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工业为王-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导向系统:导向系统的主要功能是限制轿厢和对重的活动自由度,使轿厢和对重只能沿着导轨作升降运动。导向系统主要由导轨,导靴和导轨架组成。

轿厢:轿厢是运送乘客和货物的电梯组件,是电梯的工作部分。轿厢由轿厢架和轿厢体组成。

门系统:门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封住层站入口和轿厢入口。门系统由轿厢门,层门,开门机,门锁装置组成。

重量平衡系统: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相对平衡轿厢重量,在电梯工作中能使轿厢与对重间的重量差保持在限额之内,保证电梯的曳引传动正常。系统主要由对重和重量补偿装置组成。

电力拖动系统:电力拖动系统的功能是提供动力,实行电梯速度控制。电力拖动系统由曳引电动机,供电系统,速度反馈装置,电动机调速装置等组成。

电气控制系统:电气控制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对电梯的运行实行艹纵和控制。电气控制系统主要由艹纵装置,位置显示装置,控制屏,平层装置,选层器等组成。

安全保护系统:保证电梯安全使用,防止一切危及人身安全的事故发生。由电梯限速器、安全钳、夹绳器、缓冲器、安全触板、层门门锁、电梯安全窗、电梯超载限制装置、限位开关装置组成。

电梯曳引机主要包括永磁同步曳引机与传统异步曳引机,曳引机是电梯的心脏,历经行星齿轮传动、斜齿轮传动和蜗轮蜗杆传动等技术的更新换代后,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出现了永磁同步曳引机。

1907年,奥的斯公司在海上城的汇中饭店安装了2部电梯。这2部电梯被认为是中国最早使用的电梯。

1935年,位于海上城的京南路、藏西路交口的9层高度的大新公司安装了2部奥的斯公司的2部轮带式单人自动扶梯。这2部自动扶梯安装在铺面商场至2楼、2楼至3楼之间,面对南京路大门。这2部自动扶梯被认为是中国最早使用的自动扶梯。

1951年冬,党。中央提出要在京城'***'安装1部中国自己制造的电梯,任务交给了津天私营的从庆生电机厂。4个多月后,第1部由中国工程技术人员自己设计制造的电梯诞生了。该电梯载重量为1000kg,速度为0。70m/s,交流单速、手动控制。

1952年12月28曰,海上城房地产公司电气修理所成立。人员主要由美国奥的斯公司、瑞士迅达公司在海上城从事电梯业务的人员和国内一些私营厂商人员组成,主要经营电梯、水暖、马达等房屋设备的安装、维修和保养。

1952年,海上城交通大学设置起重运输机械制造专业,还专门开设了电梯课程。1954年,海上城交通大学起重运输机械制造专业开始招收研究生,电梯技术是研究方向之一。

1954年10月15曰,因资不抵债而破产的海上城华恺记电梯水电铁工厂由海上城市重工业管理局接管,厂名定为地方国营海上城电梯制造厂。

1955年9月,振业电梯水电工程行并入该厂,定名为“公私合营海上城电梯厂”。

1956年底,该厂试制成功自动平层、自动开门的交流双速信号控制电梯。

1974年,机械行业标准jb816…74《电梯技术条件》发布,这是中国早期的关于电梯行业的技术标准。

1980年7月4曰,中国建筑机械总公司、瑞士迅达股份有限公司、香江怡和迅达(远东)股份有限公司3方合资组建中国迅达电梯有限公司。这是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机械行业第1家合资企业。该合资企业包括海上城电梯厂和京城电梯厂。中国电梯行业相继掀起了引进外资的热潮。

1984年12月1曰,津天市电梯公司、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与美国奥的斯电梯公司合资组建的津天奥的斯电梯有限公司正式开业。

努力挖掘着脑海里有关电梯的零碎知识,付新已经注意到,海上城交通大学、海上城电梯厂,中国电梯行业相继掀起了引进外资的热潮等关键字眼。一个计划,慢慢地在付新脑海里成型。

ps:这一章我写了很久,左思右想,总是在犹豫是否贴资料,因为总觉得不贴资料感觉怪怪的,前后文接续不上。最后还是决定贴了部分,所以这一章贴的资料比较多,抱歉,请谅解!(未完待续。)

