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反贼-第1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凌风还打算封赵武为丞相。但是,赵武因为自己身上有残疾,自认为不能居于庙堂之上,坚决拒绝。
    后来,在凌风的坚持下,赵武才答应暂代丞相之职,等王国一切走上正轨之后,在另择贤能。
    凌风暗笑,只要上了套,就别想跑。
    至于什么官仪官威,他还真是不太在乎。
    官威这东西,并不是你长得帅就有的。主要靠的是实力
    有实力在手,没人敢不服你
    而这时候,潼关大捷的消息也传来了。
    潼关,就是进出关中的门户。拿下潼关,凌家军进退自如,彻底占据了主动。
    而这时候,崇祯二年的冬天也到来了。
    凌家军不得不暂时放缓扩张的脚步。当然,军队也不能闲着,趁着冬天的时间,加强训练,再次扩军。
    而且,陕西偌大地盘,凌家军也才占领了延安府和西安府两府之地而已。剩下几府几卫趁机拿下,正好当做练兵。
    整合好两府资源之后,小规模扩张开始了。
    第一集团军的四万民兵,已经全部转变为正式军队,加上老战士,总共五万人马,负责防守西安府和延安府。
    第四集团军葛奚三万人马,负责驻守潼关。
    凌风亲自率领近卫集团军坐镇西安。
    其它四个集团军,则是分为四路,开始进攻西安各府县。
    战斗进行的相当顺利。
    凌家军声势之大,让官兵们根本就没有抵抗的信心。
    而且,凌家军攻城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套路,每次都是先在城外建起水泥堡垒,将投石机推到堡垒上,居高临下,简直是攻无不克。
    同时,凌风也在开始为第二年的农耕一事忙活。
    整个陕西连年遭灾,崇祯帝集合全国的力量都还救不过来,现在这个担子彻底压在凌风的肩头。
    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就是粮食问题。
    对于凌风来说,无非是两种方法。
    一是劫富济贫。凌家军所到之处,所有富豪人家全部别洗劫一空,粮食财富充公。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儿,如果不这么做的话,凌家军没有军费,没有粮食,即使有再多的生铁和水泥,即使战斗力再强,也随时可能哗变。
    二是重视来年的春耕。
    春耕,凌风的目标,是种植红薯。既耐寒,又高产,当做主粮的话,常年吃口感会不如米面,但绝对能够解决饥荒。
    凌风在第二条上打得主意比较多。
    派出了赵灵儿的父亲赵厚德,让这个商人扮作从陕西逃亡的大富商,携带着重金前往江南购买红薯做种子。
    随行保护的,是200名穿了武师服饰的凌家军战士。
    而且,凌风给驻守潼关的葛奚打了招呼,如果商队出了问题,大军随时可以南下去接应。
    现在凌风有恃无恐,强大的军力做后盾,没什么好害怕的。
    一切进展都很顺利。
    当春暖花开的时候,陕西省全境内,只有凤翔府个别地区和府谷一带被其它各路义军控制,全境都已经落入凌家军的手中。
    而赵厚德也带来了好消息。
    果然同史料上记载的一样,这时候的江南,已经出现红薯了,只是数量比较少而已。而且,都被作为上不得台面的东西。
    有银子开路,赵厚德很顺利地买回一大批红薯。
    凌风把它们分为四份,分别在延安府、西安府、汉中府和宁夏卫四个地方开辟出专门种植红薯的田地。。。。
    更多到,地址
“高晓松体”写手版
    “高晓松体”写手版
    我们这个行业,卖身卖文卖青春。以丝北漂,献爱与自由。从未巧取豪夺,鱼肉乡里,干过什么伤天害理之事。写好了,鞠躬拜票谢读者,扑街了,诚惶诚恐不成眠。盼一二载虚浮名,挣两三吊泡饭钱。终归零落成泥,随风散去。读者总会有新宠,不复念旧人。看在曾带给大家片刻欢娱,能否值回些人间温暖?
