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弃妇-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过了明路。”

“过了明路?”苏云糊涂了,隶王既然是那么了不得的囚犯,过了明路不就是要请玄宗同意此事,“难道是要请圣人恩准?”

李倓一笑:“你以为那里只有监门卫看守,圣人便会什么也不知晓吗?隶王殿下毕竟是皇子,若想见他,只有求圣人允准。”

苏云吐了吐舌头:“那能成吗?恐怕还没开口就会被骂了回来。”最糟糕的是会被牵连进去。

李倓却是不在意,向她一笑:“这个倒不难,明日我进宫时问一问吧。”

这么简单?苏云有些摸不着头脑,为何在徐氏看来难如登天的事,李倓却是说的这般简单,要求玄宗同意见一见隶王似乎是什么轻而易举之事。她甩了甩头,决定不再想这个了,只要李倓有法子就好,到时候也能见了隶王让徐氏放心一些了。

许是有了觅梅的前车之鉴,后院里那三个人也消停了许多,没有到处乱走借口散步的了,也没有了悄悄向丫头打听问话的,似乎一切都很平静,然而她们却是知道,自己必然是没法留在建宁王府的,只是不知是什么时候被打发走罢了!

第一百七十六章 守得云开见月明

芳林苑,原本也是皇家园林,只是此处风景远不及骊山行宫,慢慢成了一处颇为荒凉败落的园子,而隶王李琰就软禁在此处。

徐氏紧紧跟着李倓向里面走去,却是紧紧握着苏云的手,她眼中的急切和期盼已是丝毫不加掩饰,用力咬着唇,一步都不肯落下。

苏云不曾想到玄宗竟然真的答应了,允准徐氏去芳林苑见隶王,并命苏云陪她一道过去,这样温情的决定全然不似玄宗会做的,当初既然下旨囚了李琰,如今又何必这般故作怀柔。

不过大BOSS的心思,苏云是猜不透的,她只是怜惜徐氏的痴情,还有当日隶王为她的决绝,陪着一道过来了。

园子里久已少人来,仆从们打扫也不尽心,弯弯曲曲的小径上满是落下的樱花瓣,道旁的草木茂盛浓密,恍如进了无人的荒园。

徐氏望着已经破败不堪久不修葺的殿堂,眼中噙着泪,低声道:“他那般高傲的人,如何受得了这样的屈辱,这半年光景却不知道是怎样过来的。”

殿堂名为曲风,殿旁还有一处幽深的荷池,池中芙蕖倒是长得极好,玉立婷婷,五月的季节已经有几株含苞欲放的粉荷了。

荷池边垂柳下正坐着一个清瘦笔挺的身影,手中握着一卷书,神色平淡地望着荷池里游来游去自在的锦鲤,一身灰色素净的衣袍,全然看不出身份来,他正是隶王李琰。

徐氏远远见到他,已是控制不住泪水,松开苏云的手,快步上前去,却是在他身后不远处停下了步子。拜倒下去:“殿下。”

李倓与苏云在她身后也走上前去,欠身作礼。

隶王慢慢转回头,望见徐氏之时,原本平淡的目光为止一紧,却是转开头,冷漠地道:“你来做何,我已不是什么皇子,不必向我作礼。”

徐氏泪如雨下,却是不肯起身:“殿下命人送到徐府的休书,妾已焚了个干净。时至今日,殿下与妾仍然是夫妻,既然是夫妻岂能让殿下一人留在这荒落的园中。妾当共苦。”

苏云吓了一跳,徐氏来竟然不只是为了见隶王一面?她要留下,留在芳林苑陪隶王?她不由地与李倓对视一眼,二人都是惊疑不定。

隶王似乎也是吃了一惊,转回身来正视着眼前含泪拜倒在自己面前的女人。她是他的妻子,却从未得到过半分宠爱,纵然是这样,却还不肯在他已是沦为阶下囚之时独自保身,竟然费尽心思来了芳林苑,恳求留下!

