治绑在一起,那么她离开的时间里,便不能让李治忘了她,甚至不能让李治对她的感情淡下去。虽然做法有些卑鄙,不些不够光明正大,但是她做起来却没有丝毫的心理负担,人都是自私的,总是会本能的做些对自己好的选择。

永宁平时梳头的时候,只要看到有掉发,便会自己悄悄地收起来,所以这会儿一点也不发愁头发的来源,适合这个坠饰的编织方法很简单,而且是可以直接使用魔法的,所以几乎是一眨眼的工夫,一条黑色掺金线的绦子便打好了,永宁又按着固定的方法将绦子绑在了坠饰上,更把那颗牛骨骰子一起系在了底下当装饰,整个佩饰看起来顿时让人眼前一亮。

永宁再看了看袁天罡画的那道平安符,上面依旧隐隐泛着层红光,那是袁天罡的法力所致。她想了想,拿着魔杖对着那道平安符点了几点,一直到上面的能量都消失不见了,这才收起了魔杖,打开坠饰将已经失了效力的平安符放了进去。

永宁用自己的魔力试了试,这坠饰的功能运转全都正常,这才微笑着松了口气,然后将它一起收进了那口装礼物的箱子里。

看着这浅浅的半箱子东西,永宁突然觉得这些东西的份量似乎还是有些不够,她斟酌再三,咬了咬牙,将她收藏的一套典藏版《三国演义》给施了永久变形术,分了十册,纸张、字体都是按着“青山旧客”的习惯,甚至最后几章的字体还稍嫌了草了些,像是匆匆收尾的一般。

永宁轻轻地抚摸着这套《三国演义》想起前几个月,因为房玄龄等人奉命重修《晋书》,所以李治被李世民要求通读《三国志》,并且时时就书中之事考校于他,很是让李治苦恼了一阵子,如果不是后来朝政多有波折,怕是李治现在还陷在《三国志》中不得脱身呢……永宁暗叹,但愿这套《三国演义》能让李治多感念她几分吧……

永宁正在那里心绪飘摇之际,外面突然传来了一阵急促而熟悉的脚步声——是高阳公主!永宁连忙起身去开门。

“哎哟!快渴死我了,永宁,快,快去给我倒杯茶来!”高阳公主毫不客气地坐在了云床之上,手里捏着的帕子不停地在脸前扇动着。

永宁一看她脸上的妆都有些褪了,倒真像是热得不轻的样子,连忙倒了杯茶递过去:“嫂子这是怎么了?怎么弄成这副样子?还有,嫂子,好歹我如今也是入了道门的人,‘永宁’这个名字以后是用不得了,您还是唤我‘宁真’吧……”

高阳公主也顾不得与永宁说话,急喘喘地将一杯茶一饮而尽,然后顺手便将空杯子又递给了永宁,示意她再倒一杯,连饮了三杯之后,高阳公主这才像是又活过来了一样,长吁了口气,说道:“今日入宫侍疾,可真是快累死我了!永,喔,不对,是宁真,宁真你是没见着,那长孙婧哭的那叫一个凄惨,还有皇后,这么些年来,我都没见皇后失态成这样过!今天也算是开了眼界了……”她一脸的幸灾乐祸,掩饰不住的得意。

永宁皱着眉头推了高阳公主一把,低声说道:“嫂子还是慎言的好,这些话若是传出去可了不得……”

高阳公主脸上的笑意顿了一下,然后又是一别满不在乎的表情,指了指静室外面站着的几个宫女和太监,说道:“跟我进来的这几个人都是我的心腹,断不敢背叛我的,你这里又这么清静,哪里可能会传出去?我就是怕在我府里不安全,才特意到你这里来‘放松’一下的……”

永宁撇了撇嘴,做出一副忙碌的样子,又将那半箱子的礼物折腾了一遍,成功地吸引住了高阳公主的注意力。

“这些都是什么?”高阳公主眼光倒好,一伸手便将坠着牛骨骰子的坠饰给拿了出来,然后挤眉弄眼地笑着说道:“这个,可是九郎送你的?”

