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满唐春-第3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是,刘远把自己无意中看到裴惊雁庚帖一事说了出来,当然,他不把此事推在程老魔王身上,只说是自己好奇,无意中惹了事,说完,苦笑地说:“好了,事情就是这样,师兄全告诉你了。”
  女生得矜持,不然不光男的不珍惜,就是其它的女子也看不起,刘远自然不会说那是程老魔王夫妇故意撮合,裴氏也有意招自己为婿,这样说虽然自己脸上有光,但日后只怕裴惊雁会受到委屈。
  “原来是这样,那裴小姐倒是受委屈了。”小娘感叹一声,不过很快又高兴地说:“这好是好事,师兄又捡了一个大美女,裴小姐那样大方得体,还那样漂亮,师兄这下有福了,不过让裴小姐做妾,也太委屈她了,要不,师兄,等她进了门。我与她换个位置好了。”
  刘远吃惊地说:“什么?换个位置?”
  “是啊,我只是商贾之女,哪能排得这么高的?师兄现在有了四房,再纳进门,那就是五房,河东裴氏是赫赫有名的名门望族,若是他们迁怒于师兄,那就对师兄的前途不好了。”小娘有些担心地说。
  “你就不埋怨几句?你真的不在意吗?”刘远吃惊地说。
  小娘毫不犹豫地摇了摇头,一脸认真地说:“能伴在师兄身边,天天看到师兄。小娘就心满意足,看到师兄开心,小娘的心里就高兴。”
  天下间,最纯洁爱情莫过于此,用后世的一句歌词来说。那就是:只要你过得比我好。
  刘远一下子感动了,轻轻抱住小娘。都说不出来了。
  “你放心。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不离不弃。”刘远动情地说。
  “嗯,师兄,我听你的。”小娘轻轻抱住刘远,喃喃地说,双眼已经有些迷离了。
  抱着小娘柔软的身子。闻着她的发香,刘远不由想起自己看过的一篇小散文:七岁那年,我抓住知了,我以为抓住了整个夏天、十七岁那年。我牵到她的手,我以为能一直牵到永远。现在刘远想对小娘说的是:我抱住了真爱,我会拥抱到永远。
  “师兄”怀中的小娘突然柔声地说。
  “嗯,什么事?”
  “刚才三娘跟我说,你们两人好像刻意回避着什么,她怀疑你与裴姑娘有些不清不楚的关系,这怎么办?”
  “她是这样说的?”
  小娘轻轻点点头道:“是啊,三娘偷偷对我说的,不过我说她想多了。”
  刘远笑着摇了摇头,这个杜三娘,还真会察颜观色,一点点珠丝马迹,马上就察觉到了,小娘能看出来不同,因为小娘对远实在太熟悉,也不知是不是她在青楼学会的,就是发现了苗头,以她那不自信和胆小的本性,有事也不会出头,只会怂恿小娘冲在前面,只能说,这个女人都快成精了。
  “此事你就当不知道,三娘哪里,不管她就行了。”刘远笑着说:“此事过些日子再说。”
  雪儿的百日宴在即,暂且不要弄出什么风波,家中的四个女人,刘远可以说是了如指掌:崔梦瑶有正室的风度和威严,处事有大家风范,是刘远的贤内助、小娘单纯,没有私心,所以由她掌管财政大权,大家都服、三娘由于出身问题,有些不自信,不过做人面面俱到,是众人的滋滑剂、而胡欣个性率直,爱憎分明,有女万事足,也不争权夺利,杜三娘虽说发现一些苗头,不过她只会和小娘说。
  一来她感觉和名门出身的崔梦瑶距离太远,有一种莫名的落差感和距离感,而小娘出身商贾,两人的身份地位最接近,而小娘也非常好说话,其二就是这种事只是捕风捉影,没有真凭实据,崔梦瑶肯定训斥她心眼太多,抹黑刘远,至于胡欣,那更不用说了,公主兼外邦,上次和她一聊天,她还说吐蕃有权势的人,少说也在几十妻妾,这不是鼓励刘远纳妾吗?
