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水浒枭雄-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韦妃闻言赶紧又在脸上重匀一下脂粉:“快,准备接驾。”
莫青莲随手向韦妃鬓边插上一朵花。敷衍道:“娘娘如花似玉,圣上一见保管龙心大悦,准了娘娘所请。”
韦妃也没心情注意她声色,起身便往院外迎来。莫青莲见她出屋,赶忙也在脸上擦了些脂粉,出的院子。见韦妃已领福金、朱慎妃和众宫女在院门处摆成两行,忙跑到左首第一个站好。刚刚站定,便见张扬和几个贴身太监到来。
韦妃忙领人跪拜迎接。
张扬让众人平身,看到精心打扮了一番地韦妃,也是眼前一亮,加上后面还有一个刚刚要献身地朱慎妃,想到四女的拼死逢迎,张扬对今晚的夜也更加期待。
进地屋内。韦妃便令侍女去传膳。
张扬与韦妃聊了聊下午的游园,一席丰盛的佳肴便端了上来。
酒乱人性,加上诸女刻意的献媚,酒至半酣。张扬便把韦妃涌入怀中。
韦妃含了一口酒,抬头吻上张扬的大嘴。缓缓渡着口中美酒。
张扬品尝着口中美酒,双手也攀上韦妃丰满过人的豪乳。韦妃地挑逗和多日的禁欲很快便使得张扬欲火高涨。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好看的txt电子书
张扬也无意再在酒席间浪费良辰,抱起韦妃便向床头走去。
朱慎妃三女见状,便也脱衣上床。
四女自然是竭力讨好这个掌握自己命运的皇帝,能想到的姿势都不顾羞耻的尝试着。
张扬来此本就是放纵,见四女如此卖力,也是性致高涨,尽情发泄着连日来在众女处累积的欲火。正埋头在朱慎妃的玉乳中时,只觉下体一阵异样的压迫。抬头见韦妃媚眼湿润,贝齿紧咬地样子,又低头一看,才发现韦妃这次送上的是菊花。张扬迅即被下体异样的感觉和心理暗示弄得更加兴奋,不过见韦妃痛苦的样子还是咬牙道:“你可以吗?”
韦妃也感觉到自己体内东西地律动,知道皇帝此时也是极为性奋,自然不甘让自己的计划落空。妩媚地笑了笑,还是咬牙开始摇动起来。
张扬也被异样的快感征服,疯狂的挺动起来。
韦妃只觉后庭仿佛插入一个多热的铁棍一般,火辣辣的痛。但为了实现自己的目的,还是咬牙迎合着。
其他三女看着那截巨物在韦妃的菊花中不停出入和韦妃煞白的脸色,心底也是暗惧,对韦妃的勇气也更加钦佩。
良久张扬才在韦妃的一声尖叫中停歇下来。
韦妃也身子一软,爬到张扬怀中。
张扬见韦妃粉脸煞白,白洁的额上渗出一层细密的汗珠,也不由怜意大起,让朱慎妃拿来一块汗巾,温柔的为韦妃擦起汗来。
韦妃见张扬亲自为她擦汗,后庭的疼痛也觉轻了些,忙按住张扬的手,微声道:“怎敢让圣上动手,臣妾自己来吧。”
张扬笑道:“难得你今晚倾心伺候朕,朕也投桃报李。”
韦妃伏在张扬胸上,踟蹰良久,终于怯怯的道:“妾也想为圣上生一个孩子。”
张扬闻言,才知道韦妃今天牺牲后庭的原因,不过往昔不想让徽宗嫔妃生孩子是怕她们对徽宗旧情难忘,灌输孩子一些对自己不利的思想。对韦妃张扬还是比较放心的,闻言笑道:“好啊,朕也想多要些皇子,日后好帮朕处理事情。”
韦妃心愿达成,不由大喜,又主动献上性感的红唇。精力旺盛的张扬很快便又一柱冲天,莫青莲便也咬咬牙献上自己的后庭。
张扬见诸女纷纷搏命,也不再养精蓄锐,奋战半宿才昏昏睡去。
天边刚刚露出一丝曙色,张扬便醒来准备与温莲诸女去告别,看着旁边四个赤裸羔羊,不由心里又是一热,脑中绮思一生,下体马上立正。