“你不必如此。你我虽是夫妻一场,却并无太多情意,当初我不过是奉旨娶妃。这数年来对你也是寻常,如今我落得如此境地,并不想连累你,我已与了你休书,你安生回徐府。日后再觅一门好姻缘也不难。”夫妻数年,这竟然是隶王第一次如此平和地与她说话。心中也是无限感慨。

李倓与苏云此时已觉得不便,推开去了,让这对夫妻好好说话。

徐氏抬起头,泪眼盈盈望着隶王:“妾当日嫁进隶王府便不曾想过会有离开一日,如今殿下受人陷害困于此处,妾又岂敢苟全于徐府,请殿下容妾伺候在侧,便是不能为妻妾,愿为侍婢贴身伺候,请殿下成全。”

此时隶王不得不动容了,她竟然宁可为侍婢也要留在自己身旁,为了这么一个从来不曾好好待她的夫婿?!他不值得她如此!可是看着这样满面泪水仍旧坚定望着他的徐氏,再也说不出拒绝的话来了。

苏云听了徐氏的决定仍然是大吃一惊,只是看着她因为隶王默许她留下后满脸欢喜的神色,终究是说不出劝阻的话,只得望着李倓。

李倓向隶王抱拳道:“五叔,既然如此,我这便进宫去回话,这便告辞了。”他似乎对徐氏打算留在芳林苑的事并没反对之意。

}徐氏此时容光大盛,抹了泪笑着上前拉着苏云的手:“多谢你,我如今能留在王爷身边已是心满意足。”

·炫}苏云叹了口气,低声道:“晚些我让人送了衣裳被褥来,得空就过来看你,你……莫要太自苦了,若有什么事还是叫人捎了消息给我就是了。”

·书}徐氏感激地望着她,这样一个萍水相逢的女子,却是对自己真心关切,自隶王府到这满庭衰败之色的芳林苑,她并不曾因为身份地位而有所改变,这是一份真挚的情谊。

·网}她松开苏云的手,退后一步恭恭敬敬拜下去:“云娘,请受我一礼。”此时的她已经无以为报,更是无法回报苏云这番情谊,只有这一礼表达心意。

进宫的马车上,苏云良久沉默,她不知道如今徐氏的选择是对还是错,隶王他毕竟对徐氏从未有过半点情意,若是徐氏一时为情驱使留在了芳林苑,蹉跎了年华,待到日后隶王若有东山再起之时,只怕徐氏仍旧是下堂妇,白白付出一片痴心。

可是不让徐氏留下,她却又是何等难过,这样的事着实是为难。

李倓见她如此,知道必然又是担心徐氏与隶王之事,开口道:“云娘,徐氏既然有心留在芳林苑,五叔也是答应了,你也不必太过担心了,那边看守之人皆是监门卫,我还能照应着,必然不会让他们太过艰难。”

苏云低低声道:“我只怕,徐娘子一番痴心错付,隶王殿下对她似乎从未有过半分情意。”

李倓笑了起来,凑近她道:“这你可就错了,照我看来,五叔只怕对徐娘子已经有了心意了。”

什么?苏云大吃一惊,抬头望着他:“你说隶王对徐娘子……”

李倓颔首,笑着道:“当日五叔在公堂之上不管不顾地与徐娘子决裂,便是为了保全于她,你且思量一下,若是真无情意,又岂会费这番心思,那贺氏和崔氏,五叔自始至终从未曾提起,便是赐死之后也是毫无半点悲伤之意,难不成这还瞧不出什么来。”

“况且,五叔为人素来不善作伪,方才若不是真的对徐娘子有情,绝不会答应让她留下,那荒园里可是只有几个小宦,徐娘子留在那里,还能是什么身份。”李倓摸了摸苏云的发鬓,笑道。

