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楚汉英烈传-第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臣愿得十万之众,横行于匈奴中。”诸将亦怒,皆以樊哙之言为然。正在喧嚷之间,忽一人出班道:“樊哙诳言欺主,可斩也!”众人闻言,无不愕然。吕太后视之,乃中郎将季布也,勃然色变,乃问道:“将军何出此言?”樊哙等亦怒目以对。季布不慌不忙,缓缓出班奏道:“前时韩信反于代地,连和匈奴,进犯太原。先帝御驾亲征,汉兵三十二万,樊哙其时亦在其中,为上将军。然为匈奴围先帝于平城,樊哙终不能解围。天下歌之道:‘平城之下亦诚苦,七日不食,不能彀弩’。今歌吟之声未绝,伤痍者甫起,而樊哙又面谀,欲摇动天下,妄言以十万众横行,是面谩也。且秦因一心防胡,徒使陈胜等起,今日之势,又如当时,故不可妄动。”樊哙闻之,怒而无语。殿上群臣默然细思,皆生恐惧。吕太后乃问道:“若如此,难道任他骄横不成?”季布道:“力不足伐则不伐也。以臣之意,夷狄犹如禽兽,得其善言不足喜,得其恶言不足怒也,故请太后别议他计。”吕太后沉吟半晌方道:“公言极是也!”乃令罢朝,不复议击匈奴之事。后卢照邻有一诗道: 
季生昔未达,身辱功不成。髡钳为台隶,灌园变姓名。
幸逢滕将军,兼遇曹丘生。汉祖广招纳,一朝拜公卿。
百金孰云重,一诺良匪轻。廷议斩樊哙,群公寂无声。 
处身孤且直,遭时坦而平。丈夫当如此,唯唯何足荣。
吕太后回宫之后,修书一封道:“大汉皇帝敬问匈奴大单于无恙:单于不忘弊邑,赐之以书。弊邑恐惧,退而自图,年老气衰,发齿****,行步失度,单于过听,不足以自污。弊邑无罪,宜在见赦。窃有御车二乘,马二驷,以奉常驾。”写罢,令中大夫张释赍往匈奴。冒顿得书大悦,自亦知力尚不能灭汉,复使使来谢道:“未尝闻中国礼义,陛下幸而赦之。”因献良马二十余匹为回礼,吕太后乃以宗室女为公主,嫁予冒顿为妾,两相和亲,数年相安无扰。
唯将军樊哙,年际以高,为季布一言,气积于胸。归府后即病,数月不能起。自思己为吕族之亲,朝内大臣,无不尽畏之,独季布一西楚降将,敢直言抵触,毁了他半世英名。樊哙越想越气,最终壮志未酬,抱病而薨,谥为武候,其子樊伉袭舞阳候之位。后汪遵有诗赞道:
玉辇曾经陷楚营,汉皇心怯拟休兵。当时不得将军力,日月须分一半明。
黄庭坚有诗道:
汉兴丰沛开天下,故旧因依日月明。拔剑一卮戏下酒,剖符千户舞阳城。
鼓刀屠狗少时事,排闼谏君身後名。异日淮阴傥相见,安能鞅鞅似平生。
不独樊哙,还有那齐王刘肥,因常为太后所忌,不能安枕;又因拜同父之妹为母,心常唏嘘,以至忧郁而病,英年早逝,薨于惠帝六年冬十月辛丑。惠帝使张不疑赴齐探视慰问,谥刘肥为悼惠王,立其长子刘襄为齐王。正是:汉室暗弱功臣死,却把社稷托妇家。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第一百零三回:王诸吕陈周俗世 
           第一百零三回:王诸吕陈周俗世 削刘族吕氏用计
