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谨言-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院彦吉曾私下找过郑大总统,现在摆在他面前的路只有两条,要么彻底投靠日本人,当个彻头彻尾的卖国贼,要么就放弃手中的一切权力,从大总统的位置上引咎辞职。

无论哪一条路,郑怀恩都不愿意选,可除此之外,没有第三条路给他走。

沉默的坐在办公室中,郑怀恩仍能清楚回忆起当年起义成功,自己被起义士兵簇拥着,群众夹道欢迎的场景。

当年满怀一腔救国救民的热血,奋不顾身,拼尽一切希望能将华夏带上一条富强的道路,这份理想什么时候开始变质的?他什么时候开始为权力汲汲营营?开始和日本人……

他迷失在了人生的岔路口,在一条满是泥淖的路上越行越远,等回过头来才发现,他再也走不回原来的路了。

郑怀恩想了许久,终于做下了决定。

第二天,郑怀恩召集了南方政府全体要员召开临时会议,在会上宣读并签署了他在大总统位置上的最后一份文件,委任南六省督帅宋舟代行大总统之权,为临时大总统,直至下一届总统选举。之后通电全国,宣布下野。

郑怀恩的时代,落下了帷幕。

通电一出,举国沸腾。

“卖国贼郑怀恩终于下野!”

“南六省督帅宋舟暂代大总统之职!”

“华夏之幸!国人之幸!”

正同北六省军队在兖州城下鏖战的南六省军队听到消息立时振奋,纷纷高喊为大帅效死,拼死将进攻的北六省军队压了回去。

重炮威力巨大,却拖曳困难,此时的北六省军队同南六省军队一样,手中只有七五山炮等轻型火炮,并不能对守军造成如之前一般的震慑。虽然北六省军队的火力依然占优,可固守兖州的南六省军队是宋舟起家的老底子,打起仗来很有章法,加上溃退回来的三个师,楼少帅想要轻易拿下兖州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在发起了两次强攻之后,楼少帅下令暂停进攻,他刚收到楼大帅发来的一封电报,宋舟已经接受了南方临时大总统之职,拿到大总统印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给楼大帅发了一封电报,他同意楼大帅之前的提议,建立南北联合政府。

与此同时,宋武也收到了内容类似的电报。两人都明白,若是这件事能顺利进行,这场内战很快就会结束。只不过,恐怕还有一个障碍需要解决,楼逍和宋武脑海里闪过了一个相同名字,司马君。

关北城

楼夫人已经显怀,最近吐得利害,连看了几个大夫都没有起色,楼大帅除了关心前方的战事,处理政务之外,几乎整天都围着楼夫人转,总想着帮忙,却往往是越帮越忙。楼夫人脾气再好也忍不住发怒了。她本来就够难受的了,这还给她添乱添堵算怎么回事?一把将帕子甩在了楼大帅的脸上,让丫头把他赶出去。

“大帅,夫人身上难受,您多担待些。”

丫头嘴里一边说着好话,一边坚定不移的将楼大帅从房间里赶了出去。大帅自己也说过,现在家里夫人最大,凡事听夫人的就对了。

被赶出房门的楼大帅看到坐在沙发上吃点心的李谨言,随口问了一句:“儿媳妇啊,你说说,这日子到底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李谨言:“……”楼大帅问他,他问谁去?

他在外边忙了一天,肚子饿得咕噜叫,虽然中午去赴了商会的邀请,席间也只顾着和那些老狐狸打机锋了,生怕被谁一句话给套进去,压根没能吃饱。紧接着又在罐头厂忙活了一个下午,回到家肚子都饿扁了了。想坐下吃几块点心,就被楼大帅逮住了。

楼大帅也是随口一问,没真的想让李谨言给他个答案,背着手打算回书房,突然想起一件事,停住脚步,转头对李谨言说了一句:“逍儿在山东一切顺利,你不用惦记他。”

李谨言:“……”这话题转换得是不是有点快,他什么时候说惦记楼少帅了?

“你之前给他送钱的事我也知道了,帮了大忙了。”

“真的?”李谨言眼睛一下子亮了,该不是借款的事情有眉目了?

“当然是真的!”楼大帅三言两语的把在北方联军内部发生“大串…联”的事情和李谨言说了,“这可都是老兵,别说两块大洋,招新兵的安家费也不只这个数。”

“大帅,”李谨言突然开口问道:“你说少帅将我给他的钱都用来招兵了?”

