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衙内闯三国-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甄逸与糜竺对望一眼,都是笑了笑。糜竺抱拳道:“明公慧眼!呵呵,如今仗明公威势,北方之地尽平,无复大乱。公今又主政一州之地,想必也定会给我等商贾一份立足之处。故而,我与甄兄商议,是不是将家小迁来青州?一来可将北方的营生拾起来,二来嘛,应该对明公也是有些帮助的。却不知明公意下如何?”
    刘璋微微一愣,没想到糜竺竟问出这么一出来。轻轻蹙眉之际,却忽然见陈宫在一旁对自己使眼色。
    
    
   146章:蒲州来人(2)(完)

第146章:蒲州来人(3)

    装作不经意的抬手抚了抚额头,以袖子挡住旁人视线,往陈宫看去,却见陈宫目光往糜竺那瞟了一眼。
    心中一动,偷眼看去,猛然捕捉到糜竺眼中一抹精光掠过。微一沉吟,顿时明白过来。
    将手放下,抬眼看着两人,忽的哈哈一笑,指着糜竺道:“好你个糜子仲,这却是要来考较我吗?”
    糜竺面上毫无惊惶之色,微微一笑道:“明公何出此言?”
    刘璋嘿嘿一笑,撇嘴道:“如今虽说黄巾之乱平定,北方之地难道便真平静了吗?正因此番平乱,各郡得朝廷奉令,自征乡勇,大者数万人,小者几千人,改刺史为州牧事,令由自出,已现尾大不掉之势。
    而朝廷诸公,时至今日,尚未有任何说法。每日里只顾着争权夺利,只当万事大吉了。殊不知,地方势大,中央暗弱,此乃强枝弱干之势。
    而今,我更听说天子龙体欠安,已有预立太子之事。只是,好像期间颇多争议,迟迟不能决。外戚与中涓的对立,更因此趋于白热化。
    这种情形之下,若天子在一日,尚能勉强维持。但一旦有变,两边失了压制,嘿嘿,朝内不靖,朝外诸侯各自心思,太平二字又从何谈起?
    二公都是天下才智之士,又岂能看不出这点?子仲言要移家小来青州,岂不是欺人欺己之言吗?”
    此时屋里在座的,都算是自己人,刘璋也不藏着掖着,直言不讳的说来,众人都是面色微变。
    糜竺与甄逸对望一眼,同时轻轻一叹。糜竺这才抱拳苦笑道:“明公怪糜竺相欺,却是冤枉了。只是,我等确实对后事有些疑虑,一时拿捏不准,这才来与明公求教。如今,公既然说的如此直白,不知可有何应对之策?还望能有以教我。”
    刘璋微微一笑,与沮授、陈宫交换了个眼神,这才沉吟道:“我与二位相交多年,一直多蒙二位全力支持,这也才有了今日局面。所以,你我其实已是一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既然子仲问起,我便也就直言了。”
    糜竺大喜,正容道:“正该如此,便请明公指教。但有吩咐,我等绝不敢辞。”
    刘璋两眼射出锐利的光芒,来回看了两人一眼,这才淡淡的道:“京中局势变幻莫测,北方之地也是难以预估。两位若有避祸之心,不妨考虑下川中之地。如今蜀中已有我父坐镇,虽说汉中还留些残余,也不过芥藓之患罢了。最多不过是蜀中与中央信息难通,对于蜀中安定,却是没有妨碍的。两位若果有此心,我可与二位作书一封交与家父,必保的两位一家无忧。”
    糜竺与甄逸闻听这话,不由的同时一惊。刘璋这话虽轻描淡写,却说的笃定至极。而言中说汉中被贼人占据,导致蜀中与中央不能相通,言外之意,岂不是说,蜀中眼下已是刘家自治之地了?
    刘璋邀请自己二人将家小移至蜀中,固然是保全自己两家之意,但又何尝没有以此来试探自己二人的心思之意?
    此时一旦决定了,便再无任何退路。正如刘璋方才所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倘若刘家能成了事,自然荣华富贵不必多提。但若是一旦出了事儿,自己两家巴巴的送到蜀中的家人,也等若成了助逆的把柄,绝落不到好去。
    两人都是点头知尾的人物,只不过片刻间,便参透了里面的玄奥。而对于刘家竟然早已开始在蜀中布局,进而已然在此时就掌控了蜀中,这种能力和眼光,不可谓不令人惊怖了。
    再想及这数年来,两家其实一直就是全力与刘璋交好,这种基础,在这个时局中,比之别家不知深厚多少倍。而放眼天下,也实在再无一家,能比刘璋这儿更有成功的可能。
    两人对望一眼,瞬间便做出了决断。相对微微点头,糜竺抱拳正色道:“如此,多谢明公。明日,我二人便传信家中,克日往川中迁移。”
    刘璋眼中闪过一抹喜色,面上放松下来。糜竺此话,等若是表明了两家的态度。由今日起,两家才算真正的并入刘璋的势力,荣辱与共了。
    点点头,看着糜竺忽然又道:“子仲,我知你擅长内政,如今青州政事多驽,实在让我有些焦头烂额。不知子仲可肯来帮我一二?至于商事,我想有甄先生打理,该当完全没有问题的。”
    