“这枚牛骨骰子,是九月初八那天晋王殿下送的……这里面是我特意求师傅为晋王殿下画的平安符……”永宁轻轻叹了口气,将那坠饰接了过来打开,那道杏黄色的符咒端然其间,她的眼神中蓦地带了三分难过,低沉着声音说道:“我原本是想把这个送给晋王殿下的,可是,可是……唉,还是算了……如今事情已经乱成了一团麻,好似我做什么都是错……”

永宁说着,眼圈依稀红了起来,然后身形慌乱地将那坠饰小心地放回了箱子,便匆匆地想将那箱子盖上收起来。

高阳公主哪里见得了这个?一见着永宁这副模样,只当她真是为情所伤,那箱子里指不定都是她背着人收起来的什么东西呢,她这段时间以来正发愁送到李治那边儿的东西不够份量,这会儿哪里还肯放过这个机会,伸手便将那箱子拉到了跟前,翻看了起来。

“你呀你,你让我说你什么好呀……”高阳公主一边看着那箱子里的东西,一边拿小眼神儿瞪永宁,愤愤不平地说道:“这些东西你自己收着有什么用?喜欢他,就要让他知道,然后便要想法设法让他一辈子离不开你,哪有人像你这样的?瞻前顾后,左思右想,整天都不知道在琢磨些什么,你这些东西若是早给了九郎,怕是他早就跑去太极殿请旨赐婚了,哪里还有今天这么多事?!”

高阳公主说着,便召唤宫人过来,想要将这装着礼物的箱子给搬走,永宁连忙拦了下来,语带哀求地说道:“嫂子,好嫂子,这些东西真的不能给他见到的……嫂子,你听我说……”

永宁将那几个宫人又给撵了出去,然后拉着满脸不豫之色的高阳公主坐下,说道:“嫂子,师傅已经与师伯商定,两个月后我便要随师伯离开长安,出外云游,这一去也不知要多久,说不得一辈子不再回长安也是有可能的……我,我又何苦在这个时候,再拿这些东西来乱了晋王殿下的心?嫂子,这些东西,这些东西……”她满脸的眷恋与不舍,轻轻抚着那口箱子,似乎说不下去了。

高阳公主满脸的震惊,高声问道:“离开长安?不再回来?!这事父亲大人知道吗?母亲大人同意了吗?你两位兄长怎么说?永宁,你究竟想干什么?!”

========

没有关注会死星人继续召唤关注~~~~~~~~

第二卷 豆蔻梢头 第一一一章局势

第一一一章局势

永宁低头转动着手里的茶杯,浅浅一笑,说道:“嫂子,这不是我想要干什么,而是我‘不得不’去这么干……离开长安的事,原本就是父亲大人和师傅商量好的,至于娘亲和哥哥们那里,想来也是不用我去交待什么的……”

高阳公主沉着脸,很认真地问永宁:“那么九郎呢?他那里你准备怎么交待?”

永宁依旧低着头,只是手里转动茶杯的动作顿了一下,然后才轻声说道:“晋王殿下那里,也是不需要交待的……我离开之后,时间久了,他自然也就……”

高阳公主满脸怒容地将手里的茶杯重重地放在了几案上,愤愤不平地说道:“我就说,不该让你当什么道姑,你看看你,这身衣服才穿了一天,脑子就糊里糊涂的不知道又在瞎琢磨些什么!哼!要我说,你还是快快还俗的好,如今长孙婧算是完了,这晋王妃的位置,还有谁能抢得过你?!”

“皇后是不可能会答应的!”永宁很冷静地说道:“即使长孙婧无望,皇后也是不会答应让我嫁给晋王的……嫂子,我跟你打赌,长孙家对晋王殿下一定不会死心,你信吗?”

“你什么意思?”高阳公主满脸不解地看着永宁,皇后心里对永宁多有不满,会对她与晋王的事情多有阻碍,这高阳公主可以理解,但是要说到长孙家不死心,他们能怎么个不死心法?太子这么一闹腾,长孙婧算是彻底出局了,而长孙家适龄的女孩儿里只有她一个是嫡女……若是长孙家真打算一送个庶女给晋王,那谁也拦不住,只是这嫡庶之别就注定了这庶女便是送进去,也攀不到什么好位份,那跟没送有什么两样?

“全大唐的人都知道,父亲大人与长孙无忌不对付,可是你可知道他们两人之间究竟有何仇怨?”永宁并没有回答高阳公主的问题,反而反问她。

高阳公主低头沉思了好一会儿,才缓缓地摇了摇头,犹疑地猜测道:“是不是父亲大人与长孙无忌政见不合?”

