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异世明皇-第1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天子仁德,朝鲜地处偏远亦能沐及,合朝上下皆感大明之恩!不过在实施方略的具体事情上,孤还要跟上使商量一下。”
    姜曰广虽然稍觉有点意外,但还是礼貌的回应道:“哦,愿闻其详!”
    “此时已入冬季,朝鲜各道都上报大雪,有的地方达二尺厚,压塌民房无数。无论修建城墙,还是在南方另辟荒地都不合时宜。是以,为了妥善安置百姓,又使民不受其苦,孤王打算待明年立春后,才陆续分批迁民至南方!”
    “这个。。。”
    金鎏出声道:“还望上使大人体恤百姓之苦!”
    既然朝鲜国主答应,姜曰广对于执行方式上倒没有什么意见。毕竟现在天冷时节,让百姓搬家是不可能的。否则激起bbs。fsktxt。com/民变,那更加不利于他们在朝鲜推行抗虏的方略。姜曰广稍微一思虑,便点头道:
    “这个本使理会得!”
    “下官代百姓谢过姜大人!”金鎏对着姜曰广行了一礼。
    姜曰广也躬身回礼,事情彷佛在愉快中商议下来。但旁边的鹿善继忍不住出声问道:“不知大王准备何时调人员修缮城墙,整理战备?”
    李倧闻言一愣后,微笑道:“非孤敷衍鹿大人,如今天寒地冻不利征调民夫,亦不利于修筑城墙,一切只能等到开春之后!”
    鹿善继一听仍要发话,姜曰广却抢在他前面道:“大王爱惜子民,那就等到明年春天再说吧!”
    “好,好,好!”李倧见这阵子让他烦心的事情都解决掉了,高兴得大声道:“今日国事商议已定,孤大宴群臣庆祝!”
    大臣们都齐声道:“臣等谢过大王!”
    殿中唯有鹿善继郁闷不已,他原想着就算李倧现在不将平原一带的百姓迁往南方,至少也要修缮城墙备战吧!姜曰广的一句话,就把备战的时间拖到了明年立春。这跟他方略中的计划是不一致的,在鹿善继的想法中,应该将京bbs。fsktxt。com/畿一带的城外百姓迁入各大城中,同时征调他们修善工事。现在,作为正使的姜曰广已经跟国主李倧定下协议,他这个副使也就无权再说什么!
    。。。。。。。。。
    一回到驿馆后,鹿善继就忍不住对姜曰广道:“姜大人,咱们不是商议好了,至少是要朝鲜今年内修整备战嘛?!”
    姜曰广呵呵笑道:“鹿大人怎么这么心急呢?朝鲜国主不是答应了嘛!”
    “可要等到明年春天!”
    姜曰广不以为然的答道:“现在已是十月,立春也是辗转便至!”
    “可姜大人,如立春再修,需何时方能完工,若女真人来犯又当如何?”鹿善继不由得抬高了几分声调。
    “现在女真人不是还没动向嘛!”
    “可这万一。。。”
    姜曰广截断他的话道:“没有什么万一的,圣人所教,仁义为先!岂可为了那毫无根据的猜测就让朝鲜的子民在冬季修筑工事。本官既然已经跟国主约定,你就无需再多言!”
    姜曰广在这件事情上独自作主,究其原因是,来朝后很多事情彷佛都是鹿善继在拿主意,无论是在曹文诏,还是在跟赵翼玉谈条件上。鹿善继竟然无视他这个正使的看法,所以他必须作出姿态表明他的地位,让鹿善继知道谁才是主事之人。至于另外一个原因是,他姜曰广在朝鲜名声极好,如果他们逼迫李倧征集民夫,则不仅现在bbs。fsktxt。com/百姓咒骂,将来朝鲜史书上也少不得留一笔。反之,让百姓安然过冬,他姜曰广在朝鲜的声名将达到一个新的顶峰。皇上任命他作为使团的正使,成为皇上信任的人,原因不就是因为他的名声嘛?!女真人又三年未曾兴兵,他不相信皇太极会来打朝鲜。是以李倧答应之后,姜曰广也就没有再坚持什么!
    “大人,”鹿善继并没有打算结束这段对话,尽管姜曰广已经不想跟他就这个问题再讲下去!
    “仁义一事,我等未来朝前便有了结论,皇上教诲犹如在耳,姜大人难道忘了嘛?!”
    “皇上的圣喻本官并未忘却,但皇上也没说要朝鲜现在就坚壁清野!鹿大人,你别忘了,皇上也说我军是仁义之师!仁义之师就当行仁义之事!”