第十一章合作共赢

时间总是在不经意间流逝,转眼,一个星期就这么过去了,时间轴也转动到了十二月中旬,接近冬至,浔阳的天气是越来越寒冷,人们总是在不经意间往身上加衣服。

聂红旗驱车带着付新,以及把标书写好的李博贤,一同前往西江省省会城市洪城。这一趟,付新是去对万门程控投标建设项目进行投标的。

宝马车在蜿蜒盘旋的山间公路上奔跑,忽而欢呼雀跃,忽而怡然自乐,忽而忐忑不安,忽而受宠若惊。这车子啊,就像付新和李博贤的心情一样,时刻婉转变化。

好不容易,四五个小时的车程,汽车终于停在了目的地的门口。因为这一次要进的西江省人民政府的地盘,所以此时需要接受省政府门口卫兵的排查。这当然是有预约的,没有预约很难进得去。

几分钟的安全排查,付新三人终于通过了卫兵的排查,但这样并不足矣让付新三人进去,三人还需要等里面的人出来迎接,以证明身份。

十几分钟过后,里面迎出来一个熟悉的面孔,一名三十来岁的中年男子,王鸿兵。

“王哥,你们也回来了啊,跟宝马公司谈得怎么样?”付新走上前去,表情意外地打招呼道。

付新确实挺意外的,这王鸿兵是罗源民的秘书,他回来了,那就说明罗源民也回来了。

“大致的方向定下来了,我们西江省以西江汽车制造厂的名义,从联邦德国的宝马公司引进一条小轿车生产线。细致的东西,代表团的其他成员和宝马公司的人还在谈。”

王鸿兵又补充道:“罗省长、万厅长他们都是大忙人。总不可能长期呆在联邦德国和他们耗,所以大致的方向定下来之后,我们就回来了一部分人,其中包括罗省长和万厅长。”

“刚刚罗省长听到说你来了。这不,叫我来门口接你们。”王鸿兵微笑着说道。

能让副省长接见固然好,可是他付新是来办正事,而不是来聊天的,所以付新有些为难地问道:“那钱处长呢?”

付新的为难王鸿兵看在眼里,王鸿兵瞄了一眼付新,伸出手在付新的肩上一拍,喜笑颜开地说道:“我说付新,难道罗省长亲自接见你还不好吗?有什么事儿直接跟罗省长说嘛!”

这些道理他懂。所以付新还是一脸为难的样子。

“好了,不为难你了,这次你要参与投标的项目。成立了一个项目组,这你知道吧!”见付新点头,王鸿兵继续说道:“罗省长也是项目组的成员之一,不过他是新加入的,这你明白了吧!”

“哦,那太好了!”付新心花怒放地说道。

“你也别想套人情,关键你们自身还得过硬,如果你们技术达不到,罗省长也帮不到你。”说到这里,王鸿兵看了一眼四周。在付新耳边悄悄地说道:“这一次虽然王省长说能不使用外汇就不使用外汇。可是很多同志对国内的技术还是有疑虑。所以,你自己明白!”

“也就是说我们自身还得过硬是吧。不然会受到很多阻碍。”付新若有所思的回答。

王鸿兵点了点头,然后拍了拍付新的肩膀,说道:“走吧,我们进去,让我也来坐坐你这个宝马车,听说这辆汽车还是宝马公司为了感谢你的帮助,赠送的呢!性能应该会很不错,坐起来应该会很舒服吧!”

“请。”聂红旗立即打开车门,付新把王鸿兵请了进去。

“嗯,不错,比我以前坐过的车要舒服、平稳多了!”王鸿兵一脸艳羡地说道。

“那我把这辆车子送给你如何?”

王鸿兵立即摆手道:“这可不行,绝对不行,这是要犯错误的,你别害我。”

“罗省长,您好!”

“你好,付新同志,我们又见面了。”罗源民微笑着从座位上起身,放下手中的工作,朝付新走来。

“付新同志,你是来参与万门程控交换电话机项目竞标的吧!这两位是?”罗源民看着聂红旗和李博贤,问道。

“哦,是我失误了,这位是我们华兴实业发展公司公关部经理李博贤同志,李博贤同志是政府下海人员。这位是我的司机兼保镖,聂红旗同志,聂红旗同志是进军里面退役出来的,功夫很了得!”付新介绍道。

“哦?两位都很了不起啊!”罗源民微微一笑,“李博贤同志,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应该是那位放弃升职的机会,反而下海去打工的浔阳电子厂党委书记吧!李博贤同志,你当初是怎么考虑的?”

