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女帝生涯-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叶息齐急道:“大哥,如果黄尚书不帮我们,就没有人帮我们了!”
    叶息正这几天的日子相当不好过,简直如同过街老鼠一般。走在街上,人人都对他指指点点。他恼羞成怒:“那你们说,我该怎么办?现在就是现写书信回去,也来不及了!父母高堂俱在。没有父亲的书信,我就是想提亲也提不成!”
    叶息仁气愤的道:“大哥!要是这事情刚闹出来时你就写信回去,又怎么会来不及?都是你一拖再拖,才惹出现在这等局面!”
    叶息正气的猛拍了一下桌子:“你这是在怪我啰!你要我怎么办?去求她吗?我倒是想,结果呢?不光慈恩寺进不去,就连永昌侯府,我现在也进不去了!”
    ----------------------------------------------
    第一更,二更会晚些。两更加起来就有六千字了。宫珏晴童鞋,暗夜疯猫童鞋,你们的催更票让我鸭梨很大。
第四十四章 后续(下)
    叶息仁道:“大哥,你负荆请罪,永昌侯府一定不能拒绝的。”
    叶息正闻言气的浑身发抖:“你安的什么心?你是不是想叫我身败名裂!”
    叶息齐不满的道:“大哥,这怎么会让你身败名裂?负荆请罪,君子之为,古来有之。我觉着就很好。”
    叶息正冰冷的看着他的两个弟弟:“你们当我是傻子吗?为了女色负荆请罪,天下传遍。我的名声,嘿嘿!我还能有什么名声?”
    三人之间的气氛一时紧张起来。
    就在这时,门口传来“吱嘎——”一声。书房的门被推开,凉郡王嫡长子叶息慈走了进来。
    他看了一眼屋里的三人,神色平静的道:“大哥,你若真心想补救,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去景乡侯府找福寿长公主。”
    叶息正两眼一亮,随后又垂了头叹气:“景乡侯府我也去过的,说是福寿长公主身体不适,只出来个管事陪我坐了坐。”
    叶息慈闭了闭眼睛,再次睁开时眼神明亮:“让弟弟去试试吧。或许能见到公主。只是大哥,这样一来,你势必要娶那小姐为正妻了。”
    叶息正冷笑:“我如今还敢不娶她吗?我不娶她,你们答应吗?”
    叶息仁和叶息齐一起避开他的目光。
    叶息慈叹息一声,吩咐方伯套车,去了景乡侯府。
    福寿公主听说是叶息慈来了,就笑了,对着下手一个年轻男子道:“……倒不好不给他这个面子。毕竟是凉郡王的嫡长子。”
    那男子笑道:“姑姑所言极是,我也正好见见这位弟弟。”
    叶息慈被管事带入正厅。福寿公主坐在主位上,下首坐着一个年轻的男子,天青色长衫,头上簪了一根白玉簪。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
    福寿公主道:“你来得正巧,这是睿国公之子,你叶息矜哥哥。”
    叶息慈大吃一惊:“矜哥哥竟已入京了?慈竟不知道,惭愧,惭愧,失礼,失礼。”
    叶息矜还了他一礼:“息慈不必顾虑,我今天刚到。你并无失礼之处。”
    叶息慈告罪一番,坐了他的下首。望了望福寿公主,欲言又止。
    叶息矜看在眼里,闻弦歌知雅意。随便聊了几句后,便向福寿公主告辞。
    福寿公主含笑嘱咐:“你孤身一人上京,随从带的也少。府里人手要是有什么不方便的,只管和我说。”
    叶息矜告谢:“……多谢公主关心。”
    叶息慈微微吃惊。竟然是孤身一人来的。随从又少。那他到京城干什么来了?若是说没那个心思,那又何必来?皇上的圣旨里说的很明白,全凭自愿。真正没有野心的人根本就无须踏足这里。他心中暗暗警惕,叶息矜要么有什么原因,要么就是城府极深之人。
    他这里在沉思,那边叶息矜已经离开了。福寿公主唤他:“息慈,你来找我有何事?”
    叶息慈收回心神,微微有些脸红:“姑姑,今天来拜访,的确是有事。这件事,息慈实是难以启齿。只是事关无辜女子的终身,息慈心有不忍。还请姑姑给予做主。帮我大哥向永昌侯府提亲。”
    福寿公主笑了笑:“原来是这事啊!我也略有听说。息正处事太欠妥当,能结亲那是最好。只是这事本与你不相干,你又不是叶息正的亲长,你做的了他的主?”
