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最才子-第1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陛下。”
    嘉靖又想起一点:“横屿之战,我军战损如何,若损失过大,还得让谭纶给吴节和戚继光补充一点。”
    所谓战损,除了死伤的士兵,还有损毁的物资,若损失大了,只怕戚家军战斗力会有所下降。
    宋太监:“陛下放心,此战我军可谓是兵不血扔,阵亡不过十来人,伤三十余,辎重器械俱在。”
    嘉靖这才放心了:“好,阵亡的士兵必须厚加抚恤。”
    “万岁,已经厚葬了,就葬在岛上,每个士兵的家属也得到抚恤。”提起战死沙场的士兵,宋太监有些伤感:“在吴节大人的亲自主持下,我军举行了一个盛大的葬礼,阵亡士卒的亡魂也能安息了。”
    嘉靖倒是来了兴趣:“吴爱卿可写了祭文,念来听听。”
    听到这一句话,众人也都留了神。如此惊天动地的大战,又是新科状元公,当世第一名士,诗坛圣人,却不知道又能写出什么样的万言雄文。
    就连正在拟旨的高拱也停下笔来。
    “没有作文。”宋太监摆了摆头。
    “怎么说?”嘉靖问。
    宋太监激动起来:“吴大人说了,面队英灵,我辈没有资格在他们面前耍文弄墨,卖弄风雅。吴大人就站在坟头,举起杯子,然后将酒泼洒在坟头。”
    “就这样吗?”
    屋中众人沉默下来。
    “就这样。”
    宋太监眼睛里有泪光闪烁:“最后,吴大人对着他们喊了一句‘两百年来,我朝国势之尊,超迈前古,其驭北虏西番南岛西洋诸夷,无汉之和亲,无隋高丽之败,无代之纳岁薄币,亦无兄弟敌国之礼,天子守国门,臣子死社稷,皆因你我都是热血男儿……英灵不死,我带你们回家!’”
第四百三十五章 露出了牙齿
    长久的沉默,所有人似乎走沉浸在那场血火战场,明军那冲天的豪气之中。
    也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天已经朦胧亮开。
    嘉靖突然感觉身上有些凉,将长长的袖子裹在手上,长啸一声:“真国士也,当年寰壕乱时,王阳明立挽狂澜,解民与倒悬。吴节,就是朕的王阳明。”
    这话从皇帝口中说出来,已是至高的评价,众人身上都是一震。
    胡大顺的眼睛里嫉恨之色更浓。
    高拱点点头,走上前:“万岁,已经是早朝时间,臣先告退。”就准备去上朝。
    嘉靖已经十多年没有上朝了,倒不是嘉靖倦与政务,主要是觉得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实在烦人。而且,早朝也就是个形式,实际上也没什么大事需要处置。
    日常政务,自己在西苑就能处理了。
    嘉靖是个刚强的君主,他不去上朝,别人也拿他没任何法子。
    但臣子们还是不得不按照朝廷礼制,每日卯时走一个程序。
    嘉靖突然转头对黄锦道:“换常服,朕要上朝,将这个天大喜讯告诉满朝文武。”
    高拱记不起嘉靖上一次上朝是什么日子,心中也颇为不满,今日见皇帝转了性子,面上露出一丝喜色。
    黄锦:“是,万岁爷,奴婢这就侍侯陛下更衣。”
    这一日的早朝并没有像嘉靖所预料的那么热烈,横屿大捷的消息传来,按说,明军获得如此大捷,乃是一件可喜和贺之事。
    而皇帝也对吴节和戚继光的功劳极尽褒奖之为能事,但大臣们都觉得这没什么了不起。吴节报捷的折子上说斩首三万。大家按照以前的规矩打个一折。也就三千。
    三千斩获根本就算不得什么,大同那边的边军,哪一年不报个斩首三五千。
    再说。明朝文官也瞧不起武将,不过,看皇帝的兴致如此之高。又难得上一次朝,都是随声附和。
    嘉靖本就不耐烦上早朝,见大家都将自己当三岁小儿哄着,心头不喜,说不了几句,就拂袖而去。
    不过,还是有人嗅出了其中的不对。
    散朝之后,徐阶也没去内阁,就飞快地从紫禁城出来。上了轿子:“走,去裕王府,快些。”
    今日正是徐阶为裕王讲学的日子。轿子走得飞快。等到了王府,也不过后世北京时间七点左右。
    门房见了徐阶。觉得奇怪,笑道:“徐相今日怎么来得这么早,可用过早饭了?”
    “王爷呢?”
