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乱世小民-第1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队长,咱们该撤了。”一个队员凑近郭龙海的耳朵,大声说道:“周队长他们已经突出去了,派人通知咱们快撤。”
郭龙海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水,欣慰之余又感到一阵伤心,他带着二十人的小队负责吸引敌人,虽然有工事坑道依靠,但现在也伤亡过半。当然,这是值得付出的代价,大队顺利突围,又狠狠打击了敌人。
在三挺机枪的猛烈后shè下,敌人的攻势再度受挫,伪军的战斗力实在太差劲,一个中队的鬼子又在白天的战斗中损失惨重,虽然人数还占着优势,但整体的战斗力却大打折扣。
趁着敌人在调整,郭龙海带着人沿着地下坑道撤退了。又有几具烈士的遗体躺在了反侵略的战场上,躺在了祖国的土地上。
第二百零八章夜走冰河
战争的紧张和残酷,让人们并没有太多陷入悲痛的时间,对于战士们来说,更是如此。一仗下来,说不定便yīn阳两隔;一仗下来,认识的战友伤亡大半,这都是很平常的事情。等紧张稍微缓和,或者战斗稍微松驰下来,个人的悲痛才会有抬头的机会。
孟有田决定冒险突围,而不是继续与敌人耗战,人员补充是一个很大的困难。打到现在,八十多名经验较丰富的队员已经伤亡过半,就必须保留一些熟悉现在战术打法的种子。战斗将是长期的,他不得不为以后多考虑。。。
天空是yīn沉的,阵阵寒风卷着雪尘刮到人的脸上,象刀割一样疼。突围的队伍没走大路,趟着野地向前急奔。队员们一个跟一个,一会儿没入了夹沟,一会儿又出现在地平线上,一会儿又钻进了树林。
敌人的兵力有限,在土门村外面形成包围,再加上山里负责堵截的敌人,包围圈外必然空虚,只要跳出来,活动的空间便大了。可以寻机进山,插到山里堵截之敌的后面;可以沿着山梁走,去十里村,钻进南山背;甚至可以大着胆子继续深入,到良岗庄一带活动。
但最保险的还是尽快入山,复杂的地形,茂密的树林,起伏的山峦沟谷,将给队伍带来最有利的隐藏和行动。而且,孟有田担心包围村子的敌人觉察到他们的行动,返身前来追赶。当然,敌人难以确定他们已经突围而出,也就不会轻易撤除好不容易才形成的包围,但为了以防万一,进山是最稳妥的办法。。。
前面应该就是进山的道路了,孟有田清楚地记得,那次鬼子骑兵奇袭土门村的九龙堂人马。肖广和便是由人保护从这里进的山。鬓边的头发飞舞,身后反穿的斗篷迎风飘扬,孟有田的脑海中浮现出了柳凤纵马奔驰的飒爽英姿。那巾帼红颜现在已经成了孩儿他娘。此时怕是正搂着孩子睡得香甜吧?
前面的尖兵突然停了下来,发出jǐng告的信号,队伍立刻做出了反应,在几个富有经验的老队员的低声指挥下。刚加入进来的新兵也很快伏低身子,紧张地等待着。
根据侦察,现在已经处于山里堵截的敌人侧后方。这里即便有敌人把守,也不会有太多的兵力,可能只是jǐng戒的岗哨。孟有田这样想着,举起了望远镜。在望远镜的视野中,出现了火堆,斜对着大道的山坡下面有一个,山上有一个。火堆旁隐约有哨兵的人影在晃动,但具体的兵力却无法判断。
是悄悄地绕远过去,还是拔了这个钉子直接进山,孟有田一时也无法得出结论,相信带领尖兵在前的小全等人也在犯着踌躇。直接进山的诱惑非常大。带着新兵和伤员总会让人觉得有负担,有危险,想尽快摆脱这样的处境。
但地势对己方不利,即便敌人只是一个军士哨,居高临下也不易攻取。而大打出手的响动,无疑会暴露队伍的行踪,使敌人明确知道他们并不是藏在村子的地道里,而是突围而出了。当然,有响动还不是最致命的,只要时间够短,动作够快,他们还是可以在大队敌人扑来之前钻进山里。
