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私生子-第1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品;
    三,今后每年辽国要赠我大宋二万匹上好的战马,而我大宋每年也赐岁辽国岁币十万贯,绢两万匹,以示两国礼尚往来……”
    越国公主不等他说完,立即斥道:“你做梦十五万匹战马十万头牛,你怎么不去抢?”
    杨逸波澜不惊地说道:“公主殿下此言差矣,我大宋乃是礼仪之邦,岂会去抢他人东西,倒是你那驸马萧特末,去年退兵之时,大肆抢掠我大宋瀛、莫二州;
    抢劫的问题你应该去找他探讨他可比我在行多了退一万步来说,也根本用不着我大宋去抢,自有人去抢;
    本官听说阻卜部前年就从辽国西部群牧司抢走了十万战马,公主殿下不愿将这些战马赠予我大宋,反而愿留给阻卜部去抢吗?”
    “你……”
    越国公主肺都气炸了特别是杨逸拿萧特末来反击,让她如何接受得了;
    但杨逸说的偏偏是事实,萧特末当初确实大肆抢掠了一翻才退兵,虽然当时两州百姓逃得差不多,但还是能抢到不少东西的;
    再者杨逸这时提起阻卜部,等于是巧妙地提醒她,如今辽国面临的是怎样的困局,别以为大宋不知道
    耶律俨再次把越国公主安抚住,如今已经进入具体的讨价还价阶段,可千万别再弄砸了
    杨逸虽然漫天要价,不是还可以落地还钱嘛
    耶律俨也是一脸严肃地答道:“杨逸士此言差矣,两国战争,就粮于敌是常事,杨学士当初侵入我辽境,于易水伤于数万军民,我大辽不是一样不予计较吗?
    如今大宋开口就索要战马十五万匹,牛十万头,这也太过分了,传扬出去,他国会如何看待贵国?
    我大辽念及两国百姓,不忍再起兵戈,诚心来与贵国议和,这样,我大辽便赠贵国牛马各五万匹,贵国退出武州,放回我武州所有百姓,两国从此互不侵犯,重为兄弟之邦,杨学士以为如何?”
    “不行?我大宋议和的诚意已经足够了,去年辽国十数万大军将我河北、河东几乎践踏成白地,我大宋遭受的损失何止是十五万匹战马,十万头牛可以赔偿得了的?
    如今我大宋索要的不过十分之一的赔偿,已经是作出最大的让步,这也是我大宋最后的底线,耶律大人若是还想得寸进尺,那就休怪本官真的拂袖而去了”
    杨逸义正词严的说完,果然站起身,一副随时准备离开的样子,耶律俨也知道火候以到,杨逸开出的价码大概已经接近宋国的底线了,应付起来必须谨慎,否则真将大宋激怒,和谈又会象去年一样无限期地拖下去;
    两国不议和,辽国虽然也可以抽调兵力围剿阻卜部,但去年辽国做了初一,万一宋国也做十五,趁辽国抽调兵力之后,大举入侵辽国西、南两道,到时辽国顾此失彼,别说剿灭阻卜部,恐怕燕云之地都危险
    耶律俨正襟危坐,如临大宾,轻轻一摆手说道:“杨学士请坐下谈,贵我两国百年交好,直到这两年才因种种误会再起战事,不如这样,为了修补两国之间的裂痕,使两国重归于好,我大辽原赠大宋战马七万匹,牛五万头,贵国还我武州之地”
    杨逸也不就坐,站得笔挺如松,淡然说道:“其实贵国这些年灾荒频发,国内民生困苦,各部又叛乱不休,特别是阻卜部已成心腹大患,急需剿灭,这些我大宋都清楚;
    念及两国百年兄弟情谊,大宋实在不忍为难贵国,这才同意与贵国议和罢兵,所提出的赔偿,也不过是贵国去年给我大宋造成的损害的十分之一,我大宋可以说已经仁至义尽了”
    耶律俨听了杨逸这翻话,表面不动声色,内心实在已经难以平静,杨逸一副悲天悯人的样子,但每一句话都点在了辽国的死穴上;
    而杨逸没有提及的,还有辽国内部各个利益集团的倾轧这才是最要命的,若是辽国能众志成城,其实就算同时面对阻卜部的内乱、和大宋的军事重压也未必处于弱势;
    但众志成城偏偏是辽国现在最难办到的事,除非也像大宋一样,有一个赵煦那样坚毅的君主有一个章惇那样的铁血宰相,对国内各种利益集团也来几次暴风骤雨般的大清净