    
   146章:蒲州来人(3)(完)

第147章:把诸葛家一锅端了(1)

    书房中,刘璋开口邀糜竺加入,协助政事。糜竺微微一愣,略一沉吟,随即点头应下。
    一家老小都答应往人家地盘上呆着去了,自己投身其门下,更能加深这种维系。糜竺有着超人的政治敏锐。既然想通此节,哪会推脱?更何况,他也是真的看好刘璋。
    既然应了刘璋相邀,糜竺便算属下了。当下,重新以下属之礼见过,刘璋含笑受了。
    旁边甄逸拱手相贺。若不是自己需要掌控商事,他倒也有心投入刘璋门下,如今却只能暗暗遗憾了。
    不过回头又一想,自己虽不能来,但好歹家里三个儿子,到时候让儿子来投入刘璋门下,岂不也是一样?心事遂平。
    他却不知,便是没有儿子来投,甄家也必然不会失了宠。刘衙内可是在数年前初见之时,就惦记上他家闺女了呢。
    不提甄逸心中有所思,刘璋得了糜竺答应,心中欢喜。这才转头对张辽道:“文远,适才席间你所说之事,我细细想了想,你可回去跟高顺将军好好研究一番。”
    张辽躬身应是,静静的听刘璋安排。
    刘璋道:“下一步关中之地估计要乱上一阵,不但你们在那儿有些不便。我担心兀蒙老爹的晏天牧场,也终究会被有心人惦记上。我听说这阵子,西凉之地好像有些混乱,你离得近,可知道其中详情?”
    张辽想了想,点头道:“回主公,雍凉一带是有些动荡。年前,遑中义从接连羌人,以北宫伯玉、李文候为首,举兵起事。后又推汉西州督军从事边允、汉人韩约为主,数月间,便攻杀护羌校尉泠徽、金城太守陈懿,阻塞狄道,临秦川而定。末将与高顺将军本有打他一下的想法,后来想想,怕误了主公的大事,这才没动。如今,他们已然占据凉州大半地方,声势不小。”
    刘璋点点头,站起身来,努力搜索着脑中已越来越模糊的记忆。他隐约记得,似乎黄巾大乱时,还有几股势力闹腾的挺欢实。这雍凉就是其中之一。
    只是,在他记忆中,北宫伯玉和李文候的名字有印象,但是那个什么西州督军从事边允,还有那个韩约,却是怎么也找不到相关记忆。
    难道是因为自己来了,新生出来的人物?还是原本历史中就有,却没有记载过他们?
    他蹙眉在屋中踱着步,苦苦思索。现在他越来越不敢完全依赖记忆,但是对于能记得事儿和人,总是能给他很多参考。以往的记忆,如今对他来说,更像一个资料库了。
    他这儿感到诧异,却不知这边允、韩约其实都是熟人。边允就是边章,而韩约,其实就是韩遂。
    至于为何此时这名字不一样,实在是后来西凉造反失败,两人为了掩人耳目,都改了名字而已。边允改名为边章,韩约改名为韩遂。这事儿,本来后世史书上也是有记载的。
    但是刘璋一来是时隔太久,二来,他当日所学根本就不认真,边章和韩遂改名的事儿,又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儿,自然也就不会让他记住了。
    
    
   147章:把诸葛家一锅端了(1)(完)

第147章:把诸葛家一锅端了(2)

