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古玩帝国-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啊?怎么会呢,我看差不太多啊。”老杨挠挠头说。
“给你,你自己对比一下看看。”小玉一边说一边把那块玉壁交给老杨,让老杨仔细对比着看。
老杨看了半天,还是没什么头绪,但细微的感到有些差别。
“怎么样,看出什么来了?”小玉问。
“还是你给讲讲吧,我对高古的见的不多,看来以后得好好学习一下了。”老杨说。
“唉,要说这帮人是绞尽脑汁啊,你挑那块也是仿古的,是河磨玉做的,不过到位了,开孔,刻线都够到位,但毕竟还是仿古的。”小玉说。
“河磨玉?你给具体说说。”老杨赶紧问。
“河磨玉,是岫岩玉的一种,80年代的时候才被人发现。现在很多人用它来仿高古玉,因为这东西本身带石皮,极象沁色,你注意看看我挑那块玉壁的沁色,与玉璧本来玉质之间的界限,是不是界限比较清晰,地子是地子,沁是沁,你再看看你挑那块河磨玉的,界限不清晰,根本不是沁而是石皮。”小玉说。
“另外,你那块开孔是老法开的,阴刻线也是老法雕的,但是你注意了嘛,阴刻线只有V型槽,没有U型槽,汉代玉璧V型槽和U型槽很多时候是并存的,你仔细看。再有你注意看汉代玉璧阴刻线槽里面是不是有丝状沁色,这是一个明显特征,你看看你挑那块河磨玉有嘛?同志啊,一定要认真啊。”小玉一边说一边拍拍老杨肩膀。
老杨没说话,仔细的看着,仔细的对比着,正如小玉说的一样,对比两块玉璧,谁老谁新一目了然,这就是所谓的会者不难,你懂了窍门,掌握了方法,看过了实物,再去鉴定就有了依据。
老杨,唰的一下,冷汗直流啊,最近一段时间光顾着商业上的事儿了,而学习上的事儿放松了不少,业精于勤荒于嬉啊!
“继续努力吧,还有这么多呢。”小玉拍了拍老杨说道。
老杨没说话,心理直怪自己,暗下决心回去以后一定要加强学习啊,不学习就要落后。
一忙就是一夜,直到转天下午大伙儿才全部鉴定完毕,挑出开门到代的汉代玉璧50多枚。这都是出土文物啊!该死的文物贩子。
期间叶青让他们去休息,没有一个人休息,叶青只好给他们送水送饭。
一切都结束了,在T市破获了一起重大走私文物案件,老杨他们几个累的连话都不愿意多说,叶青想请他们吃饭,他们纷纷推辞了,叶青派车送他们回去,临走的时候说了很多感激的话。
几位北京的专家还邀请老杨有空去北京他们那里玩儿,老杨答应了,说一定会去拜访。老杨和小玉拥抱了一下,小玉跟他说一次打击不算什么,只要肯下功夫就一定能行,老杨紧紧的抱着小玉,其他人扭身都当没看见,偷偷的笑着。小玉随着送北京专家的车走了。
“叶哥,能透个信嘛,这票货是TMD谁干的。”老杨在送他回去的车上问叶青。
“唉,我们根据集装箱报关情况,抓到了一个货运公司的老板,他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回事,供出了两个发货人,我们又抓了这两个发货人,审讯了一晚上终于敲开了他们的牙,他们跟你有缘啊,据说跟你还有过冲突,因为那个什么康熙豇豆红太白尊,他们是毛国庆这个团伙下线的两个,他们还让我给你带句话,那就是同门兄弟,何必相煎。操的。”叶青说。
老杨听过叶青的话后,紧紧的握着双拳,看着窗外驶过的景物,好半天,吐出一口浊气,说了一声,操!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第七十四章 游子归家(上)
更新时间:2008…11…19 14:03:45 本章字数:2240
等老杨回到公司的时候已经是快下班的时间了,他一到单位,同志们都用怪异的眼神看着他,不过碰到的同志们也都冲他喊一声“杨总好”。
不对,有问题,绝对有问题,怎么看我的眼神,和跟我说话的声音都带着一股怨气呢?!