    赵煦虽然只亲政两年多就驾崩了,但他却给大宋留下了一个比较明朗的朝;
    大宋的拳头可捏紧,可以狠狠地朝一个方向击出,去年应对辽夏夹击,大宋能顶住巨大的压力而最终取胜,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而辽国现在缺少的,正是把拳头捏在一起的能力;
    耶律洪基老而昏溃连选拔大臣都是通过掷骰子来完成,加上辽国国内各部族成分复杂,几场大败下来,辽国内部就象一团乱麻,女真、海东、室韦等部族各怀异心,辽国目前的情形与大宋判若云泥
    耶律俨思绪万千,越国公主俏面紧绷眼中不经意间露出一抹委屈和无奈,她寒声说道:“七万匹马,五万头牛,也是我大辽最后的底线,若大宋尚不知足两国只有拼个玉石俱焚”
    杨逸目光落在她脸上,很快又移开,悠悠一叹道:“十二万匹马,七万头牛,以此来修复两国的关系,我大宋仁至义尽仁至义尽了”
    耶律俨也不再客套,严词说道:“八万匹马,五万头牛,贵国交还武州及所俘百姓”
    耶律俨一再强调“百姓”,是因为当初大宋出击武州太突然,武州数万百姓未及逃离,全被宋军俘虏;
    而萧特末猛攻三关数天,大宋在三关附近早以坚壁清野,做好了决堤准备,因此萧特末根本没抓到什么俘虏
    耶律俨生怕杨逸以武州数万百姓另向辽国开价,因此每次都会强调一并交还武州的百姓
    双方让步的空间越来越小,几乎是一匹马一匹马的争,一争就是半天,争得口干舌燥;
    眼看越国公主又要发飙了,杨逸望了望她,目光一下子显得极为无奈,再次长叹道:“上次我出使辽国,耶律大人和公主殿下对本官都多有照应,本官一直感激于心;
    今日无以为报,便九万匹战马、五万头牛,这已经低于我大宋的和谈底线,本官回到东京不知要遭受多少弹劾,二位若再不满足,本官只能上报我皇,另派使节来谈了”
    杨逸说得极为真挚,旁边的覃子桂突然满脸涨红的站起身,梗着脖子对杨逸寒声斥责道:“杨大人,你这是做甚?国之大事,岂能让你用于酬谢私人情谊?朝廷给我们的底线是十万匹马,五万头牛,你这般擅作主张,本官非要参你一本不可,哼”
    “覃大人覃大人……”眼看覃子桂这个副使带着怒火拂袖而去,杨逸连忙起身追出帐去,又是作揖,又是……。
    别人听不到他在和覃子桂说什么,但那显然是低声下气求人的样子
    半盏茶时间之后,覃子桂脸上怒气依旧未消,甩开杨逸的手,扬长而去
    杨逸阴沉着脸走回来,对耶律俨和越国公主说道:“本官仁至义尽,二位,算了,本官告辞,和谈之事,相信不久我大宋会重派人前来,请二位静侯几日”
    杨逸说完,长身向两人深深一揖,脸上神色极为凝重,转身便出帐而去
    越国公主芳心一阵悸动,十万战马虽然多,便对辽国来说也不是不能承受,毕竟辽国别的没有,就数马牛羊多,人家杨逸奔袭锡斡井,一次还带回十多万头马牛羊呢
    难道杨逸真是看在自己的情分上,才不顾大宋底线而作出这样的让步?
    越国公主看着他离去时那沉重的背景,一时心潮起伏难平
    耶律俨没想那么多,他只知道事情已经谈到这一步,绝不能让杨逸走,若是大宋重派别的使者来,结果如何鬼才知道。
    *
    ps:亲们,今天三章奉上,求票票,求票票啦顿首未完待续)
    p
第262章 恰似你的温柔
    *
    宋辽两国的和议总算敲定下来了
    盟约敲定的当天,越国公主再次邀杨逸比射猎;
    俩人在深林中几翻抵死缠绵之后,一同坐在白沟河边,清澈的河水漠漠地向东流去,水面上偶尔传来一串鸟儿的鸣叫,寂寂的河边草地上,越国公主扑在他怀里哭得撕心裂肺、死去活来
    不管如何,辽国现在深陷困局,杨逸要负很大的责任,若不是他联络阻卜部,给阻卜部大力支持,也不会让阻卜部成为辽国心腹大患
    但换位想想,这又能怪杨逸吗?