“啊。”楼大帅点点头,哈哈一笑,“光是招兵还不算,还弄来了好几个营长,连长,排长,都是正规军校毕业。”

“那我给他的那个信封里的……”

“应该也花了吧。”楼大帅摸摸光头,“要不你发一封电报问问他。”

李谨言:“……”原来楼少帅的属性除了饭桶之外,还有败家吗?

65、第六十五章

“我辈同为华夏人;本不应同室操戈;舟不才;谨提议成立南北联合政府;以自强华夏;驱逐外侮;共建民主自由之国度。宋舟,江。”

这封通电发自民国四年七月三日;也是宋舟接任南方政府临时大总统之位后;发出的第一封全国通电。

“建立联合政府,自强华夏!”

报纸上全文刊载了这封电报;并在电报后发表了多篇评论;号召国内的有识之士共同支持南方政府这一提议;停止内战,驱逐外侮,建立民主自由的国家。

虽然目前华夏国内的老百姓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不识字的,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也听不懂什么民主自由,但大家都知道一个道理,天下不太平,老百姓的日子就不好过。一旦打起仗来,军队过处就像蝗虫过境,遇上军纪好的还罢,若是碰上那些不干人事的,遭罪的还是老百姓。

“宋舟倒是打得好算盘。”司马大总统放下报纸,捏了捏眉心。

自江电一出,北方政府占据的舆论优势当真如滚滚江水般付之东流,国内的大部分有识之士立刻做出了响应,就连北方政府内部也出现了停止内战,共建联合政府的声音。虽然北方各省手握实权的督帅还没有表态,但司马君明白,这也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大总统,电报。”

秘书敲门进来,将几份电报放在了司马君的面前,司马君忍不住哼了一声,湖北宋琦宁,河南袁宝珊,山西阎淮玉,都和报纸上一个论调,就连陕甘的马庆祥和青海的马庆瑞也凑了把热闹。司马君就不明白了,这两个马匪胡子也懂什么民主自由?

“北六省那边有消息吗?”

“目前为止没有。”

“我知道了,你下去吧。”

司马君摆摆手,秘书走出房间关上了房门,看着面前的几封电报,司马君的脸色越来越沉,拿起发自山西阎淮玉的那封电报,看了一遍又一遍。

楼盛丰,若没有他的授意,向来圆滑的阎淮玉不会发这份电报。这个一向懂得明哲保身,最擅长左右逢源的老滑头,能在第一时间态度鲜明的表示支持建立南北联合政府……恐怕,他的那个好兄弟已经承诺给他不少的好处了吧?

停止内战,建立南北联合政府,华夏就能统一了?

简直是做春秋大梦。

这些割据各省,手握实权的土皇帝,真会心甘情愿的接受联合政府的领导?恐怕那个时候,才会真的热闹起来吧……

司马君一直认为,若想统一华夏必须通过武力。南北对峙,双方尚且能在各自的阵营中互为依仗,虽有龃龉,到底不会影响大局。一旦建立联合政府,则之前的局面被彻底打破,不说成为一盘散沙,却也好不到哪里去。

华夏被独……裁统治了几千年,龙椅上的皇帝没了,老百姓就真懂得何谓民主自由了?

“想要建立联合政府?”司马君冷笑一声,“好,我成全你们!”

宋舟江电发出后的第四天,北方政府大总统司马君通电全国,赞成南方临时大总统宋舟的提议,共同建立南北联合政府,并提议就共建联合政府的诸多问题进行和谈。由于这天是民国四年七月七日,这封电报也被后世称为民四虞电。

虞电一出,华夏民众再次沸腾。安徽,山东境内的枪声也停了下来。华夏各省的督帅纷纷通电表示支持这一决定。

楼盛丰是第一个发表通电明确表态的,随后是湖北,紧接着就是山西河南等省,连身在青岛的韩庵山也发了一封表示支持的通电,时刻提醒大家,他韩庵山到底还是山东的督帅!