回到办公室,小薇过来了。
“你死哪儿去了啊,都几点了,同志,你是老总,但也得守公司规矩啊,带你电话你也不开,怎么回事啊。”小薇问。
老杨挠挠头,从裤子口袋里掏出手机看了看,操没电了,可不打不通贝,赶紧插上电源充电。
小薇跟老杨不是外人,老杨跟小薇讲了讲发生的事儿。
“唉,倒卖文物,见钱不要命啊,看你那疲惫的样儿,不行回去歇会儿啊,不过你走之前,把字签了啊,同志们眼巴巴等你回来呢!”小薇说。
“签字,签什么字?”老杨一脸的不解。
“拜托,你没看同志们看到你回来的眼神嘛?都绿了,知道嘛。明天是什么日子,明天是元旦,大伙儿都等着你签字发过节费呢,没你签字,财务能发钱吗!”小薇恨恨的说。
老杨一拍脑门,“嗨,看我这记性,我签,我签,要不大伙儿还不把我吃了啊。”老杨一边说,一边接过小薇递过来的文件夹,在签阅单上签了字。
“行了,赶紧回去休息一下吧,明天你还得开8个小时的车呢,我可不想坐你车的时候你在那儿打盹儿。”小薇说。
“嗯,太好了,明天就回家了喽,今儿晚上一起吃饭庆祝一下贝。”老杨说。
“行啊,等你睡醒了再说吧。”小薇笑着对老杨说。
老杨正要起身回楼上睡觉,电话响了。
“喂,嗯,我是,哦,方大哥啊,好啊好啊,我十一要回老家几天,正好,正好。好的。”老杨挂了电话。
来电话的是方庆功,庆功明清木雕装饰公司已经筹备完毕,等十一过后,老杨回来,就要开张了,按照老杨的点子,准备在一个高档社区开一个品鉴会,然后请来媒体记者宣传一下。
晚上的时候,老杨和小薇吃了一顿丰盛的晚餐,明天一早游子就要归家了。
一夜无话。。。。。。。。。。。。。。。。。。。。。。。。。。。。。。
转天起来是元旦了,新的一年开始了,老杨收拾好东西找到了小薇。
“怎么着,收拾完了嘛?收拾完了咱就出发吧,还有很多事要办呢。”老杨坐在沙发上对着正在照镜子的小薇说。
“你没看我这儿都收拾好了嘛,随时出发,还有什么事要干啊。”小薇高兴的说,好长时间没见到父母了,这回终于可以回去跟父母团聚一下了。
“晕死,我得去趟银行,给我爸妈他们取20万,另外咱不得给他们买点T市的土特产啊。”老杨说。
“对啊,你看我一高兴都忘了,走,咱赶紧出发去办。”小薇拉着老杨就走。
到了银行办好折子,然后又买了些特产,老杨开着奥迪带着小薇走向了回家之路。
在车上。。。。。。。。。。。。。。。。。。。。。。。。。。。。。。
“唉,真是时间如流水啊,想当初你我还在高中的时候,你坐在我前面,我没事还纠你辫子呢,下课傻不啦及的还帮你打水。哈哈。”老杨开心的说。
“切,那阵班里女生也就我理你,那阵你都没长开,跟小包子脸似的,一笑还色咪咪的,班里女生都不理你,也就我好心,给我打水怎么了,同志,你应该感到自豪吗。哈哈。”小薇笑着说。
“唉,那阵我家里穷,住校没人管,也就你乐意理我,没事还给我带点好吃的,你说咱是不是算红颜知己呢,嘻嘻。”老杨笑着说。
“去,去,谁跟你红颜知己啊,谁成想留学回来做了你的手下了,也算是缘分吧。”小薇看着车外说。
“对了,你这回不用跟父母编瞎话了吧,他们都在电视上看见你了,肯定给你打电话了吧。”小薇问。
“那是,他们第一时间给我打了电话,我只好坦白交待,我妈听了直吸气,讲了半天才肯相信是真的,我爸倒是直抱怨,放着好好的大国企不呆,说辞职就辞职,也不跟家里商量商量。”老杨说。
“嗨父母嘛,他们都在国营单位呆惯了,一时间思维方式转变不过来,你回家把钱一交,他们肯定就乐了。别说他们了,我跟我爸妈说,我现在在你手底下打工,他们起初都不信呢,还说呢,就上学那阵那个小胖子,现在成你老板了?真的假的?哈哈。”小薇说。
“唉,时光如梭催人老,我自己又何尝能想到呢?”老杨出神儿的说。
“行了别感叹了,好好开你的车。”小薇说,同时看了看老杨,再看看窗外自己也出神儿去了。
