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秦皇纪-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这话何意?”秦昭王精明人一个,知道范睢绕了这么大一个圈子,必是话里有话。
    “臣斗胆,敢问君上,一统之后,赵人是不是大秦子民?”范睢进逼一步。
    “当然是。”秦昭王不满的瞪了一眼范睢,沉声道:“不管是秦人、赵人、魏人、韩人、燕人、齐人、楚人,皆是华夏一脉,大秦一统之后,他们都是大秦子民。”
    “恭喜君上,贺喜君上。”范睢双手抱拳,冲秦昭王恭贺。
    “丞相,你这是何意?喜从何来?”秦昭王糊涂了。
    邯郸未破,赵国未灭,无缘无故的,有何喜事?范睢这话太绕了,把精明的秦昭王给绕糊涂了。
    “君上视天下人为华夏一脉,视他们为大秦子民,君上胸襟博大,宽广如海,有如此胸怀,方能成就一统伟业!臣,不敢不贺。”范睢一脸的肃穆,大声道贺。
    “呵呵!”要想统一天下,必须要有宽广如同大海般的胸怀,范睢这话说到秦昭王心坎上了,大是欢喜,发出一阵畅笑声。
    “那么,臣敢问君上,邯郸数十万手无寸铁的老弱妇孺,是杀,还是不杀?”范睢眼中精光暴射,盯着秦昭王。
    (未完待续)
第四十八章 魏国出兵
    “好你个范睢,在这里等着寡人!”秦昭王终于明白了,范睢绕了这么大一个圈子,大拍他的马屁,原来是给他设了一个局,不由得有些恼怒。
    范睢仿佛没有看见秦昭王的恼怒样儿似的,大声道:“君上,邯郸破与不破,赵国亡与不亡,全在君上一念间,二十万大秦锐士还在等着君上的旨意,还请君上下旨。”
    这话没有一点夸大成份,若秦昭王执意要灭赵国,只需要他一道严旨掷下,王陵即使不愿,也只有执行的份。到那时,邯郸必然是血流成河,尸积如山,能活下来的赵人能有几多?
    “这……”秦昭王的眉头拧在一起,成一个川字,沉吟不绝,久久不语。
    范睢静等着,并没有打断秦昭王的思索。
    时间在无声中流逝,过了许久,秦昭王这才一掀眉头,盯着范睢问道:“丞相,你说,若是寡人下旨进攻,灭掉赵国,会有何不利后果?”
    “君上,不利后果,异人公子已经说得明白,臣本无再说的必要,然君上问起,臣不敢不言。”范睢眼中透着睿智的光芒,道:“这不利的后果主要有两个……”
    “哪两个?”秦昭王忙问道,一双眼睛死盯着范睢,生怕错过一点细节。
    “……一是若要强行灭赵,必得动刀兵,二十万大秦锐士要踏平邯郸并非难事,顶多一两天就能做到。可是,赵人刚烈,宁死不屈,必然要与大秦锐士争斗,死伤无数。四十余万赵人,幸存下来的能有几多?”范睢的声调转高,有些尖细刺耳:“以臣之预料,能幸存十来万就很了不得了。如此一来,可以说邯郸血流成河,尸积如山,形同废墟,寸草不生,这样的一统还有意义吗?”
    真要强行攻破邯郸,灭掉赵国,并非难事,对于攻入城里的秦军来说,很容易的事儿,一两天就能做到。问题是,这会酿成惨祸,会是一场大屠杀,能活下的赵人能有几多?邯郸必然会化为废墟,必然是寸草不生,这样的一统没有丝毫意义。
    秦昭王右手食指不住指点着范睢,紧抿着嘴唇,半天说不出话来。
    他很不甘心,但是他知道,范睢说得在理。
    “其二呢?”秦昭王过了半天这才问道。
    “二是长平杀降,震动天下,大秦被山东之地骂为虎狼,残暴不仁,天下人仇秦之心更甚。”范睢接着剖析,道:“若邯郸化为废墟,寸草不生,血流成河,尸积如山的话,天下人仇秦之心更甚,于大秦一统极为不利。到时,韩人、魏人、齐人、燕人、楚人,必将抵抗到底,宁死不降,大秦若要一天下,会付出极为惨重的代价,死伤无数……”
    统一之战,能不杀则不杀,能减少的损失就要减少。
    秦昭王仰首向天,双手紧握成拳,太过用力,手背发青了,咬紧牙关,久久不语,他在进行权衡。
    “……更有可能,就是大秦锐士所过之处,成为一片废墟,无完好之城池,无存活之人!”范睢的话更加富有震憾力,道:“这样的一统,会使华夏极为虚弱,若是北方的匈奴、胡人趁势打来,大秦如何抵挡?”