南方各省也不甘落后,建立联合政府本就出自宋舟的提议,此刻怎能让那帮北方佬抢了风头?四川刘抚仙,贵州唐廷山,云南龙逸亭,甚至连新疆的李佳才都凑了一回热闹,旗帜鲜明的表示支持建立南北联合政府。

一时之间,华夏大地仿佛只有一个声音,停战,和谈,建立联合政府。

各国驻华公使也对此啧啧称奇,难道华夏真要藉此统一?只有在华夏几十年的英国公使朱尔典摇了摇头。若无强有力的政府,恐怕也只是名义上的统一,实质上的分裂。对于这些通过各种方式在华夏攫取利益的帝国主义国家来说,一个四分五裂的华夏,才是他们最愿意看到的。

兖州城下的枪声早已经停了,依照目前国内的形势,这仗基本不用再打下去了。

”少帅,对面来人了。”

宋武正在看电报,副官带着一个手臂上配有红十字袖标的卫生兵走了进来,虽然是个卫生兵,却也长得人高马大方脸虎目。在南六省的军队中,这样的身板做个机枪手绰绰有余。

卫生兵不是自己来的,他身后还跟着两个穿着北六省军装南方兵,每人肩膀上都扛着一只木箱子。

“这是什么?”

“药品,还有罐头。”卫生兵站在宋武面前一点也不怵,来之前听人说这也是个少帅?虽说长相不差,个头也不矮,但这身板气派比起他们少帅可是差得远了!

两只木箱子在送进来之前就已经被检查过了,毕竟还没有收到正式的命令,他们就还不是“友军”。

“药品?”

“是的,止血粉和消炎药、”磺胺已经大量配发到北六省的前线部队使用,这些卫生兵都是由军医手把手教出来的,对于磺胺这个药名总是觉得拗口,有的卫生兵连这个两个字念什么都不知道,最后军医没办法,干脆统一叫消炎药。直到乔乐山把青霉素弄出来之后,这些大兵才陆续改口。

卫生兵简单说明了两种药物的使用方法和用量,又重点介绍了另一个箱子里的罐头,最后才把来之前连长的重点交代的话说了出来,“大家都是华夏人,还请贵军爱护当地百姓,莫要滋扰地方。”若不是这个卫生兵懂点南方话,这个任务也轮不到他一个大头兵。

听了卫生兵的话,宋武点点头并没有生气,楼逍此番行事的确有些出乎预料,却在情理之中。南方联军三万多人在兖州,粮食和药品都是个大问题。进入七月天气越来越热,不说重伤员,很多轻伤员的伤口也已经发炎,伤口发炎意味着什么,凡是上过战场的老兵都知道。

“多谢楼旅长,我宋武保证约束手下的军队,绝不滋扰地方。”

卫生兵和另外两个大头兵离开了南方联军的军营,宋武立刻让军医将那箱药品带下去,“先给重伤员用,看看效果如何,再给轻伤员用药。”

军医带着药品离开了,余下的那箱罐头,宋武先启开一罐,看看没有问题,才让副官带下去给各个营连分发。

楼少帅并未只给宋武送了东西,粤军和桂军也分别收到了药品和罐头。送东西的人不是独立旅的官兵,而是在之前的追逐战中被俘虏的桂粤两军士兵。

粤军第五十六师师长唐玉璜听下属报告说,北军那边送东西来了,一时之间还没反应过来,直到手下的一个团长带着两个穿着北军军装,却明显是南方人的大兵走了进来,他才相信自己没听错。

“师座,对面送来了药品和罐头。”那个带人进来的团长说道:“我看过了,都是好东西。”

唐玉璜听着团长的报告,又从送东西来的大兵口中得知了他们在独立旅中的一些见闻,神色微动,楼盛丰的这个儿子,还当真不一般啊。

桂军第六十一师师长庞天逸这两天也正为军中的伤员发愁,楼少帅这一箱药品无异于雪中送炭。尤其是那些消炎药,之前听都没听说过,可送东西的几个原桂军士兵说,独立旅中的伤兵就是用这个药,连肚子破个窟窿的重伤员命都保住了。还撸起袖子给庞师长看自己的伤口,一道划过半个手臂的长口子,一点发炎红肿的迹象都没有,不由得庞天逸不信。

和粤军一样,这些被俘的桂军也加入了独立旅,那个笑起来跟个佛爷似的姜参谋说了,成立联合政府后,大家就都是自己人了,在哪里当兵不都一样?况且加入独立旅,每月的饷银绝不克扣,还有一套新军装,一双新鞋,一天三顿干的,顿顿都能吃饱,隔三差五还能吃到一盒肉罐头开开荤。这样丰厚的待遇,广东兵听了都流口水,更不用说广西兵。