尖兵开始行动了,看方向,显然是要在野地里兜个弧形,远远地绕开敌人的岗哨。尽管有些谨慎胆小,但孟有田对此是赞赏和同意的,毕竟刚刚脱离敌人不远,稳妥是最重要的。如果在下一个入山的地方再有敌人的岗哨,估计小全就要采取另一种行动了。
迂回绕远或许稳妥,但也有一个不大的困难挡在前面,那是一条几十米宽的小河,夏天最深的时候也就一人来深,现在应该徒涉可过,如果都结上了冰,那就更好了。
可惜天不从人愿,离得挺远,人们便听见了水流的声音。等赶到近前,跑进了堤坡,泛着青光的河水明晃晃地出现在人们面前。河边已经结了一丈多宽的冰凌,河的中流可还在跑冰,有冰块在水中撞击着、拥挤着,不时发出咔嚓哗啦的响声。水边的寒风,更是凛冽刺骨。
对于一些战斗经年的人们来说,这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别说这可以徒涉的小河,连能没人的大河,他们也曾在冬天游过。但那是真遭罪呀,一上岸,湿棉衣冻得象硬棒棒的盔甲,河水凉得刺骨,一出水寒风一吹,象刀割一般浑身裂了许多血口子。
观察了一会儿,小全带着两个尖兵开始过河了,他们脱下鞋袜、棉裤、棉大衣,高举着枪枝衣物下了水。他们走得很慢,一步一步,既是前进,也是探路。孟有田静静地看着,河水并不是很急,最深的地方也就到大腿,看来并不算是很大的困难。
三个人终于上了岸,迅速穿好衣服,伏着身子沿着堤坡迅速地走去,一转眼就不见影了。一会儿,对面一个人影一晃,小声打了一个唿哨,这是通知队伍过河的暗号。
人们开始脱鞋脱衣裤,分队过河。老队员则自觉地组织人手托着伤员过河,在河里来回走了好几趟,也没人叫苦喊累。
孟有田转头看了一眼身旁的小嫚,女孩子微微偏转了头,面露难sè。或许看错了,是羞涩,还是……
“孟兄弟,我叫人来抬你过河。”郭龙海带着后卫小队也要过河了,他径自走了过来,低声笑道:“你的腿脚有旧伤,这水太冷,可浸不得。”
孟有田感激地看了他一眼,轻轻摇了摇头,说道:“我的腿脚不碍事,你快组织人手帮着运伤员,咱们得抓紧时间哪!对了,麻烦你替我和小嫚把枪背过去,到河对岸再给我们。”
“真的没事儿?”郭龙海不放心地追问了一句,被孟有田催促着背着两杆大枪离开了。
孟有田脱下衣裤鞋袜,包在一起,推了推微侧着身子发呆的小嫚,说道:“来,你拿着这些东西,我抱着你过河吧!”
小嫚愣了一下,扭转过头,眼睛闪着亮光,神情复杂地望着孟有田。
……………
第二百零九章震惊——鬼子的疑惑
河水冷得刺骨,孟有田走得不快,他要保持平稳,尽量避免失足摔倒。河底的石头有圆有尖,幸好小嫚割下了棉大衣的下摆给他包住了,但也感到硌得生疼。浮在水中的浮冰不时击打在他的腿上,或许划破了皮肤,或许出了血,但腿已经被冻得麻木,并不是那么的剧痛。
被横抱着的女孩不时抬眼望着孟有田,是感激还是幸福,她自己也说不上来,或许两者都有吧!
“那个,我,我不是怕冷,也,也不是娇贵,是那个……”在孟有田身子晃了一下又站稳的时候,小嫚嗫嚅着说道:“那个,我不想让别人看见,看见……”。。
“姑娘家的秘密不要说。”孟有田轻轻抿了抿嘴角,说道:“我是你姐夫,照顾你是应该的。”
小嫚垂下眼睑,不吭声了,羞于启齿的秘密被孟有田这么一说便无法再开口,好不容易鼓起的勇气被幽怨和无奈所冲得荡然无存。是啊,他照顾自己,心疼自己,不过是因为他是姐姐的丈夫,是自己的姐夫。
“你应该找个好女伴儿,有些事情,有些话,只有女人之间才方便说。”孟有田沉吟了一下,开口说道:“小桃子怎么样?小菊子呢?”