    门房:“还没起呢。”
    “怎么还没起来。”徐阶皱起了眉头。
    门房笑道:“不怪王爷起得晚,现在才什么时辰,按照王府往日的规矩,还有半个时辰才能去叫早。徐师傅你先去书房看坐,用些茶点吧。你老人家今日是用松子糕还是豆黄,对了,王府新来了一个南方的厨子,糕点做得极好,尤其是绿豆糕,软糯油滑,那味道。徐师你是南方人,应该合你的胃口。”
    徐阶虽然说内阁次辅,可为人谦和,也没什么宰相的架子,王府中的门房和书办们在他面前也很随便。
    却不想,徐阶却一顿足:“吃什么茶点,快去将王爷请起来。”
    门房见徐阶如此急噪,同往日相比,像是换了一个人,吃了一惊。这才记起他是堂堂内阁次辅,忙让人将徐阶请去书房候着,一道烟似地跑去请裕王。
    裕王昨晚看书到深夜,精神有些萎靡,等徐阶看到他是,他还在不住地打着哈欠:“徐阁老怎么一大早就过来了,可有要紧事?”
    说着就微笑着提地茶壶给徐阶续了点水,他心中也是奇怪。这个徐阶为人老成,虽然他在世人的眼中也算是王府中人,却从来不在自己面前谈朝政上面的事,将臣子的本分守得甚谨。
    不像张居正、谭纶他们见了自己,就是长篇大论纵横捭阖滔滔不绝,谈起天下大事来,惟恐落后于人。
    进王府后,都是照本宣科地讲四书五经,从来没有废话。
    而且,平日讲学,他都是准时过来,既不提前也不迟到。
    如今日这种情形,还急成这样,确实从来没有碰到过。
    “王爷别忙了,说正事。”徐阶面皮一整:“王爷不是想搬倒严党吗?机会到了。”
    “什么!”裕王手一颤,水壶中的热水倒到了茶几上:“徐相……什么机会?”
    徐阶:“横屿大捷,今日早朝,万岁亲自去太极殿宣布的。”
    裕王定了定神,将茶壶放到小火炉上。微笑道:“此事本王也听说了,倒不是什么新闻。两月前,吴节和戚继光带了台州军突袭倭寇盘踞的横屿岛,斩首一千级,尽歼顽敌,报三万大捷。这个吴士贞,真是敢作敢为,不愧是无双国士。”
    他心中也是微微激动,本来以他的意思是打算让人劝吴节越过胡宗宪争取军中实权派将领。但因为身份关系,不便插手。却不想吴节所作所为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惊喜,不但争取了戚继光,还诛杀罗龙文,调动戚家军率先对敌发起攻势。
    “福建、浙江倭寇总数十万一上,也不过剿灭了其中一股,吴士贞的仗还有得打。”
    “王爷此话谬也,依臣看来,到如今,只怕福建的倭寇已经被他给剿干净了。”徐阶神情亢奋:“王爷大约不知道,福建倭寇虽多,可真正倭寇也不过千余人,其余都是从贼的流民个渔民。吴节一出手就占领横屿,这一招叫直纸腹心,敲山震虎。倭寇一除,其他的流民和渔民可传檄而定。所以,臣敢断言,福建匪患已除了。”
    “什么!”王爷惊讶地叫出声来。
    徐阶点点头:“臣在内阁,对福建的军情也有所耳闻。”
    “好好好,百年匪患,一朝解除,盖世奇功也!”裕王兴奋地搓着手,但徐阶接下来的一句话却让如同一个大雷在他心中炸响。
    “王爷,既然福建、浙江的倭寇之患已经除,也是该撤除厘金局、撤消浙直总督衙门的时候了。”
    徐阶那张老成的面容上满是凛然。
    裕王立即明白,徐阁老一大早来王府,是要同自己商议胡宗宪的事情。
    徐阶:“严党保持朝政,为患多年,图谋不轨,万岁也有意剪除之。无奈,国家正对东南用兵,尚有借重之处。胡、嵩之门生,手握南五省军政大权。除嵩必先去胡,否则就是一场大变。如今,战事已熄,正其时也。”
    裕王有些迟疑:“朝廷这才取得一场大胜,就要撤掉浙直衙门,未免没有卸磨杀驴的嫌疑,恐有物议。”
    徐阶突然哈哈大笑起来:“飞鸟尽,良弓藏,确实为人诟病,可他胡宗宪是良弓吗?仗可是吴节和戚继光打的,同他胡大人却没有任何关系。”
    裕王身子一震,喃喃道:“是啊,仗是吴节和戚继光打的,本王倒是忘记了这一点。”
    他站起来,朝徐阶长长一揖,用炯炯地目光看着徐阶,呼吸也急促了。用诚挚的语气说道:“请徐师傅教孤。”
    徐阶慌忙将裕王扶起:“王爷折杀老臣了,此事还需等到吴节和戚继光剿灭福建全境的倭寇之后再说,依臣看来,也就是今年之内的事情。在此之前,还请王爷预先谋划。”
    “徐师请坐,详细道来。”裕王忙将徐阶扶到椅子上。