  小娘不帮忙,她就翻不起波澜。
  “嗯,我知道了,师兄,你快去吧,正事要紧。”
  “好,那我去了,有什么事晚上再说。”刘远点点头,然后径直出府,去研究所看看准备情况。
  。。。。。。。
  象仁坊,原来只是一个平凡的坊,长安一共一百零八坊,虽说这一百零八坊都处于繁荣的长安城,但也有好坏之分,像靠近皇宫大内的城东北地区官僚第宅密集,入苑坊、胜业坊成了达官贵人聚居之地,安仁坊住的是皇亲国戚、平康坊因为青楼云集,繁华如烟、可以说闻名大唐内外,据说每年都有不少胡商带着一大堆的货物而来,然后倾尽所有,带着与青楼女子美妙回亿归去,而象仁坊,除了平民还是平民,很多武候都不愿分配到这里。
  不过,那是过去,自从刘远一口气把长安报馆、墨韵印刷厂设在这里后,马上就旧颜换新貌,那些来购买书、购买长安报的马车,经常把坊路都堵塞,常要出动武候维持秩序,有人流,自然有商机,先是一些小食摊出现,慢慢也有了一些店铺,越发热闹,就像今天,一条排队的长龙少说也有几百米之长。
  这条长龙是属于长安报的,不过这次不卖报,而是捐钱银:
  “张大富,捐一两白银,龚胜代前方的将士感谢你了。”龚胜拿过银子,又认真写下捐赠者的名字后,一脸感激地说。
  “不用”张大富摆摆手,让开,让下一位捐赠者上前。
  “小老捐一百文,只有这么多,希望不要嫌少。”一个衣着有些破旧的老翁有些不好意思地说。
  龚胜连忙说:“不少,不少,讲的只是一份心意,老人家,你有心了。”
  “可惜啊,老了,若不然,我也带刀投军。”也不知是捐得少的缘故,那老翁连名字都没有留在名册上,径直走了。
  “下一位”龚胜有些感慨,不过后面捐献的队伍还很长,也顾不得感叹了。
  得到李二的首肯下,长安报呼吁大唐的臣民有钱出钱,有力出力,龚胜也亲自操刀,写了好几篇激情四射的文章,不但说到前线将士的艰苦,还在文章中提到,为了支持战争还有建设,英明的皇上一再削减宫中的开销,长孙皇后带领宫女自扎花灯、纺布等事迹,大唐的百姓一下子感动了,捐钱捐物,异常踊跃。
  百姓们是善良的、感恩的,都是老百姓虽说文化不高,但他们心里都有一把称,大唐这些年修路造桥、疏导河流、加固黄河等民心工程,大唐的百姓是看在眼里的,而吐蕃言而无信,百挑挑衅,很多人更是感到身受,即使做了这么多,老百姓的税赋也多少增加,老百姓心里不知多感激,相对于动辄征上百万民夫、苛捐杂税多如牛毛的前朝相比,简直生活在梦中,现在一听到国库空虚,一个个都积极捐银。
  不光龚胜感动,就是一旁观看的刘远,心中也暗暗为这些善良的百姓感动,几天没出门,没想到一出门,就看到这感人的一幕,捐钱的人,上至白发苍苍老翁,下至流着鼻涕的小屁孩,场面非常感人。
  看得出,李二不仅得到了天下,还得到了民心。(未完待续。。)


 749 巡视产业(求票票)

  “东家,你怎么来了?”经下属的提醒,龚胜这才发现到站在自己的身边,饶有兴趣看着自己,马上把手头的工作推给属下,走到刘远面前行礼。
  这次捐款,有户部的官员前来协助,长安报只负责登记造册,而户部之人当场就接收银子,点算封存,然后充入国库,不会有错,看到刘远来了,龚胜也顾不得再赚“形象分”了,放下手里的活计听候“米饭班主”的指示。
  对于刘远,他是从心底感激,也乐意替刘远卖命,没有刘远的知遇之恩,别说能抱得美人归,就是不饿死或被亲朋戚友的口沫淹死,就谢天谢地了。
  “不必多礼,你也知刘某不喜欢这套”刘远拍拍他的肩膀说:“这活动办得不错,这么多事你一个人包揽,辛苦你了。”
  龚胜连忙说:“不辛苦,东家,这是利国的好事,就是再累再苦,也是值得的,只是。。。。。”
  “只是什么?”刘远追问道。
  “十多万两,一下子就捐出去了,多少有些不值,就是留下一半也好啊。”龚胜有些心痛地说。
  对一个曾在清水衙门只拿十数两银子月钱的人来说,十多万两,那要几辈子不吃不喝才能攒得够,刘远一句话注全捐出去,一想到那些白花花的银子,龚胜都有些替刘远感到可惜。
  刘远笑着说:“长安报运营不错,收入也稳定,既然是捐了,那就干脆一点,全捐好了,免得惹小人话柄。说我们长安报用捐款的名义敛财,十多万两虽说不少,但我们并非一无所获,得到大量的一手资料、扩大了影响力、也搞好了与官府的关系,以后做什么也方便多了,只要保持这个发展的趋势,何愁钱路不畅?”