    叶息慈道:“息慈插手此事确实略有不妥,只是……”他抬头正视福寿公主,语气坚定:“姑姑,大哥再有不是,也是我凉郡王一脉。若是就此不闻不问,凉郡王府岂不是成了刻薄忘义之辈?我父的声誉也会受到损伤。我们这支的兄弟姐妹日后姻缘之事都不免要受此阻挠。息慈不能看着大哥犯错。我既身为父亲之子,就需维护凉郡王府的声誉。力虽绵薄,亦当尽心。”
    福寿公主眼中露出赞赏之意:“说的好!也罢,到底都是叶氏皇亲。我也不能让人坏了皇家的名声。你叫叶息正亲自来见我吧!”
    叶息慈大喜,恭敬的行礼告辞。
    第二天,叶息正去了景乡侯府。
    谢妍终于等到了她想要的。五天之后,福寿公主以长辈之姿态,请了官媒去永昌侯府提亲。
    双方交换庚帖,婚事算是定了下来。
    叶息正写了信寄往家中,向父亲说明此事。
    谢妍被接回永昌侯府。
    喧闹一时的私情案件随着花好月圆的结局终于落下帷幕。这件事带来一个附加影响。就是京城里凡是有些声望的人家,突然都不约而同的重视起自家未婚姑娘的教导起来。
    腊月时节,雪花纷飞,随着新年的到来,京城中暂时恢复了平静。
    今年的年夜守岁就要比往年有些意思了。七位叶姓的公子并三位叶姓姑娘,都将进宫赴宴。
    叶明净在宴席上仔仔细细的比较了一下七位哥哥。叶息正一脸晦气,全场就属他的脸色最难看。正在对着叶芸怒目而视。叶芸装作没看见,和两个姐姐凑在皇后身边说笑。唯有叶息观对着他冷笑。
    叶息仁和叶息齐倒是红光满面,频频敬酒。和叶息聆一唱一和的吟诗作赋,一派文士风头。
    叶息慈静静的坐在角落处,手里拿着个橘子,裹了手绢在慢慢的剥,睫毛低垂,专心致志。
    年龄最大的叶息矜,端着酒杯朝叶明净走来。
    叶明净未语先笑:“息矜哥哥,净儿可不能多喝酒。”
    叶息矜笑道:“第一遭见到公主妹妹,我这是心里高兴,找着机会想多喝两杯。公主随意便好,只要不拦着息矜就行。”说完,他一口喝干了杯中酒。拿起叶明净桌上的酒壶,又替自己到了一杯。
    酒刚倒出来,他就笑了:“是果汁。”
    叶明净嘻嘻一笑:“息矜哥哥可别说出去。”
    叶息矜笑道:“放心,我不说。”然后他喝了那杯果汁,笑容微微黯淡了些:“公主这里既然是果汁,想来我要喝醉还需去别处才行。”
    叶明净道:“难道哥哥想喝醉?”
    叶息矜的神情有些落寞:“除夕守岁,合家团聚。我一人在外,也不知家中父母妻小可还安好。心里就有些挂念。”
    叶明净“啊”了一声:“是呢!息矜哥哥一个人来了京城,嫂嫂在家中一定很惦念。”
    叶息矜眼神柔和,声音也放低了些:“你嫂嫂是个很贤惠的人,孝敬公婆,照顾弟妹,养育稚儿。我能娶到她,实是三生有幸。”
    叶明净好奇的道:“是吗?那你怎么不带嫂嫂一起来京城呢?京城可热闹了。”
    叶息矜露出温柔的神色:“你嫂嫂要在家照顾孩子。我有两个孩儿,大的今年五岁,已经会认字了。小的还未过周岁,她走不开。我在京城待几个月就回去。我本来也挺舍不得他们的,可一想,明天就是春闱。三年一度的人才大典,天下士子云集。那种鼎盛风貌、华彩文章,只有在京城才能一见。不亲眼来看一看,我这辈子都会遗憾的。”
    “明年是春闱之年?”叶明净算了算,果真如此。
    叶息矜长叹了一声:“我也是自幼读书,学富五经。自问不比任何人差。可惜……唉,我们这种身份,一辈子都没有办法参加一次科举。我想来看看,见识一下天下文章。等到开榜后,也找那试题过来做做,试一试自己水平如何,也算是给自己多年苦读一个交代。”说完,他有些不好意思的笑笑,“公主可不要笑话我。”
    叶明净正色:“我怎么会笑话息矜哥哥呢?息矜哥哥,你到时做了文章,我拿了给太傅看,让太傅帮你评定评定。太傅当年可是状元。”
    叶息矜笑道:“那样啊!我猜廖太傅一定不会说我的文章不好。”
    叶明净大惊:“难道哥哥有大才?”