    徐阶摸了摸胡须,正要说话。
    突然,有人飞快地跑过,远远就喊:“王爷,王爷,紧急军情,紧急军情。”
    一个王府的探子普通一声跪在地上,将一份秘报递了过来。
    富裕王拆开来,看了一眼,就猛地站起来,挥手让探子出去。
    等到四下无人,突然哈哈大笑起来:“好,万事具备了。徐师傅,福建捷报,吴节、戚继光接连在牛田、林墩用兵,斩首五千级……是实数,报五万……俘虏两万,招降六万。福建匪患平矣……苍天有眼,佑我大明!百年大患,一朝得除。这是陛下的品德所至,也是吴士贞的奋勇用事。”
    “啊,这么快就平定了福建。”徐阶接过秘报看了一眼,连声夸奖:“这个吴节还真有两手啊,剿抚并重,只诛首恶。又将沿海的荒地平均分配给招降后的流民耕种,该渔为农,乡里互保……好好好,我原本以为尽剿福建倭寇还需几个月,却不想这么快就办好了。如此看来,胡宗宪的事情可以提前考虑。”
    裕王:“还请教。”
    徐阶:“上次科场舞弊案诛赵文华的时候发现了数篇胡宗宪的亲笔信,是他在嘉靖三十八年被弹劾时写给赵文华的。信中,他乞求赵文化替自己在严世藩面前说好话,大讲自己对严氏父子的感激与孝敬。其中提还送给赵一万,严世藩三万两银子。就有御使弹劾胡宗宪侵占国帑三万多银子,还销毁帐册,其罪彰明,胡宗宪也曾上疏自辩。当时陛下正有用胡宗宪之处,留中不发。现在倒可以翻出来说一说。”
    徐阁老说到这里,神色凌厉起来:“当年可没有厘金局,胡大人的俸禄和养廉银子可没多少。此人又喜欢养士,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故而誉言四起,人人称善。但对于老百姓来讲,这位胡大人额外加赋,竭力搜刮,民间怨声载道,实国贼也!”
    在严党面前隐忍了多年,甚至不惜将宝贝孙女送给严世范的儿子做妾,今天,徐阶终于露出了他的牙齿。
第四百三十六章 归来
    这里是大运河最北端通州境内。
    一连十几天的大雪,看天上层层叠叠全是铅色的黑云,这雪就没有停止的迹象。
    已经是嘉靖四十三年的年末了,虽说天气不太好,可整个大明朝自从剪除了东南的匪患之后,突然有了精气神。虽然厘金制已经尽废,可实行了接近两年,没有了浩大的军费开支,国库里的那个大窟窿总算没有继续大下去。
    随着倭寇被逐一歼灭,国家元气好象有了恢复的迹象。
    这一切都多亏了吴节在东南取得的一系列胜利,他的名字现在算是已经彻底响亮起来。
    此刻,在一条普通的官船里,吴节正静静地坐在火炉边上看着邸报。
    这几个月好象也没发生任何大事,不过,邸报上有两条消息还是让他留了意。
    第一条是海瑞被捕,据说这个海青天以前在南京做官的时候就因为太梗直清廉,同大家都说不到一块去,很受排挤。后来因为名气实在太大,大家够感觉他这条鱼实在太大,呆在南京也不合适,就保举他进京做了御使。你要闹,到皇帝面前闹去,总归有人管得了你。
    这其中未必没有人想摆他一道的心思,果然,这个海大人进京之后就没消停过,三天两头就上折子弹劾人。最后,居然弹劾到皇帝头上,说什么皇帝穷奢极欲,生活糜烂,弄得百姓民不聊生,嘉靖嘉靖,家家皆尽云云。
    果然触怒了嘉靖,皇帝也没客气,直接叫锦衣卫将他给抓了。
    如今,海大人还关在北衙的大牢里。估计要等到嘉靖死去才会被放出来。
    吴节看着手中的报纸。无奈地摆了摆头。这事他在南京也隐约听人说过,好象是皇帝见国库没那么紧张了,又不打仗了。就想再弄他几百万两银子修几座宫馆,结果惹得海瑞出来呛声。
    “这个皇帝,真是个能花钱的主。眼见着日子总算过得下去了。就想超前消费。”
    另外一条消息是御使李瑚弹劾胡宗宪贪赃枉法,亏空军饷,说是已经掌握了确凿证据。
    于是,皇帝就命胡宗宪进京述职,顺便自辩。
    看样子,嘉靖是要对严党对手了。
    他笑了笑,将报纸扔到一边,将手放在火炉上面。
    南方战事已平,整个福建再看不到一个倭寇。吴节的任务已经完成。自然不会再在福建呆下去,于是,就带了家眷。乘船顺大运河北上回京城。
    说来也怪。戚继光和他手下因为军功都受了封赏,可吴界还是一个普通的翰林院编纂。
    吴节对封赏倒没有任何兴趣。翰林院学士本就是储相,将来可都是要入阁了,自然不会封其他官职。
    估计是再锻炼个十来年,直接入内阁,兼任六部的侍郎吧?
