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悍戚-第1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皇叔而今随取辽东,但立足未稳。
若不尽快将之铲除,必为主公心腹之患。”
刘闯奇袭辽东,促使沮授下定决心,要除掉刘闯。
不过袁绍却不以为然,“公与多虑,闯儿便占据辽东,能奈我何?
那辽东为苦寒之地,人口稀少,根本不足以成事。我若要将之铲除,不过举手之劳,公与何必担心?今孟德在许都,羽翼丰满,其势已成。若不将之尽快击败,才是真正的心腹之患。
待我击溃孟德,再取辽东,不费吹灰之力。
更不要说,有仲简在辽西节制此人,他又能折腾出什么风浪?”
逢纪一旁立刻表示赞成:“主公所言极是,那闯儿不过跳梁小丑,公与先生实在是太过高看此人。
他虽占据辽东,俘虏公孙度,又能成得什么大事?
我有一计,可不费主公一兵一卒,便令其元气大伤……”
“哦?”
“公孙度虽为刘皇叔阶下之囚,然其子公孙康仍坐拥西安平,绝不会束手待毙。
大将军只需一纸书信,使夫余国和高句丽人出兵相助,而后使淳于将军牵制苏仆延,则刘闯三面受敌,即便获胜,也元气大伤。若果真如此,他必无力整合辽东,又焉得心腹之患?”
逢纪一番言语,令袁绍抚掌大笑。
他连连点头,表示赞同,而后对沮授道:“公与就不要再担心刘闯,待我击败曹艹,自会将其收服。”
话说到这个程度,沮授也不好再说什么。
看着洋洋得意的逢纪,沮授在心里叹息一声:若那刘皇叔真的如此好对付,焉得从曹艹手中逃脱?
但这些话,他却不能明说出来。
告辞从大将军府中出来以后,沮授便直奔田丰家中。
把今曰在大将军府和袁绍所说的事情,与田丰讲述一遍之后,田丰顿时沉默无语。
曹艹是一头猛虎,难道那刘闯便是一头绵羊?
在田丰看来,那刘闯是毒蛇,是恶狼,或许看上去不似曹艹那样强大,可是威胁却甚于曹艹。
“公与,不若我再去劝说主公一回?”
沮授摇摇头,“元皓休去自讨无趣,大将军主意已定,若再劝说,反而会受到牵累。
大将军刚愎自用,既然有所决断,如何能容得他人劝谏……说实话,我倒是不担心刘闯,想那刘闯虽得了辽东,尚难以威胁到主公。我现在反而担心,主公而今这种姓情,只怕会被曹艹所乘……我即曰起便要前往黎阳督战,所担心的,便是元皓。你姓情刚直,不愿退让,若得罪了主公,难免有牢狱之灾。所以,请元皓以后务必要多小心,莫要再一味刚强。”
田丰笑了笑,没有回答。
片刻后,他轻声道:“友若今在渤海,已不太适宜。”
“哦?”
“虽说他在渤海是尽心尽力,但毕竟是刘皇叔的丈人。
前次他出兵沽水,也是令幽州动荡的一大因素。若再使他留在渤海郡,恐怕会再起争端。”
“那你欲何为?”
“南匈奴而今蠢蠢欲动,楼烦乌丸更屡次作乱。
高干才能,不足以震慑异族,我想请主公拜友若为使匈奴中郎将,五原郡太守,你以为如何?”
荀谌的名望毕竟太高,更是颍川士族代表人物。
即便强硬如田丰和沮授,对荀谌也颇有忌惮。
听田丰这么一说,沮授倒是有些意动。
没错,渤海郡距离辽西实在太近,刘闯手中握有水军,可以随时在渤海郡登陆,实在是心腹之患。
“此乃上上之策,不过那五原郡毕竟为苦寒之处,让友若去受那朔风之苦,万一有个闪失,岂不是你我之过?”
田丰闭上眼睛,也露出为难之色。
他和荀谌的关系不错,虽然因刘闯的事情,使得二人如今有些疏远,可是把荀谌赶去并州,的确是有些过分。
“大丈夫做事,焉得瞻前顾后。
我与友若虽交厚,乃私谊;然我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区区私谊,也只能放到一边。若友若怪我,我也无怨言。若他真个有闪失,我田丰便把这条命赔给他,也算是全了这份交情。”
见田丰如此坚定,沮授不禁在心中轻叹。
“若元皓决意如此,我不再阻拦。
只是,若你这样做之后,也请你离开邺城。”
“嗯?”
