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民国狂人-第2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渔船上安置鱼雷发射装置,趁夜偷袭那还只是小儿科而已。为了好好‘招待’这帮日本来的不速之客,在之前由民主进步党社会部亲自出面,在胶州湾沿海渔村招收水性绝佳的汉子,稍加训练组成光复军秘密部队……水鬼营!
第三百一十二章 求援
在青岛沿海几处水鬼营的秘密巢穴之中,除了常规的水鬼装备之外,还存储了众多加工加料的‘秘密武器’……
比如说,通过德军军工人才帮忙改造的定时水雷,就是王进结合众多意见鼓捣出来的设计,绝对是阴人设伏的好玩意。
就连一向眼高于顶的德国佬,也对这样的奇思妙想伸出大拇指,赞了一声‘好’。
比起传统水雷需要等待庞大的舰船主动‘撞’上门来,定时水雷可要阴险得多。王进早就替水鬼营设计好了一套行动计划,如果之前的鱼雷偷袭没有取得成效的话,说不得水鬼营的战士们就得抱着定时水雷冒险潜伏到日军舰队下方给日军军舰加点‘负重’了。
可是让王进没想到的是,第一波鱼雷偷袭便取得了令人难以想象的成果,竟然轻松炸沉日军一艘驱逐舰。也不知道该说日本倒霉,还是该说日本军舰都是豆腐渣,一爆即沉的样子货?
加入胶州湾的日本海军分舰队一下子成了惊弓之鸟,小心翼翼的防备周围出现的任何可疑情况。这样一来,就给水鬼营后续的行动带来极大麻烦。
许多原本计划好的行动不得不临时取消,等待日本人放松警惕的那一刻到来。不过如此一来,水鬼营也算是提前达成预定目标。进入胶州湾海域的日本海军分舰队已经对青岛市区构不成威胁,没了犀利的舰炮助攻光复军主力身上的负担要轻上许多。
胶州半岛光复军和日军主力的激战依然在继续,双方的伤亡数字不断向上攀升。不仅仅两军高层心痛万分,就连通过报纸得知消息的民众,也被这巨大的伤亡数字而心惊不已。
丫丫的这才多久啊,光复军近五万伤亡数字触目惊心。还好日军的伤亡数字也超过两万有余,虽然不知道里面有多少水分,但是关心前线战事发展的民众们还是松了一口大气。这样的伤亡比例还在他们的接受范围之内,甚至比民众们希望的情况还要好上许多。
最感震惊的莫过于北洋袁世凯,尽管十分不相信民主进步党所在报纸上的伤亡数字。但就算有水分,在他看来光复军与日军的伤亡最多也就3:1左右的比例。可就是这样也已经很让他感觉震惊了,自问如果换成北洋军的话,能有个5:1的伤亡比例就不错拉。
袁世凯的心情纠结到了极点,一会希望光复军在胶州损失越多越好,最好把底子都在战场上拼光。一会又希望光复军能取得最后的胜利,能让中国的国际地位迅速提升。不得不说,踩着列强的尸体是提升国际地位的最快捷途径。
同时他又十分恼怒自己儿子和手下亲信不争气的表现,丢人现眼不说还让外人看了笑话。有了光复军冲杀在最前线,他也放下心中担忧,想要在胶州半岛战事中让北洋军也露一露脸,不能什么好事都让王进那厮得去了不是?
北洋别的不多,就是能上战场拼命的士兵多。东北的胡子西北的刀客,哪一方都是精兵来源。北洋在军事改革方面虽然依旧原地踏步,但是数量得到极大扩充这是不争的事实。之前害怕与日军交战手下弟兄们不争气,未战先怯失了颜面。可是现在情况不同,由于光复军这个活生生的例子摆在眼前,难道北洋军还比不过光复军不成?
段芝贵尽管十分不情愿,但在袁世凯的一再催促之下,不得不率领手下将士加入日趋白热化的胶州半岛战事之中。他老兄可是对光复军狠之入骨,每每想起当初的炸弹袭击都能吓出一身白毛汗来,哪里会好心的听从光复军前线最高指挥官王单东的命令?
不说别的,单单王单东这厮在军界的资历,段某人就拉不下脸来听从指挥!
