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朝好女婿-第2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山西行都司乃是一个重要的军事管理机构,有自己独立司法而后缉查部门,也有属于自己的监狱。
  牢房就位于行都司衙门后面一里地的地方。地方倒也干净。
  看到梅娘,谢自然突然明白汪千户为什么对这个女子死心塌地:果然是个仙女下凡啊!
  却见梅娘坐在牢房的谷草堆里,身上穿着一件牙黄色的衫子,一脸的平静,就如同一朵刚刚开放的百合花。即便年纪有些大,可依旧显得端庄秀美,我见尤怜。
  谢自然心中暗叹:果然是个美人,不要说汪连那种土鳖,即便是我谢自然见多识广,也没有见过如此美貌的女子,难怪了,难怪汪千户不管不顾泼出去面皮不要过来为她求情。
  谢自然却不知道,这个梅娘正是自己恩师在这个世界上的第一女人梅宫氏,也就是他未婚妻的母亲。
  谢自然将囡囡爱到骨髓里,而囡囡做为梅娘的女儿,自然生得像她母亲。
  因此,从梅娘的五官上,谢自然依稀能够看到囡囡的影子。爱屋及乌,他也忍不住对梅娘的观感好了许多,只不过,他自己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而已。
  “汪宫氏,这位是山西行都司的都司,谢佥事。”
  梅娘听到介绍,站起声来,轻盈地一福,柔声道:“民女梅宫氏见过谢大老爷。”
  “梅宫氏,你不是嫁给汪千户了吗,应该叫汪宫氏才对?”谢自然不觉皱了一下眉头。
    
    
第八百三十五章 苏木的打算

      梅娘一脸的平静,缓缓道:“回佥事大老爷的话,梅娘先夫姓梅,民女自然是梅宫氏,又如何能叫汪宫氏?”
  谢自然:“可你嫁给了汪千户,三媒六聘,还是拜了天地的。”
  梅娘:“小女子当初之所以嫁给汪千户,那是被父兄所迫,不得以。不过,这三年以来,民女都没让那汪千户碰一根指头,算是为先夫守住了贞洁。”
  “笑话!”谢自然冷笑起来:“你要为你先夫守节,大可以死明志。一个人连死都不怕,还怕被人所迫吗?”
  这话一说出口,梅娘眼睛里涌出泪水来:“大老爷说得是,梅娘当年就该死了干净的,又何苦在这个世界上受这么多罪?不过,父亲和兄长……他们,他们……”
  “他们胁迫你了,就为在汪千户那里谋个职,寻口饭吃。这更是笑话了。”谢自然道:“看你年纪,想必你父亲和兄长年纪也不甚大吧?”
  旁边,古松插嘴:“佥事,汪千户的岳丈今年不过五十出头,说起身子,怕是比他还好些。汪连的大舅哥,也才三十,年富力强。”
  谢自然大笑:“那就是了,汪宫氏,你休要哄骗本官。当初你嫁汪千户的时候,分明是看人家是个官儿,想去享他的富贵。可一见到人,却发现汪千户相貌丑陋,却是不愿意了。”
  “大老爷,不是的,不是的。”梅娘的眼泪落得更多:“当初梅娘嫁汪千户实在是迫不得以。民女还有一个女儿,同我失散了。据父兄说,他们已经将她卖给了别人。若民女不嫁给汪千户,就再让我看不到女儿了。”
  “结果呢,你嫁给了汪千户,见着你女儿了?”
  梅娘摇头:“每次问起父亲和兄长,他们都是吞吞吐吐,不肯吐露半点消息。”
  “哼,还在骗人,当本官年少可欺吗?”谢自然暴喝一声:“住口,汪宫氏,你可知道你如今犯下了什么罪吗?”
  梅娘依旧在抹眼泪,却是一句话也不说。
  谢自然一脸煞气:“按照大明律,谋害亲夫,当绞,本官已经上报了提刑按察司,只等明年秋决。汪宫氏,你还有何话说?”
  梅娘面色一白,神色惨然:“三年前,民女就心如死灰,对这人世也没有任何留恋,只放心不下年幼的女儿。民女死了不要紧,她今年才十几岁,却不知道在什么地方,过得如何?”
  谢自然也懒得同她再说话,看玩笑,竟然敢杀我手下大将,虽然那汪连混蛋本就该死。不过,我谢自然的下属是那么好杀的!