    “姜大人,你这是妇人之仁!”鹿善继讲得有些脸红脖子粗了。
    讲到这,姜曰广也不禁动了气,他冷声道:“鹿大人,本官知道你是因为孙阁老推荐,方起复到辽东一线来。但,你也不能为了邀功而不顾百姓的性命!本官并未违了皇上旨意,又是皇上钦命正使,本官有权决定何时动工!”
    “你。。。”鹿善继给气得说不出话来,没有想到两个人原本好好的,居然到了最后还闹别扭!官大一级压死人,他意识到现在他无法跟姜曰广抗衡!他拱手道:
    “大人既然这么说,那下官只好写奏折请旨!”
    姜曰广一摔衣袖便走,出了两步只听见他道:“鹿大人请便,下官也会如实禀报给皇上!”
    鹿善继呆立在堂上,使团在外,正副失和本就是大忌,而且奏折一上,自己跟姜曰广则无回旋的余地。但是,以他对女真人的了解,他认为就目前的情报了解来看,女真人攻击朝鲜是一个最好的选择。蒙古那边虽然也可以用兵,但是锦州方向上驻扎着数万辽东军,皇太极跟在那边动武嘛?!相反,朝鲜除了皮岛的两万人马,王京的五千神机营士兵,根本就没有什么可战的人马。打下朝鲜,对于皇太极是极为有利的!女真人出兵是按照三丁出一兵,如果有了朝鲜提供粮食,他们完全可以两丁出一丁,甚至全民为军。现在十月到明年三月,都是女真人出兵作战的时机,他不能不防。皇上启用他,不就是为了在朝鲜一线对付女真人嘛!
    过了一会,他才下定决心,回到房间后拿出笔墨纸砚,洋洋洒洒的将自己对朝鲜一线的见解写了下来,然后委婉请求皇上下旨,让朝鲜在今年内做好战前准备!
    于此同时,姜曰广也写了一封奏折详细禀报了朝鲜的情况,并对为何在立春后才动工修战备作了详细解释。
    两人的奏折一先一后,经辽东递往京师!虽然两份奏折中都没有讲到正副使者间的矛盾,甚至连对方的意见都没有写出来,但本身两人分别上奏这件事就已经表明了许多东西。
    奏折递了上去,因为没有皇上的旨意,他们这个使团还不能回去。姜曰广跟鹿善继争执过后,两人虽未再有口角,但彼此的关系淡漠了许多。几乎两人不再同时出现在一个场合,朝鲜君臣明里暗里也渐渐发现,两位大明使者在闹矛盾。但没有人敢去揭破,南人党也不敢去做这个和事佬,都是小心翼翼的招呼他们,免得两边得罪。
    十数天后,朝鲜方面带来了一个令人吃惊的消息。
    “女真人出兵锦州了!”
    姜曰广一阵得意,皇上给他配鹿善继这个副手,就是因为他不懂军事。现在他这个不懂军事的人却比这个懂军事的看得准的多。所谓边才就不过如此嘛?!
    他将皮岛何可纲送来的军报递给了鹿善继,仿佛对两人原先的争执丝毫没有芥蒂,他一脸笑容道:
    “有了这份战报,鹿大人可放心了!北虏终于按捺不住了,居然妄想去锦州讨便宜。袁督师在那,我等可以高枕无忧了!待明年立春之后,修缮城墙,或许北虏从锦州溃败后会拿朝鲜出气也未定啊!”
    鹿善继看着这份从辽东发给皮岛,再由皮岛转过来给汉城的军报,心中万分不解!姜曰广的话他根本就没有听进去,鹿善继心中只有一个声音再问:
    “皇太极怎么会打锦州呢?!怎么会是锦州呢?!”    
    第七卷 辽东攻略   第三十二章初闻战报
     更新时间:2008…10…18 13:06:06 本章字数:4540
         第七卷    辽东攻略    第三十二章初闻战报    
    大明,乾清宫
    下边坐着成基命、孙承宗、傅宗龙、贺逢圣四个内阁大臣。
    当手里拿着袁崇焕发来的八百里加急奏折时,我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觉。也许,我若是不实行三边压缩辽东空间的计划,皇太极根本就不会出兵锦州。事实上,我没有想到他会进攻锦州,朝着三个方向中防御能力最强的大明进军。我内心跟倾向于皇太极跟大明在蒙古、朝鲜打游击战,而不是现在就主力对决。尽管辽东军在袁崇焕的训练下已经过了七年时间,关宁铁骑也恢复到了三万的规模,但面对同样休养生息的八旗骑兵,能有怎样的胜率还是未知之数。
    “各位爱卿怎么看?”