苏云顿时觉得松了一口气,如此说来,隶王还真是对徐氏动了心了,也算不辜负徐氏这些年来痴心不改,盼得云开见月明了。这下她总算放心了,窝在李倓怀里笑了起来。

第一百七十七章 寿王妃

玄宗的态度还是叫苏云大吃一惊,他听闻徐氏要去芳林苑住下,陪伴隶王之时,竟然闭了闭眼,似是极为不忍心,许久才一声长叹,吩咐高力士:“从隶王府送些日常所用之物过去,再使两个宫婢过去伺候,莫要叫他们夫妇太过……太过艰难了。”

这样的一番话,让苏云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个是下旨囚禁隶王的玄宗所说?!她分明看见的是一个无奈的父亲,可是他是圣人,天下之主,难道还能有让他无奈之事?

只是这样的柔情很快消失在玄宗脸上,他恢复了往日的威严高贵,与李倓道:“倓儿,过些时日就是册封贵妃之礼,朕已吩咐礼部好好操办起来,宫中防卫你务必尽心,不可出什么岔子。”李倓脸色一肃抱拳拜倒。

册封贵妃?!苏云一时愣住了,她似乎不曾听说过玄宗的内廷有别的贵妃,莫非就是……杨氏杨玉环?

只是还不等她再多听几句,高力士进来回报:“寿王殿下与寿王府良娣韦氏已经到了殿门前候着了。”

玄宗有些倦意,挥挥手:“你们先退下吧,我与你十八叔还有话要说,改日再召你进来说话。”

李倓与苏云拜了拜告退出去。

寿王李瑁大步跟着高力士进来,今日是玄宗宣他与韦氏前来觐见,只是万万不曾想到,苏云与李倓也在殿中,错身而过时,李倓对他微微颔首,欠了欠身,苏云却是低着头拜了拜,跟着李倓向殿外而去。

李瑁一时愣了,脚下的步子缓了缓。片刻才又大步向前走去。

李瑁身后的韦氏看得明白,李瑁那一刻望向苏云的目光里是毫无防备的惊喜之色,只是很快就黯淡下去,留下死一样的沉寂,恢复成他往日的模样。

他心里还是惦记着这个卑贱的女子!韦氏心头恍若被利刃狠狠割着,心血流淌下来,痛楚难当。从前她嫁进寿王府时,李瑁与杨氏正是举案齐眉,情深意浓的时候,眼中不曾有过她。少得可怜的宠幸和从未给过的笑脸是她在寿王府所有的生活,好不容易杨氏背信弃义走了,李瑁只剩下她们几个。她自认为聪慧贤良,却还是不曾得到他的心。

为了避开杨氏带来的耻辱,李瑁宁可常年留在益州,寿王府形同虚设,她们这几个内院女眷只能日复一日过着行尸走肉的生活。后来有了苏云。

时至今日韦氏仍然不明白,这样一个模样平常出身低贱的女人怎么会让李瑁看中,更是着了魔一般,时时处处都要护着她。她不明白,更是嫉妒,只是她比别的女人聪明的就是知道。该如何让他觉得自己贤良淑惠,她主动说出要把苏云收入府里为侍妾,这样一来也能留住他的人。即便心不在,但总能叫他对自己满意了。

可是苏云逃走了,她竟然逃出京城去,没了消息,自那以后。李瑁再不曾踏足内府,一直在书房就寝。更是神色郁郁寡欢,比之先前杨氏的离开,更叫人担心害怕,这样的男人可还会再宠爱别的女人了?她们这几个侍妾还能有再得他看重之日吗?

