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武大郎-第2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梁山并没有真正的民法,而是从军法中经过改编出“军法”,用以治理百姓现在,律法部却是要对“军法”做出改变了
    “我看军国国策需要改变我们现在是要战争,可是战争迟早有结束的一天我们不能永远军国,你们说是不是?如果一直实行军国,我怕梁山会重蹈秦朝的覆辙”李纲猛地开口道
    其实这话他早就想要说了,现在终于有了开口的机会了
    他认为梁山不能一直用军人、军法治**人、军法治国的结局只怕和秦朝一样,军队的战斗力无人能敌,但是国家却延续不了多长时间
    他觉得整个国家都需要加宽泛的政治环境,只有这样才能让百姓的活力焕发出来,让经济、科技、文化得到加快的发展
    当然许多军国精神仍旧需要持续,比如热爱国家、热爱民族,比如武勇的精神、律法的精神等等但是军国的制度必须做出改变,不能让国家慢慢的走向僵化
    当下花荣和李纲在那里开始辩论起来花荣认为军国制度乃是增强军队战斗力、民族凝聚力的最好办法,李纲却认为军国制度限制了百姓的思想,未来会限制国家发展
    “这件事情,你们下去好好的想一想,今后再投票决定今天乃是年末,我们主要是总结去年的工作我们继续”武栋打断这两人的辩论,道
    像是军国制度这样关系到国家根本国策的大事,没有经过仔细的思考、研究、讨论,现在就投票做出决定,那是轻率的、不合适的再说了,这样的根本政策即使要改变,也需要慢慢的过渡,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改变过来,这是一项巨大的工程
    “大都督,我有一件重要的事情禀报”就在这个时候,律法部的副大臣戴宗站起身来,道
    “什么事情?”武栋道
    “大都督,虽然律法部组建只有几个月的时间,但是我们已经查处了180件重大案件其中涉及到官员贪。腐的有96件,这其中有3件发生在高丽,2件发生在燕云,剩下的91件都发生在河东行省”戴宗道
    “哦”武栋一愣
    几位军机大臣纷纷议论起来林冲的眉头紧皱,朱武也是如此他们两人虽然已经离开河东,但是河东在他们治下多年,现在河东出了这么多的贪。腐案件,他们也觉得脸上无光
    “这91件贪。腐案件涉及到150多个河东官员其中有50多人乃是河东前些年提拔的官员,还有100人乃是呼延灼担任河东行省省长以来,亲自任命的官员这100多官员,大部分都是他的亲信,是他当初投靠咱们梁山的时候,从大宋军中带来的人物”戴宗道
    “你去律法部,把相关的卷宗取来”武栋脸色铁青,淡淡的道
    当下戴宗去取卷宗,而房间里则是静悄悄的一片谁都知道这是一件大事,大家的心中都开始琢磨起来
    过了有一刻钟的时间,戴宗大步归来,他把卷宗放到了武栋的面前
    武栋先看了起来,他看完一份,送给花荣,然后是李纲,然后是吴用、朱武等人
    “大都督,呼延灼此人任用私人,贪。腐无能而且……他本人也涉及到贪。腐”房间中仍旧寂静,此刻戴宗咬了咬牙,再次开口道
    “说”武栋深吸了口气,道
    “去年,河东的黄河河道修缮款200多万两白银,其中有十万两被呼延灼截留我这些天不断的调查,我发现那十万两白银都被他用于修建院落了呼延灼手下,许多人都是无恶不作蒲州的知州王强,刚刚上任,这区区几个月的时间竟然奸污了数十名民女还有这汾阳的官员李宇,他明明知道梁山的土地政策,竟然从农民的手中抢夺土地这些人不顾律法,我调查出来之后上报给了林大人,希望林大人处理但是林大人却一件都没有处理”戴宗道
    “大哥,可有此事?”武栋看向林冲,道
    “是有,不过我觉得应该慎重调查,多调查几遍,等到确凿无疑之后再做决定”林冲脸上有汗滴出
    他确实知道这件事情,但是他在河东多年,和河东的官员关系都不错尤其是呼延灼,他几乎当兄弟看待,即使呼延灼真的证明有贪。腐,他也难以处置呼延灼……他本以为自己是律法部的大臣,这件事情自己先压着,以后再想法子解决,他却没有想到戴宗把这件事情揭发了出来
    戴宗此刻脸上没有表情,心中则是狂喜不已他知道武栋厌恶贪。腐,现下河东发生了这么多的贪。腐案件,林冲竟然不处理,武栋定然会处置林冲,到时候他说不定能够成为律法部的大臣
    武栋看着林冲、朱武,眉头皱了起来这两人都是河东出来的,河东在这两人的治理下,似乎发展的不是很好表面上河东还是生机勃勃,实际上却已经出现了腐朽的迹象他们两人以及河东的许多官员都和旧时代的官员没有多少的差别
    武栋现在甚至怀疑,让林冲担任律法部的大臣到底是对是错了?