“付总经理待我们员工很好,华兴实业的气氛也很好,我非常喜欢,所以我就选择了下海。”李博贤不卑不亢,如是回答。

“你这话我就不爱听了啊,难道我们政府内部气氛不好吗?”罗源民瞪大双眼,故意装作不喜地说道。

“不是,不是!”李博贤连忙挥手,“政府内部的气氛也很好,我只是觉得,在华兴实业我过得更充实,能施展自己的抱负和理想。当初我的理想就是复兴民族工业,因为华兴实业更接近一些,所以我选择了华兴实业。”

“国家就是需要你这样有理想有抱负的年轻人,我尊重你的选择!”罗源民满怀欣喜地赞扬道。

说完李博贤,罗源民看向聂红旗,说道:“聂红旗同志我虽然不了解,但是从禁军中出来的,都是兵王啊,付新,你真是好福气,我都没有这么好的保卫。”

“罗省长夸奖了,我也只是机缘巧合。”付新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

“哦,这是怎么回事儿?”罗源民显得有些好奇。

付新看向聂红旗,想让他来说,他也想知道聂红旗心底是怎么想的。

聂红旗见到这么大一个首长,毕竟是没有上岗任职过的禁军,所以显得有些紧张,“首长,付总经理出钱给我们村子里盖了一所小学,然后认识了我,当时我在家种田,是付总经理把我和我的老婆孩子带出来,给了我们工作和生活,我很感激他。”

“嗯,不错,都很不错。”罗源民赞许地说道,然后用非常欣赏的目光看向付新,“付新,你也很不错,不声不响,你就在回报社会了,做慈善事业,先富带后富,很符合中央传达下来的精神,不错,在这里,我私人对你表示表扬。”

“这没什么的。”付新倒是有些不好意思了,“当时我是看到聂家村的小学倒了,他们的孩子没地方上学,而出去外面,又要走十多里危险的山路,我才动了这个念头的。再说,盖一所小学,对我们华兴实业来说,也就是一点小钱,不值得表扬的。”

“不,”罗源民摇了摇头,“刘备曾经对他的儿子刘禅说过,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好事也好,坏事也罢,都不分大小。很小的好事,也要去做,这样才能起到模范作用,然后将事情面扩大,积少成多,这样以来,我们国家,才不会有什么贫富差距。”

见付新还想推脱,罗源民干脆道:“好了,不说这个了,你们参与万门程控交换电话机项目竞标的标书带来了吗?带来了就交给我看看。”

付新点点头,说道:“嗯,带来了!”看向李博贤,付新说道:“老李,把标书拿出来吧!”

李博贤赶紧从包里拿出一份厚达几十页长的标书。其实标书很短的,一两张纸足矣,不过付新交代李博贤,这一次不同,有很多国外厂家参与,而国内厂家的技术势力,很多人不相信,为了让那些领导相信,所以这份标书的附页很长,就是为了说明华兴实业发展公司的技术实力。

罗源民结果标书,也没有显得很惊讶,他已经猜测到华兴实业发展公司做这么长的标书,是为了展示华兴实业发展公司的技术实力。所以他反而是略带赞许的微微一笑。

翻开标书,罗源民粗略地看了十几分钟,随后说道:“嗯,写得不错,不过你们上面的技术,我们要去开会讨论,还有去你们厂子实地考证,这个你们没问题吧!”

“没有问题。”付新坚定地答道。

“另外,你在上面提到,竞标成功之后,你们要与国内的一些厂家合作搞这么项目,这是怎么回事?”罗源民好奇地问道。

付新点了点头,说道:“是的,我们要与国内一些厂家开展合作,一起来做这个项目。我们这样做,并不是说我们厂子的技术实力不够,相反,我对我们厂子的技术实力,非常有信心。”

“之所以这么做,我是考虑到了一个工程期限的问题,毕竟是第一次做,很多设备,我们厂子要去临时购进,然后才能生产,这样以来,会拖长工程完成的时间。”

“另外,我也是考虑到,有钱大家一起赚,今天我帮你,明天你帮我,大家一起做好,合作共赢,大家好,才是真的好!我并不想吃独食,吃独食是一个很不好的习惯。”付新解释道。

ps:

五斗今天要出远门去上海,现在在赶稿,所以今天的更新会比较早!