    实在是太冷了,已经有快一年没有回来,竟然有些受不了北方的严寒。
    手还是那张手,却没有往日的白皙纤长。手指粗大,皮肤粗糙,有的地方还裂了口子。在福建带兵那么长时间,又一心打出个朗朗乾坤,太平盛世,为国家多保留一些元气。又或者是为了建功立业,吴节风里来雨里去,同戚继光一道在福建沿海纵横驰骋。皮肤也黑了,人也壮实了,身上的书卷气也被一股勃勃英气所替代。
    “老爷,你的手都裂口子了。”旁边,蛾子心疼地抓过吴节的手,将油脂小心地涂上去。
    “没什么要紧的,主要是冷的,大半年没回来了,却冷得有些经受不住。”吴节将蛾子的手握住。
    蛾子:“是啊,实在是太冷了,我还是不习惯北方的冬天。不过,这半年,同老爷你在南方游历,倒是大大地开了眼界。老爷对妾身的厚爱,真是无以为报了。说起来,妾身比起唐姐,却是要幸运多了。”
    说起唐宓,吴节露出了一丝微笑,然后又是一丝烦恼。早在几日前,京城家里就有快报船来报,唐小姐生了,是个女孩,请大老爷给起个名字。
    这个李时珍还真是神了,居然能够体现判断孕妇肚子里的孩子是男是女,比x光都厉害。
    吴节如今在天下人心目中,简直就是王阳明重生。文章大家、一代诗宗、士林领袖,上马将下马相,说句难听的话,将来若是死了,一个文正工的镒号是跑不了的。
    可如今突然有了个私生女儿,还于道家女修的宗师私通,无论怎么看,都是私德有亏,这个污点是跑不掉的。
    可是,为人父总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一儿一女,真是福气啊!
    如今强儿已经能够满地乱跑,再过两年,就可以请个老师教他读书了。不过,这孩子好象没什么灵气,是个听话老实的孩子。这大概是遗传的关系吧,吴节的状元全靠抄袭,其实就是一个普通人。不过,孩子能够平平安安过一辈子,就够了。
    “老爷,这唐姐姐连孩子都生下来了,老呆在道观里也不成,什么时候接过家中?”蛾子倒是关心起唐宓来。
    吴节点点头:“这还得到陛下那里去请个恩典,不过,我倒是买了座大宅院,这次回京,倒可是搬去新家了。”
    “啊,搬家啊,妾身怎么没听说呢?”蛾子也是欢喜,家里的人越来越多,以前住的地方显然是挤不下了。
    “是水生来信说的,就是以前赵文华的宅子,没充公之后,又卖给了我们,他都操持好了。”一提起水生,吴节就是一笑。
    这小子打仗是一把好手,为人又凶悍,在横屿立下军功之后,吴节保举了他一个正七品的武职,如今正在北京五城兵马司做副指挥,早在两个月前就回北京任职了。
    他当时还想过也提携连老三的,结果连老三死活不从,说是要一辈子呆在吴家,吴节也没有任何办法,只能由着他。
    这次去福建收获巨大,主要是财务上面。
    拿下横屿之后,岛上的倭寇抢劫了三十多万两银子的财物,其中十万两用于赏赐有功将士和抚恤阵亡士兵,其他都被吴节和戚继光等将领瓜分一空。
    这一仗下来,吴节就得了十万两。然后又打了几仗,得了十几万。
    一年中,吴节的家产达到三十万两之巨,且都是合法收入。
    这是他在战场是拼杀来的,别人也不会说什么。
    正说着话,突然船舱外有人来报:“大老爷,浙直总督衙门的胡总督请您过去说话。”
    吴节走上甲板,抬头看去,后面是一只庞大的船队,大约有十两艘:“巧了,竟然与胡宗宪做了一路。”
第四百三十七章 小阁老或许还有办法
    按说,吴节和胡宗棠分属不同的阵营。朝中的大臣们大致有三派:严党、清流、裕王一系。
    其中裕王一系实际上也属清流,比如张居正、谄纶、高拱,人数虽然不多,却个个身居高位。
    而六部的实权官职大多由严党派把持,觉羽遍及朝野。
    至于吴节和李春芳,严格说来,算是帝党吧,嘉靖皇帝的随侍、贴身秘书。
    眼前的情形是嘉靖觉得严党多力实在太大,有意剪除,而胡宗宪则是严嵩的得意门生。
    吴节自从和戚继光一起违抗浙直总督府直接出兵,并诛杀罗龙文之后,可说与严党彻底翻脸了。大家道不同,不相为谋,这个胡宗宪又为什么要请自己过去说话呢?
