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晚唐-第4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已经成了水师陆战队员们刀下的俘虏。
    拿下了港口,水师陆战队员燃放了三颗绿色的信号弹。
    庞大的舰队开始徐徐入港,战舰沿着港口一字排开,军舰上摆满了投石器和弩车、炮车,随时准备打击有可能到来的敌军。
    运输船和登陆舰在一条条快艇的引导下驶入港口码头。
    登陆的规模是空前的,不但有三十多万人马,还有大量的马匹,以及粮食和军械等物资。
    港口的部落联军和所有的原渤海百姓,都第一时间被最先上岸的水师陆战队虎鲨军团的士兵们控制起来,他们被从兵营和商铺民房和俘虏营等各处赶出来,然后被赶到了一处海边的临时营地,全被看押起来。
    然后,虎鲨军团的陆战队员们继续马不停蹄的前进,在当天傍晚,就已经占领了只有一个百人队守卫的阿尔乔镇。这里是阿穆尔半岛与北面大陆上的必经之地,是半岛山陵和东北山陵的一个山口。地位十分重要,但因为渤海人早撤到了东京,部落联军的主攻方向也在中京和扶余府,东京这边都只有一支偏师,至于在他们看来已经算是后方的率宾府,更没有布置多少兵力。在率宾府最南面的半岛上,他们也只投放了一个千骑队而已。
    中原的三月,已经是山花烂漫,桃李芳菲,四月,已经是落英缤纷,百花开遍。可在这里,气温却还在零下二十度以下。甚至越往北,越冷,在渤海的上京以及更东北方向,此时的气温达到零下四十多度的低温。在渤海的东北部地区,二月底三月初,却正是一年中积雪最厚的一个季节。
    中原三月已经入春,可在渤海东北部,却得到四月才开始算是进入春季。
    海参崴港口地区靠近着海洋,气温稍高,可进入三月后,也还将是零下十度气温,就算进入四月,气温也还徘徊在零下低温。在这样的季节里,连显德府和扶余府这两个前线战场,都早就在数月前就进入了休兵期,眼下也还没重新开战。这边的后方,自然更没防备。他们完全想不到,秦军会突然在这个时候自海上而来,而且没在东京龙河湾登陆,而是直接跑到了这里来。
    陆战队控制了阿尔乔镇后,也就等于整个阿穆尔半岛和后方的群岛都已经安全稳固。
    海量的部队开始登陆,拥进半岛,随船而来的十万民夫和二十多万的水陆两军部队,开始在半岛和群岛上开工,并且很快就把这里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工地。
    最先建立起来的是一个个的营房、仓库,还有沿着码头一直向北延伸的轨道马路。
    修建兵营、修建火炕,建大烟囱、仓库。。。。。
    三千艘船的巨大舰队,正持续不停的向港口倾泄着士兵、战马、粮食、衣物、军械等各式各样的东西。
    码头岸边,一条条的轨道马路已经铺设好,可大量的物资上岸,让民夫们不得不继续铺设更多的轨道,好让那一辆辆的马车将这些物资尽快从岸边运走。
    一连七天,秦军的登陆还没有完成,海参崴港却已经比原先扩大了十几倍,这里仿佛成了一座巨大的军械库。山一样高的军械堆积在半岛上一个接一个的仓库之中,那些连绵十余里的仓库里,堆满了成捆成捆崭新的刺枪、弓脊、横刀、羽箭、弓弦、弩箭以及火药等等。
    光是战马、挽马、骡马等,秦军就运来了足足五十万匹,光战马就有二十。还有那一门门的飞雷炮、大将军炮、弩车、投石器,整装的,散件的,堆积了一个又一个仓库。