  就铁青着脸吩咐下去:“等下录了她的口供,把卷宗发去太原山西提刑司,国法自有公断。”
  吩咐完,他有看了一眼正在无声流泪的梅娘,突然发现这女人和囡囡还真有几分仿佛。心中莫名其妙一软,道:“毕竟是千户军官的娘子,住在这肮脏的牢房里不体面。给她安排一间单独干净的牢房,还有,将牢子都换成女差役。此女蛇蝎心肠,国法难容,但怎么说也关系到咱们行都司的面子,不可慢待。”
  “是,谨遵佥事大老爷之命。”众人连声应允。
  天色已经暗淡下去,处置完这件案子,谢自然回到书房,开始做事。
  他执掌行都司,万事开头难,得抓紧时间熟悉公务。
  看了大约一个时辰,一个兵丁来报说牢房汪宫氏那边有情形。
  “芝麻绿豆大点事也来报?”谢自然很不客气。
  兵丁被呵斥得面容发白。
  谢自然放下手头卷宗,问:“怎么了?”
  兵丁:“方才汪千户又来了,在牢房里见了他浑家。”
  “怎么说?”
  “他老婆依旧不理睬汪千户,汪千户讨了个没趣,只得讷讷地走了。不过,走之前还拿出了上百两银子撒给大家,请大家多关照关照他娘子,休要让她受半点委屈。”
  “世界上竟然有这种男人,太贱了!”谢自然大怒:“咱们行都司的脸都给汪连给丢尽了,以后那边的事就不要同我说,听着就心烦。”
  “是是是,大老爷!”
  *************************************************
  此刻,北京城中,咸宁伯苏木府。
  同大同一般模样,入冬以来,天气就冷了下去,天下飘着雪雨。
  那种**的冷,就好象是附进人骨子里一般,叫人身上不住打哆嗦。
  不过,在书房中,因为烧了地龙,却温暖如春。
  苏木端着茶杯子,目光落到前方,好象正在想着什么。大约是胸中正在酝酿着什么,嘴唇无声地动着,好象在念着什么。
  茶杯中有腾腾热气冒出,如云一般浮在半空。
  前面,吴夫人挽起了袖子,白皙细长的手臂悬在半空,正慢慢地磨着墨。
  良久,吴夫人将墨锭轻轻放在砚台边上,微笑道:“老爷,墨已经磨好,可以用了。今次,却不知道老爷又有什么精美文章面世。”
  “这篇折子,当写得简单、简约、直白,一开始就要亮明观点。所谓文章,立意当为第一要素。”喃喃地说出声来。
  吴夫人一惊,然后小声道:“老爷这是要写折子给圣上,妾身以为老爷做了一年多会同馆大使,已经无意宦途,一心做你的逍遥伯爵了呢?那不成,老爷打算东山再起?”
  苏木缓缓点点头,道:“过去一年多时间,苏木不过是收敛锋芒而已。不是我不想振作,实在是时机未到,所谓欲速则不达。”
  吴夫人一阵惊奇:“如此说来,时机已经成熟了?”
  苏木:“确实已经成熟了,鞑靼不是入侵应州吗。前两次,小王子入寇,都是抢一把就走,真真是来去如风,就算朝廷有意征讨,也是捕捉不到战机,反劳民伤财。这次却不同,看鞑靼人举族南迁的架势,是要将应州,甚至山西当成他们的冬牧场。如此决战良机,如何能够放过,正该集全国之力,一举除此边患。这一点,别人或许看不出来,但皇帝陛下肯定是能敏锐察觉到的。”
  说着话,他仿佛是在坚定自己的信心:“土木堡之后,我大明朝的精气神好象都被人打没了。一说起对外用兵,都是避而不谈。就算天子有用兵的心思,也要顾及到百官的看法。所以,这个头就由我来开吧!”