大腿还搭在张扬身体上的莫青莲便也被强劲的打击惊醒,后庭的疼痛顿时再次袭上心头,秀眉不由微皱,但见张扬正看着自己,以为张扬又要欢爱,只好又移动下体去迎合张扬。
张扬也看到莫青莲初醒时的表情,抱了抱莫青莲,道:“朕还有事要办,你伺候朕穿衣吧。”
莫青莲闻言,也松了口气,忙起身寻找张扬衣服。
张扬又把搭在自己身上的一只玉臂轻轻推开,才得以起身。
莫青莲伺候张扬穿好衣服,才想起自己昨天的心思,但又不好出口相求,只能一脸希冀的看向张扬。
张扬对昨晚莫青莲的服务也是相当满意,见莫青莲欲言又止的样子,想了一下,笑道:“又添了一人,这儿有些挤了。今天你去西边再挑一个阁子去住吧,然后再到旧宫去选两人做贴身侍女。”
莫青莲听得心愿达成,忙叩谢张扬。张扬又往正宫与温莲道了别,便乘鹰往渭州而来。
天下篇 第五十九章 军心所向
里,要不是刘延庆要保持战力,约束士兵,恐怕行军速度还可以再加几分。
待听得皇帝阵斩西夏皇帝,西夏兵马已撤退后,众将领便也不再约束战士行军速度,但松了口气的士卒们速度反而慢了下来。毕竟从去年十二月开始调兵南下,接着便是与摩尼教众苦战,之后又北上奔袭,一直没有休整,还能行军已是不错。只是对家人牵挂,才使得众人不辞辛苦的连日行军。
只是到的鄜延路后,鄜延路的士卒听得还要按原计划支援渭州后,便没了动力,行军速度也慢了许多。其他几路的士兵则听得西夏兵马在攻占地区烧杀掳掠,心牵家人,仍然保持着高速行军,对鄜延路士卒也渐生不满。
刘延庆也知道鄜延路士卒的心思,但刚刚归顺天朝,天朝皇帝又英明神武,他也不敢把自己的第一件事便办砸,只好几次申斥鄜延路统帅黄迪,令其提高行军速度。但连日强行军的劳累和对再次远离家人的反抗情绪一起爆发起来,黄迪也无法可想。
刘延庆为了避免几路军马冲突,只好领其他兵马先行,令黄迪随后而来。这一分兵,便使得鄜延路士兵行军速度更加缓慢,甚至开始有士兵潜逃回家看望家小的。黄迪只好令各级军官加强监督,扎营后便禁止士卒出外走动。
黄迪看着懒洋洋的士卒,也是焦躁不已。刘延庆今日已率部到的渭州,休整几日便要去攻打吐蕃占领地几州了。下午便发书来催促自己领兵赶去。可这些兔崽子一个个都想回家看看。要逼急了他们,搞不好会弄成兵变。可以现在地行军速度,自己铁定会误了大军开拔日期。到时自己也逃不过一个贻误军机的罪名了。
黄迪正想着如何能令士兵们加快行军速度时,却听得前营一阵喧哗。
“兵变。”黄迪脑中迅即闪过这个念头,赶忙领亲卫往前营赶来,到的前营却见士卒们正指着天空盘旋地三只巨鹰议论,当中的一只鹰背上还依稀可以看到一个身穿亮黄袍的人。
“圣上便以三只神鹰代步,天上恐怕是圣上。将军赶紧令人接驾吧。”一个机灵点的亲兵对黄迪道。
黄迪见不是兵变,刚刚放松的神经顿时又被皇帝驾临的消息搞地紧张起来,赶忙呼喝着让众人跪倒接驾。
张扬三鹰轮换,赶了一日,才看到脚下的兵营,看他们服饰和旗号应该是黄迪率领的鄜延路兵马。不过张扬未收到刘延庆分兵的消息,不知他们为何会与大队人马分离,也不敢贸然落地。等黄迪率人跪下。张扬才示意神鹰降落。
黄迪见过礼,便忐忑的问道:“圣上这是从哪里来啊?”
张扬道:“我从东京来的,其他几路兵马现在在什么位置?”
黄迪听得张扬问及大队,额头顿时开始冒汗。惭声道:“其他几路兵马今天已经到了渭州了。”
张扬见黄迪表情尴尬,又见四周士卒无精打采的样子。道:“你们是军饷没有发足,还是粮草供应不足?”