    “主公,以宫之见,不妨让高将军他们动一动。”陈宫如今掌管军机处,更多时候,这些谋划军事方面的,都是由他出头了。沮授被内政拖住,只能从旁参考。
    刘璋停住脚步,抬头看看陈宫,微微点头,道:“我也是这么想的。不过,这动的时机要等等。后事艰难,在整个局势未完全明朗前,需得小心再小心。如果此时主动出击,很可能会被当做炮灰,白白牺牲不说,更是没有名头。雍凉地处边地,异族聚集密集,一个动不好,便算日后拿下此地,也必将是后患无穷,不得不防啊。”
    陈宫点点头,笑道:“主公勿虑!以宫之见,前时朝廷未能对他们动作,乃是因中原黄巾之故。
    如今,中原既定,以天子的脾性,安能容忍外族嚣张?我料不久,朝中必有举措。
    到时,主公可保举高将军一职,使其随朝廷大军而动,如此,便师出有名了。
    待得平叛之后,只要多备金珠银钱,以中涓之贪婪,天子之个性,让高将军牧军雍凉,也不见得不成。
    若能如此,老大人此时已据蜀中,主公牧伯青州,再有高将军掌控西凉,一待朝中有变,可使蜀中与雍凉内外夹击,打通汉中。随后与主公南北呼应,此王霸之图也。此事,主公该当好好争上一争!”
    陈宫此谋一出,屋内众人都是点头不已,张辽更是面现兴奋之色。他与高顺在外多年,时时念叨的,就是能随主公跃马中原。如今,眼见这事儿有门,不由的心中大是期盼。
    刘璋微微一笑,点点头笑道:“若能这么办,自是最好。且沉住气,伺机而动就是。文远,这次你回去后,将我与公台先生之谋,说与高将军知道。却要注意保密,此事万万不可稍泄半分!”
    张辽连忙应诺。刘璋见他满面坚定,心中放心。张辽行事稳重,又心思缜密。而高顺为人沉肃,少言寡语,忠坚不移。这二人在一起,绝对是最佳搭档。这也是当年为什么自己将他们放出去的原因。
    两件大事儿都敲定了,刘璋心中放松下来。回身在上面坐了,这才转头对甄逸和糜竺笑道:“先生和子仲久在中原走动,广交四海之士。不知,可有高才大贤推荐给我?我这阵子,可是为这人手不够,快要愁白了头发了。”
    甄逸一愣,皱眉想了想,微微摇头道:“甄逸半生居于河北,所交之人倒是不少贤才,但大乱起时,已然避往司隶。故交旧友,全然联系不上了。只能待日后慢慢寻访,再为明公荐之。”
    刘璋原本也是随口一说,见甄逸为难,只是摆摆手笑笑,倒也先谢了一番。
    糜竺在旁却是若有所思,半响,忽然道:“主公,我有一弟,唤作糜芳,有些武艺,或可一用。”
    刘璋瞄了他一眼,心道,我当然知道你那个弟弟。奶奶的,刘大耳朵可就在他手里栽了一回,把关羽都葬送了。这人有也罢,无也罢,可让自己提不起多大兴趣来。
    
    
   147章:把诸葛家一锅端了(2)(完)

第147章:把诸葛家一锅端了(3)

