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秦皇纪-第1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公子高见。”范睢微微颔首,大为赞赏。
    “西海之地极为重要,若不能置于大秦之下,这里就会再度生乱,在西海筑城、修路、驻军很有必要。唯有如此,才能保证高山密林、险山恶水里的异族不为祸大秦。”秦昭王脸一肃,道:“要驻军,就需要一员大将坐镇,你们以谁可使?”
    白起嘴一张,就要说话,却给范睢一摆手阻止了,范睢道:“君上,臣以为西海之地不能孤立的处置,应当与河西之地联系起来处置。嗯,要说好,还得把西域也一并处置为宜。”
    “臣赞成!”白起和司马梗齐声附和。
    西海之地就是现在的青海湖一带,河西之地就是现在甘肃通往新疆的必经之地,再加上西域,这三处地方貌似孤立,其实是三位一体。
    这三处地方,最为重要的是河西之地,因为河西之地是联结西海和西疆的必经之地。若是没有河西走廊,西海和西域都是空谈。
    当然,若是只有河西之地也不行。西海若是落到异族手里,异族就会依托高山密林、险山恶水,不断滋扰河西走廊,使得河西不稳。河西不稳,西域就不稳。
    反之亦然。
    这在历史上有着深刻的教训,汉武帝在击破匈奴之后,为何要对羌用兵?就在于,当时的羌不断滋扰河西之地,使得汉朝不能集中力量经营西域。
    汉朝时的羌为祸还算是比较小,到了唐朝时,吐蕃对河西走廊的为害就大得多了。吐蕃虽然国力军力不如唐朝,却是有着高山密林可以依托,不断攻击河西走廊,更一度和阿拉伯帝国勾结在一起,阿拉伯帝国攻打西域,吐蕃攻打河西走廊,遥相呼应,这给唐朝制造了天大的麻烦。
    范睢要求把河西走廊、西海和西域三地联系在一起处置,是深谋远虑,无论怎样赞誉都不为过。
    “丞相以为要如何处置?”秦昭王对范睢之才异常欣赏。
    “臣以为,不仅要在西海筑城修路驻军,就是河西之地和西域都得如此。”范睢眼中精光闪烁,透着睿智,道:“河西是连接西域和西海的必经之地,尤为重要,臣以为当筑敦煌、武威、张掖、酒泉四城。”
    说到这里,略一停顿,道:“臣这些时日从行商处了解到,西域虽是地广人稀,口众少,然西域的物产却是极为丰饶,为中原所未有,若是经营好河西之地,就能促进中原与西域通商,可以贩有市无,生财货。”
    西域的货物中原没有,中原的货物西域没有,这两地间的商贸就是一笔可观的收入,范睢这份眼光极为了得。
    “虽说眼下大秦重农工,轻商贾,可是,一旦大秦一统天下之后,这就得有所改变,商贾一样要重视。”商鞅变法时提出“功自耕战出”,并非商鞅不知道商业的天大好处,只是出于当时的形势需要,抑制了商业。当天下一统之后,就得息刀兵,发展商业,贩有市无,让国人庶民过上好日子就成了必要,范睢这份眼光非常独到。
    “有理!有理!”秦昭王一代风云雄杰,他当然知道发展商业的好处,只是秦国要统一天下,不允许他这么做。
    (未完待续)
第六十一章 冬去春来又一年
    “河西、西域和西海都要筑城修路驻军,就需要三员大将坐镇。”秦昭王的眉头拧在一起了,颇有些为难,道:“这三员大将不仅要精于军略,还要通晓政略。王陵、王龁、蒙骜自然是没问题。只是,王陵要坐镇山东之地,不能脱身。这还差一员大将,谁可使?”