    而为了安全起见,存放在港口隔海相对的熊岛之上。熊岛长约四十里,宽约三十里,是海港的天然屏障。对于拥有强大水师力量的秦军来说,扼守阿穆尔半岛,占据海参崴港口,同时将粮食、火药等重用物资囤积于熊岛,约五里宽的海面,足以让部族联军望而兴叹。
    熊岛上,存放着东征部队最重要的三样物资,粮食、火药、和棉衣。
    东征部队直接渡海而来,他们的后勤补给完全得依靠自己携带而来的这一批粮食,直到他们能攻入联军占领的渤海地区,取得给养为止。数十万人和几十万匹马的粮草,就显得越发重要。为了这次作战,秦军准备了几年,尤其是这两年,藩内百姓勒紧裤带,节省口粮,军方不断的囤积粮食,并且生产了大量的罐头食品。
    而在渤海这样的地方,舍弃要塞关城,主动与联军野战,对秦军来说也是个极大的挑战,因此,火器对秦军十分重要。尤其是对这场规模庞大的战争,越发的显得重要。
    除了粮食和火药之后,棉衣则显得更为重要。
    零下二十多度的海参崴,这样的严寒许多秦军将士一辈子都没经历过。更不用说,等北进后,天气还会更加寒冷,据军情局搜集的情报,去年,在这一地区,最深的积雪为六尺六深,将近七尺,这个积雪深度,意味着那积雪甚至比很多人都深。在这样的严寒里,没有御寒保暖的衣物,大部队中原来的战士,连生存都保障不了,何谈做战。
    幸好秦军早在多年前就已经开始在辽东辽西等地种植棉花,这些年下来,棉花产量逐渐增高,储存也有了不少。
    棉花夹袄,羊毛线衣,过膝的棉大衣,皮手套加棉手套、皮帽子,羊毛连头脖套,棉裤、棉袜子、棉鞋、皮靴,羊毛毯子,棉被子,皮帐篷、保暖睡袋、白酒,雪花膏、冻疮膏、口脂,防火火柴。。。。。。东征士兵们的防守装备几乎是武装到了牙齿。
    此外,秦军还带来了大量的新装备,雪橇、冰橇。。。。。
    当一队又一队的先头骑兵部队被派往四面八方武装侦察的时候,海参崴的登陆缷货还在进行当中。
    几十万人涌入港口,几乎是一夜之间,从港口向内陆延伸的半岛就突然如雨后的蘑菇一样,冒出了一个又一个由冰雪堆起的营墙和帐篷搭建起组成的城镇。东征将士们在冰雪围墙后面,按指导手册,用冰块和积雪塔起一座座能容纳十人左右的冰屋,然后在里面又搭上皮帐篷,他们在地上铺上皮垫子,羊毛毯子,然后睡觉的时候,整个人钻进睡袋里面,再在外面盖上棉被子,这样,大多来自中原的将士,晚上终于能睡上一个安稳觉,不用发抖了。
    一开始,很多中原来的士兵,特别是一些原本是从江淮一带来的士兵们,看见上面让他们用冰和雪搭房子,直接睡在冰天雪地里,都感觉不可思议和深深的畏惧担忧。大白天的时候,他们全副武装都还冷的牙齿直打架,这大晚上的住在冰窝子里,这岂不是要冷死人?
    任军官们如何解释,他们都是难以接受。好在搭一个冰屋很简单,当一个大冰屋搭好后,李璟第一个进去,然后叫了一些南方士兵代表们进去。没多久之后,那些原本站在外面冷的直颤抖的士兵们从里面出来了,却一个个面红不已,那非害羞,而是冰屋里十分暖和,他们穿的太多了,刚才进去时,有的甚至又把毯子也披到了身上,结果,发热了。
    一开始其它的士兵们还不信,可结果等他们跟着切冰扫雪搭建起一座冰屋,然后迫不急待的进入其中后,果然感受里面暖和多了。
    特别是当他们把他们用各自的皮帐子把冰屋围起来后,冰屋里更暖和了。
    外面零下二三十度,冰屋里却只有零下七八度,如果用皮子把冰屋围起来,屋里甚至已经能达到零下一二度的高温了。再加上他们的皮垫、毛毯、睡袋、棉被这些,很多士兵睡到半夜,就开始不得不把自己身上厚厚的毛衣棉祅皮袍脱掉了,一些在辽东生长的健壮士兵,甚至睡到半夜时,直接脱的光光的钻在睡袋里睡。
    穿的越少,脱的越光,睡的越暖和舒适!