北洋军主动参战,王单东自然没有反对的理由,但想要两方面联合作战的可能无限接近于零。为了不出现什么让人不愉快的事情,作为前线总指挥的他划出了一段战线,交由北洋军去折腾。他的要求只有一个,最后的防线不能被突破。
随着激烈战事的延续,前线光复军将士们真有一种精疲力歇的感觉。每一天都生活在枪声和炮火声中,耳朵神经都已经彻底麻木,只知道机械的拿枪射击,疲累了就靠在简易战壕上休息一会,吃喝拉撒全都在战壕解决,生活困苦到了极点。
这些还不是最让将士们痛苦的,在前线的日子虽苦但吃饱饭没啥问题,比起以前流浪他乡的生活要强上不少。可是每当看到昨天还一起聊天打屁的战友,今天就变成了一具具冰冷的尸体,有的甚至在炮火侵袭下尸骨不存,内心巨大的沉痛和惊惧压得他们差点喘不过气来,生怕下一刻自己也步入战友的后尘。
战士们也是人,也会有恐惧有各种情绪,只是严格的训练还有纪律,让他们能很好的控制这种种情绪而已。随着战争拖延日久,伤亡逐渐增大,就算军官们变着法子给战士们降压,依旧避免不了战壕日渐沉默弥漫着一股压抑的气氛。
光复军前线指挥部一干高层焦急万分,再这样下去情况可不是很妙。这是久战之师必然出现的状况,尤其还是在这种处于下风的焦灼状态之下,除非战局出现扭转性变化,不然没能调整好可是会出现大问题滴。
无可奈何之下只得向后方求援,同时也请求总部向前线增兵,他们已经有些挡不住日军的疯狂冲击了。这没什么好丢人的,光复军前线部队能打到这份上已经很不容易拉。
王进在后方也没闲着,一边调度军事物资源源不断的送往山东前线,一边掌总民主进步党旗下的宣传机器全力运转,可谓忙得不可开交。可就算如此,他也不得不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赶回合肥,亲自接见附近各省前来拜谒的军阀大佬……
第三百一十三章 福利
胶州袄战火连天,让光复军损失惨重的同时,也让各大小势力认清了光复军的强大实力。''//:小说网看小说//在日军的疯狂攻势下能坚持这么久,虽然防线逐渐后移已呈败像,但以民主进步党的势力和动员能力,再出动一支十万人级的大军不在话下。
先不说北洋军阀如何惊讶、吃惊以至于震惊,单单民主进步党势力范围周边各大小势力,除了一直不鸟王进的广西陆荣廷这傻子之外,其余各大小势力哪有继续稳坐钓鱼台的实力和资格?
根本用不着王进亲自招呼,他们便主动送上门来,一来庆祝光复军成功顶住日军的如潮攻势,二来也是商量联合出兵事宜。
没错,他们此次不约而同赶到安徽,就是准备联合光复军出兵山东,碰一碰骄横不可一世的日本陆军!
不是他们不明白如此作为的后果,而是他们更加明白没有任何动作的后果更为严重!
是,以他们手下那帮歪瓜劣枣,可能到了山东前线就是去送死,可是他们根本就没得选择。如果说胶州战事刚开始的时候,他们还能心安理得的稳坐钓鱼台的话,眼下战事陷入对峙焦灼状态的时候,他们不得不有所表示。
不是所有人都像陆荣廷那个傻子一样妄自尊大,看不清楚眼下南方局势的。而且随着以安徽为主导的南方经济圈成型,被绑上利益共同体的南方大小军阀们,就算只是为了自家钱袋,也不得不硬着头皮主动上门帮忙。
这可是表忠心的大好时机,谁不来谁就是大傻子。等民主进步党度过此次难关,有精力处理其它事务的时候,铁定就是他们秋后算帐之时。
军阀们没一个是脑子不好使的,不然他们也不能在动荡的时局下坐到眼下这样的位置上。除了王进这厮是自己白手起家之外,其余南方军阀哪一个不是前清之时便活跃于政治舞台上?可能在治理能力上不如王进和一帮民主进步党党员,可是在审机夺势上谁都不会比谁差多少。之所有地位实力有差距,只是一个机缘问题而已。
此次他们集体赶到合肥,就是给民主进步党送兵来了……
对于这些跟着民主进步党混的南方军阀头子们的主动示好,王进当然来者不拒,他此时正为前线军力不足而烦恼呢。不是光复军抽调不出足够的兵力支援前线,只要军政府肯动员,十天之内调集十万大军不在话下。