“菊子要嫁人了,小桃子跟着秦姐。”小嫚闷闷地说道:“其他人,我看不上。”。。
“嫁了人就不行了?”孟有田轻轻摇了摇头,说道:“秦怜芳那边我和她说,你要是觉得小桃子还行的话。”
小嫚张了张嘴巴,没发表意见。她不喜欢小桃子拿她和孟有田之间的关系开玩笑,尽管那只是随便的调侃,并没有什么恶意。
孟有田终于踩上了河边的冰层,开始还发出咯嚓咯嚓的响声。随后便踏到了实处。他呼地吐出一口白雾,将小嫚放了下来。
“姐夫,快穿衣服。”小嫚赶紧把抱着的衣裤鞋袜递给孟有田。
孟有田迅速穿戴整齐。却并没有立时感到温暖,他弯下腰,用双手揉搓着几乎失去知觉的腿,然后才继续向前走去。不动是不行的。活动起来才会将寒冷驱走。
枪声、爆炸声隐隐传来,孟有田疑惑地转着头,辨别着方向。似乎是山里。离得很远,是在队伍的侧后方。不知道谁在与山里的敌人战斗,但这牵制不管大小,都对孟有田等人的突围是有好处的。
此时,大家并没有时间去揣测研究山里枪炮声的究竟,也没有能力去管,急速行进。到达安全地区,才是他们的当务之急。
……………
县城,rì本鬼子司令部的小楼上,点着一盏半明不暗的罩子灯,粉白的墙壁呈现出灰黄sè。门窗都被布帘蒙盖着,室内缭绕着一片烟雾。
驻军司令小泉还没有睡觉,光着头,披着一件宽大的白底蓝条睡衣,脚穿一双木屐,一手捏着烟卷,在苦苦思索。
小泉一根接一根的吸烟,随后又背着双手在房间内来回走动,踏得地板“咯吱,咯吱”的响。隆平大满的阵亡让他忧心忡忡,土门村竟然还未占领,更让他怒火中烧,百思不得其。在大扫荡之后,这种情况是极不正常的,被打得七零八落的敌人不可能这么快便恢复过来,除非敌人的大部队从外围回来了。
难道……小泉摇了摇头,努力将这个念头甩掉,但却始终不能彻底摆脱。万一真的出现难以预料的糟糕局面,自己该如何处理呢?难道这刚刚好转的治安局面就这么短暂的消失了?
抗rì战争时期,rì军依仗装备优势下的兵力相对劣势,只能采取的是区域重点协防,无法有效地对整个占领区实施军事控制。
以华北的62师团为例,该师团占领长治、阳泉地区,有正太和白晋两条铁路,约500公里铁路,有188个大小据点,其中县城就有近20个,师团是三等乙类师团,没有旅团的建制,有8个步兵大队,42个中队,128个步兵小队,其他如炮、辎、工不算,而控制的地域太大,128个步兵小队实在不够分,因为一个县城起码也得有一个步兵中队,而两个地区首府也得有驻军,师团还得有机动的直属部队,所以这些据点都必须依靠伪军来驻守,这样就能解脱大量rì军部队用于野战的目的。
rì军的兵力不足,通常拆东墙补西墙,rì军在占领区一个县通常两个中队到顶,真正机动的不过一个中队,大多数县是交给伪军守卫,而rì军则全部出动作战,能把抗rì武装和游击队赶得满山乱跑。
“叮铃铃…”电话突然响了起来,打断了小泉的思考。
“喂,什么事情?”小泉拿起听筒,里面传来了宪兵队长山木的声音。
半晌,小泉放下了听筒,山木再有两三个小时便能赶到土门村,接过指挥权,这让他感到了一丝宽慰,也升起了希望。能否探明情况,能否继续保持目前的局面,他对山木寄予了厚望。
“刺激,烈酒,我要继续等待消息,我的脑子需要刺激。”放下电话,小泉从柜里拿出一瓶威士忌,一口气喝下大半瓶,咣的一声,将酒瓶用力墩在桌子上,洒了半桌子酒。
“报告,大岛上尉求见阁下。”门外的哨兵大声说道。
“让他进来。”小泉欠了欠身子。
大岛一进门就闻到了浓烈的酒味,他很了解小泉的脾气,没有伤脑筋的事情,一般是不大喝酒的。望了望桌上的酒瓶,他不知又出了什么严重的事情。
“阁下,您不舒服吗?”大岛关切的问道。
小泉瞪着红通通的双眼,愣声问道:“大岛君,你坐下,我很好,喝酒只是想驱走睡意,等待山木传来的最新的消息。”
“山木?”大岛有些不太明白小泉的话,犹豫了一下,说道:“阁下,出了什么事情,是不是隆平阁下进展不顺利,这样的天气,再加上匪寇是惯于逃窜的,不必cāo之过急。”
“cāo之过急?”小泉苦笑着摇头,“大岛君,隆平君已经成神了。”
…………
第二百一十章抽调——衰落的开始
隆平大满作为在此片地区老资格的rì军主要指挥官,虽然一直没有跻身司令之职,但每个顶头上司对他也相当尊重。
“怎么可能?”大岛吃了一惊,难以置信的望着小泉,“阁下,消息确实吗?”