    说到这里,秦昭王的眉头拧成一个川字,道:“桓齮打仗没问题,要他坐镇这些要地,却是难为他了。”
    西海、河西和西域,这些地方太过偏远,一遇有事,向咸阳禀报,很费时日。得到秦王首肯,再去处置,早已是黄花菜都凉了。这就需要一员能征善战,还要通晓政略的大将坐镇了。
    秦国的猛将不少,真正符合这要求的不外王陵、王龁和蒙骜三人。至于桓齮,那是一等一的猛将,要他在战场上冲锋不是问题,要他处置政务,就很成问题,桓齮不能担此任。
    而王陵要坐镇山东之地,脱不开身,就少了一个人,秦昭王想来想去,也是找不到一个合适的人选。
    “君上,臣可以去。”司马梗请命。
    “国尉?嗯,倒是个不错的人选,只是你身为国尉,岂能出镇他方?咸阳离不了你。”秦昭王摇头。
    司马梗军事才干不凡,而且,他颇有政治眼光,要不然的话,也不会担任国尉一职了。
    “君上,臣以为此事不难。”范睢适时接过话头,道:“桓齮打仗了得,却不善政略,只需要找一个善于政略之人相辅便成。”
    “哦。有理,有理。丞相以为何人可辅桓齮?”秦昭王忙问道。
    “王绾可使。”范睢再度举荐了王绾。
    王绾虽然没有李斯那样的创新能力,可是,他能当上秦始皇朝的第一任丞相,那是因为他有着非凡的才干,精明干练,派他前去辅助桓齮,很合适。
    “王绾?对,他可使!”秦昭王对王绾的才干极为欣赏,立时便准了。
    王绾虽然年轻,还需要磨砺,却是因为才干不凡,极得秦国朝野器重,白起和司马梗立时赞成:“不错,王绾可担此任!”
    “寡人以为桓齮和王绾驻守河西之地。这里要筑的城不少,而且,河西极为重要,一定要治理好,王绾政才不凡,正合适。”秦昭王开始分派任务了,道:“王龁就去西海。蒙骜就于来年春季,与异人他们一道入西域,容打下西域之后,他就镇守西域。你们以为如此处置,可好?”
    其实,要解决这些问题,用不着派出王龁、桓齮和蒙骜这些老将,秦异人身边就有不少人杰,诸如黄石公、尉缭和王翦、李斯、韩非他们,个个都是大才,能担大任。
    秦昭王之所以不命黄石公他们做这事,那是因为他知道秦异人这是在历练一批年青人。这些人,将会与秦异人一道,征战天下,他们是秦异人的左臂右膀,秦异人离不了他们,切不可把他们分开了。
    这事就定下了,秦昭王的旨意传出,王龁、桓齮、蒙骜和王绾四人离开咸阳,直奔陇西。
    XXXXXXXXXX西海,秦军营地。
    此时的西海,已经是一片兵营了,秦军的帐幕井然有序,横成行,竖成列,没有丝毫混乱。与当初羌的帐幕比起来,好得不能再好了。
    羌和匈奴一样,没有严明的号令,没有严格的纪律,一到扎营时,就是东一团,西一团,乱糟糟的,连道路都没有。
    秦军营地一派喜庆气氛,秦军士卒人人脸上洋溢着喜悦。自从盘古开天地以来,华夏之军第一次来到西海之地,把羌给灭了,这是天大之喜,要秦军士卒不欢喜都不成。
    虽然战事已经结束有些时间了,他们的欢喜劲头仍在。
    秦异人的中军帐,黄石公、王翦、尉缭、蒙武、李斯、韩非,以及一众将领在座,人人脸上泛着喜悦。
    “我一瞧你们,就知道你们把欢喜写在脸上……”秦异人的话颇为有趣,众将齐声大笑,一时间,笑声如同雷鸣,差点把帐顶给掀飞了。
    “我知道你们欢喜,给你们说实话,我也很欢喜。”直到笑声过后,秦异人这才接着道:“可是,我们不能光顾着欢喜,得做一件事。”
    “公子,何事?”
    “是不是又要打异族了?没问题,只要公子下令,我们这就去打。”
    众将一听这话,大喜过望。依他们想来,只要能有异族打,那就是天大的喜事。
    “西海虽是苦寒之地,却是一处宝地,可以在这里练兵。”秦异人的话大出众人的意料。
    “练兵?”一片惊疑声响起,个个一脸的难以置信。
    高原上有高原反应,在这里训练的军队,其适应能力更强,身体会更好,众将哪里知道这些,依他们想来,西海如此苦寒之地,哪里能练兵了,要他们不惊疑都不行。
    “没错!就是练兵!”秦异人重重点头,道:“大秦要在西海驻军,要是将士们不适应这里的气候,没适应这里的高山密林、险山恶水,有用处吗?”