    只是这话却不好说,面上只能作出欢喜状,点头应下。糜竺却又接着道:“我这兄弟,才学平平,小事可任,大事却万万托不得,还望主公慎之。”
    刘璋微微一愣,随即心中大为敬重,正身庄容道:“有劳子仲提醒,我自晓得了。”
    糜竺这才轻轻点头,想了想又道:“主公欲要求贤才,不知可听说泰山诸葛兄弟吗?”
    诸葛?
    刘璋闻听这两字,不由的心中一惊,登时就留上了心。只是想想那诸葛亮这时候,最多不过四五岁吧,糜竺口中的诸葛,应该不是说的他。那又是谁呢?
    心中想着,忙问道:“不知子仲所言诸葛兄弟,究是何人?可能详细说说?”
    糜竺拱手道:“正要为主公说之。这诸葛兄弟,兄者唤做诸葛珪,字君贡。若竺所记不错,应是为泰山郡丞。弟为诸葛玄,皆汉故司隶校尉诸葛丰之后。兄弟二人皆为经世之才,长于政略。泰山郡正是主公辖下之地,主公使人征召即可。”
    刘璋闻言大喜,点头道:“如此甚好。待我明日便派人去寻他二人。啊,对了,子仲可知有诸葛亮其人?”
    刘璋口中应着,忍不住的就多嘴问了出来。糜竺一愣,想了想,摇摇头表示不知。
    刘璋微微有些失望,想想确实,诸葛亮这会儿才多大啊?要是这么小就广为人知,只怕不是妖孽,也是个穿越的了。
    只是转念一想,又问道:“那……。。可知有诸葛瑾这人?”诸葛亮他哥哥,历史中,是跟了孙权那绿眼睛的。记得书中诸葛亮读书时,这诸葛瑾就已经辅佐了孙权,想必应该比诸葛亮大不少,只要能找到他,诸葛亮也就不远了。
    当然,找到诸葛亮这会儿也不可能有什么用。只不过刘璋对于这个智近于妖的家伙,总要掌握他的动态才感到安心。
    糜竺一呆,不明白主公咋就跟诸葛一家耗上了。只是既然刘璋问起,便又想了想,刚摇摇头,随即眼睛一亮,迟疑着道:“这个名字,嗯,好似诸葛珪的大儿子,便是单名一个瑾字。此子如今估计也只十一二岁吧,竺实在记不清了。”
    口中说着,自己却又摇摇头,显然是觉得刘璋不可能去问一个孩子。天下同名同姓者多,却不知主公口中的诸葛瑾,又是哪位大贤。
    他这里摇头,刘璋却是不由的大喜。我擦的,怎么,这个诸葛瑾原来是诸葛珪的大儿子吗?那岂不是说,诸葛亮就是他的二儿子了?我勒个去的啊,这下发达了。奶奶的,一锅给他诸葛家全端了!尼玛的!毛都不给大耳朵留一根,我看丫还怎么蹦跶。
    刘璋心里这个美啊,忍不住面上就眉飞色舞起来。房内众人看着这位主公,一时间不由的面面相觑,完全不明白怎么回事儿。
    刘璋察觉到众人目光,不由的省悟,咳咳两声,将兴奋的心情压制住,点头道:“嗯嗯,好,我知道了。啊,除了诸葛兄弟,子仲可还有贤才推举吗?”
    糜竺微微一晕,合着你当我是贤才批发户吗?我推荐咸菜成不?心中暗暗腹诽着,正要摇头,却猛然真的想起一人,眼睛不由的一亮。
    
    
   147章:把诸葛家一锅端了(3)(完)

第148章:二张(1)

    “要说这附近,竺确实难再举荐,不过,昔日在徐州时,却知道南边有位大贤。主公若不嫌远,倒是值得去拜访一下。”糜竺笑着对刘璋道。
    刘璋哦了一声,也真没想到糜竺这儿还真有货,不由大感兴趣的道:“不怕远,子仲且说来听听。”
    糜竺点头,想了想道:“江东之地,向来文风鼎盛。若论起其中佼佼者,却首推江东二张。彭城张昭张子布、广陵张纮张子纲。张昭其人,弱冠后便举孝廉,后常与江东名士相交,坐论时事,高知灼见,人皆称道。
    其兄张纮,更是惊才绝艳,少年时便举茂才,曾游学京都。其时,京都之人多有赞誉,称其有经世之才。后归本郡,只一心读书,京中曾数度征辟,俱皆退却不就。
    如今,这二人俱在秣陵闲住,主公求贤若渴,不知可有意乎?”
    刘璋听到张昭、张纮的名字,先是一愣,随即拍腿暗叫。可不是咋的,自己怎么就把这两人给忘了呢?
    这二人,历史上都是被孙策请了出山的。两人虽对于军略计谋不擅长,但治政之能可称得上当世翘楚。
    张纮更是玩外交的高手,受命往许都出使曹操,不但促成了两家的联姻,甚至在关键时刻,进言曹操,使得曹操打消了征伐东吴的意向,从而使得孙权最终获得了发展的时间,成就三足鼎立的局面。
    而张昭,在孙策临死前留给弟弟孙权的话中,一句“内事不决问张昭”之语,便足可见其人的才智学识了。
    以这两人的能力,自己若能将其请出,内政纷扰的障碍,定可应手而解。
    想到这儿,霍得站起喜道:“子仲可是帮了大忙了。我也早听闻两位先生大名,只是军务倥偬,竟至一时未能想起。此大贤也,我当亲往求之。”
    糜竺见刘璋纳了自己的推荐,也是暗暗欢喜。他虽说与刘璋相识最早,两下关系也是极为亲近,但今天却是真正意义上的加入。以新晋身份,连连举荐,均得接纳,这事儿本身就是一种莫大的认可。
    屋中众人各有所得,几件事儿也都有了定计,都是心怀大畅。欢谈一番后,这才各自回房歇息。
    第二天,糜竺写了家书,让甄逸回蒲州交与家人,一来调弟弟糜芳来青州任职,二来便让家人跟着甄逸一家一起往蜀中迁移。他自己却是不能走了,这边政事千头万绪,即刻便要投入到工作中去。
    甄逸应了,与张辽一起向刘璋拜别。分手之际,自有一番不舍,刘璋拉着张辽,谆谆嘱咐一番,张辽方才洒泪而别。
    等到这二人走后,刘璋一边派人发文往泰山郡调诸葛珪兄弟,一边让人先备齐礼物,准备等诸葛珪兄弟到了后,便立刻往扬州走一趟,将二张请来。
    三日后,诸葛珪、诸葛玄应招而至。刘璋接着,假作不经意的问起之下,果然诸葛瑾和诸葛亮都是诸葛珪的儿子。只是,如今,诸葛瑾不过年**十二,诸葛亮才不过四岁。
    
