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宋武大帝-第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敢有人再议,只好遵办。
    “鉴于我朝目前各路军队过于分散,没有统一指挥,无法把军队集中起来统一调度,必须进行军制改革,成立华南防区,江南防区,四川防区,扬州防区,长沙防区。  ”李隽走到地图前,指着地图道:“华南防区主要管理岭南防务。  包括福建、广东、广西这些地区;江南防区主管江南之地地防务,主要是长江三角洲这一地带地防务;四川防区主要任务是防守四川、云南、贵州三地地防务;扬州防区主管淮西淮东的防务,长沙防区主管湖南、湖北、江西一带的防务,具体情况将有更加详细的文书下达。  ”
    李隽的话音一落,文天祥一下站起来,赞佩无已地道:“皇上圣明!”
    他曾经力主把南宋现有的地方重新设置,再派都督主管。  和李隽这一构想有异曲同工之妙。  所不同地是,李隽这一构想仅仅是给予将领军事方面的权力。  就是说他们只能处理军务,无法过问行政事务。  而文天祥地办法是军政兼管,两相比较,自然是李隽的办法更好,既保证了军队之间的协调,又不致于让将领坐大,实是不二良策。  要文天祥不佩服都不行。
    李庭芝,廖胜功,柳河子,郑静和都是有着敏锐洞察力的人物,略一思索,也是明白其中的好处。  李庭芝站起身来,道:“皇上此举,既避免了由于力量分散而为敌人各个击破。  又可以防止不该发生的事情发生。  ”
    他说得含蓄,他说的不该发生地事情自然是指有人谋逆了。
    李隽之所以把南宋现有的领土分成五个防区,还考虑到了通讯的问题。  在当时,没有快捷的通信设施,要是分得太大,不便于指挥与协调。  反而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要不然的话,完全可以学现在一样,设立大的军区。
    这都是后世采取的办法,李隽只不过是根据南宋实际情况进行一些修正而已,并不是他地发明,受之有愧,道:“你们不要尽拣好听的说。  防区的事情,会尽快落实。  另外,为了更好地治理国家,我还决定成立大宋皇家政务部队。  专门用来处理国内事务。  维护社会治安。  ”
    这一设想类似于现在的保安部队,职责是维护社会治安。  这是给军队减轻负担,便于正规军队专心从事训练和对外进行战争。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要是没有维持治安的现代警察部队,动不动就把坦克开到大街上,威风倒是威风了,就是会受到指责。  其实,也没必要动不动就出动正规军队,这会干扰正常的训练,有时可能还会影响到战争。
    当然,如此做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政务部队还可以做为预备队,一旦有必要,马上就可以升级为正规部队。
    李隽看着群臣道:“兵部正式更名为大宋皇家武装部队参谋本部,由廖胜功将军出任参谋长。  尽快打造出一支军事素质高地参谋队伍,也是这次军事改革的重要目标,军事学院可以再开设一个参谋学院,对优秀军官进行培训,要他们掌握良好的参谋技巧。  ”
    这点对于廖胜功来说,根本就不是难事,他本人就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参谋官,李隽是魂的话,他就是**,会很好地执行李隽的意图,由他来主持参谋本部的工作,不会有问题。  李隽相信,在他的努力下,不久大宋皇家武装部队就会拥有一支业务素质高错的参谋队伍。
    南宋有参议官一职,算不得真正意义上的参谋军官。
    “遵旨。  ”廖胜功站起来领旨。
    李隽招呼廖胜功坐下,道:“朝庭现在面临国库空虚地困境,究其原因是多方面地,主要原因是开支过大,有太多的不太必开支占用了国库有限地银子。冗官冗员多不胜数,这些人尸位素餐,拿银子却不办事,徒自消耗老百姓的血汗钱,必须把他们清理出去,朝庭的官史、吏员必须是一支精干、高效率的队伍。  这事,就由李爱卿来处理,中书省的日常事务就由李爱卿来负责。  ”
    李庭芝拥有杰出的军政才干,正是靠着他的努力,才保全了淮东地区。  他到淮东之时,淮东地区境况之糟糕出乎人的想象,路有死人都是小事一桩,最让人想不到的是就是死人都别想消停,因为饥饿的人们会割死人的肉来吃。  经过李庭芝的努力,淮东地区稳定下来,生产恢复。  李隽对他的措施很有研究,认为此人才堪经国,才决定由他来打理中书省。
    李庭芝是南宋名臣,在朝中地威望很高,他入主中书省没有人会有异议。  只是李庭芝这人德操不错,站起来推辞道:“皇上,为国出力。  臣之职责,臣以为履善比臣更合适。  ”