黄迪可不敢再得罪兵部大佬,赶忙道:“都不是,将士们转战半载,都有些思家了。路过家门口又无法停下看看,将士们有些情绪而已。”
张扬看了看四周的将士,才暗自责怪自己地疏忽,现代军队还可以通过电话什么的联系家人,可古代与家人却很难联系。又刚刚经过一场大战,让这些普通士兵和大禹治水一般,过家门而不入,似乎要求高了些啊。其他几部到的自己家乡后,要让他们再次离家作战,恐怕也很难。
古代作战士气作用又很大,即使强行让他们攻西夏,恐怕也没什么战力。到时还会使西夏团结对外,弄不好反而会搞成一场溃败。看来朝中众臣对自己信心也过足了,不然不会看不出如此西北兵马已经不堪再战了。自己可以刺杀几个人,可攻灭一个国家靠得还是大队军马。
看来今年是无力进攻西夏了,张扬无奈的摇摇头,道:“你部不用去渭州了,全军将士放假一月,分作两拨回家探亲,之后在绥德军集结操练。”
黄迪可不想让新皇放弃自己麾下,那样自己也就没什么前途可言了。闻言忙道:“将士们只是有些劳累,只要在渭州休整几日,还是可以上地战场的。”
张扬拍了拍黄迪肩膀,笑道:“黄将军多虑了,是朕疏忽了。各军已转战半载,是该休整一下了,其他几部也会休整地。”
黄迪闻言,这才松了口气,让亲兵传令下去。将士们听得皇上准许众人回家,不由纷纷高呼万岁,更有不少人当场就要求回家。
张扬见群情激昂,便又当众宣布道:“愿意回家的,可先登记,每人加发一月饷银做路费。”
众士兵谢过张扬,便各自往后营去领赏。张扬又吩咐黄迪带余部往绥德军运动,确定了一下渭州方向和距离,便乘鹰往渭州而来。
不消一个时辰,便也望见几个军营,从旗号上看,正是西北其他几路兵马。不过张扬也并没急着落地,又飞了几里,便看到残破不堪的渭州城,城外的村庄更是全部被夷为平地,离城稍远些的村庄更是到处散落着百姓的残骸。城外的土地还带着一丝血色,微风中也仿佛还夹杂着一阵阵呜咽。
张扬转了一圈才发现,渭州只有西门开着,但也是戒备森严。城西、城北更是一片灰烬,不少地方还冒着淡淡的余烟,可见西夏兵这场火放的多么大。往西飞了上百里,入目的却尽是大火后的残迹和一些侥幸逃得性命的百姓。
飞了百里,张扬的心中已被愤怒充斥,也不忍再查看下去,转而往刘延庆大营飞来。
天下篇 第六十章 种家归顺
城。刘延庆没接到兵部命令,也不敢擅自攻打渭州,只好在城外扎下营寨。哪知营盘刚扎下,泾原路将士便开始叫嚷着要回家探亲,熙河、秦凤兵则请求继续行军,夺回家园。
刘延庆虽然准备休整几日,但也知道善门难开,一旦让附近士卒回家,恐怕出兵时没几个人可以按时回来。若大军无法遵照兵部命令按期开拔,自己的仕途便也完了。
刘延庆正与各路大将商议如何稳定军心时,听得皇帝驾临,赶忙出帐迎接。
张扬与众人见过礼,回的大帐,略作寒暄,便道:“城内种家兄弟是什么态度?”
刘延庆道:“种师道还没决定归顺朝廷,臣将刚刚到的城外十里,他便传书警告。不过经过前段时间与西夏兵马的大战,种家兵马想来已是十不存一,而且城内将士奋战近月,恐怕也无力再战了。臣以为他不会拉自己家族和麾下兵马为宋朝殉葬。”
张扬也知道宋朝西北武将基本都是世袭的,边州职位基本都是父死子继、兄死弟继,要说哪家愿意给一个已经灭亡的王朝陪葬,张扬都有些不信。闻言笑道:“那你认为他是什么意思?”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txt电子书下载
刘延庆不无妒忌的道:“臣以为种家是在待价而沽,现在圣上亲自来此,也算给足种家面子了。圣上只要派人给城内传旨,令种家兄弟出来接驾,他们想来会顺阶下台。”
张扬闻言。笑道:“若说朕突然驾临此地。恐怕他们还有疑惑。这样吧,你给他们传令,便说朕要单身往城中与他们一晤。让他们准备一下吧。”
刘延庆闻言,忙道:“种家兄弟虽然不敢冒犯圣上,但渭州城内定有忠于宋朝的亡命之徒,若圣上有个闪失,天下乱矣。”
张扬已试验过各种场景,只要自己全神戒备。自己几乎可以躲开所有的冷兵器,而且天色马上就要黑了,到地晚上,更是自己地天下。不过张扬对这些刚过归降的边将也没多少好感,更不想让他们世代镇守一个地方。为了给众人留下不可战胜的印象,笑道:“无妨,朕地寿元早有天定,凡间兵器伤不了朕。你若相信朕的话。便令人给城中传信吧。”
张扬出自天界的说法,如今可是传遍天下了。刘延庆等人更是知道张扬夜闯大营,刺杀童贯众人之事,闻言心中却也都信了几分。虽然还有疑惑,却也无人敢当面质疑皇帝。