    林冲心软干律法部实在是有些……
    “你们说说看,河东的事情该如何处置?”武栋道
    有的词语中间加点,因为是敏感词,不加点无法上传
第五百一十二章 处置
  第五百一十二章 处置    
    欢迎大家来到——:
    “我认为这件事情要慎重处理”花荣只说了这么一句话
    “大都督,呼延灼刚刚担任河东行省的省长,他的手下有人行为不妥,这也难免相信过段时间,他会处置好这件事情的”林冲道
    他用哀求的眼神看着武栋,希望武栋能够宽恕了河东的官员
    “他自己贪。腐10万两白银,怎么说?”武栋道
    “我会严厉的斥责他,让他改正”林冲道
    “林大哥,你担任律法部的大臣,须得明白一件事情”武栋猛地道
    “不知是什么事情?”林冲道
    “你要明白——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不管是谁,只要违背了律法,都要受到惩罚不要说是呼延灼,就算是我武栋的亲人犯法,也必须受到惩罚我们已经开始实行司法独立,可是这独立的司法如果不能严格的执行,那是否独立也没有意义了”武栋道
    “是”林冲轻轻的叹了口气,沉默下来
    “呼延灼必须得到惩罚河东的事情我们要严肃处理,所有的犯事官员都要拿下,整个河东的官场都应该得到整肃”李纲有些愤怒的道
    他乃是标准的儒家出身,最是看不惯这样的贪。腐现象,他觉得这样的现象必须得到处理不能有丝毫的妥协
    “大都督,其实呼延灼仅仅是贪。腐了10万两白银,这并不算是很多在大宋朝,贪。腐几十万、几百万的比比皆是像是蔡京、高俅等人,哪一个不是富可敌国?我们只需警告呼延灼,让他不得再犯就好了”朱武咬了咬牙道
    他说出这样的话来,一方面是他和呼延灼共事多年,彼此感情深厚,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则是因为他们都来自河东现在的军机处,他和林冲来自河东,他们两人都要维持河东的利益
    其实现在的梁山已经隐隐约约形成了两个“利益集团”,一个是高丽集团,一个是河东集团花荣、李纲来自高丽,现在一个掌军一个掌民,又有吴用掌控宣传,可以说高丽集团处于绝对的强势位置相对而言,林冲、朱武的权利要小许多,不过河东出身的官员数量也不少,武松、岳飞等等都是出自河东,甚至当初的石秀、杨雄等等也是从河东来到高丽的
    呼延灼作为河东集团的重要人物,朱武自然不愿意他出现什么差错
    “千里之提,溃于蚁穴这件事情是绝不能纵容的朱武,你刚才说大宋朝贪。腐几十万、几百万都比比皆是,可是那是大宋,不是梁山正因为贪。腐横行,政治昏暗,大宋朝才变成现在这副模样,官员无能、军队无能、君主无能,百姓民不聊生,到处都是占山为王的盗贼,难道你希望梁山也变成这样吗?”武栋道
    “是,大都督说的不错可是呼延灼毕竟对梁山有功,当初他也是最早加入我梁山的一批人,在河东也支持军政多年”朱武焦急道
    “你的意思是说,只要对梁山有功,就可以随意的欺压百姓,随意的贪。腐了?”武栋道
    “我不是这个意思……”朱武道
    “那你是什么意思?”武栋冷哼一声,道
    “请大都督看在以前的情分上……”朱武道
    “你不要多说了我希望你还有军机处的所有人都明白,我们现在虽然掌控这个国家,可是这个国家其实并不是我们的”武栋淡淡的道
    “并不是我们的?”朱武一愣
    “国家乃是天下万民的,我们只是代替天下万民管理这个国家而已我让秦桧举办学,学的核心思想就是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这也是我梁山的核心思想之一民乃是最为重要的,其次是国家社稷,最后才是君王君王、大臣那是为百姓服务,不是坐在百姓头上作威作福的”武栋道
    这个道理,来自高丽的官员全部明白他们在高丽多年,深受武栋熏陶,加上后来的梁山思想改造小组成立、学筹建等等,这为百姓服务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可是河东的官员却不知道,河东官员的心中仍旧是历朝历代的腐朽思想作祟,之所以上梁山就是为了“打天下”,“打天下”之后就是自己人“坐天下”,天下是皇帝、贵族、将军、士大夫们的,百姓只有在他们的脚下“俯首称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如果打天下不是为了作威作福,那打天下做什么?