    北方的边患,一直是中国数千年的心腹大患,历朝历代都在与北方的边患作斗争。战国之时,因为中原内乱,七大战国力征,是北方匈奴、胡人横行的“黄金时期”,就连小小的楼兰、林胡、休屠、浑邪这些胡人都敢肆意滋扰边境。
    中原富饶,对于北方的游牧民族有着致命的吸引力,尤其是正在崛起的匈奴,即将成为心腹大患。若是华夏在统一之战中,付出的代价太过惨重,实力大耗的话,北方的胡人趁势打来,拿什么来抵挡?
    此事不得不虑!
    不得不虑在机先!
    “难道真要让寡人眼睁睁的看着赵丹逍遥?”秦昭王很是不甘心,异常不甘心。
    他的时日无多了,没几年好活了,他很想在有生之年灭掉一个战国,这将是他人生圆满的句号,灭赵对他有着致命的诱惑力。
    然而,却是因为赵人刚烈不屈,让秦军自缚手脚,不能大举攻城,这并非秦军实力不济,他怎能甘心?
    不要说秦昭王,就是换作任何一个人,处此之情,也不会甘心。
    “那么,丞相以为该当如何?”秦昭王极为不甘心,冲范睢问计。
    范睢入秦之后,很是干了几件大事,驱逐秦昭王的舅舅穰侯,夺回权力,让秦昭王亲政;为秦国出了一条流传千古的远交近攻奇计,长平反间,让赵国成功的罢了廉颇的兵权……每一件都非常人所能及,让人钦佩,秦昭王对范睢是极为信任,很是盼望范睢能为他出一条妙计,一双眼睛瞪得象铜铃,死盯着范睢。
    “君上,异人公子的谋划就是最好的计策。”然而,这次,范睢让他失望了。
    “他能有屁的谋划,他是迂腐。”秦昭王眼睛一翻,精光暴射,痛斥秦异人:“他在邯郸呆的时间太长了,学到儒家那套迂腐,他中了儒家的毒!什么王道天命,都是狗屁!是狗屁!”
    “君上,赵人之所以宁死不降,是因为大秦未得赵人之心,赵人不认可大秦。”范睢为秦异人辩解,道:“大秦若要一天下,必须要收天下人之心,若是连赵人之心都不能得到,何来得天下人之心?”
    一句反问,把秦昭王问住了。
    不得民心,何以得天下?秦国要统一的是整个天下,而不仅仅是赵国一国,若是连赵人之心都不能得到,何来得天下人之心?何来一统天下?
    “君上,攻心之策虽然收效慢,费时长,然而,却有一好处,天大的好处。”范睢的话很有诱惑力。
    “哦。说说看。”秦昭王大感兴趣。
    “君上是知道的,秦赵是死仇,长平杀降更让赵人恨透了大秦。若要说天下间,谁最恨大秦?一定是赵人!”范睢脸上泛着笑容,剖析,道:“若是大秦得到赵人之心,天下人就会感慨,大秦真是仁德,连死敌赵人之心得能得到,还有什么是得不到的呢?他们一定会心向大秦,大秦的统一之路就会顺畅许多。”
    这绝对不是夸大之词,而是事实。
    若秦国得到死敌赵人之心的话,将会是一个良好的开端,让天下归心,统一之路就会顺畅很多很多了。
    “照这么说,攻心之策并非一无是处。”秦昭王想了想,认可了这说法。
    “大秦以一统天下为己任,意在结束数百年的战乱,还天下安宁,国人庶民方能过上好日子,赵人为何如此宁死不屈,誓与邯郸共存亡呢?”紧接着,秦昭王就是想不明白了。
    春秋战国是大乱之世,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大乱之世,五伯争霸,战国力征,黎民苦战国,苦不堪言。若能结束战乱,这是天大的好事,秦国的出发点是好的,赵人却是誓死抵抗,这让秦昭王还真是想不明白。
    说到底,造成这种情况的,正如秦异人所说,秦国并未做好统一的准备。
    从军事上说,统一的条件已经成熟了。长平大战,秦国把唯一能够抵挡秦国的赵国精锐全歼,扫除了最大一块绊脚石。若秦国不顾一切,不惜付出天大的代价的话,完全可以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扫灭六国,统一中国。
    然而,这会付出天大的代价,得不偿失。
    造成这种原因的就在于,政治上远远没有跟上军事上取得的成就。其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秦国并未大举宣扬,天下人仍在仇秦,不认可秦国,这种局面要到秦始皇采纳尉缭的建议,大举出金,收买读书人为秦国背书,才有所改观。
    二是因为周天子仍在,天下人无一心。周天子地不过一郡,实力很弱,但是,只要周天子存在一日,他就是天下共主,就是天子,这是大义,这是名份。
    “君上,这事要说个通透的话,非三言两语所能明白,容后再细说。”范睢当然想过原因,他知道这事牵扯的事儿太多了,要说明白,至少要半天时间,甚至更多。
    “既然如此,攻心之事不得不为了,那就让他们做吧。”秦昭王万分不甘心,却是不得不强忍着,只得同意进行攻心。
    “君上,还有一件事必须得马上做。”范睢的声调转高。
    “何事?”秦昭王忙问道。
    “攻心一事,费时太长,没有一年半载的时间,难以成功,说不定会出乱子。”范睢的眉头紧拧着,道:“山东之地,很有可能趁此机会合纵,大秦不得不虑。”
    “合纵?”秦昭王轻蔑一笑,道:“立时发出国书,谁敢参与合纵,谁敢与大秦作对,寡人就灭了谁!”