张扬见刘延庆吩咐亲兵去传令。又道:“朕来时已吩咐鄜延路兵马改往绥德军,秦凤路、环庆路、泾原路三路兵马也各回驻地吧。全军休整,士卒准假一月,可分批回家探亲。”
刘延庆闻言,忙道:“吐蕃兵马尚占据着四处城池,熙河兵又只剩一万五千余人,只此一军恐怕无法收复失地。”
张扬笑道:“朕会亲自领兵前去,打退吐蕃小丑,一万五千兵马足矣。”
众人听得皇帝亲自出马,便也释然了,只要圣上往城内转几遭,恐怕没有几个吐蕃贵族敢在境内多留一秒。若要进攻吐蕃,各军现在也确实没那个战力了。
张扬见众人没了意见,便笑道:“马公直、折可世、刘镇三位将军送朕一程吧,刘将军坐镇大营可也。”
刘延庆忙道:“圣上稍等,臣将很快便能集合兵马。有大军逼城,也好警告种家兄弟不要轻举妄动。”
张扬笑道:“不用了,种家兄弟想来也是知进退之人,将士们转战半载,这趟冤枉路便不要走了。我们走吧。”
刘延庆还要说话,见张扬已率先出帐,只好领人恭送出营。
……………………
城内种家兄弟听的张扬到来,还要单身进城,心下也是大惊。
天朝早已发来诏书,种家兄弟仍然担任原职,又因抵御西夏,各有授爵。种师中也属意归顺天朝,但种师道尚不肯松口,因此才把刘延庆拒在城外。
但种师中听得是皇帝亲临,也不敢再拖延,使者刚走,便道:“天朝皇帝愿意单身进城,已见诚意。天威难测,若我们再拒绝他,恐怕会给我种家带来灭族之祸。而且麾下将士跟着我们抗战西夏,已是十不存一,他们好不容易熬到西夏退兵,难道哥哥要让他们再死在自己同胞手里吗?刚才刘镇也已回书,天朝皇帝并没杀害赵氏一人。纵观历史,哪次改朝换代,先朝王室无不惨遭屠戮。天下大乱之际,能出现如此仁慈英明之主,正是苍生之幸,难道哥哥真要逆天行事,让这城中百姓再遭一场大难吗?西北各家边将也已都归顺天朝,哥哥欲以我一家之力抗衡天下乎?”
种师道想了一阵,摇头道:“罢,罢,我们出城迎接皇帝吧。”
…………………………
张扬到的城外,远远便见城内兵马已经列队迎接,也知道省去自己一番口舌。当下打发马公直三人回去,独身往渭州城而来。
种家兄弟也已听得皇帝年轻儒雅,但见来人刚刚二十出头,也是心下惊叹不已。
张扬远远便下马步行,到的近处,便抢先鞠躬道:“西北数百万百姓全因两位将军领兵抗战才得以保全,朕替他们谢过两位将军。”
种师道哪见过皇帝给臣下施礼,本来还有些心存不甘,此时也迅即化为乌有。赶忙跪倒道:“圣上折煞我兄弟了,保边卫国乃我等武将之责。臣将无能,丢失十数州已是惶恐不安,怎敢再受圣上大礼。”
张扬扶起种家兄弟,笑道:“老将军言重了,老将军能以二万兵马把西夏、吐蕃十几万大军阻在渭州,使后面诸州百姓免遭屠戮,已是奇功,朕安敢再强求什么。朕听说城中不少百姓也是伤亡惨重,我们进城去看看吧。”
种师道闻言,叹了口气道:“多亏城中百姓上城协防,臣将才能保地渭州不失。不瞒圣上,现在城内几乎户户有伤亡之人了,城中粮药也已严重短缺,还请圣上能够尽快拨调拯救百姓。”
张扬点头道:“朕已令人拨调物资援救西北百姓,不消几日,当可到的。”
一行人进的城内,果然是处处哀鸣。张扬随意找几家看了看,自觉无力帮忙,便也不忍再看下去,示意种师道往衙门而来。
天下篇 第六十一章 吐蕃命运
环庆三路兵马便各往任地而去,刘延统领辛兴宗、杨惟忠带兵进城休整。
张扬看了看屋中几将,道:“你们都说说对现下西北局势的看法吧。”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好看的txt电子书
屋内众将刘延庆职位最高,又是熙河统帅出身,对西北各国也十分了解,想了想,首先道:“这次入侵我边界的四国中,以西夏实力最强,西州回鹘和黄头回鹘最弱。因此西夏一退,回鹘便也跟着撤退了。吐蕃王朝灭亡后,其内各族也是纷争不断,多年来虽然不时袭扰边境,但只是劫掠些百姓钱粮便会自行退去,并无力长期与我朝为敌。今番吐蕃占着四州不去,定是以为我天朝中原未定,无力再启边事。只要我大军西进,吐蕃必然有人心生退意,即使其敢引兵抵挡,有圣上天威,吐蕃必然也不堪一击。”
种师道闻言,也道:“吐蕃各族并无统一调度,击退其并不难。只是西夏一把火把沿边各州存粮烧了个精光,现下城内粮草已经不足,我们只有等朝廷粮草运到,才能出兵。”
张扬可不想让吐蕃得了便宜还能再安然撤回去,那样他们还不时刻想着再来捞一笔啊,而且这次死在他们手中同胞也不少,自己若无法为他们报仇,这个皇帝便也白当了。想及此,问道:“若要攻灭吐蕃,你们看需要多少兵力?”