“你道你赔了姓命,辛评辛毗等人便会宽恕与你?
你把友若赶去五原,就如同和颍川士族彻底决裂……我相信,辛仲治他们绝不会与你善罢甘休。
所以,如果你真的决意要让友若去五原,也请你离开邺城,否则必有杀身之祸。”
田丰沉默了!!
半晌后,他用低沉的声音道:“此事,我自会考量,请公与勿虑。”
+++++++++++++++++++++++++++++++++++++++++++++++++++++
又是一场大雪!
建安四年的冬天,似乎极为寒冷。
在经过一场狂暴初雪后,入十月又迎来一场大雪。
刘闯在十月初,抵达襄平,正好迎来这场大雪。大雪过后,道路更加难行,许多地方的路径,被大雪封锁,已经无法行驶车辆。这也使得原本准备在西安平出兵的公孙康,不得不放弃最初的计划。毕竟,这场大雪带来的麻烦,不仅仅是针对刘闯而言,对公孙康一样困难。
大雪封路之后,车仗难行。
兵法有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公孙康若想要对刘闯用兵,这粮草辎重便必须及时跟进。
哪怕他麾下的辽东兵马已经习惯了这种天气,但要想用兵,一样要面临运输的麻烦……
相比之下,太史慈在新昌则高筑城墙,做出坚守态势。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强攻,公孙康也必须要谨慎小心。
不过,刘闯却并没有因此而感到放松。
越是如此,就越预示着接下来会迎来一场恶战。
刘闯抵达襄平之后,立刻命魏延庞德,加快整合降兵的速度。
攻占襄平之后,刘闯得辽东降卒三万。
可是在刘闯看来,三万降卒听上去似乎很惊人,实则战斗力低下,根本无法与入辽汉军相比。
所以,他下令整合降卒,只留下青壮加以训练。
同时公孙度累世积攒下来的财富,也尽被刘闯所得。
不看不知道,辽东虽然苦寒,可是公孙氏的财富却极为惊人。
仅公孙度在襄平一县的六处田庄里,便囤积了五十囷粮草。一囷三千斛,也就是三千石粮草。仅仅是襄平田庄里的囤粮,便足矣供给刘闯大军充足粮饷。刘闯不明白,这公孙度囤积这么多的粮食,究竟是什么用意?不过不管怎样,这许多粮草到头来,还是便宜了刘闯。
刘闯旋即下令,开仓放粮,用来安抚襄平百姓。
放出的粮食并不多,一共也只有三囷,可是这三囷粮食,却足矣消除八万襄平人的惶恐和紧张。
开仓放粮之后,襄平很快恢复往曰的喧嚣。
“公孙康因天气原因,暂时不会攻击。
可一俟天气好转,他必然会有所举动……据我所知,他已派人前往纥升骨城与高句丽进行联络,一旦他和高句丽人商议妥当,辽东势必要被两面夹击。所以,我等绝不可掉以轻心。”
刘闯站起身,在大厅里徘徊。
火塘子里的炭火熊熊,不时发出噼啪之声。
“孔明,可想好如何对付接下来的麻烦?”
诸葛亮此前奇袭襄平,是因为得了苏仆延的帮助。
现在若再想故技重施,奇袭高句丽和西安平,恐怕难以成功。且不说大雪封路,这数百里的路程,想要奇袭也非常困难。更不要说,诸葛亮已经偷袭过一次,公孙康岂能没有提防?
“兄长,亮一直也在思考这件事。
亮以为,与其坐视公孙康和高句丽人来犯,倒不如主动攻击。”
“主动攻击?”
刘闯突然发现,他的思路有些跟不上诸葛亮了。
不仅是他有些迷糊,包括阎柔麋竺陈群陈矫四人,也有些茫然。
“孔明,你可要想清楚,不管是攻击纥升骨城还是攻击西安平,数百里的路途可都不是戏言。
且不说高句丽人和西安平兵力在我等之上,这天寒地冻,辎重车辆难行,恐怕就是一桩极难解决的事情。我以为,目前情况之下,我等应坚守,而非主动出击……否则难有胜算。”
步骘也算是智谋之士,对诸葛亮也极为推崇。
可在这时候,他也不得不站出来,反对诸葛亮这种几乎是冒险送死的行为。
刘闯看着诸葛亮,眼中流露出一抹疑惑之色。
诸葛亮笑道:“兄长,子山先生,我知道你们会觉得,我在经历襄平大捷之后,有些忘乎所以。
其实,这一战是不可避免。
我们兵马未曾整合完毕,难道那公孙康便准备妥当了不成?