第十二章王省长的召见

罗源民直言不讳地说道:“你的想法很好,不错,如果可以成功,可以为你的这一次的竞标加分!”

“谢谢!”付新深情款款地说道。

罗源民摆摆手,说道:“你也不用感谢我,这是你自己做得好,要谢就谢你自己。”

“关于你们这个竞标方案,我暂时是没有什么问题了,有什么问题,到时候会有人跟你们提,现在你跟我去见一个人。”罗源民说道。

“见谁啊!他们两个要去吗?”付新好奇地问道。

罗源民看了聂红旗和李博贤一眼,说道:“他们两个,如果想来,就跟上吧!”

李博贤和聂红旗很快领会了罗源民的意思,赶紧说道:“不了,我们去车上面等吧,应该不要很久吧!”

罗源民也没有勉强,说道:“不要很久,那你们就去车上面等吧。走吧,付新。别让他等急了。”

付新紧跟着罗源民的脚步,走了出去。

来到一间比罗源民位置更好的办公室门口,付新看了看门上面挂着的“省长办公室”的招牌,顿时知道,自己这是要来见西江省的正省长了。

罗源民敲开门,王省长的刘秘书就立即将两人引了进去。

这是时候电视还不普及,所以想看到、知道省长的面容,也不容易,所以付新还不知道这位王省长长什么样儿。他就知道,这位王省长,名叫王德荣。这是他从报纸上看到得知的。

走进去,里面一个老人正拿着一封文件正在沉思。见到付新和罗源民进来,老人把老花眼镜挂上鼻梁。抬起头,看向了付新。

付新也在偷偷打量着这位老人,顿时,付新觉得有些眼熟,忍不住好奇,付新冒冒失失地问道:“王省长,我们是不是在哪里见过?”

“你说呢?”王德荣很风趣,反而问起付新来。

付新开始仔细挖掘上辈子的记忆,可是一两分钟过去了。付新还是想不起自己何时见过这位老人家。

“怎么,你就不记得了,那一次,化肥掉落到河里面的那一次。”王德荣提醒道。

“噢”付新恍然大悟,眼神亮晶晶地看着老人说道:“王省长,你就是那位从小车下面帮忙的贵人啊,当时我还以为您是归国华侨,前去下乡探亲的呢!”

“呵呵,当时不是发洪水吗。我是去你们宜城县旁边那个受灾更严重的高上县考察,正好路过,见过情况紧急,我和小刘下来帮忙。”王德荣和蔼的说道。

“王省长。你们认识啊?”罗源民有些好奇,一头雾水地看着两个人问道。

王德荣微微一笑,说道:“以前见过一面。付新是个好同志,当时他还在红星化肥厂工作。好像是供销科科长,他骑着一辆自行车出门。当地一些村民开拖拉机运着化肥回家,拖拉机在路上侧翻,而那时旁边又是一条大河,水势很湍急,付新同志勇于冲上前去帮忙,抢救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

罗源民看付新犹如丈母娘看女婿,是越看越顺眼,听到王德荣对付新的赞扬,看向付新的目光,更柔和,更欣赏了。

付新却不好意思地说道:“我是从部队出来的,看到这种情况,伸出援手是必要的。当时王省长您一把年纪,也不顾生命危险冲上前去抢救,那才伟大呢!”

“好了,不说这个了。”王德荣是个不喜欢阿谀奉承的人,所以见付新夸奖,立即转移话题,“我这一次叫你来呢,主要是想问问你们华兴实业发展公司的情况。”

“你先听我说。”看到付新要张口说话,王德荣先阻止道:“目前国内的,参与这一次万门程控交换电话机项目承建的厂家,就你们华兴实业发展公司一家,而这件事情确定下来呢,已经有三个多月了,所以,对于国内的其他厂家,我是不抱什么希望了!”