    “那到不是。”叶息矜道,“你想,我又不能参加科考,太傅何苦要打击我。平白说几句好话敷衍过去就行。”
    叶明净狐疑道:“太傅不会吧。那哥哥不是就没法知道自己文章的好坏了么?”
    叶息矜朝她笑笑:“公主不用担心。我自有好办法。到时文章上不署我的名字,只推说是别人做的。看文章的人就不知道了呀!那时我就能知道自己的真正水准了。这个办法可好?净儿可别替我泄露出去哦。”
    叶明净拍手而笑:“果然好办法。哥哥放心,我不会告密的。”
    承庆帝听闻笑声,眼睛转了过来:“说什么有趣的呢?这么高兴。”
    叶明净眨了眨眼睛:“息矜哥哥在和我讲有趣的事。”
    正在和承庆帝说话的贤妃听着就笑了:“可见五公主还是喜欢哥哥的。平日里和炫儿也是这般说的热热闹闹。”
    承庆帝点头:“净儿没有兄弟姐妹,的确孤单了些。”说完后,看向叶息矜的目光就少了几分生疏。
    新年钟声敲响,夜宴散去。
    叶明净回到芳菲殿,洗漱完后打着呵欠钻进被子。
    等到第二天睡足了觉醒来,她想了想昨晚的谈话,心里总觉得有点儿怪。
    叶息矜的话里有三层意思。
    第一,他很挂念家中妻小,并且和家人感情很好。
    第二,他不是别有目的来京城的,他来这里是为了见识一下春闱。
    第三,他想匿名投了文章给名家点评,把握自己的真实水准。
    好像没什么问题啊?她想想又笑了一下。
    也许人家真的就没别的用意呢?不是人人都想当皇帝的。她再这样杯弓蛇影下去,估计都要变成精神病了。还是少想些为妙。
    对了,还有一件。叶息矜一直称呼她为“公主”。
    ---------------------------
    二更……
第四十五章科举
    第四十五章科举
    叶息矜提到了chūn闱,倒是勾起了叶明净的好奇心。她一直知道科举制度是古代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寒mén子弟向上进阶的天梯。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是对科举成功者最jīng辟的解释。来到夏朝以后,她倒是经常可以听到什么某人出任某地的学政、某人曾担任哪届主考。又是谁谁是好多官员的座师等等。这些信息都牵扯到一个主题:科举。
    正月十五之后,上书房恢复了课程。叶明净便问廖太傅,chūn闱到底是什么样子?
    这个问题一出,白发的老太傅立刻眼神一亮,好似吃了千年人参一般jīng神抖擞起来。他jī动的道:“是了,今年是chūn闱之年,会试、殿试在即。我朝又将出状元、榜眼、探huā……人才济济,汇聚一堂。实乃饕餮盛宴啊”
    孙承和闷着脑袋转身与江涵xiǎo声嘀咕:“谁不知道他是状元出身来着。”
    江涵忍住笑:“xiǎo和,你是妒忌吧。你能考个状元吗?”
    孙承和把头一昂:“太傅是文状元,xiǎo爷要考就考武状元。”
    江涵瞥了他一眼:“xiǎo和,不管考娜个状元都是要先考秀才的,你打算什么时候考秀才?”
    孙承和愣了愣,然后立刻回头。等廖其珍口若悬河的讲述完科考是多么神圣、多么庄严、多么重要后,举手请求发言。
    廖其珍问他:“有何不解?”
    孙承和道:“太傅,学生想问。若是我等想考秀才,可能考中?”
    廖其珍眼珠子差点没掉出来:“你?你要考秀才?”语气不可置信到极点。
    孙承和理直气壮的反问:“我读了这么些年书,怎么不能考秀才了?”
    廖其珍被他这一问,倒是笑了:“有志气。我辈读书人当是如此。不过,这童生试虽说只需熟读四书五经即可,却也不是那么容易考的。你读了这几年书,底子倒也有些。若是真想考秀才,我倒是可以替你规划规划。”
    这回轮到孙承和吃惊了:“真的我,我真的能考?太,太傅愿意教我?”