“小薇,醒醒,到家了,起床了,吃大肠了。”小薇迷迷糊糊的听到旁边有人跟自己说话。
揉揉眼睛,小薇抬头看了看,老杨的尊容呈现在自己的眼前,车子好像停了,看看外面,天色暗了下来,看看环境,竟然是自己朝思暮想的居家小区。
“哈哈,你倒好,睡了一路,连个跟我说话的人都没有,弄的我都差点睡着了,想听听收音机又怕打扰你。”老杨说。
“啊,到家了?几点了这是。”小薇问。
老杨看看表,“哦,都快6点了,赶紧回家吧。估计伯父伯母都惦着你呢。”老杨说。
“一块儿上去吧,我来的时候跟他们说了,说你开车一块儿回来。”小薇说。
“不了,太晚了,估计我老爹老娘也在家等着呢,我开回去还得1个多小时呢。要不我过两天再来看望咱爸咱妈。”老杨笑着说。
“去,去,说两句就没正经的。那行,你赶紧回去吧,路上慢点开啊。”小薇说。
俩人下车,老杨打开后备箱,拿出小薇给父母买的T市土特产。小薇注视着老杨上车,开车走了。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第七十四章 游子归家(下)
更新时间:2008…11…19 14:03:45 本章字数:2278
一路直奔家里,小薇住在TY的市里,而老杨的家在郊区。
看着越来越熟悉,越来越亲切的环境,老杨心理涌起了一种游子归家的情绪。
车行一路,穿过县城,直奔村里。现在村里条件也不是很差了,以前的土路,也便成了柏油路。
老杨的车挺炸眼,不时的有村民,停下脚步看着老杨开车过去,老杨看着熟悉的乡里乡亲,感觉很亲切,很舒心。
看到自己家的小二楼了,终于到家了,把车停在家门口儿,抬头看了看自家门口的对联儿,上写“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人逢盛世,岁值华年”。
老杨刚要抬手窍门儿,门内响起了狗的狂吠声儿,给老杨吓了一跳。
“去,去,一边儿去,长根儿是你回来了吧。”门内响起了老杨日思夜想的母亲的声音。
“妈是我啊。长根儿回来了。”老杨在门口儿喊到。在农村,都叫小名,老杨的小名就叫长根儿,他在村里是长字辈儿的。
门开了,先窜出5条狗来,两支大的,后面儿还跟着三小的,围着老杨不停的转悠,嗅来嗅去的。老杨一看都是金毛,老杨放心了,金毛跟人最亲,轻易的不咬人,老杨开心的摸摸两支大的,又抱起一支小的,狗狗们挺亲热的跟老杨那腻味。
“根儿啊,你可回来了,你爸正在厨房炒菜呢,我看看,都瘦了,跟你说自己要照顾好自己,这么大人了还是不会照顾自己啊。”杨妈一边说着老杨,一边拽着老杨往家走。
“妈。”老杨把小狗狗放在地上,一把抱住了自己的老娘,感觉自己眼圈有点红。
“都多大人儿了啊,赶紧进屋。”杨娘疼惜的拍着自己儿子的肩膀,感觉自己的儿子长大了啊。
“妈,我给你们带了点T市的土特产回来,你等等啊,我给你拿去。”老杨松开杨娘的怀抱,扭身去开车后备箱。杨妈跟着出来了。
“呦,这是你的车啊,这得多少钱啊,没事又买什么土特产啊,每年你回来都带,以后甭买了。自己赚点钱不容易,省着点花。”杨妈嘴上说着,可看到自己儿子本事的开回一辆车,还是很开心的,这是一个母亲对儿子取得成就的欢心。
“呦,杨娘,这是长根儿回来了啊,你瞅瞅这车,这是奥迪吧。”一个中年妇女说。
“哈,二审儿啊,吃了嘛?”杨娘说。
一会儿门口儿的乡里乡亲就来了不少,围着老杨母子说话,一通寒暄,好半天老杨母子才算是进了院儿。临走周围的乡里乡亲的还说呢,你看人家长根儿,才出去几年啊,就混出个样儿来了,都开着奥迪回来了,我那会儿就说,这小子小时候就看出来了有灵气儿,我说吧。
在院子里,“根儿啊,车放外面没事吧,挺贵的东西。”杨妈说。
“妈您放心吧,都是乡里乡亲的没事儿。”老杨一边搂着自己老娘的肩膀一边儿说。
