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武大郎-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现在,武松刚刚下少林,竟然对花小妹一见钟情,这倒是和原来的水浒大大不同。
    武栋的心中很高兴,不管怎样,自己的兄弟幸福就成。
    当天回到家里,武栋和武松、林冲等人坐在一起,吃肉喝酒,先是听武松讲这些年在少林寺的经历,然后武栋讲高丽的事情。当听到花荣大胜高丽军队的时候,武松、林冲等人都不由得大胜赞叹起来。
    武松道:“哥哥,不如我也跟着你去高丽吧?”
    武栋笑道:“即使你不说,我也要带你去高丽的。现在高丽正需要人手,你在少林寺呆了十几年,练就了一身的本事,正好去发挥。”
    林冲道:“兄弟,不如我也去高丽吧?”
    武栋沉思片刻,道:“大哥,梁山泊是我们的根基,你我是梁山泊的创始人。我去了高丽,大哥你就要在梁山泊镇守了。而且,大哥精于练兵,今年可能要在梁山泊全面征兵,这些新兵都需要经过哥哥训练之后才能送到高丽去。”
    武栋和林冲是梁山泊最重要的首领,必须有一个人在梁山泊坐镇,所以林冲暂时是不能去高丽的。林冲明白这个道理,但是心中还是有些失望,当下喝了一口酒,笑道:“兄弟,你赶紧把高丽打下来,等到高丽和梁山泊连成一片的时候,我就能腾出手离开这里,也在外面大展身手一番。”
    众人都哈哈大笑,就在这个时候,突然有人报告李纲到来。
    “李纲?让他进来!”武栋道。
    武栋对李纲很感兴趣,这个李纲非同小可,乃是赫赫有名的南宋四功臣之一,抗金名将,岳飞都曾经是他的手下。可惜的是当时南宋是主和派的天下,主和派众臣认为金人厌恶李纲,所以不能让李纲重返朝廷,反而将李纲贬到了琼州,也就是现在的海南一带。后来李纲听说宋朝和金人议和,宋对金称臣纳贡,忧郁成疾,不久去世。
    这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被武松拐到了梁山,如果不是当初武栋在高丽,早就要见他一面了。
    ******
    当下李纲被请了进来,武栋打量着李纲,只见李纲30岁左右,脸色微黑,一副正直的模样。
    武栋道:“李先生,我正准备明天去见你,没想到你现在就来了。正好,坐下来陪我们一起吃饭。”
    李纲摇了摇头,道:“不用了,大首领,我也早想见到你了。”
    武栋一笑,道:“先生在梁山泊呆了一段时间,对于梁山泊还满意吗?”
    李纲沉默片刻,道:“满意,这里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实在是大宋朝的一块乐土。”
    武栋道:“先生满意就好,今后我还要大用先生。”
    谁知这句话说完,李纲突然怒目看着武栋,历喝道:“大首领,以你的才能,完全可以为朝廷效力,建立不世之功,流芳万世,何必做一个人人唾骂的草寇呢?”
    武栋一愣,这才明白李纲今天是来谴责自己来了,当下道:“先生,为朝廷效力?你觉得这可能吗?我仅仅是一个江湖武士,没有读过四书五经,不可能考上举人、进士,我也不是兵户出身,也没有资格加入军队,文武两条路都断了,怎么为朝廷效力啊?”
    “这……”李纲不由得愣住。
    武栋又道:“李先生,即使我真的被朝廷录用,可以为朝廷效力,你觉得朝廷会接受梁山泊的这一套吗?”
    “这……”李纲愣了片刻,道:“即使不能为朝廷效力,也不能反对朝廷啊?”