    武栋看着朱武,轻轻皱眉,他现在很认可李纲的观点,他认为河东的官场必须得到整肃
    “大都督,我也认为这件事情应该严肃处理不能轻饶了呼延灼”吴用此刻终于开口道
    他一向是跟着武栋的,武栋说什么他就赞同什么之前他不说话只是在等待武栋表明态度,现在武栋已经表示要处理呼延灼了,他自然也急忙开口
    “我建议先撤掉呼延灼河东行省省长一职,同时撤掉他第八集团军军长一职然后让呼延灼接受律法部全面调查,按照军法处置”花荣此刻终于再次开口道
    呼延灼乃是军部的下属,他对于这件事情也有话语权
    “可以撤掉河东省长的职位,但是军长的职位就不用了?至于律法部全面调查、军法处置等等,我看也没有必要,只要好好的警告他一番就可以了他用兵还是有些才能的”林冲着急道,他实在不愿意看到呼延灼遭受惩罚
    “大都督,呼延灼毕竟是军长,执掌军队多年,他在河东也有一定的威望如果真这样做,军心不稳怎么办?民心出现变动怎么办?”朱武也是立刻道
    “所以这件事情需要稳妥处置我们好好的讨论一下,如何才能稳妥起来好了,就按照花荣刚才说的办理,我们表决一下”武栋道
    当下武栋举起手来,花荣、李纲、吴用也举起手来,林冲、朱武却始终没有举手
    不管如何,这件事情算是通过了
    之后军机处开始讨论如何稳妥处置呼延灼的事情处置呼延灼必须进行,但是不能让河东出现动荡整顿整个河东的官场,也不能让河东出现动荡呼延灼在河东多年,现在河东的军队都是他的嫡系,想要处理也不是那么简单
    “今天乃是年,我们先庆祝年”
    一直到了深夜,众人才基本讨论完毕,武栋笑道
第五百一十三章 安排
  第五百一十三章 安排    
    春节已经到来,武栋却无法清闲下来!
    春节期间,无数的官员来到燕京城汇报各地的情况,武栋每天忙着接待这些官员。
    另外,则是忙碌呼延灼的事情!呼延灼的事情需要慎重的处理,需要各部合作处理,尤其是军部、律法部!在没有正式处理呼延灼之前,各部都不得泄漏风声!武栋已经严厉警告过林冲、朱武,让他们不得把这件事情泄露给呼延灼!否则河东出现动荡,武栋也饶不了他们两人!
    虽然林冲是自己的兄弟,但是林冲的性格缺陷太过明显!只有这样的严厉警告,林冲才不会犯傻!武栋很担心林冲能不能把律法部的事情做好,他已经决定了今后用心关注律法部,律法部的每一个官员提拔、每一个政策推行,他都要亲自关注!另外,他决定提高戴宗的权限,让戴宗这个副大臣几乎拥有和林冲同等的地位,用以限制林冲。如果还是不行的话,他只能让林冲负责其他的事情,把律法部交给更加严谨的人去做。
    已经是正月初五!