种师道闻言,想了想道:“吐蕃各族虽然分裂,但若面临灭国之际。一定会合力对外。那样吐蕃也可聚的十数万兵马。加上吐蕃人常年居于深山僻野,生性剽悍,战斗力比我边兵还要强上几分。而且吐蕃境内山川险恶。其土兵又擅走山路,即使我军可以顺利推进,占领各处要地。吐蕃兵也可随时威胁我后路,我军若要运送粮草便得派大队兵马护送。如此一来恐怕没有三十万兵马无法攻灭吐蕃,而且还得有数十万民夫运送粮草。”
张扬自梁山起兵时手下尚不到二十万兵马,虽然后来收降了不少宋军。但也多在各地驻扎,哪能调出三十万兵马来,况且南方还有大理和越李朝入侵,也不能置之不管。但又不甘让吐蕃白捞一笔,想了想道:“若有大量火炮相助呢?”
种师道见这年轻皇帝似乎有意攻打吐蕃,忙道:“吐蕃境内城池并不多,一旦我国挥兵进攻,恐怕吐蕃不会与我正面交战。这样火炮便也没什么用武之地了。假若吐蕃再效仿西夏当年坚壁清野,不断袭扰我军后路,即使我朝派出三十万大军恐怕也胜负难料。而且我军若倾力攻打吐蕃,恐怕会使西夏警醒。出兵袭我后路。不若先收复失地,整军备武。等待时机。如今西夏国内无主,李谦顺又无子嗣,党项人生性凶残,或许会发生一场内斗也未可知,那样我国便可坐收渔翁之利。若能攻灭西夏,我朝便有了养马之地,只要休养生息数十年,当可恢复汉唐雄风。”
说到最后,种师道也是两眼放光。
张扬闻言,也是暗自摇头,看来现在要靠自己实力攻灭吐蕃有些难度啊,而且真的用三十万大军去打,还不定得死多少兵丁呢。看来还是得尽快从蒙古草原组建一支铁骑啊。
客观地说,十二世纪最有战力地兵源恐怕还是蒙古人,不单单是因为他们能骑善射,便是坚韧也绝对是各民族之首。各部落间不断的攻伐,也培养了他们高超的战争适应能力。蒙古士兵可以在极少进食和休息地的情况下连续骑马作战几天几夜。原始氏族社会的传统又使他们拥有十分严格的军事纪律,军队对领导者绝对服从。
张扬相信只要给自己点时间,凭着自己改造后的身手,绝对能让他们相信自己是长生天的使者。那样一来一只铁骑便可以很快组织起来,到时再攻灭各国便容易多了,也不用再折损自己同胞。而且蒙古骑兵也没有什么道德束缚,打到哪里,都可以就地征粮,即使对方坚壁清野,蒙古军也可以用随军携带地母马充饥,甚至可以生喝马血。蒙古大军需要的只是水草而已,似乎哪个民族也不敢把自己的国土变成焦土来抵抗侵略,那样自己也不用再进攻了,等个一两年的也就可以去给他们收尸了。
这次回去就找人了解一下现在蒙古草原的局势和风俗,然后抽个时间去统一他们,然后便可以解决各国了。
虽然张扬已经想好攻灭吐蕃的方法,但这次也没打算便宜吐蕃,闻言道:“那如果吐蕃来攻,你们能守住边疆吗?”
种师道可不想让皇帝以为自己无能,闻言忙道:“前次是西夏吐蕃联军,臣将才主动退守渭州,若只是吐蕃一国之力,臣将定可保城池不失。”
张扬闻言,点头道:“既是如此,朕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