    文天祥忙站起来道:“皇上。  祥甫所言,臣不敢苟同。  若说到发宏议,监督百官,肃正纲纪,臣自认不输于人,若要论到处理政务,臣有自知之明。  臣不如祥甫。  ”
    文天祥也是个明白人,知道自己的缺点,若论到军政才干,文天祥确实不如李庭芝。
    “这事,李爱卿就不要推辞了,中书省的事务就有劳你了。  ”李隽笑言,道:“履善嘛,自有任命。  ”
    李庭芝见推脱不得。  只得道:“臣遵旨。  ”
    “造成国库空虚的另一个原因就是黑手太多,官员贪脏枉法,把本该属于国库的银子侵吞了。  ”李隽重重一下敲在桌子上,道:“这些蛀虫一定不能轻饶,履善就负责御史台日常事务,成立一个专门的机构对百官、地方官员进行彻查。  若有违法乱纪者根据律令依法惩处。  ”
    监督百官,肃正纲纪,文天祥所愿也,很是兴奋地道:“臣遵旨。  ”
    李隽接着道:“履善,你要记住,第一件事就是把脏银追回来,朝庭现在急需银子,这事刻不容缓,要立即去办。  ”现在宋军正在大规模更换装备,银子象流水一样流出去。  这个数目用现在的话来说。  是一个天文数字,非常庞大。  追回银子,把军队地战斗力提升上去,以便应付即将到来的大战,才是最重要地事务。
    文天祥不会不明白其中的原委,信心十足地道:“皇上请放心,臣一定尽力。  ”文天祥这人正直无私,才气非凡,由他来主持御史台的事务,自然是会有好的结果。
    李隽很是放心地道:“为了配合你的工作,朕决定从各地抽调精明强干,精通帐务的帐房组成一个一强大的团队供你调度,从朝庭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来一次彻查,全面清帐。  记住:抓大鱼,放小虾。  ”
    按照李隽地要求去做的话,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工程,南宋的吏治败坏,没有贪脏枉法的官员不会太多,会有很多官员会被废除,追回的银子肯定是个天文数字,固然可喜,但也会造成一个非常严重的后果,就是大量的职位空缺,大量地事务无人来处理,可能会造成局势失控。  正是从此点考虑,李隽才不得不采取大抓鱼,放小虾的策略。
    在历史上,因为贪污而把成片成片的官员拉下马的事例不少,有些皇帝一怒之下杀得太多,造成这些地方官员不够,事务无人处理,百姓无人管理,更有造成民变的可能,康熙大帝就曾犯过这么一个错误。
    惩治贪官,对他们不留情,李隽也能做到,但他是务实的人,不得不考虑这些方面。  不过,李隽还准备了一手,绝不会仅仅停留在这上面。
    文天祥也是一个明辨利害地人,明白李隽的意思,道:“臣明白,臣会把握好分寸。  ”
    “贪官毕竟是贪官,让朝庭蒙羞,为老百姓痛恨。  历朝历代不是没有惩治,而是惩治了又会滋生,滋生了又会惩治,然后再滋生,再惩治,进入一个怪圈。  ”李隽很是有感慨,道:“为了防止这一怪圈出现,我决定把全国的经济数据统一核算,统一审计。  成立会计部和审计部,这两个部门不隶属于任何一个部门,直接向朕负责,由朕来指导他们的工作。  这就需要一支高效率、高素质的会计队伍和审计队伍,朝庭会拨出银子设立会计学院和审计学院,在全国抽调经验丰富的帐房来讲授会计和审计知识。  ”
    历朝历代并非没有惩治贪官,实在是惩治了一个又会滋生一个,或许会滋生两个,真的是让皇帝们伤透了脑筋。  对贪官最舍得下手的可能要算以猛政治国的明太祖朱元璋了,都到了扒皮实草的程度,贪官依然是不绝。
    李隽这办法是借鉴后世地做法,用统一地会计方式来统计全国的经济数据,避免官员为了面子、为了升官而做假帐,虚报数目。  再通过审计部门进行审门,进行查处,效果会明显提高,但是,并非没有贪官。
    再完美地制度也不可能杜绝贪官,只能是控制在一个危害不大的范围内。  没有贪官那是理想化的状态,不可能实现。
    李庭芝的政治嗅觉又一次发挥了作用,赞道:“皇上此举可令贪官们不敢再有非份之想,他们若伸出黑手,必然会给斩断。  ”
    他的话音一落,又是一片颂扬之声响起。
    等群臣的颂扬声停下来,李隽接着道:“另外,还要官员们每年进行一次工作汇报。  为了监督官员,在各地选出一些德高望重,精明强干的人组成监督组,听取官员的汇报,若有异议,官员必须做出解释。  当然,机密不得泄露,但要向朝庭禀报。  ”
    这又给官员设立了一面镜子,要他时刻都得提醒自己给人用镜子照着,不能贪脏枉法。
    要官员向老百姓汇报工作,实是开了先河,就是李庭芝都觉得有点不可思议,但是细想一下,这确实是监督官员清廉的一个好办法,又不得不佩服,道:“皇上圣明!”