  “是,是,还是东家想得周到,龚某这是鼠目寸光。都钻到牛角尖了。
  刘远想了一下,转而笑着说:“搞这个选美活动之时,我不在长安,都是你们一手操办,效果不错。你们也辛苦了,只是刘某最近事太多。也没和你们这些功臣好好庆祝一下。这样吧,你去订几席,跟手下的兄弟好好吃一顿,这银子报馆全部报销,另外,红包也不能少。功劳大的,就封个十两二十两,一般的就封五两,你看着办就行。务必见者有份。”顿了一下,刘远拍了一下龚胜的肩膀说:“你的功劳最大,小小意思一下,包一个三百两的小红包算了。”
  捐银子的事,刘远是一个人决定的,像李丽质事后也是双手赞成,这可是她的家事,作为公主,自然是大唐好,她也好,再说她也是一个孝顺的女儿,银子捐了就捐了,没什么好说的,不过龚胜不同,刘远给他是月银,一个月多少两,然后年结时,看利润再给他一笔花红,算是奖励,辛辛苦苦忙了几个月,那成果一下子就捐出去了,这势必影响到他的分红,心里多少有点不太痛快,刘远想到这一点,马上作出奖励的决定。
  有奖才有罚,赏罚分明,这样才能提高他们的积极性,辛苦了几个月,怎么也得表示一下,要是什么奖励都没有,这事不光龚胜想不开,估计那些手下人也会有意见,刘远有这个觉悟,但也不是代表所有人都有刘远那样的觉悟。
  “这,这太多了,小的受不起,要不,小封个二十两算了。”龚胜闻言大喜,不过那三百两太多了,他都不好意思收。
  “让你拿就拿,别说这些,你也知我的性格”刘远斩钉截铁地说:“就这样定了,大伙都好好干,我刘某是不会亏待大伙。”
  龚胜拍着胸口说:“是,是,东家放心,我等一定用心干活,一定把长安报办好。”
  刘远满意地点点头,叮嘱他们好好干,这才转身去旁边的墨韵印刷厂。
  有些日子没来了,闻到那熟悉的墨香,刘远顿时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想当年,自己没少在这方面下功夫,凭着先进技术、出色的技工人员,现在墨韵可以说是大唐印刷业的一霸,其霸主地位,无人能撼动,正正有了解墨韵的技术支持,长安报这才能有那么快的发行速度和发行量,没有墨韵,就没有长安报的辉煌。
  看到长安报如此受欢迎,也有人想效仿,可是只是试了一次,就主动退却了,很简单,一个木刻雕版,少说也要十天半个月,成本大、效率低,因为不能修改,错漏甚多,一期要十多天,根本玩不转,自个关门大吉算了。
  很多事都是环环相扣的。
  在印刷房里,刘远看到最早跟随自己的老臣子:尽忠职守的郑老头,技术精湛、力求完美的老古师傅,正是这两个人,支撑起墨韵印刷厂、墨韵书斋的运作,长安报能有今天,也离不开二人用心用力。
  这么久没见了,三人相见,都有一些激动,这二年郑老头老得很快,头发都白了不少,走路说话,也没了当年的神采,真是岁月不饶人,相反老古师傅还处于壮年,保养得也好,少说还能再干二三十年。
  第一次相见时,刘远还是一个卑微的小掌柜,没想到现在已经四品高官,二人看到刘远时,又是作揖又是问好,礼数做到十足,彼此间也多了一份拘束,刘远和他们说笑很久,气氛这才好了起来,刘远也给他们简略说了一下吐蕃之行发生的趣事,席间郑老头小心翼翼提了一个请求,说他老了,都快要干不动,希望刘远能同意他儿子进来,跟他学习,日后能接他的班云云,这是好事,有继承才有发展,郑家那小子刘远也见过,一个老实结巴、脚踏实地的人,刘远当场就同意了郑老头的要求,喜得郑老头差点跪下。
  靠着刘远这棵大树,那么一生都衣食无忧了。
  又聊了一会,刘远这才起身告辞,到后面私人研究所准备看看火药的准备情况,而研究所,就设在墨韵印刷厂的后面。
  “站住,干什么的?”刘远还没进后院,那站在门前的几名禁军如临大敌一般用刀指着刘远,大有再上前就格杀勿论的意思。