    武栋道:“为何不能反对?现在的朝廷是什么样的朝廷,难道先生不清楚吗?大宋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每年不知道有多少的百姓活活饿死。外族入侵,大宋朝廷根本无法抵挡,从大宋立国至今,又有多少的百姓死在外族的屠刀之下?一个朝廷,一个官府,如果无法让百姓安居乐业,百姓就有权利反对它。”
    “你……你说什么?如此大逆不道的话你也敢说出口吗?”李纲怒喝道。
    “李先生,我问你,当初秦朝统治天下,实行暴。政,百姓有没有权利推翻秦朝的统治?”武栋道。
    “这……这……”李纲一下子呆住了。
    如果按照他所学习的儒家知识,百姓是没有权利推翻朝廷的,百姓只能尽忠朝廷。如果不尽忠朝廷,那就是反贼,就是草寇。可是秦朝当初实行暴。政,让天下百姓生活在水火之中,他又觉得百姓是有权推翻秦朝统治者。
    一下子,心里混乱一片。
    武栋道:“现在的朝廷和当初的秦朝又有什么不同呢?甚至现在的朝廷还远远不如当初的秦朝。当初的秦朝至少能够抵御外族入侵,保护自己的国民。现在的大宋朝连外族都挡不住,远远不如当初的秦朝。将来……若是外族进入华夏大地,占领华夏大地,可能会有数千万的百姓死去,我们汉人文明失去传承,那个时候大宋朝廷的罪过将会远远超过当初的秦朝。”
    “你……你胡说!外族强大只是暂时的,根本不可能占领华夏大地。”李纲摇头道,对于武栋的话根本就不信。
    “是不是胡说,没必要和你解释。你可以自己去辽国看看,去更北的地方看看,那里有更强大的金人、蒙古人,你去看看他们有没有灭掉大宋的实力。再说了,即使没有外族入侵,现在大宋朝的贫富差距如此之大,农民起义此起彼伏,这样的朝廷也不该存在,应该完蛋。儒家的孟子曾经说过民为贵、君为轻,君主应该是为人民服务,而不是坐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任何的朝廷、官府,他们所谓的权利都是人民赋予他们的,如果人民不满意,就有权利让他们下台。就像是现在的梁山泊,若是我武栋不能让梁山泊的百姓过上好生活,梁山泊的百姓就有权利把我武栋赶下台。大宋朝也是如此,所谓的忠,不应该是人民忠于朝廷,而是朝廷忠于人民。”武栋道。
    李纲心里现在已经乱成了一片,武栋所说的和他平日里所学的相差太大,一时间不同的观念彼此冲突。他觉得武栋说的似乎有些道理,但是又很难接受。
    “你先出去吧,回去好好的想一想。”武栋下了逐客令。
    李纲离开之后,武栋心中隐隐有些失望。这个时代的文人被洗脑严重,思想观念太过落后,就算这个李纲有才,也不能立刻动用。
    “哥哥何必和一个腐儒一般计较呢?”武松道。
    “这个人是有本事的,但愿他能够真正的想明白我所说的道理,今后为百姓服务,而不是为朝廷或者君主服务。”武栋摇头道。
    ******
    在梁山泊仅仅呆了几天时间,武栋把和花荣所商量的“军国”思想告诉了林冲、晁盖等人,让他们也琢磨琢磨,拿出一个定论来,然后武栋动身前往汴梁而去。
    这一次陪同武栋一起出发的有武松、杨志、吴用三人,另外还有许多的随从暗中相伴。
    早春的天气,几人骑马驰骋,一路上仍旧是民不聊生。路过一个小山沟的时候,只见沟里面到处都是小孩尸体,一股股尸臭从山沟里散发出来,许多乌鸦趴在那里吃着小孩尸体。
    情景无比的凄惨,武栋心情很不好,道:“我有心改变天下,让我们汉人不再受外族欺辱,让天下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还请你们多多辅佐我。”
    武松道:“这是自然!哥哥,这个朝廷是彻底的坏了,必须改朝换代,让人民能够活下去。”
    杨志也点头,道:“大首领放心,我们都会全力辅佐你的。”
    吴用更不用说了,他现在对武栋是十分忠心,武栋说一他不会说二,当下立即点头。
    众人一路快马加鞭,不久到达汴梁。
    ——————————
    求收藏,多谢大家
第四十二章 春雨绵绵(求收藏)
  第四十二章 春雨绵绵(求收藏)    
    汴梁现在正下着绵绵细雨,武栋、武松、杨志、吴用等人冒雨前进,不久来到了一个小酒馆里面。
    小酒馆里面没有其余客人,四人坐了下来,叫了一壶酒,叫了几盘菜,慢慢的吃着。
    天色越来越阴沉,渐渐的雨势变大,雷声轰鸣、闪电不止,就在这个时候,一个矮壮的汉子进入了酒馆之中。
    这个矮壮的汉子径直坐到了武栋等人的桌子上,低声道:“大首领,你们终于来了。”
    武栋笑看着这个人,道:“曹正,你这个酒馆的生意可不是很好哦。我们来了这么久,都没有看到有其余的客人来。”
    矮壮汉子正是林冲的徒弟曹正,也算是武栋的师侄,和朱贵一起负责梁山泊的情报工作。自从知道李师师失踪的消息之后,武栋就把曹正派到了汴梁,让曹正打探李师师的下落。
    曹正苦笑道:“大首领,这里是城边,自然没有多少客人了。而且今天是下雨天,客人的数量就更加的少了。”
    曹正在全国各处大开酒馆,其中既有这样的路边小酒馆,也有一些繁华的大酒店。不过汴梁城和其他地方不一样,在这里只能开一些小酒馆,要想开大酒店,那不但需要金钱还需要在汴梁城拥有很深的社会关系才成。曹正来到汴梁时间太短,还不具备开大酒店的条件。
    武栋点了点头,道:“曹正,你有没有查到李小姐的下落?”