如今她都已经嫁与建宁王为王妃,与李瑁绝不可能了,可是他的眼里心里还是只有这样一个女人,当初得了消息,李倓被突厥人所杀,并州被围,他知道苏云就在并州城中,竟然不管不顾,自请带兵前去救援,连见都不曾见过她们,就去了并州。那时候,她就知道,李瑁的心里只怕已经容不下别人了。

何其绝望,等了又等,等到他心里的人都走了,可是他还是看不到自己,宁可独自守着悲伤,也不肯回头望一眼她的痴心。

“瑁儿,”玄宗看着眼前这个儿子,确实有些不知该说什么,“今日召你来是为了你立妃之事。”他们二人中夹着一个杨氏,那是永久无法弥合的裂痕,即便是贵为天家父子,也是无能为力的。

李瑁淡淡笑着拜倒:“儿臣谨遵圣命,愿立王府良娣韦氏为王妃,即日成礼。”

玄宗想不到李瑁自己就说了出来,他一时只能叹了口气,低声道:“是朕对不住你,你封妃之事会吩咐礼部好生办妥,不会让你委屈的。”

到了此时还有什么委屈,当初那样的委屈和屈辱都能咽下去,又怎么会在意如何封妃,封谁为自己的王妃。

李瑁把那一丝轻蔑冷漠的笑藏起来,仍旧恭敬如昔,回道:“谢圣人隆恩。”

他身后的韦氏早已经愣住了,李瑁亲口说要封她为王妃,甚至没有提起内府中其他妾室,只是要她!这突如其来的喜讯让她几乎不知该如何是好,忙跟着他拜下去,口中道:“妾叩谢圣恩。”

玄宗移开目光,他不敢再看李瑁那孤独冷漠的眼,道:“我已命礼部将吉日选好,就在十日之后,早些封妃也能早些定下心来,莫要再……胡思乱想。”

李瑁拜伏下去,再一次谢恩:“臣谢圣恩。”身后的韦氏心花怒放,也跟着拜倒。

出了紫宸殿的李瑁异常冷漠,他大步向前走着,并没有理会身后不得不小碎步快步跟着他的韦氏,到了玉阶下,他才回头望了一眼韦氏:“你先回府去吧,礼部送了封妃礼的吉物来,只管叫人收下便是。”

韦氏惊问道:“殿下你……你不回府去吗?”封妃礼就在十日后,他这个王爷不在,怎么能行?!

李瑁已是翻身上马,看也没有再看她:“待封妃之时我自会回来。”一抖缰绳,已是带着侍从扬长而去。

韦氏的欢喜慢慢地冷却下来,一颗火热的心成了烧过之后的灰烬,散落一地,看着已经远远不可见的李瑁一行人,她脸上露出一丝苦笑,或许此时谁作他的王妃,他都已经不在意了,她和别人也没有什么不同,只不过是谨遵圣命罢了,他的心这一生都不会属于她。

丫头上前来扶住韦氏,看她脸色很是不好看,低声道:“良娣,还是回府去吧,过几日殿下便会回来的。”

韦氏苦苦一笑,低声道:“回来又如何,他何尝能看得见,即便是作了王妃对他而言,也只是个无关紧要的人。”

丫头不解,却也不敢多问,只是扶着她进了马车,吩咐车夫启程。

靠在马车壁上出神许久,韦氏眼中原本隐隐有着的泪水又慢慢干涸了,她撑起身子来,望定身边的丫头:“那消息可准确?殿下与苏家四娘子有过一夕欢好?”

丫头点头:“听随殿下去的侍从说过,的确是建宁王妃的四妹,苏家四娘子不错。”

韦氏慢慢坐直身子,吐出一口气来,沉沉道:“吩咐人准备马车,即刻启程去洛阳,接那苏四娘子来王府。”

