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宋风-第1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参知政事赵忭和王静辉不是很熟,王静辉也是第一次才见到他,但此时的赵忭心中却是有些哭笑不得:原本就商量好的要归还西夏俘虏,连价钱都谈好了,但没有想到被王静辉和王韶相互提问了几个问题,便成功的把皇帝给激怒了,看着架势没有当众决定砍掉那数万俘虏的脑袋已经就算是不错了,看来这些俘虏以后的日子里面肯定是不好过的。
第一第一百四十一章 因势利导
“圣上,虽然我们不打算答应西夏把这几万俘虏给放回去,但也不能让人说我大宋不讲道义,臣以为应该向西夏开出他们难以接受的条件来赎回这些俘虏,比如每个俘虏开价五百贯,以偿还他们在边境烧杀抢掠所犯下的罪行,这样的条件就算西夏答应了也会使他们的国内财政空虚,让西夏陷入两难境地!当然也可以用西夏俘虏我大宋的军民来做交换,不过处于这批俘虏的危险性,可以开出十人换一个这样的代价。被俘虏的我大宋军民在西夏多是属于奴隶,如果西夏接受这样的条件,那它也会损失大约四十万人的劳动力,这也是西夏人无法接受的!”王静辉看到大局已定,便接着提出一个光明正大的理由来拒绝西夏的要求。
事实上王静辉希望能够试图通过点滴模式来让大宋统治高层建立“战争赔款”的意识,一年前宋夏交战后,他便建议大宋向战败的西夏提出战争赔款。“战争赔款”对于这个时代的统治者还是非常不可思议的,至少这有点违背儒家的“忠恕”之道,但王静辉看来这是最正常不过的,在这方面倒是游牧民族要比大宋精明的多得多,辽国和西夏在战胜后还知道向大宋索要岁币以削弱大宋实力,同时壮大自己。要是他能够在这个时候慢慢的渗透,把“战争赔款”这个概念让大宋君臣接受,那以后对敌国可以施展的手段会更多。
“嗯!驸马的呈奏朕准了!”英宗赵曙说道。今天他实在是很生气,王静辉原本说服他不要放过西夏俘虏的理由让他真切地认识到对待敌国万万不能心慈手软,否则养虎为患。边疆将会永无宁日。
不过王静辉这条理由在司马光和欧阳修地眼中似乎不是这么顺耳。两人纷纷出列指出万万不可以用这条理由来搪塞西夏,还是另想别策。殿中的众人在气愤之余也想到这个理由似乎有点太过分了。不合大宋地脸面,不过想到王静辉除了是朝廷命官之外,还是大宋最有本事赚钱的商人,心中也有点心领神会。
王静辉说道:“昔日汉武帝西征匈奴。麾下大将卫青得胜后,虏匈奴马匹数十万匹,牛羊无数用以劳军。臣以为战争除了将士用命之外,朝廷也要花费极大的财力来支持战争的进行,以前每年边疆有警,我大宋军费便要在正常年份上多出一两千万贯,这皆是我大宋百姓膏血,臣以为战败地一方必须要为这场战争负责,承担其后果,战后索要‘赔款’也是合情合理。不然我大宋何来‘岁币’之说?!如果说我大宋百姓和西夏百姓必然有一个为这场战争掏出血汗钱的话,那我会选择是敌国的百姓!对敌人的怜悯便是对自己的残酷!望圣上和众位大臣三思!”