    廖其珍mōmō胡子,笑道:“周太祖说过,师者,传道、授业、解huò。我既为你师,你有心上进,我当全力辅佐。怎么?你信不过我?”
    “信,信”孙承和头点的像xiǎojī吃米,然后犹豫的问:“太傅,我真能考上吗?”
    廖其珍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我教了你这些年,平日布置的功课你都能完成。四书五经也通背了不少。举人是别想了,秀才还不至于考不上。只是你还需好好用功个几年方可。”
    孙承和大喜,举人他当然是考武举了,文科乡试和他有什么关系。眨眼间,他好似看见自己穿上了武状元喜服,萧曼一脸崇拜,萧炫大吃一惊。哥哥们都瞪圆了眼睛,父亲再也不敢打他……
    他呵呵的傻笑:“多谢太傅。承和一定用心读书。”
    廖其珍点点头,考个秀才就如此满足,其人倒是赤子之心。然后眼睛向其余几人溜了一圈。
    江涵第二个起身,行礼道:“太傅,学生也想一试。”
    薛凝之第三个起立,同样行礼:“学生薛凝之同有此意,还望太傅费心。”
    廖太傅一脸欣慰。
    齐靖郁郁寡欢的坐在座位上,他是景乡侯的独生子,没有参加科考的资格。
    叶明净不明白他的沮丧,在她看来,孙承和等人的举动十分令人费解。这就好比这几人有了保送一流名校的资格,却还争着要参加高考一般。简直莫名其妙。齐靖的态度更奇怪,又不是不让他上大学,不过是不能参加高考罢了。有什么好丧气的?
    只见廖太傅在那里欣慰的感叹:“你等皆出生勋贵之家,有此志气实属难得。若能搏个正经出身,日后在朝堂之上,说话就有底气,不至让人看轻了去……”
    听了这番话,叶明净这才明白,朝堂上还有这样的说法。心中暗惊,难怪科举如此重要。
    然后廖太傅就简单的讲了讲考秀才的过程。
    考秀才分为县试、府试和院试。其中县试五场、府试三场、院试两场。
    至于考不过……廖太傅压根不接受这个可能。谈都没有谈。立刻就介绍起其它注意事项。
    首先,考生本人需要有清白的出身,取得参加考试的资格。当然,也不是所有出身清白的人都能有资格参考的。比如悲催的齐靖同学。还有就是在服丧期中的考生。
    其次,考生需要有五名同考者互相联保的文约,还需有一名廪生做保。府试之后则需要两个。
    叶明净不耻下问,问太傅:“廪生是什么?”
    廖其珍几乎气晕,这种常识居然还有人不知道公主果然读书读傻了。想当年,他也曾是廪生啊
    于是他板着脸道:“院试之后,上榜者按成绩共分六等。这第一等的就是廪生。一年可领取朝廷发放的白银四两做为补助。”
    白银四两。叶明净在宫中用不到钱。便用前世的价格开始换算。一千克白银大约折合RMB七千六。一两就是三百八,乘以四是一千五百二十。再添加上夏朝物资不如现代丰盛,白银购买力强大等因素。估计四两白银也就相当于RMB两千多。一年才这些钱,看来真的是补助,不是给养家糊口的。
    至于齐靖、薛凝之等人,四两白银在他们眼里只是散碎零钱而已。随便哪个角落里扫扫,就能扫出来。
    廖太傅气恼之下,给薛凝之几个有志考秀才的,布置了魔鬼课业量。首先,四书五经必须通读、通背、通默。要求能倒背如流,随便chōu哪一句,就能说出出处,以及默写出上下文。
    孙承和傻了眼:“全要能默写?”
    廖其珍瞪了他一眼:“这是最基础的,此外还要通读史书、熟用韵律。你以为考个秀才容易?”