却说惠帝七年春正月辛丑日,日有蚀之。夏五月丁卯日,日又有蚀。至秋八月,惠帝沉迷酒色,弱不禁风,因患重病,于戊寅日崩于未央宫。吕太后发丧,群臣皆来悼唁。吕太后于灵前大哭,群臣偷观,见吕太后虽哭而泪不下,皆不知何解。俄耳散去,各归所处,左丞相陈平方归府,忽报有人求见。陈平出来一看,却是留候张良之子张辟强,现为侍中,年方十五岁,颇具聪惠。陈平问道:“贤侄何事来访?”张辟强道:“愿请丞相独言。”陈平知必有要事,乃让入府中问之。张辟强问陈平道:“今殿上之事,丞相可见否?”陈平道:“贤侄莫非言太后之哭而无泪乎?”张辟强道:“正是。”陈平道:“群臣亦有议论,多言或因太后以皇上仁厚,不与相类之故。”张辟强摇头笑道:“非也。太后独有皇上一子,岂能不爱?今哭而不悲,却是另有心事,君知其解未?”陈平问道:“何解?”张辟强道:“帝无壮年之子,太后畏君等老臣,故心不能安也。若不思其变,日后必为其所谋。丞相不如请拜吕台、吕产为将,率兵居之南北,诸吕亲属亦皆掌管人马,居中用事。如此则太后心安,君等则幸脱祸矣!”陈平大悟,深谢张辟强,遂连夜入宫来谒吕太后道:“今老臣或病或丧,多不能领军,而刘氏之子非少即弱,不能力扶社稷。太后何不择吕氏之少壮为将代之?”吕太后佯道:“不得其贤才者。”陈平道:“何谓无贤?今令武侯吕泽之子吕台、吕产正当壮年,将门之后也,可令之分掌声南北之兵也。吕氏多俊杰,可择其贤者为将军、司马,共卫长安,万事不惧也。待陛下丧事毕后,臣当与文武并力保奏。”吕太后听了,其心始安。陈平遂辞去。次日,再哭其子,泪涕纵流,其悲亦哀也。后徐钧有诗叹陈平道:
生平多智足兴刘,奇秘终贻正大羞。若使托孤权独任,未知诛吕若为谋。
丧事已毕,乃择九月辛丑日,将惠帝下葬于长安城北三十五里处之安陵,距长陵十里,谥为孝惠皇帝。惠帝生于秦始皇三十七年,崩时年方二十三岁。而皇后张氏尚未成年,未生子女。未几,鲁元公主抱病亦死,吕太后子女双亡,自然悲切,乃赐号为鲁元太后。自此,吕太后为天所报,可谓断子绝孙矣。然吕太后自有妙计,自取后宫美人之子,伪称张氏所生,拜谒高祖庙已毕,乃立为皇帝。皇帝年幼,尚无人言,吕太后遂亲自临朝称制,降诏道:“高皇帝匡饬天下,诸有功者皆受分弟为列侯,万民大安,莫不受休德。朕思念至于久远而功名不著,亡以尊大谊,施后世。今欲差次列侯功以定朝位,臧于高庙,世世勿绝,嗣子各袭其功位。其与列侯议定奏之。”丞相陈平遂与百官上表道:“谨与绛侯臣周勃、曲周侯臣郦商、颍阴侯臣灌婴、安国侯臣王陵等议:列侯幸得赐餐钱奉邑,陛下加惠,以功次定朝位,臣请臧高庙。”吕太后准奏,乃大赦天下。吕氏之权由此起矣。后蒋特立有诗道:
摇齿不可仗,反侧如小人。王陵虽少戆,信越终难驯。
鲁卫固小弱,秦晋依强邻。更托辅车势,庶以活吾身。
却说左丞相陈平自随高祖征英布归后,久居关中,一直未出,从未听说过惠帝曾有儿女。今忽见吕太后赫然奉立新帝,心深患之,深知定非刘氏之后。回到府中,寻思吕太后欲王诸吕,危刘氏,自为三世老臣,竟力不能争,唯恐祸及己身。当下独坐深念,烦恼不已,竟伏几睡去。忽陆贾登门拜访。门吏知陆贾与陈平相善,并未阻拦。当下直入厅中。见陈平伏几不醒,乃至几前坐下,陈平方觉,起身谢道:“我方才念事,不觉入睡,未及相迎,望请海涵。”陆贾问道:“何事使丞相念此深也?”陈平笑道:“先生揣我何念?”