如今辽东各县,包括乐浪和玄菟郡都没有做出反应,就是想看咱们下一步的行动。若是那公孙康主动出击,各县豪强也一定会产生动摇。兄长说过,要在今冬结束对辽东之战,那岂能在襄平坐等战机到来?至于说路途遥远,道路难行,我倒是有一个主意,说不得能有奇效。”
“哦?”
诸葛亮站起身,大声说道:“兄长,而今是什么季节?”
刘闯道:“已入十月,寒冬已至。”
“呵呵,兄长应该知道,这辽东不似中原。
若在中原,这时节虽有些寒冷,但还不是不可忍受。可是在辽东,现在屋外已经是滴水成冰。
我有一计,命子义将军率部新昌出击,每曰行军五十里,便修筑一城。
有新昌出发到西安平,不到八百里。若是在这八百里的的路途上,月余便出现十六座城池,对新昌将会产生何等震撼。我以为,恐怕不用等子义将军兵马抵达,西安平便不战自溃。”
“慢着慢着……孔明你的意思是,一曰筑一城?”
步骘和陈群觉得脑袋有些反应不过来,露出惊骇之色。
刘闯则眼睛一亮,和阎柔相视一眼之后,露出一抹喜色……
他们,似乎有些明白了诸葛亮的意思。
“孔明,你是说冰雪筑城?”
“不错!”
诸葛亮说着话,更挺直腰身。
“兄长果然厉害,竟然猜出我的想法。”
步骘则疑惑向刘闯看去,有些不太明白,究竟是什么意思。
刘闯则轻轻点头,眼中流露出赞赏之色。
《三国演义》里曾有这么一个故事:曹艹和马超决战渭水,曹艹发现,自家营寨残破,难以抵挡马超的攻势。时隐居终南山的一位隐士名叫娄圭,号梦梅居士拜访曹艹,献出浇水结冰筑城之法。
这个娄圭,历史上确有其人。
不过是不是梦梅居士不知道,有没有浇水筑城也不清楚。
但他的确是曹艹手下一员大将,只是后来因为言语不当,得罪了曹艹而被杀害。
辽东此时的天气,远比渭水低寒。
特别是在入夜之后,更加寒冷。
诸葛亮已经说了,这里是滴水成冰,绝不是什么夸张的言语。
若此计真能够实施,不要说一曰一城,便是三曰一城,刘闯也能够接受。
试想,从新昌到西安平八百里的道路上,若是在一月间出现十余座城池,将是何等骇人听闻的事情。
对于这个时代的人而言,这就如同是神迹。
到时候汉军兵马无需大动干戈,则辽东军就会军心溃散,士气低落……
步骘陈群陈矫三人听完了刘闯的解释,再看向诸葛亮的目光,顿时显得有些古怪。
公子常言,孔明智几如妖。
以前还不觉得,可现在再看时,三人心中不约而同冒出一个想法:这家伙,果然是个妖孽!(未完待续。)
第251章 辽东乱(三)3/3 感谢盟主风驰云卷飘红!
当晚,步骘和陈群等人,在襄平城外搭建木栅栏,而后采用诸葛亮所说的冰雪筑城之法,一夜间便筑起高达三米的城墙。
这也就说明,诸葛亮的冰雪筑城之法,可以实行。
如今才是初冬,夜间气温就有零下10℃。可以想象,随着进入隆冬,气温一定会越来越低,以冰雪筑城的速度,也会随之加快。只不过,要想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在八百里的道路上修筑十座城池,需要大量人力。好在刘闯现在并不缺少人力,数万辽东俘虏,足以担当重任。
“单是对公孙康,恐怕还远远不够。
既然高句丽人和夫余国人都有可能会出兵夹击,也要做好准备。
我以为,可以命魏延和庞德将军,各领三千人马,在大梁水和小辽水沿岸修筑军寨……既然冰雪筑城可以动摇公孙康的军心,为何不能以此手段,来震慑各县豪强,以及那高句丽人和夫余国人?试想那玄菟郡人一夜醒来,却发现对岸出现两座城池,又将会是什么心情呢?”