    周郎羡在此为新书《异世之机械公敌》求月票
    正在冲新书月票榜,急需大家的支持月底了,相信大家手里都有货。
    俺这本《反贼》现在基本上不挣钱,但还是坚持给个结局。看在这个情谊上,请大家投出张月票吧
    本页下有链接谢谢了。。。
    更多到,地址
第三百三十五章烽火铳
    第三百三十五章烽火铳
    分作四块种植,自然也是为了降低风险。wWW! 以免某地不适合红薯生长,或者是被人为破坏,种子全部被毁的话,可就苦笑不得了。
    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
    红薯种子数量有限,第一年的产量不会太高。
    凌风的计划,自然是全部留作种子,这样,第二年就能在全陕西境内普及了。
    在红薯开始作为食物供应之前,凌家军只能继续劫富济贫。
    还好,明朝的士绅们是非常富有的,家里的存粮一个比一个多,供应凌家军统治下的人们一年之用还是绰绰有余的。
    而且,凌风的目标可不光是陕西境内的俯富绅,而是全国的富绅。
    ……
    崇祯二年的冬天,凌家军还有一个大进步,就是燧发式火枪已经投产。
    这种燧发式火枪,属于后装撞针枪。
    按照历史的步伐,后装撞针枪是到1840年,普鲁士军队最先装备的。
    不过,在凌风这个军事爱好者的指导下,有了一定军工基础的凌家军只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就将这项研究拿下。
    后装撞针枪大大提高了火铳手发射的速度和安全性,使用的环境要求也大大放宽。
    由于凌风的重视,星火兵工厂发展迅速,现在每天的产量都能够达到百支左右。
    这么强大的武器,凌风自然不可能装备其它集团军。
    就连优先装备的近卫集团军,也才有300人能够如愿拿到新式武器而已。
    这三百人,都是精锐中的精锐。
    后装撞针燧发式火枪,使用的是铅弹,虽然是铅弹——是现代意义上的子弹,而不是小铅球。
    每分钟两发的射速,在同时代绝对是无敌的。
    有了这种火枪,凌风的底气才真正足起来。
    在大家的建议下,凌风亲自给这种火铳命名,叫做“烽火铳”。
    “烽”字谐音凌风的“风”字。而且,烽火一燃战况起,也取义这种边关的紧急。
    凌风自信,装备了烽火铳的军队,绝对会给敌人一个惊喜的。
    ……
    春暖花开,正是军队扩张的大好时机。
    凌家军扩张的路线总共有两条。
    一是南下,江南富裕,金银粮食多,占据粮仓,这是凌家军扩张的根本。
    一是北上,这个不消说,京城是政治中心。只要拿下了,全国基本上就是你的了。
    凌家军将领们各执一词,有想南下的,有想北上的。
    凌风一语定乾坤,兵分两路。
    李自成率第三集团军南下;凌风亲自率领近卫集团军、第二集团军、第四集团军、第五集团军和第六集团军北上。
    江南富裕,但是官兵并不多。李自成属下三万人马,足够搞定。而且,凌风给了李自成很大的去权利,让他可以一路扩张军队,将第三集团军总兵马扩张到10万人。
    至于会不会因而产生尾大不掉的现象,凌风一点都不担心。
    有烽火铳在,即使李自成有一百万人马,如果他敢造反,也只有被打得屁滚尿流一途。
    只要掌握了星火兵工厂,就能掌握整个天下。
    崇祯三年三月,李自成被封为南征大元帅,率军出潼关南下。
    凌风亲自担任北伐大元帅,于同一刻出潼关北上。
    两支大军,一路之上都是势如破竹,短短三个月的时间,南征军连破襄阳府、承天府、武昌府、安庆府等数座重镇,兵临应天府城下。
    而北伐军,更是势大。