  “这,正是我苏木重回朝廷决策核心的好时机。”
    
    
第八百三十六章 我不能再等了

      吴夫人面上露出一丝担心:“老爷说得是,可你想过没有。百官正因为鉴于土木堡之战的殷鉴,一向都抱着与民休息的态度。至于边患,也都让九边镇军自行其事,驱除了事。这次,只怕也是按照以前的法子办。”
  “老爷你写折子请朝廷发大军征剿,只怕百官都会反对。老爷你养望两年,好不容易得了如此响亮的名声,这次却要惹百官不快,怕是不智。此乃妾身一管之见,或许有什么地方说得不对,还请老爷海涵。”
  苏木摇了摇头:“夫人的话说得有理,不过,有的事情,为夫也不能同你明言。不如此,只怕我永远都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确实,正德恨自己设计杀了刘瑾,这两年来对他也是不问不闻,显然已经夺了他所有的情分。如果在这里在会同馆呆下去,只怕一辈子也就这样了。
  他这两年之后按捺着没有任何动作,没有试图重回政坛,等的就是鞑靼人入侵的这一天。
  在真实历史上,鞑靼小王子第三次入侵明朝可谓是一个分水岭。前两次进入中国,不过是为抢劫一些财物过冬,规模都不算大。但经过两次抢劫,小王子顺利度过难关之后,又看穿了明朝边军的虚弱之后,野心膨胀,准备大干一场。
  也就是从这第三入侵以来,鞑靼人只要是一遇到雪灾就举族南迁,将山陕两地北面祸害成不毛之地。
  也因为如此,正德皇帝忍无可忍,终于在正德十二年的时候发全国之兵和小王子在应州来了一场空前的大会战,终于一举剪除了明朝的北方边患。
  ……
  现在是正德六年,过了年也不过是正德七年,到正德十二年还有很长时间。
  苏木等不了,也不想等。
  这片时空的历史因为自己的存在已经变得面目全非,到那时还有五年,在这五年中,鬼知道会发生什么。
  所以,苏木决定不再耽搁下去了。
  为了这一天,他早在一年前就让关继宗去大同做知府,让谢自然去做山西都指挥佥事,如今又让他去大同兼领山西行都司。
  可以想想,以正德的性子,肯定是巴不得跟鞑靼人打上一仗,只不过顾虑着文官们的反应,不好明说而已。
  我苏木现在好歹在文官系统中也是说得上话的,如果能首倡对鞑靼用兵。就算不能让正德和我尽释前嫌,至少也能让皇帝消一口心中的郁气。
  到时候,自可顺势起复回到中枢核心决策层。
  当然,文官们肯定会强力反弹的,但现在也顾不了那么多了。
  就苏木所考虑的,文官们并不是一味反对出兵,而是顾虑。
  有明一朝,其实是一个很强硬的王朝。对外政策从来都没有妥协过,无汉之和亲,无宋之岁币。太祖和成祖对北方的战事,从来只一个字“打!”
  即便到崇祯年国内农民军纵横十几省,国家风雨飘摇之际,对于辽东的满清也也没想过妥协,也没起过安外必先攘内这种心思。
  只不过,土木堡的教训实在太惨痛,以至于弘治皇帝在位十多年,对于北方边患都抱着相当的克制态度。
  但明朝士大夫骨子里的血勇却是与生俱来的,煌煌天朝上国,岂能被蛮夷如此欺扰,也太伤民族自尊心了吧?
  苏木觉得,文官那边还是可以做做工作的。
  只要皇帝一决定对鞑靼用兵,就是自己重返政治决策核心的时机,却是不能放过。
  听苏木这么说,吴夫人微微一笑:“老爷的话肯定有你的道理,若是想做,尽管去做就是了。其实,无论老爷做不做官,对于妾身来也没有什么两样,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平平安安就够了。其实,正德三年老爷去陕西,一去就是一年,有的时候妾身想起来,倒是情愿老爷没有做官,依旧是以往那个住在小天井里的苏举人。”
  一提起从前,苏木心中感慨,握住她的手。
  良久,吴夫人轻轻拍了拍苏木的手背:“时辰已经不早了,老爷若要写折子,就早些写,熬夜伤身子。”
  “恩。”苏木点了点头,也不耽搁,提起笔来,一挥而就,只片刻就将折子写妥。
  正若他先前所考虑的那样,这本折子也不用写那么多虚虚绕绕的东西,简单直白地将朝廷必须对鞑靼用兵的道理说清楚就是了。
  道理有四:一,鞑靼人这次举族前来,正是我聚歼良机。否则,鞑靼人依照快马,来去如风,以后要想再捕捉这样的战机,却是没有可能;
  二,鞑靼人入侵规模越来越大的原故其实很简单,那是因为鞑靼人在一次又一次的南下抢劫中尝到了甜头,而战争红利又进一步壮大了鞑靼的实力。若这次不对敌人用兵,敌人力量如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今后,我若要对其用兵,必将付出更大代价;
  三,孙子云:未算胜,先算败。若是我不能一举歼灭来犯之敌,战事旷日持久呢?其实,也是一件好事,毕竟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敌人力量。鞑靼人全族也不过二十来万人口,能够上战场的青壮加一起有五万就算不错的了,死一个少一个。而我天朝,有生民亿兆。以全国战一隅,即便这场战争旷日持久,但坚持下去,最后的胜利者必将是我;