一个月时间,组织一支超过五十万人规模的庞大远征军队也不是难事。真正让他和军政府上下感到为难的是,民主进步党承不承受得了这么做的后果。
民主进步党不差钱,王进更是不差钱。只要他愿意,随时随地都能调集超过三千万以上的资金数额。可是战士们都是活生生的人,不是工厂里流水线批量生产的产品,可以毫无顾忌的随意生产没有任何心理负担。
战士们也不是天生就会摸枪打仗的,需要一段不短的时间培养。而且要练出精兵,,也不是光凭训练就能够做到的事,还需要经过战火的洗礼。光复军主力部队就三十来万人,还有十来万布置在河南与湖北前线,防备北洋不能动,王进可真不想将手头力量拼光光。
另一方面,光复军大军在境外行动的消耗惊人。由于军政府财政宽裕,在军队上也舍得花费资本。不说光复军的素质和战斗力如何惊人等自卖自夸的言语,这些都要靠实实在在的战功来检验,不然没有说服力只会让人笑掉大牙。
王进当然可以自夸一句,光复军已经将北洋军甩在身后吃灰,但这话也得有人信不是?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先不去说它,单单光复军战士们的福利待遇,肯定是全中国最好的。这一点没人怀疑,事实就摆在眼前嘛。
倒不是王进故意搞什么收买人心的名堂,而是一种习惯使然。在后世不管再破落的工厂企业,起码的员工福利是不能少滴。于是乎,在军政府的财政比较富裕的时候,他便提请搞了这么一出,算是给政府工作人员与军队官兵一个保障性措施。
这是一个创举,在这时代的创举!
不要怀疑,在这时代就连列强国家也很少大规模普及福利政策的。王进想在安徽搞这一套,在外人看来绝对是天方夜潭的糊糊事儿。军政府内部一开始也很不以为然,以为这又是王进搞出来的嚎头,吸引外界关注和眼球用的。
可当他们知道王进是认真的之后,各种质疑和反对的声音扑面而来。说什么的都有,总结起来不外乎就是那么一个意思:这样做太浪费钱财,还是算了吧……
如果没有之前铺天盖地的吵作和吹捧,王进倒是无所谓。可是现在他已经有些羞刀难入鞘,被捧得下不来台。真要是虎头蛇尾的来这么一下,那他的面子可就丢大发了。
没办法之下,他组织人力计算了一番普及福利政策的花费和开销。在得知花费还在军政府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后,二话没说直接要求军政府做好前期的准备之后立即实施。
就这样,由军政府出面,登记在册的政府工作人员与光复军所有在编人员独有的福利政策新鲜出台。包括基础工资之外的各项福利保障政策,在医疗和人身保险方面享有不同等级的优待。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还是中国史无前例的头一遭,迅速在外界掀起了一论舆论狂潮。众所周知中国自股以来都是一个官本位社会,以往中央政府只负责最低一级有品官员的俸禄发放,至于那些幕僚杂役什么滴,衙门自行负责中央政府一概不予理会。
那时候的官老爷们只要稍微动一动手指头,白花花的银两还不是滚滚而来?就算混得再差的,家里也有不少田产供应一应生活所需。对于福利政策什么滴,他们虽然话应却抱着无可无不可的态度……
》vid/
第三百一四章节 援军五万第三10变化
安徽的‘福利’事件在当时引起了一阵轩然大波,掀起的舆论风潮持续了好长一段时间,给民国社会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当然,这种影响到底是积极还是反面,这就要看各自的立场与态度了。
袁世凯差点没被气得吐血三升,民主进步党突然来这一手,摆明了逼着北洋政府也要提高手下的福利待遇。这又是一笔可观的开支,对于财政困难的北洋政府而言,这就是一个巨大的包袱,而且还是那种不能甩拖的包袱!