    孙承和xiǎo声的嘀咕:“表哥一考就考过去了。”
    承庆帝得知nv儿对科考感兴趣,对她道:“虽说你不用参加此等考试,可这里面的学问却不能不知。这样吧,太傅给他们布置的文章课业,你也试着做做。另外,今年的chūn闱,你就跟在我身边,长些见识。省的连廪生都不知道是什么,徒惹笑话。”
    她的确闹了笑话,比那个“何不食ròu糜”的皇帝也好不了多少。叶明净怏怏的点头。
    承庆帝靠着椅背思索片刻:“这次的主考官是工部尚书刘潜,林珂是副考之一。到时由他帮你讲解,倒也过的去。只是这考题需要好好斟酌斟酌。”他想了想,拿起笔在纸上写写画画起来。
    叶明净伸长了脖子凑过去看。从chūn秋至南北朝,承庆帝将各个重要的历史时期都一一排列。排完后,边思索边划勾。
    他喃喃自语:“史论共有五题,chūn秋太远,体制又大不相同,容易流于言表。周朝的话,又容易引起忌讳……”
    叶明净好奇的问:“父皇,您圈这么多题目做什么?”
    承庆帝看了她一眼:“出考题。”
    叶明净大奇:“要这么多题目啊?不是只要做一篇文章就行了么?”
    承庆帝像看怪物一样看向她:“谁告诉你只要做一篇文章就行的?会试九天八夜,做一篇文章。亏你想的出来?人才大典是何等重要之事,一篇文章能看出什么东西?怎能如此胡来?”
    叶明净大窘。都是电视剧害人什么一篇八股文得到了某某的赏识,从此平步青云。什么某人参加科举,出来后红光满面,还能去青楼找红颜互诉衷肠。什么某某一考就是个状元,容易的像喝水一样。她怎么知道会试要考九天八夜。天哪九天八夜不离场的考试。高考没得比公务员考试也没得比
    承庆帝叹了口气,看来是不能再拘着孩子了,果然冒傻气了。
    他重新拿了一张纸,边写边给叶明净讲解:“会试共分三场,第一场为三天三夜,考史论。总共五题。第二场也是三天,考奏折、公文的书写和策论。也是五题。第三场为两天半,考三篇时艺文章。整个会试共有一十三道题目。举贤、税法、边关、吏治、外jiāo、通商、海防,方方面面都要考到。这样才能为我朝选出学识广博之士……”
    叶明净听的膛目结舌,原来科举考试竟是这个样子的。什么八股文章写的好,就能考中。全是屁话至少在这个夏朝是屁话难怪廖其珍说孙承和考秀才没问题,其它的就不要想了。果然还是她见识浅薄了。
    照这个程度看来,她学了五年下来,也就只能勉强当个秀才。举人、进士那都是痴人说梦。她凭什么去统领朝臣?站在封建王朝的最高点。
    叶明净的信心受到前所未有的打击,垂头丧气。
    承庆帝看了她两眼,淡淡的道:“知耻者近乎勇。你才多大,急什么?只要你有心,一步步的下功夫。这些众生百事,迟早能融会贯通。武将得天下,文人治天下。这句话不是随便说说的。治不了这天下,就算是用武力得来了,也会nòng的民生鼎沸。位置是坐不稳的。”
    叶明净心中一惊,抬头看向承庆帝。承庆帝的眼中颇有深意:“净儿,凡事从大局着手,是对的。只是,万不可偏颇一方。文治武功缺一不可啊”——
    一更送上,二更要晚些。今天上架了,亲们有粉红票得就赏点儿吧。以十张为基数,每满十张就加更三千字。嘻嘻……
第四十六章改嫁
    第四十六章改嫁
    叶明净明白了科举的重要xìng和文人士子在整个社会中的作用后,对课业就越发的重视了起来。廖其珍给薛凝之三人布置的是通背、通默四书五经,通读史书。她一课不落的全程跟进,搞得齐靖成了唯一落单的人。
    chūn闱的日子是三月初六。出了正月就没有多少时间了。各地的举子均已到达京城,摩拳擦掌的准备着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搏。
    二月的时候,孙承和大约是背书做题做多了,整个人的气势有些低mí,有时还会漏写了课业,不得不到上书房来补写。
    叶明净先是冷眼看了两天,后来见他一直没有恢复,就有些担心。找了个sī下无人的时候问他:“你最近怎么回事?若是书真读不下去也没关系的。父皇对你印象颇好,日后总不会闲置了你。”
    孙承和罕见的叹了口气:“我没事。可能是最近累着了。”
    叶明净鄙夷的用眼斜他:“和我还来这一套你干了什么大事了,还能累着?老实告诉你,我们几个都看出你有心事。他们也问过你吧,你以为你那敷衍的借口很能信服人?不过是大家不想为难你。你老实和我说,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我好歹还是公主,就算帮不上忙,也能帮你找条路子的。”
    孙承和支支吾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