  四,如果敌不与我决战,摄于我大明天威,撤出山西,北归蒙古,是我糜费粮秣呢?也是一件好事,据臣看来,今年的天气比以往更要冷上许多。正因为如此,鞑靼才举族南下越冬。若鞑靼人北归,必然要面临蒙古草原严酷寒冬,牲畜死亡,百姓困苦。不用我大明北征,自己先就乱了。
  “因之,此战,无论怎么看,对我都有百利而无一害。”
  苏木放下笔,搓了搓已经有些发热的手。
  他在写折子的时候,吴夫人一直在旁边看,见丈夫写妥,笑道:“想老爷这样用大白话写折子的,以前还真没见过。不过,却是有理有据,经得起推敲。妾身不懂军事,不过,读了,却觉得老爷说得很有道理。”
  “军事是政治的延续,一切当从政治上着眼。而政治,甚至世间万物,都逃不过一个利字。对于国家和民族有利的事情,自然是要去做的。”
  吴夫人收起折子:“要不,妾身就让人将折子先交给父亲,请他转呈陛下?”
  苏木想了想:“不,内阁求稳,怕是要将我这份奏章驳回来。还是直接递给司礼监,张永应该会明白我要做什么的。”
  说到这里,苏木淡淡一笑,好象是在自言自语:“一年半以前,我帮他剪除了刘瑾,现在也是他回报我的时候了。”
    
    
第八百三十七章 对于女色上心了

      有明一朝,从明太祖朱元璋算起,到最后一任皇帝崇祯,一共有十六个皇帝。从后世的史料来看,明朝皇帝多是奇葩。、
  即便不奇葩的太祖和成祖,也被描写成一个活脱脱的暴君。
  其实,仔细一想,如果明朝的皇帝都是昏君,那明朝为什么还能存在将近三百年,而不像秦朝和隋朝二世而亡。
  即便皇帝再不堪,至少也能说明,明朝的政治制度非常科学和严密,能够位置一个庞大帝国运转顺畅而不至于出大问题。
  后人有一琢磨,突然发现,《明史》出自康熙朝大学士张廷玉之手。满清在东北发家的时候,也不过是一个半封建半奴隶社会,到统一全国时,身上还带着浓重的耕猎部落气息,属于落后文明。
  满清治使,可不讲什么董狐之笔,御用文人也没有任何节操。对于前朝,自然是怎么黑怎么写。
  因此,落到他们笔下,明朝简直就是一个黑暗到伸手不见五指的世界,不亡没有天理。
  不过,从清人写的明史中,后人还是能够依稀琢磨出点什么。
  比如,明朝的皇帝都非常贪婪爱钱。
  再一琢磨,为什么爱钱呢,不就是穷嘛。为什么穷呢,如果把皇帝当成天底下最大的官儿,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明朝的皇帝还蛮清廉的嘛。
  是的,实际上明朝皇帝都穷,弘治朝的时候,甚至还发生过没办法给太监宫女们发工资的事情。
  正德皇帝在真实的历史上其实也挺穷的,不过,在苏木所在的这片时空里。因为有发展银行在,正德、太康两兄妹如今已经变成天底下最有钱的富豪。、
  有了钱,自然要改善一下自己的生活。
  这几年来,正德每年从发展银行得到的利润,大多投入了修葺西苑之中。他所常住的豹房,整修得尤其精美。
  亭台楼阁、小桥流水这种江南景致,再配上浩淼的中海和南海,和谐而统一,风景堪称京城第一。
  相比之间,肃穆的紫禁城就显得呆板无趣了。
  所以,一年十二个月中,正德有十个月呆在这里。
  正因为如此,帝国的政治重心逐步从皇城转移到这里,各部都在这里设了值房,颇有后世中南海的意思。
  这其中以内阁和司礼监在西苑的值房规模最大。
  今年的北京冬季比往常冷,司礼监掌印太监张永最近偶感风寒,已经在值房里呆了两天两夜了。
  倒不是他勤于王事,实在是怕冷,只要一走出值房的大门,就被冷风吹得连连后退。
  又贪这里的地龙烧得热,索性就住在了这里。
  太监阴阳失调,张永身子又弱,感觉这个冬天分外难熬。
  看到张公公成天呆在值房里不挪窝,侍侯在一旁的小太监们都暗暗叫苦。干爹不走,他们这些做干儿子的又如何敢离开,只能强打起精神陪着加班。
  可看张公公的意思,他好像是要在这里猫冬一样,这就让人无奈了。
  张永今天一大早起来,照例翻看内阁转来的奏章,如果没有问题,就代天子批红。
  按照司礼监的规矩,除了他这个掌印之外,其他几个秉笔太监也有批红的权力。可鉴于刘瑾的往事,张永也知道自己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是权倾天下,可这个权力说穿了却是皇家给了,根本就不稳当。权势使人争,自己这个位置下面不知道有多少双眼睛盯着,却是马虎不得。
  因此,他一到任之后,就将批红大权收了回去,叫其他几个秉笔直接变成摆设。虽然说,秉笔们和自己一样都是陛下东宫龙潜时的旧人,可权力面前,天王老子也认不得。
  明朝实在太大,明日的大小事务实在太多,看到案头堆积如山的折子,张永突然有些发愁起来。世人多羡慕自己屁股下这个位置,可又谁知道这其中的辛苦?