    为了尽最大可能扩大战果,凌风兵分数路,互相之间相互照应。
    每一个集团军,就是一路人马。
    这是绝对的自信,凌风相信,即使朝廷集中兵力,也不可能拿得下凌家军任何一路兵马。
    第二集团军东进,以济南府为目标。
    第四集团军北上,以太原府为目标。
    第五集团军协同扫荡河间、保定一带,为近卫集团军攻打京师作保障。
    第六集团军则是临时调转方向,被派往四川,平定川中。
    全国上下一片烽火。
    当近卫集团军兵临京师城下的时候,第五集团军首先传来捷报,河间保定一带的官兵不战而降,凌家军兵不血刃拿下两座重镇。
    凌风立刻通过放风筝的形势,将这些消息写成小传单,散播到京师城中,造成全城人心惶惶。
    拿下河间保定之后,凌家军算是有了根本的基地,凌风立刻从关中调集工匠,开工建造水泥厂、兵工厂分厂。
    水泥厂无所谓,反正这东西以后是要民用化的。
    兵工厂最重要的就是保密工作。因而,在保定河间一带的兵工厂只能生产一些简单的火药和子弹等消耗品,至于烽火铳,则是只有早盛塬的星火兵工厂总部才能生产,只此一家,别无分号。
    水泥厂和兵工厂的建立,让大军的后勤压力顿减。
    一座座小型碉堡围绕着京城建造起来。
    烽火铳的装备,让小型碉堡的作用更多了。不光是投石机,就连战士们,都能站在碉堡上,居高临下地用烽火铳射杀守城官兵。
    官兵用城头的火炮轰击小型碉堡。
    但是,起到的作用却是不大。
    小型碉堡都是用水泥和石头为主建造的,中间填充泥土,端地结实无比。偶尔被轰塌一个角落,到了晚上很快就能修补好。
    反倒是城头的明军,白天不敢露头,晚上不敢点火,一天天过得胆战心惊。
    围城第三天,有大臣上奏,建议投降,被崇祯帝当场棒杀
    崇祯帝虽然无能,但却绝不是没有骨气的。
    恰恰相反,他是一个有志气而又勤奋的皇帝。
    只不过,他的无能导致他的勤奋对整个国家来说有害无益。
    内阁很多好的政策,都被崇祯皇帝自以为是的去除掉。
    朝臣中能人无数,各司其职自然是最好,但崇祯偏偏要勤奋地一揽子挑起。
    结果……可想而知。
    围城第五天,大太监曹化淳建议皇帝暂时离京,等来日集中各地勤王兵马,回京剿匪,杀回北京城。
    对于大太监,崇祯帝一向是比较信任的。在他看来,太监没有子孙根,没有必要谋私。而且,他从小生长在紫禁城中就接触太监,在心理上有亲近感。
    于是,崇祯帝开始做弃城而逃的打算了。。。。
    更多到,地址
第三百三十六章大结局
    第三百三十六章大结局
    可惜,这时候再想逃,来不及了。wWw、
    凌家军已经在京城周围建起无数座小型碉堡,京城的城防几乎处于崩溃的境地。
    而凌家军战士,近卫集团军和第五集团军共计6万人马,再加上闻风来投奔的各地流民,凌风也挑选精壮的,精选6万人,让他们加入军队。
    这么算来,围城的军队总数达到了12万,将京城四周围得严严实实。
    各地烽火遍地,自然是没有精力来勤王。而山海关总兵袁崇焕虽然有兵力,但却以抵抗后金南下为借口,按兵不动。
    围城第十天,凌家军发动总攻。
    十天不间断的攻击,城头的明军早就被打得胆寒,城防有等于无。
    仅仅一个冲锋,堂堂北京城就被拿下。
    在凌风的命令下,第五集团军和新招收的6万兵马在城外驻守,近卫集团军入城,对城内的抵抗势力进行清剿。
    崇祯帝看到事不可为,在破城的同一刻,在煤山自缢身亡。
    陪在他身边的,是一个小太监叫做王承恩。
    凌风知道这件事情之后自然是一番感慨。
    历史竟然是惊人的相似。虽然因为自己的出现,让明朝的灭亡提前了十几年,但是,崇祯的命运却是没有变化。