“对,也不对……”永宁轻轻叹了口气,说道:“父亲大人与长孙无忌的对立,是皇上捧出来的……从前朝以来,世家阀门的权势越来越大,有些时候甚至能左右朝局,当今陛下雄才大略,如何会对这些隐患视而不见?只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得不徐徐图之……父亲大人虽然出身清河房氏,曾经也算是世家之一,只是几经离乱,人脉早已凋零,若非父亲异军突起,怕是清河房氏的名声早就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了,或许也正是因为这么多年来清河房氏声名不显的缘故,世人多将我房家当成寒门出身……”

高阳公主若有所悟地点了点头,说道:“我说父皇怎么一摊上父亲大人与长孙无忌有矛盾的时候,便像是没了主心骨似的,一会儿偏这个,一会儿偏那个的,原来他是……”

“这些年来我给你们讲过很多故事,故事里成功的帝王,都是将‘平衡’二字玩弄的炉火纯青之人,成功的帝王不会允许朝堂之中只有一个声音,成功的帝王也不会允许朝堂之上一方独大……”永宁直视着高阳公主的眼睛,说道:“先前房家势微,陛下虽不曾拂了皇后与长孙家的意,但却在暗处对父亲大人多有回护,甚至对我也有照拂,不然我出家入道之事决不会如此顺利……可是现在情况急转直下,此时房家绝不能有什么动作,一旦有所作为,陛下势必会打击房家,回护长孙家,那么眼下房家占着的那点优势便立刻会消失不见了……”

高阳公主其实对永宁的话并不能全然明白,但大致的意思她还是听懂了的,她一下子站了起来,心烦意乱地走来走去,抱怨似地说道:“你不是说父皇对于那些世家阀门很是看不上吗?那他怎么还对长孙家这么优容?趁着机会将他打压下去多好!干嘛还要这么护着他们?”

永宁单手支腮,目光随着高阳公主的身形来回移动,无奈地说道:“那些世家阀门根本就是联成一片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如今也只能说是时机不到,陛下一时之间是不会动他们的……”

“这长孙家也是,干嘛就非粘上九郎不可?他们可是九郎的外家,难道九郎还能薄待了他们不成?”高阳公主气呼呼地又坐了下来,烦闷得直揉眉头。

永宁将高阳公主茶杯里的旧茶倒掉,又添了杯新茶给她,冷哼了一声,说道:“要不然人都说长孙无忌精明呢!他对陛下太过了解,知道只要陛下在一日,他们这些世家阀门便绝无出头之日,稍有不慎还会被打压,他们现在也只能图待来日,若是新君是个好拿捏的,那才是他们翻身的机遇……”

高阳公主瞪大了眼睛看着永宁,压低了声音说道:“什么新君?你可是得了什么消息?”

永宁抿唇一笑,说道:“还用什么消息,猜都猜得出,太子殿下为什么会去找长孙家的麻烦?还不是那天我说的那些话,他真的听进去了,而且深信不疑?错非如此,他何至于对付自己的外家?太子眼看着是不行了,而魏王……这位呀,小聪明是尽有的,可是却从来没用对过地方,陛下虽然宠爱于他,可是他这些年来夺嫡之心表露太过,陛下若真立他为储,那岂不是表明这储位是可以‘谋而得之’的?那大唐此后怕是再无宁日了,再说了,你看看魏王身边围着的那些人,尽是些世家阀门的子弟,便是冲着这个,陛下也不会允许魏王上位的……”

“如此一来,那九郎这个中宫嫡子,便成了……”高阳公主两眼放光,她虽然有预感李治或许能上位,但是从来也没有人这么详细地跟她分析过这些问题,此时听永宁这样一讲,顿时觉得云散天开,霍然开朗,可是她转念一想,又皱着眉头问道:“可是,父皇似乎也很喜欢三哥,他常常对人说起,所有的皇子这中,三哥是最像他的……”

永宁撇了撇嘴,说道:“要不我说魏王的聪明没用对地方呢!你且想想,陛下是什么时候开始这么称赞吴王殿下的?可是在陛下开始对太子不满的时候?当时陛下推了吴王殿下出来,原是打算用他来磨砺太子殿下的,可谁知吴王殿下还没动作,魏王殿下倒是先一步跳了出来,如今却是吴王殿下在一旁看戏,而魏王殿下却要陪着太子一起万劫不复了……”

高阳公主目瞪口呆地看着永宁,着实被她的话给吓住了,脸色变了几变之后,才轻声问道:“你这些话是哪里听来的?父皇怎么可能这么对三哥?我近来听一些官员私下议论,说是三哥上位的可能性也是很大的……你是不是听错了?”

永宁摇了摇头,说道:“我的好嫂子呀,众多皇子之中,最不可能上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