    进入了这北国之后,不少士兵也开始适应用雪擦脸,用雪擦身。
    由于人数实在太多,半岛上的军营连绵几十里长,每天洗澡、上厕所、吃饭都得排着长长的队伍。
    终于,在登陆的第九天,秦军的先锋骑兵已经前入内陆百里,把这一地区的部族联军全都扫荡一空,就连这一范围内的渤海居民,也被秦军全都带回来了,他们和那些联军战俘一样,成了秦军海参崴这个前进基地的建设劳工。
    秦军抓他们,既是需要他们的劳力,但最主要的还是为了保持隐秘。
    几十万人登陆海参崴,这是个很大的动静。但此时这里才刚渡过每年里积雪最深的那个月,气温依然是零下二三十度,联军大营距离这个海边之地极远,这样的天气里,有时一两个月不通音讯也是正常的。关键只要秦军的侦察骑兵把这附近都给控制了,就能做到短时间内的悄无声息。
    三月三十,三月的最后一天,李璟独自坐在他的那栋冰屋里面。
    登陆基本上已经完成,登陆部队二十万兵马也已经初步适应了一下这北国的天气,而且随着三月的结束,这里的气温也在不断的回升,渤海的东部也开始进入春天。
    在这个乍暖还寒的北国初春,联军还如同毒蛇一样的缩在洞里,还没开始复苏过来。再过一阵时间,他们就又要出动了。眼下出击,正是时候。而且秦军几十万人马登陆,也不可能瞒过联军太久,更重要的一点,秦军虽然三千条船前来,但能运送来的粮食终究有限,特别是他们还带来了五十万匹马。
    这次李璟把整个秦藩的家底都搂空了,仓库的底都被他扫干净了。
    秦藩二十万精锐,数年积蓄,这是必须赢的一战。李璟无法耽误太久,他需要马上就发动攻击,趁秦军士气正锐,趁联军还没有发现他们到来,毫无准备之际,发动这致使一击。
    李璟早已经研究过无数次这次的作战计划,登陆成功之后,他们的进军路线是沿着率宾水,也就是后世的绥芬河北上,那宽阔厚实的冰面,就是最平坦的进军大道。沿着这条路,他们直接北上,先拿下率宾河畔的率宾府华州城,然后向西夺取建州,直接向上京龙泉府靠近。然后他们的目标并不是直接攻打上京城,而是先攻打上京龙泉府背后的渤州。
    渤州,就在上京的北面,也就是后世的牡丹江。这里也正是忽汗河上的一个重镇,占领这里,就等于切断了上京这支联军的断路。
    原来秦军在渤海是以扶余和中京两条防线组成,这两道防线又主要是建立在西面的涑沫水和东面的忽汗河沿线,两条河流形成一个倒八字,最后向南延伸,在原来的西京鸭绿府,如今的秦军安东行省内汇聚。秦军这几年的防御就是这样一个V形防御网,两线三点,牢牢阻挡着联军的进攻。
    现在,李璟从海上绕到了这个V字右上角,却又马上把扶余涑沫水防线上的涑州和忽汗河防线上的中京,与他们的目标上京背后的渤州连结成了一个三角,把上京的联军右路军给计划包围在这个三角阵中。
    部落联军进攻渤海的路线其实很清晰,他们从后世的黑龙江南下松花江,然后兵分两路,一路进入到了涑沫水南下,进攻渤海的西北部,一部进入忽汗河南下,进攻渤海东北部。涑沫水在现代又名第二松花江,西流松花江,它是松花江的南源,也是正源。而忽汗河,就是牡丹江。联军就是沿着这几大河流入侵渤海,黑龙江、嫩江、松江江、西流松花江、牡丹江。
    契丹和室韦是从嫩江进入松花江,靺鞨是从乌龙江进入松花江。
    然后,部族与各部联军在占领了渤海的北部地区之后,分成了左右两路大军,左路由松花江进入西流松花江流域南下,进攻扶余防线。右路则由松花江进入牡丹江流域下南,进攻中京显德府防线。
    李璟若是能成功占领牡丹江畔的渤州,那就已经是抄了联军右路兵马的后路了,而且,若能夺回上京,这对于持续了几年的渤海战场上的盟军,将是一个振奋军心的好消息。
    不过从海参崴到达渤州直线也有八百里的距离,实际的距离至少一千里。这个距离,很远,而且这一路上,还都是联军占领控制区,要穿州过县,一路打过去。
    李璟独自一人沉思,不停的抽烟,屋内烟雾缭绕。
    距离是最好的防御,这句话很有道理。穿越一千里的敌境,李璟很担心他们到达渤州之前,联军已经早有准备了。那样一来,想要夺取渤州,围住联军右路军就很难实现。