在王静辉成为驸马外放后,便觉得自己向朝廷进策得到认同的过程是越来越麻烦了,这一次好不容易抓到可以当面阐述自己观点的机会,他当然要一次尽全功,免得以后回到楚州后还要一封信一封信的联络大臣给老丈人打补丁。
王静辉是昨天才刚刚到达汴都开封,为了陪老婆才没有知会颍王赵顼,怕他忙不迭的晚上来坏他的心情。今天福宁殿面圣议事地内容,先前他也是不知道的。面圣召王韶入宫应对的时候王静辉原本没有打算能够取得什么效果,最多提个佐证罢了,没有想到王韶这步棋还真让他走对了,王韶那一席话让老丈人心火上升,估计谁要是在这个时候给西夏说好话站在妥协派那边。在英宗赵曙的盛怒之下被修理一顿是百分百的。
韩琦、富弼这样的老臣是不愿意在这个时候当出头鸟的,他们想着是如何光荣退休,而不是在这个无关紧要的问题上去触英宗赵曙地霉头,很不光彩的离开这个岗位。其实不光是他们两个人在这么想,整个福宁殿中除了新参加的王安石以外,其他人也多少都有这种想法,王静辉不知道他们心中对此默许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关键的便是他的目地已经达到了。
福宁殿议事之后,所有的官员包括韩琦和富弼在内都退了出去,而王静辉则被老丈人给单独留了下来。还是在半年前那个花园,但此时已经是七月,正是花园一年当中最为美丽的时段,王静辉先在宫内内侍的带领下来到花园,英宗赵曙换了一身便装随后便来到花园中。
“改之,不要站着了,在这里你我只是翁婿两人,就不用在乎那君臣之礼了!”英宗赵曙一身白色蜀绣,隐隐泛着龙纹装饰,不仅显得宽松写意,而且也别有一番帝王的威严。
王静辉笑着说道:“谢岳父恩典!”便坐在了英宗赵曙对面的石墩上,内侍赶紧给两个人上茶水果点。
英宗赵曙和自己女婿相处的时候也是心情轻松的很,脸上一点也没有刚才在福宁殿议事时候的震怒,除却是这个庞大帝国的皇帝外,此时更像是一副岳丈的样子了。“浅予她的身体还好吧?!”
王静辉笑着说道:“承父亲福泽护佑,浅予在宫内多有太后和皇后的照拂,身子健康的很。昨天小婿刚回到家中给浅予把过脉,气血调理的很好,估计在有四个月浅予便可以生产了!”
英宗赵曙叹了口气说道:“这也真是难为你们夫妻二人了,本来在这个时候朕不该在拆散你们,让你好好守在浅予身旁的,不过朝廷现下正是用人之际,你在楚州身负朕的重托,要是换了别人,朕也不放心!”
王静辉说道:“能够为国家尽力是孩儿的福分,我想浅予她会理解的,父亲不必多虑!”
英宗赵曙听后点点头。笑道:“若是顼儿有你一半才华。朕也就放心了!”
“颍王殿下天资聪颖,性格坚毅好学。他日继承大统定能够统帅百官将大宋推向新的辉煌,这哪能是孩儿所及地?!孩儿不过是有些小聪明,在旁给父亲和颍王殿下分忧罢了!”王静辉说道。
颍王赵顼聪明好学是朝中百官公认地,听到王静辉夸赵顼。英宗赵顼也不禁得意的很。这个女婿也是他地骄傲,现在隐隐有大宋年轻俊杰第一人的景象,有他来辅佐自己的儿子,英宗赵曙心中也放心的很。
英宗赵曙笑呵呵地说道:“贤婿既然答应辅佐朕和顼儿,今天朕就在这里记下了,贤婿莫要事到临头反悔的好!”
英宗赵曙也曾经为如何使用自己的驸马苦思过一段时间,从赵顼认识王静辉后到介绍给自己直至现在成为驸马已经有好几年的时间了,王静辉给他留下的印象可以堪称完美无缺:仁爱、善良、绝顶聪明……可令他最为恼火的恰恰便是王静辉淡薄功名,一心辞官想和自己的女儿过上归隐田园的生活,这么年轻就想着归隐。这真是让他有点啼笑皆非的感觉。虽然王静辉现在是驸马,毕竟人才难得,做为一个想有中兴大宋的皇帝,所以他顶住了御史谏官地压力一直对自己的女婿给予支持。
看着王静辉有些哑口无言的样子,英宗赵曙笑笑便转移了话题说道:“改之,现在楚州的海外贸易如何?”
王静辉现在的脑袋有些转不过弯来,但还是先回答老丈人的问题再说:“海外贸易船队估计还要过一两个月才能回来,那个是时候才知道最后的结果。不过楚州专门管理海外贸易的市易司已经建立。在行政结构上和泉州市易司相似,但这只是权宜之策,待到日后会慢慢进行改变向策论中臣提到地市易司那样的功能和职责。虽然跨海贸易船队现在还没有回来,但负责辽国方向的船队已经往来三次了,日夜不停的在向辽国走私食用油,有当初大宋在辽国安排的那些细作来护佑。没有出任何问题,估计盈利已在二三十万贯,具体数值还要向枢密院设在楚州市易司的人来询问,不过富公和韩公现在应该知道结果了!”
