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翔-第3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窍衷诔⑸形从忻魅返囊庀颍虼怂蕉疾庞锌酥疲坏⒆鞒鼍龆ǎ蘼凼峭庥敕瘢蓟嵩獾椒炊苑綇娏夜セ鳎尥囊环轿吮Vぷ约旱囊饧欢ɑ岱芰Ψ椿鳎庋焕此降恼粗换嵩嚼丛郊ち遥灾敛豢墒帐啊R赖蹦晷碌尘傻持膊皇谴右豢季投返媚闼牢一睿侵鸩街鸩讲欧⒄沟侥且徊降摹!
        听杨炎这么一说,赵忱又想起白天在朝堂上大臣们的激烈争吵,也不由又陷入了沉思中。
        其实赵忱也知道,在朝堂上不让一派独大,也有其积极的作用。但仍然强烈打击主和派,任用主战派,一方面是因为赵忱又收复失地,成就功业的渴望,另一方面,也是赵忱对政治的理解,要比孝宗更深了一层。在两派相争的时候,既使是在一派的內部,也绝不就是铁板一块。只是在面对共同的敌人时,才能够抱团一致,而当在朝堂上出现一派独大局面的时候,往往也就是该派从内部分裂的开始。
        正是因为想通了这一层道理,赵忱才敢放手打击主和派,并任由主战派坐大。事实上现在主战派中,实际也分为了两大阵营,一方称为冒进派,即主张只要自身准备好了之后,就主动对金国发起进攻,韩彦直、王炎、刘珙、辛弃疾、张栻,都属于这一派。而另一方称为稳妥派,主张只做好自身的准备还不行,必须要等到金国内部出显破绽,有了十足的把握之后,才出兵北伐。在没有好的机会之前,还是应该以稳为主,赵汝愚、周葵、叶颙、范成大等人都支持这一观点。
        这两派的观点虽然有差异,但大前提却是一致的,即都主张用武力来收复失地。并且对金国采用强硬态度。积整振军备战。在并不受损的条件下,与金国暂时达成和平协议也是可行。正因为双方的最终目地一致,而且各自的领袖韩彦直和赵汝愚都算是顾全大局的人,因此两派虽然有所对立,但并没有发展到势如水火的局面。而且在许多事情上,互相之间还算是能够精诚合作。
        但金国提出的以银钱赎回失地协议,使这两方明显有拉大分裂的迹像,拒绝这个提议的,基本都是冒进派,他们虽然没有杨炎看得那么深远,但大多都懂军事,而且多少都与金国直接打过交通,深知金国不能信任,而且收复失地,不能只凭白银,还是要依靠强大的军事实力。而稳妥派大多都赞同,他们都是文官出身,少有军旅经验,认为除非是到时不可解的时候,凡事能够不用战争来解决,就尽量不用战争来解决。因此金国的提议到是正对他们的胃口。
        虽然现在双方的争吵还是留停在就事论事的层面上,但正如杨炎所说,是因为朝廷还没有明确的意向,双方还都有所克制,事实上现在也以经出现了不好的苗头,只是被赵忱、韩彦直、赵汝愚等人一致压制住了。一但朝廷作出决议,无论是赞同还是反对,都势会引起一方的强烈不满。那么演变到党争的那一步,也不是不可能的。
        想到这里,赵忱也不禁有些后怕起来。因为在他心里以经有了,如果议论不出个结果来,先不妨答应下来,毕竟能换回几座州府,总也是好的。要不是杨炎极时赶回来提醒自己,如果轻率决定,那这个后果恐怕真不好说。
        因此赵忱问道:“现在无论是赞同还是反对,都不会平息争论,那么依姐夫来看,我们应该怎么办才好呢?”
        杨炎道:“官家明天首先招集中书省和枢密院的几位相公,先把金国个提议的危害向他们说明,无论朝政作出那一种决定,反对的一方都要保持克制,不要引发党争。几位相公都是顾全大局的人,相信他们会理解官家这一片良苦用心。有他们几个支撑大局,底下的官员也就再闹,也起不多大动静来了。”
        赵忱点点头,道:“姐夫说的是。只要是把他们说服了,那么拒绝金国的这个提议,也就好办多了。”
        杨炎却摇摇头,道:“不,官家,我们不拒绝,而是要答应这个提议。”
十金国的阴谋(四)
        赵忱听了,也不禁愕然一怔,道:“听姐夫方才所言,可见金人此举用心何其毒也,我大宋答应,岂不是正中金人之计吗?”