    吴节非常不解,站在船头,立于风雪中看过,那十来艘穿缓缓地靠了过来,船头胡字大旗在风中凄厉地招展,在阴霾的天空下显得甚是苍凉。
    胡宗宪这次被解除了淅直总督的职务回京述职,如果不出意料,皇帝这回是要对严党动手了。堂堂二品大员,一手执掌江南五省军政大权多年,如今却要落马,吴节心中不觉有些恻隐。
    雪落得很大,被河风一吹,打在脸上分外的疼。
    大运河的水流很急,老半天,胡宗宪的官船才同吴节靠在一起,一条跳扳搭了过来。
    说来也怪,三九隆冬,北方的河流都上了冻,连奔涌的黄河也不例外,偏偏大远河依旧流得畅快,这让吴节感觉非常奇怪。
    关于大运河冬天不上冻的缘故,后世有好几种说法。一是说,大远河水流急;二则是说大远河含盐量比普通河流高,冰点低。不管怎么说,不上冻总是好的,否则若是南北交通断绝就麻烦了。
    一个书办模样的人立在船舱门口,喊道:“可是吴节吴大人,还请入舱。”
    这一通喊,很不礼貌。不过,吴节不过是一个正六品官员,胡宗宪虽然已经被免去淅直总督的职务,却还挂着一个兵部尚书的头衔正二品大员。
    所以,吴节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径直上了胡宗宪的船昂首朝舱里走去。
    一进窗舱,就感觉一股热浪袭来,里面的富贵景象也让吴节微微吃惊。地上铺着厚实的羊毛毯子,点了几口红铜火炉,里面的家什漆得油光锃亮。里面放了一个小桌,桌上是金银做制的碗儿碟儿,盛着叫不出名字的精美菜肴。
    没有多的人,就胡宗宪和徐渭。
    徐渭大约是醉得厉害浑身都是酒气,直接趴在毯子上,一副放浪形骸的名士派头。
    而胡宗宪则挺直了腰杆子盘膝而坐,眉宇间显得非常精神。
    见吴节进来胡宗宪哈哈一笑,一伸手:“士贞,当日杭州一别已逾半载,今日得见,风来依旧啊,请坐。此去京城,尚有半日路程,不如你我同居一室,把酒言欢排遣寂宾,如何?”
    “有劳胡部堂,敢不应允?”吴节也不推辞,也盘膝坐到了胡宗宪的对面。
    桌上早已经准备了一副碗筷,胡宗宪缓缓地提起酒壶,给吴节斟了一杯酒:“胡宗宪这次回京城述职,因为靠近年关,急欲拜见恩师走得快,却不想在半路上碰到士贞不胜之喜。今日你我相聚,胡某要敬你三杯。这三杯却有讲究,先干为敬。”
    说罢就端起杯子,一饮而尽:“第一杯子,算是胡某向士贞赔罪。”
    胡宗宪亮了亮杯底:“那日在杭州田猎,胡某欲给士贞一个下马威,如今想起来,当真是惭愧,非君所为。”
    吴节没想到胡宗宪居然向自己道歉,一呆,却佩服起来。这个胡大人还真是光明磊落啊!
    他苦笑一声,也不说话,端起杯子一口喝尽。
    胡宗宪又给自己和吴节满了一杯子,又先干为敬:“第二杯,胡宗宪是替东南百姓敬士贞的。若非士贞带兵剿灭倭寇,这一仗也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