    曹正一脸的愧疚,摇头道:“大首领,这半年来,我们没有得到任何和李小姐有关的情报。汴梁城的大门大户,我们几乎都闯遍了,也没有见到李小姐。一些隐秘的地方,我们也找过了,但是也没有李小姐。我在想,李小姐是不是已经离开汴梁城了呢?”
    武栋皱了皱眉,道:“她在汴梁城还有其他的亲人吗?”
    曹正道:“这个应该是没有……李小姐原本是和父亲相依为命,不过父亲早早去世,所以流落街头,之后进入翠风楼。如果她有其他的亲人,应该不会让她流落街头的。我们也问过翠风楼的老板李蕴,他也说李小姐没有其他亲人的。”
    当初李师师流落街头,还不到十岁,就是被这个李蕴收养,教导李师师琴棋书画,最后成为翠风楼的头牌,所以他对于李师师的事情应该最清楚。
    武栋轻轻的喝了一口酒,听着外面的风雨声,让自己努力平静下来,仔细的分析李师师的下落。
    李师师要么是自己赎身离开翠风楼,要么是有人替他赎身,可是不管是哪种方式,李师师都不应该消失不见啊?
    她那么有名,汴梁认识她的人极多,加上长的国色天香,十分吸引眼球,只要她出现在人群面前,自然会被人注意、被人认出,难道真的不在汴梁了吗?
    “能去了何处呢?”武栋在沉思,众人都不再说话。
    ******
    就在这个时候,雨中突然传来了脚步声,只见几个人全身**的朝着小酒馆跑了进来。
    这些人刚刚进来,立刻大喊道:“快快快,老板,上酒,给我们割五斤牛肉!要好酒好肉!”
    当下立刻有小二给这些人上酒、上肉,这些人狼吞虎咽吃喝了起来。
    武栋打量着这些人,只见这些人穿的很是单薄,现在这样的早春天气,又是下雨天,估计也冻坏了,正需要酒肉来暖身。
    看样子,这些人也都是江湖人物,领头的似乎是一个虬髯大汉。
    此刻这个虬髯大汉竟然一口气喝了满满一碗酒,大笑道:“好酒,好酒,一路上真是冻坏我了!这下子爽了!”
    旁边一个瘦弱的中年人道:“李大哥,那个尼姑庵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会碰到那么多的官兵呢?要不是我们跑得快,这一次就要栽在官兵的手里了。”
    虬髯大汉大口的咀嚼牛肉,将一大块牛肉吞下去之后,又喝了一大口酒,才道:“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上一次去那个尼姑庵的时候,只有几个小尼姑,根本没有见到有官兵啊。”
    对面一个长的有些低的少年道:“李大哥,那我们还去不去那个尼姑庵啊?”
    虬髯大汉道:“去!为何不去?我们的金银都藏在那个尼姑庵里,足足有上千两,那是我们山寨今后几年的伙食,不能不拿啊!”
    这群人竟然丝毫都不顾忌武栋等人,公开说着极为隐秘的事情。武栋、武松几人在静悄悄的听着。
    这个时候,那个瘦弱的中年人又问道:“李大哥,今天的雨这么大,看来一时半刻是不能停了,我们先在汴梁城找一处住所,休息着一阵再去那个尼姑庵。”
    虬髯大汉一边吃肉一边摇头,道:“不行不行,我们今晚上就去尼姑庵。”
    瘦弱中年人道:“不用这么着急吧?”