        杨炎道:“请问官家,现在朝堂上,是赞同的官员多,还是反对的官员多?”
        赵忱想了一想,才道:“六部尚书以上的官员,大致相当,但在中下级官员中,到是赞同的居多。”
        杨炎点点头,又道:“那么在民间,又是如何呢?”
        赵忱道:“在民间具体怎样,朕还不甚清楚。不过居朕所知,在钟山书院的学主中,也是赞同的居多,反对的占少。由此而见,在民间大约也是如此吧。”
        杨炎道:“居臣所知,情况也大致如此,官家可清楚其中的原由吗?”
        赵忱点点头,道:“这个朕到略知一二,因为金国的这个提议可以避免战争就收回失土,因此对中下级官员,学子、百姓来说,还是有着很大的吸引力的。”
        杨炎也点点头,道:“官家说得不错,中下级官员,学子、百姓是不会看得那么深远,也听不懂什么大道理。而且一但打起仗来,首先遭罪的就是普通百姓,不禁要被征兵,服征役,还有可能会増加税赋,因此不到万不得己的时候,百姓绝对不会支持打仗。而现在从表面上看,朝廷是可以避免战争的,因此如果官家冒然拒绝金国的提议,只会每人认为官家是爱惜钱财,而不顾士兵百姓的死活。对官家和朝廷的名望来说,有很大的损害啊!”
        赵忱听了,也不禁苦笑了一声,道:“照姐夫所说,难不成一定要答应金国的这个提议不成。”
        杨炎微微一笑,道:“官家不用担心,臣自有办法让金国来自食其言。不过臣想请问官家,如果真的答应金国的提议,那么目前国库之中,能够拿出多少钱出来赎回失地。”
        赵忱想了一想,摇摇头道:“现在囯库以经空虚,秋税虽然还未收上,但预计的支出都以经定好了。而且朝廷也不能一点余钱也不留,因此今年恐怕是一两银子也拿不出来。就是最早,也等到明年开春之后,春税收上来,恐怕才会有余钱。”
        杨炎道:“那么官家的内库中可以拿出多少钱来。”
        赵忱也不禁笑了,在宋军发动西夏战争时,在江淮一线也和金国发生激战,当时赵忱曾打算动用内库的财帛来弥补军费不足,但因为金国发生了內乱,江淮一线的战事并没有扩大,因此最后才并没有动用内库。想不到杨炎似乎在打内库的主意,不过內厍是国家财政之外皇帝的私人钱财,一般的大臣都不敢过问,也只有杨炎才有资格询问内库的事情。
        赵忱笑道:“內库到是还有不少钱帛财物,就是要一千万贯朕也拿得出来。姐夫有什么用吗?尽管直说,只要是为了大宋的兴旺,朕决不会吝啬这区区钱财。”
        杨炎也呵呵笑道:“官家放心,臣可并不敢打内库的主意,不过只要内库有钱,那么事情就好办了。”
        ※※支持原创※《宋翔》于※※※
        张鹄坐在馆驿中,非常悠闲的喝着茶。这七八天以来,大宋的朝野上下为金国提出的以银钱赎回失地提议一直争论不休,因此暂时也没有人来见张鹄详谈。
        不过张鹄也从不催促,每天只有馆驿附近转转,不是在茶楼吃茶听书,就是到勾栏瓦肆去观看歌舞,十分悠闲自在的样子。只是在此其间,张鹄只去了一趟钟山书院,听了一次书院的论辩,但他只是装作一般的文士,并没有表露自己的身份。除此之外,也没有走远过。
        完颜长之在南京驻守的时候,对宋朝也派驻了许多间谍,打听宋朝内部的动态,虽然整个组织结构没有宋朝的职方司那么严谨周密,但经过了五六年的布置,也基本在宋朝境内站稳了脚跟,并可以开展一定范围的活动。因此大宋內部发生的一般性大事都瞒不过他们的耳目,并且也能够及时的反馈到金国中,为金国决策提供参考。