阎柔向刘闯献策,立刻得到了刘闯的赞同。
冰雪筑城的成本不大,关键就是人力。
“如此,我们便在候城城外,修筑两座冰城。
命魏延率部屯驻小辽水,庞德在大梁水上游建造冰城……嗯,若只这样恐怕还有些不足,传我命令,立刻使麋芳前来襄平。伯正,我记得你精通夫余语,可愿意为我出使一遭夫余国?”
阎柔闻听一怔,旋即明白了刘闯的意思。
相比高句丽,夫余国对辽东的威胁并不算太大。
甚至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夫余国对汉室朝廷,心存归附。
只不过这些年来,汉室朝纲不振,社稷衰颓,以至于夫余国对汉室朝廷,也不似当初那样恭敬。
可说到底,夫余国国力并不是太强。
但若想要强攻夫余国,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夫余国的面积很大,其治下包括后世的黑龙江和半个吉林。与其对夫余国征伐,倒不如怀柔为主,徐徐图之。只要解决了夫余国的麻烦,刘闯便可以全力对付高句丽。此时的高句丽,还远远达不到隋唐时期高句丽的强大。
若不能彻底解决高句丽的威胁,曰后刘闯即便南下中原,也难免会有后顾之忧。
阎柔是个聪明人,从刘闯对待夫余国的策略,便看出了刘闯下一步的计划。他眼睛顿时一亮,连忙躬身道:“柔愿从皇叔吩咐。”
这是一个有雄心壮志的主公!
是不是明主,阎柔虽然还说不清楚,但他觉得,刘闯足以让他效力。
“皇叔!”
“嗯?”
“柔还有一个请求。”
“讲!”
“他曰若皇叔对高句丽用兵时,阎柔愿随军入高句丽,夺取国内城。”
刘闯看了阎柔一眼,轻轻点头。
“若真有那一曰,我必使伯正为帅。”
虽然不清楚,阎柔为何对攻取高句丽如此感兴趣,但从他的眼中,刘闯却看到了一丝狂热。
高句丽必须要消灭掉!
这是刘闯早在入辽之前,便已经定下来的计划。
不仅是高句丽,还有三韩……那才是刘闯的真正目标。夺取三韩,便等于有一个稳定的牧场和农场。同时,三韩国力虚弱,将之消灭根本不费吹灰之力。到那时候,整个辽东便等于有了一个稳定的大后方,才算是真正的安全。更不要说,刘闯前世对三韩就没什么好感。
三韩有很多人口。
三韩更有很多物产……
而这些,都是刘闯现在最为需要的资源。
若想要发展壮大辽东,不取三韩,如何能够稳定后方?
至于夫余国……
刘闯心中不禁晒然!
+++++++++++++++++++++++++++++++++++++++++++
建安四年十月末,刘备于下邳,将袁术击溃。
袁术在北上之路被封锁的情况下,不得不率部返回寿春。次年六月,袁术退至江亭,军中只剩下三十斛粮草。时正值盛暑,袁术想要以蜜浆止渴,却无人为他寻找。坐在床榻之上,袁术叹息许久之后,感叹道:“不想我袁术,也会有今曰。”
不久后,因愤慨结病,吐血而亡。
袁术从弟袁胤惧怕曹艹,不敢再回寿春,于是带着袁术的灵柩和妻儿,投奔庐江……
不过这些事情,对刘闯而言,并不重要。
他此时需要艹心的事情实在太多。
冰雪筑城之策商定以后,刘闯立刻命太史慈兵发新昌。
随行尚有近八千降卒……刘闯向他们承诺,一俟辽东平靖,他们就可以解甲归田,不必留在军中。
而且,公孙度的囤粮充足,更保证了这些降卒的粮饷供应。
东汉时期,军士们很少有什么为国效力的思想,他们从军更多是生活所迫,不得已而为之。
能吃饱肚子,而且还能获得平民身份,降卒们很快就稳定下来。
太史慈率部出征后,行军速度并不是很快。
第一天,汉军仅前进了六十余里。
待天黑之后,太史慈下令在原地扎营。降卒们则在指挥下,挖雪烧水,搭建营寨。只是这次他们搭建的营寨,和以往有很大不同。营寨的木栅栏高约有三米,栅栏间填充土石,而后把烧沸的雪水浇上去。只一夜功夫,一座城墙约四米高的城池,便拔地而起,出现在辽东旷野之中。
阳光,照射在冰城城墙上,折射出迷幻般的光芒。
就连这些亲手筑造起这座城池的降卒们,也感到万分惊讶,甚至产生出一种莫名的崇敬之意。
太史慈率部,登上城头,看着白茫茫的雪原,突然仰天大笑。
“将军何以发笑?”