  罢,该做的事情还是要做的。
  张永紧了紧面皮,正要开始工作,一个小太监慌慌张张地跑进来:“干爹,大事不好了,大事不好了!”
  旁边有一个太监喝道:“混帐东西,这里也是你能乱闯的,惊慌什么,有话好好说?”
  张永也不放下手中的笔,看了一眼小碟子中殷红的朱砂,伸笔蘸了一点,也不抬头:“怎么了,哪里出了事?”
  进来的那个小太监跪在地上,喘着气道:“万岁爷,万岁爷……万岁爷那里出事了,杨阁老现在正在豹房,和万岁爷吵得厉害。”
  “那个杨阁老……哦,定然是杨廷和。”张永手也不停,在那份奏折上批道“知道了。”这份折子其实也没说什么,就是广东巡抚写来的请安折子,在过一个多月就是春节,像这种贺岁请安的折子会越来越多。这些进士出身的封疆大吏们做这种官样文章最是擅长,一本折子,屁事没一件,就敢扬扬撒撒万余言,看得人昏昏欲睡,偏偏又不好发作。
  一边说话,他一边有翻开另外一本折子,依旧是请安折。
  小太监:“干爹说得是,正是杨廷和杨阁老。”
  “杨师傅乃是帝王师,性子急,可以理解。对了,这次阁老又是为什么同万岁爷起了争执?”有是请安折子,这次是了山东布政使写来的。这人和张永闹过不快,张永就仔细看起来,准备在里面挑些错,整治整治这个不开眼的家伙,至少也得训斥几句。
  一边问着,张永心想,这一年多来皇帝也实在是闹得不象话。基本不理朝政,整天在豹房里玩耍,不是同钱宁练习武艺,就是微服出宫游玩。一应国家大事,都让内阁和司礼监看着办。
  不知道是值房里的实在太热,还是心中害怕,来报信的那个小太监面上出现了一层汗迹,颤声道:“是为了一个女人。”
  “女人,可是从外面带进宫来的女人?晦气……”看了半天,竟然从折子里挑不出半点错来,山东布政使这篇文章写得还真是滴水不漏啊!
  “干爹说得没错,正是从外面带进豹房来的女人。”
  “这个钱宁,好歹也是锦衣亲军指挥使,为了固宠,将乱七八糟的女人送到陛下身边,连体面都不要了?”张永忍不住冷笑了一声,钱宁也就是个夯货,不过是仗着弓马了得,得了皇帝欢心。可为了讨好皇帝,这人做起事来也是肆无忌惮,没有下限,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
  而陛下,最近一年,对于女色好象很上心的样子。
  大概是因为陛下喜得龙子,突然有了兴趣吧?张永想。
  经钱宁手,还真给万岁爷闹出了几桩丑闻。
  比如上个月前延绥总兵马昂那事,就差一点引起了大风波。
  前延绥总兵马昂以前犯了事,被免了官职,赋闲在京城。这人是个官迷,不肯就此退休,就拿了大笔银子四下活动,想官复原职。不知道怎么的,就攀上了钱宁这根高枝。
  于是,两人一合计,就将马昂的妹妹送到正德皇帝身边侍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