        在张鹄出使宋朝之后,也在第一时间与金国潜入大宋的间谍取得了联糸,并且委任他们打听大宋朝野各界对金国提出的以银钱赎回失地提议的反应情况。因此虽然这几天来,张鹄一直稳坐在馆驿之中,但大宋各方面的反应基本,他都能够了解清楚。
        到目前为止,大宋朝野上下的各种反应,基本都在张鹄的意料之中。这个以银钱赎回失地提议的计划看似简单,实际上是完颜长之、完颜福寿、纳阑明安和他几个人花费了数日,经过了反复商议,讨论,研究,才想出的一个暂时拖住南宋的计划。而现在大宋各界对此的反应强烈,其中多少也有一些金国的间谍在里面推波助澜的结果。
        而对大金最理想的结果,就是宋朝从此陷入是否接受这个提议的争论之中,甚至是引发党争,以致内耗不止。或者是放松军备,把银钱者那来赎回失地。即使达不到这个目地,只要南宋接受这个提议,也可以用边境一些不太重要的州府,如秦凤路一带的十三郡地方,从宋朝换回巨额的钱财,来弥补国内的需要,并且可以稳住南宋,先全力对付蒙古,而且大金也有足够的时间来改变税制,湥С俺粝吕吹谋渍
        对大金来说,也是一个非常好的结果。等击败蒙古之后,只剩大宋一方,就好对付了,失去的土地,还可以再抢回来嘛。
        这个时候张鹄不禁想到,自己在离开中都的时候,完颜长之以经委任纳阑明安付责,开始清查土地,查明隐田挟户。为改变税制做准备工作,也不知道这方面的工作做的怎么样了。査清全国有多少土地,可是这次税制改革成败的一个关建因素。半点也马虎不得。而自己现在却不得不继续留在南宋,还要摆出一付悠闲自得的样子来,其实心里也恨不能马上回到中都去,开始工作。
        张鹄正想着,忽然下人来报,礼部派人来请大金使团去礼部的衙门会谈。张鹄心里立刻就明白了,看来南宋终于是有些忍不住了。于里张鹄立刻换好了官服,带着副使阿里班等一干人员,在来人的陪同下,去了礼部。
        接见张鹄的正是礼部尚书张栻。在会议中,宋朝虽然洠в忻魅匪凳谴鹩α私鸸奶嵋椋跃己徒鸸氖雇派桃槭昊厥У氐木闾迨中附冢热缫闹Ц斗绞剑栈赝恋氐某绦颍⒕畹任锶绻鬯阋郏约敖鸸坏贸纷吖榛怪莞陌傩眨獾鹊仁孪睢
        这一切也都不出张鹄的意料,张鹄在出发之前,做了充份的准备工作,对于这些细节,都以经有了应对的答案,基本能够保证双方都公平。因此双方会谈也十分顺利,只用了一天时间,就谈好了所有的交接细节,并且草签了一份以银钱赎回土地的协议,列好了诸项细则。
        一切都谈定之后,张栻才告䜣张鹄,对于金国的这个提议,目前大宋还要再商议一番,才能做最后的决定,而且一时半会恐怕还难有结果,因此请金国使臣先回国去,如果大宋商议之后,接受了这个提议,就会立刻派出使团赴金,与金国正式签定协议。
        张鹄心里好笑,他当然清楚,谈到这一步,南宋实际上以经是答应了金国的提议,但并不最后确认,是因为如果一但正式签定协议,就应该立刻先赎回一部份州府。而根据南宋的财政收入支出状况,去年一年南宋的用兵规模,以及间谍人员的探查,金国基本可以确让,目前南宋的国库中是拿不出钱来的。想要赎回第一批的州府,只能等到明年开春之后,收上春税。只是这个情况没法对金国的使团明说,只好委拖还要再商议一番。
        虽然心里清楚,但张鹄也不说破,而且还表现出一付非常理解的样子来,一再对张栻说事关重大,是应该好好商议,同时又强调了一番金国希望和宋朝保持友好,尽为和平解决双方的领土争端等话语。然后又顺着张栻的话,表示将先回国去,静候宋朝的好消息等等话语。然后才向张栻拱手吿辞。