    陪在他身边的,依然是王承恩。不过,历史上的王承恩是秉笔太监,而现在的王承恩,才仅仅是一个小太监而已。
    占领北京城,凌风立刻昭告天下,登基称帝。
    国号称为“华夏帝国”,而崇祯三年也被改为华夏元年。
    同时,敕封高桂英为皇后——这一点,在事先已经争取了高桂英的意见,高桂英自然是心中高兴。
    敕封赵灵儿为皇贵妃,号令妃。
    赵武理所当然地成了一国宰相。以下各集团军将军都封王——没有领地的空头王爵。
    趁着自己现在威望之盛无人能比,凌风自然要给后人留下一个好摊子,分封制是要不得的。
    分封领地,迟早会引起内乱。
    但就是这个空头王爵,也足够几人风光的了。
    封王拜相,这是多少人一辈子的心愿啊
    如果不是凌风的出现,瘦猴等人现在能不能活命都不好说;即使活命,也是在陕西做流民苟延残喘。
    多亏了凌风,才有他们的今天,众人自然是知道感恩。
    建国之后,华夏帝国立刻向袁崇焕抛出橄榄枝,给其投降的机会。
    关宁铁骑,是明朝残存的最强大的一支军队——当然,这个强大是相对而言的。
    在凌家军面前,他们跟流匪也没有多大的区别。
    不过,同是华夏人,凌风却是不愿意多流血。
    而且,在凌家军攻占京师期间,东北的后金军队蠢蠢欲动,想要破关而入,是袁崇焕带领关宁铁骑坚守宁锦一线,阻挡了女真军队的步伐。
    对于袁崇焕这个人,不管是真实的历史上,还是现在,一直以来的争议都很大。
    但是,凌风认为,只是冲着袁崇焕守住宁锦一线,使得关内百姓免遭女真铁骑的践踏这一点,就足够放他一马了。
    为了迫使袁崇焕投降,华夏帝国皇家近卫集团军——原凌家军近卫集团军三万人马在山海关内进行了一场军事演习。
    投石机投放的火药包轰隆隆将目标完全覆盖,烽火铳达到400多米的射程,让城头的袁崇焕看得目瞪口呆。
    而华夏国战士在距离城墙三百米远处一轮射击,将城头的几面旗帜打掉之后,袁崇焕和一众将领彻底息掉了抵抗的心思。
    华夏国占据北京城,又是汉人正统,对于袁崇焕来说,并没有什么心结,因而,一番商议之后,全军归降。
    这时候,女真军队还集结在宁锦一线,打算趁着明国内乱的机会大举南下洗劫财富和人口——对这群野蛮的女真人,现在的胃口还很小,只是想着洗劫人口和财富,还没有想过要占领中原汉人的花花江山。
    饶是如此,凌风也没有放过他们的打算。
    袁崇焕投降之后,关宁铁骑并没有被立刻调离,这也是凌风考虑周全。
    因为关宁军刚刚归附,如果立刻被调离的话,难免会引起人心惶惶,说不定会出现什么异变。
    所谓一动不如一静。
    而且,趁机让他们见识一下华夏帝队的战斗力,也能起到震慑作用。
    军事演习比起真正的战斗来说,毕竟要差得多。
    经过几个月的时间,华夏帝国皇家近卫集团军三万人,已经有一万人装备了烽火铳。
    这一万支烽火铳,是凌风对抗女真铁骑的资本。
    当然,凌风对女真铁骑的冲锋能力也是非常忌惮的。所以,他为这场战斗准备了许多其它装备,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铁质拒马。
    一米多高的拒马,以一个粗大的铁轴为中心,周围都是尖尖的铁刺,像一个铁刺猬一样让在那儿,肉眼就能看出,这简直就是骑兵的克星。
    有它们在,不管多么精锐的骑兵,也不要再想冲锋了。
    而且,这种拒马携带简便。为了减轻重量,中心的粗大铁轴中间是空的。只要一匹马拉的一辆车,就能将这种大拒马载走。
    山海关大门打开,包括所有装备烽火铳的战士在内,总共两万战士出发了。
    剩下一万战士,自然是防守山海关,以防发生突变。毕竟袁崇焕刚刚投降,还不是完全值得信赖。
    战斗开始了。