    眉头一掀,如同出鞘的利剑,杀气腾腾:“寡人眼下不能灭赵,难道还不能一举灭了你?”
    灭赵这事得慢慢来,不能急了。若是山东之地有谁敢合纵,有谁要与秦国为敌,一定会招来秦国大军,秦昭王正愁无国可灭呢。
    XXXXXXXXX魏国都城,大梁,王宫。
    魏安釐王正在与老缭子商议。
    “国尉,你以为大魏该不该出兵?”魏安釐王盯着老缭子问道。
    为了出兵不出兵之事,魏安釐王差点把脑袋想破了,却是没有主意,只得把很不想见的老缭子请来商议。
    “君上,邯郸随时可破,大魏不能再犹豫了,得立时出兵!”老缭子眼中精光一闪,道:“即使他国不出兵,大魏也要出兵!赵国一灭,下一个就轮到大魏了,大魏绝不能置身事外。”
    “不出兵不行啊!”魏安釐王终于下定决心,道:“召晋鄙。”
    (未完待续)
第四十九章 黄雀在后
    魏安厘王揉揉隐隐作疼的太阳穴,不再言语,只等着晋鄙到来。为了出兵不出兵这事,他真的是把脑仁儿都想疼了。
    “咚咚!”
    一阵沉重的脚步声响起,如同巨锤在撞击地面,很有威势。
    只见一个身材高大,如同铁塔般的老者,白须白眉,大步而来,他就是魏国干城,晋鄙。
    晋鄙,是魏国元老级人物,侍候过数位魏王,极得历代魏王的信任,被倚为腹心。
    晋鄙之所以很得历代魏王的信任,并非他有着杰出的军事才干,而是因为他很忠心。对于君王来说,忠心是第一位的,再有才干的臣子,若他不忠心,谁也不敢用。
    当然,晋鄙并非无能之辈,他戎马一生,一生参与过的大小战役没有一百,也有好几十,展现了不错的军事才干,在军中很有威望,拢得住军心。
    要不然的话,即使他再忠心,历代魏王也不敢托付他重任。
    因为信陵君杀了晋鄙,夺了魏军,打败秦军,取得不错的战绩,后人为信陵君大吹法螺,把信陵君吹成了花儿。同时,把晋鄙贬得一文不值,仿佛晋鄙一无是处似的。其实,这是大错特错。
    虽然年近七十了,晋鄙仍是身强体健,日食全羊,健步如飞,骑马上战场,没有任何问题。这点,和廉颇极为相似。
    “臣,晋鄙,见过君上。”晋鄙冲魏安厘王见礼,声若洪钟,如同洪钟大吕在轰鸣,震人耳膜。
    “免了。”魏安厘王对这个最为忠心的臣子是礼敬有佳,笑着挥手,道:“晋鄙,赵国即将灭亡,大魏不能坐视不理,寡人欲要出兵救赵,你以为如何?”
    “君上说如何做,臣便如何做,哪怕是刀山火海,臣也不会皱一下眉头。”晋鄙一如既往的忠心,连说话都以魏王之意为准,道:“赵国是大魏的门户,若赵灭,大魏必危,大魏出兵,势在必行。”
    “好!说得好!”晋鄙这通马屁拍得魏安厘王大是欢悦,笑得更加开心了:“寡人一番苦心,你能深体之,寡人甚慰!寡人这就命你为上将军,率军二十万救赵!”