现在宋朝地造船能力是世界首屈一指的,就单单王静辉主持的海上走私贸易所使用的船只并非是最大的船,但一艘船的运载能力也能够达到数万石,一艘福船便可以运载近一千吨的食用油。辽国地处北方,无论是榨油的原料和工艺都远不如宋朝,那里简直就是食用油走私贸易的天堂,王静辉把走私利润说成是二三十万贯其实也是个保守数字,估计真实的利润额应该在七十万贯。
英宗赵曙实现早就向韩琦富弼咨询过此事,心中自然有数,王静辉所报的数目有这么大的偏差也是理所当然,因为他虽然是楚州的军州事,但执行此事的人却是直属枢密院,王静辉不会乱行使超过自己范围的权力,以他的小心谨慎不知道也是自然。
英宗赵曙笑着说道:“这下该轮到契丹小儿头痛了!”
王静辉也笑着说道:“契丹中一些有识之士或可意识到其中玄机,但他们也不会有什么作为,不要看那些和尚不起眼,但在契丹却是受到权贵的保护的,任谁也不敢桶这个马蜂窝!其实不单单是走私食用油,只要是我大宋生产过剩的东西都可以搭上这条顺风船向契丹进行倾销,不仅补充了我大宋的财政,还可以顺便打击契丹的根基!”
王静辉此时才意识到自己老丈人称呼辽国已经变成了契丹,虽然是换个名称,但当时契丹是汉人知识分子对辽国非常轻视的称呼,隐隐含着蔑视的态度。既然老丈人都这么称呼了,他也要适时的改变。
对于王静辉的经济打击政策,英宗赵曙已经非常熟悉了,西夏之所以变成现在这样要忍气吞声的和大宋坐下来谈俘虏的问题,固然是因为国内矛盾重重,但对西夏残酷而有效的经济制裁也起到了非常大地作用,不仅禁没有损失大宋地利益。而且还得到了比平常多得多的好处,现在大宋君臣已经有点食髓知味要执行一既不消耗国内实力有可以打击对手的政策了,这也是让王静辉感到非常自豪的事情。想到后世美国动不动就联合一帮盟国对自己看不顺眼地国家实行经济制裁,但他在大宋就不用这么麻烦了:大宋在现今地局势中无疑是经济最强悍地国家,只要能够顶住对手的军事攻势。那自己就可以随心所欲的挥舞经济大棒来制裁对手。敌国也只有伸头挨宰的份。更何况还有他大力提倡的走私贸易来做后盾了。
英宗赵曙说道:“那对于契丹人向我大宋走私海盐的情况怎么样了?”
王静辉说道:“这个问题已经在慢慢的解决当中,臣已经和枢密院的富公多次来信交流过,接着楚州成立大宋皇家海运的机会,由涟水军和泉州、杭州调来地水军组成武装船队,不过这些战船毕竟是用来威慑海盗地,同样也可以抽出几条战船对我大宋沿海的契丹走私船只进行拦截。虽然初期效果不会怎么样,但实行‘以商养军’的策略,用不了一两年大宋北方便可以有一支非常强大的水军。到时候不用说来对付契丹几条走私海盐的小船,日后若是大宋国力强盛。有意收复燕赵汉唐故土的时候。这支海军便可以满载军士坐船在北方契丹地任意一处海岸登陆来牵制契丹的军事调动,那时行动的把握会更大!”
对于王静辉所说的这一切,英宗赵曙早就在驸马呈送给他的策论中领教过了,当时还有些不以为然,但没有想到单看向契丹走私食用油便可以获得如此多的利润来养军,那行使在高丽和大宋之间的船队会给他带来更丰厚的汇报。英宗赵曙不过是从内库中拿出三十万贯和王静辉“入伙”做生意。所获得的利润用来培养一支可以对大陆形成有效威慑的海军自然也会在以后的几年中变成现实,三十万贯换一支大型海军,这令英宗赵曙颇有些自得。
英宗赵曙的脸上有些泛起微微的红色,天下功多,但还是以军功最大,恢复汉唐故土完成太祖太宗皇帝的遗愿,这在百年大宋立朝历史的各代君王心中可以想想罢了,立朝初期和真宗朝契丹大军压境已经吓坏大宋的君臣,对收复北方故土的想法早已经成为一场镜花水月,现在驸马又给他一条新的希望,这怎能让他不激动?!
王静辉看到英宗赵曙的脸色面泛潮红,知道他心中对自己画的大饼而感到比较激动,但老丈人的身体可是他最关心的,所以上前说道:“父亲请先安心,让孩儿给你把脉,父亲龙体虽然暂时健康,但心情万不能大起大落,这样有损龙体!”