“该死的王进,有钱就了不起有钱就可以胡乱挥霍啊,诅咒丫折腾到破产……”
不说安徽境内工职人员一片欢欣鼓舞,受到影响最大的还是民主进步党地盘内的各大小公司企业。有军政府这个榜样存在,尽管没有明文规定所有私人公司都要按照军政府要求的来,但是形势所迫这些公司企业不得不跟进投入一笔不大的额外开支。
题外话且不多说,回归正题……
正是因为光复军实行了基本的福利政策,虽然收获了战士们拼死相抱,但是出境作战的成本还是太高了。比起其它军阀队伍出兵的消耗来,光复军绝对算得上国内之最。毕竟除了光复军之外,国内其它军阀很难有对士兵们这么用心的势力。
用心也就意味着成本的增加,虽然王进不在乎那几个钱,但是军政府需要用钱的地方太多,不可能在军费上做出太大让步。
胶州前线光复军的惨重伤亡让王进心痛,军政府同时也背负了巨大的财政负担。伤亡战士的后续抚恤和安置,还有各种军事物资的大量消耗,已经让军政府的财政出现紧张,这可不是什么好现象。
虽然军政府还有暗地里的庞大资金储备,需要的话也可以临时从长江银行和太平洋投资银行调拨大笔资金应急。但是军政府财政自有一套规则,能不破坏最好不要随意破坏,免得财政线上出现漏洞以后被人钻了空子。
王进也不愿意派更多的人手前往胶州半岛这个血肉磨坊,这些大小军阀送上门来正当时机。就算他们不来,王进也打算主动出击,让这帮跟着安徽混拿到不少好处的家伙们出一点血。这么好一表忠心的机会,他们要是不识相的话,也就别怪他以后秋后算帐。
他也没客气,和军阀头子们一顿胡吃海喝,就把联合出兵的事情给定了下来。湖南、广东和福建几省少的派出一个师,多的派出一个军的兵力交由光复军指挥。至于一应军事物资,除了弹药方面的补给之外,其它的全都由各省自己负责。
王进这次也是下了狠心,不仅为即将参战的友军部队换了新式装备,同时又秘密运送了两个连的装甲战车部队前往胶州半岛。等到日军主力被削弱到一定程度失了锐气之时,一个营整装待发的装甲战车部队绝对要他们好好的吃上一惊。
在无数势力的紧张关注之下,安徽境内的一举一动都难逃过路探子的法眼。当然王进也没有要遮掩的意思,几万人的行动不是说遮掩就能遮掩的。一部分光复军精锐联合友军组建一支五万人规模的大军,通过安徽便捷的交通网络迅速涌入战火纷飞的山东境内。
日本人对此显然十分关注,在情报收集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面对光复军这个眼下在中国最大的敌人,日本方面自然欲除之而后快。对于安徽的一举一动,都能引起日本方面的重视,为此日本人损失了不少隐藏在暗中的谍报精英。
光复军再一次增兵,虽说混杂了不少各地方武装,战斗力肯定受到极大影响,但正可谓猛虎干不住群狼,日军就算再勇武也架不住敌人增援多啊。就算五万头猪送上去杀,也要杀上好几天不是?
这就是本土作战的优势,日本人担心的是消灭了这些援军,又来一支援军。尽管日军很看不上这些杂牌武装的战斗力,但也不愿意在胶州战事上拖延日久。说来说去,时间拖得越久,对日军来说越不利。毕竟是跨海作战,对于后勤军费的压力太大,眼下的日本政府也没那么大臂膀,可以长时间扛得住这种源源不断的惊人消耗。
此时胶州前线的战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随着光复军伤亡的不断增加,还有日军主力不顾一切的疯狂攻击,迫使前线光复军不得不进入战略防守状态,全线收缩防守尽量拖住几近发狂的日军主力,没有实力再像之前那样发起针锋相对之反冲锋。
就算有北洋军加入战斗,可这帮家伙明显有出工不出力的懈怠迹象。也不知道这帮家伙是不是暗地里与日本人达成了默契,阵地上打得欢快一点实质性的玩意都没有,整天介的枪炮声不绝于耳,纯粹是在浪费弹药储备。
对于北洋军这样的表现,前线最高指挥官王单东看在眼里记在心中,并且老老实实的将情况汇报到后方,请求王大督军的进一步指示。