    在西海驻军的话,首先一条,就是要驻守这里的秦军能适应这里的气候,要适应高原作战,要能翻山越岭,不然的话,一切都是空谈。
    “有理。”众将不得不承认,秦异人说得在理。
    “所以,我决定了,从今天起,全军操练!”秦异人脸一沉,沉声道。
    “诺!”众将肃然领命。
    秦异人一声令下,秦军集结在一起,开始进行操练。
    不操练不知道,一操练起来,方知在高原训练是何等的艰辛,会让人连气都喘不过来。好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将士们一旦习惯之后,就觉得在西海这个苦寒之地训练有着在平原上训练不可比拟的优势,效果更加显著。
    在秦军训练了一个月后,王龁到来了。王龁也是一员良将,与王陵齐名,是白起麾下的重将,他的眼光独到,很快就发现了在西海训练的好处,对秦异人此举是大加称赞。然后,他就出起了主意。
    不得不说,王龁不愧是良将,眼光很是独到,他提出的问题很有价值。
    就这样,集合秦异人、黄石公、王翦、尉缭、王龁、李斯和韩非这些大才的智慧,一套完整的高原练兵计划就初具规模了,只要再假以时日,加以完善,必将让秦军受益无穷。
    时间在训练中过得很快,经过三个月的苦练,这些秦军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的适应能力,他们的身体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更加精悍了。
    冬去春来,又到了一年的春季,冰雪解冻,是该班师的时候了。
    秦异人一声令下,秦军拔营而起,直奔陇西而去。
    王龁一直送了百里之地,这才惜别。
    回去的路上,将士们一点儿也不觉得苦,也不觉得累,异常轻松,走路象在飞,瞧他们那模样儿,恨不得长上一对翅膀,飞到陇西去。
    此次出征,灭了羌这个最让秦人痛恨的异族,班师归来,要将士们不轻松自在都不成。
    七天之后,秦军就回到陇西了。
    一到陇西,秦异人吓了一大跳,只见人山人海,放眼一望,全是激动不已的人群,个个眼含热泪,饱含深情,迎接他们归来。
    赶到这里前来迎接秦军的是秦人,没有赵人、韩人这些山东之人,因为羌为祸的只是秦国,与山东之地没有交集,这些山东之人自然是不会来到的。
    羌是秦人最恨的异族,而这些边关上的秦人深受羌祸,不是数年,不是数十年,而是数百载,羌一朝而灭,要他们不欢喜,要他们不前来犒军都不成。
    望着一张张激动而又朴实的脸,秦异人大是感慨,好男儿当建功立业!
    陇西郡守、蒙骜、王绾和桓齮也来迎接。蒙骜要去西域,他得随秦异人他们一道前去,只能在陇西等待。当然,以他之才,他不会白等,他在为西征西域做准备。
    王绾和桓齮那是特的赶回来的,如此盛事,要是不参加,就太对不起自己了。
    回到陇西郡守府,秦异人、黄石公、尉缭、王翦、蒙武、李斯、韩非、蒙骜、王绾、桓齮聚在一起,说些别来之事。
    蒙骜特的把秦国国中事说了一番,秦异人方知道,他们一年的征战,让秦国沸腾了好几次。
    了解了国中情形,秦异人这才下令,要秦军一边休整,一边做好西征西域的准备。
    待得众人离去后,蒙骜把蒙武叫到一边,一脸喜色的冲蒙武道:“武儿,为父恭喜你当爹了。”
    “我当爹了?”蒙武出征一年了,还没有回过家,乍闻这消息,欢喜得一蹦老高,一张嘴哪里合得拢。
    “是啊。是个胖大小子,白白胖胖的,乖着呢。”蒙骜当爷爷了,笑得一张嘴都裂到耳根了。
    “爹,我去给公子说。”就在蒙骜欢喜之际,只见蒙武转身就跑,一边跑一边叫嚷道:“我当爹了,我要让公子知晓。”
    蒙武和秦异人是死党,两人好得可以穿一条裤子,如此喜讯,要是不与自己最好的死党分享,说得过去么?
    蒙骜本想叫住蒙武,可是,蒙武已经去得远了,只得摇摇头,打消了这念头。
    秦异人刚回到屋里,只见蒙武飞也似的冲了进来,还未等秦异人开口问话,只听蒙武喜滋滋的道:“公子,我当爹了,我当爹了!”