王静辉的话让英宗赵曙的心情逐渐平息下来,把手伸出来给王静辉让他给自己把脉,王静辉一边给自己的老丈人把脉,一边对旁边的内侍说道:“这位公公,还请劳烦你赶快把圣上经常服用的‘速效救心丸’拿来!”
旁边站立的内侍看上去有些年纪了,听到王静辉的话后,也走进凉亭看到英宗赵曙对他点点头的说道:“按照驸马所说的话去做,把药拿来!”
那名内侍见皇帝发话后立刻从袖子当中掏出一个小瓷瓶交给王静辉,王静辉接过瓷瓶将瓶口靠近鼻子轻轻的嗅了嗅,然后说道:“这位公公,你让太医院按照我开的方子重制一瓶‘速效救心丸’,这瓶药丸所采用的药物可不是我给圣上专门配置的!”
旁边那位内侍笑着说道:“驸马真是不愧名医之称,这是太医院在驸马开的方子上另外加上几味名贵药材特制的,圣上已经知道的,服用的效果还算不错!”
王静辉转头看看英宗赵曙,其实老丈人心情激动一下也没有什么,刚才在福宁殿生气的时候,他都没有担心,不过看到老丈人面色潮红在他心中终究是不妥,所以刚才未免小题大做了些。英宗赵曙也笑着对王静辉说道:“改之,你怎么知道这药丸不是按照你的方子做出来的呢?不过这药丸的效果还算不错,朕服用后,以前胸闷气喘的毛病减轻不少,这还是你献药之功,朕还没有奖赏你呢!”
王静辉说道:“圣上乃是万金之躯,帝国还要在圣上的领导下实现中兴,孩儿献出一剂药方和这相比又算得了什么?至于儿臣能够知道这药丸不同之处,那不过是身为医者的雕虫小技而已,不值一提!既然是太医院的前辈高手所制,那自然是没有什么问题,不过皇宫大内所藏之物自是比外界所千金难购的药材,其药材珍贵药效好,但也存在一些霸道的滋味。圣上龙体需要慢慢调养,不可激进,所以儿臣建议还是改回原来的药方比较稳妥些,等儿臣在汴都闲暇时候便到太医院去见见几位医道前辈,好给圣上开出更好的药方!”
第一第一百四十二章 不速之客
无论是处于什么样的初衷,王静辉都不希望自己的老丈人在这个时候候身体出现什么问题,这不仅关系着亲情更关系着这个国家未来命运的走向。
英宗赵曙看到王静辉对他的身体状况如此上心,心中也很安慰,说道:“嗯,对于朕吃的药,还是由你和那些太医来商量着去办吧!朕还要看到大宋完成收复汉唐故土呢!”
给老丈人把完脉后,王静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其实英宗赵曙的身体状况大多数的情况下都处于正常状态,但如果不注意保养的话,心脑血管疾病一旦发病,依靠现有条件那王静辉就是在他身边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时至中午,英宗赵曙本来打算让王静辉和他一起共享午宴,算是对他在楚州所做出功绩的一种褒奖,但王静辉更希望和蜀国公主在一起,便推辞掉了,英宗赵曙也颇为通情达理,知道他们夫妇两人相聚时日不多,便放他回去了。
王静辉回到驸马府后,亲自下厨和那两个太后赏下的御厨张罗了一桌丰盛的午宴,同时也没有忘记关好大门叫上全府上下的仆人一起吃饭。王静辉这种做法在外人眼中很难理解,但驸马府上下仆人早就习以为常,蜀国公主温婉贤良也不会逆着他的心意,这么一大家子吃饭倒是显得其乐融融,让她也感觉非常不错。就是管家王福心中有些苦恼:驸马夫妇待下人宽厚仁慈,但对于他来说调教这些人可就困难了,好在这些仆役都是韩琦、赵顼、曹太后送来的。当初都是得到非常严格的训练。都知道宗室门槛的规矩,虽然在一起吃饭。但在外人面前却从来没有乱过规矩。
饭后让李慎回家见他父亲,王静辉顺便让他给李管事带个信儿:今天下午他要陪蜀国公主,请李管事他们晚上到驸马府赴宴,顺便带上他所需要咨询地制纸工匠。现在地李慎已经比王静辉刚见到他的时候长大了。十七八岁地小孩成长速度是十分快的,再过两个月,他就要参加金秋大比了。李慎听过王静辉的嘱咐后,便点点头回家了。
每次王静辉回来,驸马府都会变一个样子,虽然他对自己的衣食住行并不挑剔,但和他有关连地人却不这么看,韩琦、徐老、曹太后、高皇后加上他的老丈人都会派人或是赐下钱财来不断的装修驸马府。
王静辉和蜀国公主现在就在后院池塘边上的一个凉亭中依偎在一起,在这个时候驸马府的仆役们除了有十分紧急的事情外,都退的远远的。不过他们还是能够听到蜀国公主清脆的笑声。每次驸马回来的时候,蜀国公主地笑声不断,好似王静辉肚子中有讲不完的笑话和故事一般。
王静辉手中握着一根长长的鱼竿,旁边的蜀国公主依偎在他的臂弯当中,荷塘中放养的锦鲤数量倒是不少,但不知道怎么回事,王静辉半天来就是钓不上一条鱼,不过好在他的心思也不在这上面。这钓鱼也不过是个幌子而已,连自己的仆役都知道,更不要说他和蜀国公主了。
蜀国公主手中玩弄着王静辉地一块儿腰间悬挂的玉佩,淡淡的说道:“夫君,我听大王兄说你曾经和父皇要求在楚州任满后归隐,是吗?”