    “这就要求朝庭的律法要适应新的需要,朝庭现在的律法有好多已经不能再适合了。  这事就由陈宜中牵头,找一批精通律法,精明、智识渊博的人来制订一部新的法典。  在这部法典中要求官员处理事务要依法、要便民、要规范施政。  ”李隽对陈宜中道:“广州的事务就由陆秀夫去处理。  福州的事务就由孟贽接管。  ”
    李隽第一个提出了“规范施政”,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苛政不仅仅是苛捐杂税、多如牛毛的徭役,还在于施政不规范、不便民,让老百姓感到不方便也是一种苛政。
    在李隽的推动下,南宋进入了有序、有重点的全面改革时期。
第二卷 巴蜀篇 第十二章 军事学院
    第二卷 巴蜀篇 第十二章 军事学院
    一阵噼哩啪啦的鞭炮声响起,震耳欲聋,对于此时的人们来说这鞭炮声是那样的悦耳动听,让人喜悦,让人充满着期待。
    廖胜功,李庭芝,文天祥,高达,柳河子,张世杰,张珏,陈宜中,陆秀夫,赵良淳,赵佥,解晋,郑静和,黄胜材这些文武大臣,以及站在一边观看的大臣们都是一脸的期待,仿佛在期待传说中的神物出现似的。
    今天是大宋皇家军事学院挂牌成立的日子,这种新事物第一次光顾大宋朝,他们既觉得新鲜,又是好奇,自然是很期待了。
    在鞭炮声中,李隽抓住一块大红绸,这大红绸上面有一朵大大的红花,给人以喜气,一拉之下大红绸飘了下来,李隽手书的“大宋皇家军事学院”的匾露出来了,一片欢呼声响起,参加典礼的人们情不自禁地用这种方式来表达他们的好心情。
    李隽的毛笔字本来就写得不错,来到这个世界后没有钢笔,每天都得批很多奏章,一年下来,毛笔字更是不凡,一笔一划无不是功力之作,这几个字给人入木三寸,腾跃欲飞之感,好象翔动的龙,随时要腾云而去。  李庭芝和文天祥这些在书法方面极有造诣的文臣在心里忍不住赞一声好。
    李隽并不是一个喜欢铺张的人,但这是南宋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军事学院,其意义非同一般,犹其是在现在这种时期挂牌成立。  其意义就更大了,才决定搞一个简短而隆重的挂牌仪式。
    参加挂牌仪式地是能够很好执行李隽意图的文臣武将,还有第一批学员和教官,这些学员主要是从江南部队、淮西军、淮东军和四川军里挑选出来的精英,人人都是身经百战、敢打敢拼、思维灵活的优秀军官,李隽寄希望他们在军事学院里学习一段时间,把他们的素质再提高一个层次。  更好地适应战争。
    在这些学员以外,还有一批特别的学员。  那是一批儿童,年纪在十一二岁,总数将近三百人,这是从全国各地挑选出来的聪慧童子。  李隽决定从娃娃抓起,先给他们讲授科技知识,军事历史,教他们识文断字。  再接受适度地军事训练,等他们长大了已经是一个有着多年军龄的军人,其中肯定不乏杰出者。
    李隽并不是好战份子,但他深知保持尚武精神地重要性,一个民族要想生存,要想强大,尚武精神绝对不能丢掉,一定要保持下来。  在南宋这个积弱两百多年的王朝。  老百姓的心气极需要提升,尚武精神也要提倡,李隽希望通过招收儿童进入军事学院学习起到一些振奋作用,同时也培养一批后备军官。  当然,这是第一批,以后每年都要招收一批。
    教官就有点让李隽头疼了。  可以想象在一穷二白的南宋突然要搞个军事学院,其难度会有多大,主要原因不是没有学员,而是没有合适的教官。  对于这个问题,李隽不是没有办法,他的办法非常简单,就是从全军、从参谋本部挑选中一出思维灵活、能够接受新事物作战经验丰富的精英当教官。  他们有丰富地作战经验,把他们的经验教给学员,收效自然是不错。