不过那个姜参谋可真是个能人,竟然能讲一口流利的广东话,连壮语都会说,有他一番劝说,这些被俘的两广子弟才会答应加入独立旅。

楼少帅终于发现这个军需官似的参谋原来还有这等用处,姜参谋却笑道:“少帅,我这才哪到哪啊?我老叔,后勤部的姜部长,那才叫一个厉害!连江浙一带的方言都能听明白,还能说。我会这些还是他教的。”

楼逍点点头,姜参谋当天就被任命为独立旅新兵营的教导员,军衔少校。

姜参谋摸了一把自己下巴上的肥肉,教导员就教导员,只要能在独立旅呆着,怎么样都成。关键是在这里能吃到少帅夫人送来罐头,尤其是前些天送来的牛肉罐头和红烧肉罐头,就独立旅有,那味道可真是……想到这里,姜参谋看了看表,这怎么还不到饭点啊?

到桂粤两军去送药品和罐头的大兵磨蹭到下午才回来,回来的时候身后还跟着一串尾巴。

哨兵不敢随便放他们进去,把他们都拦在营地外,立刻向上峰汇报。一个班长跑过来和那几个去送东西却带人回来的大兵比划了好一阵子,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之后乐了。

得,这又是一群“逃兵”。

友军来投奔不奇怪,这“敌军”怎么也来?

班长不敢擅自做主,马上上报了排长,排长去找了连长,连长去找营长,一级级上报,最终找到了楼少帅的跟前。

“少帅,这事咋办?”

几个团长和之前友军士兵来投奔时的态度不一样,不是他们不喜欢老兵,而是这些南方兵和北方兵语言不通,身板看起来也不如北方大兵结实,人数少时还好办,这要是多了还真不好安排。早知道就不让那些两广的兵回去送东西了,这还买一送三了。

楼少帅沉默半晌,下令都收了。和那些被俘的士兵一样仔细甄别,抽大烟的一概不要,挑拣出来的都送去姜教导员的新兵营。

某团长:“少帅,那钱送不送?”

楼少帅:“不送。”

某团长不解,少帅怎么变抠门了?刚想再问一句,就被身旁的另一个团长拉了一下,没见少帅的脸色都不太好看了吗?前天少帅夫人又往前线送了十来箱罐头,和箱子一起来的还有一封信,自从少帅看过那封信之后,脸色就一直没好看过。

“你说,少帅夫人是和少帅说了什么?”

“我哪知道?”一个团长挤挤眼睛,“该不是说想少帅了?”

“你媳妇写信说想你,你脸会拉这么长?”

“TNND你故意的是吧?找揍就说一声!”

“我怎么故意了?”

“老子都三十了还没娶上媳妇!”

“兄弟不是诚心的。之前不是一个部队的,不熟悉啊。”说话的团长顿了顿,“说起来,你为啥娶不上媳妇,因为长得太磕碜了?”

“老子看你真找揍啊!”

几个团长的话楼少帅没听到,他只是沉默的拿出了李谨言的那封信,面无表情的看着信纸上的内容,没人知道他现在在想什么。

李谨言正同罐头厂的冯经理商量事情,突然感到后背窜起一股凉气,身上的汗毛都竖了起来。

“言少爷?”

“没什么,”李谨言搓搓胳膊,“这屋里好像有点冷。”

正用手绢擦汗的冯经理动作一顿,瞅瞅窗外,现在是七月天,没错吧?

李谨言也只是走神了片刻,随即就和冯经理谈起了正事,罐头厂现在全部用马口铁包装,马口铁都要靠进口,一旦货源跟不上就会影响到罐头厂的生产。

“午餐肉继续用马口铁,像是红烧肉和牛肉罐头可以使用玻璃罐。”

“我不是没想过。”李谨言向后靠在椅背上,转着手里的笔,“罐头厂成立之初我就有过这个想法,但是你发现没有,关北城的玻璃制造厂几乎都掌控在日本人的手里。”

冯经理沉默了下来,显然他也知道这个情况。

“我也想过和外地厂商购进,但是加上运输费和一些其他费用,用玻璃或者陶瓷包装,基本和使用马口铁的成本相当,甚至还要高一些。”

“但……”

“我知道。”李谨言打断了冯经理的话,“包装这块掐在外人的手里总不是个事,我之前已经和北六省商会的一些人谈过了,他们其中有办过玻璃厂的,只不过被一场大火给烧了,损失惨重,之后就再没缓过劲来。”

说起大火,李谨言就觉得牙根痒痒,“不过是一两年前的事,熟悉操控机器和制作工艺的工人熟手还能召集,我想干脆帮扶他再建一间玻璃厂,资金我出一半。”

“这投入是不是大了点?”为了做些玻璃罐子,就要建造一个厂?