王静辉心中暗骂了颍王赵顼一句。怪这小子多管闲事,但对蜀国公主还是温和的说道:“娘子,现在不要想这么多,以后的事情又有谁能够知道呢?现在你还是安安心心的修养身体,等我在楚州忙完之后就回家,我们一家三口在一起过逍遥日子!”
蜀国公主地秀眉皱了皱说道:“相公正当大展才华之际,怎么会有退隐之心呢?娘娘与母亲前些日子和我闲聊的时候,还直夸你才华绝顶呢!”
王静辉知道老婆嘴中的“娘娘和母亲”便是曹太后和高皇后,这两个女人和辽国的萧太后有的一拼,他真是有些奇怪:怎么中国历史上表现非常出色,让人非常尊敬的女人都处在这个时代了,如果萧太后和慈喜太后调个个该多好,那辽国还更容易对付点。对于曹太后和高皇后夸奖他,他一点也不奇怪:这两个女人虽然在历史上有“女中尧舜”的美名,但他们的家人可实在是龌龊的很,为了搞好双方的关系,王静辉除了好东西一直不断的往宫里送外,还在生意上让李管事多注意一下和曹、高两家往来,仅在大宋皇家海运项目上,这两个家族所占的股份就高达百分之七。等船队从高丽回来后,按照保守计算来看,他们也将会获利数十万贯,这么一笔大力大礼,相信曹、高两家族人会在她们的耳边吹吹风的,得到她们两人的夸奖那是十分自然的事情。
王静辉说道:“浅予,其实我不是个做官的料,官场上面还不知道暗中得罪了多少人呢,还是退下来比较好。你我成婚快要两年了,虽然说不上聚少离多,但我心中总是有愧疚的,不当官了也可以在你身旁陪伴你。其实就算我身不在庙堂,那也不会撒手不管的,身负一身才学而不顾百姓生活困苦,这种事我是做不来的,父皇和颍王殿下待我不薄,若是日后有什么难解之事,我也可以在一旁出谋划策,这样也不算是越了太祖太宗皇帝立下宗室的规矩!”
“啪!啪!……”一阵鼓掌声在王静辉的身后响起,王静辉夫妇二人回过头一看,原来是颍王赵顼,他的身后便是当今的翰林学士王安石,不过王安石离他们比较远些,旁边还有管家王福在他身边,以避蜀国公主之嫌。
原来颍王赵顼本来想在福宁殿面圣之后便要约上王静辉的,不过他老爹要驸马去逛花园。他便和王安石回颍王府邸去了。下午来到驸马府的时候,听管家王福说驸马夫妇正在后花园钓鱼。也没有让管家带路直接进后花园去找王静辉了。颍王赵顼是蜀国公主的亲哥哥,以前王静辉在汴都地时候,他就经常出入驸马府,所以驸马府地人对他也没有拦截。管家王福是第一次见到王安石,便带着王安石走在后面和赵顼拉开一定的距离。
王静辉看到颍王赵顼在拍掌,便松开蜀国公主站起来走出凉亭拱手对赵顼和王安石笑着说道:“原来是颍王殿下和介甫先生大驾光临,改之未能远迎,失礼、失礼!”
颍王赵顼说道:“还是王兄自在逍遥,躲在这里钓鱼自娱,累得我和介甫先生还要到这里来找你,该罚!”
王静辉笑了笑,对王安石说道:“介甫先生,现在令郎元泽兄还在楚州养病。本来这次在下回汴都是要和他同行地,不过元泽兄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