    辽国一直支持西夏与大宋为敌,杨逸是大宋官员,支持阻卜部为宋国谋利益,也是情理之中,俩人站在不同的立场,各为其主而已
    越国公主努力想这么安慰自己,奈何她毕竟是辽国的公主,心里又岂能真的毫不在意?浓浓的爱夹杂着深深的恨,她甚至分不清是爱是恨;
    她只知道无助地扑在杨逸怀里发泄着,哭得像个无助的小女孩双眸红肿,粉脸莹莹,杨逸紧紧地抱着她,安慰的话不知从何说起,只有一声长叹飘散在风中
    白沟河静静地流淌着,这边是宋国领土,对面就是辽国领土,只隔着一道浅浅的河水,而这道河水流到杨逸与越国公主中间,却成了不可逾越的鸿沟
    越国公主哭累了,只能躲在他怀中无力地抽泣着杨逸拍拍她的香肩轻声叹道:“公主别想太多了,回去好好做你的公主……”
    “不,叫我特里我要你叫我特里”
    “特里”
    “为什么是这样?为什么?为什么……呜……呜……”
    “这世间的事没有那么多为什么,你若非要问出个原由来,只会让你的心加累”
    “我送你的玉佩还在吗?”
    “还在,我一直带着”杨逸说着探手入怀,掏出她送的那块雕刻双雁的玉佩,那双雁儿都是单脚着地,作交颈清鸣状,仿佛在倾诉彼此的心语
    越国公主接过玉佩细细地抚摸着,清泪一滴滴落在上面,她凝视片刻,又忍不住放声痛哭起来一边哭一边把玉佩上的泪痕擦干净,仔细地放回杨逸怀中
    “不管如何,你要一生一世带着它,一定要带着它生不能与君白头,死了就让它代我与君同穴……呜……呜……。”
    “特里……”
    杨逸也是苦涩难语,只是紧紧地抱着她,或许这次分别之后,俩人再也没有机会见面了,一次生离,对俩人来说就是死别
    杨逸不后悔自己所做的一切再来一次,他还会那样做,但面对越国公主这双凄伤的眸子,却不知为是什么心里感觉是如此的沉重
    俩人静静地坐着,直到黄昏的暮色从树林里弥漫到河面上,天边一片晚霞热烈地焚烧着,红得像血,那是谁的心在滴血
    终于到了要告别的时候了,杨逸立在河边,晚风吹拂着他的衣衫一襟残照让他整个人看上去也像烧着了
    越国公主骑着马儿,三步一回头,泪水如断线的珍珠,一滴、二滴、三滴、无数滴,一路洒去……
    那凄婉的身影终于消失在茫茫的树林那边晚风中传来她那哀绝的清唱,隐隐约约的在暮色中回荡:
    问世间情是何物?
    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客
    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
    别离苦,
    就中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
    渺万里层云,
    千山暮雪,
    只影向谁去?
    ……
    这次两国敲定的盟约,说来大宋并没有占太大的便宜,主要是大宋顾忌阻卜部崛起太快,凭长辖底现在的几万人马,已经足以在茫茫无际的漠北草原消耗辽国了;
    若是再不让辽国全力去应对,一但阻卜部真的取代了辽国成为北方霸主,大宋就要面对一个兴的大国;
    这对大宋来说是极为不利的,因此这次对辽国作了许多让步;
    当然,这也有大宋想集中全力、尽快收拾西夏这个心腹之患的原因在内
    宋辽两国瓦桥关和约的条款大体如下:
    一,辽国“赠送”大宋十万匹战马,五万头牛,一万斤镔铁;大宋将武州、以及四万辽国百姓交还辽国
    二,两国继续以绍圣元年的国境线为界,休兵罢战,从此互不侵犯;重开榷场,允许两国百姓自由交易;两国边境线上有过四万军队调动,要提前通报对方,重大节日互派使节朝贺
    三,今后辽国每年赠大宋一万五千匹战马;大宋每天赐辽国十万贯岁币,绢一万匹
    四,宋辽重修兄弟之国,宋仍旧为兄,辽为弟
    也为难耶律洪基这老头儿了,若按以前论资排辈的话,宋仁宗与辽兴宗是平辈,那现在赵似得叫耶律洪基爷爷才对;