“电报发过来的消息,应该不会出错。所以,我才会派山木前去掌握指挥权,继续作战。”小泉把情况慢慢讲述了一遍,痛苦的抱着脑袋叹着气。。。
“真是想不到,隆平阁下身经百战,竟然会死于可耻卑鄙的偷袭。”大岛紧紧皱起了眉头。
“是啊,英雄并不都是死于光荣的战斗,死于宵小之手的事例也是很多很多的。”小泉低沉地说道:“隆平君在此地与敌人战斗经年,经验很丰富,此次进攻也准备得相当充分,不知道因何遭到意外。等山木到达目的地,才能搞清楚具体情况。”
大岛犹豫了一下,小心翼翼地说道:“山木君身为宪兵队队长,调查隆平君遇难的原因,自然是很合适的。不过,若让山本君指挥作战,不知道……”
小泉抬头颇有深意地看了大岛一眼,虽然yù言又止,但其中的意思他岂能不明白。大岛是在争权,争取建功立业的机会。这是他的心腹,即便是拒绝,也要委婉一些,不能伤了大岛进取之心。
。。
“支那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小泉淡淡一笑,说道:“大岛君,你为天皇陛下效忠之心我是明白的,但我觉得你看过山木的调查报告后再去立功,不是更妥当吗?”
大岛愣了一下,随即深深地垂下头表示恭敬和折服,“谢谢阁下的关照。卑职明白您的深意了。”
小泉拿过一个杯子,给大岛倒上了酒,语重心长地说道:“铁壁合围之后。虽然将反抗皇军的正规武装赶出了本地区,另外一些所谓的地方武装也被打得七零八落,但皇军也有了损失。控制的地区大了,也招致了守卫兵力的不足。大岛君。太平洋战场更需要兵员,在华北的皇军将会不断被抽调,这样的状况便要求我们要考虑得更深远一些。”
“现在就要抽调兵员增援太平洋战场吗?”大岛不禁皱了皱眉。担忧地说道:“时间太短了,占领地区需要消化,需要剔抉……”
由于rì军惯于掩盖失败,大岛这个级别的军官对太平洋战场形势的急剧变化并不是十分了解。现在,rì军已经丧失了在太平洋战场上的主动权,场逐渐由攻势转为守势。所以,rì军不仅不能从太平洋战场抽调兵力增援侵华rì军。反而要从中国战场抽调兵力到太平洋战场作战。
“已经抽调关东军赶赴太平洋战场了。”小泉其实也知之不详,但他显然要比大岛知道的多很多,“华北派遣军也有抽调的兵员数量,也就是说,本地区驻守的皇军不仅得不到补充。反而会逐渐减少。”
大岛沉默了,半晌才苦笑一下,说道:“指望皇协军吗?恐怕会令人失望吧?”
小泉垂下眼睑,他不能说泄气的话,虽然大岛说得有道理,“皇协军作为守备力量还是可行的,与皇军混编,也能够在进攻作战中发挥一定的作用。更重要的是,皇协军易于补充,取之不竭。”
大岛心中不以为然,但也不再发牢sāo,因为于事无补,且会让小泉产生不好的感觉。
“大岛君,你去做好准备,可能很快便会率军去作战了。”小泉也不想就这个问题继续讨论下去,轻轻摆了摆手,示意大岛可以下去了。
“哈依!”大岛起身立正敬礼,走出了房间。
屋子里安静下来,小泉却全无睡意,他慢慢喝着酒,注视着地图,陷入了长长的思考之中。
………………
月sè灰蒙,照在雪地上,,一百多人的部队拉成了一条长线,在山林间前行。道路蜿蜒曲折,有时还要走过陡坡峭壁,狭窄的地方只能缓慢小心地通过。但现在已经基本脱离了危险,路难走一些也算不了什么。
天蒙蒙亮的时候,队伍来到了一块小小的谷地,由于隐蔽背风,所以作为一个途中的休息点。人们停下了疲惫的脚步,几个干部指挥着放出了哨兵,点着了篝火,烧着热水取着暖,部队终于得到了短暂的休息时间。
敌人在山里的封锁已经全部解除了?还是只在部分地区放弃了封锁?只经历了入山前的一次小战斗,之后便出乎意料的顺利,这让孟有田犯着嘀咕。不管怎么样,他们这支队伍的行动似乎达到了目的,诱使敌人撤出山去,使得活动空间大为增加。
活动空间大了,攻击的范围也就广了,从土门村到良岗庄这一漫长的防线将使敌人费力劳神。当然,这是需要不断的行动,不断的流血,不断的牺牲,才能够达到的效果。
“有田哥。”小全安排好jǐng戒和哨兵,走回到孟有田身旁,坐在火堆旁暖着手脚,“在山里稍事休整之后,我准备率队深入敌占区,嗯,就是以前活动过的地方。”
这是一个好战略,既是恢复开辟,也是牵制sāo扰。恢复开辟新的游击区,使敌人的守卫力量难以削弱,同时也就牵制了本区敌人投入的兵力,有利于本区的收复。
这也是危险的,比以前更危险,大扫荡后的形势是严峻的,民心也发生了变化,这一点一定要让小全明白并重视,尽管他的敌后斗争经验很丰富,但现在那里的情况发生了如何的变化,是否还有可靠群众提供住的地方,是否还有群众甘愿为他们保守秘密,注意保护他们的安全,自觉自愿地承担风险和牺牲,这些都是未知数。
“我知道现在情况不同以往,风险会很大。”小全见孟有田皱眉不语,便继续说道:“但若是任由敌人巩固了占领区,他们就能抽调足够的兵力留在这里进攻咱们,并且逐渐坐稳屁股。你说是不是呢?”