第一百七十八章 难说的亲事

洛阳苏府。自苏家几位女眷自并州回来,府里一直是一片愁云惨雾,四娘子早已被禁足,关在厢房里不得出来,甚至连老夫人的面都不能见,只是每日吩咐丫头送了吃食进去。

大奶奶王氏更是在几日之前,就已经被夺了管事之权,更是说身子不好要回娘家暂养,连苏大郎的面都没见上便被塞进马车送回王家去了。

如今府里的事皆是二奶奶曹氏打理着,老夫人也是一病不起,卧床静养。这般情形,哪里还敢有人放肆,一时间,府里连说笑声也都不闻了,一片压抑的沉寂。

“二奶奶,先前请的媒人来回话了。”婆子快步来报。

曹氏脸上露出一分喜色,忙起身道:“快领我去。”

婆子连忙应着,一边引着她去正堂,一边低声道:“看那婆子的模样带着笑,想来是有消息了。”

曹氏微微宽心,自从并州回来,老夫人与她商议后决定速速给蕙娘说一户人家,不必什么富贵人家品貌出众的,只要是家世清白能够养活妻小便已是满足,只要能赶在传出什么风言风语之前就嫁过去,便无大事。

故而她急忙打发媒人四处去打听这样的人家,打算就是多陪上些陪嫁也要将蕙娘嫁出去,不仅仅是为了苏府的名声,还是因为留了蕙娘在府里,只怕日后更是难做。

只是当初端阳花会之时,苏家娘子的“名声”就已经传得洛阳贵户之中人人皆知,如今想要寻合适的人家谈何容易,打听了好几户,不是太过寒酸,就是不愿意娶苏家娘子,竟然好些时日也没个好消息。这一会若真是成了,她如何能不欢喜。

一进正堂,曹氏就忙忙问道:“张妈妈,可是有什么消息了?”

媒人张婆子眉开眼笑上前作礼,口中道:“承二奶奶吉言,这一回可是打探到合适的人家了。”

曹氏忙让她坐下,问道:“是哪户人家?在何处?年岁几何?”

张婆子接过丫头送上的茶汤大饮一口,这才笑道:“二奶奶莫急,听我细细说来,这位郎君府上是南阳邓府。也是极好的人家,也是想要寻一户好人家的娘子为妻,听了贵府四娘子的消息。很是满意,打算若是府上老夫人应承,就请了人上门来提亲呢。”

曹氏听的欢喜,是个贵户之子,倒是极好的。只是他如何不在南阳娶亲,却是要到洛阳来结亲?

她问了张婆子,张婆子此时有些讪讪地笑道:“不敢瞒二奶奶,这位郎君先前已经娶过一房妻房,只是前两年过了身,所以才会……”她忙又道:“人才却是极好的。长得也是好品貌。”

曹氏心下生疑,就算是继室也不会太过难找,如何会刻意来洛阳结亲。她追问道:“年岁几何了?”

张婆子见瞒不下去了,只得低声道:“三十有二,膝下有一子一女,原本收了个妾室,只是仍想着寻个好人家的娘子作正房。所以……”

曹氏顿时一怔,三十二了。这年纪实在不小,还是子女双全,妾室在旁,这蕙娘要是嫁过去只怕是没有半点好处,便是日后生下儿女也不及原配所出,还要跟妾争宠,实在是不好。

看她脸色难看,张婆子急了,她忙忙道:“二奶奶莫要嫌弃这门亲事不合心意,说来如今想要找这样一门亲事与四娘子都是为难,洛阳城里如今是寻不到了,可要是去别处寻也是为难,毕竟不知根知底,倘若寻到一门贫寒门户,四娘子嫁过去那更是不好过,怕不是还要挨冻受饿,倒不如嫁去这样一户贵户,虽然是继室,但也终归是正房,还能委屈了不成!”