    现在好了,耶律洪基七老八十,还得叫赵似这个毛孩子大哥,这还是好的,等耶律洪基归西,换耶律延禧上来立即就得叫赵似爷爷喽
    这次覃子桂和杨逸合伙演了一出十分成功的双簧,最终取得了十万匹战马、五万头牛的赔偿;
    而来之前朝廷给二人的底线实际只有战马七万匹,没有牛,俩人漫天要价,为大宋大赚了一笔
    别过雄州知州唐师远等人后,杨逸一行徐徐南行返京
    回程时覃子桂非常开心,对他而言,这次和谈是一份非常不错的政绩,今后考功升迁时履历上就有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杨逸却有些不得劲儿面对这样的大功很是无所谓的样子,骑在马上漫垂着鞭袖,脸上的神色有一丝丝的落寞,正有一句没一句地、哼着一首略带忧伤的小曲儿:
    某年某月的某一天,
    就像一张破碎的脸
    难以开口道再见,
    就让一切走远
    这不是件容易的事,
    我们却都没有哭泣
    让它淡淡地来,
    让它好好地去
    ……
    放眼望去,白洋淀无边无涯,烟波浩渺水色空蒙,湖面上水鸟成群结队,盘旋低飞;或寻食,或嬉戏清脆的鸣叫声响遍四野,去年枯败的芦花已经长出了芽,宣告着时光又进入了的一个轮回
    如今的冀中大地,河道纵横,水系发达,南易水、北易水、滹沱河、胡芦河、拒马河皆是大河,加上黄河北流,三关一带地势低洼,形成了一个个湖泊、沼泽;
    真宗时驻防瓦桥关的六宅使何承矩为御契丹,因陂泽之地潴水为塞,使得这一带河湖相连,随着水域逐渐增广,形成了一道沿河曲折800里,宽处达60里的水上长城,极大地减轻了三关承受的防御压力
    去年潘锐他们能用决堤之策阻挡辽军,也正是得益于三关附近发达的水系
    徐行的战马上,覃子桂望着白洋淀那宽阔的水域,突然说道:“任之兄,朝廷为黄河向东导还是任其北流,一直难下决心,照我看,黄河北流也不是没有好处,这河湖纵横交错的景象看上去真有几分江南水乡的味道,尚是治理得好黄河北流对冀中大地还是利大于弊的”
    覃子桂提起这事,杨逸精神便也集中起来,眼下黄河河道不定,在大名府附近竟分为五条河道,有两条河道大致从后世的山东禹城附近向东入海;
    而其中三条河道则是经大名府向北流,从后世的天津市区入海
    这三条北流的河道形成前后不一,最东边经夏津那条河道形成于仁宗庆历七年
    中间经清河县那条河道形成于元丰年间,最西面经巨鹿的河道则形成于元祐年初;
    每一条河道的形成,都意味着当地要遭受一次大水患,特别是元祐年间,朝廷财力枯竭,无力治理河防,河北几乎是年年发生水灾
    现在党上台之后,做了一些治理工作,但由于政铺开时,光是清丈土地就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如今国库收入虽然有所好转,但去年应对几场大战加上兴建永泰陵,一时之间也抽不出大批资金,因此目前朝廷也无力展开全面治河工程
    杨逸望望远处的湖面水泽思索起来,在后世,由于华北缺少,国家要下大力气搞南水北调,如果黄河能固定北流,从长远上来说,对这边的生态平衡或许有不小的益处
    但若是按后世的发展趋势来生搬硬套,那可能是大错特错,因为眼下翼中平原生态并未遭受大的破坏,水系极为发达,根本不缺水;任由黄河向北经天津入海,未必就是好事
    杨逸不是水利专家,在这方面他也无法提供军好的见解,只能对覃子桂苦笑道:“子桂你想过没有,黄河携带着大量的泥沙,在冀中平原这种水流平缓地带,很容易造成河道淤塞,一但淤塞就容易引发决堤大灾
    你眼下看到的是一片湖泽交错的水乡景象,一但汛期大水,恐怕看到的就是一片撸摧墙倒的惨景了,因此,黄河北流未必就象你说的那般好啊”
    覃子桂并不太认同杨逸的观点,接口道:“像眼下任由黄河自流当然不妥,也容易成灾,可若是大力治理之后,东、北两个方向各保留一条河道,两条河道有利于分流汛期大水,河堤承受的压力会小得多,同时北流的河水有利于冀中的灌溉、水运,对农、商皆大有裨益,任之兄以为然否?”