陆贾亦笑道:“足下位为上相,食三万户侯,可谓极富贵而无欲矣。然有忧念,不过患诸吕、少主耳。”陈平道:“先生果是料事如神也。然为之奈何?”陆贾笑道:“公乃济世之才,何需区区拙计。”陈平正色道:“某非戏言,实未得其解也,请先生赐教。”陆贾点头,乃进言道:“古圣人云:‘天下安,注意相;天下危,注意将。’将相和,则士大夫附;士大夫附,天下虽有变,则大权不分。大权不分,为社稷计,安危只在汝将、相两君掌握耳。我常欲与太尉绛侯言此事,绛侯与我相戏,不听吾言。君何不交欢太尉,深相结好?今绛侯将寿,君何不厚金馈礼,以为祝贺!”陈平悟,起身拜道:“此乃金玉之言矣!”后刘克庄有诗道:
郦烹未久蒯几烹,陆子优游享令名。南帝称臣橐金返,更推馀智教陈平。
至周勃生辰,陈平乃以五百金为其祝寿,具办乐舞酒宴请其赴会。周勃虽为武将,亦颇知礼节,至陈平寿庆,周勃亦报如之。于是,两人交情愈深。后有苏辙《读史》一诗道:
诸吕更相王,陈平气何索?千金寿绛侯,刘宗知有托!
陆贾又谓陈平道:“以我平日所察,尚有一人吕氏至亲者与丞相有怨,常欲设计宁肯害,丞相须用心防着。”陈平道:“先生可是言吕媭否?”陆贾道:“正是。吕媭常以前时丞相为高皇谋执樊哙,怀恨在心,每欲寻机相害,请丞相小心应付。”陈平道:“我平日禀公治事,危时顺太后之意而行,自然无事。”陆贾道:“非也!丞相若防得吕媭,便防不了吕后。”陈平问道:“我当如何?”陆贾笑道:“昔日萧丞相自污之事,丞相可还记得。”陈平恍然大悟,乃谢陆贾道:“多谢先生提及。”
自是日后,陈平遂每日请客饮酒,多取民间女子为淫乐。吕媭见了,果然数进谗言于吕太后道:“陈平身为丞相,不治朝事,日饮醇酒,戏侮妇女,可重罪之。”吕太后不听。陈平闻之大喜,每日益甚。原来吕太后所患者,正是陈平、周勃等高祖时之功臣,听到陈平废事,私独喜。乃招陈平,面质吕媭道:“鄙语道:‘小儿妇人之口不可用’,君但可纵意行事,无畏吕媭之谗也。”吕媭大惭,自此不敢再毁陈平。陈平感陆贾之力,乃以奴婢百人,车马五十乘,钱五百万,赠陆贾为食饮费用。陆贾以此游于汉廷公卿间,名声籍甚。
却说太后元年,吕太后行皇帝之权,朝中号令一概出自吕太后。一日,吕太后忽招陈平入宫议事。陈平不知凶吉,惶惶而来。吕太后道:“先时,丞相举朕之二侄为将,原是众望所归。丞相既能献此计,我还有一事要与丞相商议。”陈平问道:“何事?”吕太后道:“吾常念高皇诸子少而弱,基业常不安,欲以我母家诸吕子弟分王诸候,以助扶汉室。听公之意,此计能行否?”陈平心中暗暗吃惊,自咐道:“此妇人野心勃勃,刘氏难安也!”又不敢力谏,量谏必遗祸,乃道:“此大事也。明日早朝,请太后问于群臣即可。”吕太后道:“若得公之额首,此事已成一半也。”陈平道:“臣当力举。”吕大候大喜道:“公果是明哲之人也。”陈平遂退,即急往太尉府中,谓周勃道:“公将及祸,可知否?”周勃大道:“不知,请公明言。”陈平道:“窃闻皇帝无子,今太后危其位,欲尽诛老臣,你我皆危矣!”周勃道:“如之奈何?”陈平道:“明日太后设朝,欲立诸吕为王,公须力言许可,方可脱难也。”周勃道:“先帝曾言:有非刘氏为王者。天下共击之。今太后王吕氏,乃违先帝之誓也。”陈平道:“事急矣,只能先求全身,方可徐徐图之。”周勃道:“右丞相王陵少文任气,好进直言,必力阻之,奈何?”陈平道:“若你我力荐,事必成也。”周勃自与陈平交好,甚信之,遂从其言,陈平乃去。后人有诗叹陈平道:
几变权谋偶立功,帝王事业总成空。后来诸吕移炎祚,束手随波智已穷。
次日早朝,太后聚文武道:“昨日有朝中大臣上奏,说刘氏诸王大多年幼,不能独镇诸候,欲以吕台、吕产为王,领军以安天下。众公以为如何?”此言方毕,一人出班厉声道:“不可!”吕太公视之,乃安国候、右丞相王陵也。吕太后问道:“君有何言?”王陵道:“昔日高皇帝刑白马而盟道:‘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今王吕氏,非如约也。”吕太后不悦,乃问陈平道:“公以为如何?”陈平目示周勃,二人出班齐奏道:“既高皇定天下,可王其诸子弟;而今太后称制,欲王昆弟诸吕,亦无所不可也。”众臣见左丞相、太尉皆允,乃尽随声附和。吕太后大喜道:“众公之意,方如我心也!”罢朝后,王陵下殿,责让陈平、周勃道:“当初与高皇帝歃血而盟之时,君等不在乎?今高皇崩,太后妇人主事,欲王吕氏,诸君纵欲,阿谀背约,何面目见高皇于地下乎!”陈平道:“于面折廷争,我不如君;全汉社稷,定刘氏后,君亦不如我也。”王陵无以应之,怒道:“竖子不可共事。”乃拂袖而去,自此不与陈、周相谋。后司马光有诗道:
曲逆从汉祖,出奇谁与让。一朝寄天下,不及王陵戆。
徐钧有诗道:
抗议争封独犯颜,周陈只合共持难。若能坚守长陵约,不但刘安吕亦安。
吕太后恨王陵不与其谋,过了数日,乃佯拜王陵为皇帝太傅,实夺其右丞相之权。以审食其代其位,却不使其治事,而使之监宫中,如郎中令一般。审食其得幸太后,常居中用事,公卿百官,无不畏之。
既绝忠臣,太后乃先追尊父吕公为吕宣王;追尊其兄吕泽为悼武王,以为吕氏封王之兆。王陵怒太后无义,遂告老而还,杜门竟不朝请,十年而薨。百官皆不亲附,唯北平候张苍感王陵昔时救命之恩,父事王陵。及王陵死后,张苍为丞相,常先朝王陵夫人上食,然后敢归家。此后事也,且按下不表。
却说吕太后欲王诸吕,虽得朝中大臣之许,然心忌关外诸候势力颇壮,亦不敢冒然行事。审食其进道:“中大夫张释,乃留候族弟,擅于坐筹,其智类于留候,何不与其计议。”吕太后然之,乃招张释至,以事相问。张释道:“太后欲王吕氏,还需循序渐进。当年之势,诸候之中,以齐最强,高皇在世之时,深知其理,故以长子王之齐地,多以曹参、傅宽等老臣辅佐。今太后若欲王诸吕,当大封齐国群臣,收齐人之心。再以心腹之臣以齐地郡县候之,分散齐人之势。然后可行也。”吕太后大喜道:“公乃社稷之臣也。”乃封张释为大谒者。后陈普有诗道:
尘编今古几咿嚘,多少君王共御囚。自古君难臣不易,释之片语误千秋。
当下吕太后依张释之意,封齐悼王刘肥次子刘章为朱虚候,以吕禄之女妻之,吕禄乃吕释之之子也;封齐丞相齐受为平定候,齐受之前傅宽为相,惠帝五年薨,而齐受代其位;封齐少府阳城延为梧候;齐前将军刘到为平都候;其后大封高祖之时得功未候,又亲附吕氏者:封郎中令冯无择为博城候;朱通为中邑侯;王恬开为山都侯;张越醴陵侯;张买为南宫候;徐厉为松兹侯。又以吕释之之子吕种为沛候;太后姊吕长姁之子吕平为扶柳候。后周昙有诗叹道:
狱无良吏雪无由,处处戈鋋自执仇。吕母衔冤穷老妇,亦能为帅复私雠。
齐王刘襄年少,见到吕太后举动,知其用心,唯恐加害,心甚不宁。左右进道:“齐地七十余城,地肥人丰,故为太后所忌。古时诸候使太子入质王室,以示忠心。今大王年少,尚无太子,何不进王弟入关为质,使太后安心,齐国无忧矣。”刘襄从之,乃使其弟刘章、刘兴居入关卫宿长安。吕太后果喜。吕产又谓吕太后道:“侄儿有一心腹之人,姓召名平,高密石泉人氏,在齐地甚有家业。可拜其为齐相国,掌管国中要务,如此,齐地方保无患。”吕太后从之,乃降诏拜召平为齐相国,使其赴任。齐王刘襄明知太后之意,亦只得纳从。
吕太后见齐患稍却,复行王诸吕之计。先取惠帝后宫之子刘强为淮阳王;刘不疑为常山王;刘山为襄城候;刘朝为轵候。又大取诸吕之女嫁刘氏诸候王,一则窥探刘氏机谋,二则安众人之心。审食其谓吕太后道:“时已至也,可封王吕氏。”吕太后乃于长乐宫设宴,会聚朝中文武,令侄吕产、吕禄引甲士千余人,布于四下。群臣皆至,酒至三巡,吕太后道:“今皇帝少弱,刘氏基业有危,我已与三公大臣商议,欲以我母家兄弟王之,以定高皇宗庙。今拟割济南郡为吕国,以吕氏子弟王之,众公以为如何?”群臣惶恐,莫敢以对。忽一人起身道:“今天下安定,百姓无灾,何言刘氏基业有危。况齐王乃高皇长孙,即位至今,未有过失。太后欲王吕氏,何处不可王之,奈何偏取齐国之地?”吕太后视之,乃上党郡守、堂阳候孙赤,因入都奏事,故来赴宴。吕太后怒道:“此国家大事,朝中大臣尚未表态。汝一郡守,安敢妄语!”孙赤亦怒道:“汝虽高皇之妻,不过一妇人,何敢不尊妇德,干预朝政。高皇在天有灵,必不能安也。”吕太后大怒:“此人欲仿王陵也!”喝令甲士拿下。孙赤大骂道:“你这偷汉****,吾恨不能生啖汝肉!”审食其闻之避席,吕太后羞愧难当,连呼推出速斩之,群臣皆不敢告。孙赤至死不拒,骂不绝口,宴会不欢而散。
吕太后自知不能强王吕氏,乃招心腹议道:“封王乃大事也,需大臣上表请之,方可行也。”张释道:“待臣往左丞相府说之。”吕太后许之。张释乃往左丞相府,见陈平道:“窃闻少帝初即位,太后询问群臣王诸吕之时,丞相与太尉亦交口赞成,为何又生悔意?”陈平道:“何出此言?”张释道:“今太后有王吕氏之意,所以未行,皆因群臣未曾上表请之。君为朝中要臣,三公之首,不能窥识主上心事,料祸不远矣。”陈平眼见宴上之情,知吕太后恶毒,无事不敢为之,乃道:“近日事物繁杂,有失打理。请宽言太后,代请恕罪,某即行之。”张释告辞。陈平急招周勃等臣,以张释之言告之。众臣皆感无奈,只得与陈平一同上表,请立吕泽之子吕台为吕王。
吕太后阅表已毕,大喜,遂行之。立吕台为吕王,开吕氏封王之先河。时建成候吕释之已死,长子有罪,废之,立其次子吕禄为胡陵候。降诏道:“前日孝惠皇帝言欲除三族罪、妖言令,议未决而崩。今除之。”不料吕台自得位为王,乐极生悲,即位数月,忽然暴毕。吕太后悲之,谥为肃王,复令其子吕嘉受吕王之号。吕族危权日重,常常经动杀戳,一时间,郦商、灌婴等忠直之臣,纷纷告老回家,以避其祸。吕太后又怨御史大夫赵尧定计,以周昌为赵相国,使为刘如意画计。乃抵赵尧之罪,废为庶民。广阿候任敖因前时有恩于太后,乃以御使大夫封之,以壮吕氏羽翼。正是:明知先皇刑马誓,便封诸昆以违约。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第一百零四回:靳歙除吕功败 赵