“不大。”指尖擦过唇角,李谨言眼神发冷,“只要能把那些日本矬子的工厂挤垮,再多的投入都算不上大!”

现在的北六省,凡是化学工业,几乎都快被日本人和其他洋人开设的工厂垄断了。长此以往,民族资本会被挤压得没有生存之地。

等展部长和德国人谈妥了借款的事情,能从德国人手中买到先进的机械,发展起自己的重工业和化学工业,他倒要看看,那些日本矬子还能得意多久!

66、第六十六章

民国四年;公历1912年7月16日;华夏南北政府终于正式发表停战协定;同时宣布将于本月25日于京城进行和平谈判。

消息一出;各大城市的民众和青年学生纷纷坐上街头;高声欢呼和平万岁;组建联合政府万岁。就连维持秩序的警察也是满脸笑容,有的还凑起热闹;加入游行队伍过了一把“进步人士”的瘾。

北方大总统司马君和南方临时大总统宋舟的画像被高举在人群的最前方;让人惊讶的是,北六省楼大帅的画像竟然也与两人并列;可见;之前战胜了俄人;此次又第一个发表通电支持南北和谈的楼大帅,其声望绝不在司马君和宋舟之下。

在欢腾的人群中,有一个将帽子压得很低的中年人,脸色复杂的看着高高在上的三人画像,他也曾被群众这样拥护和爱戴过,也曾享受这样的荣耀。可今时今日,在国人的心目中,他不过是个和日本人勾结出卖国家利益的卖国贼罢了。

“郑公。”一个同样戴着帽子的年轻男子站在郑怀恩的身旁,“公使阁下希望能和您谈谈。”

“谈?”郑怀恩看都不看身边的男子,冷笑道:“郑某人如今无官一身轻,只愿做个闲散的寓公,请公使阁下不必再‘挂念’在下,在下承受不起。”

“郑公,还请您仔细考虑。”

“考虑,有什么好考虑的?”郑怀恩下野之后,反倒是看清了很多事情,也看清了很多人。他这才发现,自己平生到底做了多少蠢事,他竟愚蠢到和这些日本人搅合在了一起。看不清他们的狼子野心,还在沾沾自喜。

“回去转告公使阁下,郑某人已决心不再过问政事。不必继续在我一个下野之人身上多花费心思。”

话落,郑怀恩转身退出人群,几步消失在人群后的巷子里。那个年轻男子还想跟上去,却被拥挤的人群阻拦,并没发现正有几个不起眼的汉子紧盯着他,逐渐朝他围拢过来……

停战的命令正式下达,安徽与山东境内的枪炮声再也没有响起,各省军队却没有退出目前占领的地盘。南六省和桂粤两军旧盘踞山东,进入安徽的鄂军,鲁军与豫军也没有退兵的迹象。安徽是宋舟的地盘,他没有说话,在青岛的韩庵山跳着脚骂也没人理他。貌似和平的表象下,依旧暗潮汹涌。

兖州城外的独立旅驻地,楼少帅正在会见来访的桂粤两军师长。

自从南北停战,北六省的军队和桂军,粤军不再是敌军,两边的大兵们偶尔也会互相“串个门。”

北六省大兵往往是带着罐头和新送来的一种叫做油炒面的东西出去,出去三次,两次后边都能带回一串粽子。

桂粤两军大多是空着手出去,一些人会带回各种“好料”的分给弟兄们,另一些人往往就是黄鹤一去不复返了。

就这样一边跟着跑,一边自己跑,在罐头,油炒面,以及高额军饷的诱惑下,不到几天时间,粤军和桂军在兖州的两个师加起来都跑出去一个团了。

唐玉璜和庞天逸坐不住了,他们自家人知道自家事,满编一万二的一个师,基本要吃三四千人的空饷,之前在和独立旅的交锋中损失了差不多几百人,这又跑了几百,再这样下去,等到撤兵的命令下来,他们手里还能剩下几个人 ?'…fsktxt'

虽说可以以战损的名义报上去,但这话好说不好听,粤军第五十六师和桂军第六十一师都是能打的,名声在外。当初和司马君楼盛丰的军队打时,也没见损失这么大。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