    头一昂,胸一挺,摆出一副“你恭贺我”的架势,只等着秦异人道贺。
    “当真?恭喜恭喜!”秦异人为蒙武欢喜,道:“这下好了,我们两个都当爹了。我们的交情深厚,我们要把这交情传给下一代,就让我们的儿辈接着交好。”
    “谢公子!”蒙武大喜过望。
    “对了,是小男子汉,还是闺女?叫什么名字?”秦异人忙问道。
    “是个胖大小子,叫蒙恬!”蒙武欢天喜地的道。
    “蒙恬?”秦异人双手捂着嘴,惊愕之下,把舌头咬了。
    (未完待续)
第六十二章 出兵西域
    蒙恬,秦朝着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在历史上享有大名,可以说是大名鼎鼎,只要是个中国人都知道的历史名人。
    蒙恬在军事上的主要成就,就是在秦始皇发动统一战争之时,他坐镇九原郡,防止北方匈奴趁机南下进扰华夏。统一之战为期十年,他在北方镇住了匈奴,匈奴不敢南下,为统一之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蒙恬又着手准备攻打匈奴,最终在河套之地大破匈奴,打得匈奴损失惨重。并且,他在河套之地筑城,为进攻漠北做准备,可惜的是,因为秦始皇英年早逝,秦朝很快就灭亡了,这一计划最终付诸流水。
    蒙恬还有着不凡的政治才干,可为丞相。正是因为他具有这样的才华,才被赵高利用,才被李斯忌妒,最终酿成了矫诏之事,扶苏自杀,蒙恬下狱,葬送了秦朝,让无数后人为之叹息。
    其实,蒙恬的才华远远不止军事和政治上,他还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国防工程专家。在他主持下,秦朝对秦、燕、赵三国修建的长城进行改造,使之更加符合战争的需要。
    长城,那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被誉为“龙的脊梁”,历经两千多年,仍然存在,我们一提起长城,就充满着敬意,为何如此?
    尽管历史上诋毁长城的人不在少数,把长城说得一无是处的人不知几多,然而,谁也无法否认,长城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国防工程,正是因为长城的存在,让华夏受益无穷。
    特别是汉朝和隋朝,对长城的依赖特别巨大。可以这样说,若是没有长城,汉朝就被匈奴给灭了;若是没有长城,隋朝就被北方的突厥给灭了。正是因为很好的利用了长城,汉隋两朝才争取到了时间,变得强大起来,最终开始反击北方的异族,并且取得巨大的成功。
    长城历经两千多年而不衰,成为华夏的象征,由此可见蒙恬在国防工程上的造诣是何等的精深,是何等的让人震惊。
    蒙恬在后世有很多粉丝,秦异人也是其中之一。
    乍闻此言,秦异人能不惊讶吗?
    “蒙武啊,你看这样如何?本公子收蒙恬为义子。”秦异人念头不住转动,蒙恬这样的奇才,一定要笼络住,收为义子,可以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可以更加信任。
    同时,有了这一层关系,蒙恬就不会再被害了。
    “对了,赵高呢?怎么不见其人?”秦异人猛然想起赵高这个秦朝灭亡的罪魁祸首。
    正是因为赵高的奸猾,蒙恬才被害,秦朝才会灭亡,如今,蒙恬已经出生了,秦异人不能不想到赵高这个奸人。
    “公子,这……”蒙武一脸的震惊,他万万没有想到,秦异人竟然要收蒙恬为义子。
    秦异人接掌秦国江山不敢说十拿九稳,至少已经是**不离十了,只要不出意外,秦国江山一定会交到秦异人手里。秦异人收蒙恬为义子,那就是蒙恬的前程似锦,不可限量,这是大好事,蒙武没有理由不同意。
    可是,若是秦异人要蒙恬跟着秦异人姓嬴,蒙武就有些难以接受了。香火传承在中国人的观念中,是特别重要,即使是知交好友也不成。
    “蒙武啊,我们两兄弟,谁跟谁呀,你的儿子还不就是本公子的儿子。”秦异人搂着蒙武的肩头,使劲一拥,右手大气的一挥,道:“此事就这么定了!”
    “公子,这不成啊,他是我的儿子。”蒙武哭丧着一张脸。
    “你放心吧,他仍是叫蒙恬。”秦异人当然明白蒙武为何不开心了,逗弄他一阵,这才了事。
    “真的?太好了。”蒙武脸上的不爽荡然无存,紧接着,就是一脸的欢喜,比起吃了蜜还要让他欢喜。
    秦异人收蒙恬为义子,蒙恬就前途无量,要蒙武不欢喜都不成。
    “回去以后,我们就让蒙恬和政儿多加亲近亲近。”秦异人在转念头,得让嬴政和蒙恬从小培养感情,长大了才会交情深厚,可以更加放心,用起来才会顺手。
    “一定!一定!”秦异人这是在给蒙恬安排前程了,蒙武真想放声高歌一曲,一张嘴哪里合得拢。
    “公子,我得把这喜讯告知爹。”蒙武飞也似的冲了出去。
    秦异人望着蒙武的背影,很为蒙武这个死党欢喜,能生出蒙恬这样的杰出人物,蒙武真是了得。
    秦异人刚想歇息,只听一阵畅笑声传来,一听便知是蒙骜。
    果然,只见蒙骜和蒙武小跑着冲了进来。不用想也知道,秦异人收蒙恬为义子之事,蒙骜也是赞成。谁都清楚,秦昭王之所以命秦异人率军出战,就是在为秦异人执掌秦国铺路,不出意外的话,秦异人将是秦国的国君,他收蒙恬为义子,那就意味着蒙恬前途无量,作为爷爷,蒙骜能不欢喜吗?