……………
第二百一十一章无题
篝火在跳动闪烁,映得孟有田的脸忽明忽暗,他的思绪也在延伸,在扩展。小全说得不无道理,但时机或许不对,有些cāo之过急。
再等一等,时间不用太长,再有几个月,猖狂的敌人便会露出颓势。中国战场上的大批rì军将被调到太平洋领教美国人的飞机、军舰、大炮,中国战场,特别是敌后战场将呈现出新的局面。
按照历史上的做法,rì军抽调兵力有两种方式:一是成建制的部队被调走;二是原建制未变,但有经验的老兵被抽走,缺额由新兵补充。所谓的新兵将是些原来不符合征兵条件的人,也没有什么战争经验。所以,在中国的rì本兵的气势、体格、战斗经验都急剧下滑,比起抗战初、中期,差了一大截。。。
这还只是外部原因。领教了rì军残酷大扫荡的根据地zhèngfǔ,将实施“jīng兵简政、统一领导”。原先到游击区开展工作,党委派宣传队、行署派工作队、军区派手枪队、区里有游击队,都是各干各的,力量分散。如果统一组成武工队,效率将大为提高;原先和鬼子打游击,民兵听行署的、部队听军区的、情报站听党委的,等到都统一协调起来了,力量则将更加强大。
“以前你们是在游击区活动,现在咱们这里已经成了游击区,我看不必舍近求远,不如先与敌人在这附近周旋,再派人去敌占区侦察情况,然后再决定行动的方式和时机。”孟有田思虑已毕,方才开口说道:“老皇历看不得,以前敌人没有实行‘三光’政策,现在敌人以烧杀手段实行‘民匪分离’,民心将会如何?这是必须要考虑的实际困难。”。。
小全等人想得很简单,他他认为回到以前战斗的地方。一定会遇到群众百姓热烈的欢迎和支持,根本没想到会碰上冷遇和疏离,甚至连房子也住不上的境遇。没有了老百姓的支持。在敌占区活动就如同在黑暗中乱撞,打吧,不行;不打吧,也不行。
“民心?”小全并不明白孟有田的意思。反倒觉得他有些多虑了,有些低估群众对敌人的仇恨之心,他怎么也不愿相信。群众的心会不向着他们,会不希望把rì本鬼子打跑。
“抗战还要打多久?”孟有田突然问起了一个令小全瞠目结舌的问题。
小全眨着眼睛想了一会儿,咧了咧嘴,说道:“我说不上来,但咱们早晚能打败鬼子,没这个信心也就不扛枪拼命了。”
“连你都不知道要打多久,老百姓们会怎么想?”孟有田苦笑着说道:“如果你认为思想工作会比敌人的残酷烧杀更有效。那你可就太幼稚了。抗战,抗战,抗了五六年,倒把鬼子抗到炕头上来了,群众心里没底。不悲观失望才怪。”
“可,那不打鬼子,鬼子也不能自己走?”小全皱起了眉头,说道:“鬼子杀了那么多人,这口气谁也忍不了。”
“打是肯定的,但你准备怎么打?”孟有田语重心长地说道:“去群众基础不大好的地方打?老百姓会埋怨你们惹麻烦,把鬼子招来就跑。担惊害怕的群众会跑到敌人统治严密的地区去,仗打多了会导致人口大量流失;在群众基础好的地方打,老百姓会支持,可打完以后你们要转移吧,鬼子就会回来残酷地进行报复,烧光杀光抢光,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