她也是着实不愿意拦下这么一桩生意,若不是看在苏府给的钱不少,哪里肯这样费心费力去找,还从未有哪家贵府的娘子亲事这般难说的。

曹氏也迟疑了,她也知道现在蕙娘的情形,怕是不能再拖了,且回绝了这一门亲事,难保能不能找到更好的。

她咬了咬牙,道:“既然如此,你且先回去,我与老夫人商量一番,倘若有消息,再使了人告诉你。”她吩咐丫头与了张婆子一串钱。

张婆子拢了钱在袖子里,笑的欢喜:“那我就先回去等二奶奶消息,倘若应承了,这便就去说合,必然让四娘子欢欢喜喜嫁过去。”这才告辞走了。

曹氏也不敢耽搁,快步去了上房,把消息说与老夫人知晓。

“虽然说是继室,又是子女俱全的,但终究是户富贵人家,还是明媒正娶过门作当家主母的,倒也不算太过委屈,只是蕙娘素来心高气傲,只怕不肯,若是不成,还是再让媒人寻一寻,是否还有合适的人家。”曹氏在老夫人面前可不敢对蕙娘的事太过干涉,毕竟那是姑子,不是自家妹妹,难保老夫人心里还是疼惜她的。

老夫人重重叹了口气:“还能怎么寻,整个洛阳城都打听遍了,但凡是好一些的人家都不肯应承,剩下的怕是都冲着陪嫁来的,哪里是看上蕙娘,我如何能够放心让她嫁过去。”

曹氏只得低头道:“兴许是还没问到合适的人家。”她总不能说是因为别人都嫌弃苏蕙娘。

老夫人闭了闭眼:“我就蕙娘和芳娘两个女儿,如今闹到这个地步,若是蕙娘不赶紧嫁出去,只怕会累得芳娘也没了人家肯上门提亲了,只有狠狠心了!”

她睁开眼望着曹氏:“你去与张婆子说,这门亲事应下了,只要那邓家郎君肯明媒正娶,三媒六聘抬了蕙娘过去,就算是继室也不计较了,咱们实在是拖不起了。”

曹氏吃了一惊,她没想到老夫人会答应,不由地道:“只是那邓家郎君已经是儿女俱全还纳了妾室,只怕日后蕙娘的日子不好过。”

老夫人冷冷道:“不好过又如何?她当初连名声都不要也要私自跟着寿王去行营,就该知道有这么一日。邓家虽然万般不好,但终归是富贵人家,总能让她不挨饿受冻,能有个正室的身份活下去就是福气了,还妄想什么举案齐眉!若是她再拖着,芳娘日后也要如她一样,那时候苏府的名声就尽数败光了,日后谁还敢登我苏家的门!”

曹氏低低一叹,答应了下来。

老夫人望了她一眼:“这话只怕你不好与蕙娘说,你去使了人把她唤来,我来与她说明白,让她安分守己,等着嫁到南阳邓府去,不得再闹出什么是非来!”

苏蕙娘很快跟着丫头们来了,此时的她全然没有了当日娇艳动人的容光,暗沉沉的面容上消瘦许多,先前脉脉含情的杏眼此时已是苍白突兀地挂在脸上,目光里一片死气,神色恍惚地跟在人后进了正房。

看着她一言不发地跪在自己跟前,老夫人何尝不心疼,她长叹口气,道:“蕙娘,你过来,我有话与你说。”

苏蕙娘早已经怕了,从在并州去长安的路上,她被婆子强行架着丢进马车的那一刻她就害怕了,她知道她是被寿王厌恶了,还叫车队中的人都看见了她私会寿王的事,她的名声彻底完了,直到回到苏府,老夫人连见也不肯见她,更是要曹氏四处张罗给她寻一门亲事,她就已经害怕得要死,若是真的会被这样草草嫁出去,她这一生就完了。

她忙膝行上前,哭着拜倒在老夫人跟前:“阿娘,阿娘,蕙娘错了,蕙娘再也不敢了,你莫要怪蕙娘……”哭的何其凄厉。

老夫人眼中也是隐隐有泪,她只有两个女儿,芳娘年岁小些不懂事,又是个任性憨直的性子,只有这蕙娘自来循规蹈矩,又是知书识礼,原本想着要将她嫁一户好人家才不委屈了,可是如今却成了这等光景,要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