    
   148章:二张(1)(完)

第148章:二张(2)

    刘璋心里喜翻了天。对于诸葛亮,他不会去特意干涉。这个人虽然历史上厉害的近乎妖孽,但其人的发展,必然和环境有关。
    史书记载中,好像是因为后来曹操攻打陶谦,诸葛一家为了躲避战火,才迁离了青徐,在扬州住下。
    而后,正值豫章太守周述病亡,其时诸葛珪已死,诸葛玄得袁术表奏,补了豫章太守的缺。
    只是时过不久,在其时李傕干预的朝廷政令下,又以朱皓出任豫章太守。其中牵扯着错综复杂的□□,诸葛玄不愿参与其中,由此不但被朱皓等人仇视,也不招有着别样心思的袁术所喜。
    无奈之下,只得带着兄长一家老小,再次迁移,往时任荆州牧的刘表处投靠。不久后,诸葛玄病故,诸葛瑾出任江东幕僚,诸葛亮便和幼弟诸葛均在隆中耕读。几经磨砺之下,才有了后面的惊才绝艳。
    这其间,他辗转四州之地,见识了数场政治角力。少年时的颠沛流离,也让他开阔了眼界。种种经历,其实都是之后他攀上顶峰的因素。
    故而,刘璋绝不想因为自己的插手,从而人为的毁了他。至于原本涉及的那些经历,刘璋相信,在自己的治下,其父其叔,甚至其兄诸葛瑾,都会给他提供更广阔的资历,只会比原本接触的更多。
    刘璋需要的,只是将这个人保持在自己视线之内。不要被别人搞了去,最终成为自己的敌手或者牵绊。如此足矣。
    有了这种想法,刘璋在为诸葛珪兄弟安排工作时,便特意流露出注重孩子从小培养的意思,他二人接触的政事,不妨让家里孩子听听之类的。诸葛珪兄弟先是有些莫名其妙,随即便是感动不已。
    主公如此说法,分明是以股肱相待,自己二人若不肝脑涂地以报,当真枉称为人了。
    刘璋不知道自己一番心思,却得来二人死心塌地的效忠。眼见两人激动,心下自是欢喜。又再嘱咐他们将家小都接来城中安置,才令二人往政事堂去报到。
    有了这一批的干才加入,青州内政之事,终于是渐渐纳入了有序的发展。刘璋松了口气之余,目光也转到了当日提及的演武堂一事上。
    他如今麾下既定的格局,便是政事堂主持内政之事,军机处相当于后世的参谋室,演武堂自然就是军事培训基地。而刚刚有了想法的海事方面,目前还只能慢慢去积累。
    当然,内陆的水战和短途的近海打击,还是可以通过招募精通水军的将领和士卒去达成的。事实证明,汉末时期的水战早已发展成熟,并没什么太大的阻碍。
    但刘璋心中的海事,却是那种可以从南到北,甚至整个纵横黄海、渤海、南海几大海域的真正海军力量。
    如今的制约,不在于造船业,而是对海域洋流、季风等的掌握,对于航海的线路等等。这些,却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或许,陈登能带给自己些惊喜吧……。
    
    
   148章:二张(2)(完)

第148章:二张(3)

    当日北海收的三个人,各有神秘的任务。两个主内,一个主外。陈登就是那个主外的。这也是刘璋做为穿越者,远超这个时代人眼光的地方。
    教文识字的政令下达以来,军中低级将佐的进步是显而易见的。刘璋在过问了一番后,很是满意。估计最多再有半年,便可通过演武堂进行真正的军事培训了。
    眼见诸事皆顺,刘璋暗喜。数日后,下人来报,访贤所需的礼物已然全数备好,刘璋遂决定动身南下。
    这一次南下是访贤,不似往日出征,中原之地大股的贼寇又几乎尽数剿灭,没什么明显的危险性。故而,也可看做是一次出游。
    对此,军中各将倒没什么感觉,但刘璋后院却有些热闹。如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