    “诺!”晋鄙自然没有异议,轰然领命。
    魏安厘王把上将军兵符授予晋鄙,执着晋鄙的手,道:“拜托上将军了!”
    “谢君上。”晋鄙声若洪钟,道:“臣定当不辱使命,一鼓作气,直奔邯郸,打秦军一个措手不及,解邯郸之围。”
    魏国突然发兵,若是执行“兵贵神速”的兵家格言,轻兵掩袭,直奔邯郸,很可能打秦军一个措手不及,这处置之法很是不错,晋鄙不愧是征战一生的沙场老将。
    “好!好!”魏安厘王大是欢喜,笑得更加开心了,眼睛眯到一起了,道:“文侯之时,有吴起为大魏效力,惠王时有庞涓为大魏效力,你就是寡人的吴起、庞涓!”
    吴起在魏国干的事儿,让天下震惊,最有名的就是他训练出了“魏武卒”,夺取了秦国半壁半山,差点把秦国灭了。
    庞涓虽是兵败孙膑之手,中箭而死。然而,他在魏国那些年,魏国东挡西杀,威名赫赫,令诸侯震恐。
    魏安厘王之所以如此比喻,是因为他器重晋鄙。
    “君上过奖了,臣自当尽力!”晋鄙大是欢喜,忙表决心。
    “上将军,你何时出征?”魏安王问道。
    “君上,救兵如救火,邯郸危急,刻不容缓,臣这就率军出征。”晋鄙是老将,虽然没有很杰出的军事才干,这些问题还是看得明白。
    “朝受命,夕引道,好!”魏安厘王更加欢喜了。
    晋鄙辞别魏安厘王,点齐兵马,立时出征。二十万魏军在他的率领下,轻兵疾进,欲要以最快速度赶到邯郸,打秦军一个措手不及。
    “晋鄙即时出兵,轻兵疾进,要不了数日,就能赶到邯郸,打秦军一个措手不及。”魏安厘王踱着步,不住思索,道:“若是打胜了,是天大的喜事,大魏大长威风,在天下诸侯面前大大的露一回脸。若是败了,就是引火烧身呀,这可如何是好?”
    魏国迫于情势,不得不出兵。打胜了,一切都好说。若是打败了的话,秦昭王肯定会把一腔怒火全冲魏国发作,秦国大军必然会直奔大梁而来,这让魏安厘王不得不忧虑。
    “禀君上,秦王国书到。”就在这时,一个内侍急匆匆而来,递上秦国国书。
    “秦王国书?”一听到这这消息,魏安厘王就是心惊肉跳,望着内侍高高捧在跟前的秦国国书,如同面对刀山火海一般,不住后退。
    魏国才发兵没多久,秦国的国书就到了,这对魏安厘王来说,还有比这更让他害怕的吗?
    怕归怕,不看又不行,魏安厘王只得强忍着心惊,接过秦国国书一瞧,大叫一声:“啊!”
    秦昭王在国书中没有任何掩饰,赤裸裸的威胁,谁出兵就灭谁!谁与秦国为敌,就灭谁!
    这对于魏安厘王来说,无异于灭顶之灾,魏国的大军已经出发了呀。
    “快!传令给晋鄙,要他就地驻扎,静观其变,等候寡人的旨意!”愣怔了半天,魏安厘王终于反应过来了,得给晋鄙传达军令,要魏军停下来,不然大事不妙。
    内侍领命,忙去安排。
    “但愿来得及!”魏安厘王一屁股坐在地上,一头一脸的冷汗,滴将下来,沾湿了衣襟。
    XXXXXXXXXX晋鄙率领的二十万魏军已经到了赵魏边境,晋鄙对自己的行军速度很是满意,大声下令道:“偃旗息鼓,卷甲而进,务必以最快速度赶到邯郸!”
    对这命令,魏军当然没有异议。魏国这次出兵,唯一的胜机就在于打秦军一个措手不及,而不是正面硬撼。若是正面硬撼的话,放眼天下,还没有哪支军队能与秦军相抗。
    “再有两天,就能享受胜利了!”晋鄙也是欢喜,就要一拍马背,进入赵境。
    就在这时,只见一骑快马冲来,远远就嚷开了:“君上有令,停止前进!就地扎营!静观其变!”