    突然来了紧急军报,怎么也要跟大臣们商量下。成基命他们几个大臣在场倒很正常,贺逢圣之所以在,是因为这内阁、六部大臣里边他最年轻,我总想让他多学着点,以后也好有人能够替我挑起朝中的担子!
    这里边最有发言权的是孙承宗,但首辅是成基命,皇上没点名问话,他也不好擅自越了规矩回奏。成基命自然知道皇上实际问的是孙承宗,他本文官出身,一直来管的又是吏部,对兵事的见识要差些。他稍稍低头想了会便躬身道:
    “回禀皇上,微臣不善边事,就抛砖引玉说下微臣的浅见!女真人直犯锦州,从袁大人的奏折中来看,北虏虽号称二十万来田猎,但实际上来讲,他们最多不过十万人马,甚至更少。袁大人数次在锦宁一线阻击女真人,微臣以为此番亦可,只要坚城固守,不出今年,女真人伤亡一大便会主动撤去。”
    成基命所说的具有一定的道理,也代表了朝内相当一部分人的想法。可能是因为袁崇焕在辽西守了十年,女真人一直攻不破锦州、宁远的防线。京师以及朝内的大臣对女真再无万历、天启年间那么恐惧。根据高起潜的回报,京中的百姓也是毫无惊惶,只是当作一件饭后的谈资罢了。
    “孙爱卿,这里边你在辽东最久,又亲一步道:“回禀皇上,首辅大人的估计倒极为中肯,女真这几年被大明击败数次,兵力损失严重,即便敌酋皇太极四处征兵,讨伐黑龙江流域的野人部落,只怕增长也有限。当然,如果他不顾一切后果,全族一战又另当别论!微臣以为这种可能性极小,若其元气一伤,女真便有灭族之祸。锦州坚守十余年,城墙不断加固完善,微臣在锦州城墙布防大量火炮,内储粮食,故皇太极即以十万之众而来,也无法攻下锦州城。微臣担心不在锦州,而是在锦州的前沿大凌河城!皇上请看,”
    孙承宗走到宫殿侧边挂着的《大明皇舆图》前,指着锦州一带的地图道:“这里是锦州,后边有松山、杏山、塔山作为依托,连连相扣,互为支援。但在锦州以东的大凌河城,却是孤立无援。其东南的小凌河城因不便防守,微臣旧年守辽之时全面收缩阵地,便废弃了小凌河城及大凌河东的右屯城。这些山城原本可以作为驻守之所,但女真人有火炮之后,小城易被轰塌城墙。锦州以东只有大凌河一个据点,皇太极在进军锦州前,必会先攻大凌河,是以微臣最为担心大凌河不可守!”
    听着孙承宗的解说,我不由皱起了眉头,在原先的历史记载中,在崇祯四年大明修筑大凌河城,皇太极亲率两余万人马将其团团围困。朝廷派出的四路援军都给击溃,大凌河城也因为弹尽粮绝,最终开城投降。此役大明损失诸多战将,其中拒不投降的何可刚死于祖大寿后之手(祖大寿骗得皇太极信任后逃归又坚守了锦州十年)。而后金则恰恰相反,因为汉人将领的大规模投降,使得后金的实力得到了提升。
    大凌河之败可以说是一个划分点,大明至此再不曾有人敢提出恢复辽东的计划,辽蓟督师孙承宗也因此受累下台。此后辽东在被动挨打中,逐渐丢失一个又一个的据点,最终一直退回到了宁远。
    这段历史我记得相当清楚,就算是我统治的这个时代,大凌河城这一战关系也仍旧重大。因为大明跟女真上一次作战失利了,要是丢失了大凌河,大明要想恢复辽东,就得重新开始布置据点。
    我看着地图问道:“现如今大凌河守将何人?”
    傅宗龙欠身回答道:“禀陛下,现任大凌河守将是总兵官祖大寿!”
    “又是他?!”我不由失声道。
    孙承宗跟傅宗龙面面相觑,不知皇上指的是什么!难道皇上对祖大寿有什么看法嘛?!不过,上一回祖大寿平山东之乱,皇上对其赞赏有嘉!广宁之役中祖大寿死战不退,虽然最后丢了广宁城,各路将领都降了一级,但是应有的赏赐一点都没有少。皇上突然说这么一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摸不着头脑的孙承宗还是问道:
    “皇上,祖大寿驻守大凌河有什么不妥嘛?!”