    但是,这仍然不能满足李隽的要求。  因为南宋军队现在处在一个变革时期。  已经装备了大量的火炮,新的骑兵部队也在组建中。  整个战略战术理论都将发生变化,要是他们仅仅是限于经验的话,就会限入经验主义,反而会坏事。  正是基于此点考虑,李隽把廖胜功找来,要他牵头,由李庭芝,郑静和和柳河子为主,高达,张世杰和张珏等人为组员,组建一个教材编写组,编出一本能够符合要求的教材。
    廖胜功,李庭芝,柳河子和郑静和四人很能把握时代的脉络,应变能力相当强,特别是对新事物地把握上让李隽不得不赞叹,由他们四人为骨干,再有高达、张世杰和张珏等人参与编写出来的教材,再差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事实证明,这个组合是个很有效率、极富前瞻眼光的组合,他们编写出的教材非常好,很好地指导南宋接下来的战争。
    有了教材,就先对这些教官进行培训,再由他们给学员讲课就行了。
    就是这样,教官仍然奇缺,不能满足要求,除了要他们辛苦以外,只有要高达,张世杰,张珏,郑静和,柳河子,李庭芝,廖胜功,黄汉他们或是走上讲坛,或是领导一个学院,一个部门,为建设这所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所军事学院出力了。
    现在除了在淮西淮东四川有军事行动以外,其他地方地军事都还没有展开,原因在于宋军正在大规模更换装备,进行训练,为李隽提出的五路出击做准备。  这就有为期两三个月的平静期,趁这难得的机会提升军官的水平再好不过。
    在这之前有一个小小的插曲,不得不说。
    改革就是推倒旧有的东西,建设新事物,难免会触动那些旧派的利益,是以改革总是会受到守旧份子的指责和诽难,著名的商鞅变法受到地阻力之大大到让人难以想象地地步,就是当时的太子,后来地秦惠文王都带头反对他。  商鞅没办法之下把太子的师傅的鼻子给割了,太子才不敢再反对。  有趣的是,当秦惠文王继位之后,却没有改变商鞅之法,秦国才得以继续强大。  这也是商鞅被杀的一个重要原因。
    李隽主导的这场改革也有不少人说闲话,更有言官跑来谏阻,要求李隽“守祖宗之法”,不要学王安石多所变革。  更大言炎炎地下结论“这是亡国之兆”。  其中有一个叫方正涛的言官纠集了一批言官,抬着一口棺材来死谏,打算要是李隽不同意收回成命,他们就跪到死。
    历朝历代地言官虽不乏忠直之士,也有不少人借谏成名,李隽深知其中的厉害,对于这种人是杀不得的关不得。  非常让人头疼。
    李隽开始是好言相劝,给他们讲道理。  要他们顺应时代的需要,与世推移,而他们死死不松口,硬是要摆出一派死谏到底的架势。  李隽叫人送吃送喝给他们,他们不吃不喝,决定是死撑到底。
    这一来,李隽决定改变策略。  对他们说:“你们一共八个人,才一口棺材,给谁用?朕就成全你们,给你们每人一口棺材,还是上等红木的,让你们死后也不叫冤。  ”马上叫太监去棺材铺买了七口棺材来,往他们面前一放,李隽对他们道:“你们要跪就跪到底。  不准吃不准喝。  你们给朕听好了,你们可要坚持住,倒在地上的就敛到棺材里去,抬到乱葬岗埋了就是。  ”手一摆,段干木带着一队侍卫过,打算一丝不苟地执行李隽地命令。
    这些言官真是了不起。  大有古人遗风,一跪就跪了两天两夜,都是直挺挺的,没有倒下来,李隽不得不佩服他们地毅力。  可是,李隽的钦佩之情很快就没有了,第三天早上李隽得到段干木的报告,说这些言官已经于头天晚上天黑的时候偷偷溜走了。
    得到这一消息的李隽真想大笑,心想:“棺材的威力也太大了,居然把这些不怕死的言官给吓跑了。  ”这也很好理解。  这些言官肯定是坚持不住了。  才偷着跑了,要不然一下晕倒在地上给段干木他们钉进棺材活埋了。  那罪不是受大了?