    今天晚上武栋在皇宫中举行“家宴”,武栋、李师师、萧飞飞、武松、花小妹,还有武松的大舅哥花荣也在这里。
    “武松,你们第六集团军的军部建设的如何了?”宴席之上,武栋问道。
    “我们的军部也有模有样了!在中央军部的指导下,我们现在已经成立了相应的情报处、作战处、后勤处、训练处等等相关部门!不过,大哥,我们第六集团军现在只是接受移民,平日里也没有战事!你说说看,我们什么时候能上战场?”武松道。
    “你们现在接受各地的移民,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或许要等到将来进攻大宋的时候,你们才能再上战场吧?”武栋笑道。
    “我们这样苦练,却无法上战场,士兵们都憋着一股气!大哥,你看进攻西夏或者东瀛的时候能不能用到我们第六集团军?”武松道。
    “这……”武栋愣在了那里。
    “进攻西夏的计划已经拟定,西夏在西边,远离你们的防区,不可能用到你们的!不过,进攻东瀛,倒是可以考虑第六集团军!”花荣笑道。
    “真是太好了!”武松大喜道。
    “武松,李应没有和你一起来吗?”花荣道。
    “他还需要坐镇瀛洲!即使是春节期间,那些河北的官员仍旧把许多百姓送到我们那里去!而且,瀛洲在燕云十六州的南方,我们第六集团军负责看守燕云十六州的南方边境,这事关重大,我们俩人不能都来燕京!”武松道。
    “你给我们讲讲李应这个人吧。”花荣道。
    武松一愣,不知道花荣这是什么意思。
    “让你讲你就讲吧!就从你们刚认识讲起。”武栋笑道。
    武松点了点头,当下开始讲了起来!从他和李应在梁山泊认识,一直到现在!这许多年,他们几乎都在一起!李应这个人的武艺高强,不在武松之下!另外,这人还有一个才能是善于理财,当初在独龙岗的时候,李家本来只是小家族,后来他当了家主之后,区区几年的时间,李家成了能够和祝家、扈家相提并论的大家族!在第六集团军,李应仍旧负责管理后勤,他把一切都处理的有条不紊。
    只是和武松一样,李应也是勇猛有余但是智谋不足!他也属于不太会用兵的将军。
    “他的品行如何?”花荣突然道。
    “品行?”武松一愣。
    “他有没有贪财好色的毛病?他会不会虐待士兵?他的口碑如何?”花荣道。
    “花大哥说笑了,李应乃是好汉,怎会贪财好色?至于口碑,当然极好!”武松冷哼道。
    武松的脸色有些不好看,虽然花荣是他的大舅子,但是花荣问出这样的话来,他却觉得花荣是在怀疑李应的品格,他不能接受别人对李应的怀疑!
    “我之所以问这么多的事情,主要是我有重要的任务交给他。”花荣笑道。
    “重要的任务?什么重要任务?”武松奇怪道。
    武栋和花荣对视了一眼,武栋点了点头,花荣道:“此事干系重大!我们告诉你之后,你除了转告李应,再也不得告诉其他人。”
    花荣说的如此郑重,武松也吃了一惊,他点了点头,道:“但说无妨!我怎会轻易泄漏?”
    花荣道:“是这样的,军部已经决定让他担任第八集团军的军长一职!其实在和你对话之前,这几天我一直在看李应的相关资料!还有,军部已经派人去调查李应,确保不会出现差错。”
    “那呼延将军怎么办?”武松吃了一惊,道。
    “他另有任命。”花荣淡淡的道。
    “好,我回去之后就转告他。”武松点了点头,道。
    “你明天就回去,接手防区!你让李应即刻前往军部报道,我要好好的吩咐他一番!河东的地位异常的重要,第八集团军负责整个河东的防务!河东不容有失,我要亲自提点他!另外,我还要从军部选出一批得力的人手来,陪他一起前往河东,辅佐他守好河东!”花荣道。
    “好!”武松点了点头。
    第二日清晨,武松快马加鞭赶回瀛洲,又过了数天,到了正月十五的时候,李应来到燕京城!他进入军部,花荣好好的提点了他一番,包括他该如何掌控军队、如何防守河东等等事宜!
    而在这一天,大同的青年领袖刘爱晶也来到了燕京城的皇宫之中!