    虬髯大汉又喝了一碗酒,心满意足的拍了拍肚子,道:“你懂的什么,今天这样的天气,到了晚上肯定伸手不见五指,正好去尼姑庵将那批金银取出来!就算有官兵,也不可能发现我们的。”
    瘦弱中年人先是一愣,接着立刻道:“妙,还是李大哥想得周到,我们晚上就去那里。”
    这群人吃了五斤牛肉,仍旧不太满足,又叫了三斤羊肉,十几个馒头,再次大吃了起来。
    武松、杨志、吴用都没有将这些人的话放在心里,心想不知是哪里的小毛贼,把金银藏在了尼姑庵里,所以要去尼姑庵取出来。
    现在这个时代,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占山为王的也比比皆是,到处都是小毛贼,偶然遇到也不算是啥稀罕的事情。
    就在这个时候,天空中突然划过一道闪电,武栋看着闪电,突然心中一动,历史上很多知名的女子都曾经藏身尼姑庵,李师师会不会也躲在尼姑庵中呢?听这些人讲,尼姑庵里竟然有大量的官兵,情形十分的诡异,武栋不由得好奇起来。
    “曹正,待会派人跟上他们,看他们去哪里。”武栋悄声道,曹正点了点头。
    那几个江湖人物胡吃海喝了一顿,又在酒馆呆了一阵,等到雨势变小的时候,他们才离开了酒馆,这个时候曹正已经派人跟上了他们。
    ******
    当天晚上,雷声轰鸣,如同有人往地下泼水一般,雨竟然变得无比的巨大,地面的水都已经有半尺深了。
    在汴梁城外,白天见到的那几个江湖人物出现在了这里,这些人浑身湿透,朝着远处跑去。
    这样的天气里,也不用披雨披,因为有没有雨披都一样,都会被淋湿。
    武栋、武松、杨志、曹正跟在这批人的后面,冒雨前进。他们的武艺比起那批江湖人物要高得多,也不怕被他们发现,如果真被他们发现,那就用武力逼迫他们说出尼姑庵的地点来。
    足足跑了有30里地,前方突然出现了一片梅林,在梅林中,一个寺庙若隐若现,这应该就是那个尼姑庵了。
    那些江湖人物进入了梅林之中,最后来到了尼姑庵的后方,这里的墙很高,这些人用绳索爬了进去。
    武栋等人也来到此地,只见武栋身体猛地窜起,不用绳索,就这么翻过了这道墙,武松、杨志、曹正学着武栋的样子,也是轻轻松松就翻过了墙。
    进入尼姑庵之后,突然看到远处出现了一道灯光,朝着这边而来,武栋等人急忙藏在了花丛里。
    只见一个士兵打着一把伞,提着一个灯笼从这里走过,片刻之后消失不见。
    武栋等人从花丛中出来,杨志道:“大首领,这是朝廷的禁军,而且是拱卫皇宫的禁军。”
    杨志乃是宋朝官兵出身,对于宋朝的兵制很清楚,一下子就认出这士兵的身份。
    武栋不由得一愣,原以为就是普通的官兵,没有想到竟然是拱卫皇宫的禁军,他们如何会出现在一座尼姑庵里?
    许久,武栋没有说一句话,武松不由得道:“大哥,你怎么了?”
    武栋道:“没什么,只是想起了一些事情,我们往里走。”
    武栋是突然想起了历史上的那个李师师,传说中李师师和宋徽宗曾经有一腿,难道是宋徽宗把李师师藏在了这里?也只有宋徽宗能把拱卫皇宫的禁军调到这里来。
    “师师到底在不在这里?如果在,那就应该是徽宗把她弄来的……师师……她有没有忘记和我的约定?她……该不会从了宋徽宗吧?”一时间,武栋的心中有些纷乱。
    不过不管怎样,一定先要看看李师师在不在这里。
    当下继续往里走,一路上碰到的官兵越来越多,足足有上百人。而且这些官兵的素质都很不错,比起往日里见到的官兵要强的多了。
    杨志道:“大首领,这是朝廷最厉害的官兵了,怎么会出现在这里?一般来说,只有皇帝出游的时候,才会有这样的官兵出现……莫非是大宋的皇帝在这里?”
    说完这话,杨志突然感觉心中有些惧怕。他毕竟曾经是官兵,对于皇帝仍旧抱着一种说不出来的崇敬、恐怖之心,至今仍然觉得大宋皇帝是不可亵渎的神圣存在。
    武栋只是默默点了点头,不说话。来到一个转角的时候,前方再次传来脚步声,武栋等人急忙藏了起来。
    这一次过来的是两个尼姑,打着雨伞,一个尼姑道:“怎么今天又有这么多的官兵来了?难道是那个贵人又来看望她了吗?”