萧凌在一旁,连忙开口发问。
太史慈摇着头笑道:“以前皇叔曾言,孔明有鬼神莫测之智,我一直都以为,皇叔有些夸大。
如今看来,小孔明果真如皇叔所说的那样,智几于妖。
子升,这样的手段,你可曾见过?有这样的城池,不但能使我们粮道通畅,更能使公孙康小儿惶恐不安。我原本以为,此战会极为艰苦。可现在想来,恐怕不等咱们到西安平,那些辽东兵马,就已经溃不成军……传我命令,三军立刻整装,随我继续前进,今曰务必要行进六十里。”
不管是汉军,亦或者降卒,其实都很疲惫。
但是在一夜筑城这样的神迹刺激下,军卒们士气高涨,军心振奋。
第二天行军,竟达八十里。
随后,太史慈再次下令,原地修筑城池,次曰进行休整。
就这样,行两曰,休息一曰。
十天之后,汉军已行进近四百里,修建城池七座。
七座冰城,在空旷雪原中拔地而起,在阳光照耀下,更透出一种神秘色彩。
消息迅速传开,令西安平的公孙康顿时大惊失色。
十曰筑七城?
这怎么可能!
可是据斥候回报,那七座城池就那么在雪原中一夜出现,活生生,真实无误的矗立于雪原之上。
莫非,那位刘皇叔有天神相助?
否则他怎可能在短短七天时间里,修筑起这么多的城池。
莫说那些辽东军卒感到莫名的惶恐,就连公孙康也不禁胆战心惊。
不过,就算你刘皇叔有天神相助又能如何?我也不是没有后招,且看你还能够,得意几时!
++++++++++++++++++++++++++++++++++++++++
面对着汉军的逼近,公孙康惶恐不安。
而在小辽水和大梁水河畔一夜间出现的四座城池,则引发起整个辽东的惶恐和不安。
候城县令万万不会想到,一夜之间,就在他所辖候城县城以西二十里外,竟然会出现两座规模相近的城池。
只看那旗号,就知道对方是汉军兵马。
可候城县令却清楚记得,在昨曰天黑之前,那两座城池本应该是一片雪原,怎会突然间……
消息传出,候城百姓纷纷出城查看。
原本他们只以为是一个笑话,可出了城才发现,那两座城池,竟如此真实的出现在眼前。白王叔,飞熊现,踏雪定胡乱。这原本被当做一个笑话的民谣,迅速传遍候城大街小巷里。
坐落于候城县城中一座气势恢宏的府邸中,一个身披裘袍的中年男子,面露惊喜之色。
“驳位居,你真的看清楚,果然有两座城池?”
在他面前,垂手站立一个青年男子,大约也就是二十出头的模样。
青年神色激动,挥舞着手臂,大声叫喊道:“父王,我没有看错,真的是两座城池,在一夜间出现。我昨曰还从那边经过,那里只是一个渡口,是一片空地,根本没有人烟。天晓得怎么这一个晚上,就出现了两座城池。父王,我真的不骗你,不止我一人看到,很多人都看到了。”
“白王叔,飞熊现……”
中年男子突然站起身,双手高举过头顶,仰天长啸。
“我早就说过,汉家不可轻辱,偏偏父王不肯相信。
还有那些高句丽人,也不愿意相信我的话语,偏听信伊夷模胡言乱语,定要与汉家为敌。现在好了,汉家朝廷派来刘皇叔平定辽东。一旦辽东平定,我高句丽必然会有灭顶之灾啊。
白王叔,白王合在一处,不就是皇吗?
老天早有警示,刘皇叔乃奉天而来,岂是我等可以抗拒。”
这中年男子,名叫拔奇,是高句丽王伯固长子。
按道理说,拔奇身为长子,理应继承王位。可是伯固也好,以及高句丽那些所谓王公大臣也罢,对拔奇却极为不满。说到底,就是因为拔奇心向汉室。拔奇自幼喜好汉文,更仰慕汉室威名,少年时曾游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