说实话,北洋军的表现真的让人感觉咋舌,见过胆子肥的就没见过胆子这么肥的。与日本人玩默契,简直就是在与虎谋皮。果然不出所料,在与北洋军打了两天默契仗之后,日军一部突然发力,打了北洋军一个措手不及。
一时间兵败如山倒,要不是北洋军手头的预备队足够且及时感到的话,说不定防线早就被日军突破。北洋段芝贵部损失惨重不说,还被惊出一身冷汗的王大脑东严厉斥责,就像训孙子一样颜面丢尽。
袁大公子更是受到不轻的惊吓,当时他差点被日军抓了俘虏。逃过一劫的袁大公子钻身就回了济南,远离前线这个危险的地方。军功算什么,军中的资历有算得了什么,比起自家小命来,统统都是浮云。
最让段某人气得差点吐血的是,袁大公子在济南没待一天,似乎感觉不安全,连夜返回北京自家的安乐窝去也……
第三佰一五章 变化
w呵呵不好意思,过于yy了。。)
五万援军的及时赶到,让兵力有些吃紧的胶州前线压力大减……
北洋军不给力带来的负面影响一扫而光,王单东又有了与日军主力正面叫板的底气与实力。当然,要如何碰撞还需要好好计划一番。日军的战斗力确实在光复军之上,这是不争的事实没什么好说的,蛮干可不是什么好的选择。
王进可不是后世的老蒋,没有把‘友军’当炮灰消耗品的打算。民主进步党目前与合作者的关系以温和为主,可没想着法子削弱地方势力的做派。就算有这样的想法,也不能摆在明面上让人抓住把柄不是?
在临时指挥部召集友军将领商讨了一夜时间,终于商量出了一个比较稳妥的对敌计划。
友军被分成一个团或者一个旅规模的支队,混编光复军一个轻装团组建成一支支混成旅。然后先简后难慢慢适应日军的攻击火力和强度,在战场上彻底站稳脚跟。
那些杂牌军刚上战场的时候心情忐忑,一时被日军的疯狂进攻势头所吓住。他们从来还没有见识过如此疯狂的军队,竟然不怕如林弹雨和连绵炮火,还能够满脸凶狠的继续发起冲锋,好象一点都没有受到影响。
要不是身边有光复军的老鸟陪同,外加上督战队明晃晃的大刀,被吓尿了的友军弟兄们说不定真的腿软转身就逃。不过就算如此,他们也一个个惊得面如土色手软脚软。一时失了锐气,更别说什么战斗力了。
就像后世网络流行用语说的那样:吐着吐着,也就吐习惯了!
有光复军战士们亲身做表率,一次又一次打退日军的疯狂进攻。精准而又密集的排枪射击,重机枪编织成的强大火力网,如雨点一般下砸的手榴弹,威力强横的炮火轰袭,还有最为野蛮惨烈的赤膊白刃血战……
这一桩桩一幕幕,无不让友军战士们目瞪口呆惊佩不已。换成是他们的话,就算武器装备再精良一倍,也不一定能扛得住日军潮水般疯狂攻击。别的不去说它,单单一个决死勇气方面,就算再不甘心也不得不心服口服,他们没这大到没边的胆子。
光复军的英勇表现,不仅鼓舞了友军弟兄们的士气,消除了他们心中的顾虑,让他们明白日本人也不是打不死的怪兽。大家都是一个鼻子两只眼,挨了枪子同样也得玩完。
光复军战士也用实际行动深深的震撼了一干友军弟兄,让他们看清楚了光复军的真实战力,对于光复军心存敬畏之心。这同样是一种自我宣传的手段,目的不光光只是激起友军弟兄们反抗日军的勇气,同样也是一种变相的威慑。
前文说过,随着以两江为中心的南方经济圈形成和发展,凡是加入这个圈子的军阀势力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迅猛发展,尤其是在经济方面。南方本来就有着天然的地理优势,再加上一个平稳的环境,经济想不发展起来都难。
虽然两江地区中心地位牢不可破,但是有钱了之后某些家伙的花花肠子便多了起来。不是说这帮家伙敢动什么歪心思,只是打招呼不像以前那么听话,阳奉阴违的事情出了不少,民主进步党这边还不好太过叫真,这样的风气绝对不能助长。
民主进步党与北洋陷入对峙状态,停息了相互间的直接武力碰撞,改为暗地里的对抗。这样一来少了直接武力对抗,整个中国的环境也难得安静下来,也给了一块适合商业发展难得的土壤和契机。
可万事都有两面性,有好的积极的一面,自然也会有不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