    此刻刘爱晶正和武栋坐在上书房里,喝着热茶!武栋静静的听着刘爱晶汇报大同的情况。
    现在的燕云行省面积极大,除了燕京城乃是中枢之外,西京则是燕云行省另一个中心所在!西京辐射周围二百多里,这大片的区域都在刘爱晶的治理之下。
    这一年来,大同发展的极好!大同的农业获得了大丰收,无数的百姓都在夸赞刘爱晶。
    另外,大同的征兵工作也做得最好!他是最先完成征兵任务的,而且在征兵过程中,百姓没有出现任何的怨言,大家都是争先恐后的报名参军。
    就在冬天的时候,刘爱晶还组织百姓修建水渠,为明年的农业生产做准备!其实经济部一直在策划这件事情,不过经济部是宏观方面的控制,他们要修建的是大型的水利设施,这种地方上的水渠一般是地方官员处理!现在,武栋看到,只有大同做得最好。
    这段时间以来,武栋吩咐戴宗仔细的调查刘爱晶,他发现刘爱晶在私人品格方面也是完美无瑕,不要说是贪。腐了,刘爱晶把自己的全部薪金都取出来交给穷苦百姓,支援穷苦百姓!这人简直就是这个时代的海瑞,不愧是青年中的杰出人物。
    只是刘爱晶还是太过年轻!他处理事情有些极端,就像是一开始他对于地主无比的苛刻,武栋指责他之后,他才改正过来。
    就在前两天,李纲向武栋推荐刘爱晶……
    “有一件重要的事情交给你去做。”刘爱晶说完之后,武栋道。
    “大都督请讲。”刘爱晶急忙道。
    “你看河东行省如何?”武栋道。
    “河东易守难攻,百姓安居乐业!那里人口众多,农业发达,只是商贸方面发展的不是很好!过去几年,那里的商贸似乎没有多少发展!还有,那里有很多的矿藏,可以发展工业,可以学习高丽,可是河东也没有这么做!”刘爱晶侃侃而谈。
    “如果我让你主持河东,你能把河东发展好吗?”武栋道。
    “啊!”刘爱晶难以置信,一下子呆在了那里。
    “你能不能做好?”武栋道。
    “一定能行!若是我让主持河东,我保证一年就让河东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那是一块宝地,政府应该大力的鼓励商业!现在那里的百姓和大宋一样,只知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样能有多少的收获?国家在那里也没有多少的税收!”刘爱晶道。
    “你做好担任河东行省省长的准备吧!我希望你说的不仅仅是豪言壮语,我希望你真的能让河东的面貌发生变化!还有,河东官员贪。腐严重,你可有什么应对的法子吗?我让你肃清河东官场!你给我写一份计划书来!”武栋道。
    “是!”
    刘爱晶当即离去,他心中兴奋,一夜都睡不着觉,这一夜他都在写计划书!他在大同主事一年多,对于经济发展已经颇有心得,政府该如何发展农业、引导商贸、调控市场等等都了然于心!但是对于肃清官场,他却没有任何经验,没有任何好法子。
    之后的几天,他都在思考这个问题,不久之后倒真让他想出一些主意来!武栋看了之后大为夸赞!
    在新春的这段时间,梁山的宣传大臣吴用却是前往河东,在河东考察调研,另外动员青年。
第五百一十四章 亲赴河东
  第五百一十四章 亲赴河东    
    欢迎大家来到——:
    到了二月初一的时候,从燕京城传来消息,大都督要再次接见青年,不过这一次却是在河东,太原城
    当日,武栋携带大都督府数十名官员、千余名侍卫朝着河东而去李应以及军部派给他的数十名军官,刘爱晶以及他在大同城的数十名亲信官员也跟着武栋一起南下,前往河东
    他们一路往西,先是来到了大同,在这里稍作停留,他们径直进入河东境内现在的河东行省和后世的山西还是有所不同,现在山西的中部、南部归河东行省管理,山西的北部有一半归河东,还有一半则是归燕云管理
    武栋在河东境内,受到了极大的欢迎各地的农民纷纷跪拜迎接,许多都是头发花白的老人家,这些老人家心中激动到了极点,他们把武栋围住不放不过相比于这些农民而言,河东的青年们则是加的疯狂,他们整日整夜呆在武栋的驻地外面,守护着武栋,每个人都以能够见到武栋为荣
    武栋一路往南而去,青年大军们也跟着他一路往南
    等到武栋来到太原城的时候,已经有数十万的青年来到了这里
    这些青年不仅仅是那些跟随武栋而来的,还包括从河东南边过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