    我连连摇头道:“不,不,朕只是没想到会是他守那里!”我暗暗否认自己心中荒唐的想法,虽然此时跟另一个时空的历史何其相似,但祖大寿必会坚守无疑。有了袁崇焕主持,大凌城就不会孤立无援,也决不至于给皇太极打得毫无还手之力,历史绝对不会重演!
    “皇上,微臣也以为锦州坚守必无问题,只是在于大凌河如何确保?!是否需要从山海关调兵救援?”傅宗龙是兵部尚书,这是当任此职来第一次面临大战,所以他不能不谨慎其事。
    “派兵救援?!”
    历来辽西告急,山海关一带就会戒备,必要的时候就带兵出关救援。这一次需不需要呢?大凌河有三万人马,加上山城里的居民,至少可以征调四万的壮丁。而在锦州驻有四万人,周边的松山、杏山、塔山三个据点分别驻守着一万人。除了皮岛的两万兵额,宁远因为是重镇,相对而言所需兵力极少,只留了两万作为策应。山海关则驻有马世龙率领的四万兵马,山海关虽然在内地,但是离山海关不远就是九边之一的蓟州镇,山海关的驻兵不仅随时出关,但也随时准备进关支援北面长城一带。也就是说在不救援的情况下,锦州防线上,明军跟女真人都是十万之众,一对一!
    锦州需要救援嘛?!
    我来回思量着,援兵去得太少就等于没去,否则就会给皇太极围点打援。要是派遣援兵,那从何处调如此多的驻兵呢?将山海关搬空嘛?!我不由得陷入了深深的思虑中!
    “皇上!”孙承宗的一声叫唤把我从思虑中惊醒过来。
    “哦,是孙爱卿,你有什么话说嘛?!”
    孙承宗支吾了一下,最后还是直言道:“皇上,是这样的,微臣以为,京师远离辽西,战场瞬息万变,袁崇焕既已总理辽东,自有应对之法。如朝廷再下旨意,必会让辽东诸将无所适从。微臣以为此非善策!望皇上圣鉴!”
    孙承宗知道这话皇上不爱听,但是他自己两度在辽东为主帅,明白在地方作主帅最怕的是什么!如果在必要的情况下,需放弃大凌河确保最小损失,而皇上却下旨要确保大凌河。作为一个主帅又如何自处呢?!朝廷的言官御史们常常不管事实如何,只要捉住甚至是风闻到一点就会大肆攻击。不遵旨意的罪名可是脑袋搬家的大罪,主帅为了遵旨而不顾胜负,这战不打就输了一半。是以,孙承宗不能不逆龙鳞上谏!
    孙承宗实际上是叫我不要插手辽东的事,让袁崇焕去布置坚守方略,这多少有点让人觉得不爽,彷佛好像在说你在碍事一般。不过我渐渐明白孙承宗这么说的意思,一直来大明的许多军事活动都是我自己策划的,而且也经常下旨意指挥他们。美名其曰是运筹千里之外,实际上却有瞎指挥的嫌疑,这对行军打战极为不利。一个亲历亲为的君主往往不自觉中会犯这等错误,好在孙承宗提醒我,否则不但会使自己英明尽毁,还会让袁崇焕束手束脚,无所适从!
    在下边的孙承宗心里也有些忐忑,毕竟皇上登基以来,所谋划的方略都无什么错漏。即便崇祯四年丢了广宁城,但要不是之前集结了兵力,广宁城的驻军只怕会给全歼。孙承宗又有点后悔自己孟浪了,他正想着是不是要另外引一个话题的时候,只听见皇上笑着道:
    “嗯,这倒是朕没有注意。好,孙爱卿说得对,既然有袁崇焕在那,朕又给其充足的粮食弹药,朕又何须再去多此一举制肘他!”
    “皇上~”
    我摆摆手道:“辽东战况如何,朕也不清楚!袁崇焕也能传檄调动山海关人马,是怎么个应战的法子他心中也有数。咱们就以他的奏折为准,若要兵马,就调兵救援,若要弹药就运弹药去。”
    “臣代袁崇焕谢皇上!”
    “传旨,整饬山海关跟蓟州镇的兵马,做好出关支援的准备!”
    ----------
    宁远城
    野外白茫茫一片,就在昨日夜里下过一场大雪,将天地间打扮的银装素裹。若是有诗兴的读书人,少不得要出去踏雪寻梅吟诗作对一番。但此时的宁远,氛围显得有些紧张。即便是大冷天,所有当值的将士都上了城墙。城里的老百姓也关门锁屋,躲在炕上没有出来。宁远城虽然相对于锦州而言已经是内地了,但谁也不敢保证女真人会不会直奔这里而来。
    袁崇焕今天一起来便在书房里来回走动,一边走,一边重重的跺脚。既是因为靴子里的脚冻得发痛,也是因为大凌河方面的情况。这已经是接到战报的第四天了,作为主帅,他必须想出一个法子来应对眼前的局势。
    “报~鞑子前锋已抵达大凌河城!”