“对了妈,这就是你们养的狗吧,这么快都生三了,还真好玩儿。”老杨说。
“可不,当初你爸听了你的话,还真去买了,花了好几千,给我心疼的啊,生小狗的时候我盯了一晚上呢,听说现在一支小崽子在城里就能卖个三五千的,你爸正考虑着回头弄城里卖呢。养这玩意看来是比养猪好赚钱啊。”杨妈说。
“哈,没事不着急,养着玩贝,喜欢就留下,不喜欢就卖了。”老杨笑着说。
老杨跟妈,提着一堆东西进了家门儿。
“哈,你小子回来了,打小就有口福,我刚做好你小子就回来了。”老杨爸端着刚做好的红烧排骨从厨房出来了。
“爸。嘻嘻,今儿够丰盛啊,这么多好吃的。”老杨放下一堆东西,直奔方桌,抓起一块儿排骨就往嘴里放。
“你小子,洗手了嘛,赶紧洗手去。”老杨爸笑着说,看到自己儿子终于回来了,老杨爸心理特别高兴。
一顿饭吃的一家子开心的不得了,老杨还陪着老爹喝了两盅,爷俩抽着老杨带回来的中华,美滋滋的。
一边吃老杨一边跟父母说了说近况,忽悠的老爹老妈一愣一愣的。本来老杨不想说的,可老爹老妈在电视上都看到自己了,瞒着也没用,再说从小到大老杨跟父母感情很好,有什么事都是敞开了说。
老杨还给老爹老妈拿出20万的折子,说是孝敬爸妈的,你们愿意拿着这笔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
老杨爸,看着手里的20万的折子,感慨万千。“根儿啊,你长大了,你做的事我们现在也不是很懂,钱不是大风刮来的,一定要注重节俭,这是我们杨家人的传统。这笔钱我们不能要,你自己在外面不容易,你爹我还行,挣的钱足够养活我们老两口儿了,你自己好就比什么都好。”老杨爸说。
接过是推来让去,最后老杨说让老娘帮自己存的老婆本儿,这老两口才把钱收下。
“根儿啊,你在外面这么多年,啥时候带个姑娘回来跟我们看看啊。”老杨娘问。
“我。。。我。。。。。我。。。那个。”老杨在那直磕巴。
“咋了,是不是有姑娘了,你小子,怎么不带回来看看,哪儿的姑娘啊,票不漂亮,干什么的啊。”老杨爸问。
“那个,那个,就。。。就。。算是吧。其实你们应该在电视上见过了。”老杨红着脸说。
“电视上?哪个啊。”老杨父母听迷糊了。
“就上次,你们在电视上看到我,坐我旁边一块儿出席记者招待会那个。”老杨说。
“呦,我们没注意啊,他娘,你注意了嘛?我没印象啊。”老杨爹说。
“我。也没啊,光顾着看根儿了,你也真是的,也不带回家看看。”老杨娘埋怨道。
“妈,八字儿还没一撇呢,回头再说吧。。”老杨说。
“你小子,不挺有脑子的嘛,你也老大不小了,该抓紧抓紧啊,别晃来晃去的把正经事儿耽误了。”老杨爸说。
于是一晚上,围绕着老杨的审讯不断的继续。。。。。。。。。。。。。。。。。。。。。。。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第七十五章 太监
更新时间:2008…11…19 14:03:45 本章字数:3189
转天一早,老杨睡了个舒服的懒觉,家里的床还是硬板床,老杨就爱睡这个,感觉特别惬意。
老杨洗漱完毕,老杨妈给他弄了早点,美孜孜的吃着。
“根儿啊,今天我想带着你去村长那儿看看,平日里虽然咱家没少给他上供,不过他也确实给了咱不少实惠,这次你回来了确实应该过去看看,你说呢?”老杨爸说。
“行啊。没问题,要说他也没少帮咱,给了不少政策,看看倒是应该的,我车上还有好几条中华呢,一会儿给村长拿去吧。”老杨一边吃一边说。
老杨吃完饭,歇了会儿,拿出两条中华包好了,跟着爹去村长家。
村长家院门开着,隔着院门看到村长正在院子里给家里骡子洗澡儿呢。
“他叔,忙着呢,我带长根儿来看你来了。”老杨爸说。
“呦,老杨来了,呵,长根儿回来了,有日子没见,大小伙子了,来来快进来,快进来。”村长停下手里面的活儿,让老杨父子进院子聊。