           第一百零四回:靳歙除吕功败 赵王饿死邸中
却说吕太后二年春正月乙卯日,西北地震,羌道、武都道山崩。夏六月丙戌晦,日有蚀之。三年夏,江水、汉水溢,流民四千余家。秋,昼见星。而关中三年无事。至吕太后四年,吕太后封吕媭为临光候;诸吕仲昆子弟吕佗为俞候;吕更始为赘其候;吕忿为吕城候。吕氏为将、相者共五人。大臣见刘氏失位,诸吕得志,皆愤愤不平。
却说信武候靳歙为内史,不为所用,心甚怏怏,常欲寻机谋事,兴刘除吕。这日,正在家中无事,忽家臣来报,说陆贾来访。靳歙出府迎之,讲礼已毕,入内堂坐定。靳歙道:“先生辞上中大夫之职,闲散隐归,每日东西访客,好生悠闲。”陆贾笑道:“公若羡慕,亦可仿之。”靳歙道:“如今诸吕用事,汉室倾危,若人人效仿先生,天下能安几时。”陆贾道:“能安几时是几时。若似君候,外惧诸吕,内怀不平,不思救主,坐以待毙,一朝天下有变,公至何间立足?”靳歙道:“先生之言甚是,某为汉室三世之臣,眼见诸吕用权,奸臣当道,心甚愧矣。”陆贾道:“公有此心,汉室之幸也。某有一计,可除吕氏,只是不在一时之间。”靳歙大喜道:“愿听先生计较。”陆贾道:“当年张皇后无子,吕太后取后宫之子冒为张后所出,立为皇帝。窃闻此子之母本为吕氏族人之妃,怀身而入宫生子,实为吕氏之后。吕太后恐事情泄露,当时已暗杀其母以灭口。今皇帝长成,若使人告其非皇后之子,生母实已身死。皇帝闻之必生怨心,使之于中举事,或杀吕氏,或为吕氏所杀,或是两败俱伤,公与忠臣隔岸观火,伺机发难,锄吕兴汉,易如反掌也。”靳歙道:“此计虽好,只是宫中无人内应,不易行之。”陆贾道:“今汝阴候夏候婴为太仆,常在深宫,与其议计,事必成也。”靳歙摇首道:“不可!当年夏候婴三全惠帝、鲁元公主,素为太后重用,其心不明,不可轻与谋计。”陆贾然之,又道:“广平候薛欧,常为宫中卫尉,忠臣也,可与共计大事。”靳歙道:“我亦想到此人。”陆贾道:“若事不济,请公谨言,勿遗祸于陆贾。”靳歙道:“我只说是我一人所谋便是。”陆贾遂告退。
次日散朝,靳歙谓薛欧道:“连日公事繁忙,今日得闲,恭请请老友至舍下饮酒叙旧,如何?”薛欧道:“弟有此心久矣。”于是二人携手同至靳府,家臣已设好酒菜,二人对坐,畅饮舒怀。酒至半酣,靳歙令左右退下,谓薛欧道:“高皇逝世已十年矣,昔日老臣或病或薨,能如你我能开怀说事者,聊无几人也。”薛欧道:“兄醉矣。朝中左右丞相、太尉者,皆老臣也,何为无人?”靳歙道:“今日你我畅快饮酒,久言污奸之人。”薛欧长叹一声,低头不言。靳歙又道:“高皇临终遣言:非刘氏为王者,天下共诛。然当先毁约者,居然是高皇正室之妻!实是令人心痛。”薛欧不由接口道:“公独不闻古人云:‘最毒妇人心乎’?”靳歙道:“必除此妇,刘氏方安也。”薛欧叹道:“虽有此心,奈何力不能足也。”靳歙道:“公若有意,某倒是有一条良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