    “什么?停止前进?”魏军将士爆发出一片惊呼声。
    只要是个人都知道,偷偷疾进,打秦军一个措手不及的好处,竟然要停止前进,谁能不惊讶。
    这人冲到近前,把魏安厘王的旨意递上,晋鄙接在手里,一瞧之下,果是如此,叹息一声:“君上,你误了军机!”然而,他没有任何犹豫,立时下令:“就地安营。”
    就这样,二十万魏军停在赵魏边境上。
    XXXXXXXXXXX赵国,邯郸城下,秦军营地,中军大帐。
    王陵、蒙骜、桓齮、秦异人、王翦、黄石公、尉缭,以及一众将领在座。
    “魏王好大的狗胆,竟然敢发兵。”王陵脸色极为难看,吼得山响:“晋鄙这老匹夫,他活得不耐烦了,竟然想偷袭我们,想得美!”
    魏国发兵的消息,以最快的速度传到邯郸,王陵得到这消息后,召集众将商议。
    “依我说,魏国敢发兵,这是吃了熊心豹子胆,我们一定要严惩,立时去把晋鄙杀了。”心急的桓齮大声吼道。
    “对!打败魏军!杀了晋鄙这老匹夫!”众将齐声响应。
    秦异人却是紧抿着嘴唇没有说话。
    “公子,你怎生说?”王陵冲秦异人问道。
    “这是好事。”秦异人笑道。
    “好事?”众人不解了,一片疑惑声响起:“魏国出兵,其他几国若是仿效,就会合纵,这是天大的坏事呀,怎又成了好事?”
    魏国出兵不是好兆头,应当迎头痛击,打败魏军,让山东之地瞧瞧,与秦国为敌的下场。秦异人却说是好事,谁能想得明白。
    黄石公和尉缭当然知道秦异人的意思,二人相视一眼,没有说话。
    “你们放心,不会有合纵。”秦异人微笑,道:“有道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黄雀也该动动了。”
    XXXXXXXX燕国都城,蓟城,燕国王宫。
    “哈哈!”燕孝王哈哈大笑,快活异常,冲剧辛道:“剧辛,你瞧瞧,魏国终于坐不住了,要发兵了。我们也该发兵了。”
    “是呀。”剧辛重重点头,道:“大燕谋划多时,就是为的这一刻。收复失地,大败赵国,在此一举!”
    当然,还有一句话他没有说“我剧辛建功立业在此一举”。
    剧辛听信秦异人的话,一心要立功,想要追上乐毅,早就在等待良机了。
    “剧辛,寡人这就拜你为上将军,出兵攻赵!”燕孝王把上将军兵符递给剧辛,正式拜剧辛为上将军了。
    剧辛成为燕臣数十年,就没有当过上将军,紧握着上将军兵符,大是欢喜,很是激动,昂昂而言:“剧辛定不辱命!传令,大军悄悄向赵境集结。”
    XXXXXXXXX齐国都城,临淄,齐国王宫。
    君王后、田单、齐王建和后胜在座,正在商议出兵之事。
    “魏国出兵二十万,屯兵于魏之西境,东部空虚,正是大齐的良机,大齐自当一举袭破魏国,夺取魏国城池。”君王后眼中光芒一闪,透着睿智的光芒。
    最初,按照君王后和田单的意思,齐国不会在这时节与魏国生事,而是以山东大局为重,为魏国保护好东部边境。后胜听信了秦异人之言,一心要建功,好当丞相,竟然把君王后说动了,齐国决心攻魏,夺回失地。
    “太后,臣愿率军出征!”这率兵出征一事,必然是田单无疑,然而,后胜却是要抢兵权,这让君王后大是诧异。
    (未完待续)
第五十章 攻心
    “闭嘴。”君王后沉声喝斥,道:“率军出征,自有丞相,还轮不到你。”
    田单依靠即墨一座孤城,与乐毅相抗数载,最后因此而复齐,他的军事才干是不消说的,谁都得服气。这次攻打魏国,夺回失地,事关重大,关系到齐国能恢复到以前的强盛,这统兵之人自然是非田单莫属,这是公认的。
    “太后,臣忠心为大齐,愿为大齐肝脑涂地。”后胜当然知道率军出征的好处,掌控兵权还在其次,这是他捞取好处的良机。
    他早就盯上丞相位置了,只是一直没有机会,眼下出兵就是他的机会,他能放弃吗?
    “丞相身子骨太弱,而战阵之上多有颠簸,若是出了意外,大齐该当如何?”后胜开始打感情牌了,以关心田单身体为说词。
    “这……”君王后的眉头紧拧着,沉吟不语。
    田单的身体一直不好,能活到眼下已经是个奇迹了,他已经不能再经受颠簸。更何况,战阵之上,餐风露宿再所难免,这对田单的身体是一种折磨,是摧残。
    “太后,臣也不是要与丞相争什么主将,臣只要能随军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