    杨逸呵呵笑道:“子桂啊,若真能治理到你描绘的那种程度,倒真是不错,但子桂你却忽略了一点,这不是江南那种清澈见底的河水,治河其实关键在于治沙,黄河泥沙含量大,真象你说的那样,一东一北各保留一条河道,分流后水量减少,水流就会加平缓,泥沙的沉积会快,自然,决堤的频率也就会高”
    覃子桂倒是来了劲头,就治河之事,一路上与杨逸争论不休,最后差点各扛一把铁锹上堤玩真的
    俩人的争论虽然不会有什么结果,但在杨逸看来,治河工作确实是应该着手准备了未完待续)
    p
第263章 立储风波
    *
    玉津园,始建于五代后周世宗时期,宋初加以扩建,位于南熏门外,惠民河穿苑而过,内设天坛,为皇帝南郊大祀之所;
    玉津园又名南御苑、南青城,规模极大,园中建有城阙殿宇,百亭千榭,林木茂密,园东北隅是专门饲养外国进贡的珍禽异兽的动物园,豢养大象、孔雀、梅花鹿、仙鹤等、具有苑囿杂耕桑的特色'全文字cm'
    杨逸率领的谈判使团行到相州时,从东京传来一个重大消息:
    三月初三,皇帝下龙庭,出宣德门,沿御街一路往南,过州桥,出南熏门,进玉津园登上天坛,举行隆重的祭天仪式
    每年朝廷都会照例举行这样的南郊大祀,三品以上的高官,也可以在这一天得到一个恩荫名额,那些无力通过科举出仕的高官子弟,可以通过恩荫出仕
    今年所不同的是,赵似在南郊大祀时,正式宣布策立绍圣皇后之子赵捷为储君;
    此举遭到了吏部尚韩维、礼部尚范纯仁、刑部侍郎郑雍,大理寺卿刘奉世,太仆寺丞吴绍祖等人的反对
    除此之外,南阳郡王赵宗楚,乘城郡王赵宗佑,安康郡王赵宗汉、遂宁郡王赵佶、祁国公赵宗景等人是反对强烈;
    就连病重的大宗正建安郡王赵宗绰,也传出话来,反对赵似轻率策立储君
    立储之事虽然在党的支持下,最终通过了;
    但这却引得京城暗流汹涌一干宗室皇亲连成一气,以南阳郡王赵宗楚为首;再联合郑雍、刘奉世等人,彼此之间联系越来越频繁;
    赵宗楚等人虽然没有实权但与英宗皇帝同辈,身体尊崇,除了开府仪同三司可以与皇帝坐而论道外,被赐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
    这种尊荣即便是首相章惇、次相苏颂也无缘享受;
    这些宗室皇亲联合起来,让整个大宋的政治风气大变,两年来那些被党铁腕手段压得不敢吭声的旧党官员,再一次活跃起来,纷纷上表论事攻击政;
    有的则是以各种由头,抵制政的施行;再者,他们集党成员的一些**及不轨行为大加弹劾
    党成员殿中侍御使刑恕,被弹劾占用民地建宅去职,贬为定陶知县'。715k。cm无限升级'
    去年升为刑部右侍郎的党成员来之邵,被弹劾强买倡家女为妾去职,贬利州成都路转运判官
    京城不知不觉之中一场巨大的政治风暴又在酝酿、在发酵,随时都会暴发出来,其势有多强大,将会造成怎样的大变,谁也无法预料
    赵似今年虚岁已经十四了赵似和他的母妃朱太妃一样,都是怯懦的个性,朱太妃对当初党追废高滔滔一直耿耿于怀,她死也不愿接受太后的封号就是原于这个原因;
    这个女人逆来顺受惯了,当初无论高滔滔做过什么,她都认为是应该的,因为高滔滔是婆婆,是长辈而党鼓动赵煦追废高滔滔,则是以下犯上,是大逆不道;
    因此党虽然一直在维护她,她却不这么认为,她认为是党把她架到火堆上烤,让她成为世为唾骂的逆忤不孝之人
    而赵似性格酷似朱太妃,他受朱太妃的影响巨大,这让旧党再一次看到了机会;
    一但赵似亲政,就是旧党翻身最好时机,包括韩维在内,都在赵似身上倾注了大量心血,希望通过影响赵似的思想,以期有朝一日改变政的进程
    这或许才是旧党与皇亲勋贵再一次活跃起来的真正原因
    章惇是首相不错,章惇行事强硬、铁血不错,但他所有的强硬都是建立在正直这个基础上的,他追废高滔滔,他要挖司马光墓,这都是因为章惇确信高滔滔他们罪无可恕
    他平日为人做事却从不包庇不法,任用私人
    这一点绝对不是刻意美化章惇,原来的历史上,旧党将章惇列入《奸臣录》,但对他个人的私德无缺、以及行事刚直不阿这一点上也不得不承认
    因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