    “谢公子!谢公子!”秦异人还没有说话,蒙骜就冲秦异人喜滋滋的道,不住抱拳行礼。
    “哪里话。”秦异人右手一摆,就要说话,却给蒙骜打断了。
    只听蒙骜劈头盖脑的道:“公子,你收恬儿为义子,这是好事儿,我自然不会有异议。可是,你何时娶怡儿呢?”
    “蒙怡?”对这个美丽可人的美人儿,秦异人大有好感。要不是前任去了赵国为质,说不定早就抱得蒙怡归了。
    “是啊。”蒙骜厚着一张脸,道:“公子,你收恬儿为义子,再把怡儿给娶了,我们就亲上加亲,这多好的事儿呀。你瞧你,脸都红了,想怡儿了吧?呵呵!”
    秦异人伸手摸摸脸颊,没有发烫。以本公子的厚脸皮,怎会脸红?
    “等我回到咸阳,我就把她吃了。”秦异人的脸皮也不是一般的厚。
    “好啊好啊。”蒙骜一个劲的赞同,重重点头,差点把脖子都顿断了。
    蒙武偷偷冲秦异人一竖大拇指,做了一个口形,秦异人知道那是“妹夫”二字。
    欢闹一阵,蒙骜这才心满意足的离去。
    秦异人搂着蒙武的肩头,道:“蒙武啊,你真不行。”
    劈头盖脑一句话,让蒙武摸不着头脑,愕然问道:“公子,我甚事不行?”
    “生儿子这事你差远了呢。你瞧瞧本公子,有了政儿,还要再娶你妹妹,她还得给本公子生儿子呢。这样一来,本公子就有好几个儿子呢。你呢?只有一个蒙恬,这可不够,你得使劲的生,多生几个。”秦异人在蒙武肩头拍拍,鼓励道。
    “呃。”蒙武嘴里发出一阵磨牙声。
    “光一个蒙恬可不行,还得再生个蒙毅,那也是个盘盘大才。”秦异人在心里转着心思。
    蒙恬蒙毅两兄弟才华不凡,名动千古。光有一个蒙恬,显然不能满足秦异人的胃口,人才嘛,没人嫌多,只嫌不够。
    XXXXXX有了蒙骜的提前准备,出征西域一事就费不了多少事,准备很快就完成了。
    半月之后,秦异人下令出兵,五万秦军在秦异人的率领下,从陇西出发,直奔西域而去。
    去岁冬初,秦军在秦异人的率领下,横扫了河西走廊,灭了林胡、楼烦、楼兰、浑邪、休屠这些异族,兵临小方盘之地。
    这次出兵,可以说是旧游之地了。在秦异人的率领下,秦军从河西走廊直奔小方盘。
    一路上,只见不计其数的林胡、楼兰、楼烦、浑邪、休屠这些异族在秦军的皮鞭驱赶下,做着苦力,在筑城。
    一座座城池已经初具规模了,只需要再过上一段时间,城池就能筑好。
    有了这些城池,秦国对河西走廊的控制就更加严密,更加稳固了。
    而且,这些城池还是进出西域的基地,过往行商可以在城池补给,可以想象得到,这些城池一修好,“丝绸之路”就会更加兴旺。
    在河西走廊上的行军非常顺利,没有什么意外之事发生,很快就到了小方盘之地。
    小方盘是西域和河西走廊的交汇处,只要过了这里,就正式进入了西域。
    王绾和桓齮二人相送到这里,秦异人道:“送君千里终须一别,你们就不要再相送了。”
    “公子,你能不能让我随军出征?我不当将军也成,就做一士卒。”桓齮满脸陪笑,一个劲的讨好,眼巴巴的望着秦异人。
    对于桓齮这个老将来说,他最喜爱的就是打仗了,他是恨不得随秦异人一道前去西域。
    “这可不行。”秦异人摇头,断然拒绝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