    “报~鞑子人马四面将大凌河围住!”
    “报~城中祖总兵发炮威慑!”
    “报~鞑子开始四面挖壕沟用来困住祖将军突围!”
    “报~祖将军率部冲出厮杀敌人,后退回城中!”
    一条条的军报刺激着袁崇焕,局势会变成怎么样呢?大凌河是第二个宁远,还是第二个广宁呢?他敲了敲自己有些发痛的脑门,问道:
    “赵总兵那有什么消息?”
    一个小校出来道:“禀督师,赵总兵言敌情未明,严禁部下出战。”
    袁崇焕点点头,赵率教他是信得过的,有他守锦州应该没事。那祖大寿率着三万兵马能够支持得住呢?要是支援的话,只能依靠关宁铁骑。但是因为攻伐喀尔喀蒙古人,满桂率了五千人马走,自己这边留了两万,剩余一万的骑兵都在锦州。是了,祖大弼那疯将在锦州,他大哥被围在大凌河,他不会带着祖家的将领闹事吧?!想到这,袁崇焕立即下令道:
    “传本督将令,锦州及周边诸城暂归赵率教总兵统领,所在将领皆听命行事,不得擅自妄动,违令者,斩!”    
    第七卷 辽东攻略  第三十三章锦州城内
     更新时间:2008…10…18 13:06:06 本章字数:5753
         第七卷    辽东攻略 第三十三章锦州城内    
    事实上,袁崇焕的想法并不是多虑。因为出战的事,锦州城内的祖大弼已经跟赵率教闹过一次了。女真人的前锋刚到大凌河城的时候,得到消息的祖大弼就披甲上马,准备带着一万关宁铁骑跟他大哥里应外合冲杀一阵,但给赵率教喝止了!待大凌河被围,祖大寿出兵扰敌的时候,祖大弼又按捺不住要出兵。他趁着赵率教在总兵府,自己偷偷率着关宁铁骑离营,转而想从东门杀出。但是到了城门口,却给守门的军法校尉带人拦住。前方受阻,祖大弼跨着战马越众而出,瞪着双豹眼,大声喝道:
    “快点打开城门,老子要去杀鞑子!”
    领头的军法校尉站在马前,没有丝毫畏惧。因为这几年来,无论是孙承宗,还是袁崇焕主持辽东,最重视的便是军法。军法校尉们在军队中地位超然,自然不会凭祖大弼三两句话就开城门,他上前道:
    “赵总兵有令,没有令牌任何人不得擅开城门!”
    祖大弼哼了一声道:“这是你们锦州总兵官的将令,老子是宁远镇的副总兵,不受他赵率教的节制。不要废话,老子要带郎儿们去大凌河。快开城门!”
    祖大弼说完,后边的关宁铁骑都嗬嗬齐声应和。军法校尉看到他们人多势大,祖大弼又是辽东出了名的莽将,心里也有点发虚。虽然东门有不少锦州的守城人马,但是平日里军法校尉们太过嚣张,巴不得看看他们出丑,各个都是站在城墙上看热闹。
    军法校尉也知道此时指望不上自己这边的人帮忙,对着祖大弼这样的人,来硬的恐怕讨不到什么好处。他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将祖大弼给拖住,等到赵总兵来就行了!想到这,他开口道:
    “祖副总兵,你别忘了,这次驻守大凌河,袁督师调换两镇人马,大凌河城里还有我们锦州镇的人!既然是调防,锦州城内的关宁铁骑也就暂时归属锦州镇。将军要走,需得有赵总兵的首肯!只要有令牌,小的亲自为你打开大门!”
    祖大弼本就是私自拔营,哪跟他纠缠这么多,大凌河外边开战,打得如何都还不知晓,去得晚了那还有什么用。俗话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祖大寿是他大哥,他怎么也不能坐看祖大寿被女真兵围在孤城。
    “老子没时间跟你罗嗦!你不开门,来人,我们自己开,有什么事老子一人担着!”
    祖大弼身后的参将祖大乐忙出来道:“二哥,这样不好吧!咱们还是去跟赵总兵说一声!”
    祖大弼根本毫不在意道:“四弟,就数你胆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