“国外这一次参加这次竞标的厂家,很多,在这里我就不一一赘述了,想必你也清楚,而且这些个厂家,都是参与过1982年建福省闽都市万门程控交换电话机项目的厂商。”

“从技术层面,从生产经验上来讲,不用说的,我是更看重那家获得了建福省闽都市项目的日本富士通公司。毕竟他们还有国内的建设经验。”

“但是,从经济基础,以及人情世故等等因素上面来讲,我更加愿意把项目交给国内的企业来做,这样不仅可以省下一笔外汇,还能扶持国内的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综于以上两种考虑,目前来说,不管是国内厂家也好,国外厂家也好,在我心里面,都是平等,当然,我也明确点说,我会有那么一点点更偏向于国内企业,中国人几千年沉淀下来的人情文化嘛!”

“但是你也不要想得太好,如果你们的技术不过关,抱歉,我肯定会放弃你们。毕竟我还要考虑到这些设备的使用年限,万一你们建好没多久就出问题,那是不能原谅的!”王德荣敲醒了付新心中的警钟。

“所以,我叫你来,是想了解一下,你们华兴实业发展公司目前的技术情况。”

付新还没开口,王德荣又看着付新那明亮的眼睛,补充道:“你不用跟我说大话,这些话,我不要听,你跟我说实话就好。另外,说说你们华兴实业发展公司对这一个项目有多大的把握,你也要跟我说实话,不要信心满满地说大话。”

付新想了想,站直身体,看向王德荣,眼神坚定地说道:“王省长,我对于我们公司的技术实力,有信心,对于这一次的项目。说实话,我只有八成的把握。毕竟以前没有做过,实验室算得再清楚。万一发生某种不可抗力因素,那也很无奈,所以,我保底地说,只有八成。”

“嗯,继续说。”王德荣并没有表态,而是让付新继续说下去。

付新继续说道:“关于我们公司具体的技术情况,让我就在这里说的话,我也说不清。毕竟研发过程,我只是掌握大方向,而没有参与具体的研究。”

“所以,我只能说,对于这些技术,我有信心。万门程控交换电话机的技术,两年前,我们公司就开始立项研究了,如今两年过去了。实验室里出了很多成果,而且这些成果,在国际上,算不上顶尖。但是中等水平,一定有,而且还有一两个技术。我很肯定地说,在商业领域。那绝对是世界领先水平。”

“在商业领域那是怎么回事?”王德荣显得有些好奇。

付新瞟了一眼王德荣桌子上面的红色电话,说道:“就比如您这个红色的保密电话。还有一些军事机构的设备,我们可能比不上。”

“哦,你倒是实话实说,你接着前面的话题继续说。”王德荣立即明白了付新的意思。付新是在说有些技术,是被一些国家藏着掖着,用于保密行业或者军事领域,所以他不敢把话说的绝对。

“好的。”付新点点头,继续之前的话题说道:“当然,仅仅我们公司立项,在实验室里面,也是研究不出这么多技术的,毕竟这万门程控交换电话机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很多技术去支持。”

“我们缺少的技术,就来源于华清大学、燕京大学等高校了。”

“我们公司,在八一年的时候,就与华清大学、燕京大学开展了合作,由我们公司给予资金支持,华清大学、燕京大学这些高校立项,用我们的钱,帮我们搞研究,研究出来的成果,由我们双方所有,一旦做出成品上市,利润将有双方按比例分配。我把这种模式,叫做产学研一体化。”

王德荣好像抓住了什么关键的东西,于是向付新问道:“你仔细说说这个产学研一体化是怎么回事?小刘你记下来。”

“好的。”付新点了点头,说道:“所谓企业的产学研一体化,就是将企业现有的研究成果转化为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再把部分产品盈利投入到科研中,开发出含金量更高、市场适应性更强的产品。

也就是‘以产养研,以研促产’的企业经营方式。企业得以发展、壮大的动力就来自于产学研所带来的良好运营结果。‘生产、营销、研究’三个环节中缺少任何一个,这种良性发展的循环圈就会被打破,使企业的发展陷入困境。

企业要想实现持续性发展的战略目标,就要在其发展过程中坚持将工作重心放在维护和完善这种良性循环上。

企业内部是否建立了适于自身发展的人才管理体制,该体制是否能吸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