  就在刘远吃惊之际,一个队正模样的人闻言冲出来,一看到是刘远来了,马上吼道:“干什么,这是刘将军,瞎了?快,把刀收起来,找抽啊。”说完,连忙对刘远赔礼说:“刘将军,这几个是刚才边关提拨上来,今天刚刚轮值,没见过将军,有冒犯之处,请多多包涵,回头小的再抽他们。”
  刘远大度地摆摆手说:“算了,他们这也是尽忠职守,不知者不罪,千万不要为难他们。”
  像重要的目标,多会派兵镇守,但是害怕他们熟悉环境后会做出不利的行动,正所谓日防夜防,家贼难防,就是自己人,也要防,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调走,换另一批人继续,就像一地的要职官员、驻军的将领等,都有一个任期,期限到了就会调动,实际上也是害怕他们时间长了,发展自己的势力,到时上不听,下不闻,弄个国中之国就不好了。
  “是,将军大量,小的在此谢过了。”
  刘远点点头,携着荒狼和血刀,径直走进去。
  这防卫越来越严密了,看得出李二对此越来越重视,自己研究所的人加上护卫,也只有四十多人,而守在这里的禁军,少说有两个队,一队五十人,那就是过百人守在这里。
  这也是好事,最起码,这些一流的保镖是免费的。
  “沙。。。沙。。。。‘
  “吱。。。吱。。。。”
  刘远还没有进后院,就闻到一股很大的硫磺味,进去一看,只见所有人都在聚精会神地干着活,有人在敲碎硝石、有人在过滤硫酸、有人在刨木炭,好一片繁忙的景象,那是刘远下令,所有人暂停干别的事,全力制造火药,现在他们一个个都在卖力地干着活,刘远看到也满意地点点头。
  “小的不知主人来到,有失远迎”唐金本来在配火药的,一看到刘远来了,连忙放下手中的活计,上前听候吩咐。
  “后天就要用到了,现在准备得怎么样?”刘远也不客气,径直问道。
  唐金恭恭敬敬地说:“回主人的话,已经完成了大半,只要抓点紧,今晚不睡,加班加点,明天晚上肯定能完成任务。”
  “晚上?”刘远一个激灵,连忙说:“这个不妥,晚上配火药危险,改作白天吧。”
  这年头,照明不是靠灯笼就是蜡烛,那是明火啊,到时一个不小心,一下子就把这里炸平,那乐子就大了。
  唐金连忙说:“不怕,小人把他们分开,每人只负责一种材料,分成不同的区域,只要处理好原材料,天亮后再配好,这样就万无一件了。”
  原来是这样,刘远点点头,看来自己多虑了,这些人还是挺聪明的,若不然,他们就不是在研究所干活,而是回老家种田了。
  “那配好的火药在哪?带我去看看。”刘远还有些不放心,要亲自看过方行。
  “就锁在后面的那间房,主人,这边请。”唐金没二话,马上带刘远去检查。(未完待续。。)
  ps:  三更,万字!


 750 妖孽女人

  推开门一开,只见房间内垒满了一桶桶标着火药字样的木桶,整整齐齐叠放在一起,少说也有几百桶之多,分成一堆堆的,中通还留了通风过道,窗户的外面,挂了一大块遮阳的布幌子,防止太阳光照射进来,刘远看得暗暗点头。
  还不错,自己叮嘱要注意的事项,都执行到位。
  “主人,这些木桶是新做的,木材干得还不够彻底,不过小的在所有的火药都用油纸包了二层才放在进桶内,这样也不怕火药潮湿了。”唐金在一旁小心地解释道。
  “嗯,不错,做得好”刘远满意地说:“这段日子辛苦了,不要亏待那些手下,伙食一直要照顾好,吃饱喝足,才能做得更好。”
  为了保密,研究所里的人,全是刘远购买来的奴隶,这样可以圈养起来,作为奴隶,研究所里的人都没了人身自由,不过刘远尽量在物质方面满足他们,吃喝方面向来不吝啬。
  唐金嘿嘿一笑,有点局促的搓着手说:“主人,那个,伙食方面大伙都满意,只是。。。。。”
  “只是什么?”