        而听完了张栻报告会谈的整个过程之后,赵忱也不禁放声大笑,对杨炎道:“姐夫,看来你的妙计以经成功了,张鹄,还有金人都还蒙在谷里,自以为得计了。”
        因为再在建康呆下去,以经没有意义了,而张鹄也急着回中都去处理清查土地,改革税制的事情,因此三天之后,金国的使团果然就向大宋朝廷提出了辞行,从建康出发返回国内。而大宋皇帝赵忱又命鸿卢寺置酒宴,为金国使团送行,并也派人把他们送过了长江。礼节十分周全。
十一蒙古使臣(上)
        送走了金国使臣之后洠в腥欤笏纬⒂质盏搅嗣晒诺墓椋疵晒排汕惨沙暮驮硕鹫呶笔钩迹鍪勾笏危烫噶焦餐愿督鸸氖乱恕
        赵忱接到蒙古的国书之后,也觉得有些好笑,想不到金囯的使者刚走,蒙古的使者又到了,这简直就是前后脚。同时也更加意识到,现在的天下大势,确实是宋金蒙三方鼎立,缺一不可。因此赵忱立刻在睿思殿招集执政大臣们商议,蒙古使臣突然来到建康是为什么。
        因为杨炎是大宋官员中对蒙古情况最熟悉的,而且在蒙古的国书中也提到对付金国的事宜,也属于军事的范筹内,因此杨炎也得以参加这次讨论。
        众大臣一致认为,这一次蒙古三路大军伐金失败之后,也明白仅靠蒙古一方之力,不足以与金国相抗衡,因此才派来使者,希望能够与大宋达成共同对付金国的协议。或者是想从大宋这里获得一些援助。不妨先接侍蒙古的使者,看看他们要说些什么。
        尽管目前大宋以经有了接受金国以银钱赎回失地的初步意向,但一来两国还并没有签定正式的协议,二来过去金国背盟的例子实在太多了,谁知道这一次是不是金国又下的一个套。因此在没有真正履行协议之前,也不能完全相信金国。而在这个时候,宋蒙之间依然要保持着联盟的状态,以防不测。
        于是赵忱立刻下旨,着鸿胪寺仍然按以前的规格,接待蒙古使者。
        但这时杨炎却道:“各位大人,你们注意到没有,这次蒙古派来使团,有两点和以前不太一样的地方。下官觉得不能忽视。”
        赵忱道:“杨卿,你到是说说看,有什么地方与以前不同?”
        杨炎道:“回禀陛下,首先是使臣的人选,此前蒙古都是以札八儿火者为使,但现在却换成了耶律楚材,札八儿火者只担任副使。这个耶律楚材是何许人,以前从未听说过其人。”
        其他人听了杨炎这么一说,也都觉得确实有些奇怪的地方,一般来说,真正是联盟关系的邻邦通常都会长期指定一人为使臣,因为来往多了,也轻车路热熟,会谈起来也方便一些。
        札八儿火者以经多次出使大宋,基本都很圆满的完成了任务,而且与许多大宋的官员都有一定的交情,一般的情况下,是不应当更换的。当然出现一些别的情况,另换人选到也不是不可能。但换了正使,却让过去的正使担任副使,那就有些不正常了。只能说明一个问题,耶律楚材在蒙古的地位和作用,以经超过了札八儿火者。那么这耶律楚材究竟是何方神圣?
        虽然现在宋蒙是联盟状态,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句话放在那里都能适用,因此赵忱点点头道:“杨卿,着职方司去查一查这个耶律楚材的来历。那么第二点是什么?”
        杨炎道:“陛下,各位大人,你们看蒙古的这份国书写得似乎也与过去大不相同。”
        赵忱听了,这才注意到,在此之前蒙古送来的国书语言粗鄙,仅仅只能将意思表达清楚,跟本谈不上什么文采。而蒙古这份国书确实写得措词文雅,词澡优美,骈四俪六,富丽堂皇。只是大宋的任何一位文士所写,也不过如此。一看便知一定是一位饱学之士所写。莫非就是出自这位耶律楚材之手吗?