三人儿,坐在院里石头墩子上,喝着小茶,聊着天
“叔儿,有日子没见,您还这么精神啊,您看您这气色,多好啊。”老杨说。
“你小子,听说你在城里混的不错啊,都看着什么奥迪汽车回来了,有出息啊。”村长说。
“嗨,瞎混贝。叔儿,我给您带了点烟,您尝尝。”老杨一边说一边把两条中华拿出来递到了村长面前。
“嗨,你看你这孩子,来看我就看吧,还这么破费。”村长一边说一边接过了两条中华,开心的笑了。
于是三人在那儿聊起了大天儿,都是东家长李家短的事儿,说着说着老杨感到尿感强烈,起身去茅房。
从茅房出来的时候,路过骡子身边,老杨趔趄了一下,看看脚下是个脏的不行的破瓶子,瓶子形状有点怪,倒是引起了老杨的注意。
瓶子有个20多厘米高,分两节,上小,下大,两边有俩耳朵,老杨好奇的拎起来,里面装着水,看来是刚才村长在拿这玩意冲骡子来着。老杨拿着瓶子就着旁边的龙头把他冲干净,仔细的看了半天。
“根儿你那干吗呢,过来坐啊。”村长说。
老杨拎着瓶子回来了,做到村长跟前,还在那儿看那瓶子呢。
“哈,这娃,你看它干啥呢,脏不啦及的。”村长说。
“叔儿啊,我看这挺好看的啊,花花绿绿的,装上花当花瓶挺好的啊。”老杨说。
“唉,你们年轻人就爱讲这个调儿调儿,不嫌脏,喜欢,就拿去。”村长说。
“哈,那叔儿,我歇歇您了,回头拿城里放我办公桌那,放花挺好看的。”老杨说。
“嗨,你这个孩子,怎么能随便要东西呢。”老杨爹责怪道。
“这有个啥,孩子喜欢就拿玩去吧,这么多年的东西了,对了我记得你们家还有那次弄出来那一批的一个碗儿呢吧。”村长说。
“还说呢,那个碗早让这兔崽子给摔两半儿了,那是哪年来着,反正他还小呢。”杨爸说。
老杨在那儿直琢磨,我有嘛?我给摔了,操,真TMD败家子儿。
三人又聊了会儿,眼看快中午了,村长留他们吃饭,俩人直推辞,说家里做好了,跟村长告了别,俩人扭头回家。
“根儿,你拿这个破瓶子有屁用啊,脏不啦及的。”老杨爸问。
“走,回家再说。”老杨说。
等到了家,杨妈已经把饭菜准备好了,老杨先没吃饭,好好的把那个瓶子冲了几遍,还不放心又用酒精消了半天的毒。
“根儿啊,你没事摆弄什么的,赶紧过来吃饭。”杨妈说。
“嗨,这孩子把村长家的给驴用的瓶子拿来了。也不知道有什么用,还记得咱家以前那个碗嘛,就是那一批的东西。”老杨爸说。
“爸,你是不知道啊,这可是好东西啊,嘻嘻,能值几十个两万哦。”老杨一边细细的看着瓶子一边说。
“你说什么胡话呢,就这破东西,咱村里每家都有几件呢。”老杨妈说。
“妈,我说的是真的,这东西可是宝啊,你们看看这地款儿写着什么。”老杨一边说,一边把东西拿给父母看。
老杨父母看了一眼,根本没看明白,示意老杨不知道写的是什么。
“这是三行六字篆书官款大清雍正年制。”老杨说。
“这东西全名应该叫雍正斗彩折枝花卉纹如意耳蒜头瓶。”老杨开心的说,一边说还一边轻抚着瓶子。
“啥,啥,斗彩,还如意的了?”杨妈问。
“斗彩啊,这玩意是明朝一个叫宣德的皇上发明的,你们看到那个青色文饰了嘛,那是青花,还有绿的、红的、黄的,简单说吧就是不同的颜色在一块儿,有如争奇斗艳一样,所以叫斗彩了。如意耳呢是一种称谓,管这种象条龙一样的耳朵叫如意耳。”老杨说。
“你们看看这文饰,多棒啊,折枝花、缨络纹、缠枝莲、蕉叶纹,太棒了,太棒了啊。”老杨一边说一边赞叹,同时拿出放大镜和手电又看了半天。
“真的假的啊,反正我们不懂,这玩意能值钱?”老杨妈问。老杨点点头,没工夫理自己老娘的问题。
“你要说这是清的倒真有可能,那年是8几年吧,村东头修路,歪出一个墓,里面一堆这东西,那阵穷啊,也不懂,村长一开会合计着把东西按户数分了,所以每家都有个一两件。咱家以前也有一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