    只见皇家近卫集团军的战士们有条不紊地整理着自己的火铳,民壮们很熟练的将大拒马摆放好。
    女真军队的数量足足有六万多人,这差不多是他们大部分的精锐了。
    自从得知明国的内乱之后,黄台吉尽集女真军队,准备突破宁锦一线,将这道阻碍金国南下的屏障彻底撕碎。
    女真军队对战明队,从来都是以少胜多的。而且,明国人一向是据城而守,像现在这样大模大样的出来野战,在黄台吉看来,对方是活腻了。
    女真铁骑呼啸着冲了上来。
    砰砰砰——
    爆豆一样的枪声响起,冲在最前面的女真士兵们割麦一样倒下。
    后面的女真士兵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依旧打马前冲。
    砰砰砰——
    枪声连响,更多的人倒下……
    这一场仗打得着实痛快。
    仅仅持续了半个多时辰。即使在女真士兵最彪悍的时候,也顶多是冲到拒马前,被拒马挡住前进不得,一样是做皇家近卫集团军战士的靶子。
    这不能称其为战争,这是一场单方面的屠杀
    装备出现代差,结果就是不对称战争。
    发动冲锋的一个旗,转眼之间几乎打废了。
    等女真们意识到事情不对,准备逃跑的时候,关宁铁骑开始发挥作用了。
    在凌风的命令下,他们打开城门一阵追杀。
    所谓兵败如山倒,即使勇猛如巅峰时期的女真铁骑,一旦兵败,也就成了软柿子。
    这一仗下来,总共毙敌一万多,俘虏两千多,后金的实力大为折损。
    近卫集团军协同关宁铁骑趁机北上,一连几场战斗,都是大劫。
    势如破竹一般,攻城经验丰富的凌家军接连攻克复州、盖州、建州几座重镇,最后拿下后金都城沈阳。
    而接连战败后损兵折将的后金残军,则是退回到赫图阿拉。
    华夏队一鼓作气,又追到赫图阿拉。
    后金军队战败,女真举族向北方更加寒冷荒凉的地带迁移。
    凌风并没有赶紧杀绝。他知道,靠着骑射起家的女真族,已经再也没有角逐中原的机会了。
    即使以后他们发展起来,也不过是落后的冷兵器队伍。
    而中原军队,在自己的带领下,已经渐渐转变成热兵器为主的队伍。
    现在不要说放眼国内,即使放眼全世界,华夏队也是最强大的一支陆军力量。
    凌风回师北京城。接下来的日子,捷报频传。
    首先是,第二集团军攻克济南府,平定山东全境。
    紧接着,第四集团军平定太原府,并且打败意图抢占地盘的高迎祥部主力,高迎祥归降。
    然后,第六集团军又传来捷报,已经平定四川全境。
    其中有一个小插曲,就是张献忠先凌家军一步进入四川,意图独占四川。不过,张献忠自大,集合了十万流匪,就敢跟第六集团军硬碰硬地干仗,结果,被黄少涵击败,张献忠死于战阵之中。
    最后,是李自成的捷报,已经平定江南大部分地区。
    最让凌风高兴的一条消息,并不是战场上的捷报。
    自从有了烽火铳之后,凌家军已经是战场无敌,这一点丝毫不用担心。
    最让凌风高兴的,是关中发来的一条奏章,上报关中四府所种植的红薯虽然经受大旱,但是最终都大丰收。
    每亩的产量能够达到近千斤。
    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凌风知道,全国的饥荒问题,正式解决了。
    有了粮食,没有人愿意去做流民。从此,在自己的治理下,华夏帝国将渐渐繁荣富强。
    有着比同时代人多出两百多年的知识,凌风自信自己这个华夏帝国开国皇帝一定会成为一代明君。
    而凌风的名字,也必将名垂青史。。。
    更多到,地址
……(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