    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敢来劝阻李隽进行改革,李隽大力推行他地改革计划遇到的阻力小多了。  列入李隽改革计划头一顶的就是把南宋的军事实力再次提升,这军事学院自然是要首先成立,马上开学,对军官进行培养。
    李隽转过身,面前学员们,开始了训话,道:“各位学员,各位教官:朕正式宣布大宋皇家军事学院成立!”他的话给一片热烈的掌声打断,这掌声之热烈只要不是冷血动物都听得出来。
    这也难怪,自从李隽来到这个世界,他推动南宋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为南宋打出一个中兴的局面,虽然这路还很长,但是现在地南宋无论是老百姓,还是朝中大臣,还是军人都可以扬眉吐气地说一声:“大宋朝有希望了!”
    能够看李隽一眼,听他讲话已经是三生有幸的荣光之事了,更不用说李隽的话音富有磁性,铿锵有力,很能振奋人心,由不得他们不鼓掌。  要是按照原来的礼节,他们应该山呼万岁,再磕上几个头才对,李隽对动不动就要人磕头山呼万岁很是反感,就要他们鼓掌,没想到大臣们居然喜欢上了这种快捷省事的表达方式。  也许,是他们怕膝盖疼吧!
    等掌声停下来,李隽望着满脸喜气的人们接着道:“在这个让人高兴地时刻,我只有一句话送给大家,那就是希望各位学员在这里努力学习,提升自己的水平,为大宋朝立功!为华夏立功!”
    要是换个喜欢大言炎炎的人在这时肯定是会长篇大论,来上一通大道理,李隽是个务实的人,他一直奉行与其长篇大论占用别人的时间,不如简而约,长话短说,给将士们多点时间学习。  这样的话,比空谈万言的效果要好上无数倍。  (按:现在的领导,动不动就是一篇长话,却是空洞无物,让人无法接受,他们应该好好想想:给别人节约时间也是一种美德,会提高工作效率。  )
    话语虽短,其效果却非常明显,比适才更热烈的掌声还要响亮,还有惊天动地的万岁声。
    一轮红日正爬到头顶,把他地温暖与光明撒向人间,大宋朝地未来必然美好,如日中天!
    XXXXXXXXXXXXXXXXXX
    “好好好!太好了!真是神奇!太不可思议了!”如此与众不同的叫好声出自李庭芝,文天祥。  廖胜功,柳河子,郑静和,高达,张珏,张世杰,陈宜中。  陆秀夫,黄永善之口。  这些文武大臣哪一个都是见多识广。  一生之中经历过大风大浪地人物,等闲事物哪里放在眼里,更不会叫好,还是这般非常兴奋地大叫,好象天上掉下黄金似的不可思议。
    这也难怪,谁叫李隽正在表演一种绝技,说是绝技仅仅是对古人而言。  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那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只要手脚没有问题的人都会做的事情:骑自行车。
    李隽正骑着一辆刚生产出来的新自行车上,时快时慢,时而在平地上,时而从石头上飞过,时而平稳前行,时而把龙头一提。  飞起来。  中国号称自行车王国,据统计有好几亿辆自行车,记得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要是有一辆自行车已经是一件非常自豪的事情了。  李隽自然是没有少骑自行车,技术还很不错,这一骑得兴起当然是放开了手脚大干,不把李庭芝他们唬住才怪。
    对于这些古人来说。  两个轮子就能跑起来,着实有点难以想象。  在古代,虽然不乏想象之事,曾经有人梦想象鸟一样飞行,还特地做了鸟翅,结果是摔得很疼。  李隽如此精湛地表演要他们不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