        虽然现在还不能确实这两点不同,会给宋蒙关系带来什么影响,但赵忱也意识到,对这次蒙古使臣来使也不能轻视,因此想了一想,道:“杨卿,我大宋诸臣中,算你对蒙古的情况最了解,那么就由你来接待蒙古使团,看看他们有什么目地。”
        杨炎忙道:“臣尊旨。”
        ※※支持原创※《宋翔》于※※※
        第二天,杨炎和鸿胪寺正卿张公旦一到去迎接蒙古使臣。双方相见之后,由札八儿火者为双方互相做了引见。
        杨炎见耶律楚材身姿雄伟,长须过胸,面如冠玉,长眉入鬓,气度非凡,仅从外表上看,就知道此人绝非等闲之辈。看来他能够取代札八儿火者,绝不是偶然。
        而耶律楚材在金国闲住时就早己听说过杨炎的名字,而他在蒙古的时间虽然不长,但上至铁朩真,下至木华黎,博尔术,哲别、速不台等蒙古诸将对杨炎都佩服不己,心里自然对他也充满了好奇。
        初见杨炎时,耶律楚材只觉他看起来比实际年龄仿佛更年轻一些,但中等身材,相貌普通,根本就不像一位纵横彊场,指挥千军万马的当代名将。
        由其是杨炎今天是接侍蒙古使团,因此换上了一套文士的衣服,到像是一位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免强通过科举考上进士,似乎可以马上入仕为官,但甴于自身的资历不足,却只能做一名寄碌官员,等待着放任的年轻官僚,日后的成就最多不过是个州府的长官,然后慢慢熬到致仕的样子。而只有通过仔细观察,才能发杨炎双眼中偶尔一闪而过的精光,才令耶律楚材觉得“人不可貌相”这句老话却是太有道理了。
        双方寒宣一番之后,耶律楚材首先开口道:“蒙古、大宋与金国都有不共戴天之仇,然而如今金国国势庞大,非一方能够轻易灭之,因此蒙古、大宋联合灭金,精诚合作对双方都是大有益处。”
        杨炎也道:“耶律先生说得是,去年大宋和蒙古联军灭掉了西夏,在下曾与铁木真及蒙古诸将并肩作战,正在回想起来,还是记忆犹新。”
        耶律楚材道:“因此我们蒙宋双方对付金国,也应该行动一致,同时从南北用兵,使金国腹背受敌,方才能报双方之仇。如此我汗才以为,我们两国应该达成一致出兵的协议。”
        杨炎道:“铁木真大汗有如此想法甚好,我大宋也完全赞同双方进动一致,否则只会让金国逐个击破,但大宋目前还需要时间来恢复国力,在短期内是无法对金国发动全面进攻,因此现在也无法与蒙古约定俱体的出兵日期,这一点还请耶律先生见谅。”
        耶律楚材点点头,道:“兵者,国之大事,必须慎重行事,大宋有难处,这一点楚材也是知道。”
        杨炎又道:“而在此期间,我大宋或许还会与金国互相来往,暂时稳住金国,以得到恢复国力的时间,因此如果蒙古听到什么风声,一定不要误会,这一点还请耶律先生回去之后对铁木真大汗解释湥С4笏斡虢鸸鸩还泊魈欤坏任颐亲急赋浞葜螅欢ɑ嵬ㄖ晒牛餐帽ソ鸸!
        耶律楚材沉吟了一会儿,才道:“那么如果在这段时间内,金国进攻蒙古,那么大宋又当如何做为呢?”
        杨炎道:“先生请放心,宋蒙之间唇亡齿寒,缺一不可,一但金国举兵进攻蒙古,我大宋绝不会坐视不管,一定会从南方出兵,牵制金国。”
        耶律楚材这才露出了笑容,道:“如此甚好,我们蒙古也可以向大宋作出相同的承诺。一但金国出兵攻宋,也一定会从北方出兵,牵制金国。”
        两人互相看了一眼,不约而同的都哈哈大笑起来。
        笑罢之后,耶律楚材才道:“那么下面我们来商议一下,如果日后灭掉金国,那么如何分配金国的土地问题。”
        杨炎的眼中精光一闪,看来这才是蒙古使团来大宋的真实目地。于是首先问道:“不知蒙古希望得到金国的那些土地。”
        耶律楚材微微一笑,道:“我们蒙古对于所获土地并无贪欲,唯求当取之有道,而且一但开战,大宋由南向北,蒙古由北向南,并不互扰,因此那一方夺下的土地,就归那方所有,这样也算公平合理,能取得多少土地,唯看自己的能力。”
        杨炎断然道:“不行,这样的分法,我大宋是决不能接受。我大宋对金国的土地也并无贪心,只求收回昔日的全部失地,以及当年失陷辽国的燕云十六州,除此之外,我大宋对金国的其他土地并无奢求,任由你们蒙古所取。”
        因为收复失地以及燕云十六州的地方是大宋追求的最终目标,而河北、燕云十六州等地方都靠近金蒙边境,如果按照蒙古的提议,他们夺取这些土地的机会要远远大于大宋。这样一来,大宋最终的结果可能就会限于黄河流域,因此这样的分配方式,大宋自然是不能接受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