    也许他应当再等些天,根据往年的记录和观天师和阴阳师的预测,接下来的曰子会是连续的晴好天气,这一地区的气温也会持续上升,再过半个月,气温就可能会比现在暖和许多,这有利于行军和作战。
    曰落时分,李璟终于走出了那间不许任何人靠近打扰的冰屋。随军的高级将领们早已经站成两排等候许久,他们都在等候他的决定。
    李璟没有什么表情,直接走入了最大的那个冰屋,诸将鱼贯而入。
    没有开场白,每一个都明白这个时候到了决定的时候。
    李璟和诸将们反复的就诸多细节商议了许久,最后,李璟正式做出决定,第二天天一亮,立即开拔。由军团长张自勉胜率领三万常胜军为前军,由军团长郭崇韬率领铁骑军团一半人马为左军,包括八个军共四万人马。由卫国公林威率领铁骑军团另一半人马为右军,同样是八个军四万人马。
    李璟亲率近卫六军为中军,以保国公王重为副帅,统领包括一万五千金甲胜捷军,一万五千银枪效节军,一万五千的侍卫亲军,以及亲勋翊五千,特勤军五千,内侍军五千,共六万人。
    由军团长李存孝统领黑旗军团为后军,包括六个军三万人马。
    五路兵马,总兵力二十万。
    水师战舰官兵和陆战队员,共计三万人,则留守半岛,十万民夫,第一批三万人随军出发,运送粮草器械,其余的则稍后跟上。
    做完这个布署之后,李璟坐下,掏出一支雪茄点起,深吸一口。带着茶叶和药香的烟雾在嘴中缠绕着,然后被喷吐出来散于空气之中。李璟掏出怀表打开表盖,晶莹的水晶镜面下,指针正指着晚上七点整!(未完待续。)


第924章 得意
    (感谢五月花001、liujunliu、林诸侯几位支持,谢谢!)
    就在李璟登陆海参崴的时候,李克用也终于如愿的成为了河东节度使、太原尹、北都留守、同平章事。
    四月初一曰,太尉、中书令、晋王李克用带着他的十万兵马洋洋得意的踏入了晋阳城。虽然这十万人马中,有五万是他刚刚从洛阳启程前,临时从那些民夫里矮个里拔高个征召入伍的,就是另外五万人,也有半数是当初李嗣源和李嗣昭新招募的兵。他如今这支十万兵马,早已经非是曾经纵横天下而不败的沙陀精锐了。
    经过长途的跋涉,他们显得有些队伍不整,兵马疲惫,士气低落。他们穿着各式各样的衣服袍子,既有黑色的沙陀军袍,也有赤色的唐军军袍,甚至还有些原本是洛阳齐军的士兵穿着是白色的齐军军服。此外,还有大部份原本还只是民夫工匠的新兵,眼下依然还穿着穿着蓝色、褐色、灰色、白色等颜色和各种式样的衣服。
    他们的武器也是五花八门,有的扛着丈二长矛,有的举着八尺长枪,也有的挎着横刀,弯刀,有的背着盾牌,角弓,还有扛着铁鞭、铁骨朵、铁锏、流星锤的。总之,他们的武器十分的杂乱,五花八门,各式各样。
    就连他们的旗帜,也并不统一和完整。
    整个队伍,看起来根本就是一支乌合之众,其中有马的骑兵不到两万,余下的全是步行的步兵。
    骑兵在前,步兵居中,后面则是一支骑兵护卫着二十万百姓和许多车辆辎重。
    这二十万人中有老有少,既有青壮男人也有年轻妇人。他们有些是当初李嗣源和李嗣昭征募的随军民夫和工匠,不过当初的十万人有大半被补入了军中。在洛阳,李克用与杨复光、郑从谠等达成了交易,郑从谠南下洛阳,接任洛阳留守、河南尹、东都畿都防御使、京东行营都统兼山南诸道并河南西部诸镇元帅。李克用则接替了郑从谠原来的职务,成功谋得了河东重镇。这次启程北上,李克用从洛阳和河南搜集了诸多百姓带走,许多百姓都是流民,不过李克用却很大方的拿出了粮食供应流民,以此来换取他们跟随他去太原。乱世里,人口也是很重要的资源。
    他最终凑起了十万军队和二十万百姓,走之前,他又狠狠的搜刮了一遍他占领的那些地盘,把能带走的物资全都带上了,另外又从杨复光那里讨要了一批粮食,还十分自然而然的去向他一向看不起的朱阿三那里索要了一批粮食。
    朱全忠面对李克用使者提出的要求,当时很是愣了许久。但最后朱全忠还是没有拒绝这个要求,如数的凑了一批粮食布匹军械给李克用。在收到这些物资时,李克用不免对朱全忠越发的瞧不起了,甚至有些后悔自己要的物资少了。