  “要是再有个女的暧床窝,那就好了。”唐金小心翼翼地说:“主人,你说过,那个积分要是够了,就可以换个女的。。。。”
  水无常形、兵无常态,最好的办法就是因势而导、随机应变,刘远名下物业从多,不过经营的方式却不是一成不变,金玉世家是提成制,多劳多得、墨韵印刷厂则是买断制,花重金,一纸契约签到他做不动、长安报则是月俸加分红。而研究所最简单,清一色的奴隶,不过为了提高他们的积极性,采用了积分制,可以用积分换想要的东西,除了自由,没想到,这么快就有人想要了。
  刘远吃惊地说:“这么快就有人拿到足够的积分了?”
  “其实不是”唐金小声解释道:“是一个叫老德的老工匠,人缘不错,不知他怎么想到的。跟别人借积分,先把积分集中一个人身上,用来作大事,然后根据年龄和资历轮着来,最近做了不少实事。积分不少,不瞒主人。小人也把积分借给他。当然,这只是口头答应,一切还要看主人的意思。”
  行啊,还真是聪明。
  太容易得到,也不会珍惜,再说也不符合刘大官人好好压榨他们的剩余价值。所以在设定时,他们少说也要赞个十年八年,快的也要五六年才以把积分赞够的量,中途还要忍住诱惑。不用积分去兑换其它的东西,没想到他们这么精明,竟然想到用这个法子,那脑瓜子还挺好用的,其实想想的确也是这样,一个人要攒十年八年,但是几个人联合起来,一二年就行子,与其几年后一起要个女的,还不如先集中起来,一年一个,在攒的过程中,都可以享受了。
  “主人,这个想法是有点荒谬,小人一会告诉他们,这积分不能拆借”看到刘远不说话,唐金以为刘远不高兴了,马上转了口风。
  “不,可以借”刘远微微一笑,然后淡淡地说:“可以相互拆借,不过有二点要注意。”
  唐金面上一喜,马上应道:“是,请主人吩咐。”
  “其一,借的积分要收十分之一的拆借费,如老王借小赵十个积分,那么转到小赵帐上时,只有九个积分,那扣下的一个积分就当是折借费、其二,任何事可以分享,但女人不同,谁买的就跟谁过日子,不能拿女人来谋利,就这两点,做不到就不要兑换。”
  主是主,奴是奴,也不能太惯着他们,以免持骄生纵,日后任意妄为,规矩也不能让他们说了算,再说研究所是干活的地方,要是放个女进来,他们聚众yin乱,只会破坏里面务实的作风、消怠他们工作的积极性,这样一来就不是刘远的初衷了。
  人性有很多面,有至情至性、有务本扎实、有狡猾量小、有诚实果敢等等,当然的,也有得寸进尺。
  就像奴隶,如果天天让他们吃糠喝菜粥,偶尔给他们几个白面馒头,他们会感恩异常、如果天天让他们大鱼大肉,偶尔让他们吃糠喝菜粥,估计作反都有,人心难测,华夏最开始时一地最高长官称为牧守,所谓牧守,“牧”的自然是人。
  “是,是,是,主人,小的明白,主人真是太仁慈了。”唐金没有丝毫的不满,马上连连点头,那胖胖的脸,已经笑着像一朵花了。
  拆借积分一事,他是犹豫了很久,看到刘远的心情太好,这才小收翼翼提出来的,刘远稍稍犹豫了一下,他马上吓得自个认错,原因很简直,一个是主,一个是奴,主人花大价钱买下,说到底,那作为奴隶的,就是主人家的私人物品,就是累死、打死,也只能怨自己的命薄,平日少挨打、混个肚圆就不错了,现在碰上刘远这种一等人的好主人,哪能不珍惜呢?这生活,除了自由,那吃穿方面的就是普通人家也比不上,要是一惹怒主人,转手再把自己卖了,碰上一个黑心的主,咽糠喝粥,当骡子一样用,那就惨了,现在听到刘远同意,哪里敢说半个不字?
  “好了,把这个打开。”刘远也不想在此事纠缠,对自己来说,买一个女人,也就是十数两的小事,还是正事要紧,于是随机检查一下。
  怎么也得看看其质量,这种事,可不以马虎。
  唐金闻言,马上拿了一个撬子把木桶撬开,以便刘远检查。
  这些木桶都是用上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