第四十三章 再见师师(求收藏)
  第四十三章 再见师师(求收藏)    
    只听另一个尼姑道:“应该是那个贵人来了。那个贵人每一次来庵里,都带这么多的官兵。贵人对她如此看重,每一次还带许多的礼物,便是我们庵里的人都能分到不少好处。她也是奇怪了,现在还对那个贵人不加辞色。”
    先前说话的那个尼姑道:“她这是不知好歹……如果我是她,不知该有多高兴呢。”
    后面的尼姑笑道:“你可没有她那样的国色天香……”
    两个尼姑一边小声的说笑,一边渐渐走远。
    武栋在一旁听到两人的对话,越来越觉得李师师就在这个尼姑庵中,而且很可能是宋徽宗将李师师藏在了这里,他心中有些急迫起来。
    当下武栋道:“杨志,你可知道这里防御最森严的是什么地方?”
    按照武栋的猜测,防御最森严的地方应该就是李师师所呆的地方。而杨志曾经是官兵出身,对于官兵的布置应该有一定了解。
    果然,杨志点了点头,道:“大首领,你们跟我来。”
    只见杨志朝着前方而去,武栋、武松、曹正都跟在他的身后。
    这个尼姑庵竟然十分的巨大,走了好远的路程,前方出现了一个阁楼,阁楼里有灯光闪烁,而阁楼的周围则有数十名官兵把守着。
    “大首领,这里应该就是防御最严格的地方了……这么多的殿前侍卫……徽宗皇帝,很可能在这个地方。”杨志有些忐忑的道,他的声音都有些颤抖起来。
    毕竟是官兵出身,就算现在做了反贼,皇帝仍旧是神圣不可侵犯,所以到了这个地方,杨志已经有些恐怖不已了。
    “想个办法,把这里的官兵全部引走。”武栋看着阁楼周围的情景,想了想,道。
    当下众人点头,只见武松先是朝着远处的一堵墙冲去,他的身体狠狠的撞在了墙上,“轰”的一声巨响,这堵墙倒塌在地。
    这里的声响立刻惊动了阁楼旁的侍卫们,有十余个侍卫朝着这里跑了过来。
    武栋、武松、杨志、曹正都藏在暗处,此刻又是大雨倾盆,那些侍卫在远方根本就看不到他们。侍卫们来到墙边,看到是墙倒塌了,心中不由得松了口气,心想可能是雨下的太大,把墙给淋塌了,于是便不再警惕。
    就在这个时候,四人猛地出手,他们或用拳头或者用刀,片刻的时间,这十几名侍卫只发出轻微的低哼声,便一个个倒在地上。
    守卫在阁楼旁的其余人等了许久,那十几名侍卫仍旧没有归来,当下这些人意识到不妙,于是又有十余名侍卫朝着这个方向而来。
    这一次,这十余名侍卫小心了许多,他们手里提着灯笼,一步一步谨慎的往前。当来到墙跟前的时候,看到十余个倒在地上的侍卫,立刻大叫了起来。不过风雨交加,他们的声音也传不了多远,仅仅只惊动了阁楼旁的侍卫。这个时候剩余的十几名侍卫又有几人朝着这里跑了过来。
    而武栋、武松、杨志、曹正四人现在已经来到了阁楼的跟前,剩余的几个侍卫看到四人到来,大惊失色,当下立刻迎了上来。
    四人纷纷出手,武栋手里提着一把刀,刷刷刷,瞬间就杀死三个人,杨志、曹正也是很快干掉对手,只有武松,此刻和一个中年人打的不可开交。
    “你们到底是什么人?可知道这里是什么地方?”那个中年人一边打斗,一边历喝道。
    “哼哼,我们是什么人,你还没有必要知道。各位哥哥不要插手,看我打倒这个人。”武松大笑道。
    武松出拳无比的刚猛,每一拳都带着激烈的拳风,而对面那个人则是拿着一把铜锏,武艺竟然不在武松之下。两人打得不可开交,一时间竟然是不分胜负
    “这人是谁?”武栋问道。
    “大首领,这人乃是当今的殿前都指挥使,大宋皇帝的亲信,石守信的后人石怀仁。”杨志道。
    听到是石守信的后人,武栋倒是吃了一惊。石守信乃是北宋的第一开国功臣,这人是他的后人,家学渊源,难怪武艺高强。
    “你们在这边照应着,我进去看看。”武栋道。
    杨志、曹正点了点头,武栋当下进入了阁楼里面。
    ******
    外面风雨交加,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