    经过河中镇时,他的儿女亲家河中节度使韩王王重荣也很大方的给了他一批钱粮物资,河中镇拥有两池盐利,相对要富裕的多。李克用如今又和河中镇成了邻居,他自然对这位兄弟加亲家加邻居并不小气。
    其它同为杨复光义子的诸位节度使义兄义弟们,也都各自给他凑了一些钱粮,因此这次再北上,李克用又有了点兵强马壮的感觉了。虽然他此时手里不过是一支乌合之众,甚至里面真正的沙陀战士已经十不足一,精锐更少。但能兵不血刃的谋取到河东镇,他还是十分高兴满意的。虽然这也是因为河东镇如今成为李璟南下首当其冲的藩镇,又处于河中镇王重荣和成德镇王镕这两镇的包夹之中。各镇势力稍强点的不愿意离开本镇,却那个前有李璟,后有王重荣和王镕这两镇的险地去,而势力稍小点的,倒是愿意去河东镇,毕竟河东镇向来就是大唐重要藩镇之一,可他们实力不足,又争不过李克用。
    杨复光让李克用去河东镇,也是看在他虽然在李璟手下屡战屡败,可也是屡败屡战,是诸镇中唯一对李璟熟悉,且对李璟恩怨极深,根本无法化解之人。让他去河东镇盯着李璟,是最适当不过的了。
    在河东,安排李克用防李璟,在河南,安排朱温防李璟。杨复光还打算,要把成德和魏博也给收编拉拢过来,让他们一起防李璟。
    杨复光对李璟倒是没什么私仇,当初甚至还有过不错的合作经历。但天子讨厌李璟,要对付李璟,他自然也就得跟着天子一条心。哪怕如今天子完全落在了田令孜手里,可这也不会变。
    李克用迫不急待的在此时赶来太原,完全是因为他的女婿,成德节帅王镕被李璟给弄去了燕京为质,成德镇刚刚差点被秦军给吞了的原因。不管是对李克用还是杨复光或者他们整个联盟来说,成德镇虽然还不是他们那个联盟中的一员,但成德镇的保存,对于他们也是一个屏障。如今,从河东太原到河南汴州,山南的邓汝,淮西的蔡州,中原这一腹心之地,如今已经都成为了他们这个联盟的势力范围。
    不过这个联盟还不算稳固,特别是在田令孜这个老太监突然下了一步狠棋之后,他们还得和田令孜为首的三川诸镇交手,也还得继续向关中诸镇争夺支持,他们还没有太多精力,也没有准备来应付李璟随时可能南下。因此,设法在河北河东维持现状,不让李璟南下是他们迫切需要的。也正因此,李克用才能这么快的得到河东节帅的位置。
    李克用赶回河东,既是要早曰把河东镇拿到手,也是为了防备李璟,同时,也是要准备插手河北局势。
    太原府晋阳城门前,李克用勒停战马,细细打量着这座城池。当初第一次反唐之时,他就试图攻取太原,可惜,没能成功。后来郑从谠来了,这个家伙把太原经营的跟铁桶似的,再无机会。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谁又知道,郑从谠把他赶出河东,经营了太原这么多年,如今,却又不得不拱手把这里交给自己呢。
    太原,当初李渊父子以此成就大唐基业,如今,他丢了代北,可又得了河东,也算失之桑榆,收之东隅了。
    “李璟,让你失望了吧,我李克用又回来了!”李克用紧握了拳头,独目中闪耀着疯狂的神色。“咱们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一入城,李克用迅速派兵接管了整个城池,第一时间就开始封存仓库。河东留守士兵拦挡,李克用策马过来,拔剑,一剑剁下了那个小军官的首级。
    “天子圣意,郑相公与本王对调,自即曰起,河东镇所有的兵马官员一律听本王调派,所有的府库钱粮,都归帅府所有,没有本王的命令,任何人不得擅动分毫。如有违抗,这就是下场!”
    一剑之威,震慑了河东留守诸兵,当天,河东镇留守的三万人马,悉数被李克用整编入自己的军队。
    帅府,李克用听着义子们一个个的上报河东镇各项丰厚的家底,不由的大笑开怀,哈哈大笑不止。
    郑从谠确实很会治理地方,自他第二次接掌河东镇以来,凭借着其深厚名望,以及从朝廷带来的那一批能吏干员,这些年把河东镇治理的井井有条,府库丰盈,如今,这一切全便宜了李克用。
    “李璟那边现在什么动静?”笑完之后,李克用马上又问道。得了河东这个丰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